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reflective and Self-cleaning Properties of SiO2/TiO2 Double-Layer Films Prepared by Cost-Effective Sol-Gel Process
1
作者 Hui Zhang Duo-wang Fan +1 位作者 Tian-zhi Yu Cheng-long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6期-,共4页
关键词 SiO2/TiO2 double-layer films antireflectIVE SELF-CLEANING Sol-gel pro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rge-scale, adhesive-free and omnidirectional 3D nanocone anti-reflection films for high performance photovoltaics 被引量:2
2
作者 Lei Tang Kwong-Hoi Tsui +5 位作者 Siu-Fung Leung Qianpeng Zhang Matthew Kam Hsin-Ping Wang Jr-Hau He Zhiyong Fan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35-41,共7页
An effective and low-cost front-side anti-reflection(AR) technique has long been sought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highly efficient photovoltaic devices due to its capability of maximizing the light absorption in p... An effective and low-cost front-side anti-reflection(AR) technique has long been sought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highly efficient photovoltaic devices due to its capability of maximizing the light absorption in photovoltaic devices.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 throughput fabrication of nanostructured flexible and anti-reflection films, large-scale, nano-engineered wafer molds were fabricated in this work. Additionally, to gai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with AR films on polycrystalline Si solar cells, both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were performed. Intriguingly,the nanocone structures demonstrated an efficient light trapping effect which reduced the surface reflection of a solar cell by17.7% and therefore enhanced the overall electric output power of photovoltaic devices by 6% at normal light incidence. Notably, the output power improvement is even more significant at a larger light incident angle which is practically meaningful for daily operation of solar panel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veloped AR films is not only limited to crystalline Si solar cells explored here, but also compatible with any types of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for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reflection CRYSTALLINE Si solar cells flexible fil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SiO_(2)减反膜的制备与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沈斌 张旭 +2 位作者 熊怀 李海元 谢兴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5-530,共6页
碱催化溶胶-凝胶多孔SiO_(2)减反膜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及抗激光损伤性能,是高功率激光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与光学元件之间的结合强度低,使得膜层易发生接触破坏。本研究以“神光II”高功率激光装置溶胶-凝胶多孔SiO_(2)减反膜为基... 碱催化溶胶-凝胶多孔SiO_(2)减反膜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及抗激光损伤性能,是高功率激光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与光学元件之间的结合强度低,使得膜层易发生接触破坏。本研究以“神光II”高功率激光装置溶胶-凝胶多孔SiO_(2)减反膜为基础,通过提拉法在其表层涂覆致密的SiO_(2)薄层后得到机械强度提升的双层SiO_(2)减反膜(SiO_(2)-MTES),并与常用的单层氨固化SiO_(2)减反膜(SiO_(2)-HMDS)进行相关应用性能的综合比较。结果表明,涂覆SiO_(2)-MTES的熔石英在约800 nm处的峰值透过率大于99.6%,运用1-on-1激光损伤阈值测试方法测得该双层SiO_(2)减反膜的零几率激光损伤阈值为51.9 J/cm^(2)(1064 nm,9.1 ns),与涂覆SiO_(2)-HMDS的性能相当。同时,SiO_(2)-MTES膜层与水的接触角达到117.3°,且在相对湿度大于90%的高湿环境中膜层的透过率较稳定。多次擦拭实验结果表明SiO_(2)-MTES的耐摩擦机械强度明显优于SiO_(2)-HMDS,有效提升了膜层与光学元件之间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减反膜 SiO_(2) 机械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减反射薄膜及其耐久性
4
作者 王军 胡瑾瑜 +3 位作者 向军淮 李由 张淑娟 胡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3-249,共7页
目的增加太阳光在太阳能电池玻璃盖板的透过率,以期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方法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乙醇为溶剂、氨水为催化剂,采用碱催化溶胶-凝胶浸渍提拉法,在玻璃表面制备了SiO_(2)减反射薄膜,研究了溶胶中正硅酸乙酯与乙醇物... 目的增加太阳光在太阳能电池玻璃盖板的透过率,以期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方法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乙醇为溶剂、氨水为催化剂,采用碱催化溶胶-凝胶浸渍提拉法,在玻璃表面制备了SiO_(2)减反射薄膜,研究了溶胶中正硅酸乙酯与乙醇物质的量比和提拉镀膜速度对SiO_(2)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分析了减反射薄膜的耐久性。结果碱性溶胶制备的SiO_(2)为非晶相,采用浸渍提拉法在玻璃表面制备的薄膜结构疏松,且存在微裂纹。采用正硅酸乙酯与乙醇物质的量比为1∶20、提拉速度为500μm/s及正硅酸乙酯与乙醇物质的量比为1∶30、提拉速度为1000μm/s制备的SiO_(2)薄膜,折射率分别为1.35和1.33,厚度分别为101.11、102.63nm,最大透过率分别高于未镀膜玻璃6.57%和6.94%,在400~1100nm波长范围内的平均透过率分别高于未镀膜玻璃5.01%和5.34%,表明该薄膜具有优异的减反射性能。玻璃表面制备SiO_(2)薄膜后,水接触角约为5°,具有超亲水性。将未镀膜玻璃及镀膜样品在实验室放置5个月后,采用正硅酸乙酯与乙醇物质的量比为1∶20、提拉速度为500μm/s及正硅酸乙酯与乙醇物质的量比为1∶30、提拉速度为1000μm/s的制备SiO_(2)薄膜的最大透过率分别高于未镀膜玻璃7.50%和6.71%,在400~1100 nm波长范围内的平均透过率分别高于未镀膜玻璃5.94%和5.59%,表明SiO_(2)薄膜的减反射性能具有较好的耐久性。结论采用碱催化溶胶-凝胶法在玻璃上制备的SiO_(2)减反射薄膜具有超亲水性及优异的减反射耐久性,在太阳能电池玻璃盖板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SiO_(2)薄膜 减反射 润湿性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绿色荧光成像用环烯烃共聚物镜片减反膜的研制
5
作者 石澎 陈琦 +2 位作者 陆思浩 卢志坚 曹秀锋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46-148,共3页
针对黄绿色荧光成像过程中由于发光微弱导致细节丢失的问题,以环烯烃共聚物中的F52R材料为基底镜片,采用电子束离子辅助蒸发的方法制备了可见光波段黄绿光高通型的减反膜。根据光谱使用要求,利用膜系设计软件TFCalc进行了膜系的设计和优... 针对黄绿色荧光成像过程中由于发光微弱导致细节丢失的问题,以环烯烃共聚物中的F52R材料为基底镜片,采用电子束离子辅助蒸发的方法制备了可见光波段黄绿光高通型的减反膜。根据光谱使用要求,利用膜系设计软件TFCalc进行了膜系的设计和优化;通过离子源沉积工艺的优化,解决了低温镀制过程中膜层牢固度的问题。测试结果表明:当光线的入射角为5°时,400~700nm平均反射率约为0.55%,500~600nm的黄绿光平均反射率约为0.29%,光谱曲线呈现黄绿光高通的形状,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塑料 反薄膜 膜系设计 荧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id Fabrication of Bio-inspired Antireflection Film Replicating From Cicada Wings 被引量:3
6
作者 Ze Wang Bo Li +5 位作者 Xiaoming Feng Zhibin Jiao Junqiu Zhang Shichao Niu Zhiwu Han Luquan Ren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0年第1期34-44,共11页
Inspired by cicada wings,a flexible film with self-cleaning and broadband antireflection properties was fabricated with a rapid,straightforward and cost-effective method.The cicada wing was selected as the original te... Inspired by cicada wings,a flexible film with self-cleaning and broadband antireflection properties was fabricated with a rapid,straightforward and cost-effective method.The cicada wing was selected as the original template,and a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negative replica was obtained by evaporation solvent process.The original template was directly peeled off.Subsequently,the 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 was spread in the as-prepared PMMA negative replica.After curing and peeling processes,the PDMS positive replica was manufactured successfully.The morphologies and performances of cicada wings were perfectly inherited by the PDMS positive replica.What is more,the excellent optical property of cicada wing wa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and theoretically.Compared with fiat PDMS film,the average reflectivity of structural PDMS film was reduced from 9% to 3.5% in the wavelength range of 500 nm-900 nm.These excellent antireflection properties of bio-inspired antireflection film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nanostructures which achieve a gradient refractive index between air and the materials,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antireflection properties was revealed via effective medium theory.Besides,the bio-inspired broadband antireflective film exhibited superhydrophobic property after the surface treatment (a 152.1° water contact angle),and it also displayed satisfactory flexibility.This work provided a universal method to fabricate the exquisite biological structures,realizing the transfer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Moreover,the multifunctional antireflection film exhibited the potential value for applications in optical communications,flexible display screens,and anti-dazzle gla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reflection SELF-CLEANING multifunctional surface flexible film biomimetic FABRICATION
原文传递
DLC膜对金刚石纳米柱NV色心发光收集强度的影响
7
作者 李文斌 谭心 +2 位作者 潘超 贺占清 杨桥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3-801,共9页
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发光收集强度的提高是实现单光子源技术的关键。本工作将锥状的类金刚石(DLC)梯度减反膜引入纳米柱色心单光子源中,旨在从色心的自发辐射速率与光子收集效率两方面提高NV色心的发光收集强度。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 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发光收集强度的提高是实现单光子源技术的关键。本工作将锥状的类金刚石(DLC)梯度减反膜引入纳米柱色心单光子源中,旨在从色心的自发辐射速率与光子收集效率两方面提高NV色心的发光收集强度。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对带有DLC膜的金刚石纳米柱复合结构进行了光学仿真,探究了不同结构参数的DLC薄膜对金刚石纳米柱NV色心光子收集强度、出射效率及自发辐射速率的影响,并且通过优化得到了最大收集强度下的结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引入DLC膜能够使金刚石纳米柱中NV色心获得更高的光子出射效率(≥1%),并且能够改变纳米柱内部电场分布,使色心自发辐射速率增加16.8%,最终使光子的总收集强度增加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收集强度 时域有限差分 金刚石纳米柱NV色心 类金刚石梯度减反膜 自发辐射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太阳电池的SiO_2增透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沈军 吴筱娴 +2 位作者 谢志勇 肖轶群 林雪晶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43-946,共4页
用溶胶-凝胶及酸碱两步催化法制备出SiO_2溶胶,采用提拉法在太阳电池组件玻璃上制备SiO_2薄膜,进行表面修饰使其具有良好的疏水性,接触角由修饰前的40°提高到107°。设计并制备出在400~800nm波段平均透过率增加5%以上的大面... 用溶胶-凝胶及酸碱两步催化法制备出SiO_2溶胶,采用提拉法在太阳电池组件玻璃上制备SiO_2薄膜,进行表面修饰使其具有良好的疏水性,接触角由修饰前的40°提高到107°。设计并制备出在400~800nm波段平均透过率增加5%以上的大面积减反射膜。疏水性耐磨性都可以达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增透膜 疏水 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an-Taylor棱镜端面增透膜的研制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培 吴福全 +2 位作者 郝殿中 王礽 任树锋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71-674,共4页
为了提高Glan-Taylor棱镜的透射率,改善其使用性能,研究了Glan-Taylor棱镜增透膜的设计、制备及测试·经过多次工艺实验选择了膜料并找到了合适的蒸镀条件,较好的解决了膜层与冰洲石晶体的附着力,用膜系软件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利用... 为了提高Glan-Taylor棱镜的透射率,改善其使用性能,研究了Glan-Taylor棱镜增透膜的设计、制备及测试·经过多次工艺实验选择了膜料并找到了合适的蒸镀条件,较好的解决了膜层与冰洲石晶体的附着力,用膜系软件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利用电子束蒸发方法实际制备了设计的膜系.最后利用岛津UV3101分光光度计测试了棱镜端面增透膜的反射光谱特性,测量结果表明镀膜以后在设计的光谱区域内端面的反射率均小于0.4%,并且膜层牢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光学 Olan-Taylor棱镜 增透膜 附着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波红外增透保护薄膜的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宋建全 刘正堂 +1 位作者 耿东生 郑修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35-37,共3页
镀膜是保证红外窗口和头罩使用性能的关键技术。重点结合作者近几年的研究,介绍了类金刚石(DLC)、碳化锗(Ge_xC_(1-x))、磷化物(BP、GaP)、金刚石(Diamond)等几种薄膜材料及其膜系的光学性能。
关键词 红外增透保护薄膜 膜系 金刚石薄膜 碳化锗薄膜 磷化物薄膜 类金刚石薄膜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激光宽光谱减反膜的溶胶-凝胶旋转法制备工艺 被引量:4
11
作者 魏芸 吕海兵 +3 位作者 蒋晓东 唐灿 任寰 李珂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47-650,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用旋转镀膜工艺在K9玻璃基片上制备出了SiO2和有机硅单层减反膜以及有机硅 SiO2双层减反膜。考察了旋转速度对SiO2和有机硅单层膜的中心透射波长、膜层折射率等基本光学性质的影响,实验确定了双层膜的涂敷工艺。透射...  采用溶胶 凝胶法用旋转镀膜工艺在K9玻璃基片上制备出了SiO2和有机硅单层减反膜以及有机硅 SiO2双层减反膜。考察了旋转速度对SiO2和有机硅单层膜的中心透射波长、膜层折射率等基本光学性质的影响,实验确定了双层膜的涂敷工艺。透射光谱测量表明,采用本文工艺条件制备的有机硅 SiO2双层膜在430~800nm范围内透射率达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高功率激光 宽光谱减反膜 制备工艺 SIO2 二氧化硅 旋转镀膜工艺 有机硅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制备增透ITO薄膜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世涛 乔学亮 +2 位作者 陈建国 王洪水 贾芳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0-24,共5页
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低温下制备了光电性能优良的ITO(In2O3:SnO2=1:1)薄膜。质量流量计调节氩气压强PAr为0.2~3.0Pa,氧流量fO2为0~10sccm,并详细探讨了溅射时PAr和fO2变化对ITO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O2的改变引起薄膜中氧空... 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低温下制备了光电性能优良的ITO(In2O3:SnO2=1:1)薄膜。质量流量计调节氩气压强PAr为0.2~3.0Pa,氧流量fO2为0~10sccm,并详细探讨了溅射时PAr和fO2变化对ITO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O2的改变引起薄膜中氧空位浓度变化而影响ITO薄膜折射率n;fO2对ITO靶材表面的溅射阀值和对Ar+散射而改变溅射速率。衬底表面粗糙度对ITO薄膜的折射率测量准确性有较大影响。PAr为0.8Pa,fO2为2.4sccm,薄膜厚度为241.5nm时,nmin=1.97,最大透过率为89.4%(包括玻璃基体),方阻为75.9?/□,电阻率为8.8×10-4?·cm。AFM分析表明薄膜表面针刺很少,表面平整(RMS=3.04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氧流量 ITO薄膜 室温 增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塑料镜片防水加硬抗老化光学薄膜的研制 被引量:10
13
作者 付秀华 刘禹冰 +2 位作者 熊仕富 郭贵新 杨永亮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了解决现有光学塑料镜片表面易划伤、高温时容易发生膜裂的问题,选取机械性能稳定的Ti_3O_5、SiO_2作为高、低折射率材料,依据光学薄膜理论,采用TFCalc软件设计膜系,通过电子束加热蒸发和离子源辅助沉积薄膜,在膜系的最外层用电阻加... 为了解决现有光学塑料镜片表面易划伤、高温时容易发生膜裂的问题,选取机械性能稳定的Ti_3O_5、SiO_2作为高、低折射率材料,依据光学薄膜理论,采用TFCalc软件设计膜系,通过电子束加热蒸发和离子源辅助沉积薄膜,在膜系的最外层用电阻加热法镀制防水膜。通过选择新材料SV-55作为连接层,增强了塑料镜片与膜层的附着力,解决了膜系与塑料镜片膨胀系数不匹配的问题,提高了塑料镜片的抗温能力。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得到400nm^700nm反射率R≤1%的绿色减反膜。测试结果显示,研制的薄膜具有耐摩擦、抗老化、防水和防油污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薄膜 光学塑料 减反膜 离子源辅助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玻璃表面高强度双层减反膜制备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晓栋 沈军 +4 位作者 谢志勇 王际超 王博 倪星元 张志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01-2505,共5页
用膜系设计软件设计了λ/4-λ/2的W型的双层减反射薄膜,优化了薄膜的光学常量,并使用溶胶-凝胶技术在玻璃基底上成功镀制了该双层折射率梯度的减反射薄膜.用椭圆偏振光谱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力显微镜等分析表征了薄膜... 用膜系设计软件设计了λ/4-λ/2的W型的双层减反射薄膜,优化了薄膜的光学常量,并使用溶胶-凝胶技术在玻璃基底上成功镀制了该双层折射率梯度的减反射薄膜.用椭圆偏振光谱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力显微镜等分析表征了薄膜的性能.结果表明,镀制了该双层薄膜的玻璃在400nm~800nm波段平均透过率增加了近6%,同时薄膜显示出了极佳的机械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光学 减反膜 溶胶-凝胶法 机械强度 太阳能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O材料在减反射膜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徐颖 高劲松 +2 位作者 王笑夷 陈红 王彤彤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87-1189,共3页
改变ITO材料通常作为透明导电膜单独使用的状况,将其作为减反射膜系中的一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ITO透明导电膜在可见光部分的透过率.通过使用将ITO材料置于膜系的内层和最外层两类不同的设计思想,可以使ITO透明导电膜达到相当优良的... 改变ITO材料通常作为透明导电膜单独使用的状况,将其作为减反射膜系中的一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ITO透明导电膜在可见光部分的透过率.通过使用将ITO材料置于膜系的内层和最外层两类不同的设计思想,可以使ITO透明导电膜达到相当优良的应用效果.使用低压反应离子镀方法制备了设计的两类减反射膜系,实验证明,膜层在可见光部分的透过率显著提高,剩余反射率明显下降,并得到了平均透过率为95.83%,最高透过率达到97.26%,方块电阻为13.2~24.6Ω/□的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透明导电膜 低压反应离子镀 方块电阻 减反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15μm宽带增透膜的设计与制作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李大琪 刘定权 张凤山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红外增透薄膜在航天遥感中有着重要作用.使用了Ge、ZnS、YF3 3种材料,采用Refinement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在Ge透镜上研制了6.4~15μm的长波红外增透膜.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红外增透膜性能优于光机系统的要求,并在15μm处的透过... 红外增透薄膜在航天遥感中有着重要作用.使用了Ge、ZnS、YF3 3种材料,采用Refinement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在Ge透镜上研制了6.4~15μm的长波红外增透膜.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红外增透膜性能优于光机系统的要求,并在15μm处的透过率达到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薄膜 红外增透膜 Ge透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_xC_(1-x)薄膜在红外增透保护膜系设计和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宋建全 刘正堂 +2 位作者 于忠奇 耿东生 郑修麟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用磁控反应溅射 (RS)法制备出 Gex C1 - x薄膜 ,它的折射率可在 1 .6~ 4.0之间变化 .设计出不同厚度的 Gex C1 - x均匀增透膜系和非均匀增透膜系 ,并在 Zn S基片上制备出 Gex C1 - x均匀增透膜系 .设计结果表明 ,均匀膜系能实现某一波... 用磁控反应溅射 (RS)法制备出 Gex C1 - x薄膜 ,它的折射率可在 1 .6~ 4.0之间变化 .设计出不同厚度的 Gex C1 - x均匀增透膜系和非均匀增透膜系 ,并在 Zn S基片上制备出 Gex C1 - x均匀增透膜系 .设计结果表明 ,均匀膜系能实现某一波段范围内增透 ,非均匀膜系能实现宽波段增透 ;当厚度增加时 ,均匀增透膜系的透过率曲线变得急剧振荡 ,非均匀膜系的透过率曲线变得更为平滑 ,且向长波段扩展 .实验结果表明 ,在 8~ 1 1 .5 μm波段 ,Zn S基片双面镀 Gex C1 - x均匀增透膜系后平均透过率为 90 .4% ,比未镀膜的 Zn S基片 (平均透过率为 73.9% )净增加 1 6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射频磁控反溅射 红外增透保护膜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增透保护膜系软件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建全 刘正堂 +1 位作者 耿东生 郑修麟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7,共4页
根据制备红外增透保护膜系需要 ,编制了一个红外增透保护膜系软件。该软件可以设计、计算多层红外均匀增透保护膜系和非均匀增透保护膜系 ,更有强大多层膜系结构分析功能 ,不仅可以对设计的膜系进行综合评价 ,而且能对制备的膜系结构进... 根据制备红外增透保护膜系需要 ,编制了一个红外增透保护膜系软件。该软件可以设计、计算多层红外均匀增透保护膜系和非均匀增透保护膜系 ,更有强大多层膜系结构分析功能 ,不仅可以对设计的膜系进行综合评价 ,而且能对制备的膜系结构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 增透保护膜系 膜系设计 膜系结构 软件 程序设计 DELPH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硅太阳电池表面钝化技术 被引量:16
19
作者 陈伟 贾锐 +6 位作者 张希清 陈晨 武德起 李昊峰 吴大卫 陈宝钦 刘新宇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介绍了晶体硅太阳电池表面钝化技术的发展历程,表面钝化膜在晶体硅太阳电池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晶体硅太阳电池中各种钝化膜和表面钝化技术。阐述了国内和国际对晶体硅太阳电池表面钝化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重点论述了SiO2,SiNx,SiCx和Al2... 介绍了晶体硅太阳电池表面钝化技术的发展历程,表面钝化膜在晶体硅太阳电池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晶体硅太阳电池中各种钝化膜和表面钝化技术。阐述了国内和国际对晶体硅太阳电池表面钝化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重点论述了SiO2,SiNx,SiCx和Al2O3,以及这些钝化膜的叠层钝化技术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SiO2/SiNx叠层钝化膜将成为今后工业化生产的研究重点,Al2O3及其叠层钝化膜将成为今后实验室的研究重点,由于表面钝化是提高晶体硅太阳电池转换效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今后晶体硅太阳电池表面钝化技术仍将是国内和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钝化 减反特性 转换效率 表面复合 叠层钝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激光器光学膜设计与制备 被引量:8
20
作者 梅禹珊 付秀华 +2 位作者 杨永亮 魏孜洵 石澎 《中国光学》 EI CAS 2011年第3期299-304,共6页
针对激光在传输过程中的光能损失,本文根据光学薄膜理论,设计制备了减反射膜和抗激光的高反射膜,并对激光膜的镀膜材料、膜系设计、沉积工艺及离子辅助沉积等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减反膜的反射率<0.2%,激光以25&#... 针对激光在传输过程中的光能损失,本文根据光学薄膜理论,设计制备了减反射膜和抗激光的高反射膜,并对激光膜的镀膜材料、膜系设计、沉积工艺及离子辅助沉积等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减反膜的反射率<0.2%,激光以25°~65°入射时高反射膜的反射率>99.7%。对50μm光纤和K9玻璃镀膜前后的输出功率测试显示多模光纤的功率平均提高了50%,而K9玻璃的反射功率提高到99.85%;另外,制备的光纤激光器光学膜有效地提高了激光损伤阈值,解决了低温冷镀的膜层牢固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镀膜 减反膜 高反膜 多模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