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Index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of Universities i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被引量:1
1
作者 Guoru Yang Yuenan Xu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heory and Management》 2018年第3期70-75,共6页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universities, enhanc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ynergy of Beijing-Tianjiii-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 practic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Xiong'an New District.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pu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outpu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uses Delphi and AHP to construct a Beijing, Tianjin, Hebei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ransformation potentials,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 and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 empir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s efficient decision-making and improvement of strategies for transform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univers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universitie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empirical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oretical Model on Transformation Factor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2
作者 WANG Xiyuan ZHOU Yunwen +2 位作者 ZHANG Zhenyi PANG Xueyan YAN Dandan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1年第6期557-568,共12页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the countries involved are increasingly connected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as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theor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the countries involved are increasingly connected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as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theor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S&T)achievements,this study establishes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ransformation factors of S&T achievements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Combined with the data analysis from questionnaire,it is found that in S&T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process,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novation factors and the transfer factors,between the transfer factors and the diffusion factors,and between the diffusion factor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results.These conclusions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ubsequent S&T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activities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Therefore,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 achievements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the future,innovation factors such as information innovation,service innovation,and cooperative innovation should be fully reflected.Relevant agencies should take the transfer factors of S&T achievements as guidance;promote and apply the results of incubation through diffusion media and diffusion chann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s&t)achievements theoretical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基于TOE框架的组态分析
3
作者 张亚明 赵科 《晓庄学院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0,共11页
高校是科技成果的重要产出地,如何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以河北省23所高校为案例,基于TOE框架理论,运用fsQCA方法探究技术、组织、环境层面要素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多重并发影响,研究发现:高校科技成果... 高校是科技成果的重要产出地,如何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以河北省23所高校为案例,基于TOE框架理论,运用fsQCA方法探究技术、组织、环境层面要素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多重并发影响,研究发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不受单一必要条件影响,但人力技术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政府支持力度是驱动转化绩效提升的核心条件;存在4种高转化绩效条件组态和2种非高转化绩效条件组态,二者具有非对称性,其中技术创新能力和机构制度环境缺失是导致非高转化绩效的重要原因;在一定条件下组织要素可与技术创新能力发挥等效作用,且TOE因素可按重要程度排列为“技术>环境>组织”。研究结论为高校制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提升策略提供了参考,有助于实现教育、科技与经济协同联动,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tOE框架 组态路径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的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成鹏飞 刘敏 《新余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9-49,共11页
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是大学科技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梳理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的内在关系基础上,从成果转化环境、成果转化过程、成果转化效益以及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能力四个维度构建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 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是大学科技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梳理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的内在关系基础上,从成果转化环境、成果转化过程、成果转化效益以及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能力四个维度构建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法对2011—2021年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绩效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成果转化环境向好、成果转化效益增加是成果转化绩效逐年提升的主要原因,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成果转化绩效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提升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绩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技城 协同创新 成果转化 绩效评价 熵权-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法与秩和比法的高校附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研究
5
作者 赵佳洁 郝三元 +2 位作者 许紫文 许栋 陈任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4,共7页
目的评价安徽省某医科大学12家附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为进一步优化高校附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建议。方法根据所收集的数据使用熵权法为评价指标体系赋权,采用TOPSIS法与秩和比法模糊联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评价指标中权重排名前... 目的评价安徽省某医科大学12家附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为进一步优化高校附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建议。方法根据所收集的数据使用熵权法为评价指标体系赋权,采用TOPSIS法与秩和比法模糊联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评价指标中权重排名前3位的是以自行实施方式转化的到账总金额(4.801%),以与他人合作实施方式转化获得收益的到账总金额(4.801%),与所属高校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转化服务平台数量(4.779%)。模糊联合结果中前3名医院分别为A、C、G,后3名分别为K、H、E。医院之间差异明显,直属附属医院与非直属附属医院存在差异。结论高校附属医院应探索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道路,从实际出发作转化;将成果转化融入学科建设,深化拓展科研优势;构建转化意识提升体系,以意识提升带动行动;高校牵头医工融合,搭建医产学研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附属医院 熵权tOPsIs 秩和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归属研究——基于MIT、Stanford、UPenn等10所大学的实证分析
6
作者 马晓文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5-71,共7页
科技成果的所有权是否清晰明确,直接关系到其转化效果。《拜杜法案》和辅助法案明确了美国大学拥有联邦资助科技成果的所有权,美国大学因此形成了成熟的科技成果所有权归属体系和转化机构。通过对MIT、Stanford、UPenn等10所美国研究型... 科技成果的所有权是否清晰明确,直接关系到其转化效果。《拜杜法案》和辅助法案明确了美国大学拥有联邦资助科技成果的所有权,美国大学因此形成了成熟的科技成果所有权归属体系和转化机构。通过对MIT、Stanford、UPenn等10所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实证分析,总结其所有权归属的具体实施和特点,并将其分为职务科技成果、非职务科技成果和其他类型。实证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政策制定、提升大学成果转化机构的运营能力、平衡大学与科研人员的收益关系,可以显著提升中国大学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研究型大学 科技成果 所有权归属 科技政策 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TOPSIS模型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研究——以大学科技城为例
7
作者 成鹏飞 裘国珍 李松亮 《科技管理学报》 2024年第1期40-48,共9页
大学科技城是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学评价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的转化绩效,本文从研发能力、资金支持、政策支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维度选取指标,构建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 大学科技城是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学评价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的转化绩效,本文从研发能力、资金支持、政策支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维度选取指标,构建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基于TOPSIS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评价模型。应用所构建的评价模型对长沙岳麓山、武汉东湖等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绩效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整体呈逐年上升态势,影响其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绩效的因素众多,且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其中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新产品销售收入和R&D人员全时当量等指标对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绩效影响较大。同时,因政策与环境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大学科技城成果转化绩效也有较大差异,长沙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绩效低于武汉东湖,略高于沈阳。最后,根据与武汉东湖和沈阳的对比分析为提升长沙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绩效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技城 tOPsIs 灰色关联度 成果转化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rdered Logit模型的民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二丽 黄静 +1 位作者 王倩 陈彬彬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5-41,共7页
为研究民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在专家访谈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K高校、C高校、B高校、Z高校等民办高校教师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应用Ordered Log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发现,科研经费支持力度与科研成果数量... 为研究民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在专家访谈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K高校、C高校、B高校、Z高校等民办高校教师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应用Ordered Log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发现,科研经费支持力度与科研成果数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高校科研平台设置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高校科研管理制度与科研成果转化成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由此得出结论:我国民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有待提升,民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金融支持不够灵活、公共服务平台不够健全,完善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制度是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科研成果 转化 Ordered 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coPat的高校专利信息统计分析--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郝玺龙 吕雁 杨昆 《图书情报导刊》 2023年第7期64-70,共7页
以太原理工大学为研究主体,运用情报计量学的方法,以200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的16年为时间段,统计分析了“十一五”以来太原理工大学被incoPat数据库收录的专利,重点分析了申请总量和趋势、技术构成和发明人、法律状态和有效性、... 以太原理工大学为研究主体,运用情报计量学的方法,以200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的16年为时间段,统计分析了“十一五”以来太原理工大学被incoPat数据库收录的专利,重点分析了申请总量和趋势、技术构成和发明人、法律状态和有效性、专利转让和许可,梳理出太原理工大学的专利发展现状及特点,为高校今后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和专利成果转化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Pat 高校 专利分析 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TOPSIS模型的山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育人效果评价
10
作者 李昂 孙威 《黑龙江科学》 2023年第11期74-76,82,共4页
结合投入产出理论,运用AHP-TOPSIS模型从师资队伍、条件保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四个方面构建山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育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山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育人效果总体上呈平稳上升态势。从子系统看,2017—2... 结合投入产出理论,运用AHP-TOPSIS模型从师资队伍、条件保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四个方面构建山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育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山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育人效果总体上呈平稳上升态势。从子系统看,2017—2021年其师资队伍及相关条件保障呈现平稳提升态势。2017—2020年人才培养数量持续加速提升,但2021年的提升速度略有下降。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呈波动式提升,2021年上升幅度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高校 产学研合作育人 师资队伍 条件保障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激励还是外部推动?——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实证检验
11
作者 康海媛 李先玲 《科技和产业》 2025年第2期306-314,共9页
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困境表现为科技创新资金的大量投入,并没有带来转化效率的显著提高。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是识别各种影响因素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不同影响效果。采用中国高校省级面板数据,运用Global 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 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困境表现为科技创新资金的大量投入,并没有带来转化效率的显著提高。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是识别各种影响因素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不同影响效果。采用中国高校省级面板数据,运用Global 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结合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数智平台理论,检验外部宏观环境因素与内部中观组织因素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影响的显著性。结论显示,内部中观组织因素显著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而外部宏观环境因素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影响不显著,存在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有效性与资金投入方向之间的错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技 成果转化 效率评价 平台理论 高校科研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跃迁之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驱动路径与门槛效应
12
作者 张天雪 许志通 马银琦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1,共9页
基于2012—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探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够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并通过人才集聚和区域创新、创业发挥中介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起正向调节作用;... 基于2012—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探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够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并通过人才集聚和区域创新、创业发挥中介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起正向调节作用;产学研合作和政府支持在其中呈现边际效益递增的门槛效应,且存在金融发展水平的最优区间。据此,应以促进科技、数字及绿色生产力协调发展为着力点,打造全面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优质生态;科学调整产业布局以主动牵引和承接成果外溢,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梗阻;打好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深度融合“组合拳”,积极探求新质生产力提升的最优金融支持区间;建构差异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体系,鼓励区域间错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新质生产力 人才集聚 区域创新创业
原文传递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考核评价现状及提升策略
13
作者 杨志国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12-116,共5页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事关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抓手。高校构建科学的科技成果考核评价机制,对于稳定高校科研工作的市场化导向、实现科技服务于生产、推进科技强国建设具有...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事关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抓手。高校构建科学的科技成果考核评价机制,对于稳定高校科研工作的市场化导向、实现科技服务于生产、推进科技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北京所实施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考核评价明显存在科技成果考核评价导向不科学、科技成果考核评价的主体界限模糊、缺乏过程性评价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了要改革评价导向,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厘清评价主体界定,落实多元主体评价;强调过程性考评,充分挖掘阶段性效益;加强成果转化激励,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强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科技成果转化 考核评价机制 改革评价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面向、四链融合”视阈下江西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路径研究
14
作者 汪廷华 赵宁 朱雅婷 《江西科学》 2025年第1期198-202,共5页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不断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水平,对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经...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不断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水平,对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江西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基础条件,分析了其短板与瓶颈,最后从“四个面向、四链融合”的视角提出提升江西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能的路径与建议,为助力江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 转移转化 提升路径 江西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ISCP范式分析 被引量:31
15
作者 孙德升 刘峰 陈志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2-148,共7页
本文将产业组织理论引入到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中,并运用修正后的ISCP范式对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结构、行为和绩效进行了分析,发现: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体绩效长期表现不佳实际上是制度、结构和行为影响下的必然结果;2在制度... 本文将产业组织理论引入到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中,并运用修正后的ISCP范式对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结构、行为和绩效进行了分析,发现: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体绩效长期表现不佳实际上是制度、结构和行为影响下的必然结果;2在制度和结构的影响下,高校及其科研人员、企业更愿意绕开各类限制,采用更为隐蔽的科技成果转化行为,最终导致绩效表现为显性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明显偏低。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不佳的难题,必须进一步加强相关制度建设,通过制度的完善来影响产业结构和市场行为,从而最终提升整体绩效和促使隐性的科技成果转化行为阳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科技成果转化 IsCP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E框架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逻辑与驱动路径 被引量:19
16
作者 尤莉 高政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31,共7页
利用技术-组织-环境理论(TOE)框架,探索影响我国30个省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复杂因果机制,挖掘激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溯因逻辑及其形成的前因组合。对比分析组态差异,高科技成果转化有4条驱动路径,分别是技术与环境协同的知识转化能力... 利用技术-组织-环境理论(TOE)框架,探索影响我国30个省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复杂因果机制,挖掘激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溯因逻辑及其形成的前因组合。对比分析组态差异,高科技成果转化有4条驱动路径,分别是技术与环境协同的知识转化能力型、技术与环境协同的人才创新能力型、技术与环境协同的知识转化能力与人才创新能力联合型、财政供给能力与环境双轮驱动型。其中,政府有效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机制和区域规模化创新环境,增强了不同驱动路径之间类型化的连接机会。立足中国式现代化,要以增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化能力和体制应变能力为主线,搭建更适应有组织科研的技术载体、制度体系和战略环境,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tOE框架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B/S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信息系统分析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炎章 陈子侠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0-93,共4页
随着网络经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手段与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已形成了巨大反差,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化中介服务体系已具备条件。本文在分析国内网络业的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一种... 随着网络经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手段与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已形成了巨大反差,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化中介服务体系已具备条件。本文在分析国内网络业的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网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新思想,并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高校 科技成果转化 系统分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基于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被引量:3
18
作者 方永恒 兰椿翔 《科学与管理》 2023年第6期90-99,共10页
本文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对我国26个省份2015—2021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各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经济水平对不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投入资源具有不同作用,教育支出对高校科技成果转... 本文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对我国26个省份2015—2021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各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经济水平对不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投入资源具有不同作用,教育支出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一定负面影响,科技支出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部分投入资源有减少冗余的作用;东部地区高校受环境因素影响程度大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禀赋不同,大部分省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在剔除了环境因素影响后都处于低效率状态;不同地区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中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差异较大。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三阶段DEA 超效率sB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以苏州3所高校专利转化运用情况为例
19
作者 陆瑶 马天放 +2 位作者 张有勇 董寅 周坚 《江苏科技信息》 2025年第2期15-21,共7页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家近年出台了一系列激励高校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的政策,但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其发展。文章以苏州市3所不同类型高校的专利转化运用情况为样本,深入...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家近年出台了一系列激励高校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的政策,但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其发展。文章以苏州市3所不同类型高校的专利转化运用情况为样本,深入分析地方高校专利转化现状与共性问题,从高校管理体系、权属收益分配、转化平台建设等角度提出了解决对策,为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困境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 专利转化 高校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药院校科技成果研发及转化效率研究
20
作者 刘泽坤 傅乐雯 +3 位作者 程俞小倩 杨珑平 陈柯羽 李青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对入选“双一流”建设的10所医药院校及除上述院校外五年总科技量值排名前10的医药院校进行成果研发和转化效率的测算和分析,为提高此类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水平提供对策建议。方法使用传统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和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目的对入选“双一流”建设的10所医药院校及除上述院校外五年总科技量值排名前10的医药院校进行成果研发和转化效率的测算和分析,为提高此类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水平提供对策建议。方法使用传统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和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所选医药院校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两阶段效率值;使用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医药院校整体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变化情况。结果20所医药院校在成果研发阶段的产出效率高于成果转化阶段,其中有5所院校在成果研发阶段处于产出有效状态;在成果转化阶段,共2所院校处于产出有效状态。医药院校的整体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在稳步提升。结论中国医药院校应结合实际,全面加强产学研有效合作;建立成果转化专业队伍;健全成果转化管理体系;完善人才梯队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成果转化 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