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椰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文辉 方淑桂 +2 位作者 朱朝辉 林翮飞 黄建都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580-583,共4页
以3份欧洲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为不育源,用花椰菜小孢子培养的纯系和高代自交系为轮回亲本进行转育,连续回交4代,育成一批综合性状优良、配合力强、雄性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的花椰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稳定的不... 以3份欧洲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为不育源,用花椰菜小孢子培养的纯系和高代自交系为轮回亲本进行转育,连续回交4代,育成一批综合性状优良、配合力强、雄性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的花椰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稳定的不育系用组培快繁技术繁育,并利用该不育系配制一代杂种,经田间鉴定筛选出3个不同类型的优良杂交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花椰菜 胞质雄性不育系 纯系 转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PEPC基因在籼型水稻保持系不同遗传背景下的效应及转PEPC基因后代的耐光氧化特性 被引量:6
2
作者 向珣朝 何立斌 +3 位作者 孙建明 李季航 姚嫣萍 李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7-262,共6页
分别以转PEPCKitaake和Kitaake作父本,以4份不同来源的保持系珍汕97B、K17B、Ⅱ-32B和G2480B为母本构建F1,考查PEPC的表达及其对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导入PEPC后,水稻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PEPC酶活性均表现为增加... 分别以转PEPCKitaake和Kitaake作父本,以4份不同来源的保持系珍汕97B、K17B、Ⅱ-32B和G2480B为母本构建F1,考查PEPC的表达及其对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导入PEPC后,水稻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PEPC酶活性均表现为增加,最突出的是其PEPC酶活性均成倍增加。蒸腾速率方面,只有K17B/PEPC表现为下降。珍汕97B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PEPC酶活性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均最大。在农艺性状上,G2480B/PEPC的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单株产量均大幅度提高,分别增加了31.46%、1.39倍和1.83倍,千粒重也增加了7.84%。珍汕97B/PEPC由于穗变短,即使结实率和千粒重大幅度增加,减产仍达9.84%。G2480B的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均最大,而珍汕97B最小。在耐光氧化方面,转PEPC基因Kitaake明显优于Kitaake。说明PEPC单个基因对改善籼型三系保持系的光合性能和增加产量有较重要的作用。在供试的4份保持系中选用保持系宜考虑G2480B,PEPC在此遗传背景下的表达丰度较高,提高结实率和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的正效应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 细胞质雄性不育 保持系 遗传背景 光氧化 基因效应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颗粒在评估高龄妇女体外受精中受精失败卵母细胞胞质成熟度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轶乐 孙莹璞 +3 位作者 苏迎春 郭艺红 金海霞 辛志敏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72-476,共5页
目的:探讨CG在评估高龄妇女体外受精中卵母细胞胞质成熟度的作用。方法:52对受精率≤70%的不孕症夫妇分为3组:<30岁(n=25例);30-34岁(n=11例);≥35岁(n=16例),观察3组体外受精(IVF)周期中受精失败和不同受精状态卵母细胞CG的分布和... 目的:探讨CG在评估高龄妇女体外受精中卵母细胞胞质成熟度的作用。方法:52对受精率≤70%的不孕症夫妇分为3组:<30岁(n=25例);30-34岁(n=11例);≥35岁(n=16例),观察3组体外受精(IVF)周期中受精失败和不同受精状态卵母细胞CG的分布和迁移情况。结果:GV卵母细胞100%CG分布为Ⅰ级;MI期卵母细胞29.2%CG为Ⅱ级,12.5%CG为Ⅲ级;MII期卵母细胞CGⅡ级达到42%,Ⅲ级达到20%;年龄≥35岁组CG标记为Ⅲ级的仅为13.3%,与前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原核(2PN)与3PN卵母细胞CGⅢ级分布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G的特征性分布可用于评价卵母细胞细胞质成熟度;高龄妇女卵母细胞胞质不成熟影响卵母细胞正常受精,这可能是高龄妇女IVF妊娠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皮质颗粒 胞核成熟 胞质成熟 受精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雄性不育转育进度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戴希尧 任喜波 +1 位作者 许明 魏毓棠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1,共4页
以灯笼红萝卜雄性不育系为母本,美浓萝卜为转育父本,获得的不同回交转育世代(F1、BC1、BC2、BC3和BC4)分别与美浓萝卜之间对主要的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转育差异度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选育出全不育世代以后的各个回... 以灯笼红萝卜雄性不育系为母本,美浓萝卜为转育父本,获得的不同回交转育世代(F1、BC1、BC2、BC3和BC4)分别与美浓萝卜之间对主要的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转育差异度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选育出全不育世代以后的各个回交世代均表现为全不育。株态、叶型、叶片色、叶脉色、根形和皮色在BC3代已经接近轮回亲本;单根重、外露长、根长、根粗和根形指数符合理论的转育趋势,至BC4代单根重的转育差异度仅为-3.49%;株高、展开度、叶重、根叶比、叶片长、叶片宽及叶片数等虽然在个别转育世代偏离了理论的变化趋势,但至BC4代时均已接近轮回亲本;Vc、蛋白质、可溶性糖、干物质和纤维素含量的转育差异度在不同转育世代波动幅度较大,但至BC4代时也已与轮回亲本相近。可见,在萝卜雄性不育转育过程中,至BC4代时与轮回亲本的主要性状已基本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 转育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受体胞质对牛体细胞核移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韦精卫 张平 +3 位作者 吴正三 孟凡丽 韦英明 石德顺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96-100,共5页
通过研究不同受体胞质对核移植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部分体外成熟16~18h的牛卵母细胞.其细胞核已完成成熟,胞质可直接用于核移植而不需进行激活处理.直接进行核移植囊胚率达7.7%;体外成熟培养(IVM)30h的TⅡ期受体胞质较IVM20... 通过研究不同受体胞质对核移植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部分体外成熟16~18h的牛卵母细胞.其细胞核已完成成熟,胞质可直接用于核移植而不需进行激活处理.直接进行核移植囊胚率达7.7%;体外成熟培养(IVM)30h的TⅡ期受体胞质较IVM20-22h激活的TⅡ期胞质核移植效果差.不适宜作受体胞质;MⅡ期胞质核移植效果优于TⅡ期胞质.两组囊胚率分别为11.7%和5.2%(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胞质 颗粒细胞 核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核移植中供核与受体卵胞质细胞周期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劲松 陈大元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6-210,共5页
就供核与受体卵胞质细胞周期的相互关系问题进行了综述 .核移植技术不管是在基础理论 ,还是在应用研究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但核移植的效率却很低 ,其根本原因是与核移植相关的许多基础理论问题尚不清楚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发现 ,维... 就供核与受体卵胞质细胞周期的相互关系问题进行了综述 .核移植技术不管是在基础理论 ,还是在应用研究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但核移植的效率却很低 ,其根本原因是与核移植相关的许多基础理论问题尚不清楚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发现 ,维持重构卵核的正确倍性 ,并使其重新程序化是核移植成功的关键 ,不同的胞质受体及不同的供体细胞及其状态均对重构胚的发育有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移植 核质关系 重编程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质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钦美 张志宏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3-520,共8页
质体是植物细胞合成代谢中最主要的细胞器,包括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质体中含有独立于细胞核的质体基因组。质体基因组是植物三大遗传系统之一。质体基因组具备一些不同于核基因组的特性,如无5-甲基胞嘧啶、基因组成和结构保守、经... 质体是植物细胞合成代谢中最主要的细胞器,包括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质体中含有独立于细胞核的质体基因组。质体基因组是植物三大遗传系统之一。质体基因组具备一些不同于核基因组的特性,如无5-甲基胞嘧啶、基因组成和结构保守、经常发生基因转移事件等。对质体基因组的遗传方式、质核互作、保守性、不稳定性、系统进化进行简要总结,重点综述植物质体基因转移现象。本研究认为质体基因组遵循"用进废退"规律,植物体的折衷法则和(或)冗余机制使质体基因组的容错性增强,细胞核基因(与质体基因相比)能够赋予植物更强的适应性和表型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体基因组 高通量测序 系统进化 质体基因转移 质核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移植前激活受体卵子对牛核移植卵体外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光彬 胡建民 +1 位作者 郑英彩 金昌根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13,共3页
本研究探讨了核移植前对受体卵子进行激活、细胞融合开始时间及供体受精卵细胞周期调节对核移植卵体外发育的影响。其结果显示核移植前对受体卵子激活组的细胞融合率与对照组没有差异 ,但重组胚胎的卵裂率、8~ 16细胞期胚胎及囊胚的发... 本研究探讨了核移植前对受体卵子进行激活、细胞融合开始时间及供体受精卵细胞周期调节对核移植卵体外发育的影响。其结果显示核移植前对受体卵子激活组的细胞融合率与对照组没有差异 ,但重组胚胎的卵裂率、8~ 16细胞期胚胎及囊胚的发育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 ;核移植前激活的受体卵子分别在卵子体外成熟开始的第30h和 4 5h与供体细胞进行细胞融合 ,结果 ,30h组的细胞融合率和卵裂率与 4 5h组没有差异 ,但发育到 8~ 16细胞期及囊胚的发育率均比 4 5h的高 ;将供体受精卵用诺考达唑 (Nocodazole)处理后 ,进行核移植的结果 ,处理组的细胞融合率、卵裂率、发育到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学 胚胎发育 激活受体卵子 牛核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细胞质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向乌塌菜品种转育 被引量:3
9
作者 许明 魏毓棠 张淼 《辽宁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1-4,共4页
以不结球白菜ogura萝卜胞质不育系和改良萝卜胞质不育系为不育源,向中八叶乌塌菜转育,对萝卜胞质中八叶乌塌菜雄性不育系进行了回交转育速度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八叶乌塌菜各回交后代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表现为100%,不育系在回交二... 以不结球白菜ogura萝卜胞质不育系和改良萝卜胞质不育系为不育源,向中八叶乌塌菜转育,对萝卜胞质中八叶乌塌菜雄性不育系进行了回交转育速度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八叶乌塌菜各回交后代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表现为100%,不育系在回交二代时外部形态接近轮回亲本。ogura不育系心叶黄化,生育周期长,限制其转化速度;改良不育系从外部形态上接近轮回亲本,但是随着回交世代的增加衰退现象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细胞质不育系 乌塌菜 转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3胚胎短暂延长培养对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晓鹏 王玲 +4 位作者 张文华 张丽媛 贾俊龙 桑元坤 常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短暂延长培养辅助生殖助孕中第3天(D3)上午的胚胎7~8小时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中心458个取卵周期根据培养方法分为短暂延长培养组(A组)及常规培养组(B组),对其临床妊娠... 目的:探讨短暂延长培养辅助生殖助孕中第3天(D3)上午的胚胎7~8小时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中心458个取卵周期根据培养方法分为短暂延长培养组(A组)及常规培养组(B组),对其临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全面分析及比较。结果:通过延长培养,有52.72%的胚胎发生卵裂球数目增加或致密化。A组新鲜周期和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的胚胎种植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平均胚胎种植率也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新鲜周期和FET周期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高于B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平均临床妊娠率、平均活产率以及每移植周期活产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新鲜周期和FET周期的流产率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流产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每移植周期的新生儿出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01),并且A组每移植胚胎的新生儿出生率也显著高于B组(P<0.001)。A、B两组患者的累积妊娠率、累积活产率以及平均新生儿体质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VF/ICSI-ET助孕患者D3上午的胚胎延长培养7~8小时,并没有提高累积妊娠率和活产率,但是可以帮助选择更具有发育潜能的胚胎优先用于移植,提高了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从而改善了患者每个移植周期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延长培养 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哺乳动物细胞核移植的因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夏兰 冯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0-212,共3页
哺乳动物细胞核移植由于影响因素复杂,目前成功率仍很低,还存在很多困惑之处。本文就供核细胞的种类、分化程度及其所处细胞周期、受核胞浆、核质相互作用、供体核与受体卵子细胞周期的同期化、核重排、基因印记、核移植技术和培养条件... 哺乳动物细胞核移植由于影响因素复杂,目前成功率仍很低,还存在很多困惑之处。本文就供核细胞的种类、分化程度及其所处细胞周期、受核胞浆、核质相互作用、供体核与受体卵子细胞周期的同期化、核重排、基因印记、核移植技术和培养条件等方面分析影响核移植成功率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移植 供核 受核胞浆 核重排 哺乳动物 细胞核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里兰烟系列雄性不育系转育研究
12
作者 刘圣高 刘刚 +3 位作者 钱祖坤 张国平 周绍桢 文光红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1-27,共7页
为选育马里兰烟雄性不育系,以马里兰烟优良品系Md609-1、Md609-2、Md609-3为轮回亲本,以马里兰烟胞质不育系Msmd609为不育源,进行连续回交转育。经过5个连续世代单株选择和回交转育,选育出了3份稳定性状的不育系,具备各对应品系典型特... 为选育马里兰烟雄性不育系,以马里兰烟优良品系Md609-1、Md609-2、Md609-3为轮回亲本,以马里兰烟胞质不育系Msmd609为不育源,进行连续回交转育。经过5个连续世代单株选择和回交转育,选育出了3份稳定性状的不育系,具备各对应品系典型特征特性,已转育成各对应品系的雄性不育同型系。其中,不育材料Msmd609-3经济性状好、品质较优,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里兰烟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转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母细胞质移植对兔原核胚体外发育的影响
13
作者 李军锋 李海峰 +2 位作者 孙燕 宋艳画 张家骅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2-585,590,共5页
卵母细胞胞质中存在着大量的母源性信息,正常受精卵的发育启动和早期卵裂主要由这些母源性信息所控制。为了评估卵胞质含量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以假显微注射兔原核胚为对照,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兔原核期胚胎去除或增加一定量的细胞质:... 卵母细胞胞质中存在着大量的母源性信息,正常受精卵的发育启动和早期卵裂主要由这些母源性信息所控制。为了评估卵胞质含量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以假显微注射兔原核胚为对照,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兔原核期胚胎去除或增加一定量的细胞质:试验一,增加5%和20%的细胞质;试验二,移入5%小鼠MⅡ期卵母细胞胞质。胚胎经显微操作后进行R1/R2序贯培养。结果显示,(1)增量5%组胚胎的2细胞胚(72.00%)、8细胞胚(60.00%)、桑椹胚(58.00%)和囊胚(54.00%)的发育率均显著(P<0.05)高于增量20%组胚胎(分别为47.62%、35.71%、33.33%和30.95%),但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囊胚细胞数在2个增量组和对照组3者之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2)将5%小鼠M期卵胞质移入兔原核胚后,各阶段胚胎发育率和囊胚细胞数与增量5%组、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早期胚胎经PCR检测,在2细胞胚(5/5)、8细胞胚(5/5)和桑椹胚(5/5)均全部检测到了供体小鼠mtDNA的D-loop区3′端片段,而在囊胚却仅有1枚(1/5)能够检测到。结果表明,增加少量细胞质不会对兔原核胚的体外发育造成显著影响,但胚胎发育率随着细胞质体积的增加有下降趋势,而异种卵胞质对兔原核胚的发育没有明显影响,在囊胚期虽仍能检测到异种卵胞质中mtDNA的存在,但异种mtDNA会随胚胎发育而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核胚 卵胞质移植 细胞质含量 线粒体DNA指纹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或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的不同超促排卵方案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曼 林虹 +2 位作者 夏汝斌 彭三凤 李志凌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86-91,共6页
目的:探讨黄体期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长方案、卵泡期GnRH-a长方案以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t,GnRH-ant)方案3种超促排卵方案... 目的:探讨黄体期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长方案、卵泡期GnRH-a长方案以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t,GnRH-ant)方案3种超促排卵方案在进行体外受精或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 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ICSI-ET)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IVF/ICSI-ET治疗的PCOS患者293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超促排卵方案分为黄体期短效GnRH-a长方案组(A组,48个取卵周期),卵泡期GnRH-a长方案组(B组,108个取卵周期),GnRH-ant方案组(C组,137个取卵周期)。分析3组患者的超促排卵情况以及临床治疗结局。结果:B组和C组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启动量低于A组(P值均<0.05);C组的Gn使用时间最短、Gn使用总量最少(P值均<0.05);B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注射日的血清雌二醇水平低于A组和C组(P值均<0.05);C组HCG注射日的内膜厚度低于A组和B组(P值均<0.05)。3组的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胚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全胚冷冻率及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GnRH-ant方案具有总Gn用量少、Gn刺激时间短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 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超促排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不育实施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助孕的心理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芬 乔岩岩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2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男方因素实施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的不育男性心理焦虑和抑郁情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因男方因素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助孕、行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助孕的患者和健康查体男性的心理状态。结果... 目的探讨男方因素实施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的不育男性心理焦虑和抑郁情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因男方因素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助孕、行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助孕的患者和健康查体男性的心理状态。结果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组和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与查体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组较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严重,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男性不育症患者的心理健康应受到重视,有效的心理干预是解决男性不育患者心里问题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助孕 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助孕 心理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时Peroxiredoxin Ⅱ膜质转移对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于佳斌 卢悦 +1 位作者 张津松 韩英浩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8年第4期271-276,共6页
为了探讨氧化应激时peroxiredoxinⅡ(PrxⅡ)膜质转移对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检测了H_2O_2处理后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变化,并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了红细胞内PrxⅡ膜质转移情况,以及红细胞膜蛋白——带3蛋白(band 3)和... 为了探讨氧化应激时peroxiredoxinⅡ(PrxⅡ)膜质转移对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检测了H_2O_2处理后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变化,并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了红细胞内PrxⅡ膜质转移情况,以及红细胞膜蛋白——带3蛋白(band 3)和血影蛋白(spectrin)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氧化应激时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红细胞内PrxⅡ从细胞膜转移至细胞质中,同时维持红细胞膜稳定、细胞骨架结构功能完整的相关蛋白质——band 3和spectrin在红细胞膜上表达量减少。实验结果证明氧化应激时红细胞内PrxⅡ发生膜质转移,引起维持红细胞膜稳定、细胞骨架结构功能完整的相关蛋白质band 3和spectrin表达量降低,导致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渗透脆性 氧化应激(OS) PEROXIREDOXIN Ⅱ(Prx Ⅱ) 膜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繁殖技术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春亮 熊前 +2 位作者 杨前勇 叶俊华 吴衍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7-100,共4页
动物繁殖是动物生产中的关键环节,辅助繁殖技术对提高动物的繁殖性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研究成果已广泛地应用于各领域中,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主要阐述了人工授精及精液冷冻保存、定... 动物繁殖是动物生产中的关键环节,辅助繁殖技术对提高动物的繁殖性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研究成果已广泛地应用于各领域中,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主要阐述了人工授精及精液冷冻保存、定时输精技术、卵泡浆内精子注射、卵母细胞和胚胎冷冻保存、合子和配子输卵管内移植、纳米技术、激光技术等七个方面的动物辅助繁殖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新的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授精 定时输精 卵泡浆内精子注射 卵母细胞和胚胎冷冻保存 合子和配子输卵管内移植 纳米技术 激光技术
原文传递
磷脂酰肌醇转运蛋白细胞质1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赛 胡宽 +1 位作者 朱占伟 张鹏飞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61-1070,共10页
背景和目的:肝细胞癌(HCC)侵袭性强,极易发生复发转移,临床预后差。目前HCC发生发展分子机制仍然不清楚。磷脂酰肌醇转运蛋白细胞质1(PITPNC1)是一种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现出促癌作用。然而,PITPNC1是否在HCC发展中发挥作用仍然未知。因... 背景和目的:肝细胞癌(HCC)侵袭性强,极易发生复发转移,临床预后差。目前HCC发生发展分子机制仍然不清楚。磷脂酰肌醇转运蛋白细胞质1(PITPNC1)是一种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现出促癌作用。然而,PITPNC1是否在HCC发展中发挥作用仍然未知。因此,本研究探讨PITPNC1在HCC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招募2015年1月—2018年12月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肝切除手术的HCC患者116例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和组织标本,并进行规律随访。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组织标本PITPNC1蛋白的表达,分析PITPNC1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之间的关系。通过LCCLD数据库分析PITPNC1在人HCC细胞系中的表达,利用慢病毒包装小RNA干扰PITPNC1在高侵袭转移性HCC细胞系MHCC97H中表达,利用集落形成和皮下成瘤实验观察PITPNC1表达与HCC生长的关系,并对皮下移植瘤行油红O染色。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PITPNC1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PITPNC1蛋白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浆,在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6.7%(88/116),在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1.5%(24/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ITPNC1高表达与卫星结节(P=0.041)、血管侵犯(P<0.001)、肿瘤分化(P=0.027)、BCLC分期(P=0.009)、TNM分期(P=0.028)明显有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PITPNC1高表达HCC患者总体生存(OS)率与无复发生存(RFS)率均明显降低(均P<0.001);PITPNC1表达是OS率与RFS率的独立影响因素(HR=11.775,95%CI=1.462~4.082,P=0.006;HR=1.928,95%CI=1.306~4.889,P=0.004)。PITPNC1沉默后,MHCC97H细胞体内和体外生长均明显抑制(均P<0.05)。油红O染色显示,PITPNC1表达下调后,皮下移植瘤的脂质积累明显减少(P<0.05)。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PITPNC1过表达涉及脂质代谢相关的PPAR信号通路活性。结论:PITPNC1是HCC新的癌基因和不良预后标志物。PITPNC1可能通过调控脂质代谢途径而在促进HCC生长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磷脂酰肌醇转运蛋白细胞质1 脂类代谢
原文传递
Wnt信号膜质转导的机制
19
作者 贾莹莹 李林 《生命科学》 CSCD 2015年第7期807-812,共6页
Wnt信号通路是一条高度保守的信号转导通路,在生物体多个发育过程以及一系列疾病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Wnt信号通路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复杂的信号转导调控网络引起了人们广泛和持续的研究兴趣。介绍了经典Wnt信号通路信号转导的分子框架... Wnt信号通路是一条高度保守的信号转导通路,在生物体多个发育过程以及一系列疾病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Wnt信号通路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复杂的信号转导调控网络引起了人们广泛和持续的研究兴趣。介绍了经典Wnt信号通路信号转导的分子框架,结合自身实验室新的研究发现,重点阐述Wnt信号由细胞膜上向细胞质内转导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 分子机制 信号膜质传递
原文传递
血清DKK1、TK1表达水平与老年胸段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研究
20
作者 姚金菊 张明雷 王新慧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14期1728-1730,1740,共4页
目的血清分泌型蛋白Dikkopf1(DKK1)、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表达水平与老年胸段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研究。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老年胸段食管癌患者105例,对患者进行持续1年的随访,统计105例患者根治... 目的血清分泌型蛋白Dikkopf1(DKK1)、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表达水平与老年胸段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研究。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老年胸段食管癌患者105例,对患者进行持续1年的随访,统计105例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情况,比较复发转移组与未复发转移组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DKK1、TK1表达水平与老年胸段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持续随访1年,105例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共有46例,发生率为43.81%,未发生复发转移的有59例,占比56.19%。2组患者在性别、食管癌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术后并发症、术后放疗及年龄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DKK1、TK1、VEGF-C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DKK1、TK1、VEGF-C表达水平异常与术后复发、转移关系密切(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老年胸段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风险与血清DKK1、TK1、VEGF-C表达水平均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842、0.801、0.799,P<0.05)。结论血清DKK1、TK1表达水平异常为老年胸段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关系密切,依据血清DKK1、TK1表达水平可预测术后复发转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分泌型蛋白Dikkopf1 细胞质胸苷激酶1 胸段食管癌 复发 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