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前路植入PEEK PREVAIL系统与传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1
作者 熊小春 梁田子 +3 位作者 周成洪 龙亨国 虞杰 刘邦能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5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植入PEEK PREVAIL系统与传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单节段颈椎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颈椎前路植入PE...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植入PEEK PREVAIL系统与传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单节段颈椎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颈椎前路植入PEEK PREVAIL系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术后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52、7.84、7.01,P均<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的日本矫形外科评分(JOA)、颈部残障功能指数(NDI)评分及颈部和上肢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25、3.03、3.16、10.52、10.37,P均<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年Odom功能性评估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2.53、9.86,P均<0.05)。结论 相对于传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颈椎前路植入PEEK PREVAIL系统的方式对单节段颈椎病患者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 PEEK PREVAIL系统 传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 单节段颈椎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I-C与传统融合器联合钛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病:颈椎稳定性重建及椎间融合的比较 被引量:11
2
作者 宋升 孙振中 +2 位作者 姜为民 刘学光 庄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4474-4478,共5页
背景: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经典术式,效果确切,但仍存在较多问题,以“零切迹”理念设计的ROI-C近年来临床运用也比较广泛,但其与传统术式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较少。目的:比较分析ROI-C与传统融合器联合钛板在颈... 背景: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经典术式,效果确切,但仍存在较多问题,以“零切迹”理念设计的ROI-C近年来临床运用也比较广泛,但其与传统术式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较少。目的:比较分析ROI-C与传统融合器联合钛板在颈椎病前路椎间融合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对47例颈椎病患者开展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随机分为2组,钛板组18例患者采用传统融合器联合钛板治疗,ROI-C组29例患者采用ROI-C融合器治疗。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记录术中出血量、C臂机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椎间融合情况;分别在术前及术后评估患者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脊髓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①术后患者均得到了门诊定期随访,时间为12-16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脊髓功能明显改善,2组患者均未出现内植物松动移位及二次手术;②术后末次随访手术节段均获得融合,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但ROI-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C臂机透视次数均优于钛板组(P<0.05);④术后2组患者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目测类比评分均优于术前,但术后各时间点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提示ROI-C与传统融合器联合钛板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均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有效恢复椎间隙高度、获得颈椎稳定性重建及椎体间融合方面无明显差异;但ROI-C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避免因钢板置入引起的并发症方面存在明显优势,有望取代融合器联合钛板的传统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 减压 融合手术 传统融合器 钛板 ROI-C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剑军 傅曙光 +1 位作者 熊建卫 谢静波 《医学信息》 2020年第15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实验组采用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治疗前后颈椎Cobb角、VAS评分、JO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引流量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obb角、VAS评分及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bb角及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引流量及出血量,改善患者Cobb角及神经功能,疼痛较轻,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术 显微镜 传统内固定术 脊髓型脊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笼架治疗退行性颈椎病 被引量:5
4
作者 柳杰 滕清华 +1 位作者 张忠杰 陈伟高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395-1399,共5页
[目的]比较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与传统钛板Cage治疗退行性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11月份的文献,收集所有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Cage治疗退行性颈... [目的]比较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与传统钛板Cage治疗退行性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11月份的文献,收集所有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Cage治疗退行性颈椎病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筛选出符合的文章,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文献数据并录入Revman 5.3软件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4篇,研究对象1 011例,其中Zero-P组481例,传统钛板Cage组530例。荟萃分析结果示:Zero-P组与传统钛板Cage组相比在术中出血量(WMD=-4.55,95%CI-6.87^-2.22,Z=3.83,P<0.001),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率(OR=0.42,95%CI 0.23~2.78,Z=2.73,P=0.006),术后椎前软组织厚度(OR=-0.89,95%CI-1.40^-0.38,Z=3.43,P=0.006),术后早期吞咽困难(OR=0.55,95%CI 0.41~0.74,Z=4.05,P<0.001),术后终末随访吞咽困难(OR=0.16,95%CI 0.07~0.36,Z=4.53,P<0.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Zero-p组在降低术中出血量、邻近节段退变率、术后椎前软组织厚度、术后早期及终末随访吞咽困难发生率方面优于传统Cage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颈椎病 零切迹椎间融合器 传统钛板笼架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原文传递
颈前路减压融合两种内固定的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秋园 孙中仪 田纪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4-247,共4页
退行性颈椎间盘疾病(即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是治疗颈椎病的经典术式,但采取不同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会对手术产生不同的影响,相对于传统钛板联合融合器减压内固定系统,颈椎前路零... 退行性颈椎间盘疾病(即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是治疗颈椎病的经典术式,但采取不同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会对手术产生不同的影响,相对于传统钛板联合融合器减压内固定系统,颈椎前路零切迹内固定系统具有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吞咽困难和喉痛发生率以及预防邻近节段退变等优点.本文就两种颈前路内固定系统在手术治疗颈椎病中的优缺点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颈椎间盘疾病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传统钛板联合笼架系统 零切迹笼架-钢板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