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集聚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权丽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36,共5页
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既关系着畜牧养殖业长远发展,也是影响畜牧业整体竞争力稳步提高的关键。为探析我国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集聚演变及影响因素,文章采用重心模型、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对2000—2023年我国30个省份的畜牧业绿... 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既关系着畜牧养殖业长远发展,也是影响畜牧业整体竞争力稳步提高的关键。为探析我国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集聚演变及影响因素,文章采用重心模型、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对2000—2023年我国30个省份的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展开测算及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空间聚集现象,莫兰指数整体呈“先降再升再降再升”的态势。生产重心演变轨迹结果显示,我国各地区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重心呈“先东北后西北、西南”的演变态势。机制检验表明,环境规制水平、畜牧业产业集聚、绿色信贷、城镇化水平、财政支农水平是促进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我国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先降再升再降再升”空间演变与“先东北后西北、西南”的区位重心演变趋势,且主要受到环境规制水平、畜牧业产业集聚、绿色信贷、城镇化水平、财政支农水平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重心演变轨迹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聚对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许露露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7-190,共4页
文章采用2012—2022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产业集聚对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作用。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可有效提升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是产业集聚提升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路径。异质性检验表明,产... 文章采用2012—2022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产业集聚对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作用。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可有效提升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是产业集聚提升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路径。异质性检验表明,产业集聚对西部及东北地区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强于中部及东部地区。因此,文章提出推动畜牧产业合理化集聚、加大绿色技术创新研发力度的观点,以期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产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修正的中国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易青 李秉龙 耿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3期121-125,共5页
运用广义马姆奎斯特指数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结合的方法,将畜禽粪污排放作为一种无法避免的投入纳入考虑,对1997~2011年中国畜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畜牧业增长是依靠要素投入增加来扩张的外延式增... 运用广义马姆奎斯特指数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结合的方法,将畜禽粪污排放作为一种无法避免的投入纳入考虑,对1997~2011年中国畜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畜牧业增长是依靠要素投入增加来扩张的外延式增长,要素之间的整合协调并不充分;2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低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随着畜牧业污染情况的加重两者间差距在逐渐扩大;3中国畜牧业总体处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产值增长由技术进步支撑,但生产效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4受到资源和空间、生态环境以及政府规划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国六大区域的畜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差异较大,其中东北地区的畜牧业发展最为协调,而西北地区最为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广义马姆奎斯特指数 随机前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演变及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许标文 沈智扬 林国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3-622,共10页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FP)是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指标,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绿色TFP尤为关键。现有文献在测算省域绿色要素生产率时忽视了各省份之间的异质性,生产率指数基于以自身为参照的距离函数,导致结果不能相互比较,无法为决...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FP)是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指标,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绿色TFP尤为关键。现有文献在测算省域绿色要素生产率时忽视了各省份之间的异质性,生产率指数基于以自身为参照的距离函数,导致结果不能相互比较,无法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政策建议。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测算各省份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对提升全国绿色TFP贡献率的新方法,主要基于稳健型整体方向性距离函数和整体Luenberger绿色生产率指标,将中国整体作为统一的方向衡量各省份对全国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使得各省份的效率值具有可比性。通过分析中国31个省份2001—2016年畜牧业绿色TFP的增长变化,研究发现:1)从整体上看,样本期我国畜牧业绿色TFP的年均增长率为5.01%,其中经济效率对畜牧业绿色TFP的贡献率达88.83%;技术进步对绿色TF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8.65%。2)从区域上看,我国畜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和中部地区畜牧业发展快于西部地区。3)我国畜牧业绿色TFP增长存在改进空间,且环境效率改进空间大于经济效率,东部地区经济效率改进空间趋小,畜牧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出现弱脱钩状态;中部地区经济效率与环境效率均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西部地区经济效率及碳减排还有一定改进空间。因此,为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畜牧业绿色TFP应加快由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向注重环境改善转变,加强绿色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同时要突破城乡及区域要素流动制度障碍,提高人均畜牧产值来推动畜牧业区域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整体方向性距离函数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 By-productio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猪不同饲养方式生产成本变动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桦 郑少锋 郭亚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7,共5页
利用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模型,对2000和2003年我国生猪饲养业不同饲养方式的生产成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分散饲养50 kg生猪,2003年的生产成本较2000年增加了6.83%,折算金额为19.15元,主要是由于直接物质费用上升了7.69%和人工费用... 利用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模型,对2000和2003年我国生猪饲养业不同饲养方式的生产成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分散饲养50 kg生猪,2003年的生产成本较2000年增加了6.83%,折算金额为19.15元,主要是由于直接物质费用上升了7.69%和人工费用增加了5.09%,分别使生产成本增加了16.58元和3.08元;规模饲养50 kg生猪,其2003年的生产成本较2000年增加了8.74%,折算金额为23.79元,主要是由于直接物质费用上升了11.19%和人工费用降低了6.85%,分别使得生产成本增加了26.94元和降低了1.63元。直接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各项物资的价格及劳动日工价上涨所致。最后提出了鼓励发展中等规模的生猪饲养模式;大力发展饲料工业,加大工业反哺饲养业的力度;提高劳动效率,以减少劳动力成本;加强疫病防疫,降低疫病防疫项目费用等四项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经济 生猪饲养业 饲养方式 分散饲养 规模饲养 生产成本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杨春 朱增勇 刘治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91-94,共4页
文章基于扩展的索洛模型、C-D生产函数、空间自相关Global Moran’s I指数、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运用2016年中国31个省份畜牧业统计数据,纳入空间效应因素,对中国省级区域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 文章基于扩展的索洛模型、C-D生产函数、空间自相关Global Moran’s I指数、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运用2016年中国31个省份畜牧业统计数据,纳入空间效应因素,对中国省级区域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在测算我国省域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中具有较好效果,畜牧业劳动力的产出弹性最高,我国畜牧业的增长方式还处于劳动力带动为主的阶段,劳动力、资本投入、牧具总动力是畜牧业产出增长的主动力。分省区来看,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最高为上海,最低为四川;分区域来看,东南区、黄土高原区、黄淮海区、东北区的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较高,五大牧区、西南山区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 C-D生产函数 空间自相关Global Moran’s I指数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池县牧业发展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宋乃平 魏乐 +1 位作者 卞莹莹 王峰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4-79,共6页
牧业影响因子能够为科学调控牧业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以羊总数为盐池县牧业系统的特征变量,选取气候、农业、林草、经济方面的11个影响因子,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它们的变化趋势、影响大小及显著性。结果表明:(1)羊... 牧业影响因子能够为科学调控牧业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以羊总数为盐池县牧业系统的特征变量,选取气候、农业、林草、经济方面的11个影响因子,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它们的变化趋势、影响大小及显著性。结果表明:(1)羊在盐池县家畜结构中占主体地位,且与家畜数量的变化过程一致;(2)羊总数在1984年前处于波动状态,1984年以后平稳上升,2002年发生突变并且极显著上升;(3)羊总数在突变之前主要受农业、林业和草地资源的影响;而突变之后,则主要受经济和农业的影响。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推动了盐池县牧业发展,但要警惕由此激发的过度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池县牧业 羊总数 影响因子 变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草产品安全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阿拉木斯 吴洪新 夏明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9年第S1期82-86,共5页
饲料安全是广泛受到社会关注的问题,牧草与草产品作为饲料的原料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对以牧草(天然草原、人工草地、农区种植业)为基础的草食畜牧业状况及影响草产品安全的主要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为解决我国草产品安全存在... 饲料安全是广泛受到社会关注的问题,牧草与草产品作为饲料的原料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对以牧草(天然草原、人工草地、农区种植业)为基础的草食畜牧业状况及影响草产品安全的主要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为解决我国草产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监管水平提出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产品安全 草食畜牧业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畜牧业生产区域竞争力实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野 李慧 孙东升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4年第12期17-21,共5页
通过可获得性统计数据,分析了新疆14个地区畜牧业生产现状,构建了包括13项指标在内的畜牧业生产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上述地区进行畜牧业生产竞争力评价,以了解新疆各地区畜牧业竞争优势现状,并为其政策取向提供客... 通过可获得性统计数据,分析了新疆14个地区畜牧业生产现状,构建了包括13项指标在内的畜牧业生产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上述地区进行畜牧业生产竞争力评价,以了解新疆各地区畜牧业竞争优势现状,并为其政策取向提供客观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昌吉回族自治州、喀什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和阿勒泰地区等综合得分排名靠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可将新疆畜牧业生产优势区划分为两个,即北部优势区和西南优势区,新疆中部、东部和南部等地区不具优势,畜牧业生产呈现出显著的非均衡性和区域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畜牧业 生产 区域竞争力 因子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新疆特克斯县为例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艳梅 刘新平 周义才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1期199-204,共6页
为了研究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在多民族文化农村区域的特殊性,对新疆特克斯县农户进行问卷调查,选取特克斯县三乡一镇作为样本区,将调查农户分为低等兼业、中等兼业与高兼业农户家庭3种类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不同类型农户宅... 为了研究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在多民族文化农村区域的特殊性,对新疆特克斯县农户进行问卷调查,选取特克斯县三乡一镇作为样本区,将调查农户分为低等兼业、中等兼业与高兼业农户家庭3种类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不同类型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3种农户实际需求不完全相同;农户户主的家庭决策权存在惯性认识偏差;农户家庭与宅基地特征对宅基地退出产生显著的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政策认知亟需提升。据此提出合理应对各类型农户宅基地退出需求,促进宅基地退出农户就业和社会保障,强化宅基地退出政策宣传与创新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 退出意愿 影响因素 农牧业收入比重 特克斯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西山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的发展与保障问题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艺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8-383,共6页
本文通过随机抽取5个典型县区的有关数据,从退耕与林草建设的模式入手,利用比较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山西省西山地区以林牧业发展为主的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后续产业发展的保障性等问题。结果认为,从整体上看,山... 本文通过随机抽取5个典型县区的有关数据,从退耕与林草建设的模式入手,利用比较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山西省西山地区以林牧业发展为主的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后续产业发展的保障性等问题。结果认为,从整体上看,山西省西山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发展过程可分为倒退式发展(2000—2003年)、明显加快发展(2003—2006年)和迅速发展(2006—2009年)3个时段。选定的典型县区总体情况表明,在区域耕地减少、人口增多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均有所增长,表明典型区域耕地质量明显提高和后续产业持续发展的趋势;从典型县区个案情况看,在某一定时段内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均出现不同幅度的负增长态势,也显示了该区后续产业存在严重的发展问题。最后提出了稳定耕地数量、保障人均粮食拥有量是后续产业发展的根本,以及需要进一步分析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 后续产业 粮食总产量 耕地质量 林业 牧业 山西西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畜牧业内部生产结构探索及总产值预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俊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297,共5页
为充分认识湖北省畜牧业发展现状,促进其更快更好发展。在展开理论研究的同时,运用层次聚类法对省内畜产品结构和畜种结构进行了分析,运用灰色系统对湖北省2009—2012年畜牧业总产值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湖北省畜牧业以发展生猪、家禽... 为充分认识湖北省畜牧业发展现状,促进其更快更好发展。在展开理论研究的同时,运用层次聚类法对省内畜产品结构和畜种结构进行了分析,运用灰色系统对湖北省2009—2012年畜牧业总产值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湖北省畜牧业以发展生猪、家禽、肉牛和肉羊养殖为主,以畜养马、驴、骡等多元畜禽种类为目标,同时还产出少量羊毛、蚕茧和蜂蜜等产品,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且畜牧业总产值呈逐年稳定增长趋势;建议应不断优化省内畜牧业内部生产结构,实行生产、加工、流通一体经营等,以加快畜牧业发展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内部生产结构 总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约束下东北地区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亚萍 张丽琨 王军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22,共10页
为实现东北地区畜牧业绿色化发展,本研究将碳排放纳入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框架中,分别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对2001—2019年东北地区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并对碳排放约束下绿色全要... 为实现东北地区畜牧业绿色化发展,本研究将碳排放纳入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框架中,分别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对2001—2019年东北地区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并对碳排放约束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9年,碳排放约束下东北地区畜牧业静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仅在2019年大于1.000 0,其余年份均未达到1.000 0,年均值为0.731 6,整体呈现出“W”型特征。东北地区畜牧业GML指数年均值为1.016 4(动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1.64%),整体呈现出波动增长的态势。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年均值为1.53%,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值为0.74%,技术效率提升是东北地区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力。碳排放约束下东北地区四个省份(自治区)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正向增长,其中黑龙江省畜牧业碳排放约束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年均增长率为4.08%,高于东北地区平均水平;其次为吉林省,年均增长率为1.33%;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年均增长率较低,不足1.00%;四个省份(自治区)畜牧业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驱动力差异明显,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畜牧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度较好,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动力不足,技术进步的衰退制约了辽宁省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技术效率不高制约了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东北地区畜牧业GM指数年均值大于GML指数,当不考虑碳排放约束时,2001—2019年东北地区畜牧业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年均值为1.027 0,技术进步指数的年均值仅为1.004 7,技术进步增速较为缓慢;考虑碳排放约束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年均值下降至1.015 3,技术进步指数的年均值上升至1.007 4,技术效率对畜牧业GML指数的拉动作用受到碳排放污染的制约。鉴于此,笔者对东北地区畜牧业绿色化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适当扩大经营规模;提升绿色科学养殖技术水平,降低污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畜牧业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超效率SBM模型 GML指数 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我国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林紫藤 张艳荣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44-1157,共14页
通过构建投入产出体系,采用基于非导向、规模报酬可变的超效率EBM模型和GML指数对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及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方法探究区域差异和动态演进,并采用固... 通过构建投入产出体系,采用基于非导向、规模报酬可变的超效率EBM模型和GML指数对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及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方法探究区域差异和动态演进,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Driscoll-Kraay标准差估计方法检验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1—2020年我国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体水平偏低,且呈现“东北-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梯度格局,绿色技术进步是拉动我国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驱动力;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呈持续上升趋势且具有极化现象和梯度效应,区域差异是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东部与西部之间区域差异最大,东北与中部之间区域差异最小;就影响因素而言,产业集聚、财政支农水平和人均GDP对我国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负向影响,交通通达对我国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推动中国畜牧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超效率EBM模型 时空差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畜牧业生产结构优化制约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素梅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3年第9期66-69,共4页
优化生产结构是畜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我国多家畜牧企业进行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制约畜牧业生产结构的诸多因素中,通过因子分析可以提取出自然资源因子、社会发展因子和科技进步因子3个主因子。因此,调整和优化我国畜牧业生产... 优化生产结构是畜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我国多家畜牧企业进行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制约畜牧业生产结构的诸多因素中,通过因子分析可以提取出自然资源因子、社会发展因子和科技进步因子3个主因子。因此,调整和优化我国畜牧业生产结构的相应措施也应围绕这3个方面来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畜牧业 生产结构优化 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轮草原补奖政策对主要草原牧区省(区)畜牧业TFP的影响
16
作者 海梅红 营刚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1年第5期90-97,共8页
[目的]解析草原补奖政策对6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比较分析第一轮与第二轮草原补奖政策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6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2007-2018年的畜牧业数据计算其TFP,分析两轮草原补奖政策对6个主要草... [目的]解析草原补奖政策对6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比较分析第一轮与第二轮草原补奖政策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6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2007-2018年的畜牧业数据计算其TFP,分析两轮草原补奖政策对6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畜牧业TFP的影响;采取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比较两轮草原补奖政策实施效果。[结果]草原补奖政策对畜牧业TFP有促进作用,且第一轮草原补奖政策使畜牧业TFP增加了0.101,第二轮草原补奖政策使畜牧业TFP增加了0.137。[结论]尽管草原补奖政策是通过限制放牧、减少养畜规模实施的,但并没有阻碍畜牧业的发展;第二轮草原补奖政策效果优于第一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草原补奖政策 全要素生产率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室气体排放约束下的我国草食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崔姹 王明利 石自忠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6-78,共13页
本文将草食牲畜温室气体排放量纳入全要素生产率(TFP)研究体系,以肉羊、肉牛、奶牛等草食牲畜为主要研究对象,引入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SBM模型与GML指数方法测算了我国2004—2015年草食畜牧业TFP变动,并与未考虑温室气体排放的GM指数进行... 本文将草食牲畜温室气体排放量纳入全要素生产率(TFP)研究体系,以肉羊、肉牛、奶牛等草食牲畜为主要研究对象,引入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SBM模型与GML指数方法测算了我国2004—2015年草食畜牧业TFP变动,并与未考虑温室气体排放的GM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温室气体排放对草食畜牧业TFP的影响由不显著向显著转变,技术效率作用凸显。各产业TFP受温室气体排放制约程度存在差异;奶牛产业TFP受温室气体排放影响较为严重,其次为肉牛与肉羊产业。肉羊与奶牛产业GML指数较GM指数降低主要在于温室气体排放拉低技术效率;而肉牛产业GML指数较GM指数降低则为温室气体排放阻碍技术进步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约束下的地区TFP变化与其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日粮结构、饲养量及肉产量(奶产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草食畜牧业 全要素生产率 SSBM模型 GML指数
原文传递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牧业总产值影响因素分析--以新疆兵团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怿佳 张晔 《东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5-120,共6页
通过对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全面了解,收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个师部的投入与产出数据,为了分析政策投入项中各项措施与牧业总产值的关联程度,利用灰色绝对关联、灰色相对关联、灰色综合关联、邓氏关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禁牧补助... 通过对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全面了解,收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个师部的投入与产出数据,为了分析政策投入项中各项措施与牧业总产值的关联程度,利用灰色绝对关联、灰色相对关联、灰色综合关联、邓氏关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可利用面积、草原总面积是排名靠前的因素,对牧业总产值影响较大;禁牧实施面积、草畜平衡实施面积是排名靠后的因素,对牧业总产值影响较小。在此基础上定性地给调研地区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业总产值 灰色关联 影响因素 对策建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