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e-dimensional anthropometry in periorbital region
1
作者 Yongwei Guo Alexander C.Rokohl +1 位作者 Ming Lin Ludwig M.Heindl 《Annals of Eye Science》 2021年第1期53-63,共11页
Anthropometry can analyze the size,weight,and proportion of the human body objec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to supplement the visual assessment.Various non-invasive three-dimensional(3D)anthropometric techniques have be... Anthropometry can analyze the size,weight,and proportion of the human body objec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to supplement the visual assessment.Various non-invasive three-dimensional(3D)anthropometric techniques have been applied to assess soft tissues’3D morphology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Among them,non-invasive stereophotogrammetry and laser scanning techniqu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craniofacial surgery and plastic surgery.They have been applied for craniofacial growth estimation and morphometric investigation,genetic and acquired malformation diagnosis,as well as orthodontic or surgical treatment arrangement and outcome evaluation.However,few studies have been published for assessing the 3D morphology of soft tissues in the periorbital region.This paper reviews the studi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increasingly popular 3D photogrammetry in the periorbital region.These studies proposed detailed and standardized protocols for three-dimensionally assessing linear,curvilinear,angular,as well as volumetric measurements,and verified its high reliability in the periorbital region(even higher than caliper-derived direct measurements).In the future,reliable and accurate 3D imaging techniques,as well as standardized analyzing protocols,may find applications in following up morphological growth,preoperatively diagnosing and assessing patient periorbital conditions,planning surgical procedures,postoperatively evaluating treatment outcomes of a specific procedure,and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in surgical results between various procedures,studies,as well as pop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dimensional(3D) PHOTOGRAMMETRY periorbital soft tissue eye F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颌术后面部美学亚单位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婧怡 章茜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牙颌面畸形所导致的异常容貌可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影响,正颌手术作为治疗畸形的主要外科方法,其术后效果的评价存在强烈的主观性。临床上存在多种方法可对术后面容改变进行预测,但由于患者个体差异、软件自身因素等影响,不同方法在面... 牙颌面畸形所导致的异常容貌可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影响,正颌手术作为治疗畸形的主要外科方法,其术后效果的评价存在强烈的主观性。临床上存在多种方法可对术后面容改变进行预测,但由于患者个体差异、软件自身因素等影响,不同方法在面部各亚单位的预测结果存在差异。本综述旨在探讨近十年来正颌术后软组织三维预测方法和基于人工智能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评估不同方法在各面容亚单位术后预测的准确性,以期未来为正颌医生选择手术虚拟预测方法或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手术 面部软组织 预测美学亚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游离皮瓣移植失败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3
作者 宋春林 罗成军 朱雨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3期305-311,共7页
目的探讨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STI)患者游离皮瓣移植(FFT)修复失败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行FFT的575例四肢创伤性STI患者为研究对象,7︰3随机分为建模组(n=403)和验证组(n=172)。多因素Logisti... 目的探讨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STI)患者游离皮瓣移植(FFT)修复失败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行FFT的575例四肢创伤性STI患者为研究对象,7︰3随机分为建模组(n=403)和验证组(n=1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四肢创伤性STI患者FFT修复失败的危险因素。利用R3.6.3软件中rms程序包构建预测四肢创伤性STI患者FFT修复失败的列线图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霍斯默-莱梅肖(H-L)拟合度曲线,对列线图模型预测区分度和一致性进行评估。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伤至手术时间≥6 h(OR=2.179)、吻合血管选择不合理(OR=6.770)、并发感染(OR=4.980)、术中止血不彻底(OR=3.054)、术后固定不牢固(OR=2.132)等,均为四肢创伤性STI患者FFT修复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模组H-L检验χ^(2)=11.889、P=0.546,ROC曲线下面积为0.809(95%CI:0.748~0.869);验证组H-L检验χ^(2)=6.990、P=0.322,ROC曲线下面积为0.827(95%CI:0.722~0.932)。结论基于受伤至手术时间、吻合血管选择、并发感染、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固定不牢固等5个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四肢创伤性STI患者FFT修复失败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 游离皮瓣移植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软组织预测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许丽琦 林军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1期115-118,共4页
三维软组织预测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正成为正畸正颌方案设计、医患沟通及术前术后效果评估过程中的主流工具。本文旨在综述三维软组织预测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包括技术原理、应用方法、准确性评价以及当前... 三维软组织预测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正成为正畸正颌方案设计、医患沟通及术前术后效果评估过程中的主流工具。本文旨在综述三维软组织预测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包括技术原理、应用方法、准确性评价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美学 三维软组织预测 正畸治疗 正颌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ment in Automated Diagnosis of Soft Tissues Tumors Using Machine Learning 被引量:3
5
作者 El Arbi Abdellaoui Alaoui Stéphane Cédric Koumetio Tekouabou +3 位作者 Sri Hartini Zuherman Rustam Hassan Silkan Said Agoujil 《Big Data Mining and Analytics》 EI 2021年第1期33-46,共14页
Soft Tissue Tumors(STT)are a form of sarcoma found in tissues that connect,support,and surround body structures.Because of their shallow frequency in the body and their great diversity,they appear to be heterogeneous ... Soft Tissue Tumors(STT)are a form of sarcoma found in tissues that connect,support,and surround body structures.Because of their shallow frequency in the body and their great diversity,they appear to be heterogeneous when observed throug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They are easily confused with other diseases such as fibroadenoma mammae,lymphadenopathy,and struma nodosa,and these diagnostic errors have a considerable detrimental effect on the medical treatment process of patients.Researchers have proposed several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to classify tumors,but none have adequately addressed this misdiagnosis problem.Also,similar studies that have proposed models for evaluation of such tumors mostly do not consider the heterogeneity and the size of the data.Therefore,we propose a machine learning-based approach which combines a new technique of preprocessing the data for features transformation,resampling techniques to eliminate the bias and the deviation of instability and performing classifier tests based on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and Decision Tree(DT)algorithms.The tests carried out on dataset collected in Nur Hidayah Hospital of Yogyakarta in Indonesia show a great improvement compared to previous studies.These results confirm that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could provid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tools to reinforce the automatic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of STT diagno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ssification soft tissues tumours preprocessing techniqu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Decision Tree(DT) machine learning predictive diagnosis
原文传递
计算机辅助正颌外科模拟和预测系统的准确性评估 被引量:7
6
作者 宋恩 莫康楠 +3 位作者 朱赴东 葛巍立 李盛来 谢志坚 《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计算机辅助正颌外科模拟和预测系统(CASSOS 2001)的准确性。方法将25例颌面畸形患者术前X线侧位定位片及彩色软组织侧面照输入CASSOS 2001系统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并通过骨段移动来模拟正颌手术,预测术后咬合关系及软组织侧... 目的分析和评价计算机辅助正颌外科模拟和预测系统(CASSOS 2001)的准确性。方法将25例颌面畸形患者术前X线侧位定位片及彩色软组织侧面照输入CASSOS 2001系统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并通过骨段移动来模拟正颌手术,预测术后咬合关系及软组织侧貌;再将术后X线侧位定位片输入该系统进行头影测量分析,选取10项测量参数,将术后实际结果和术前预测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硬组织相关的4个测量项目(SNA角、SNB角、ANB角、MP-SN角),其术前模拟结果和术后真实结果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组织相关的6个测量项目中,仅上唇长一项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5项包括Sn(鼻下点)到零子午线的距离、Pog'(软组织颏前点)到零子午线的距离、面突度、鼻唇角及唇颏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软组织相关项目的均差及标准差普遍大于硬组织相关项目。结论 CASSOS 2001系统对于正颌术后硬组织变化的预测是准确的,对软组织变化的预测略有不足,尤其是唇部。标志点的定位误差,软硬组织移动比例的差异等均会对预测结果产生影响,因而CASSOS 2001系统尚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 模拟预测 正颌手术 软硬组织移动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有限元法预测正颌术后三维软组织形变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荣洁 曾融生 朱凯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90-95,共6页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BCT)资料建立有限元模型,预测正颌术后三维软组织形变,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选取下颌前突患者2例,于术前行颅颌面CBCT扫描,导入Mimics10.01软件,进行软、硬组织三维重建。采用Geomagic Studio11软件进...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BCT)资料建立有限元模型,预测正颌术后三维软组织形变,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选取下颌前突患者2例,于术前行颅颌面CBCT扫描,导入Mimics10.01软件,进行软、硬组织三维重建。采用Geomagic Studio11软件进行模型处理,并按实际情况进行手术模拟截骨,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Workbench 11.0,建立线弹性有限元模型,加载位移后,经分析得出术后软组织三维模样,将其与术后6个月及以上的软组织三维重建图像对比,并进行定性及定量评价。结果:2例患者CBCT资料顺利进行有限元建模及预测,临床定性评价显示2例患者预测结果总体观察相似度高,但在口周及颊部相似度欠佳;Geomagic Qualify11定量检测显示,病例1误差小于2mm的区域为94.98%,病例2误差小于2mm的区域为90.71%。结论:采用线弹性有限元模型预测下颌前突正颌术后的软组织形态是可行的,可为临床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软组织预测 手术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8
作者 刘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2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手术情况、供区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手术情况、供区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移植皮瓣完全成活。研究组供区并发症发生率为14.0%低于对照组的42.0%;研究组总满意度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对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改善皮瓣存活状态,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 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软组织侧貌改变预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旭 李妍熹 +4 位作者 李涵识 魏洁雅 鄢鑫语 郑玮 李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05-111,共7页
改善侧貌美观是很多正畸患者求治的主诉。前牙的唇舌向移动会带来嘴唇位置的改变,进而造成软组织侧貌的改变。尽管正畸医生对前牙移动量的控制越来越精准,却远不能准确预测软组织侧貌随牙移动发生的改变。因此,软组织侧貌预测作为亟待... 改善侧貌美观是很多正畸患者求治的主诉。前牙的唇舌向移动会带来嘴唇位置的改变,进而造成软组织侧貌的改变。尽管正畸医生对前牙移动量的控制越来越精准,却远不能准确预测软组织侧貌随牙移动发生的改变。因此,软组织侧貌预测作为亟待解决的重要临床问题,成为当前口腔正畸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将从原理、影响因素、可靠性分析及存在问题几个方面对正畸软组织侧貌改变预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侧貌 预测 口腔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视化治疗目标预测正畸软组织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雁格 张紫涵 +2 位作者 巩靖蕾 黄艳梅 王军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742-745,共4页
正畸临床上,改善颜面美观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患者寻求正畸治疗的主诉,而软组织的形态变化较牙组织和骨组织而言却恰恰又是最不确定、最难以预测的。可视化治疗目标(visual treatment objective, VTO)的实施将使患者对治疗目标有更直观的认... 正畸临床上,改善颜面美观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患者寻求正畸治疗的主诉,而软组织的形态变化较牙组织和骨组织而言却恰恰又是最不确定、最难以预测的。可视化治疗目标(visual treatment objective, VTO)的实施将使患者对治疗目标有更直观的认识,同时提高治疗过程的可预测性和科学性。本文将从可视化治疗目标出发,从理想目标、实现原理、准确性几个方面对正畸后软组织预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治疗目标 软组织预测 口腔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测量颈前软组织厚度预测喉镜暴露困难的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梅芳 陈文华 +2 位作者 李福源 林宏鹏 李小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88-694,共7页
目的应用超声测量不同水平的颈前软组织厚度,评价超声技术预测喉镜暴露困难的价值。方法选择行择期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86例,男48例,女38例,年龄18~80岁,BMI 18~35 kg/m^(2),ASAⅠ—Ⅲ级。麻醉诱导后记录相应的Cormack-Lehane(C-L)分级... 目的应用超声测量不同水平的颈前软组织厚度,评价超声技术预测喉镜暴露困难的价值。方法选择行择期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86例,男48例,女38例,年龄18~80岁,BMI 18~35 kg/m^(2),ASAⅠ—Ⅲ级。麻醉诱导后记录相应的Cormack-Lehane(C-L)分级,Ⅲ—Ⅳ级为喉镜暴露困难。术后进行传统和超声气道检查,测量改良马氏分级(MMT)、张口度(MO)、颈围(NC)、甲颏距离(TMD)、胸颏距离(SMD)、舌骨至皮肤的距离(DSH)、会厌至皮肤距离(DSE)、声带前联合至皮肤距离(DSV)、甲状腺峡部气管环至皮肤距离(DST)等,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95%可信区间(CI),筛选相关变量纳入综合模型,评估喉镜暴露困难的预测价值。结果通过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预测喉镜暴露困难的诊断价值,DSE的AUC为0.889(95%CI 0.803~0.947)、DST的AUC为0.718(95%CI 0.610~0.810)、SMD的AUC为0.700(95%CI 0.591~0.736),其中DSE的预测效能最佳,截断值为2.10 cm,其余指标BMI、MMT、MO、NC、TMD、DSH、DSV的AUC小于0.7。纳入MO、SMD、DSE、DST四个指标的综合模型,AUC为0.92(95%CI 0.866~0.975)。结论超声测量DSE可用于预测喉镜暴露困难,截断值为2.10 cm,比其他指标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纳入MO、SMD、DSE、DST的综合预测模型可以进一步提高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镜暴露困难 超声 预测效能 颈前软组织厚度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常规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软组织肉瘤复发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慧 陈基明 +3 位作者 吴莉莉 邵颖 范海云 陈亮亮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61-1567,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常规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预测软组织肉瘤(STS)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6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2例ST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术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随访时间至少12个月以上,根据随访结... 目的:探讨基于常规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预测软组织肉瘤(STS)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6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2例ST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术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随访时间至少12个月以上,根据随访结果有无复发或远处转移分为复发组(27例),无复发组(65例)。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65)和验证集(n=27)。使用ITK-SNAP软件,分别在T_(1)WI和压脂T_(2)WI上逐层沿肿瘤边缘手动勾画ROI并进行三维融合(VOI),然后使用AK软件提取纹理特征,使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mRMR)和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对T_(1)WI序列、压脂T_(2)WI序列和联合序列的纹理特征进行降维和筛选,并建立影像组学模型,根据各个组学特征的权重系数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运用100次留组交叉验证(LGOCV)方法来评估模型的可靠性。将临床病理、常规MRI特征与预测效能最高的影像组学模型的Radscore相结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LR)、随机森林(RF)和支持向量机(SVM)三种机器学习算法分别建立机器学习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模型的预测效能,应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临床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预测STS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95%CI:0.58~0.85)和0.74(95%CI:0.52~0.97)。基于T_(1)WI、压脂T_(2)WI和联合序列的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中预测STS复发的AUC分别为0.81(95%CI:0.70~0.93)、0.92(95%CI:0.86~0.99)和0.91(95%CI:0.84~0.99),在验证集中分别为0.84(95%CI:0.63~1.00)、0.92(95%CI:0.81~1.00)和0.86(95%CI:0.72~1.00)。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LR、RF和SVM模型在训练集中预测STS复发的AUC分别为0.93(95%CI:0.87~0.99)、0.91(95%CI:0.84~0.99)和0.77(95%CI:0.63~0.91),在验证集中分别为0.93(95%CI:0.83~1.00)、0.86(95%CI:0.71~1.00)和0.83(95%CI:0.66~1.00)。DCA分析结果表明,压脂T_(2)WI和联合序列的影像组学模型、以及LR和RF模型的临床受益均较好。结论:基于常规MRI序列中的压脂T_(2)WI和联合序列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对预测STS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和较好的临床受益,基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并无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肉瘤 肿瘤复发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正畸诊疗及疗效预测中的应用进展
13
作者 刘鎵仪 周彦恒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62-865,共4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口腔正畸学领域应用的研究日渐增多,多种人工智能模型被证实可用于正畸诊断、治疗决策、疗效预测等方面。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在正畸中的应用能够提高临床诊疗效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也存在数据量不足、样本来源单一...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口腔正畸学领域应用的研究日渐增多,多种人工智能模型被证实可用于正畸诊断、治疗决策、疗效预测等方面。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在正畸中的应用能够提高临床诊疗效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也存在数据量不足、样本来源单一、人工智能模型可解释性差等问题。本文拟通过回顾人工智能在正畸诊断、治疗决策和疗效预测三方面的研究现状,以期对人工智能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有较全面的认识,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正畸 软组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PET-CT图像纹理特征预测软组织肉瘤转移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申俊丽 余堃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30,共6页
提出了一种针对软组织肉瘤转移性预测的辅助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患者的FDG-PET和CT诊断图像进行纹理特征分析,共提取了105个特征,其中包括灰度共生矩阵的24个特征和其他81个灰度等级的特征,分别利用支持向量机、K近邻和随机森林等机... 提出了一种针对软组织肉瘤转移性预测的辅助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患者的FDG-PET和CT诊断图像进行纹理特征分析,共提取了105个特征,其中包括灰度共生矩阵的24个特征和其他81个灰度等级的特征,分别利用支持向量机、K近邻和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预测模型,并采用网格搜索法对其参数进行优化.最后使用留一交叉验证法对各模型进行验证.通过评估各模型性能,选择支持向量机作为最终预测模型,得到了80%的平均精确度.此外,该模型的敏感度达到81%,特异性达到79%,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对STS进行辅助诊断并通过更好的适应性治疗来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肉瘤 纹理特征 机器学习 转移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对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林惠 姚木兰 +1 位作者 黎扬丽 许惠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治疗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治疗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皮瓣坏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皮瓣坏死率为0.00%、血管危象发生率为2.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0%、16.28%、20.9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可显著降低皮瓣坏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同时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 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预见性护理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照射保温计划配合预见性护理对断指合并软组织缺损再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刘敏 朱杰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23期2886-2888,共3页
目的:探讨温度照射保温计划配合预见性护理对断指合并软组织缺损再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15例断指合并软组织缺损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层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温度照射保温计划配合预见性护理对断指合并软组织缺损再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15例断指合并软组织缺损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层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温度照射保温计划配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外观满意度、指关节活动度、握力、肿胀率以及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2个月,观察组握力和指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46、8.456,P<0.05)。护理后2个月后,两组患者断指再植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1,P>0.05);观察组有知觉、可以活动高于对照组,无知觉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4、1.014、3.898,P<0.05)。两组患者肿胀率比较,观察组肿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92,P<0.05)。观察组护理后2周、护理后1个月、护理后2个月对皮瓣外观美感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3,P=0.011)。结论:对断指合并软组织缺损再植患者实施温度照射保温计划配合预见性护理,能够促使指关节功能恢复,降低肿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照射保温计划 预见性护理 断指 软组织缺损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软组织侧貌改变预测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詹金亮 朱荔增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第12期56-58,共3页
目的 观察分析针对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后软组织侧貌改变情况进行预测时,不同预测方法 的结果 差异性。方法 将本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40例牙颌偏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由医师基于经验进行预测,基于影像学检测结果 进行... 目的 观察分析针对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后软组织侧貌改变情况进行预测时,不同预测方法 的结果 差异性。方法 将本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40例牙颌偏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由医师基于经验进行预测,基于影像学检测结果 进行预测。具体指标包括上唇突点到B线、下唇突点到B线的距离、软组织鼻下点到唇红最上点之间的连线与通过软组织鼻下点的鼻底切线形成的前下交角。结果 仅凭借经验,对患者接受正畸治疗前后,上唇突点到B线距离变化的预测值高于有影像学资料辅助情况(P<0.05)。对上唇突点到B线距离变化的预测值低于有影像学资料辅助情况(P<0.05)。对前下交角变化的预测值低于有影像学资料辅助情况(P<0.05)。结论 临床针对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的软组织侧貌改变情况进行预测时,应借助多种影像学技术,可有效提高预测结果 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治疗 软组织 侧貌变化 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性半球型软组织扩张器在乳房假体容积选择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于晓强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12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隆乳术前有效选择乳房假体的方法。方法使用定向性半球型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患者乳罩内扩张,让患者观察扩张后的效果,以此为依据,选择乳房假体。结果治疗50例患者,随访1~3年,患者均非常满意。结论使用定向性半球型软组织扩张器... 目的探讨隆乳术前有效选择乳房假体的方法。方法使用定向性半球型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患者乳罩内扩张,让患者观察扩张后的效果,以此为依据,选择乳房假体。结果治疗50例患者,随访1~3年,患者均非常满意。结论使用定向性半球型软组织扩张器预测术后隆乳效果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乳术 定向性半球型软组织扩张器 容积预测 假体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患者皮肤软组织扩张瘢痕修复术Ⅰ期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及sTREM-1、TLR4、PCT水平
19
作者 王浩 李欣 +1 位作者 董宇 侯小倩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759-3763,共5页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皮肤软组织扩张瘢痕修复术Ⅰ期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及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Toll样受体4(TLR4)、降钙素原(PCT)水平,并分析各指标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0月于沧州市中...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皮肤软组织扩张瘢痕修复术Ⅰ期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及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Toll样受体4(TLR4)、降钙素原(PCT)水平,并分析各指标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0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接受皮肤软组织扩张瘢痕修复术Ⅰ期手术的烧伤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选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35例)和未感染组(245例)。分析烧伤皮肤软组织扩张瘢痕修复术Ⅰ期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比较两组基本情况及血清sTREM-1、TLR4、PCT水平,将感染组纳入阳性,未感染组纳入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TREM-1、TLR4、PCT对烧伤患者皮肤软组织扩张瘢痕修复术Ⅰ期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35例烧伤皮肤软组织扩张瘢痕修复术Ⅰ期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4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9株(69.05%)革兰阳性菌13株(30.95%),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感染组sTREM-1、TLR4、PCT分别为(15.02±4.13)ng/ml、(6.12±1.98)ng/ml、(12.36±4.09)ng/ml高于未感染组,手术时间为(133.87±10.25)min长于未感染组(P<0.001)。sTREM-1、TLR4、PCT联合检测诊断烧伤患者皮肤软组织扩张瘢痕修复术Ⅰ期术后切口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45,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烧伤患者皮肤软组织扩张瘢痕修复术Ⅰ期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sTREM-1、TLR4、PCT在感染者中呈高表达,且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皮肤软组织扩张瘢痕修复术 切口感染 致病菌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Toll样受体4 降钙素原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计算机辅助软组织预测技术在正颌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邵刚 孙健 +3 位作者 谷方 沈若武 夏玉军 崔益群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23期4537-4539,4555,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软组织预测技术在正颌外科手术计划中的应用,构建虚拟手术仿真平台。方法:随机选择1例下颌骨前突伴颏部后缩畸形的患者,术前行头部螺旋CT扫描,获得的容积数据信息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获到颅骨及...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软组织预测技术在正颌外科手术计划中的应用,构建虚拟手术仿真平台。方法:随机选择1例下颌骨前突伴颏部后缩畸形的患者,术前行头部螺旋CT扫描,获得的容积数据信息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获到颅骨及软组织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在此虚拟模型的基础上,模拟骨组织的切割、旋转和平移等手术操作,并预测相应手术的术后软组织变化。结果:应用该颅颌面三维数字化模型,模拟LeFortⅠ型截骨术、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RO)和水平截骨颏成型术。通过上颌骨前移、下颌骨后缩获得理想咬合关系,应用前移与后退的不同数据模拟手术过程,预测术后颌面软组织的改变效果,设计最佳手术方案。结论:计算机辅助软组织预测技术能够快速整合多种医学影像数据信息,直观模拟手术设计与术后效果,为正颌外科矫治牙颌面畸形制定个体化最佳手术方案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技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 三维重建 软组织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