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9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机制
1
作者 吴海洋 段冕 +5 位作者 李成龙 张君宇 计海生 王海涛 茅伟 王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811-3818,共8页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针刺督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确切,可通过减轻细胞焦亡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但上游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的:分析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7只SD大鼠随机分...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针刺督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确切,可通过减轻细胞焦亡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但上游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的:分析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9只。取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验证造模成功后,对电针组大鼠施予电针干预,选取百会、风府、大椎3个穴位,1次/d,20 min/次,连续干预7 d。电针干预结束后,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爬杆实验评估大鼠行为学改变,TTC染色评估大鼠脑梗死体积,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梗死侧脑皮质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梗死侧脑皮质中Iba-1及活性氧表达,ELISA法检测梗死侧脑皮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梗死侧脑皮质组织中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NLRP3、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共沉淀法分析大鼠梗死侧脑皮质组织中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与NLRP3的相互作用。结果与结论:①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爬杆实验评分及脑梗死体积均升高(P<0.05),Iba-1、活性氧免疫荧光表达增强(P<0.05),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升高(P<0.05),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NLRP3、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梗死侧脑皮质神经元变性坏死,细胞核出现碎裂溶解及细胞空泡现象;②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爬杆实验评分及脑梗死体积均降低(P<0.05),Iba-1、活性氧免疫荧光表达减弱(P<0.05),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降低(P<0.05),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NLRP3、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电针组大鼠梗死侧脑皮质神经元病理学损伤明显减轻,细胞坏死及空泡现象明显减少;③免疫共沉淀检测显示,模型组大鼠梗死侧脑皮质组织中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与NLRP3存在相互作用;④结果表明,电针干预可能通过抑制活性氧/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NLRP3细胞焦亡信号通路及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来减少炎症因子释放,进而发挥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电针 NLRP3 活性氧 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R-20b-5p/TXNIP通路探讨羟基喜树碱脂质体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脏线粒体动力学的影响
2
作者 李思阳 李更东 闫宇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1-528,共8页
基于miR-20b-5p/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hioredoxin interacting protein,TXNIP)通路探讨羟基喜树碱脂质体(hydroxycamptothecin liposomes,HCPTL)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脏线粒体动力学的影响。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ligation,... 基于miR-20b-5p/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hioredoxin interacting protein,TXNIP)通路探讨羟基喜树碱脂质体(hydroxycamptothecin liposomes,HCPTL)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脏线粒体动力学的影响。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ligation,UUO)法成功构建梗阻性肾病大鼠模型后分别用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HCPTL、HCPTL+miR-20b-5p antagomir(miR-Ant)干预,检测血清中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观察肾组织纤维化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变化;评估肾组织中线粒体结构、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chondrial fusion protein 2,MFN2)、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c related protein 1,DRP1)平均光密度值、miR-20b-5p表达及TXNIP、MFN2、DRP1蛋白变化。结果显示,HCPT、HCPTL干预后,UUO大鼠呈蓝染的纤维化区域减少,线粒体基质肿胀、嵴破裂等现象有所缓解,血清中SCR、BUN降低,肾组织中SOD水平、线粒体膜电位、MFN2平均光密度值、miR-20b-5p表达及MFN2蛋白表达升高,肾组织中MDA水平、DRP1平均光密度值、TXNIP、DRP1蛋白表达降低,且HCPTL干预后的对应变化趋势更明显(P<0.05);miR-Ant减弱了HCPTL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脏线粒体动力学的改善作用。以上结果表明HCPTL可能通过调控miR-20b-5p/TXNIP通路改善肾脏线粒体动力学,增强抗氧化应激能力,进而抑制梗阻性肾病大鼠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喜树碱脂质体 梗阻性肾病 miR-20b-5p 线粒体动力学 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氧还蛋白Trx对COPD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和炎症情况评估的研究
3
作者 杨剑 张勇 +3 位作者 廖洁 刘剑荣 任妹 陈素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3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硫氧还蛋白(Trx)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80例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为COPD病例组,患者入院未采取治疗前(急性加重期)抽血检测Trx水平,经治疗后病情达稳定期出院时(稳定期)抽...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硫氧还蛋白(Trx)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80例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为COPD病例组,患者入院未采取治疗前(急性加重期)抽血检测Trx水平,经治疗后病情达稳定期出院时(稳定期)抽血再次检测Trx水平;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不同时期和健康对照组的Trx、维生素C(Vit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Trx与VitC、CRP的相关性,住院天数的影响因素,单独Trx检测及Trx联合VitC、CRP检测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诊断效能。结果病例组急性加重期Trx水平为(28.213±5.170)ng/ml、VitC水平为(27.112±4.000)μmol/L、CRP水平为(41.855±44.635)mg/L,稳定期Trx水平为(16.447±2.943)ng/ml、VitC水平为(44.450±5.512)μmol/L、CRP水平为(8.880±14.696)mg/L;健康对照组Trx水平为(7.665±0.346)ng/ml、VitC水平为(46.975±6.930)μmol/L、CRP水平为(1.806±0.202)m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稳定期Trx、CRP水平升高,VitC水平降低(P<0.05);与急性加重期比较,病例组稳定期Trx、CRP水平降低,VitC水平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rx、VitC、CRP水平和年龄为住院天数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病例组急性加重期Trx与VitC呈负相关,与CRP呈正相关(r=-0.777、0.783,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单独Trx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1,Trx联合VitC、CRP检测的AUC为0.947,联合检测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诊断效能较高。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Trx和炎症因子CRP高表达,VitC低表达;Trx与CRP、VitC水平密切相关,Trx水平高低能够反映COPD患者的氧化应激和炎症情况,可作为双重生物学指标用于COPD患者病情评估和疗效判断中,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硫氧还蛋白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检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草苷调节TXNIP/NLRP3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的影响
4
作者 张雯 刘江华 金海涛 《河北医药》 2025年第2期223-227,共5页
目的探讨积雪草苷(ASI)调节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NOD样受体蛋白3(NLRP3)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的影响。方法108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S组、ASI低剂量组、ASI高剂量组、ASI高剂量+OE-NC组、ASI高剂量+OE... 目的探讨积雪草苷(ASI)调节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NOD样受体蛋白3(NLRP3)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的影响。方法108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S组、ASI低剂量组、ASI高剂量组、ASI高剂量+OE-NC组、ASI高剂量+OE-TXNIP(TXNIP激活剂)组,每组1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5组均通过中脑动脉闭塞法构建IS模型大鼠,建模成功后立即给药,连续给药2周。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数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血脑屏障超微结构;检测受损处脑组织中伊文思蓝(EB)含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受损处脑组织中白介素(IL)-1β、IL-18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中闭锁连接蛋白-1(ZO-1)、occludin、TXNIP、裂解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leaved Caspase-1)、NLRP3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S组大鼠血管内皮水肿,血管内皮细胞连接疏松,有大量吞饮小泡产生,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数、脑组织中EB含量、IL-1β、IL-18水平以及TXNIP、Cleaved Caspase-1、NLRP3蛋白表达升高,脑组织中ZO-1、occludin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IS组比较,ASI低剂量组、ASI高剂量组血管内皮水肿减少,血管内皮细胞连接的疏松程度降低,吞饮小泡数量减少,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数、脑组织中EB含量、IL-1β、IL-18水平以及TXNIP、Cleaved Caspase-1、NLRP3蛋白表达降低,脑组织中ZO-1、occludin蛋白表达升高(P<0.05)。OE-TXNIP减弱了高剂量ASI对IS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的改善作用以及神经炎症的抑制作用。结论ASI改善IS大鼠血脑屏障损伤并抑制神经炎症的机制可能与阻断TXNIP/NLRP3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苷 缺血性脑卒中 血脑屏障 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NOD样受体蛋白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rx1、LECT2水平与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的关系
5
作者 王前 王翼华 +1 位作者 王松 徐秋 《海南医学》 2025年第3期322-326,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硫氧还蛋白1(Trx1)、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LECT2)水平与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GDM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08例孕检健... 目的探究血清硫氧还蛋白1(Trx1)、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LECT2)水平与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GDM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08例孕检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在孕24~28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孕妇的血清Trx1、LECT2水平。比较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血清Trx1、LECT2、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细胞功能的相关指标;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Trx1、LECT2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DM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的空腹血糖(FPG)[(6.67±1.02)mmol/L vs(4.25±0.61)mmol/L]、30 min血糖(BG)[(9.73±2.10)mmol/L vs(7.23±1.64)mmol/L]、1 h BG[(11.48±2.75)mmol/L vs(7.41±1.34)mmol/L]、2 h BG[(10.72±2.49)mmol/L vs(6.43±1.73)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96±1.02 vs4.86±0.54]、空腹胰岛素(FINS)[(14.57±2.67)μU/mL vs(8.24±1.53)μU/mL]、LECT2[(29.02±10.64)mg/L vs(25.18±7.59)mg/L]、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4.13±1.15)vs(2.04±0.61)]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 h INS为(80.01±20.48)μU/mL、2 h INS为(60.58±15.49)μU/m L、Trx1为(2.24±0.43)ng/m L、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为115.67±30.43、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NSAUC)/血糖曲线下面积(PGAUC)为8.02±1.34,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为14.32±3.8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54±24.57)μU/m L、(86.34±21.98)μU/mL、(4.75±1.02)ng/m L、170.85±32.14、10.76±2.59、22.15±4.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rx1水平与LECT2、HOMA-IR呈负相关(P<0.05),与HOMA-β、INSAUC/PGAUC以及△I30/△G30呈正相关(P<0.05);血清LECT2水平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与HOMA-β、INSAUC/PGAUC以及△I30/△G30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PG、HbA1c、FINS、LECT2和Trx1均是影响GDM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GDM患者血清中Trx1水平显著降低,LECT2水平显著升高,两者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硫氧还蛋白1 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 胰岛素抵抗 胰岛细胞功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调控骨代谢研究进展
6
作者 徐先发 张贤 +7 位作者 李超 廖翼涛 范志鸿 许业楠 李文杰 许太川 肖文涛 肖清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1,共5页
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hioredoxin-interacting protein,TXNIP)因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已经被证明是糖尿病、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蛋白质。近年来随着对骨代谢研究的逐步推进,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在骨质疏松... 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hioredoxin-interacting protein,TXNIP)因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已经被证明是糖尿病、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蛋白质。近年来随着对骨代谢研究的逐步推进,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TXNIP通过其特有的硫氧还蛋白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笔者综述TXNIP通过调节糖代谢、氧化应激、免疫炎症途径在骨代谢中所发挥的作用,以期能够为进一步阐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 骨代谢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Trx1、PDCD4、AQP4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7
作者 翟书鹏 贾航 +2 位作者 苗统 魏康康 周国平 《天津医药》 2025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 探究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硫氧还蛋白1(Trx1)、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水通道蛋白4(AQP4)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145例PD患者(PD组)为研究对象,依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CI)组(43例)... 目的 探究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硫氧还蛋白1(Trx1)、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水通道蛋白4(AQP4)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145例PD患者(PD组)为研究对象,依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CI)组(43例)和无CI组(102例),再取同期10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Trx1、PDCD4、AQP4表达;Pearson法分析PD患者血清中Trx1、PDCD4、AQP4水平与CI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患者发生CI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rx1、PDCD4、AQP4水平对PD患者发生CI的预测价值。结果 PD组血清Trx1、AQP4水平低于对照组,PD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I组患者PD病程、PDCD4水平均高于无CI组(P<0.05),体质量指数、受教育年限、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Trx1、AQP4低于无CI组(P<0.05)。PD组患者血清Trx1、AQP4水平与MMSE、MoCA评分呈正相关,血清PDCD4水平与MMSE、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5)。PD病程长、PDCD4水平升高是PD患者发生CI的危险因素,Trx1、AQP4水平升高是PD患者发生CI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Trx1、PDCD4、AQP4水平以及联合预测PD患者发生C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0、0.741、0.831和0.932,联合预测优于各自单独预测。结论PD患者血清Trx1、AQP4、PDCD4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三者联合对PD患者发生CI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障碍 硫氧还蛋白质类 凋亡调节蛋白质类 水通道蛋白质4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檀芪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模型小鼠早期白内障发展的影响
8
作者 黄鑫宇 王占虹 《中国药业》 2025年第6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紫檀芪(PTE)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模型小鼠早期白内障发展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PTE高、中、低剂量组(80,40,20 mg/kg灌胃)和PTE+pcDNA-TXNIP组(80 mg/kg灌胃+尾静脉一次性注... 目的探讨紫檀芪(PTE)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模型小鼠早期白内障发展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PTE高、中、低剂量组(80,40,20 mg/kg灌胃)和PTE+pcDNA-TXNIP组(80 mg/kg灌胃+尾静脉一次性注射5 nmol pcDNA-TXNIP质粒),予小鼠腹腔一次性注射2%链脲佐菌素溶液(10 mg/kg)以复制糖尿病小鼠模型,6周后即得糖尿病性白内障小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各组小鼠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天灌胃1次,连续14 d。检测小鼠空腹血糖值和晶状体浑浊程度;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小鼠晶状体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晶状体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晶状体中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晶状体肿胀,皮质纤维紊乱且有变性样坏死,可见血管渗漏、迂曲、扩张等异常;PTE高、中、低剂量组小鼠晶状体肿胀程度减轻,皮质纤维排列较模型组整齐;PTE+pcDNA-TXNIP组小鼠晶状体病理形态与模型组相似。与模型组比较,PTE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空腹血糖值和晶状体浑浊程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IL-6、IL-1β、TNF-α及晶状体中MDA水平和TXNIP、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晶状体中SOD、GSH-Px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PTE高剂量组比较,PTE+pcDNA-TXNIP组小鼠空腹血糖值和晶状体浑浊程度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IL-6、IL-1β、TNF-α及晶状体中MDA水平和TXNIP、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晶状体中SOD、GSH-Px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PTE可能通过下调TXNIP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增强糖尿病性白内障模型小鼠晶状体抗氧化酶活性,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延缓早期白内障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檀芪 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 氧化应激 糖尿病性白内障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血清标志物及疼痛程度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9
作者 王煜 胡晓辉 +2 位作者 马洁 崔鑫 李婷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4期603-607,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α-突触核蛋白和硫氧还蛋白硫过氧化物酶(TPX)的表达水平及疼痛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西安市红会医院收治的124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α-突触核蛋白和硫氧还蛋白硫过氧化物酶(TPX)的表达水平及疼痛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西安市红会医院收治的124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5例、女49例,年龄(63.84±7.47)岁。根据认知功能状态分为PDCI组(51例,痴呆)和PDNC组(73例,轻微认知障碍和无认知障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两组间血清IL-1β、α-突触核蛋白和TPX的表达水平,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KINGS帕金森病疼痛量表(KPPS)对患者认知功能与疼痛症状进行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认知功能与血清IL-1β、α-突触核蛋白、TPX表达水平及KPPS评分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IL-1β、α-突触核蛋白、TPX水平及KPPS评分在评估原发性帕金森患者发生痴呆中的价值。采用配对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DCI组患者年龄大于PDNC组,血清IL-1β和α-突触核蛋白水平及KPPS评分高于PDNC组,TPX水平低于PDNC组(均P<0.05)。PDCI组患者的MoCA量表各维度及总分均低于PDNC组(均P<0.05)。MoCA总分与血清IL-1β、α-突触核蛋白和KPPS评分存在负相关(r=-0.413、-0.553、-0.691,均P<0.05),MoCA总分与血清TPX存在正相关(r=0.799,P<0.05)。ROC表明,IL-1β、α-突触核蛋白、TPX及KPPS评分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73,灵敏度为98.0%,特异度为97.3%。结论血清IL-1β、α-突触核蛋白和TPX的表达异常及疼痛症状与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 Α-突触核蛋白 硫氧还蛋白硫过氧化物酶 认知功能 疼痛 原发性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蕊花糖苷调节肌醇需要酶1α-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Nod样受体蛋白3信号通路减轻脂多糖诱导的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10
作者 荆堂堂 李伟伟 +1 位作者 王禹婷 孙梦鸽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25年第1期38-44,共7页
目的:探讨毛蕊花糖苷(Act)调控肌醇需要酶1α(IRE1α)-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轴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GEC)损伤的影响。方法: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转染细胞中IRE1αmRNA... 目的:探讨毛蕊花糖苷(Act)调控肌醇需要酶1α(IRE1α)-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轴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GEC)损伤的影响。方法: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转染细胞中IRE1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将人肾小球内皮细胞(HRGEC)分为对照组、LPS组、低剂量Act组(Act-L组,50μmol/L)、高剂量Act组(Act-H组,100μmol/L)、Act-H+pcDNA-NC组和Act-H+pcDNA-IRE1α组;试剂盒检测HRGEC中活性氧(ROS)生成量;CCK-8法检测HRGEC存活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HRGEC凋亡情况;ELISA试验测定HRGEC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测定IRE1α、p-IRE1α、TXNIP和NLRP3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HRGEC中ROS生成量、细胞凋亡率、炎性分子IL-1β、IL-6、IL-18和TNF-α水平及p-IRE1α/IRE1α、TXNIP、NLRP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细胞存活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LPS组相比,Act-L组、Act-H组、Act-H+pcDNA-NC组HRGEC中ROS生成量、细胞凋亡率、IL-1β、IL-6、IL-18和TNF-α水平及p-IRE1α/IRE1α、TXNIP、NLRP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存活率均显著升高(P<0.05);与Act-H+pcDNA-NC组相比,Act-H+pcDNA-IRE1α组中ROS生成量、细胞凋亡率、IL-1β、IL-6、IL-18和TNF-α水平及p-IRE1α/IRE1α、TXNIP、NLRP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细胞存活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Act可能通过下调IRE1α-TXNIP-NLRP3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缓解LPS诱导的GEC损伤,促进细胞增长,抑制炎性分子分泌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花糖苷 肌醇需要酶1α-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Nod样受体蛋白3信号轴 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前后PCT Trx-1D-Lac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曾广志 唐海莲 +2 位作者 陈海玉 曾慧志 梅林 《河北医学》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硫氧还蛋白-1(Trx-1)、D-乳酸(D-Lac)水平变化,分析其对CBP疗效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10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遵循1∶1...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硫氧还蛋白-1(Trx-1)、D-乳酸(D-Lac)水平变化,分析其对CBP疗效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10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遵循1∶1配对原则,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血清PCT、Trx-1、D-Lac水平。观察组接受CBP治疗,依据治疗效果分为存活亚组、死亡亚组。比较不同亚组血清PCT、Trx-1、D-Lac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及治疗前后其变化差值。Pearson分析各血清指标水平变化差值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血清指标水平变化差值对疗效的预测价值。采用卡普兰-迈耶(Kaplan-Meier)分析不同血清表达者28d内生存状况。结果:观察组血清PCT、Trx-1、D-La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死亡亚组血清PCT、Trx-1、D-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亚组,且变化差值小于存活亚组(P<0.05);各血清指标水平变化差值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各血清指标水平变化差值联合预测CBP疗效的AUC分别大于单一指标预测、各血清指标联合预测(P<0.05);PCT、Trx-1、D-Lac水平变化差值高表达者死亡风险分别是低表达的4.828、3.600、2.318倍,且生存率高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CBP治疗前后血清PCT、Trx-1、D-Lac水平变化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且与28d内生存情况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其变化差值对CBP疗效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连续性血液净化 降钙素原 硫氧还蛋白-1 D-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乙素预处理对过氧化氢诱导的H9c2细胞焦亡及TXNIP/NLRP3/Caspase-1通路的影响
12
作者 王瑞婷 赵松 +2 位作者 郝娜 李立萍 解丽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1807-1812,共6页
目的基于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通路观察五味子乙素对过氧化氢(H 2O 2)诱导的大鼠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及焦亡的影响,探讨五味子乙素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 目的基于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通路观察五味子乙素对过氧化氢(H 2O 2)诱导的大鼠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及焦亡的影响,探讨五味子乙素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实验设4组:正常组细胞常规孵育,五味子乙素组细胞加入40μmol/L五味子乙素孵育24 h,H 2O 2组细胞加入1000μmol/L的H 2O 2孵育30 min,H 2O 2+五味子乙素组细胞加入40μmol/L五味子乙素孵育24 h后再加入H 2O 2孵育30 min。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DCFH-DA探针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含量,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和细胞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TXNIP、硫氧还蛋白(Trx)、NLRP3、裂解的半胱氨酸蛋白酶-1(Cleaved Caspase-1)、消皮素D(GSDMD)-N蛋白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H 2O 2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中ROS、MDA含量和TXNIP、NLRP3、Cleaved Caspase-1、GSDMD-N蛋白相对表达量及细胞培养上清中LDH、IL-1β、IL-18含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细胞中SOD、GSH-Px含量和Trx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H 2O 2组比较,H 2O 2+五味子乙素组的细胞活力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ROS、MDA含量和TXNIP、NLRP3、Cleaved Caspase-1、GSDMD-N蛋白相对表达量及细胞培养上清中LDH、IL-1β、IL-18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细胞中SOD、GSH-Px含量和Trx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五味子乙素可能通过影响TXNIP/NLRP3/Caspase-1通路,从而减轻H 2O 2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损伤,抑制心肌细胞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H9C2 氧化应激 焦亡 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TXNIP和KLF9的表达对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
13
作者 杨婕琳 王晓媛 武雪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05-1011,共7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和Krüppel样转录因子9(KLF9)的表达对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初诊为CRC并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收集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配对癌旁...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和Krüppel样转录因子9(KLF9)的表达对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初诊为CRC并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收集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TXNIP、KLF9蛋白表达水平,用Spearman法分析CRC组织中TXNIP、KLF9表达的相关性,分析CRC组织TXNIP、KLF9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CRC组织TXNIP、KLF9蛋白表达与总生存率的相关性,用Cox回归分析CR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直肠腺癌(READ)TXNIP、KLF9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5),且TXNIP、KLF9不同表达水平与READ患者总生存率无关(P>0.05)。CRC癌组织TXNIP阳性表达率(32.22%)、KLF9阳性表达率(37.78%)明显低于癌旁组织(73.33%、76.67%)(P<0.05)。Spearman分析发现,CRC组织中TXNIP与KLF9阳性表达率显著相关(r=0.519,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TXNIP与KLF9表达呈正相关(P<0.05)。临床分期为Ⅲ期、淋巴结发生转移的患者TXNIP、KLF9阳性表达率低于Ⅰ~Ⅱ期、淋巴结无转移者(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TXNIP阳性表达患者总生存率(89.66%)高于阴性表达患者(67.21%),KLF9阳性表达患者总生存率(88.24%)高于阴性表达患者(66.07%)(P<0.05)。多因素Cox回归发现,TNM分期为Ⅲ期(HR=2.752,95%CI:1.531~4.944)、TXNIP表达阴性(HR=2.036,95%CI:1.254~3.302)、KLF9表达阴性(HR=1.862,95%CI:1.236~2.804)是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TXNIP、KLF9在CRC组织中低表达,且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较差的生存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 Krüppel样转录因子9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与血清FOXO3、TXNIP蛋白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魏晓 湛疆 +2 位作者 何定华 陈燕 万晓霞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969-971,991,共4页
目的 探讨叉头转录蛋白O亚族3(FOXO3)、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于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慢性... 目的 探讨叉头转录蛋白O亚族3(FOXO3)、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于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心力衰竭组,另选取68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FOXO3,TXNIP蛋白水平;ROC曲线分析血清FOXO3、TXNIP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效能;四表格法分析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清FOXO3,TXNIP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效能。结果 心力衰竭组血清FOXO3蛋白表达水平为(1.28±0.34)ng/ml低于对照组(1.73±0.36)ng/ml(P<0.05),TXNIP蛋白表达水平为(126.42±12.98)pg/ml高于对照组(108.86±12.7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清FOXO3,TXNIP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准确率为94.85%,敏感性为97.06%,特异性为92.65%;三项联合诊断的准确率和敏感性均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FOXO3表达水平降低,TXNIP表达水平升高,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清FOXO3,TXNIP蛋白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动态心电图 叉头转录蛋白O亚族3 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DM患者外周血氧化应激变化及其与合并NAFLD的关系研究
15
作者 孟令华 位庚 +2 位作者 常湛 赵永晓 刘红利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4期429-433,共5页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氧化应激变化,并分析其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选取本单位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33例T2DM患者,随访5年,统计NAFLD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NAFLD记为发生组(n=98)和未发生组(...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氧化应激变化,并分析其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选取本单位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33例T2DM患者,随访5年,统计NAFLD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NAFLD记为发生组(n=98)和未发生组(n=35),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患者并发NAFLD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SOD、MDA、GSH-PX、TXNIP水平单独与联合对T2DM患者并发NAFLD的预测价值。结果T2DM患者中NAFLD发生率为73.68%(98/133);NAFLD发生患者外周血MDA、TXNIP水平均高于NAFLD未发生患者(P<0.05),SOD、GSH-PX水平低于NAFLD未发生患者(P<0.05);病程>5年,未进行胰岛素降糖,空腹血糖,外周血SOD、MDA、GSH-PX、TXNIP水平均是T2DM并发NAFLD的影响因素(OR=3.062、3.725、4.350、0.649、4.328、0.551、4.697,P<0.05);外周血SOD、MDA、GSH-PX、TXNIP水平联合预测T2DM并发NAFLD的灵敏度均高于单独预测(P<0.01),AUC均高于单独预测(P<0.05),特异度均与单独预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可增加T2DM并发NAFLD的风险,外周血SOD、MDA、GSH-PX、TXNIP水平联合预测并发NAFLD的效能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氧化应激 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喉癌患者血清TXNIP、BIRC5水平在临床分期判断及疗效监测中的价值
16
作者 魏媛媛 熊浪 周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253-1256,1261,共5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喉癌(PLC)患者血清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TXNIP),凋亡抑制因子5(BIRC5)水平在临床分期判断及疗效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PLC患者为PLC组,将80例良性病变患者设为良性肿瘤组,患者治... 目的 探讨原发性喉癌(PLC)患者血清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TXNIP),凋亡抑制因子5(BIRC5)水平在临床分期判断及疗效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PLC患者为PLC组,将80例良性病变患者设为良性肿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根据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将PLC组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50例)和治疗无效组(1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TXNIP、BIRC5水平;TXNIP、BIRC5对PLC分期诊断效能及PLC患者疗效预测效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PLC组和良性肿瘤组患者血清TXNIP、BIRC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组血清TXNIP水平[(99.52±14.12)pg/mL]显著高于治疗无效组[(85.19±15.1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1,P<0.05),BIRC5水平[(15.26±3.65)pg/mL]显著低于治疗无效组[(19.13±3.7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3,P<0.05)。早期PLC患者血清TXNIP水平[(101.39±12.85)pg/mL]显著高于晚期患者[(91.27±13.3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4,P<0.05),BIRC5水平[(14.43±3.07)pg/mL]显著低于晚期患者(17.74±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39,P<0.05)。血清TXNIP、BIRC5诊断PLC分期的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9(95%CI:0.718~0.909)、0.795(95%CI:0.679~0.883),灵敏度分别为81.58%、89.47%,且TXNIP、BIRC5联合诊断PLC分期的AUC为0.899(95%CI:0.802~0.959),灵敏度为94.74%;血清TXNIP、BIRC5预测PLC患者疗效的AUC分别为0.818(95%CI:0.705~0.901)、0.761(95%CI:0.642~0.856),二者联合AUC为0.921(95%CI:0.830~0.973),具有更高的预测效能(P<0.05)。结论 TXNIP在PLC患者血清中呈低表达,BIRC5PLC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TXNIP和BIRC5二者联合检测对PLC分期的诊断和PLC患者疗效的预测具有一定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喉癌 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 凋亡抑制因子5 临床分期 疗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XNIP/NLRP3炎性小体通路研究芪归通络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金菊 阮诺冰 +2 位作者 杨浩 林逸轩 方朝晖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6期733-739,共7页
目的:基于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NLRP)3炎性小体通路研究芪归通络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空白组,其余大鼠采取高脂饲料喂养联... 目的:基于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NLRP)3炎性小体通路研究芪归通络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空白组,其余大鼠采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STZ腹腔注射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硫辛酸组(60 mg/kg)、芪归通络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9、4.5、2.25 g/(kg·d)。各给药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灌胃,持续12周。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一般状态及血糖水平;处死前检测大鼠机械痛阈值(PWMT)和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IL)-1β、IL-18、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合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坐骨神经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坐骨神经组织TXNIP/NLRP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糖、IL-1β、IL-18、IL-6、TNF-α、COX-2、iNOS明显升高(P<0.05),PWMT和MNCV明显下降(P<0.05),坐骨神经TXNIP、NLRP3、ASC、Caspase-1、IL-1β蛋白相对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用药治疗组的PWMT和MNCV明显增加(P<0.05),TXNIP、NLRP3、ASC、Caspase-1、IL-1β蛋白相对表达显著下调(P<0.05),血清IL-1β、IL-18、IL-6、TNF-α、COX-2、iNOS水平下降(P<0.05),坐骨神经病理形态明显改善。结论:芪归通络颗粒可增强2型糖尿病大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其潜在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XNIP/NLRP3炎性小体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芪归通络颗粒 周围神经病变 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 炎症小体 白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OSM、Trx-1及HBP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相关性及对临床转归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滟 李晓茜 汪思琴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73-477,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抑癌蛋白M(OSM)、硫氧还蛋白-1(Trx-1)及肝素结合蛋白(HBP)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相关性及对临床转归的预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epsis-3.0脓毒症... 目的分析血清抑癌蛋白M(OSM)、硫氧还蛋白-1(Trx-1)及肝素结合蛋白(HBP)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相关性及对临床转归的预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epsis-3.0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n=82)和脓毒症休克组(n=38)。检测所有患者血清OSM、Trx-1及HBP水平,并进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比较2组患者及不同APACHEⅡ评分分层组间血清OSM、Trx-1及HBP水平,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血清OSM、Trx-1及HB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转归,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血清OSM、Trx-1及HBP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OSM、Trx-1及HBP对脓毒症临床转归的预测效能。结果脓毒症休克组血清OSM及HBP水平分别为(503.68±123.54)pg/mL、(145.53±36.71)ng/mL,均高于脓毒症组[(300.12±56.26)pg/mL、(45.21±10.29)ng/mL],Trx-1水平为(3.23±1.01)ng/mL,低于脓毒症组[(6.89±2.5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升高,血清OSM及HBP水平随之升高,Trx-1水平随之降低;血清OSM、Trx-1及HBP水平在APACHEⅡ评分各分层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与血清OSM及HBP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Trx-1水平呈负相关(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OSM及HBP水平分别为(600.23±156.86)pg/mL、(168.42±52.31)ng/mL,均高于存活组[(180.16±28.79)pg/mL、(25.09±7.15)ng/mL],Trx-1水平为(1.89±0.52)ng/mL,低于存活组[(10.45±3.8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OSM、Trx-1联合HBP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921,大于单项指标OSM的0.630、Trx-1的0.686和HBP的0.606(P<0.05)。结论血清OSM、Trx-1及HBP与脓毒症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三者联合可以提高对患者临床转归的预测效能,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还蛋白质类 急性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脓毒症 抑癌蛋白M 肝素结合蛋白 严重程度 临床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孢子虫硫氧还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原核表达的鉴定
19
作者 齐闻新 张旻 +8 位作者 李晨 周思含 徐啊慧 钱伟锋 胡苏辉 王天奇 位治国 洪炀 闫文朝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1-699,共9页
为研究新孢子虫硫氧还蛋白(Trx)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利用PCR扩增犬新孢子虫Trx(NcTrx)基因的编码区序列,构建pET-32a(+)-NcTrx原核表达载体,经双酶切与测序鉴定正确后,利用系列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NcTrx基因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 为研究新孢子虫硫氧还蛋白(Trx)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利用PCR扩增犬新孢子虫Trx(NcTrx)基因的编码区序列,构建pET-32a(+)-NcTrx原核表达载体,经双酶切与测序鉴定正确后,利用系列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NcTrx基因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并对其蛋白互作网络中排名前100的蛋白进行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重组质粒中NcTrx基因的测序结果显示,NcTrx基因片段为1 287 bp,编码428个氨基酸;该蛋白含1个信号肽,1个跨膜区,主要位于内质网上;NcTrx蛋白的二、三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组成,有12个B细胞抗原表位;该蛋白属于硫氧还蛋白家族,存在典型的氧化还原基序“-CXXC-”,有38个磷酸化位点、10个O-糖基化位点;与NcTrx蛋白互作最强的为酪氨酸激酶样蛋白,二者通过氢键和静电作用实现相互对接;GO功能及KEGG信号通路的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显示,NcTrx与其互作的蛋白主要参与蛋白质转运、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活性等生物学过程,与内质网蛋白质加工、硫代谢等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将pET-32a(+)-NcTrx转化BL21(DE3)感受态细胞,并经IPTG诱导表达后采用镍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NcTrx蛋白(rNcTrx),经SDS-PAGE检测该蛋白的表达及纯化效果,采用Bradford法测定纯化蛋白的浓度。采用western blot鉴定rNcTrx的反应原性。SDS-PAGE结果显示,rNcTrx分子量约66 ku,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且纯化效果较好,浓度为0.8 mg/mL。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纯化的rNcTrx能够与鼠His MAb、新孢子虫感染的小鼠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在66 ku处出现特异性条带。本研究首次经PCR扩增NcTrx基因,对NcTrx基因及其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经原核系统表达及鉴定了NcTrx蛋白,为后续深入探究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孢子虫 硫氧还蛋白 生物信息学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上调硫氧还蛋白系统抑制衰老大鼠心肌细胞凋亡
20
作者 徐政 赵晓琴 +5 位作者 陈肖丹 王嘉璞 鲍粉苗 于亮 李俊平 魏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5508-5515,共8页
背景:研究表明,心肌细胞凋亡与心脏功能减退及心脏衰老过程密切相关,适宜的运动可以改变心力衰竭患者的心泵功能以及减轻衰老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肥大和纤维化损伤。目的:探究长期有氧运动对衰老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硫氧还蛋白系统的影... 背景:研究表明,心肌细胞凋亡与心脏功能减退及心脏衰老过程密切相关,适宜的运动可以改变心力衰竭患者的心泵功能以及减轻衰老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肥大和纤维化损伤。目的:探究长期有氧运动对衰老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硫氧还蛋白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36只,按照鼠龄分为青年组(3月龄)、中年组(9月龄)、老年组(18月龄),每组12只;每组又分为安静、运动2个亚组,每组6只,安静组常规饲养,运动组进行有氧运动训练(45 min/d,5 d/周,训练10周)。末次训练后24 h,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肌钙蛋白Ⅰ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水平,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Bax、Bcl-2、Caspase 3、硫氧还蛋白1、硫氧还蛋白2、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硫氧还蛋白还原酶2、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P38丝裂原活化激酶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老年安静组大鼠血清肌钙蛋白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水平高于青年安静组、中年安静组、老年运动组(P <0.01),老年运动组大鼠血清肌钙蛋白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水平高于青年运动组、中年运动组(P <0.01);(2)无论是安静状态还是运动训练后,随着鼠龄的增加,大鼠凋亡心肌细胞数量及Bax、Caspase 3蛋白表达逐渐升高,Bcl-2蛋白表达逐渐降低;与同龄段安静组相比,运动组大鼠凋亡心肌细胞数量及Bax、Caspase 3蛋白表达均不同程度降低,Bcl-2蛋白表达均不同程度升高;(3)老年安静组大鼠心肌硫氧还蛋白1、硫氧还蛋白2、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硫氧还蛋白还原酶2蛋白表达低于青年安静组、中年安静组、老年运动组(P <0.05,P <0.01);老年运动组大鼠心肌硫氧还蛋白1、硫氧还蛋白2、硫氧还蛋白还原酶2蛋白表达低于青年运动组(P <0.05,P <0.01),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硫氧还蛋白还原酶2蛋白表达低于中年运动组(P <0.01);(4)老年安静组大鼠心肌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P38丝裂原活化激酶蛋白表达高于青年安静组、中年安静组、老年运动组(P <0.01),老年运动组大鼠心肌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P38丝裂原活化激酶蛋白表达高于青年运动组、中年运动组(P <0.01);(5)结果表明,有氧运动可能通过下调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表达来增强硫氧还蛋白的表达,下调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及P38丝裂原活化激酶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衰老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衰老大鼠 心肌细胞 细胞凋亡 硫氧还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