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ration of 15 W femtosecond laser pulse from a Kerr-lens mode-locked Yb:YAG thin-disk oscillator 被引量:2
1
作者 彭英楠 张金伟 +3 位作者 王兆华 朱江峰 李德华 魏志义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359-363,共5页
We demonstrated a robust power-scalable Kerr-lens mode-locked(KLM) operation based on a Yb:YAG thin-disk oscillator.15-W,272-fs pulses were realized at a repetition rate of 86.7 MHz with an additional Kerr medium a... We demonstrated a robust power-scalable Kerr-lens mode-locked(KLM) operation based on a Yb:YAG thin-disk oscillator.15-W,272-fs pulses were realized at a repetition rate of 86.7 MHz with an additional Kerr medium and a 2.5 mm hard aperture in the cavity.247-fs pulses with an average power of 11 W could also be obtained by using a 2.4 mm hard aperture.Based on this shorter pulse,high efficient second-harmonic generation(SHG) was performed with a 1.7-mm-long Li B3O5(LBO) crystal.The SHG laser power was up to 5 W with the power fluctuation RMS of 1% measured over one ho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 disk Kerr-lens mode-locking high power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linear compression of picosecond chirped pulse from thin-disk amplifier system through a gas-filled hollow-core fiber
2
作者 陆俊 黄志远 +7 位作者 王丁 许毅 刘彦祺 郭晓杨 黎文开 吴分翔 刘征征 冷雨欣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277-282,共6页
We theoretically study the nonlinear compression of a 20-rnJ, 1030-nm picosecond chirped pulse from the thin-disk amplifier in a krypton gas-filled hollow-core fiber. The chirp from the thin-disk amplifier system has ... We theoretically study the nonlinear compression of a 20-rnJ, 1030-nm picosecond chirped pulse from the thin-disk amplifier in a krypton gas-filled hollow-core fiber. The chirp from the thin-disk amplifier system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initial pulse, however, it shows an effect on the nonlinear compression in hollow-core fiber. We use a large diameter hollow waveguide to restrict undesirable nonlinear effects such as ion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we employ suitable gas pressure and fiber length to promise enough spectral broadening; with 600-μm, 6-bar (1 bar = 105 Pa), 1.8-m hollow fiber, we obtain 31.5-fs pulse. Moreover, we calculate and discuss the optimal fiber lengths and gas pressures with different initial durations induced by different grating compression angles for reaching a given bandwidth. These results are meaningful for a compression scheme from picoseconds to femtoseco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osecond pulse hollow-core fiber thin-disk amplifier spectrum broade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repetition-rate and high-power efficient picosecond thin-disk regenerative amplifier 被引量:1
3
作者 Sizhi Xu Yubo Gao +9 位作者 Xing Liu Yewang Chen Deqin Ouyang Junqing Zhao Minqiu Liu Xu Wu Chunyu Guo Cangtao Zhou Qitao Lue Shuangchen Ruan 《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6-23,共8页
We present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realize a highly efficient,high-power and 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free ultrafast ytterbium-doped yttrium aluminum garnet thin-disk regenerative amplifier pumped by a zero-phonon... We present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realize a highly efficient,high-power and 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free ultrafast ytterbium-doped yttrium aluminum garnet thin-disk regenerative amplifier pumped by a zero-phonon line 969 nm laser diode.The amplifier delivers an output power exceeding 154 W at a pulse repetition rate of 1 MHz with custom-designed 48 pump passes.The exceptional thermal management on the thin disk through high-quality bonding,efficient heat dissipation and a fully locked spectrum collectively contributes to achieving a remarkable optical-to-optical efficiency of 61%and a near-diffraction-limit beam quality with an M2 factor of 1.06.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this represents the highest conversion efficiency reported in ultrafast thin-disk regenerative amplifiers.Furthermore,the amplifier operates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exhibits exceptional stability,with root mean square stability of less than 0.33%.This study significantly represents advances in the field of laser amplification systems,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efficiency and average power.This advantageous combination of high efficiency and diffraction limitation positions the thin-disk regenerative amplifier as a promising solution for a wide range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efficiency high power picosecond laser regenerative amplifier thin-disk laser
原文传递
Thin-disk multi-pass amplifier for kilowatt-class ultrafast lasers
4
作者 Sizhi Xu Xing Liu +13 位作者 Yubo Gao Zuoyuan Ou Fayyaz Javed Xingyu He Haotian Lu Junzhan Chen Yewang Chen Deqin Ouyang Junqing Zhao Xu Wu Chunyu Guo Cangtao Zhou Qitao Lue Shuangchen Ruan 《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SCD 2024年第5期22-27,共6页
We report on an improved ytterbium-doped yttrium aluminum garnet thin-disk multi-pass amplifier for kilowatt-level ultrafast lasers,showcasing excellent beam quality.At a repetition rate of 800 kHz,the 6.8 ps,276 W se... We report on an improved ytterbium-doped yttrium aluminum garnet thin-disk multi-pass amplifier for kilowatt-level ultrafast lasers,showcasing excellent beam quality.At a repetition rate of 800 kHz,the 6.8 ps,276 W seed laser is amplified up to an average power of 1075 W,corresponding to a pulse energy of 1.34 mJ.The 36-pass amplifier is designed as a compact mirror array in which the beam alternately propagates between the mirrors and the disk by a quasi-collimated state.We adopted a quasi-collimated propagation to confine stray and diffracted light by the slight curvature of the disk,which enables us to achieve an outstanding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up to 57%with excellent beam quality in stable laser operation at high power.The beam quality at 1075 W was measured to be M^(2)<1.51.Furthermore,stability testing was demonstrated with a root-mean-square power fiuctuation of less than 1.67%for 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power laser kilowatt level multi-pass amplifier thin-disk laser ultrafast laser
原文传递
薄球壳破裂盘漂浮接箍的开发
5
作者 韩志中 唐家睿 +3 位作者 李旭阳 高盟召 李远征 晁利宁 《焊管》 2025年第1期61-65,共5页
为了解决现有漂浮解雇的技术局限性,针对现有漂浮接箍存在滑套卡阻或破裂盘破碎压力不稳定及破碎后边部残留影响后续工具通过及压裂时对其抗拉、抗内压强度要求高的问题,开发由薄球壳破裂盘和全通径、等管体强度性能的壳体结构组成的漂... 为了解决现有漂浮解雇的技术局限性,针对现有漂浮接箍存在滑套卡阻或破裂盘破碎压力不稳定及破碎后边部残留影响后续工具通过及压裂时对其抗拉、抗内压强度要求高的问题,开发由薄球壳破裂盘和全通径、等管体强度性能的壳体结构组成的漂浮接箍,设计了全压结构的高硼硅薄球壳破裂盘,采用薄球壳失稳的经典公式确定了薄球壳壁厚。模拟结果显示,当在上部外表面施加60 MPa压力载荷时,最大应力集中在底部边界内侧,应力达到590 MPa,高于高硼硅玻璃的抗压强度,破裂盘破碎;设计两段式的壳体结构,内通径为Φ121.36 mm,与连接套管一起,实现全通径;壳体在最大拉力为2 565.32 kN、最高内压为102 MPa的简化B系试验过程中未发生泄漏,达到了连接套管的等管体强度;分别在室温、180℃两种温度条件下,模拟循环压裂100次,未发生结构失效或泄漏现象,表明该漂浮接箍具有承压强度高、破碎压力稳定、入井工具通过性好的特点,满足下套管和后续施工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接箍 全通径 薄球壳破裂盘 破碎压力 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环形凸台薄盘形件旋压成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高畅 刘发美 +5 位作者 金俊松 王新云 邓磊 龚攀 张茂 唐学峰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151,共7页
目的探明带环形凸台薄盘形件旋压成形工艺的可行性,揭示成形过程的特点、成形缺陷的类型和产生机制,以及工艺参数对成形极限的影响规律。方法基于ABAQUS\Explicit有限元模型,分析成形过程中的材料流动、应力分布、缺陷的产生机制和工艺... 目的探明带环形凸台薄盘形件旋压成形工艺的可行性,揭示成形过程的特点、成形缺陷的类型和产生机制,以及工艺参数对成形极限的影响规律。方法基于ABAQUS\Explicit有限元模型,分析成形过程中的材料流动、应力分布、缺陷的产生机制和工艺参数对成形极限的影响规律。结果旋压成形过程分为内槽填充、轴向隆起和径向扩展3个阶段,应力场沿径向和周向呈梯度分布,坯料在径向扩展阶段由于受压失稳产生了凸台凹坑缺陷。成形极限随凸台增厚比、盘缘宽厚比和型槽倾角的增大而增大,随旋轮进给比f的增大,成形极限先增大后减小。结论总结了增厚旋压工艺的成形特征、缺陷演化机制以及工艺参数对成形极限的影响规律,为带环形凸台薄盘形件旋压成形工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盘形件 环形凸台 旋压 缺陷 工艺参数 成形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声子线泵浦的高效率Yb∶YAG薄片激光器 被引量:1
7
作者 高瑜博 徐思志 +9 位作者 陈业旺 刘敏秋 欧阳德钦 吴旭 陈俊展 赵俊清 郭春雨 刘星 吕启涛 阮双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9,共9页
高功率激光器在工业应用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提高光-光转化效率是降低其生产制造成本的关键途径。针对提高激光器光-光转化效率所面临的增益介质的热负荷问题,利用锁定波长的969 nm“零声子线”泵浦、自主研制的高性能Yb∶YAG薄片晶体... 高功率激光器在工业应用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提高光-光转化效率是降低其生产制造成本的关键途径。针对提高激光器光-光转化效率所面临的增益介质的热负荷问题,利用锁定波长的969 nm“零声子线”泵浦、自主研制的高性能Yb∶YAG薄片晶体和48冲程泵浦系统等,搭建了高效的连续Yb∶YAG薄片激光器系统,实现了最高输出功率373 W,光-光转化效率可达73.37%。其优异性能为后续开展千瓦级超快Yb∶YAG薄片激光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片激光器 多冲程泵浦 Yb∶YAG 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盘工件加工过程中的不平衡量分析及去重方法研究
8
作者 万国良 张仕海 +1 位作者 屈重年 张宗艺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128,共6页
薄盘工件是转子机构上常见的零/部件,在装配调试前通常需要进行动平衡测试与校正。目前常用的不平衡校正方法存在加工与校正分离、平衡工艺复杂,以及效率低等问题。基于该问题提出在薄盘工件加工过程中不平衡量校正的方法,结合复合数控... 薄盘工件是转子机构上常见的零/部件,在装配调试前通常需要进行动平衡测试与校正。目前常用的不平衡校正方法存在加工与校正分离、平衡工艺复杂,以及效率低等问题。基于该问题提出在薄盘工件加工过程中不平衡量校正的方法,结合复合数控机床的主轴准停、刀具定位及去重控制等功能,进行薄盘工件不平衡量在线去重校正。同时,为了提高薄盘工件不平衡量在线去重校正精度,提出一种附加去重率的迭代控制方法,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的稳定性。通过仿真计算讨论了附加去重率的迭代控制方法优势,探讨了理想去重率的选取问题。研究内容可以在无动平衡机的情况下实现薄盘工件不平衡量在线去重校正,对创新性解决薄片工件平衡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以及提高工件加工精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盘工件 不平衡量 去重建模 迭代去重 去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极管泵浦Yb:YAG Thin Disk激光器获得16 W连续激光输出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超 徐震 +4 位作者 李俊林 吴念乐 李师群 姚广涛 张绍光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4-108,共5页
近年来,Yb:YAG激光研究已被视为发展高效、高功率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的一个主要方向.本文简要分析了 Yb YAG作为增益介质优于 Nd YAG的性质,阐述Thin Disk激光器的原理,并介绍了我们在国内首次获得 16... 近年来,Yb:YAG激光研究已被视为发展高效、高功率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的一个主要方向.本文简要分析了 Yb YAG作为增益介质优于 Nd YAG的性质,阐述Thin Disk激光器的原理,并介绍了我们在国内首次获得 16 W连续激光(波长 1030 nm)输出的二极管泵浦 Yb:YAG Thin Disk激光器装置及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 DPSSL YB:YAG ThinDisk激光器 增益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薄片激光器热致波前畸变 被引量:14
10
作者 裴正平 唐淳 +2 位作者 涂波 姚震宇 蒋建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15-1618,共4页
理论分析了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薄片Nd:YAG激光器的激光介质热效应对波前相位分布的影响,给出了薄片激光器波前热畸变的计算公式。数值模拟了理想均匀泵浦及4阶超高斯泵浦下的波前分布,分析了介质厚度和泵浦均匀性与波前畸变量的关系。... 理论分析了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薄片Nd:YAG激光器的激光介质热效应对波前相位分布的影响,给出了薄片激光器波前热畸变的计算公式。数值模拟了理想均匀泵浦及4阶超高斯泵浦下的波前分布,分析了介质厚度和泵浦均匀性与波前畸变量的关系。研究表明,介质越薄,激光泵浦光均匀性越好,泵浦功率密度越小,激光波前畸变越小;与介质厚度、泵浦功率密度相比,泵浦光光强分布对波前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片激光器 热效应 波前畸变 波前分布 光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极管泵浦Yb:YAG Thin Disk激光器光束质量及V型腔腔内倍频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单欣岩 魏晓羽 +1 位作者 吴念乐 李师群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7-591,共5页
Thin Disk激光器由于其独特的设计可以同时获得高转换效率和光束质量。对Yb:YAG Thin Disk激光器中泵浦光斑与腔模的耦合对光束质量的影响作了分析,并在普通直腔和V型腔的实验中分别获得M^2=1.15,13.69W和M^2=1.12,13.85W的1030nm激光输... Thin Disk激光器由于其独特的设计可以同时获得高转换效率和光束质量。对Yb:YAG Thin Disk激光器中泵浦光斑与腔模的耦合对光束质量的影响作了分析,并在普通直腔和V型腔的实验中分别获得M^2=1.15,13.69W和M^2=1.12,13.85W的1030nm激光输出,还在V型腔中进行了腔内倍频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YB:YAG晶体 THIN Disk激光器 光束质量 腔内倍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YAG薄片激光器多通泵浦耦合系统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春华 王卫民 +2 位作者 马毅 石勇 雷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29-1232,共4页
介绍了基于Yb:YAG薄片的16通泵浦耦合系统的设计方法,建立了泵浦系统的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模拟。以16通泵浦耦合系统为基础,通过微通道冷却,利用国产单片直径10 mm、厚度为250μm、掺杂原子分数为10%的Yb:YAG薄片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泵浦... 介绍了基于Yb:YAG薄片的16通泵浦耦合系统的设计方法,建立了泵浦系统的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模拟。以16通泵浦耦合系统为基础,通过微通道冷却,利用国产单片直径10 mm、厚度为250μm、掺杂原子分数为10%的Yb:YAG薄片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泵浦功率为69.5 W时,采用曲率半径为-800 mm的输出镜,获得了27 W的1 030 nm连续激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为38.8%;采用曲率半径为-2 000 mm的输出镜,获得了18.65 W的1 030 nm连续激光输出,光束质量平分因子小于等于1.1,光光转换效率为2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YAG 薄片激光器 泵浦强度 多通泵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片激光介质分区域主动冷却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母健 冯国英 +3 位作者 杨火木 陈念江 周寿桓 唐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527-2530,共4页
针对高功率、大口径薄片激光器,提出了采用半导体制冷片阵列对薄片激光介质进行分区域主动冷却的方法,通过调节各单元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电压,改变阵列的冷却效率分布,实现了对薄片激光介质的局部温度的控制,进而使得薄片介质的横向温... 针对高功率、大口径薄片激光器,提出了采用半导体制冷片阵列对薄片激光介质进行分区域主动冷却的方法,通过调节各单元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电压,改变阵列的冷却效率分布,实现了对薄片激光介质的局部温度的控制,进而使得薄片介质的横向温度分布均匀,降低了热效应的影响,为薄片激光器的冷却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片激光器 ND:YAG 热效应 分区域主动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泵浦的被动调QYb:YAG薄片激光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旭 程光华 孙哲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49,共5页
采用中心波长为940nm的激光二极管泵浦,实现了Yb:YAG薄片的Cr4+:YAG被动调Q激光输出.Yb:YAG薄片掺杂Yb3+离子浓度为10%,厚度为500μm.理论上计算了Yb:YAG薄片在直接水冷方式与不同厚度SiC冷却方式下的温度分布.实验中采用厚度800μm的Si... 采用中心波长为940nm的激光二极管泵浦,实现了Yb:YAG薄片的Cr4+:YAG被动调Q激光输出.Yb:YAG薄片掺杂Yb3+离子浓度为10%,厚度为500μm.理论上计算了Yb:YAG薄片在直接水冷方式与不同厚度SiC冷却方式下的温度分布.实验中采用厚度800μm的SiC冷却方式,获得了最高功率2.8 W的1 030nm连续激光输出,输出功率相比直接水冷方式提高了40%.通过Degnan理论优化了被动调Q晶体Cr4+:YAG的初始透过率和输出耦合镜,采用初始透过率为93%的Cr4+:YAG晶体和透过率为10%的输出耦合镜,在800μm SiC冷却方式下,获得了平均输出功率1.95 W、单脉冲能量1.2mJ、脉冲宽度74ns、重复频率1.6kHz的稳定调Q脉冲输出,斜效率为18.1%.光束质量因子M2x=1.622,M2y=1.6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固体激光器 薄片激光器 被动调Q SiC冷却 CR4+:YAG YB:Y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薄片激光器失调输出特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海涛 冯国英 +5 位作者 阴明 高翔 杨火木 张凯 陈念江 周寿桓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307-3311,共5页
对大口径的薄片激光器的失调输出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V-型腔由平面输出耦合镜和凹面反射镜及孔径光阑组成。基于矩阵光学和失调衍射积分方程得到了激光器的功率失调曲线。实验测量了在200Hz泵浦频率下加入不同孔径光阑后谐振腔失... 对大口径的薄片激光器的失调输出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V-型腔由平面输出耦合镜和凹面反射镜及孔径光阑组成。基于矩阵光学和失调衍射积分方程得到了激光器的功率失调曲线。实验测量了在200Hz泵浦频率下加入不同孔径光阑后谐振腔失调对输出功率的影响和谐振腔失调对光束质量的影响,以及在300Hz泵浦频率下输出功率分别与平面输出耦合镜和凹面反射镜失调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失调输出功率和失调角度成二次函数关系,失调容限和腔镜口径成正比,光束质量因子随失调角度的增大而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薄片激光器 谐振腔失调 失调矩阵 光束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固化薄盘Yb:YAG激光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长水 张庆礼 +5 位作者 刘蔚东 肖敬忠 吴边 黄朝红 龚传波 黄明芳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7-309,共3页
本文介绍了Yb:YAG激光晶体的能级结构和吸收、发射光谱;研究了端面泵浦全固化Yb:YAG薄盘激光器的输出特性,获得了功率为2.1W的1030nm激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为15%,斜效率为24.3%。
关键词 YB:YAG晶体 薄盘激光器 全固化激光器 端面泵浦 激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实现超短高功率脉冲激光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舒强 舒永春 +4 位作者 刘如彬 陈琳 姚江宏 许京军 王占国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7-199,210,共4页
介绍了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SESAM)的基本结构及使用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被动锁模固态激光器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利用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被动锁模薄片式固态激光器及光泵浦垂直外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获得高平均输出功率超短脉冲的最新进... 介绍了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SESAM)的基本结构及使用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被动锁模固态激光器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利用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被动锁模薄片式固态激光器及光泵浦垂直外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获得高平均输出功率超短脉冲的最新进展,并指出量子点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的使用将加速超短高功率脉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 被动锁模 薄片式固态激光器 光泵浦垂直外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超快碟片激光技术研究进展(特邀)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海林 董静 +3 位作者 刘贺言 郝婧婕 朱晓 张金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2-130,共19页
自从碟片激光技术诞生以来,超快碟片激光器输出的激光功率和能量获得了显著提升,极大地促进了超快碟片激光器在基础科研、工业生产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本文对碟片激光技术的概念、锁模碟片振荡器以及超快碟片放大器进行了详细介... 自从碟片激光技术诞生以来,超快碟片激光器输出的激光功率和能量获得了显著提升,极大地促进了超快碟片激光器在基础科研、工业生产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本文对碟片激光技术的概念、锁模碟片振荡器以及超快碟片放大器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超快碟片激光器未来的发展和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激光 碟片技术 锁模碟片振荡器 碟片再生放大器 碟片多通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yleigh-Ritz法旋转薄壁圆盘行波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任红军 张景奇 +1 位作者 于晓光 孙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68-1174,共7页
采用理论分析、实验测试与有限元仿真3种方法相互结合,分析中心固支条件的旋转薄壁圆盘的行波振动特性。基于Kirchhoff薄板基本假设,利用Lagrange方程,建立中心固支薄壁圆盘的能量方程。采用Rayleigh-Ritz法,利用多项式函数作为容许函数... 采用理论分析、实验测试与有限元仿真3种方法相互结合,分析中心固支条件的旋转薄壁圆盘的行波振动特性。基于Kirchhoff薄板基本假设,利用Lagrange方程,建立中心固支薄壁圆盘的能量方程。采用Rayleigh-Ritz法,利用多项式函数作为容许函数,建立旋转圆盘动力学分析的动力学方程,获得薄壁圆盘静止态固有特性和和旋转态行波特性的分析方法,并利用试验测试、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本文所提出的解析方法进行验证。分析薄壁圆盘在静止态下的固有特性并对比分析不同旋转速度下旋转薄壁圆盘的行波特性。结果表明:前行波频率随转动速度增加而增加,后行波频率先减小后增加,当后行波频率减小为0时,前行波与后行波相互静止,即出现"驻波"现象,此时圆盘振动很容易引起共振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圆盘 固有特性 行波振动特性 Rayleigh-Ritz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程抽运Yb∶YAG薄片激光器 被引量:3
20
作者 田玉冰 檀慧明 +1 位作者 田智辉 李义民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6-391,共6页
设计了四程抽运的Yb∶YAG薄片激光器。选用掺杂原子数分数为10%,几何尺寸为Φ10 mm×300μm的薄片状Yb∶YAG晶体,采用铟焊工艺将其焊接到水冷系统上,用可调式恒温水箱对其进行温度控制。使用两个Φ=30 mm,R=50 mm的球面反射镜,完成... 设计了四程抽运的Yb∶YAG薄片激光器。选用掺杂原子数分数为10%,几何尺寸为Φ10 mm×300μm的薄片状Yb∶YAG晶体,采用铟焊工艺将其焊接到水冷系统上,用可调式恒温水箱对其进行温度控制。使用两个Φ=30 mm,R=50 mm的球面反射镜,完成了四程抽运。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抽运光斑的大小进行了计算,将反射镜轴向与光纤头轴向夹角控制在12°以内,以使抽运光斑半径与基模光斑半径比符合模式匹配原则。在LDA抽运功率为4.13 W时,获得了最高功率为670 mW的1030 nm连续激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为16.2%。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可降低激光介质的热透镜效应和应力双折射效应,获得高光束质量的激光输出,但散热系统和焊接工艺需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二极管阵列抽运 Yb∶YAG晶体 薄片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