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design of wide face water slots for medium-thick slab casting mold
1
作者 Xue-lin Yin Li Wu +6 位作者 Jun-jia Zhang Hui-jun Kang Zong-ning Chen Jin-song Chen Zhi-qiang Cao Ting-ju Li Tong-min Wang 《China Foundry》 SCIE 2016年第5期327-334,共8页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element model has been established to investigate the thermal behavior of the medium-thick slab copper casting mold with different cooling water slot designs. The mold wall temperatures meas...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element model has been established to investigate the thermal behavior of the medium-thick slab copper casting mold with different cooling water slot designs. The mold wall temperatures measured using thermocouples buried in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mold with the original designed cooling system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corresponding heat flux profile. This profile was then used for simulation to predict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the thermal 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molds. The predicted temperatures during operation matched the plant measure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about 635 K in the wide hot surface, was found about 60 mm below the meniscus and 226 mm from the center of the mold. For the mold with the type I modified design, there was an in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emperature of about 5 K, and for the mold with the type II modified design,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was decreased by about 15 K 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hot surface was distributed more uniformly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mold. The corresponding maximum thermal stress at the hot surface of the mold was reduced from 408 MPa to 386 MPa with the type II modified desig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odified design II is beneficial to the increase of mold life and the quality of casting sla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um-thick slab casting mold water slots design heat flux profile thermal behavior finiteelement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Stirring in Secondary Cooling Zone During Continuous Casting of Ultra-Thick Slab
2
作者 QU Tian-peng REN Bing-zhi +1 位作者 HAN Zhi-wei FENG Ke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S2期977-982,共6页
The segregation of solute elements at solidification front could be greatly improved by applic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stirring(SEM)in secondary cooling zone.The location of SEM in secondary cooling zone affects the o... The segregation of solute elements at solidification front could be greatly improved by applic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stirring(SEM)in secondary cooling zone.The location of SEM in secondary cooling zone affects the operational effect.In the present study,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SEM in Ultra-thick slab continuous casting,the shell thickness was calculated by self-programming code and the results were verified by nail-shooting test.A numer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calculate the fluid flow of molten steel under shell to determine the suitable SEM location in secondary cooling zone.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velocity of molten steel increases with increase of stirring current which enhance the circulatory flow of unset steel at solidification front.Whereas,in order to fully develop ability of SEM it is necessary to select suitable stirring current and mode for ultra-thick slab casting.This calculation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e for application of SEM in secondary cooling zone during ultra-thick slab cast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stirring Secondary cooling zone Ultra-thick slab Continuous casting
原文传递
Characteristics of shell thickness in a slab continuous casting mold 被引量:3
3
作者 Di-feng Wu Shu-sen Cheng Zi-jian Ch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1期25-31,共7页
The key to reduce shell breakout in the continuous casting process is to control shell thickness in the mold.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the turbulent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oupled with solidification in the slab mold... The key to reduce shell breakout in the continuous casting process is to control shell thickness in the mold.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the turbulent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oupled with solidification in the slab mold using the volume of fluid (VOF) model and the enthalpy-porosity scheme was conducted and the emphasis was put upon the flow effect on the shell thickness profiles in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direc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jet acts a stronger impingement on the shell of narrow face, which causes a zero-increase of shell thickness in a certain range near the impingement point. The thinnest shell on the slab cross-section locates primarily in the center of the narrow face, and secondly near the comer of the wide face. Nozzle optimization can obviously increase the shell thickness and make it more uni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ous casting slab mold shell thickness nozzle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板坯厚度方向上夹杂物分布及中心裂纹形成机理
4
作者 盖一铭 徐龙云 杨健 《炼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3,共11页
采用EVO18型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对特厚板坯厚度方向上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尺寸、成分、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铸坯中心裂纹处金相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特厚板坯中夹杂物的主要类型为Al_(2)O_(3)、MnS、TiN以及上述... 采用EVO18型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对特厚板坯厚度方向上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尺寸、成分、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铸坯中心裂纹处金相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特厚板坯中夹杂物的主要类型为Al_(2)O_(3)、MnS、TiN以及上述三种夹杂物的复合夹杂物。特厚板坯厚度方向上主要存在距内弧面1/4处的夹杂物聚集区。由于Mn元素和Ti元素的偏析作用,夹杂物MnS、TiN、MnS-TiN在坯厚度中心附近氧化物表面析出,所以大尺寸夹杂物在厚度中心处数量密度较大。从Al_(2)O_(3)+MgO+CaS+TiN的三维形貌及能谱图可以看出,由于特厚板坯厚度较大,冷却速度较慢,Al_(2)O_(3)在降温过程中率先析出,随着温度的降低,硫化物、氮化物在Al_(2)O_(3)周围析出。特厚板坯中心裂纹主要有两种产生原因,一是细小析出物钉扎组织晶界造成晶界处产生聚合孔洞,孔洞进一步长大形成中心裂纹;二是在铸坯凝固前沿,矫直应变容易造成沿晶撕裂产生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板坯 非金属夹杂物 中心裂纹 厚度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爆炸下聚脲/钢筋混凝土厚板复合结构的抗爆性能
5
作者 徐赵威 汪维 +2 位作者 李奕硕 张仲昊 张丛琨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6,共13页
为了研究聚脲/钢筋混凝土厚板复合结构的抗爆性能,对聚脲/钢筋混凝土厚板复合结构开展不同装药量下的接触爆炸实验,并对其整体及局部的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利用LS-DYNA有限元仿真软件探究了聚脲/钢筋混凝土厚板复合结构的损伤过程及机理... 为了研究聚脲/钢筋混凝土厚板复合结构的抗爆性能,对聚脲/钢筋混凝土厚板复合结构开展不同装药量下的接触爆炸实验,并对其整体及局部的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利用LS-DYNA有限元仿真软件探究了聚脲/钢筋混凝土厚板复合结构的损伤过程及机理,并进一步分析了聚脲/钢筋混凝土厚板复合结构的破坏模式及特征。实验及有限元结果表明: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聚脲/钢筋混凝土厚板复合结构呈现6种破坏模式,即正面成坑;层裂破坏;层裂鼓包;震塌破坏,聚脲涂层鼓包大变形;爆炸贯穿,聚脲涂层严重鼓包变形;贯穿和撕裂破坏。在钢筋混凝土厚板背面涂覆聚脲有效增强了复合结构的抗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爆炸 钢筋混凝土厚板 聚脲涂层 抗爆性能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rmoplasticity of wide and thick continuous casting slab with heavy reduction
6
作者 Tian-ci Chen Xin Hu +2 位作者 Tan Zhao Cheng Ji Miao-yong Zhu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2196-2206,共11页
After the heavy reduction(HR)process was carried out at the solidification end of the continuous casting slab,the austenite grains were refined by recrystallization,which improved the thermoplasticity of the slab.Howe... After the heavy reduction(HR)process was carried out at the solidification end of the continuous casting slab,the austenite grains were refined by recrystallization,which improved the thermoplasticity of the slab.However,the reduction in deformation during the HR process initiated stress concentration at the slab surface,and the crack risk increased.To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risk of slab surface cracks under these complex conditions,the effect of the HR on the austenite recrystallization and thermoplasticity of a microalloyed slab surface was investigated by 15-pass reduction thermal sim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wide and thick slab continuous casting process.The softening fraction was introduced as a global internal variable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various recrystallized re-refined grains.After the critical strain reaches the critical strain of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a variety of recrystallization modes alternately occur.Among them,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dynamic crystallization to the later refinement reaches more than 50%.The contribution rates of static recrystallization and meta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to grain refinement are almost the same.The thermoplasticity of the slab surface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reduction pass.It was verifi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decrease in thermoplasticity is that the dislocation multiplication rate increases,resulting in a sharp increase in stress and a decrease in thermoplast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ification end reduction Continuous casting Wide and thick slab Austenite recrystallization THERMOPLASTICITY
原文传递
结晶器电磁搅拌对475 mm特厚板坯表层大颗粒夹杂物控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闫晟昌 甄新刚 +2 位作者 张炯明 尹延斌 雷星 《江西冶金》 2024年第2期116-121,共6页
特厚板坯已成为基础建设所依赖的重要钢铁材料,广泛应用于军用和民用领域。铸坯表层大颗粒夹杂物是影响铸坯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475 mm特厚板坯连铸生产过程中,为探究结晶器电磁搅拌(M-EMS)对铸坯表层夹杂物的影响,进行有M-EMS和无M-... 特厚板坯已成为基础建设所依赖的重要钢铁材料,广泛应用于军用和民用领域。铸坯表层大颗粒夹杂物是影响铸坯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475 mm特厚板坯连铸生产过程中,为探究结晶器电磁搅拌(M-EMS)对铸坯表层夹杂物的影响,进行有M-EMS和无M-EMS的对比试验。采用无水电解法提取试样中的大颗粒夹杂物,计算其数量密度和质量密度。结果表明,与无M-EMS时相比,有M-EMS时铸坯表层各尺寸夹杂物质量密度和数量密度均明显减小,其中,尺寸大于150μm的大颗粒夹杂物减少幅度最大,质量密度由3.817 mg/kg减小至1.511 mg/kg,表明M-EMS能有效控制特厚板坯表层大颗粒夹杂物。对夹杂物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夹杂物的来源可能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脱氧产物(Al_(2)O_(3)-SiO_(2)或单一的Al_(2)O_(3))、浇注过程中卷入的保护渣(含有Na_(2)O)以及由于钢水冲刷落入钢液中的耐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板坯 结晶器电磁搅拌 无水大样电解 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石英陶瓷材料介电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崔唐茵 王鹏 +3 位作者 刘瑞祥 王洪升 曹俊倡 陈东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6-672,共7页
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熔融石英陶瓷,通过XRD、SEM和电性能网络分析仪对陶瓷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介电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熔融石英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因素,为筛选制备石英陶瓷材料最优工艺方案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材料制... 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熔融石英陶瓷,通过XRD、SEM和电性能网络分析仪对陶瓷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介电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熔融石英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因素,为筛选制备石英陶瓷材料最优工艺方案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材料制备工艺一定时,制备不同厚度的石英陶瓷板,平铺烧结,同一块方板沿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密度逐渐下降,密度与介电常数呈正相关,密度每上升0.01 g/cm^(3),介电常数对应上升0.01~0.02,密度对损耗角正切数值影响不大;同一块板同样厚度位置,边角与中间位置的密度几乎没有变化;同一块板,同样厚度方向,介电常数变化不大;石英陶瓷板中引入松香导致试样更致密,密度升高,介电常数随之增大;相同密度的试样,采用不同的介电测试方式计算所得的介电常数有约0.03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石英陶瓷 凝胶注模成型 坯板厚度 坯板密度 松香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环境下超高层塔楼3.5 m厚大体积筏板混凝土施工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慧 《建筑技术》 2024年第14期1739-1742,共4页
超高层塔楼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施工一直是工程领域中难度较大的技术,本文以宁波某210 m超高层塔楼3.5m厚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施工为例,从施工部署、施工工艺、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全过程温度控制等方面入手,介绍高温条件下该塔楼11469 m^(3)... 超高层塔楼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施工一直是工程领域中难度较大的技术,本文以宁波某210 m超高层塔楼3.5m厚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施工为例,从施工部署、施工工艺、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全过程温度控制等方面入手,介绍高温条件下该塔楼11469 m^(3)筏板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一次性浇筑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以期为类似项目筏板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大体积混凝土 超厚筏板 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板坯连铸蠕变过程热力耦合数值模拟
10
作者 林威 何博 +2 位作者 王文学 候凯凯 陈乐彤 《重型机械》 2024年第3期54-60,共7页
基于钢Q345的高温蠕变参数,建立了适用于Q345的蠕变表达式。将计算温度与实际温度结合,通过有限差分法计算了适用于Q345连铸过程二冷区的对流换热系数。将改良后的对流换热系数作为边界条件,计算出了铸坯在连铸过程中各位置的温度、变... 基于钢Q345的高温蠕变参数,建立了适用于Q345的蠕变表达式。将计算温度与实际温度结合,通过有限差分法计算了适用于Q345连铸过程二冷区的对流换热系数。将改良后的对流换热系数作为边界条件,计算出了铸坯在连铸过程中各位置的温度、变化趋势与坯壳厚度。计算结果表明,除铸坯角部外,铸坯各位置均处于一定的温度区间,且呈下降趋势,坯壳厚度缓慢增至21 mm。通过采用热力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在不同拉坯速度下,计算出了距离外弧表面0~30 mm处节点的蠕变应变、等效应力和总的等效塑性应变。通过计算结果表明,特厚板铸坯在连铸过程中发生应力松弛现象,铸坯只在刚进入圆弧段时发生塑性应变,大大降低了铸坯发生表面裂纹的风险,从而使特厚连铸板坯在超低应变速率下高效、稳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板坯 数值模拟 热力耦合 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地铁上盖建筑采用厚板转换结构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中华 付修兵 +2 位作者 宋刚 孙红萍 桑桑 《山西建筑》 2024年第3期60-63,共4页
对南京5号线某地铁轨行区上盖建筑的转换层进行分析研究,论证了采用梁板转换体系、厚板转换体系的可行性,并对比分析了两种建模方式对转换厚板内力及配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转换层高度受限的情况下,厚板转换体系可行,两种厚板转换... 对南京5号线某地铁轨行区上盖建筑的转换层进行分析研究,论证了采用梁板转换体系、厚板转换体系的可行性,并对比分析了两种建模方式对转换厚板内力及配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转换层高度受限的情况下,厚板转换体系可行,两种厚板转换计算模型计算结果真实可靠,设计时采用两种模型计算结果的包络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轨行区上盖建筑 转换层高度受限 厚板转换 梁板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上盖建筑厚板转换及高位二次转换结构设计
12
作者 杨丰瑞 刘洋 +1 位作者 陈剑图 吴旻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3期70-75,共6页
广州某隧道上盖建筑结构同时存在隧道顶部的厚板转换层和裙楼顶部的高位转换层,形成二次转换结构体系。本文基于性能化的抗震设计方法,对结构上、下部设置不同的性能目标,进行相应的抗震性能分析,提出对应的加强措施。针对高位及二次转... 广州某隧道上盖建筑结构同时存在隧道顶部的厚板转换层和裙楼顶部的高位转换层,形成二次转换结构体系。本文基于性能化的抗震设计方法,对结构上、下部设置不同的性能目标,进行相应的抗震性能分析,提出对应的加强措施。针对高位及二次转换结构,补充了转换厚板有限元分析、钢管剪力墙稳定性及两个关键连接节点的专项分析。各项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整体及各构件的抗震性能均能达到预期目标,结构安全可靠。对设计和施工中的难题提出了创新解决思路,为同类型高层结构或转换体系的设计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上盖建筑 厚板转换 高位及二次转换 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有限元分析 关键节点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厚基础底板中大跨度组装式钢筋支架的应用——以苏州中南中心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帅亮 《工程建设》 2024年第5期47-52,共6页
超厚型基础底板因面临钢筋直径大、体量大、分布层数多、安装复杂等问题,需采取特定的型钢支架体系来辅助施工。以苏州中南中心为例,根据基坑形状、剪力墙巨柱插筋排布、电梯井排布等情况,合理设置大跨度型钢钢筋支架,减少立柱数量,确... 超厚型基础底板因面临钢筋直径大、体量大、分布层数多、安装复杂等问题,需采取特定的型钢支架体系来辅助施工。以苏州中南中心为例,根据基坑形状、剪力墙巨柱插筋排布、电梯井排布等情况,合理设置大跨度型钢钢筋支架,减少立柱数量,确保钢筋铺设搬运转向便利;同时,根据施工工况推演,分析各个阶段钢筋支架的受力情况,优化型钢规格和连接节点。最终实践证明:采用高强螺栓连接与焊接连接结合的方式,形成一种用于超厚基础底板的大跨度组装式钢筋支架,可大幅减少焊接作业量;同时,通过地面组装后整体吊装,可减小吊装作业量,加快钢筋施工进度,加快底板封闭时间,保证基坑整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支架 大跨度 组装式 工况推演 受力分析 超厚型基础底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晶器保护渣原渣形貌及连铸结团样矿相组织分析
14
作者 盖一铭 徐龙云 +1 位作者 张同生 杨健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68,82,共8页
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测试手段对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3种保护渣熔融冷却原渣及其连铸过程中结块的矿物组成、结晶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保护渣试样球型度较高,表面光滑。保护渣A主要析晶矿相为枪晶石、霞石、硅灰石... 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测试手段对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3种保护渣熔融冷却原渣及其连铸过程中结块的矿物组成、结晶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保护渣试样球型度较高,表面光滑。保护渣A主要析晶矿相为枪晶石、霞石、硅灰石;保护渣B主要析晶矿相为枪晶石、硅灰石、铁钠钾硅石;保护渣C主要析晶矿相为枪晶石。烧结相的大量黏结是渣条、结块形成长大的主要原因。为减少结团样出现的可能性,应降低保护渣中Al_(2)O_(3)含量成分,适当提高保护渣中的碳含量,使保护渣在连铸过程中具有良好析出枪晶石的能力。这样可以均匀和稳定铸坯与结晶器的之间的传热,从而降低渣条发黏导致液渣层动态平衡被破坏可能性,以减少保护渣结块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板 渣条 结晶矿相 保护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集群项目超大复杂筏板施工综合技术研究
15
作者 戴培源 裴卫昶 栗建庭 《建筑施工》 2024年第12期2110-2114,共5页
超大筏板结构能满足大构件的承载面积和承载能力的需求,还能起到分散荷载的效果,从而满足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但该结构在设计及施工中均面临着复杂设计、筏板超厚和多变标高的技术难题。以深圳市南山区某实验室集群项目为例,通过对筏板变... 超大筏板结构能满足大构件的承载面积和承载能力的需求,还能起到分散荷载的效果,从而满足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但该结构在设计及施工中均面临着复杂设计、筏板超厚和多变标高的技术难题。以深圳市南山区某实验室集群项目为例,通过对筏板变标高构造、承台底板砖胎模、超厚底板施工钢筋支撑等工艺的分析及应用,证明超高砖胎模配合分层回填施工能很好地为防水提供平整基层面、提高防水施工质量,超厚筏板采用优化后的型钢支撑既能方便施工、降低施工成本,还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集群项目 超大筏板 复杂设计 超厚底板 多变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返回料单次电子束冷床炉熔炼厚扁锭工艺研究
16
作者 朱晓龙 姜浩 梁高飞 《宝钢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12-15,共4页
由于电子束冷床炉熔炼真空度高,熔炼铸锭的厚度大、截面积大,TC4返回料的形状尺寸不规则布料难度大、成分不均匀,导致TC4钛合金中的Al元素控制困难。研究了TC4返回料在专业化处理后,与海绵钛、Al-V中间合金及Al豆(返回料占原材料总量的5... 由于电子束冷床炉熔炼真空度高,熔炼铸锭的厚度大、截面积大,TC4返回料的形状尺寸不规则布料难度大、成分不均匀,导致TC4钛合金中的Al元素控制困难。研究了TC4返回料在专业化处理后,与海绵钛、Al-V中间合金及Al豆(返回料占原材料总量的50%)在3150 kW电子束冷床炉的单次熔炼工艺,结果表明:熔炼过程中Al元素挥发明显,挥发量为13%~24%(原料与铸锭中铝质量分数之差/原料中铝质量分数)、V元素的质量分数有略微上升。将原料中的Al、V质量分数分别添加到7.5%和4%,并通过合理布料,同时将熔炼速度控制在600 kg/h、炉内真空度为(5~8)×10^(-3)Torr(1 Torr=133.32 Pa),由此所获得的TC4钛合金化学成分均匀性好,成分符合GB/T 3620.1—2016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电子束冷床炉熔炼工艺 大厚度规格锭坯 Al元素挥发 钛合金返回料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厚筏板冷却循环水降温技术施工实践
17
作者 叶建长 范垚垚 +2 位作者 沈君冰 孙煌荣 白瑜 《绿色建筑》 CAS 2024年第1期123-126,共4页
从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节能环保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冷却水管的安装、固定、功能二次开发以及深基坑施工条件利用等方面进行攻关,成功设计出安装简易、固定方便、节点牢固、整体安全可靠的冷却循环水降温技术,该技... 从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节能环保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冷却水管的安装、固定、功能二次开发以及深基坑施工条件利用等方面进行攻关,成功设计出安装简易、固定方便、节点牢固、整体安全可靠的冷却循环水降温技术,该技术在太平报恩寺重建项目中的施工与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超厚筏板混凝土有害裂缝等质量问题,为今后超厚筏板混凝土相关项目的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厚筏板 冷却循环水降温技术 节能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厚板坯连铸机液压振动驱动装置的优化设计
18
作者 熊杰 《山西冶金》 2024年第12期138-141,共4页
通过建立振动驱动力的数学模型,分析宽厚板坯连铸机振动装置负载状况、振动曲线,计算得出振动所需的驱动力曲线,明确驱动力变化规律,并对多组振动平衡装置参数进行对比,从而优化驱动装置设计选型。
关键词 宽厚板坯液压振动装置 振动曲线 驱动力 平衡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355C厚规格热轧带钢边部裂纹成因与控制
19
作者 马进 薛长江 +1 位作者 高冲 张野 《冶金信息导刊》 2024年第6期32-36,共5页
为了解决炼钢厂厚规格Q355C热轧卷板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上、下表面双侧边部大量无规律裂纹问题,从钢水成分调控、设备精度校准以及冷却过程控制等多个关键环节着手,深入分析了造成边部裂纹的潜在因素。基于这些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 为了解决炼钢厂厚规格Q355C热轧卷板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上、下表面双侧边部大量无规律裂纹问题,从钢水成分调控、设备精度校准以及冷却过程控制等多个关键环节着手,深入分析了造成边部裂纹的潜在因素。基于这些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工艺优化措施,旨在全面提升钢材的品质和生产的效率。通过这些改进,期望实现减少热送板坯边部裂纹发生、提高成材率的目标,进而确保最终产品的可靠性与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卷 厚规格 边部裂纹 板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板厚度1/4处探伤不合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20
作者 陈建超 岳土民 陈浩 《山东冶金》 CAS 2024年第5期16-18,共3页
针对20mm规格Q345qD桥梁钢板厚度1/4处出现的探伤不合格问题,对探伤缺陷位置精确定位并取样。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发现钢板1/4处存在超长超粗的点链状含Al、Ca、Mg的氧化物,并伴随有氢致裂纹是造成钢板探伤不合... 针对20mm规格Q345qD桥梁钢板厚度1/4处出现的探伤不合格问题,对探伤缺陷位置精确定位并取样。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发现钢板1/4处存在超长超粗的点链状含Al、Ca、Mg的氧化物,并伴随有氢致裂纹是造成钢板探伤不合的主要原因。根据分析结果,对桥梁钢的冶炼和连铸工艺提出避免精炼后期补铝线、保证软吹时间、减少中间包干式料脱落、降低钢中氢含量等改进措施,解决了探伤不合格问题,提高了桥梁钢板的探伤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板 厚度1/4 探伤不合 B类夹杂物 软吹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