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两个结合”视域下毛泽东改造主观世界思想之意涵再认识 |
车桂林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2
|
基于博弈论的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行为分析 |
朱颖芳
肖云华
张贵
谭三清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3
|
马克思转形理论的一个数理证明——兼评鲍特凯维兹关于转形问题的研究 |
岳宏志
寇雅玲
|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4
|
论通识教育 |
胡守钧
|
《复旦教育论坛》
|
2003 |
7
|
|
5
|
论自我改造与主体性教育之实践本性的重建 |
陈菊
包兵兵
|
《当代教育与文化》
|
2013 |
5
|
|
6
|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对教育交往史研究的启示 |
申国昌
吴艳君
|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2
|
|
7
|
艺术中介间性观:当代艺术文化与艺术文化学新探 |
程原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8
|
毛泽东改造主观世界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 |
熊芳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9
|
教育学的困境与企盼——略论教育理论思维 |
牛利华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0
|
互联网转型驱动的线下旅行社电子商务能力识别——创业感知的中介效应 |
朱镇
王新
|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7
|
|
11
|
毛泽东关于改造主观世界思想简析 |
韩振峰
|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2
|
|
12
|
中国经济学建设与创新刍议 |
沈越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3
|
文化全球化时代中关于译者主体性的认知诗学思考——基于“可能世界理论”视角 |
田霞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4
|
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学伦理教学模式的研究 |
郭德君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08 |
2
|
|
15
|
一体化学科视界中的马克思主义——沃勒斯坦的马克思主义观初探 |
吴苑华
陈玲
|
《莆田学院学报》
|
2012 |
1
|
|
16
|
论唯物史观与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 |
薛其林
|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3
|
|
17
|
毛泽东哲学精华考 |
林源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18
|
毛泽东改造主观世界思想的历史文化背景 |
封来贵
|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9
|
论教学论研究的生活论转向 |
张有龙
赵爱荣
|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1
|
|
20
|
社会转型期多元化的行政法特色 |
李修琼
|
《行政与法》
|
200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