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图腾到艺术——楚凤纹样嬗变及文化内涵研究
1
作者 刘小钰 王群山 《丝网印刷》 2024年第24期30-32,共3页
楚凤纹样作为楚文化最绚丽的明珠,受到地理环境、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造型由简朴单一到丰富多样、形态由抽象原始到灵动浪漫、构图由单一重复到韵律的嬗变发展规律。楚凤纹样体现了楚文化对于美的精神追求和刚柔并济的民族气象... 楚凤纹样作为楚文化最绚丽的明珠,受到地理环境、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造型由简朴单一到丰富多样、形态由抽象原始到灵动浪漫、构图由单一重复到韵律的嬗变发展规律。楚凤纹样体现了楚文化对于美的精神追求和刚柔并济的民族气象,在当代社会审美和设计应用中潜力无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凤纹样 文化内涵 纹样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楚地区蓝印花布传统凤纹造型特征与文化内涵探析
2
作者 黄婉琼 王妮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8-46,共9页
荆楚地区蓝印花布以“凤纹”为主,沿袭从楚国时期到明清民俗化的“凤纹”崇拜,演变成符合社会需要的蓝印花布凤纹,满足荆楚地区人民对凤文化的推崇。文章基于荆楚地区蓝印花布文献资料图案收藏,运用图像学和类型学研究方法对传统凤纹进... 荆楚地区蓝印花布以“凤纹”为主,沿袭从楚国时期到明清民俗化的“凤纹”崇拜,演变成符合社会需要的蓝印花布凤纹,满足荆楚地区人民对凤文化的推崇。文章基于荆楚地区蓝印花布文献资料图案收藏,运用图像学和类型学研究方法对传统凤纹进行分类、对比研究。通过对其图案构图形式与造型特征分析发现:凤纹构图有S身形、C身形以及十字展翅形,造型有孔雀形凤纹、鸡形凤纹、鸟形凤纹;凤纹造型延续浪漫奇异、羽化升天的内心观照,天人合一、方圆融合的和合意境。荆楚地区蓝印花布凤纹文化内涵以溯源楚凤原始图腾与近代民间凤纹之间的文化耦合,进一步解析其吉祥福寿的生命观和自给自足的经济观,提出荆楚地区蓝印花布传统凤纹亟待传承与保护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楚地区 传统凤纹 造型特征 蓝印花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畲族“凤凰装”探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俞敏 崔荣荣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51,共4页
系统地论述了"凤凰装"的起源、形制特征,以及"凤凰装"所凝聚的畲族丰富的民俗文化、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等内容,并对形成这一独特文化内涵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析,进而更深层次地揭示畲族历史发展的历程和传统服饰... 系统地论述了"凤凰装"的起源、形制特征,以及"凤凰装"所凝聚的畲族丰富的民俗文化、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等内容,并对形成这一独特文化内涵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析,进而更深层次地揭示畲族历史发展的历程和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族 凤凰装 民族特色 起源 形制特征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织锦的楚文化印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高媛 徐青青 +3 位作者 戴野萍 阳献东 赵晶 许凡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8-111,共4页
对土家织锦与楚文化之间的关系做系统的论述。楚文化是先秦时期由楚人在长江中游创造的地域性文化,与楚地相邻的土家族地区也打上了楚的烙印。他们之间文化的渊源,以及对凤的历史印记,都表现出土家族文化与楚文化之间曾经的交流与融合... 对土家织锦与楚文化之间的关系做系统的论述。楚文化是先秦时期由楚人在长江中游创造的地域性文化,与楚地相邻的土家族地区也打上了楚的烙印。他们之间文化的渊源,以及对凤的历史印记,都表现出土家族文化与楚文化之间曾经的交流与融合。作为土家族文化重要载体之一的土家织锦,更是有着深刻的楚的印痕,在织造方法上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图案风格也都呈现出几何抽象化特点。所作研究对消逝的巴楚文明的探究和见证中华文明的多元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织锦 楚文化 文化渊源 凤纹 织造方法 图案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装与畲族传统服饰文化探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俞敏 崔荣荣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3-117,共5页
凤凰装是随着畲族历史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服饰形态,是畲族社会文化与精神文化共融的表现,蕴含着畲族历史、民俗、艺术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基于对福建闽东地区的福州市罗源县竹里乡、福安市蕉城区飞鸾镇南山村、宁德市... 凤凰装是随着畲族历史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服饰形态,是畲族社会文化与精神文化共融的表现,蕴含着畲族历史、民俗、艺术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基于对福建闽东地区的福州市罗源县竹里乡、福安市蕉城区飞鸾镇南山村、宁德市霞浦县白露坑半月里村等畲族村的实地调研,从凤凰装的历史溯源入手,系统地分析了其艺术特征,总结归纳了凤凰装所凝聚的畲族丰富的历史、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多方面意涵,并对形成这一独特文化内涵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析,进而更深层次地揭示畲族历史发展的历程和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族 凤凰装 民族特色 历史溯源 艺术表征 文化意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背景下凤阳凤画数字化设计创新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悦 高安格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50-57,共8页
目的 为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凤阳凤画的艺术特色并推动创新,提出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进行凤阳凤画的数字化保护和创意设计。通过AI技术,可以全面、清晰地展示凤画的细节,传递其核心理念,并实现更具创新性和视觉吸引力的传承方式,从而更... 目的 为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凤阳凤画的艺术特色并推动创新,提出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进行凤阳凤画的数字化保护和创意设计。通过AI技术,可以全面、清晰地展示凤画的细节,传递其核心理念,并实现更具创新性和视觉吸引力的传承方式,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方法 利用AI技术中的目标检测和风格迁移算法对凤画的图案特征和风格特征进行提取和采集,并集成到凤画创作平台。从传承、传播、创作、创新四方面对该平台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实现方案。结果 将AI技术与凤阳凤画的创作结合,设计出了具有凤画图案和风格特征知识的智能创作平台“翙”APP。结论 本研究为凤阳凤画的数字化保护和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不仅提高了创作效率,还拓展了凤阳凤画的传播途径,实现了文化创新与科技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凤阳凤画 数字化 目标检测 风格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景宁畲族传统民居卷草凤凰纹装饰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蓝法勤 《设计艺术研究》 2013年第1期94-99,共6页
浙江景宁畲族传统民居以大量卷草凤凰纹为装饰。通过对卷草凤凰纹表现样式和寓意进行研究,剖析畲族的"崇凤"习俗;类比当地畲、汉民居装饰纹样的不同,表明卷草凤凰纹是畲族民众创造性地把图腾崇拜符号附着在建筑上,并与日常生... 浙江景宁畲族传统民居以大量卷草凤凰纹为装饰。通过对卷草凤凰纹表现样式和寓意进行研究,剖析畲族的"崇凤"习俗;类比当地畲、汉民居装饰纹样的不同,表明卷草凤凰纹是畲族民众创造性地把图腾崇拜符号附着在建筑上,并与日常生活中的族群识别、原始宗教信仰和传统建筑装饰融为一体,成为特殊的畬族民居装饰符号。卷草凤凰纹是畲族先民将精神、文化、民族形象与对自然、汉文化适应和融合的艺术经验的总结,体现了畲族符号艺术、民居建筑、图腾崇拜与宗教信仰的紧密结合,是畲族民众对宗族血缘关系、信仰、神灵崇拜的艺术思维,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平安吉祥的向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族民居 表现样式 卷草凤凰纹 图腾崇拜 象征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琴曲《百鸟朝凤》中的传统音乐元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江霞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77-79,共3页
王建中的钢琴独奏曲《百鸟朝凤》的曲式结构、织体和声、旋律发展手法、艺术风格继承并发展了同名唢呐曲中的典型特征,渗透着中国传统音乐元素,是一首中国民间器乐作品钢琴化和钢琴织体民族化的成功典范。
关键词 《百鸟朝凤》 曲式结构 织体和声 旋法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型凤凰松桃式苗族女装之上衣结构解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马万林 《纺织报告》 2018年第7期51-53,共3页
本课题结合人体与服装的特征分析湘西型凤凰松桃式苗族女装上衣结构的静态结构特点和动态结构特点。通过上衣实物的测量解析并还原传统女装上衣的衣身结构,结合现代化工业批量生产的实际情况,按照服装结构设计原理,采用公式计算法进行... 本课题结合人体与服装的特征分析湘西型凤凰松桃式苗族女装上衣结构的静态结构特点和动态结构特点。通过上衣实物的测量解析并还原传统女装上衣的衣身结构,结合现代化工业批量生产的实际情况,按照服装结构设计原理,采用公式计算法进行现代化的人体数据和工业化规格尺寸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松桃式 上衣结构 女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型凤凰松桃式苗族女装之裤子结构解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万林 《纺织报告》 2018年第9期56-58,共3页
本课题结合人体与服装的特征分析湘西型凤凰松桃式苗族女装裤子的静态结构特点和动态结构特点。通过裤装实物的测量解析并还原传统女装裤子的结构,结合现代化工业批量生产的实际需求,利用服装结构设计原理,采用公式计算法进行裤装的人... 本课题结合人体与服装的特征分析湘西型凤凰松桃式苗族女装裤子的静态结构特点和动态结构特点。通过裤装实物的测量解析并还原传统女装裤子的结构,结合现代化工业批量生产的实际需求,利用服装结构设计原理,采用公式计算法进行裤装的人体数据测量、计算公式采用和工业化规格尺寸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松桃式 裤子结构 苗族服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异质各臻其极——王维、韩愈、王安石“桃花源”诗比较阅读
11
作者 郝达 文晓华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38-41,共4页
自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后,"桃花源"便成为诗歌表现热点。王维、韩愈、王安石的同题桃花源诗堪称代表。由于写作目的的不同,桃源主题及表现方式皆出现重大改变,对此加以详细辨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对"桃花源"... 自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后,"桃花源"便成为诗歌表现热点。王维、韩愈、王安石的同题桃花源诗堪称代表。由于写作目的的不同,桃源主题及表现方式皆出现重大改变,对此加以详细辨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对"桃花源"母题的发展、唐宋诗风及歌行体诗的深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源 本事 诗风 歌行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影片《桃花泣血记》的多重张力扭结
12
作者 周仲谋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33,共8页
认为1931年由联华影业公司摄制出品、卜万苍编导的电影《桃花泣血记》,既有着对中国电影本土化、民族化的尝试,又蕴含了追求爱情婚姻自主、争取女性自由解放的现代启蒙思想,并流露出同情底层民众、批判贫富差距的进步阶级意识。多重张... 认为1931年由联华影业公司摄制出品、卜万苍编导的电影《桃花泣血记》,既有着对中国电影本土化、民族化的尝试,又蕴含了追求爱情婚姻自主、争取女性自由解放的现代启蒙思想,并流露出同情底层民众、批判贫富差距的进步阶级意识。多重张力的相互扭结,使《桃花泣血记》成为20世纪30年代初期一个独特的电影文本,带有20世纪20年代旧式市民电影向30年代新兴左翼电影过渡的痕迹。影片中隐含的现代启蒙思想和进步阶级意识,为卜万苍后来执导《三个摩登女性》《母性之光》《黄金时代》《凯歌》等左翼电影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泣血记》 民族色彩 启蒙思想 阶级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古道教仙传中的“食桃修仙”母题研究
13
作者 张玉莲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72-78,共7页
中古道教仙传中,"食桃修仙"母题的产生有其相应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在探究该母题产生的基础上,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桃"被仙化的多重原因。就外因而言,桃被仙化与神仙信仰的广泛流传有关。就内因而言,桃被仙化与... 中古道教仙传中,"食桃修仙"母题的产生有其相应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在探究该母题产生的基础上,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桃"被仙化的多重原因。就外因而言,桃被仙化与神仙信仰的广泛流传有关。就内因而言,桃被仙化与桃特殊丰富的文化内涵紧密相连。进而以"食王母桃"这一母题为中心梳理"食桃修仙"母题的流变。该母题的流变与桃被赋予的神效和异形密切相关,由此导致"食桃修仙"母题呈现出神异浪漫的美学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仙传 食桃修仙 桃被仙化 母题流变 美学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意闪烁的影视画面——废名小说笔法新探
14
作者 朱伟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86-90,共5页
以“美文”和“奇文”著称的废名小说,有着像“电影一样”流动画面构成可视性的特点。“梦”是他连接“诗境”“画境”的媒介,废名的写作即是“构梦”。
关键词 废名 小说笔法 电影 梦境 桃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桃花源记》的版本流变看其文体归宿
15
作者 田瑞文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09年第4期56-58,17,共4页
《桃花源记》是收录在《陶渊明集》中的一篇散文,但它也同时被作为一篇小说收录在《搜神后记》里。我们应当继续将之当作散文来看,尽管这种文体是在后世的解读中形成的。
关键词 《桃花源记》 文体 《陶渊明集》 《搜神后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李白诗歌中的人格意象
16
作者 张保宁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95-97,共3页
“松桂”、“鸾风”、“桃李”三种意象在李白的咏物诗中最具象征性。诗人咏“松枝”以象征自己的高洁人格 ;描绘“鸾风”以表达自己的凌云之志 ;借“桃李”来讥刺趋炎附势的小人品格。
关键词 李白 诗歌 人格意象 松桂意象 桃李意象 鸾凤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苗服饰与凤凰松桃式苗族服饰比较
17
作者 马万林 《纺织报告》 2020年第7期74-80,共7页
“红苗”是苗族繁多支系中相对单一、稳定的支系,主要分布在今湘西、松桃等地,以“衣尚红”著称,其服饰被称为“红苗服饰”。苗族湘西型凤凰松桃式服饰则主要分布在湖南凤凰县的南部、西南、西北等地区和贵州松桃县的大部分地区,该区域... “红苗”是苗族繁多支系中相对单一、稳定的支系,主要分布在今湘西、松桃等地,以“衣尚红”著称,其服饰被称为“红苗服饰”。苗族湘西型凤凰松桃式服饰则主要分布在湖南凤凰县的南部、西南、西北等地区和贵州松桃县的大部分地区,该区域为古代红苗居住区域,其语言、习俗、服饰保存相对完整。文章从红苗与苗族之隶属关系着手,理清红苗所涉地区,分析红苗的服饰形制;通过比较分析“红苗服饰”和“凤凰松桃式苗族服饰”结构形态异同,探讨湘西型凤凰松桃式苗族服饰的历史脉络和发展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松桃式 红苗 苗族服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承文化视角下畲族凤凰装数字化采集及表征
18
作者 俞敏 《山东纺织科技》 2021年第5期43-46,共4页
文章从物承文化视角对“凤凰装”文化进行解码,运用数字化技术将凤凰装从“物”和“事”两部分进行数字化采集及表征,并尝试构建“凤凰装”数字化展示平台,以此实现“凤凰装”文化与现代社会环境的融合。
关键词 物承文化 凤凰装 畲族 数字化采集及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琴曲《百鸟朝凤》的审美特征与音乐表现 被引量:2
19
作者 邹静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4年第2期89-92,共4页
弹奏《百鸟朝凤》除了需要很好的技能技巧外 ,还需要从理论上去理解解其民族文化的底蕴及内涵、审美特征、创作的特点以及如何用理论去指导技术、处理各种音色 。
关键词 百鸟朝凤 自由节奏 民族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寻桃花源——也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书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81-85,共5页
《桃花源记并诗》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前人多有研究。而有关“桃花源”这一地理位置真伪之争论,则颇为激烈。笔者经过对当时流传的几种武陵人奇遇故事的比较,认为陶渊明亦不过如当时之小说家,将这一怪异故事记载下来罢了,因此《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并诗》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前人多有研究。而有关“桃花源”这一地理位置真伪之争论,则颇为激烈。笔者经过对当时流传的几种武陵人奇遇故事的比较,认为陶渊明亦不过如当时之小说家,将这一怪异故事记载下来罢了,因此《桃花源记》是一篇小说,其中之“桃花源”这一地理位置亦不宜坐实。而《桃花源记并诗》在历来陶本中“文”、“诗”并载,这种文体特征极有可能受到佛经文体偈颂相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源 小说 佛经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