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thers”Inside the Invisibly Walled World—Chinese Rural Cultural Identity Crises
1
作者 LIU Jua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19年第3期135-153,共19页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dentity politics and crises of rural cultural identity in Chinese“walled”practices of urbanization and its modernization,which is not signal but a core of stability.Here,this topic was si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dentity politics and crises of rural cultural identity in Chinese“walled”practices of urbanization and its modernization,which is not signal but a core of stability.Here,this topic was situated within historically specific modernity developments and practices which have disturbed the relatively“settled”character of rural cultural identity,above all in relation to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Though rural people seems to have a common rural origin,they actually encountered with unprecedented cultural identity crises—the questions of becoming rather being:not“who they are”or“where did they came from”,but“what they might become”and“how they might represent themselves”during their way to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The above questions constitute the content of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cultural IDENTITY modernity URBANIZATION history “oth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天瑜的中国现代化史研究管窥
2
作者 雷平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01-107,共7页
冯天瑜较早从“文化转型”的视角开展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他从宏观上探究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特征;又从微观着眼,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典范人——张之洞,以及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典型区域——武汉,进行了探究。进入21世纪后,冯天瑜... 冯天瑜较早从“文化转型”的视角开展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他从宏观上探究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特征;又从微观着眼,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典范人——张之洞,以及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典型区域——武汉,进行了探究。进入21世纪后,冯天瑜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病”进行了反思。他以文化史研究方法开辟了中国现代化研究领域颇具特色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天瑜 文化史 中国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口述史到数字叙事:盘瓠传说非遗传承的现代化转型与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3
作者 彭文婧 周馨 刘泽海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2期276-279,共4页
盘瓠传说于2011年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但数字化时代使口述传承面临传承人减少、流传地萎缩及娱乐文化冲击等挑战。为此,笔者据研究及探讨顺势提出数字化传承、数字叙事构建及非遗元素产品创新等转型路径,媒介创新传播和多元合作策略... 盘瓠传说于2011年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但数字化时代使口述传承面临传承人减少、流传地萎缩及娱乐文化冲击等挑战。为此,笔者据研究及探讨顺势提出数字化传承、数字叙事构建及非遗元素产品创新等转型路径,媒介创新传播和多元合作策略等。这些策略旨在助力盘瓠传说的活态传承与广泛传播,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非遗文化,为其有效传播开辟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瓠传说 口述史 非遗传承 对外传播 现代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文化主体性”的逻辑讲“纲要”课的几点思考
4
作者 李谷悦 胡静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83-89,共7页
以文化主体性作为分析背景和话语逻辑,以坚定文化自信为战略出发点,探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讲授机理,思考如何将“文化主体性”导入到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学习中、如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解析中强化“文化主体性”、如何在新... 以文化主体性作为分析背景和话语逻辑,以坚定文化自信为战略出发点,探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讲授机理,思考如何将“文化主体性”导入到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学习中、如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解析中强化“文化主体性”、如何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章节中提升文化主体性的高度等问题,呈现多层次主体和异质性要素交互形塑的历史性与社会性,思想性与实践性,进而赋能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校史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庆师范大学校史挖掘利用为例
5
作者 张敏 方瑞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26-129,共4页
红色校史文化内涵丰富,将其深度融入“纲要”课教学,从而形成珍贵的教育教学资源,具有较强价值性和可行性。文章提出通过挖掘校史文化、把握课堂主阵地、开展社会调研和利用“两馆”资源,探索将红色校史文化应用于“纲要”课教学的方法... 红色校史文化内涵丰富,将其深度融入“纲要”课教学,从而形成珍贵的教育教学资源,具有较强价值性和可行性。文章提出通过挖掘校史文化、把握课堂主阵地、开展社会调研和利用“两馆”资源,探索将红色校史文化应用于“纲要”课教学的方法和路径,彰显校史文化独特魅力,增强课程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切实提高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校史文化 教学融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红色文化传承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融合路径探析
6
作者 杨筱洁 《红河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6-88,共3页
文章通过分析云南红色文化的历史内涵、价值功能以及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融合路径,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建议与实践路径,旨在探究进一步把深厚的云南红色文化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进一步融合,更好地实现红色文化传承,... 文章通过分析云南红色文化的历史内涵、价值功能以及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融合路径,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建议与实践路径,旨在探究进一步把深厚的云南红色文化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进一步融合,更好地实现红色文化传承,推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色文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深度融合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城市“摩登”现象及其论争
7
作者 焦婕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130-138,共9页
20世纪30年代前后,中国主要城市生活中的“摩登”现象极为普遍,凡是城市生活中带有潮流式的东西皆可以“摩登”称之,其中许多内容反映着城市市民在生活中追逐世界潮流的步伐。官方对“摩登”现象多持否定态度,民间对“摩登”现象则是敌... 20世纪30年代前后,中国主要城市生活中的“摩登”现象极为普遍,凡是城市生活中带有潮流式的东西皆可以“摩登”称之,其中许多内容反映着城市市民在生活中追逐世界潮流的步伐。官方对“摩登”现象多持否定态度,民间对“摩登”现象则是敌视与维护的言行并存,舆论严重撕裂,由此形成了思想舆论界的“摩登肯定派”与“摩登否定派”的论争,这是近代以来中西方文化在接触过程中产生的碰撞与摩擦的具体体现之一。由此可以了解彼时国人对于西方新奇事物的排斥、选择与扬弃。许多优秀的外来事物就是在这种博弈中逐渐被中华文化所吸收、借鉴,成为民众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代社会则在这样的冲突、选择与认同的过程中不断演进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登现象 近现代城市生活 中西文化论争 社会文化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现代西方“神话”历史:“古希腊起源”、霸权意识和回溯式目的论
8
作者 梁孝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1-14,共14页
神话历史是指以解释和维护现实为目标而构建的历史,它往往遮蔽真实的历史。由于存在巨大的可信文字记录断裂期、现实政治的需要和现代西方史学作为民族国家神圣化工具的地位等重要因素,西方史学中存在大量神话历史。西方文明的“古希腊... 神话历史是指以解释和维护现实为目标而构建的历史,它往往遮蔽真实的历史。由于存在巨大的可信文字记录断裂期、现实政治的需要和现代西方史学作为民族国家神圣化工具的地位等重要因素,西方史学中存在大量神话历史。西方文明的“古希腊起源”论是现代西方神话历史构架的基石。它并非古已有之,而是出现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欧洲文化自我意识在历史中投射的产物。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兴起的历史进程,也是欧洲全球霸权形成的过程。新的欧洲文化自我意识在进行自我解释时,同时也是在对欧洲霸权进行解释。新的欧洲文化自我意识渗透着霸权意识。当它投射于历史时,霸权意识形成西方神话历史的五大迷思:西方文明特质论、西方文明内在发展论、西方文明天定命运论、西方文明世界引领论、西方文明使命论。回溯式目的论是西方神话历史谬误产生的重要的认识论根源,它衍生三大方法论错误:以结果做原因,预设西方文明特质;寻找相似性,虚构内在连续性;将历史目的论化、泛道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西方神话历史 欧洲文化自我意识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回溯式目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通州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探析——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9
作者 田湘红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3-67,共5页
北京通州历史文化悠久,资源丰富,与中国近现代史契合度高,这给高校思政教育融入通州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了良好条件。但存在相关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程难度大、整合利用的资源积累度不够、使用资源的自觉意识不强等现实困难。结合《... 北京通州历史文化悠久,资源丰富,与中国近现代史契合度高,这给高校思政教育融入通州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了良好条件。但存在相关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程难度大、整合利用的资源积累度不够、使用资源的自觉意识不强等现实困难。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改革实践,提出北京通州历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的路径,即课程教育理念的强化和通州历史文化资源的转化,切实推进高校思政课程的高质量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通州 历史文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高校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思政课教学的三维契合向度——基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审思
10
作者 薛晓芳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3期101-105,共5页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命题的提出,反映出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把握达到新高度,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人类文明形态彻底变革的决心和信心。培育全民族新的文化使命感,自觉将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上升到担...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命题的提出,反映出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把握达到新高度,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人类文明形态彻底变革的决心和信心。培育全民族新的文化使命感,自觉将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上升到担当和创新的高度,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不更要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立德树人作用突出,理应立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演进理路,积极探释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间的多重契合向度,从而主动承担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契合向度 思政建设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仁来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71-173,共3页
地方红色文化是具有区域性特色的红色文化,承载了中国共产党在各地艰苦卓绝的革命和建设历程,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将其有机融入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中,有助于大学生提升历史认知、增强情感认同、强化奋斗精神、促进知行转... 地方红色文化是具有区域性特色的红色文化,承载了中国共产党在各地艰苦卓绝的革命和建设历程,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将其有机融入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中,有助于大学生提升历史认知、增强情感认同、强化奋斗精神、促进知行转化。要紧密结合地方历史文化特点,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多措并举提升教师资源整合能力,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挖掘内生动力激发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地方红色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红色文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大思政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文物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12
作者 武洋 白路 姜雪鸣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67-171,共5页
革命文物资源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本文主要从历史传承性、内容契合性、现实需求性等三方面探讨革命文物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内在逻辑,并从资源整合、内容优化、师资培育三... 革命文物资源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本文主要从历史传承性、内容契合性、现实需求性等三方面探讨革命文物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内在逻辑,并从资源整合、内容优化、师资培育三方面探讨具体的实践进路,以期更好地运用革命文物资源,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思政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物资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内在逻辑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茜 张晨睿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9-16,26,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内含和平发展的基本特征。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发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平基因,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国情现状,着眼于对世界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以其丰富的理论内涵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 中国式现代化内含和平发展的基本特征。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发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平基因,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国情现状,着眼于对世界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以其丰富的理论内涵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提供了合法性依据、路径选择和目标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旗帜鲜明地倡导和平发展道路,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主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历史发展主题,坚持独立自主的世界历史发展原则,构建人类命运与共的世界历史发展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维护世界和平;树立全球视野,扩大开放交往;强化问题意识,展现大国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 和平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源红色文化有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
14
作者 黄娜 高晓波 《萍乡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4-78,共5页
安源红色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育人价值。将安源红色文化有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对于弘扬红色文化、厚植家国情怀、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具有作用。以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中国共产... 安源红色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育人价值。将安源红色文化有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对于弘扬红色文化、厚植家国情怀、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具有作用。以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安源工人运动的伟大实践三个方面为着力点,将安源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实践全过程,打造课堂教学内容,运用实践教学基地,注重数字技术赋能,提升“纲要”课深度、温度和广度,进而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源红色文化 “纲要”课 价值意蕴 着力点 路径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洁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8-123,共6页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的教育资源宝库。有效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不仅会有助于发挥重要的历史育人效能,而且有助于思政课教师把道理讲深讲透讲...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的教育资源宝库。有效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不仅会有助于发挥重要的历史育人效能,而且有助于思政课教师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筑牢青年学生家国意识。深化教学研究,推进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联动;构建线上线下融入格局等,是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医学史研究的前沿问题与理论探索——评《直面病痛:中国近现代医学史研究》
16
作者 刘启满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68-71,共4页
张大庆教授新著《直面病痛:中国近现代医学史研究》一书汇集了其在医学史研究和教学工作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该书分为中国近现代医学史、医学思想史、医学社会文化史、中外医学交流史、医学编史学和医学史教育凡六编,集中展现了张大庆... 张大庆教授新著《直面病痛:中国近现代医学史研究》一书汇集了其在医学史研究和教学工作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该书分为中国近现代医学史、医学思想史、医学社会文化史、中外医学交流史、医学编史学和医学史教育凡六编,集中展现了张大庆教授立足当代中国的时代语境,以“直面病痛”的人文关怀对医学史研究相关主题的思考与探索,也反映出张大庆教授面向未来,关注现代医学困境的学术志趣。阅读此书,有助于读者把握中国近现代医学史研究的前沿与难题,理解和反思现代医学的本质、目的、限度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史 近现代史 思想史 编史学 社会文化史 中外交流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革命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价值与路径探赜
17
作者 程世利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8期187-189,共3页
地方革命精神是各地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实践过程中创生和演绎的具有鲜明地方特征的精神瑰宝,将其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可以扩容教学案例资源、守正党史育人方向、完善大思政课建设和唤醒内生学习动力。地方革... 地方革命精神是各地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实践过程中创生和演绎的具有鲜明地方特征的精神瑰宝,将其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可以扩容教学案例资源、守正党史育人方向、完善大思政课建设和唤醒内生学习动力。地方革命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既要讲原则,也要有方法,在氛围上要“浓”、素材上要“专”、教法上要“活”、传播上要“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革命精神 浙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政课 大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红色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
18
作者 刘继华 王诗璇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
甘肃省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着丰富而独特的红色文化。这些红色文化的内蕴价值高度契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是甘肃高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依托。深入挖掘甘肃红... 甘肃省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着丰富而独特的红色文化。这些红色文化的内蕴价值高度契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是甘肃高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依托。深入挖掘甘肃红色文化的丰富资源,剖析甘肃红色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必要性,并在原则要求的指导下按照学校建设、教师教学等方面设置教学路径,有利于深化甘肃红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提升甘肃红色文化影响力,丰富与创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内容与形式,推动教学工作深入浅出、落地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红色文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教学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融合的路径研究
19
作者 赵辉 明成满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8期169-172,共4页
近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高校思政课堂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应注重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优秀传统文化与《纲要》教学的融合,可主要从说明传统文... 近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高校思政课堂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应注重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优秀传统文化与《纲要》教学的融合,可主要从说明传统文化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分析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运用以及厘清近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心态的演变脉络等路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传统文化 融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年来内地学界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研究热点透视——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为中心
20
作者 徐炳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131-156,共26页
20年来内地学界在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这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转载论文中有所体现。通过对400余篇文章样本的分析,可知该领域在形象学、学术教育、出版事业、西医东渐、西学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受... 20年来内地学界在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这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转载论文中有所体现。通过对400余篇文章样本的分析,可知该领域在形象学、学术教育、出版事业、西医东渐、西学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受关注度较高,呈现出传统议题细化、史料运用深化、热门话题迭出、研究方法多元、问题意识提升等特点。然而,该领域也存在学科边界不清晰、时间断限不统一、理论体系不完备、基础史实不充分等问题,有必要在系统梳理历年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相关研究路径和方法,重构中外文化交流史史实和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学术热点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