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hallenges of Treat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due to Variant Angina:Lesson from an Interesting Case
1
作者 Wen-Yuan Ding Jia-Min Li +3 位作者 Fei Zheng Li-Li Wang Xin-Yi Wei Guo-Hua Li 《Cardiovascular Innovations and Applications》 2021年第1期213-218,共6页
Coronary artery spasm can cause recurrent variant angina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The patient was asymptomatic with normal vitals and ECG was normal.We present a case associated with transient ST-segment elevation an... Coronary artery spasm can cause recurrent variant angina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The patient was asymptomatic with normal vitals and ECG was normal.We present a case associated with transient ST-segment elevation and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roponin levels with non-critical lesion with normal C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iant angina coronary spasm transient st segment changes coronary angiography troponin levels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网络系统在职业健康体检人群ST-T改变性质判定中的应用
2
作者 黄伟娜 马金安 +2 位作者 彭亚娟 卢紫芬 林亭亭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 2025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心电网络系统在职业健康体检人群心电图ST-T改变性质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3月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且心电图显示ST-T改变的6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电网络系统对所有体检者进行动态观察,通过复查及... 目的探讨心电网络系统在职业健康体检人群心电图ST-T改变性质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3月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且心电图显示ST-T改变的6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电网络系统对所有体检者进行动态观察,通过复查及普萘洛尔试验分析ST-T改变的性质。结果经心电网络系统检查及综合评估,在60例ST-T改变的体检者中,复查后ST-T恢复正常者21例,仍有ST-T改变者39例。在仍有ST-T改变的39例患者中,符合条件进行普萘洛尔试验的有30例,其中有27例试验后判定为正常。经过复查及普萘洛尔试验前后进行对比,51例中有48例排除器质性病变,考虑为功能性改变;3例为可疑器质性改变;9例因特殊原因而无法评价。结论心电网络系统复查及普萘洛尔试验有助于加强对职业健康体检人群心电图ST-T改变性质的初步判定,为临床早期干预及职业健康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网络系统 职业健康检查 心电图 st-T改变 普萘洛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罪犯血管闭塞患者心电图征象及诊断价值
3
作者 罗艳华 王艳敏 +1 位作者 徐燕爽 叶卉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 2025年第1期36-39,47,共5页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伴罪犯血管闭塞患者心电图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NSTEMI患者113例,根据有无血管闭塞将其分为血管闭塞组(50例)和非血管闭塞组(63例)。分析两...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伴罪犯血管闭塞患者心电图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NSTEMI患者113例,根据有无血管闭塞将其分为血管闭塞组(50例)和非血管闭塞组(63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征象,包括ST段压低(ST-segment depression,STD)导联数,STD的最大值(STD_(max)),aVF、aVR、aVL导联ST段振幅,病理性Q波、孤立性STD、R波递增不良患者占比以及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特征[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右冠脉(RCA)及其他]。采用ROC曲线分析,探讨心电图参数对NSTEMI伴罪犯血管闭塞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糖尿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高血压、高脂血症、罪犯血管占比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血管闭塞组相比,血管闭塞组STD导联数更多,STD_(max)更大,aVF、aVR导联ST段振幅更大,病理性Q波、孤立性STD患者占比更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TD导联数、STD_(max)、aVF导联ST段振幅、aVR导联ST段振幅及其联合检测在NSTEMI伴罪犯血管闭塞诊断中的AUC值分别为0.662(0.560~0.764)、0.814(0.734~0.893)、0.691(0.594~0.788)、0.673(0.572~0.774)和0.864(0.799~0.929),敏感性分别为58.00%、84.00%、88.00%、70.00%和92.00%,特异性分别为68.30%、73.00%、54.00%、63.50%和69.80%。结论NSTEMI伴罪犯血管闭塞患者STD导联数较多,病理性Q波、孤立性STD患者比例较高,且心电图征象联合检测NSTEMI伴罪犯血管闭塞敏感性较高,可为NSTEMI伴血管闭塞的检出、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罪犯血管闭塞 心电图征象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ST段抬高型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时心电图特征及不良事件
4
作者 马彩霞 牛娜 《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比较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时心电图特征及不良事件。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8月在鹤壁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心肌梗死(MI)患者共计12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心电... 目的比较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时心电图特征及不良事件。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8月在鹤壁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心肌梗死(MI)患者共计12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心电图检查,检测结果为STEMI患者作为STEMI组(n=66),检测结果为NSTEMI患者作为NSTEMI组(n=60),对两组行PCI术时心电图特征、不良事件、心功能、实验室检查情况及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STEMI组Tp-Te间期(Tp-Tec)、QT间期(QTc)较NSTEMI组更长,ST段压低导联数更多,ST段压低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30.30%)PCI术中心律失常发生率较NSTEMI组(10.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I术中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PCI术中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NSTEMI组更低,PCI术中心率(HR)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MB)水平较NSTEMI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冠状动脉血管单支病变率较NSTEMI组更高,三支病变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患者给予PCI术治疗过程中,STEMI患者心电图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异常更明显,更容易发生术中不良事件,且多见于冠状动脉血管单支病变,心功能异常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电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下移、ST-T改变与房性或室性早搏的相关性
5
作者 李蓉 宋潇 +2 位作者 赵瑞 王兵玲 马明仁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72-577,583,共7页
目的探讨ST段下移、ST-T改变与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之间的关联性。方法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临床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ST段下移、ST-T改变与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4952例患者的心电图资... 目的探讨ST段下移、ST-T改变与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之间的关联性。方法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临床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ST段下移、ST-T改变与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4952例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发现ST段下移和ST-T改变与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均存在显著相关性。ST段下移者发生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的概率分别是ST段未下移者的9.00倍和13.65倍;出现ST-T改变者发生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的概率分别是未出现者的27.60倍和22.00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样发现,ST段下移达0.05 mV和ST-T改变是决定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发生的关键因素。结论ST段下移、ST-T改变可能是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下移 st-T改变 房性早搏 室性早搏 心电图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电远程网络的区域协同急救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转运效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6
作者 吴美花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心电远程网络的区域协同急救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转运效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应用基于心电远程网络的区域协同急救模式的STEMI患者临... 目的探讨基于心电远程网络的区域协同急救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转运效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应用基于心电远程网络的区域协同急救模式的STEMI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协同急救组;另回顾本院同期收治的43例实施常规急救措施的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转运效率以及近期预后。结果协同急救组首次医疗接触到进入手术室的时间、进入手术室到导管通畅时间和转运至急救车到进入手术室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协同急救组血管再通比例高于对照组,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心电远程网络的区域协同急救模式可提高STEMI患者转运效率,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远程网络 区域协同急救模式 心血管事件 转运效率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非特异性ST段和T波异常改变与腹膜透析患者并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研究
7
作者 李俊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846-848,共3页
目的:研究心电图非特异性ST段和T波异常改变与腹膜透析患者并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分析其在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于我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心电图非特异性ST抬高、压... 目的:研究心电图非特异性ST段和T波异常改变与腹膜透析患者并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分析其在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于我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心电图非特异性ST抬高、压低、延长、缩短及T波低平、平坦、增高、倒置、双向变化,将入组患者分为ST段-T波异常组(n=40例)和ST段-T波正常组(n=44例)。收集两组性别、病史、血清指标、实验室检查水平、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等临床资料,采用Cox比例模型分析心电图非特异性ST段和T波异常改变与腹膜透析患者并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结果:两组在性别比、年龄、血脂水平、血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ST段-T波异常组与ST段-T波正常组在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透析时间、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基因表达蛋白2(sST2)水平上有显著差异(P<0.05);经Cox比例模型分析显示ST段-T波异常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透析时间、sST2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ST段-T波异常与并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透析时间、sST2水平呈正相关,可作为ST段-T波异常的危险因素,根据结果加强此类患者的监管,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非特异性st段和T波异常改变 腹膜透析 心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7
8
作者 黄伟 杨明施 +5 位作者 肖雪辉 丁四清 肖涛 郭美英 秦露露 肖水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60-763,共4页
目的:从诊断学的角度分析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34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等,ST-T缺血性改变的判断采用... 目的:从诊断学的角度分析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34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等,ST-T缺血性改变的判断采用国际常规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的诊断标准;冠状动脉造影采用国际Judkins法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标准,分析心电图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心电图ST-T缺血改变女性多于男性(P<0.01);不同性别的冠状动脉造影缺血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ST-T缺血性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3.6%,特异度为54.4%;诊断男性的灵敏度为82.3%,特异度为68.0%;诊断女性的灵敏度为85.0%,特异度为28.2%。结论:心电图ST-T缺血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特异度男性高于女性,灵敏度女性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st-T改变 冠状动脉造影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缺血心电ST段与T波及心率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延军 宏峰 +2 位作者 严洪 宋晋忠 刘谦谦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0-344,共5页
目的探究心肌缺血时心电ST段幅值偏差及T波幅值偏差、心率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基于欧洲ST-T数据库的心电数据,在噪声抑制、特征点定位、瞬时心率计算、ST段与T波幅值测量的基础上,分析ST段幅值偏差、T波幅值偏差、心率指标在缺血型ST事... 目的探究心肌缺血时心电ST段幅值偏差及T波幅值偏差、心率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基于欧洲ST-T数据库的心电数据,在噪声抑制、特征点定位、瞬时心率计算、ST段与T波幅值测量的基础上,分析ST段幅值偏差、T波幅值偏差、心率指标在缺血型ST事件与非缺血型事件中的差异。结果较之正常心电,发生心肌缺血时,ST段幅值偏差增大、T波幅值偏差增大、心率增大,且3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结论基于心电图判断心肌缺血时,应当充分利用ST段水平、T波幅值、心率之间的同步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心肌缺血 st T波 关联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ST-T段参数测量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范晓东 朱泽煌 杨世豪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1-53,共3页
本文围绕反映心肌复极过程心电参数的提取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了ST电平测量点随心率自适应调整的概念,并根据临床经验制定了调整的方案。同时,根据动态心电图发展的需要,分别提取了ST-T段分段面积和有效面积作为动态心电图系统的... 本文围绕反映心肌复极过程心电参数的提取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了ST电平测量点随心率自适应调整的概念,并根据临床经验制定了调整的方案。同时,根据动态心电图发展的需要,分别提取了ST-T段分段面积和有效面积作为动态心电图系统的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st-T段 参数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0
11
作者 吴秀娟 杨桂兰 +2 位作者 张宏伟 王建平 夏鹏都 《西部医学》 2011年第6期1033-1034,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息心电图(ECG)慢性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方法对215例需接受冠脉造影的疑诊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均行标准12导联静息ECG检查,并将其慢性ST-T改变情况与冠脉造影结果进比较。结果以冠脉造影结果阳性判定为冠心病,分...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息心电图(ECG)慢性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方法对215例需接受冠脉造影的疑诊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均行标准12导联静息ECG检查,并将其慢性ST-T改变情况与冠脉造影结果进比较。结果以冠脉造影结果阳性判定为冠心病,分析ECG的ST-T改变情况,心电图阳性组90例,其中真阳性34例,占37.8%,假阳性56例,占62.2%;心电图阴性125例,其中假阴性72例,占57.6%,真阴性53例,占42.4%。结论静息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并不高,临床依据持续性ST段压低诊断冠心病时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静息心电图 st-T改变 冠脉造影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ST段形态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毛玲 张国敏 孙即祥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60-1365,共6页
临床心电图诊断中,常需用到ST段的偏移和形态变化。但由于ST段精确定位比较困难,使得其形态分析很难直接进行。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线特征的心电图ST段形态分析方法。首先,对输入心电信号进行预处理,消除噪声干扰,检测波形关键点。然后... 临床心电图诊断中,常需用到ST段的偏移和形态变化。但由于ST段精确定位比较困难,使得其形态分析很难直接进行。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线特征的心电图ST段形态分析方法。首先,对输入心电信号进行预处理,消除噪声干扰,检测波形关键点。然后,测量ST段电平,判断ST段偏移方向,并据此确定待分析的ST段的大致区域。接着,对ST段大致区域内的波形曲线进行分析,将其判断为直线型或曲线型两种曲线类型中的一种。对于直线型ST段曲线,计算其斜率作为形态特征,并依此判断ST段的斜率方向;对于曲线型ST段曲线,则计算其凹凸度参数作为形态特征,并依此判断ST段的凹凸方向。最后,将上述步骤中已得出的ST段偏移方向、曲线类型以及斜率方向或凹凸方向结合起来,即可得到ST段形态识别结果。经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和欧洲ST-T数据库验证,本方法均能取得良好的识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st 形态识别 曲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护理人员心电图专项培训对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伟 张芹 +7 位作者 李东泽 梁镰静 高永莉 王小燕 张海宏 陈瑶 曹钰 万智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3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专项培训对急诊护理人员心电图操作、判读能力,及对胸痛中心收治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后对照分析方法,比较急诊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自我评估问卷调查结果和心电图知识技能考核...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专项培训对急诊护理人员心电图操作、判读能力,及对胸痛中心收治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后对照分析方法,比较急诊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自我评估问卷调查结果和心电图知识技能考核结果。2015年5~8月急诊护理人员接受心电图专项培训前收治的STEMI患者为A组,2017年1~4月急诊护理人员培训结束后收治的STEMI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进门到心电图时间、ECG到用药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分析这些指标与急诊护理人员ECG培训考核结果的相关性。结果问卷调查分析显示:急诊护理人员在ECG操作熟练程度、独立诊断正常ECG能力、认识患者病情、工作效率、临床工作信心等方面均较培训前有明显提升,培训后心电图知识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A、B组STEMI患者进门到ECG时间、ECG到双抗负荷剂量用药时间及急诊停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CG培训考核成绩与进门到ECG时间呈负相关(r=-0.687,P<0.001),与ECG到用药时间呈负相关(r=-0.272,P=0.015),与急诊停留时间呈负相关(r=-0.231,P=0.041)。结论急诊护理人员经过心电图专项培训后,能快速识别STEMI患者并主动参与诊疗,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特异性治疗,提高患者的救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士 心电图专项培训 st段抬高性心肌梗 救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下壁导联ST段下移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永旺 邓根群 +1 位作者 曲鹏 张志刚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第6期421-423,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心电图下壁导联 ST段下移与临床预后及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罪犯”血管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住院诊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 5 9例 ,依据...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心电图下壁导联 ST段下移与临床预后及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罪犯”血管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住院诊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 5 9例 ,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所示左前降支“罪犯”血管病变部位与第一对角支起始部的关系分成两组 , 组 36例病变部位位于第一对角支发出前 , 组 2 3例病变位于第一对角支发出后。结果  组 36例占 6 1.0 1% , 组 2 3例占 38.98%。 组病人多数合并下壁导联 ST段下移≥ 1mm ,在 、 、a VF导联分别为 81% ,92 % ,79%。 组多数 ST段位于等电位线或 ST段下移 <1m m,在 、 、a VF导联分别为 6 0 % ,6 1% ,5 3%。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心电图下壁导联 ST段下移可以预测“罪犯”血管病变部位位于第一对角支起始部近端 ,而 ST段位于等电位线或 ST段下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前壁 心电图 st 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ST段测量的神经网络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军 王宏山 俞梦孙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2年第2期106-108,共3页
心电图ST段是临床心电图测量中一项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一种ST段分析的神经网络方法。该方法通过训练BP神经网络学习已知的 10类心电图ST段形态 ,使其能够对ST段进行分类识别 ,根据分类结果 ,更准确地确定ST段的起始位置和测量点 ,从... 心电图ST段是临床心电图测量中一项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一种ST段分析的神经网络方法。该方法通过训练BP神经网络学习已知的 10类心电图ST段形态 ,使其能够对ST段进行分类识别 ,根据分类结果 ,更准确地确定ST段的起始位置和测量点 ,从而提高ST段指标测量的准确性。预处理时将ECG片段“标准化” ,使ST段测量和形态识别基本不受心率和波幅的影响 ,可以适应运动心电数据的分析。在心电报告中 ,根据ST段分类结果 ,增加了ST段形态分类结果 ,有助于医生分析ST段变化的原因。本文还对BP神经网络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 心电图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下乌拉地尔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对鼻内镜手术患者心率与心电图ST-T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黎哲敏 付小春 +5 位作者 包陈娟 宁素梅 肖祥礼 尹红娟 赵艳 毛斯坦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对功能性鼻内镜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operation,FESS)患者心率(HR)与心电图(ECG)ST-T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对功能性鼻内镜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operation,FESS)患者心率(HR)与心电图(ECG)ST-T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单纯硝酸甘油行控制性降压;B组采用乌拉地尔联合硝酸甘油行控制性降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术中平均动脉压(MAP)控制在基础血压的70%-75%,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T0),全麻期间控制性降压前(T1)、降压平稳20 min(T2)、停止降压20 min后(T3)及手术结束时(T4)的 ECG、HR、MAP、脉博氧饱合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并用床边手持十二导联心电图机采集 ECG分析 ST-T变化,同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硝酸甘油用量。结果:A组降压后各时点 HR高于术前,降压平稳20 min后9例 ECG ST-T有改变,停止降压20 min后此9例 ECG ST-T恢复正常;B 组降压平稳后20 min ECG ST-T 段无改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B组降压平稳后20 min 时点 HR低于对照组;硝酸甘油用量低于 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0.0 1);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拉地尔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 FESS安全有效,术中 HR较平稳,未见明显 ECG ST-T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地尔 硝酸甘油 功能性鼻内镜术 控制性降压 心率 心电图 st-T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心电图ST段提取 被引量:3
17
作者 白鹏飞 王利 +1 位作者 易子川 周震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3894-3897,共4页
目的:ST段是心电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始于心电图QRS波群的结束点并结束于T波的开始点。ST段的压低、分上斜形和下垂形压低、水平压低和以及鱼钩样改变都可以反映各种心脏疾病,所以,精确提取心电图ST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提出了... 目的:ST段是心电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始于心电图QRS波群的结束点并结束于T波的开始点。ST段的压低、分上斜形和下垂形压低、水平压低和以及鱼钩样改变都可以反映各种心脏疾病,所以,精确提取心电图ST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心电图ST段精确提取算法。方法:首先对心电图信号进行去噪处理,滤去工频干扰信号以及基线漂移信号;然后,提取单周期的心电图信号;最后,引入小波包变换算法提取QRS波群、T波的主频带,重构QRS波群、T波的波形并确定ST段的始末位置。结果:本文算法在时域心电图上实现了ST的精确定位,提取了心电图的ST段。通过在经典数据库中的验证,本文算法具有非常好的表现。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传统的对心电图加时间窗的方式提取ST段,本文算法可以精确提取心电图ST段,这为心电图ST段的自动精确识别,以及用于自动医疗检测与便携式医疗设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包变换 心电图(ecg) st QRS波群 T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胸前导联V1-3 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永旺 吴君 赵洪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4期303-305,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抬高与冠状动脉造影所示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8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按入院时18导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分为2组,ST段抬高组(16例)和非ST段压低组(171例)....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抬高与冠状动脉造影所示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8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按入院时18导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分为2组,ST段抬高组(16例)和非ST段压低组(171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病变适合行经皮腔冠状动脉成型术并检测B型钠尿肽(BNP).结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抬高时多为右冠状动脉近段闭塞,尤其是圆锥支闭塞(P<0.01),且伴有右心功能不全和血流动力学障碍,与下壁右室心梗相比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胸前导联ST抬高表明为右冠状动脉近段或开口闭塞且多伴右室心肌梗死和心功能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电图 胸前导联st段抬高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平板试验诱发ST段改变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琦 王述兰 王静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16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试验中诱发的不同ST段改变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间就诊于本院的年龄≥60岁的经运动平板试验诊断疑似冠心病患者180例,根据运动平板试验诱发的ST段改变将全部患者分为ST段... 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试验中诱发的不同ST段改变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间就诊于本院的年龄≥60岁的经运动平板试验诊断疑似冠心病患者180例,根据运动平板试验诱发的ST段改变将全部患者分为ST段抬高组、ST段压低组和ST段水平延长组,每组60例。之后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对各组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确诊。比较各组间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血管病变受累支数比率等。结果经冠脉造影确诊,运动平板试验阳性ST段抬高组中冠心病阳性者49例,ST段压低组阳性52例,ST段延长组阳性54例。各组确诊阳性患者均由不同程度的冠脉狭窄,以单支最为多见,ST段延长组患者单支、双支和三支狭窄数量较ST段抬高组及ST段压低组多,经卡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中,除传统的ST段压低外,ST段抬高和ST段延长提示患者心肌缺血的可能性较大,可作为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辅助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运动平板试验 冠脉造影 st段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贫血对心电图ST段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莉 李光彩 王翔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20期1637-1637,1640,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贫血对心电图ST段改变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04例门诊行孕期检查的妊娠妇女,根据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贫血组和正常组,分析两组心电图ST段改变的导联。结果贫血组较正常组心电图Ⅱ、Ⅲ、avF、V4、V5、V6导联ST段...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贫血对心电图ST段改变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04例门诊行孕期检查的妊娠妇女,根据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贫血组和正常组,分析两组心电图ST段改变的导联。结果贫血组较正常组心电图Ⅱ、Ⅲ、avF、V4、V5、V6导联ST段下移病例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妇女贫血是引起心电图ST段改变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贫血 心电图 st段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