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痛穴动留针一针灵对重症急性腰扭伤的即时疗效——基于800例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仕荣 陈羽 +6 位作者 王聪 冯俊涛 史萌 蔡雨卫 房磊 王辉昊 俞仲翔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8期48-52,共5页
目的分析腰痛穴动留针强刺激治疗重症急性腰扭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20年9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门诊确诊急性腰扭伤8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腰痛穴动留针强刺激治疗前后视觉... 目的分析腰痛穴动留针强刺激治疗重症急性腰扭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20年9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门诊确诊急性腰扭伤8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腰痛穴动留针强刺激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结果治疗后,患者VAS评分为(1.6±1.4)分低于治疗前的(8.8±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6%,其中痊愈536例(67%),显效160例(20%),有效72例(9%),无效32例(4%),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腰痛穴动留针法强刺激治疗可即时解除患者腰部疼痛症状,并随之恢复腰椎活动功能,疗效确切显著,且具有简便可靠、成本低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腰扭伤 重症腰痛 腰痛穴 动留针 强刺激 一针灵 中医药适宜技术 真实世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介质配合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迪 吕子萌 +3 位作者 占茂林 曹江鹏 申博 杜鹏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47-49,52,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介质结合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安徽省中医院推拿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中药介质结合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安徽省中医院推拿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介质结合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法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14d为一疗程,比较1个疗程后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介质结合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操作简单,便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压痛点 强刺激推拿法 中药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痛点强刺激推拿配合药物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被引量:7
3
作者 沈龙 仇琳 +2 位作者 赵侃如 康华 纪均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3-496,共4页
目的观察压痛点强刺激推拿配合药物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疼痛门诊接受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20例,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压痛点强刺激推拿联合药物... 目的观察压痛点强刺激推拿配合药物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疼痛门诊接受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20例,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压痛点强刺激推拿联合药物注射的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药物注射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1周、2周和1个月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组同时间(P值均<0.05)。两组治疗后1周、2周和1个月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值均<0.05),治疗后2周和1个月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后1周(P值均<0.05),治疗后1个月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后2周(P值均<0.05)。治疗组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痛点强刺激推拿配合药物注射能更有效地缓解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显著提高肩周炎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痛点 强刺激 推拿 药物注射 肩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腰腿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泰标 谢洪武 刘福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04-1306,共3页
目的:观察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病的机制机理。方法:选择8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方法,对照组则运用传统艾灸、推拿配合康复... 目的:观察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病的机制机理。方法:选择8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方法,对照组则运用传统艾灸、推拿配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以国际公认并广泛采用的腰腿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及临床疗效为观察指标,在治疗4周后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腰腿痛均缓解,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2.5%高于对照组65.0%(P<0.05),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腰腿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运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火灸 宣氏压痛点 强刺激推拿 腰腿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光明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17期82-84,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98例肩周炎患者分组,各49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推拿治疗,研究组49例患者单纯采用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在两组推拿疗程结束后采用统... 目的:探究分析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98例肩周炎患者分组,各49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推拿治疗,研究组49例患者单纯采用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在两组推拿疗程结束后采用统计学方案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推拿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有良性转变,其中研究组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4周后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4周后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下降,研究组治疗后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理想,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明显,可改善炎症水平,可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痛点强刺激推拿 常规推拿 肩周炎 疼痛评分 日常活动能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痛点强刺激推拿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疼痛状态及Cooney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柯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335-337,共3页
目的:探究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实施压痛点强刺激推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状态与Cooney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某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66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究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实施压痛点强刺激推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状态与Cooney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某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66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针刺,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进行压痛点强刺激推拿。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应用VAS疼痛评分、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等量表评估两组症状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Cooney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Cooney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腕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实施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疼痛,增加腕关节活动范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压痛点强刺激推拿 疼痛状态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肩胛提肌损伤型落枕的临床疗效: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波 黄麦玲 +8 位作者 尚希钰 董雨萌 曹玉清 张磊 梁博文 赵丽萍 罗敬月 陈广坤 马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7-642,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肩胛提肌损伤型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肩胛提肌型落枕患者随机分为针刺联合推拿组(针推联合组,52例)、推拿组(55例)和针刺组(55例)。针刺组予针刺患侧后溪,由后溪向劳宫方向刺入10~20 mm,予以强刺激或...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肩胛提肌损伤型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肩胛提肌型落枕患者随机分为针刺联合推拿组(针推联合组,52例)、推拿组(55例)和针刺组(55例)。针刺组予针刺患侧后溪,由后溪向劳宫方向刺入10~20 mm,予以强刺激或中强刺激手法,行针过程中患者活动颈肩部及上肢,留针2~3 min;推拿组予以压痛点强刺激按压手法松解肩胛提肌起止点的改良手法;针推联合组先予推拿治疗,结束后立即行针刺后溪治疗。各组均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3次。治疗前及治疗第1、3、7天,观察各组患者头颈肩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量表(SF-MPQ)评分[包括疼痛评估指数(PR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3部分]、颈椎活动度评分,并评定各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第1、3、7天后,各组患者头颈肩部SF-MPQ、PRI、VAS、PP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第1、3天后,针推联合组以上评分均低于推拿组及针刺组(P<0.05,P<0.01);治疗第7天后,针推联合组以上评分均低于针刺组(P<0.01)。治疗第3天后,推拿组SF-MPQ、PRI、VAS评分低于针刺组(P<0.01);治疗第7天后,推拿组SF-MPQ、PRI、VAS、PPI评分均低于针刺组(P<0.01,P<0.05)。治疗第1、3、7天后,各组患者颈椎活动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第3天后,针推联合组颈椎活动度评分低于针刺组及推拿组(P<0.01)。治疗第1、3、7天后,针推联合组治愈率均高于推拿组及针刺组(P<0.01)。治疗期间,各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联合推拿治疗可有效改善肩胛提肌损伤型落枕,缓解患者疼痛,恢复颈椎活动度,且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推拿和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枕 肩胛提肌损伤 针刺 推拿 压痛点强刺激按压手法 后溪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