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丁噻草隆的合成研究
1
作者 罗先福 杜升华 +6 位作者 高云英 张秋影 干兴利 王燕 周建波 黄炜 刘欢 《精细化工中间体》 2025年第1期24-27,共4页
以水合肼为原料,与二硫化碳、甲胺经加成反应得4-甲基氨基硫脲,然后与特戊酰氯经缩合、环化反应得2-甲胺基-5-叔丁基-1,3,4-噻二唑,最后与甲基异氰酸酯反应得到特丁噻草隆,产品及中间体通过了标准品比对。优化条件下产品含量98.65%,总... 以水合肼为原料,与二硫化碳、甲胺经加成反应得4-甲基氨基硫脲,然后与特戊酰氯经缩合、环化反应得2-甲胺基-5-叔丁基-1,3,4-噻二唑,最后与甲基异氰酸酯反应得到特丁噻草隆,产品及中间体通过了标准品比对。优化条件下产品含量98.65%,总收率达77.74%,具有工业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丁噻草隆 合成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噻隆在土壤中的吸附和淋溶特性 被引量:5
2
作者 刘俊华 单正军 +1 位作者 孔德洋 叶凤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1,共4页
分别利用振荡平衡法和土柱淋溶法研究了丁噻隆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和淋溶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丁噻隆在5种供试土壤中的吸附特性能较好地用线性模型拟合,吸附能力顺序为:东北黑土〉太湖水稻土〉江西红壤〉南京黄棕壤〉陕西潮... 分别利用振荡平衡法和土柱淋溶法研究了丁噻隆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和淋溶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丁噻隆在5种供试土壤中的吸附特性能较好地用线性模型拟合,吸附能力顺序为:东北黑土〉太湖水稻土〉江西红壤〉南京黄棕壤〉陕西潮土,吸附常数K为0.19~2.87mL·g^-1,吸附性能较差。丁噻隆在3种典型土壤中的淋溶试验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淋溶性,淋溶速率为: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东北黑土。影响丁噻隆吸附和淋溶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有机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噻隆 吸附 淋溶 土壤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丁噻草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韩海涛 刘婕 +2 位作者 徐伟松 高云飞 钟国华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2年第11期36-38,共3页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为流动相,使用Agilent ZORBAX Extend-C18不锈钢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检测波长256nm的条件下检测特丁噻草隆含量。结果表明该检测分析方法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0,平均回收率为98.74%,标准偏差为0.47...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为流动相,使用Agilent ZORBAX Extend-C18不锈钢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检测波长256nm的条件下检测特丁噻草隆含量。结果表明该检测分析方法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0,平均回收率为98.74%,标准偏差为0.47,变异系数为0.50%,简便易行、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丁噻草隆 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丁噻隆悬浮剂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肖学明 沈雪峰 +1 位作者 方越 陈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62,65,共3页
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46%丁噻隆悬浮剂土壤残留1个月后对后茬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安全性。结果表明:在低剂量850 g/hm2(a.i)下,可以安全种植荷兰豆和花生;在中剂量1 700 g/hm2(a.i)下,可以安全种植荷兰豆;在高剂量2 550 g/hm2(a.i... 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46%丁噻隆悬浮剂土壤残留1个月后对后茬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安全性。结果表明:在低剂量850 g/hm2(a.i)下,可以安全种植荷兰豆和花生;在中剂量1 700 g/hm2(a.i)下,可以安全种植荷兰豆;在高剂量2 550 g/hm2(a.i)下,菜心、菠菜、青菜和白菜均产生很严重的药害,不能种植,玉米和花生产生严重药害,不能种植,而对荷兰豆产生相对较轻的药害,最好不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噻隆 土壤残留 后茬作物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特丁噻草隆的合成工艺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磊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48-51,共4页
以2-甲胺基-5-特丁基-1,3,4-噻二唑(MTBA)与固体光气(BTC)、甲胺反应得到除草剂特丁噻草隆,产物结构经UV、IR和1HNMR表征。经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合成特丁噻草隆的最优条件:以甲苯为溶剂,nMTBA:nBTC=1:0.43,于80℃滴加BTC,回流反应3h,然后... 以2-甲胺基-5-特丁基-1,3,4-噻二唑(MTBA)与固体光气(BTC)、甲胺反应得到除草剂特丁噻草隆,产物结构经UV、IR和1HNMR表征。经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合成特丁噻草隆的最优条件:以甲苯为溶剂,nMTBA:nBTC=1:0.43,于80℃滴加BTC,回流反应3h,然后在10℃下加入甲胺,110℃反应3h,得到产物,收率75.3%。该工艺采用BTC代替剧毒品光气,减少了副产物的生成,提高了收率和生产的安全性,适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2-甲胺基-5-特丁基-1 3 4-噻二唑 特丁噻草隆 固体光气 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丁噻草隆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文常 阳海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1期60-64,共5页
以特丁噻草隆为目标,探讨了光催化技术降解的可行性、降解动力学优化及初步降解途径.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催化剂用量、pH值、温度和底物浓度等因素对其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的影响,通过中心复合实验,建立光催化降解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准确... 以特丁噻草隆为目标,探讨了光催化技术降解的可行性、降解动力学优化及初步降解途径.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催化剂用量、pH值、温度和底物浓度等因素对其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的影响,通过中心复合实验,建立光催化降解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准确性验证.结果表明:特丁噻草隆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模型,其光催化降解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为0.03506 min-1,并在碱性条件下降解速率较快,其降解速率常数为0.03899min-1;同时降解速率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少.最后,特丁噻草隆降解的最佳条件为:TiO_2浓度2.7g/L,温度45℃,底物浓度30μmol/L,溶液初始pH=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丁噻草隆 光催化降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g/L丁噻隆悬浮剂的研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维宏 罗静 李保同 《现代农药》 CAS 2010年第2期25-27,32,共4页
对500g/L丁噻隆悬浮剂的配方进行了研究,对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等进行了筛选,确定了配制方法和较佳配方组成。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质量稳定,各项指标和贮存稳定性符合悬浮剂的要求。
关键词 丁噻隆 悬浮剂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噻隆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时荣超 高中良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706-710,共5页
丁噻隆是一种作用广泛的除草剂。以甲胺、二硫化碳与水合联氨为原料,并以三乙胺为缚酸剂制备4-甲基氨基硫脲。4-甲基氨基硫脲可与过量的特戊酰氯直接反应制得中间体2-甲胺基-5-叔丁基-1,3,4-噻二唑。2-甲胺基-5-叔丁基-1,3,4-噻二唑与N... 丁噻隆是一种作用广泛的除草剂。以甲胺、二硫化碳与水合联氨为原料,并以三乙胺为缚酸剂制备4-甲基氨基硫脲。4-甲基氨基硫脲可与过量的特戊酰氯直接反应制得中间体2-甲胺基-5-叔丁基-1,3,4-噻二唑。2-甲胺基-5-叔丁基-1,3,4-噻二唑与N-甲胺基甲酰氯反应并以三乙胺作为缚酸剂合成目标产物丁噻隆。将文献中的浓硫酸、多磷酸或三氯氧磷等脱水剂直接换为作为原料的特戊酰氯,生成的特戊酸可以回收利用,并且减少了含磷含酸废水的处理过程。该反应避开了剧毒品异氰酸甲酯与光气的使用。经优化后反应的收率为91%。产物及中间体经1 H NMR和IR表征并分析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基氨基硫脲 丁噻隆 2-甲胺基-5-叔丁基-1 3 4-噻二唑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丁噻草隆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任建军 牛东泽 +3 位作者 汤姚 张晋 田英申 李春雨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26-528,共3页
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药被广泛应用于病虫害的防治中,这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但是,农药的频繁使用和超剂量施用会导致土壤中农药残留量超标,特别是新型农药具有热稳定性强、不易光解等特点,很难在自然条件下快速降解[1-2]。土壤... 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药被广泛应用于病虫害的防治中,这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但是,农药的频繁使用和超剂量施用会导致土壤中农药残留量超标,特别是新型农药具有热稳定性强、不易光解等特点,很难在自然条件下快速降解[1-2]。土壤中的农药残留不仅影响食品安全,也给人畜的生活环境和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丁噻草隆 降解菌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噻隆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述评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先福 张秋影 +8 位作者 干兴利 王胜得 王燕 龙洁 黄炜 兰世林 刘欢 曹金艳 吴曼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23年第6期1-5,51,共6页
丁噻隆是一种光合作用抑制剂,属于灭生性脲类除草剂,在世界除草剂市场占有一定地位。对丁噻隆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进行了述评。旨在为丁噻隆工艺开发提供指导。
关键词 丁噻隆 合成方法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g/kg丁噻隆水分散粒剂的研制
11
作者 黄松其 张登科 +1 位作者 斯晓帆 姜影屏 《现代农药》 CAS 2010年第1期21-24,共4页
丁噻隆是一种广谱性的脲类除草剂。在800g/kg丁噻隆水分散粒剂挤压法造粒配方筛选过程中,通过流点法筛选出润湿剂,通过经验法筛选出分散剂等助剂,在此配方基础上进行了小规模的重复放大试验,得到了800g/kg丁噻隆水分散粒剂挤压法造粒的... 丁噻隆是一种广谱性的脲类除草剂。在800g/kg丁噻隆水分散粒剂挤压法造粒配方筛选过程中,通过流点法筛选出润湿剂,通过经验法筛选出分散剂等助剂,在此配方基础上进行了小规模的重复放大试验,得到了800g/kg丁噻隆水分散粒剂挤压法造粒的优化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噻隆 水分散粒剂 助剂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噻隆防除甘蔗田杂草效果及其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方越 沈雪峰 陈勇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19-921,932,共4页
【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测定46%丁噻隆悬浮剂对甘蔗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对甘蔗和后茬作物菜心、菠菜、荷兰豆的影响。【结果】46%丁噻隆悬浮剂对牛筋草、白茅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鬼针草等阔叶杂草药后30d防效均在80%以上... 【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测定46%丁噻隆悬浮剂对甘蔗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对甘蔗和后茬作物菜心、菠菜、荷兰豆的影响。【结果】46%丁噻隆悬浮剂对牛筋草、白茅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鬼针草等阔叶杂草药后30d防效均在80%以上,对甘蔗和后茬作物安全。【结论】在甘蔗播后苗前,推荐使用46%丁噻隆悬浮剂850-1200ga.i./hm2进行土壤喷雾,能够有效防除甘蔗田间杂草,持效期在30d以上。除草剂对菠菜、菜心和荷兰豆3种后茬作物生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噻隆 甘蔗 杂草防除 后茬作物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丁噻隆的合成 被引量:6
13
作者 凌岗 何建玲 陈玉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15-716,共2页
[目的]改进丁噻隆的合成技术。[方法]用氢氧化钠溶液取代硫磺,高收率合成了N-甲基氨基硫脲,该步收率为73.8%;N-甲基氨基硫脲与特戊酰氯、三氯氧磷环合得2-甲基氨基-5-叔丁基-1,3,4-噻二唑,不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反应后体系不需处理;2-... [目的]改进丁噻隆的合成技术。[方法]用氢氧化钠溶液取代硫磺,高收率合成了N-甲基氨基硫脲,该步收率为73.8%;N-甲基氨基硫脲与特戊酰氯、三氯氧磷环合得2-甲基氨基-5-叔丁基-1,3,4-噻二唑,不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反应后体系不需处理;2-甲基氨基-5-叔丁基-1,3,4-噻二唑在酰基化催化剂作用下与N-甲基甲酰氯合成丁噻隆,催化剂用量少,成本低,反应收率为95%;用甲苯作溶剂,整个反应过程简单、高效。[结果]合成路线3步总收率70.1%。[结论]该工艺简单经济,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噻隆 除草剂 合成
原文传递
除草定·丁噻隆10%颗粒剂及250 g/L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旭日 贺孝啸 +1 位作者 吴燕芳 郑舟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47-649,677,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除草定·丁噻隆颗粒剂及悬浮剂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和水作为流动相(体积比45∶55),使用XDB-C18不锈钢柱和VWD测器,在265 nm波长下对试样中的除草定和丁噻隆进行分离和定量。[结果]除草... [目的]建立测定除草定·丁噻隆颗粒剂及悬浮剂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和水作为流动相(体积比45∶55),使用XDB-C18不锈钢柱和VWD测器,在265 nm波长下对试样中的除草定和丁噻隆进行分离和定量。[结果]除草定和丁噻隆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和0.9999,标准偏差在0.04~0.21,变异系数为0.27%~2.23%,平均回收率为98.28%~101.8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准确度和精密度高,可用于除草定·丁噻隆10%颗粒剂及250 g/L悬浮剂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定 丁噻隆 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原文传递
60%氧氟·丁噻隆WG防除甘蔗田杂草药效试验
15
作者 易芬远 赖开平 +2 位作者 韦茂春 马就庆 方峰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55-858,共4页
【目的】探讨60%氧氟·丁噻隆WG防除甘蔗田杂草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等效线法评价丁噻隆与乙氧氟草醚对马唐和反枝苋的联合作用。采用芽前封闭试验测定60%氧氟·丁噻隆WG对杂草防效及甘蔗安全性。【结果】丁噻隆与乙氧氟草... 【目的】探讨60%氧氟·丁噻隆WG防除甘蔗田杂草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等效线法评价丁噻隆与乙氧氟草醚对马唐和反枝苋的联合作用。采用芽前封闭试验测定60%氧氟·丁噻隆WG对杂草防效及甘蔗安全性。【结果】丁噻隆与乙氧氟草醚按有效成分5:1比例混配,对马唐和反枝苋的协同增效作用明显。药后60d,60%氧氟·丁噻隆WG(600-1200ga.i/hm2)对杂草防效大于82%,对甘蔗安全。【结论】60%氧氟·丁噻隆WG防除甘蔗田杂草具有防效好、杀草谱广、对甘蔗安全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氧氟·丁噻隆WG 甘蔗 杂草 防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