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aming to Be a Tea Art Practitioner: An Anthropologist's Self-Reflection
1
作者 Shuenn-Der Yu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4年第6期450-465,共16页
Becoming a tea art practitioner, or charen (茶人), involves cultivation of body and min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ocument the long-term process of bodily and mindful cultivation from an anthropological, participant-... Becoming a tea art practitioner, or charen (茶人), involves cultivation of body and min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ocument the long-term process of bodily and mindful cultivation from an anthropological, participant-observation, and self-reflective point of view. I will describe my experiences from entering the world of Taiwan Residents tea art through learning the great variety of teas and the techniques for making them, designing my own tea sets, and performing in tea gatherings. This learning process has gone well beyond what is required of a researcher, or a good observer, because it has not only allowed me to understand, interpret, and analyze the aesthetics and ritual of Taiwan Residents tea art but it has also required that I "designs" or be creative in presenting Taiwan Residents tea art to my own cultural members. This substantially changes my status from the objective observer my profession requires, to a dedicated performer and even a designer/creator of my own culture. My self-reflexivity in this process points to not only methodological issues but also theoretical ones, including recent academic interest in materiality, cultural performance, lifestyle, bodily discipline, and the senses. Through self-reflection, I intends to reveal connections among t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iwan tea art bodily cultivation self-reflexivity sense-sca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a Art Education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Hangzhou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China——A Case of Caihe Second Elementary School
2
作者 Kaori Shishido 《茶叶》 2013年第4期500-503,共4页
Caihe Second Elementary School,a public school in Hangzhou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China,has shown excellent performance at practicing tea art education for students as a part of after-school activities it encour... Caihe Second Elementary School,a public school in Hangzhou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China,has shown excellent performance at practicing tea art education for students as a part of after-school activities it encourages.In this paper,the author figured out significance of tea art in Chinese society by discussing " why elementary students learn Chinese tea art" through observation on tea art education at Caihe Second Elementary School and interview with persons invol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茶艺 艺术教育 小学生 杭州市 浙江省 案例 显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青砖茶文化的茶艺创编及融入师范专业教育实践的应用探究
3
作者 赖建东 许欣玮 +1 位作者 肖乐维 盛伊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9-16,共8页
茶艺是茶文化精神内核的重要载体,本文以青砖茶文化为背景,通过对茶席设计、茶艺编排与解说、意境构造等进行精心设计,创编创新茶艺能够起到传承创新鄂南地方传统文化、促进鄂南茶产业发展的作用。将茶艺创编过程与师范专业教育实践融合... 茶艺是茶文化精神内核的重要载体,本文以青砖茶文化为背景,通过对茶席设计、茶艺编排与解说、意境构造等进行精心设计,创编创新茶艺能够起到传承创新鄂南地方传统文化、促进鄂南茶产业发展的作用。将茶艺创编过程与师范专业教育实践融合,解析了两者融合机制,并提出“理论结合实践,增加茶文化课程”“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提升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建立‘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来保障教学实践实施”等融合对策,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砖茶 茶艺 师范 教育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竞赛成果融入劳动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
4
作者 陈静 黄先洲 +1 位作者 林馨颖 梅韶玲 《高教学刊》 2025年第S1期111-114,共4页
新农科背景下,将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具有农业特色的中华茶艺竞赛成果深度融入劳动专题教育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思政元素,在实践内容设计和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形成“竞赛成果回馈教学-教学激励竞赛”的良性循环链条,建立劳动专题教... 新农科背景下,将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具有农业特色的中华茶艺竞赛成果深度融入劳动专题教育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思政元素,在实践内容设计和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形成“竞赛成果回馈教学-教学激励竞赛”的良性循环链条,建立劳动专题教育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树立学生爱农情怀,推动兼具农业知识技能和美学修养兼备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茶艺竞赛成果 劳动专题教育实践 思政元素 竞赛成果回馈教学-教学激励竞赛 复合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茶”主题茶艺创编实践
5
作者 王丽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7-10,共4页
创编茶艺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再创造,是传播茶文化的载体,能够展现丰富的茶文化内涵。中华茶奥会茶艺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奖作品“和茶”以茶和天下为视角,将地域文化、社会热点等要素融入到茶艺表演中,主题突出、立意高远,引得好评和认可... 创编茶艺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再创造,是传播茶文化的载体,能够展现丰富的茶文化内涵。中华茶奥会茶艺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奖作品“和茶”以茶和天下为视角,将地域文化、社会热点等要素融入到茶艺表演中,主题突出、立意高远,引得好评和认可。以“和茶”创新茶艺为例,从主题的构思、茶艺各要素的设计、意境的营造、程序的编排和解说等方面解析了主题茶艺的编排实践,以期对主题茶艺的编创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艺 和茶 茶艺创编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环六步:“茶艺”课程“课堂革命”探索与实践
6
作者 吴华群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1期137-140,共4页
以“茶艺”课程为例,基于解决问题的“五重”思路以及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岗位工作能力需求和业态发展新趋势,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体系进行“革命性”改革,将“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和“四... 以“茶艺”课程为例,基于解决问题的“五重”思路以及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岗位工作能力需求和业态发展新趋势,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体系进行“革命性”改革,将“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和“四融通、四培育”育人策略灵活应用于教学实施全过程的“课堂革命”,改革有效破解了传统“茶艺”课程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及岗位能力得以显著提升,具有一定的示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艺 三环六步 课堂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宫廷茶叶包装艺术的美学特征与价值
7
作者 刘方义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0-65,共6页
清代宫廷茶叶包装艺术融合了历代工艺与装饰之精髓,呈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美感,成为中国古代茶叶包装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和美学价值。从“材料之美”“工艺之美”“空间之美”三个维度探究清代宫廷茶叶包装的艺... 清代宫廷茶叶包装艺术融合了历代工艺与装饰之精髓,呈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美感,成为中国古代茶叶包装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和美学价值。从“材料之美”“工艺之美”“空间之美”三个维度探究清代宫廷茶叶包装的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以期更加深刻地理解清代宫廷茶叶包装的美学特征,为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提供丰富的历史借鉴和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宫廷 茶叶包装 艺术美学 文化传承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艺空间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韩卓雅 孙彤彤 《设计》 2024年第8期152-154,共3页
为研究当前传统茶文化中的元素对空间设计的影响,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设计出形式与功能统一,并且重视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空间设计潮流。分析了随着我国政治不断稳固,经济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人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追... 为研究当前传统茶文化中的元素对空间设计的影响,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设计出形式与功能统一,并且重视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空间设计潮流。分析了随着我国政治不断稳固,经济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人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更加侧重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与心灵的休憩,同时将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从中提取、应用,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当代的空间设计。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具备可行性。在室内空间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不仅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可以提升大众生活水平,优化人们居住环境,激发城市经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艺 空间设计 吉祥纹样 文化继承与发扬 文化元素的提取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化辽张文藻墓壁画《备茶童嬉图》图像艺术与社会文化
9
作者 王隽彦 张悦 王英暎 《福建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50-155,共6页
宣化辽张氏家族墓室壁画以丰富的内容场景、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再现了辽统治时期的社会文化与生活习俗。其中张文藻墓壁画《备茶童嬉图》,围绕“备茶”这一主线,巧妙地把备茶、童嬉、教子三个图像内容构思在一起,描绘了一... 宣化辽张氏家族墓室壁画以丰富的内容场景、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再现了辽统治时期的社会文化与生活习俗。其中张文藻墓壁画《备茶童嬉图》,围绕“备茶”这一主线,巧妙地把备茶、童嬉、教子三个图像内容构思在一起,描绘了一个逝者理想的“幸福家园”。透过壁画图像信息,我们可窥探“茶”已经成为辽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和墓葬装饰的重要母题,并推断辽茶文化上承于唐、相近于宋,证实了辽与中原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墓壁画 《备茶童嬉图》 图像艺术 社会文化 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茶禅一味”的嬗变与差异
10
作者 李瑾皓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5,共9页
“茶禅一味”是指禅人在日常生活中,以茶事参禅事,达到入静开悟、参透禅慧的境界。“茶禅一味”的形成离不开茶与禅的融合,后来这一禅林佛语在中国宋代被来华学佛的日僧引进日本,并在日本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韵味。文章回顾近代以前茶、... “茶禅一味”是指禅人在日常生活中,以茶事参禅事,达到入静开悟、参透禅慧的境界。“茶禅一味”的形成离不开茶与禅的融合,后来这一禅林佛语在中国宋代被来华学佛的日僧引进日本,并在日本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韵味。文章回顾近代以前茶、禅以及“茶禅一味”在中日两国发展、传播的历史,对茶禅融合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考察近代以前中日“茶禅一味”的实践,发现中日“茶禅一味”并非意料中的大同小异,而是在仪式学、美学和宗教三方面具有深刻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禅一味 中国茶艺 日本茶道 禅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画艺术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李卓 《绿色包装》 2024年第6期109-111,共3页
茶叶的包装设计是茶叶文化的具体体现形式之一。茶叶包装需要做到简约大方、精致美观,从而更好地体现中华文化及茶文化的底蕴。基于此,本文将从油画艺术与茶叶包装设计入手,研究两者结合所能体现出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关键词 油画艺术 茶叶包装 包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力本位视域下茶艺人才培养模式探幽——高职茶艺人才培养的“三融合”模式研究
12
作者 陈蔚 张清海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77-85,共9页
为了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茶艺人才的广泛需求与高校培养供给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解决茶艺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教学、轻育人,重知识、轻能力,重传统课堂、轻社会课堂的问题,本文致力构建集思政融入、课证融通和一、二... 为了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茶艺人才的广泛需求与高校培养供给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解决茶艺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教学、轻育人,重知识、轻能力,重传统课堂、轻社会课堂的问题,本文致力构建集思政融入、课证融通和一、二、三课堂融汇于一体的“三融合”茶艺人才培养模式。对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发掘茶文化和茶艺专业教育中的思政元素,用之引领价值塑造;对接国家职业大典关于茶艺师和评茶员职业能力标准,着眼专业能力提升,加快茶艺课程教学改革,尽快实现与茶艺师、评茶员职业考试的无缝衔接;对照茶艺人才“知识+素质+能力”培养指标体系,融汇一、二、三课堂,努力实现理实一体化、校企双育人的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艺人才 课程思政 茶文化 课证融通 三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盏的发展脉络及设计思考
13
作者 林子照 《陶瓷研究》 2024年第1期109-111,共3页
在中国悠久的茶文化中,建盏以其朴实无华的质地、简练的线条和变幻的釉色彰显了陶瓷艺术的自然美态。起源于五代末年的建盏,经宋代达到艺术巅峰,其黑釉之美成为斗茶文化的理想载体,因黑白对比之鲜明与保温之优势备受推崇。然而,随着时... 在中国悠久的茶文化中,建盏以其朴实无华的质地、简练的线条和变幻的釉色彰显了陶瓷艺术的自然美态。起源于五代末年的建盏,经宋代达到艺术巅峰,其黑釉之美成为斗茶文化的理想载体,因黑白对比之鲜明与保温之优势备受推崇。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斗茶文化的衰落导致建盏失宠,直至近现代借由考古发掘与学术研究得以复苏。现代建盏设计强调传统与创新的结合,追求在保持原有自然纹样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平衡功能性与美观性,且深化建盏的文化内涵,使其不仅仅作为茶器,更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媒介,展现其在全球文化艺术交流中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盏 设计美学 茶文化 陶瓷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职业技能大赛背景下茶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4
作者 叶晨珺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7期114-116,共3页
2023年,江苏省举办了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茶艺项目省内选拔赛和餐饮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茶艺赛项两个省级茶艺类比赛,众多院校的选手参与了大赛选拔,这说明茶艺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文章以省级茶艺职业技能大赛为标准,深入研读... 2023年,江苏省举办了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茶艺项目省内选拔赛和餐饮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茶艺赛项两个省级茶艺类比赛,众多院校的选手参与了大赛选拔,这说明茶艺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文章以省级茶艺职业技能大赛为标准,深入研读竞赛指南,全面剖析赛项得分要点,分析指出了传统教学方法下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的参赛能力均不具优势的现状,并从这两个方面提出了在省级职业技能大赛背景下推动茶艺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职业技能大赛 茶艺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朱子家风的茶艺作品创编实践
15
作者 郑慕蓉 翁睿 施晓莉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6,共6页
朱子家风是中国传统家风的典范,倡导“读书、循理、和顺、勤俭”的家风传承,对现代和谐文明家庭的构建仍具有指导价值。茶艺属于大众文艺,是文化传播的优良载体。“诗礼传家”茶艺作品将茶艺、茶礼与朱子家风精神融合,以茶为载体讲述了... 朱子家风是中国传统家风的典范,倡导“读书、循理、和顺、勤俭”的家风传承,对现代和谐文明家庭的构建仍具有指导价值。茶艺属于大众文艺,是文化传播的优良载体。“诗礼传家”茶艺作品将茶艺、茶礼与朱子家风精神融合,以茶为载体讲述了闽北祖孙三代家风传承的故事。采用闽北建州特色茶品与武夷经典茶艺流程,通过择水备器、服饰造型、舞台造景等艺术设计,以舞台茶艺形式弘扬朱子文化。将传统文化置于时代背景下,进行文艺创作,供大众欣赏,有利于丰富百姓精神家园,实现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艺作品 大众文艺 朱子家风 家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黄龙岘茶文化小镇公共艺术家具设计
16
作者 高自立 苗艳凤 《家具》 2024年第3期42-48,共7页
“建设美丽乡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项重要举措,公共艺术家具作为建设美丽乡村公共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塑造个性化美丽乡村,提升乡村特色文化软实力。为提升黄龙岘小镇的整体形象,通过分析市场公共家具的造型、色彩、材质、功... “建设美丽乡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项重要举措,公共艺术家具作为建设美丽乡村公共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塑造个性化美丽乡村,提升乡村特色文化软实力。为提升黄龙岘小镇的整体形象,通过分析市场公共家具的造型、色彩、材质、功能维度总结现有公共艺术家具的特征;根据目标用户访谈和KANO问卷及当地地理和人文环境的实地调研,得出目标用户在材料、功能、色彩、外观造型、结构上的需求,即运用环保的耐久性材料,色彩和谐搭配,造型简洁美观,具有文化特色且与周围环境相匹配等。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黄龙岘茶文化村的主要特征元素的提取和简化进行重要性排序。提取权重最高的茶具、茶山和当地“龙毫、龙针”茶叶特色,以当地丰富竹材为主材料,搭配茶砖、石材和环氧树脂等环保材料,探索出具有文化特色的公共家具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为黄龙岘茶文化小镇的公共艺术家具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家具 黄龙岘 茶文化 KANO模型 层次分析法 美丽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山水画艺术运用分析
17
作者 曹晶晶 《绿色包装》 2024年第8期132-135,共4页
在现代特色产业经营模式下,产品包装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山水画艺术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可以通过绘制山水风景、水墨画等设计,以突出对传统文化和茶文化的渲染,使其与茶叶品牌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审... 在现代特色产业经营模式下,产品包装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山水画艺术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可以通过绘制山水风景、水墨画等设计,以突出对传统文化和茶文化的渲染,使其与茶叶品牌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基于此,本文将从包装设计的视角,通过对山水画艺术的现代价值阐述,探讨茶叶产品包装设计中山水画艺术的渗透路径,从而增强茶叶产品包装的新颖性、艺术性,发挥山水画艺术的视觉冲击力,以实现继承传统文化艺术和推动产品经营的双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产品 包装设计 山水画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理论看茶文化研究属性——兼论茶学与茶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9
18
作者 关剑平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6-390,共5页
茶学与茶文化的关系是茶学界与茶文化研究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但是至今尚无相应研究成果。有鉴于此,本文首先从分析基本概念出发,论证了现在茶学与茶文化两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完全一致,其原因是茶学概念的扩大和茶文化概念的提出。然后从文... 茶学与茶文化的关系是茶学界与茶文化研究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但是至今尚无相应研究成果。有鉴于此,本文首先从分析基本概念出发,论证了现在茶学与茶文化两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完全一致,其原因是茶学概念的扩大和茶文化概念的提出。然后从文化结构理论出发,在探讨茶文化结构的基础上,论证了茶文化研究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属性;最后提出应该在根据学科性质分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需要展开多学科协同研究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学 茶文化 学科 文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分茶、斗茶技艺与建窑黑釉瓷茶盏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胡小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9-492,共4页
宋代以建窑盏为代表的茶具以及上品茶色尚白的鉴赏标准,是该时期文化生活中的审美共识。建窑盏的出现,见证了宋代茶艺由唐入宋的文化转型,从器物中也可以考察出宋代独特的饮茶技艺。本文通过对宋代分茶、斗茶技艺和建窑黑釉瓷茶盏关系... 宋代以建窑盏为代表的茶具以及上品茶色尚白的鉴赏标准,是该时期文化生活中的审美共识。建窑盏的出现,见证了宋代茶艺由唐入宋的文化转型,从器物中也可以考察出宋代独特的饮茶技艺。本文通过对宋代分茶、斗茶技艺和建窑黑釉瓷茶盏关系的考察,揭示建窑黑釉瓷茶盏在宋代兴盛的原因,为"宋式"精致的审美美感类型与生活方式、文化现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茶艺 点茶 分茶 斗茶 建窑黑釉瓷茶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茶服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黄玉冰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0-45,共6页
以《中国茶谣》《红楼梦茶》等茶服设计的实践,综合阐述了中国茶服艺术的文化传统及文化特征,剖析了中国茶服的设计特点和技术手段,概括分析了中国茶服形式的艺术性、功能性、历史文化性等综合要素,以求探寻茶服设计的文化根源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 茶服艺术 茶服文化 茶服设计 茶礼服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