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效率DEA的地铁初近远期编组方案比选研究
1
作者 朱昌锋 王学贵 +2 位作者 刘康儒 安轲 周宏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2,共9页
编组方案是实现不同时期地铁运营模式与客流特征相匹配的基础,也是直接影响地铁规划建设成本和低碳运营的关键问题。在综合分析影响地铁编组方案关键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地铁初近远期编组方案比选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编组方案比选... 编组方案是实现不同时期地铁运营模式与客流特征相匹配的基础,也是直接影响地铁规划建设成本和低碳运营的关键问题。在综合分析影响地铁编组方案关键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地铁初近远期编组方案比选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编组方案比选的两步筛选法;通过分析各指标对地铁编组方案影响的差异性,提出基于超效率DEA的地铁初近远期编组方案评价比选模型,并在对指标体系进行约简合并的基础上,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对指标体系进行划分;最后,以实例验证和分析了地铁初近远期编组方案评价比选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算例分析结果表明:(1)固定编组方案属于成本赋能型方案,需较高的设备设施成本和运营投入;而更改编组方案属于技术赋能型方案,通过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实现了运能匹配和乘客时间满意度等方面的有效产出;(2)更改编组方案和固定编组方案之间的优劣具有一定的动态性,需结合具体的线路条件、城市或企业财政情况、运营管理和技术水平等条件进行综合判断。本文提出的地铁初近远期编组方案比选理论方法适用于多种实践场景,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为地铁初近远期编组方案比选的规范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编组方案 初近远期 超效率DEA 指标体系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418B合金900℃长期时效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演变
2
作者 张楚博 骞磊 +1 位作者 张明军 张丽辉 《铸造》 CAS 2024年第3期357-363,共7页
研究了900℃长期时效对K418B合金的显微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热力学计算软件JMatPro对合金中相的稳定性及体积百分比进行计算。借助扫描电镜及附带的能谱仪对显微组织及成分进行分析。使用Image-Pro Plus软件对碳化物和γ′相... 研究了900℃长期时效对K418B合金的显微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热力学计算软件JMatPro对合金中相的稳定性及体积百分比进行计算。借助扫描电镜及附带的能谱仪对显微组织及成分进行分析。使用Image-Pro Plus软件对碳化物和γ′相的尺寸以及体积分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增长,室温拉伸强度σ_(b)和σ_(0.2)逐渐下降,塑性变化不明显;750℃高温下的拉伸性能与室温拉伸的变化规律相同,σ_(b)和σ_(0.2)随着时效时间的增长,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塑性的变化规律不明显;760℃/530 MPa持久寿命逐渐下降,塑性逐渐上升。982℃/152 MPa持久寿命随着时效时间的增长,持久寿命呈现下降趋势,持久塑性的变化是随着时效时间的增长,塑性得到明显的提升。长期时效后由于组织发生变化导致材料强度逐步降低,材料塑性呈现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K418B 长期时效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组双阶段双向卷积长短期方法的高光谱图像超分辨率网络
3
作者 林建君 侯钧译 杨翠云 《智能城市》 2024年第4期1-3,共3页
文章提出基于分组的双阶段Bi-ConvLSTM网络(GDBN),可以充分利用图像的空间和光谱信息,通过使用以波段为单位的分组策略,有效缓解了计算负担,并对光谱信息进行保护。在编码器的不同阶段,对浅层信息提取模块和深度特征提取模块进行不同层... 文章提出基于分组的双阶段Bi-ConvLSTM网络(GDBN),可以充分利用图像的空间和光谱信息,通过使用以波段为单位的分组策略,有效缓解了计算负担,并对光谱信息进行保护。在编码器的不同阶段,对浅层信息提取模块和深度特征提取模块进行不同层次信息的提取,浅层信息提取模块能够对不同尺度的浅层特征信息进行充分捕捉,深度特征提取模块能够捕捉图像的高频特征信息。文章还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增强网络对特征的组织能力,并在自然数据集cave上进行大量实验,效果普遍优于目前主流的深度学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 高光谱图像超分辨率 通道注意力 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Mt/a渣油加氢装置超长周期运行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涂彬 夏登刚 +2 位作者 杨勤 陈大跃 邵志才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7-70,共4页
中国石化长岭分公司1.7 Mt/a渣油加氢装置已成功运转了4个周期,第一周期通过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首次实现了高铁钙渣油加氢装置的长周期运转,共运转了426天;第二周期较第一周期运转时间更长,为471天;第三周期由于全厂大检修,运转了326天... 中国石化长岭分公司1.7 Mt/a渣油加氢装置已成功运转了4个周期,第一周期通过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首次实现了高铁钙渣油加氢装置的长周期运转,共运转了426天;第二周期较第一周期运转时间更长,为471天;第三周期由于全厂大检修,运转了326天;第四周期在前3个周期运转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催化剂级配、掺炼催化裂化循环油和优化原料性质,实现了693天的超长周期运转。与第二周期相比,第四周期尽管减压渣油的掺入比例降低,但装置的主要加工指标如总加工量、减压渣油加工量、催化剂的利用率和催化剂的杂质脱除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加氢 超长周期 催化剂级配 循环油 减压渣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和强度变化趋势初探 被引量:18
5
作者 赵珊珊 高歌 +1 位作者 孙旭光 杨修群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5-563,共9页
利用1951—2006年西北太平洋(含南海)热带气旋资料,研究了不同强度热带气旋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超强台风(近中心最大风速≥58 m/s,简称超强台风Ⅱ)频数、强度和初、终旋日期的变化特征都不同于其他级别热带气旋;西北太平洋... 利用1951—2006年西北太平洋(含南海)热带气旋资料,研究了不同强度热带气旋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超强台风(近中心最大风速≥58 m/s,简称超强台风Ⅱ)频数、强度和初、终旋日期的变化特征都不同于其他级别热带气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总频数有长期减少趋势,主要由热带低压和超强台风Ⅱ的长期减少趋势引起;随着热带气旋强度增强,出现月最大频数的月份逐渐推迟;超强台风月频数最大值发生在秋季;超强台风Ⅱ频数的年变化与除了超强台风Ⅰ(近中心最大风速为51-58 m/s)外的其他级别热带气旋反相关;受超强台风Ⅱ减少影响,热带气旋年平均最大风速有减小的长期趋势;热带气旋的初、终旋日期没有显著的长期变化趋势,但超强台风Ⅱ的初旋日期有推迟趋势,终旋日期有提前趋势,发生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超强台风 长期变化趋势 初旋日期 终旋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E-A超远覆盖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设计与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晓辉 魏龙飞 +1 位作者 黑永强 刘乃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43,156,共7页
针对移动通信先进长期演进系统在超远覆盖下基站与用户通信距离大、传播时延长导致的上行失步问题,提出一种随机接入前导码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将两个不同的Zadoff-Chu根序列级联形成新的前导序列,并通过扩展循环前缀和保护间隔,构造出支... 针对移动通信先进长期演进系统在超远覆盖下基站与用户通信距离大、传播时延长导致的上行失步问题,提出一种随机接入前导码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将两个不同的Zadoff-Chu根序列级联形成新的前导序列,并通过扩展循环前缀和保护间隔,构造出支持超远覆盖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所设计前导序列的自相关性和互相关性,并分析了随机接入前导码的覆盖性能.理论分析与仿真表明,所设计的前导序列仅仅在时延为零时周期自相关出现高峰值,且构造的随机接入前导码能够大大提高覆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先进长期演进 超远覆盖 随机接入 ZADOFF-CHU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Bi-LSTM的太阳辐照度超短期预测 被引量:30
7
作者 倪超 王聪 +1 位作者 朱婷婷 过奕任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7-202,共6页
针对太阳辐射引起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进而造成大量光伏发电并网时对电网稳定性和安全的危害,提出一种新的太阳辐射超短期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对多个关键气象变量进行数据融合和特征转换,然后构造双向长... 针对太阳辐射引起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进而造成大量光伏发电并网时对电网稳定性和安全的危害,提出一种新的太阳辐射超短期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对多个关键气象变量进行数据融合和特征转换,然后构造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预测模型,实现对未来15 min的太阳总辐照度的超短期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模型相对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可有效提高超短期太阳总辐照度的预测精度,且相对持续模型在相对方差上提高了约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照度 预测 卷积神经网络 超短期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100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应力-应变曲线 被引量:7
8
作者 蔺喜强 张涛 +4 位作者 霍亮 张楠 李国友 戢文占 李小龙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5-89,共5页
利用刚性辅助装置测试C100超高强的素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同时对长龄期的C100超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静压力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100超高强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采用刚性辅助装置测试是... 利用刚性辅助装置测试C100超高强的素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同时对长龄期的C100超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静压力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100超高强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采用刚性辅助装置测试是比较便捷和有效的试验方法,高强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显示当混凝土所受荷载达到最大时,混凝土的破坏具有突变性,应力应变曲线没有明显的缓冲阶段,只有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两个过程。另外,钢纤维超高强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规律也基本一致,但钢纤维的掺加能够使混凝土的在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得变化具有更加稳定和平缓的特点,达到破坏突变点后应力应变曲线平稳下降,说明钢纤维能够明显的改善高强混凝土的脆性。同时,水胶比为0.18的超高强混凝土,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超过100 MPa,随着养护龄期达到180、360 d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此过程中仍然继续增长。两组混凝土在360 d时的抗压强度分别达到了150.1、163.7 MPa,并且它们的静压力弹性模量在56 d龄期时在50 GP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00超高强混凝土 应力应变曲线 长龄期养护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活动的超长期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林元章 《自然杂志》 2000年第6期328-331,共4页
本文介绍时标超过一个太阳周(约11a)的太阳活动超长期变化的研究概况.对于与太阳活动变化有关的太阳自转是否有过变化的问题,也作了阐述.文中着重介绍了我国学者在这些研究领域的贡献.
关键词 太阳活动 超长期变化 极光频数 树木 年轮 碳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吉林省西部荒漠化治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垂仁 王国辉 邓云龙 《吉林水利》 2000年第10期1-4,共4页
本文对当前吉林省西部的干旱、沙漠化、盐碱等自然灾害的成因等进行了科学论述,提出了水是治理沙漠化关键、西部开发应以水定发展的理论。
关键词 水利资源 荒漠化 自然灾害治理 吉林 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高银117大厦塔楼基础沉降实测与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江斌 王卫东 +2 位作者 王阿丹 包联进 童骏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23,共7页
天津高银117大厦塔楼建筑高度597m,塔楼结构体系复杂且竖向荷载大,基础底板埋深约25 m,场地以黏性土、粉土为主,中间夹有多层厚度变化较大的砂层,采用超长钻孔灌注桩,桩端埋深约102 m,以⑩_(5)粉砂层为桩端持力层。基于塔楼基础底板施... 天津高银117大厦塔楼建筑高度597m,塔楼结构体系复杂且竖向荷载大,基础底板埋深约25 m,场地以黏性土、粉土为主,中间夹有多层厚度变化较大的砂层,采用超长钻孔灌注桩,桩端埋深约102 m,以⑩_(5)粉砂层为桩端持力层。基于塔楼基础底板施工完成至结构封顶后4.5年的基础沉降实测数据,分析了塔楼基础沉降发展特性、沉降分布特征、底板沉降弯曲变形及弯矩值的发展与分布,探讨了塔楼基础沉降与施工进度、上部结构层数的关系,以及上部结构刚度、荷载及群桩刚度对基础沉降的影响机制。实测基础最大沉降、基础倾斜、相邻柱(墙)基的差异沉降皆小于规范控制值,底板弯矩也小于设计取值,表明深基础处于安全状态。天津高银117大厦塔楼基础沉降实测成果为天津地区类似工程安全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国内软土地区600 m级超高层建筑基础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高银117大厦 超长桩深基础 长期沉降实测 沉降发展特性 沉降分布特征 底板沉降弯曲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水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亚飞 毕红梅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77-80,共4页
保水剂对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强土壤的吸水、保水和保肥能力、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介绍保水剂的发展历史、作用机理和性质,分析保水剂在节水农业发展中的应用现状,阐述多功能复合型保水剂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保水剂 节水农业 应用现状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灵敏度TD-LTE通信接收机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凌云志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88,共5页
TD-LTE接入方式、可变大带宽等新技术的运用,对测试仪表接收端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如何在大带宽下提高接收灵敏度成为设计重点和难点。基于本振馈通抵消技术,设计了一种高灵敏度TD-LTE通信接收机,降低了本振信号馈通,避免了本... TD-LTE接入方式、可变大带宽等新技术的运用,对测试仪表接收端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如何在大带宽下提高接收灵敏度成为设计重点和难点。基于本振馈通抵消技术,设计了一种高灵敏度TD-LTE通信接收机,降低了本振信号馈通,避免了本振馈通引起的杂散、噪声等问题,从而提升了接收机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对接收机的测试和理论对比表明,该接收机具有结构简单、易仿真、高指标等特点,可以推广到各种通信制式的测试设备、基站等产品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LTE通信 超外差接收机 本振馈通抵消技术 射频输入动态范围 射频带宽 接收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氧疗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血中氧自由基代谢系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泽明 丁小丽 王彦存 《河北医学》 CAS 1995年第4期209-212,共4页
本文研究了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MDA,SOD含量和GSH-PX,CAT活性改变。结果血清MDA,SOD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GSH-PX,CAT活性明显降低。长期氧疗后,MDA,SOD含量明显降低,而GSH-PX,C... 本文研究了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MDA,SOD含量和GSH-PX,CAT活性改变。结果血清MDA,SOD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GSH-PX,CAT活性明显降低。长期氧疗后,MDA,SOD含量明显降低,而GSH-PX,CAT活性明显增高。而非氧疗组却无明显改变。说明肺心病人存在着自由基代谢的紊乱。长期氧疗对其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氧吸入疗法 氧自由基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积神经网络在流场重构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皓 郭明明 +4 位作者 田野 陈尔达 邓雪 乐嘉陵 李林静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343-2360,共18页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在图像处理、语音识别、自动驾驶、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迅速发展,该技术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处理具有复杂非线性、高维度、大数据量等特点的流体力学方向.传统的方法无法有效地处理这些庞大的数据,深度学习因其具...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在图像处理、语音识别、自动驾驶、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迅速发展,该技术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处理具有复杂非线性、高维度、大数据量等特点的流体力学方向.传统的方法无法有效地处理这些庞大的数据,深度学习因其具有强大的函数拟合能力,可以从大量的数据中挖掘有用的信息.当前,流体力学深度学习技术有了初步的一些研究成果,在流动信息特征提取、多源数据信息融合及流场的智能重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其应用潜力逐渐得到证实.如何利用地面风洞试验、数值模拟及飞行试验获取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快速智能感知及重构流场,可为主动流动控制提供重要指导.本文主要从深度学习不同类型的网络结构出发探讨了卷积神经网络在流场重构中的研究进展,文章首先介绍卷积神经网络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基本网络结构,之后简要介绍流场超分辨率重构网络、端到端的映射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基本结构与理论,并详细归纳出他们的改进形式在流场重构领域的一系列研究进展与成果,最后对文章做出总结并探讨了流场重构深度学习技术所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超分辨率 长短期记忆 流场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断面隧道远程自动监测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曾磊 莫海鸿 +2 位作者 房营光 陈俊生 刘庭金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67,共6页
文章介绍了特大断面隧道——广州龙头山隧道的远程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本地子系统和远程监测子系统构成,其中本地测量子系统实现了对拱顶沉降、锚杆应力、二次衬砌钢筋应力和二次衬砌混凝土应变四个方面的远程自动监测;无线传输子系... 文章介绍了特大断面隧道——广州龙头山隧道的远程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本地子系统和远程监测子系统构成,其中本地测量子系统实现了对拱顶沉降、锚杆应力、二次衬砌钢筋应力和二次衬砌混凝土应变四个方面的远程自动监测;无线传输子系统采用基于Web(Internet)及GSM中GPRS的无线远程数据传输方式,实现了对隧道监测数据的远程无线传输。根据7个月监测可知,龙头山隧道使用正常,各部分结构处于安全状态。为评价特大断面隧道结构的长期安全性,还需要在今后的运营阶段做更长时间的监测及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断面隧道 长期 远程 自动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粮浓香型白酒连续超长发酵期生产工艺探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宋瑞滨 邵泽良 +1 位作者 宋军 周艳 《酿酒》 CAS 2020年第1期105-112,共8页
以多粮浓香型白酒连续超长发酵期窖池为研究对象,通过微生态平衡理论,先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3年时间对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再利用3年时间324口窖池做实践应用,并结合窖池窖泥、糟醅不同层次、不同轮次理化指标变化,综合产酒、酒质对比... 以多粮浓香型白酒连续超长发酵期窖池为研究对象,通过微生态平衡理论,先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3年时间对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再利用3年时间324口窖池做实践应用,并结合窖池窖泥、糟醅不同层次、不同轮次理化指标变化,综合产酒、酒质对比分析,经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研究表明:通过延长发酵期,突破产酒与酒质的矛盾,为进一步满足公司酒体设计要求,稳步提高基酒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初步探讨连续超长发酵周期生产浓香型酒的发酵机理,及开展更大规模应用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超长期发酵 微生态平衡理论 生产工艺 发酵机理 多粮浓香型白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制备与长期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贺飒飒 吴迎叶 +4 位作者 陈颖 徐文 王磊 张宁 刘鹏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6-129,134,共5页
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因其优异性能而被逐步应用于当今工程建设中。然而,有关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理论、制备工艺和长期时变性能等方面研究还不深入,从而限制了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超高强高性能混凝... 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因其优异性能而被逐步应用于当今工程建设中。然而,有关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理论、制备工艺和长期时变性能等方面研究还不深入,从而限制了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生产制备和长期性能等方面研究成果,指出了现有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存在问题和不足,为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制备与应用等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配合比 时变性能 长期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束形成的长短时记忆网络语音分离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兰朝凤 刘岩 +1 位作者 赵宏运 刘春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31-2538,共8页
在利用深度学习方式进行语音分离的领域,常用卷积神经网络(RNN)循环神经网络进行语音分离,但是该网络模型在分离过程中存在梯度下降问题,分离结果不理想。针对该问题,该文利用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进行信号分离探索,弥补了RNN网络的不... 在利用深度学习方式进行语音分离的领域,常用卷积神经网络(RNN)循环神经网络进行语音分离,但是该网络模型在分离过程中存在梯度下降问题,分离结果不理想。针对该问题,该文利用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进行信号分离探索,弥补了RNN网络的不足。多路人声信号分离较为复杂,现阶段所使用的分离方式多是基于频谱映射方式,没有有效利用语音信号空间信息。针对此问题,该文结合波束形成算法和LSTM网络提出了一种波束形成LSTM算法,在TIMIT语音库中随机选取3个说话人的声音文件,利用超指向波束形成算法得到3个不同方向上的波束,提取每一波束中频谱幅度特征,并构建神经网络预测掩蔽值,得到待分离语音信号频谱并重构时域信号,进而实现语音分离。该算法充分利用了语音信号空间特征和信号频域特征。通过实验验证了不同方向语音分离效果,在60°方向该算法与IBM-LSTM网络相比,客观语音质量评估(PESQ)提高了0.59,短时客观可懂(STOI)指标提高了0.06,信噪比(SNR)提高了1.13 dB,另外两个方向上,实验结果同样证明了该算法较IBM-LSTM算法和RNN算法具有更好的分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分离 超指向波束形成 长短时记忆网络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部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变化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超文 张同波 +2 位作者 许卫晓 叶林 于德湖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30-37,共8页
目前超长混凝土结构在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中出现得越来越多,其上部结构也多为大跨度超长形式.超长混凝土结构在受到较大的温差和干缩作用时更容易引起混凝土的开裂,而上部结构受到温差和干缩的影响又不同于下部结构.主要针对上部超... 目前超长混凝土结构在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中出现得越来越多,其上部结构也多为大跨度超长形式.超长混凝土结构在受到较大的温差和干缩作用时更容易引起混凝土的开裂,而上部结构受到温差和干缩的影响又不同于下部结构.主要针对上部超长混凝土结构可能面临的温差和干缩影响,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和现场试验,对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差、收缩当量温差、长期温差等问题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结构 收缩当量温差 水化热温差 长期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