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ccurrence of Major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 Medium-term Growth Period of Sugarcane and The Diseases Resistance Evaluation in Guangxi
1
作者 Li Yijie Duan Weixing +5 位作者 Huang Zhi Wang Zeping Li Wenjiao Wei Kaijun Lu Wenjuan Lin Shanhai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6年第3期15-19,共5页
To figure out major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sugarcane and sugarcane resistance to diseases,the occurrence of major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n 11 main sugarcane varieties in eight sugarcane producing areas of Gu... To figure out major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sugarcane and sugarcane resistance to diseases,the occurrence of major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n 11 main sugarcane varieties in eight sugarcane producing areas of Guangxi was investigated during the medium-term growth period of sugarcane in 2015,and field resistance to smut and mosaic diseases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ad heart rate( DHR) ranged from 0. 00% to 38. 55%; new-planting sugarcane of Guiliu 2 and ratoon sugarcane of Liucheng 05-136 suffered the most severe damage in Beihai city,and the DHR were 38. 55% and 37. 66%,respectively. The incidence rate of smut disease ranged from 0. 00% to 24. 89%. Ratoon sugarcane was more susceptible to smut than new-planting sugarcane among all investigated varieties. Variety ROC22 was most susceptible to smut,and performed moderate susceptibility. Guiliu 2 was the second susceptible and performed resistance,with the incidence rate of 7. 45%. The rest nine varieties had high resistance. Sugarcane mosaic disease occurred mildly in Guangxi,and the incidence rate ranged from 0. 39% to 7. 73%. ROC22,Guitang 42 and Guiliu 2 expressed moderate resistance and the rests exhibited resistance. Sugarcane in Nanning and Beihai suffered more severe damage than those in other producing areas. The field evaluation system of sugarcane resistance to borers was expected to be constructed. ROC22 was most susceptible to smut,compared with other main varieties. Mosaic diseases occurred lightly in Guangxi. Multi-location and multi-year observation are necessary for accurate evaluation of sugarcane resistance to smut and mosaic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garcane Dead heart Smut mosaic disease Res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complete sequence of a sugarcane mosaic virus isolate causing maize dwarf mosaic disease in China 被引量:4
2
作者 程晔 陈炯 陈剑平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2年第3期322-330,共9页
The complete sequence of a potyvirus from maize in Zhejiang Province was determined. The RNA was 9596 nucleotides long, excluding the 3'-poly (A) tail, and there was a single long open reading frame (ORF) of 9192 ... The complete sequence of a potyvirus from maize in Zhejiang Province was determined. The RNA was 9596 nucleotides long, excluding the 3'-poly (A) tail, and there was a single long open reading frame (ORF) of 9192 nts encoding a 346.1 ku polyprotein. The polyprotein had substantial amino acid sequence homology with those encoded by the RNAs of a Chinese isolate of sorghum mosaic virus (SrMV-C) and a Bulgarian isolate of maize dwarf mosaic virus, but it was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sugarcane mosaic virus (SCMV) isolates, for which only partial sequences have been pu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published criteria for distinguishing potyviruses, the sequence reported here is clearly a strain of SCMV, but it also showed a surprisingly high amino acid homology with SrMV-C in the HC-Pro, P3 and Cl prote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ze DWARF mosaic disease sugarcane mosaic virus genome organization taxonomy.
原文传递
甘蔗抗花叶病育种研究进展
3
作者 沈林波 潘继红 +3 位作者 王会敏 冯小艳 张树珍 王文治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20-2333,共14页
甘蔗花叶病是危害甘蔗生产的主要病毒性病害之一,其病原主要包括甘蔗条纹花叶病毒(Sugarcane streak mosaic virus,SCSMV)、高粱花叶病毒(Sorghum mosaic virus,SrMV)和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3大主要病原。甘蔗花... 甘蔗花叶病是危害甘蔗生产的主要病毒性病害之一,其病原主要包括甘蔗条纹花叶病毒(Sugarcane streak mosaic virus,SCSMV)、高粱花叶病毒(Sorghum mosaic virus,SrMV)和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3大主要病原。甘蔗花叶病的发生严重影响甘蔗的品质和产量,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抗病品种的应用。本文综述了甘蔗花叶病的危害和防治途径、甘蔗种质资源的抗性评价、抗性遗传分析、分子标记、抗性基因的挖掘利用及抗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甘蔗抗病育种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加强甘蔗抗花叶病育种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甘蔗花叶病 病害防治 抗花叶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新品种云蔗1640花叶病原的检测与脱毒种苗生产 被引量:2
4
作者 吴转娣 赵培方 +4 位作者 杨洪昌 昝逢刚 覃伟 杨立凡 郭家文 《中国糖料》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目的】甘蔗花叶病是导致甘蔗品种减产的重要病害,通过应用甘蔗健康种苗可以有效提高甘蔗种苗的抗病能力。‘云蔗1640’是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所培育的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适宜在我国热区推广种植。【方法】本研究通过田间采样调查... 【目的】甘蔗花叶病是导致甘蔗品种减产的重要病害,通过应用甘蔗健康种苗可以有效提高甘蔗种苗的抗病能力。‘云蔗1640’是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所培育的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适宜在我国热区推广种植。【方法】本研究通过田间采样调查结合RT-PCR检测的方法,完成了‘云蔗1640’甘蔗品种的花叶病毒带病情况调查,开展了‘云蔗1640’健康种苗的脱毒处理与品种的快繁。【结果】确认‘云蔗1640’携带有甘蔗花叶病毒,其主要的病原以甘蔗线条花叶病毒为主,甘蔗花叶病毒次之,不带有高粱花叶病毒。通过温水处理结合茎尖脱毒的方法培养获得了‘云蔗1640’健康种苗。研究表明经RT-PCR的方法检测线条花叶病毒和甘蔗花叶病毒的脱毒效率分别为10.12%和90.62%。经筛选出不带病原的脱毒种苗作为原种开展健康种苗的组培快繁。【结论】糖料蔗健康种苗的繁育是一种有效的良种繁育技术,可加快优异甘蔗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为我国蔗糖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优异种质,是我国蔗区老品种提纯复壮的新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云蔗1640’ 花叶病 脱毒种苗 种苗繁育与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2年枣庄市小麦黄花叶病发生规律及春季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5
作者 种冬冬 杨宁 +4 位作者 赵士花 刘树艳 董艳 李瑞 王保刚 《农学学报》 2024年第9期6-11,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小麦苗期黄花叶病的发生规律,并评估春季药剂防治的效果。从2018年起,在枣庄市进行了田间调查,以系统分析小麦黄花叶病发生情况。2022-2023年,选取3个地块开展苗期药剂防治试验。防治措施包括在小麦起身期每公顷喷施2次20... 本研究旨在探究小麦苗期黄花叶病的发生规律,并评估春季药剂防治的效果。从2018年起,在枣庄市进行了田间调查,以系统分析小麦黄花叶病发生情况。2022-2023年,选取3个地块开展苗期药剂防治试验。防治措施包括在小麦起身期每公顷喷施2次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2250 g+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750 g+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225 mL+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1200 g+98%磷酸二氢钾2250 g+含氨基酸水溶肥料750 g,面积分别为1333.4、666.7、666.7 m^(2),对照均喷施清水,面积分别为1333.4、666.7、666.7 m^(2)。研究结果表明,喷施上述药剂可以减轻小麦黄花叶病病情严重度,2次喷药后平均防效分别为29.6%、42.46%。与对照相比,喷药处理的小麦株高平均增加5.27 cm,单株鲜重平均增加0.44 g,单株次生根条数平均增加3.17条。3个试验地块的产量分别达到了5657.85、6777.12、7868.37 kg/hm2,而对照地块的产量分别为4776.52、5435.58、7223.63 kg/hm^(2)。因此,喷药处理的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881.32、1341.54、644.75 kg/hm^(2),平均增产955.87 kg,平均增产幅度为17.35%。综上所述,小麦苗期通过喷施特定混合药剂,可以有效减低黄花叶病的危害,实现减损和增产的目的。本研究结果为小麦黄花叶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庄 小麦黄花叶病 发生规律 调查 春季 药剂防治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甘蔗花叶病病原检测及一个分离物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文凤 董家红 +6 位作者 丁铭 方琦 黄应昆 苏晓霞 李婷婷 罗延青 张仲凯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2-247,共6页
调查表明甘蔗花叶病在云南发生普遍。电镜检测采自云南6个蔗区主栽品种上的28个甘蔗花叶病病样(分离物),其中25个病样的病叶汁液中观察到弯曲线状的病毒粒体,病叶组织中有风轮状和卷筒状内含体;对这25个分离物进行间接ELISA检测,16个与... 调查表明甘蔗花叶病在云南发生普遍。电镜检测采自云南6个蔗区主栽品种上的28个甘蔗花叶病病样(分离物),其中25个病样的病叶汁液中观察到弯曲线状的病毒粒体,病叶组织中有风轮状和卷筒状内含体;对这25个分离物进行间接ELISA检测,16个与马铃薯Y病毒属抗血清呈阳性反应,其余呈阴性反应。根据蔗区及其主栽品种的不同,挑选7个分离物进行鉴别寄主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分离物鉴别寄主范围和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分离物HH-1有范围最广的鉴别寄主和较强的致病性。克隆并测定HH-1基因组3′末端序列,序列分析发现HH-1的外壳蛋白(CP)基因共864个核苷酸,编码287个氨基酸,与高粱花叶病毒(Sorghum mosaic virus,SrMV)余杭分离物CP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最高,为97.7%;因此推定HH-1属于SrMV的一个新分离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花叶病 检测 高梁花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蔗区甘蔗黄叶病与花叶病发生情况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26
7
作者 熊国如 张雨良 +2 位作者 赵婷婷 张树珍 杨本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2期2307-2311,共5页
于2010年甘蔗生长季节,对海南甘蔗产区8个县(市)24个乡镇进行甘蔗病毒病的调查和检测,初步明确海南蔗区甘蔗病毒病种类主要有2种,即由甘蔗黄叶病毒(Sugarcane yellow leaf virus,ScYLV)引起的甘蔗黄叶病和由高粱花叶病毒(Sorghum mosaic... 于2010年甘蔗生长季节,对海南甘蔗产区8个县(市)24个乡镇进行甘蔗病毒病的调查和检测,初步明确海南蔗区甘蔗病毒病种类主要有2种,即由甘蔗黄叶病毒(Sugarcane yellow leaf virus,ScYLV)引起的甘蔗黄叶病和由高粱花叶病毒(Sorghum mosaic virus,SrMV)引起的甘蔗花叶病。其中甘蔗黄叶病最为普遍,检出率达到75%,可能是影响海南蔗区甘蔗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由高粱花叶病毒引起的甘蔗花叶病次之。同时针对甘蔗病毒病提出推广甘蔗脱毒健康种苗是其防治的主要措施,对指导海南蔗区乃至全国甘蔗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黄叶病 花叶病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线条花叶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冯小艳 王文治 +2 位作者 沈林波 冯翠莲 张树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28,共7页
甘蔗线条花叶病毒(Sugarcane streak mosaic virus,SCSMV)是引起甘蔗花叶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在世界各大蔗区普遍发生,严重威胁甘蔗产业的发展。综述了SCSMV的生物学特性、发生与危害、鉴定与检测、基因组结构与功能、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 甘蔗线条花叶病毒(Sugarcane streak mosaic virus,SCSMV)是引起甘蔗花叶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在世界各大蔗区普遍发生,严重威胁甘蔗产业的发展。综述了SCSMV的生物学特性、发生与危害、鉴定与检测、基因组结构与功能、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SCSMV及其所致病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线条花叶病毒 甘蔗 花叶病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显勇 蔡文伟 +2 位作者 杨本鹏 张树珍 王业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321-4327,共7页
【目的】建立能同时检测甘蔗花叶病(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和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以病株带鞘叶组织总核酸反转录物为模板,根据中国甘蔗花叶病的主要致病病原高梁花叶病毒SrMV和... 【目的】建立能同时检测甘蔗花叶病(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和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以病株带鞘叶组织总核酸反转录物为模板,根据中国甘蔗花叶病的主要致病病原高梁花叶病毒SrMV和甘蔗花叶病毒中国大陆优势株系SCMV-A,结合B、D、E和SC株系的外壳蛋白核苷酸序列的保守区设计PCR引物对和已有的检测甘蔗宿根矮化病病原木质部赖氏杆菌木质部亚种(Leifsonia xyli subsp.Xyli,Lxx)的PCR引物对,在SCMV RT-PCR和RSD单一PCR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并优化可同时检测SCMV和RSD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结果】此检测方法可特异地从感染SCMV和RSD的样品中扩增出SCMV(400 bp)和RSD(265 bp)2个条带,扩增产物测序结果表明,SCMV扩增产物与GenBank中其它株系或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1%~99%,RSD扩增产物与GenBank中其它株系或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1%~99%。【结论】应用此检测方法可稳定、特异地检测出蔗株中是否有导致甘蔗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的单一或混合的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花叶病毒 甘蔗宿根矮化病 RT-PCR 病原检测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基因遗传转化甘蔗品种Badila与福农91-4621的抗病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郭莺 阮妙鸿 +3 位作者 姚伟 陈荔 陈如凯 张木清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2,共6页
利用含甘蔗花叶病病毒E株系外壳蛋白基因(CP)的质粒pUbi-SCMV-CP,用基因枪轰击法遗传转化不同甘蔗品种,所获得的转基因无性系经过3代的抗病性鉴定和H2O2代谢的分析.结果表明,Badila(TB1)转基因植株具有较强的抗花叶病能力,而福农91-462... 利用含甘蔗花叶病病毒E株系外壳蛋白基因(CP)的质粒pUbi-SCMV-CP,用基因枪轰击法遗传转化不同甘蔗品种,所获得的转基因无性系经过3代的抗病性鉴定和H2O2代谢的分析.结果表明,Badila(TB1)转基因植株具有较强的抗花叶病能力,而福农91-4621在转基因无性系T1、T2中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但在T3中其抗病性开始退化,发病率高达68%;抗病生理分析表明,转基因无性系的抗病性与H2O2清除和积累有关.经RT-PCR克隆和测序分析,福农91-4621所感染的SrMV-H的CP基因氨基酸序列与转化的SCMV-E的同源性较低,仅为73.2%,福建Badila所感染的是SCMV-D,与SCMV-E同源性高达97.8%.说明CP基因对本身所来源的病毒或是与原病毒亲缘关系较近的病毒可能具有较强的抗性,而对同属于SCMV的其他病毒虽有抗性,但抗性较弱,且随着转基因世代数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花叶病 CP基因 转基因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染甘蔗的高粱花叶病毒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许东林 周国辉 +1 位作者 沈万宽 邓海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16-1920,共5页
为探明甘蔗花叶病的病原病毒之一高粱花叶病毒(sorghum mosaic virus,SrMV)在我国华南地区的发生情况,从广东广州、翁源、博罗及广西南宁等地甘蔗产区采集表现花叶症状的甘蔗叶片样品,采用1对病毒CP基因引物(P1:5′-ACAGCAGAWGCA... 为探明甘蔗花叶病的病原病毒之一高粱花叶病毒(sorghum mosaic virus,SrMV)在我国华南地区的发生情况,从广东广州、翁源、博罗及广西南宁等地甘蔗产区采集表现花叶症状的甘蔗叶片样品,采用1对病毒CP基因引物(P1:5′-ACAGCAGAWGCAACRGCACAAGC-3、P2:5′-CTCWCCGACATTCCCATCCAAGCC-3′,Y=C/T,W=T/A,K=G/T,R=A/G),进行一步法RT-PCR检测,结果表明48%的样品受到SrMV侵染。根据寄主类型和地理来源,选取10份代表性样品,对经P1、P2扩增获得的病毒CP基因片段进行直接测序,所得序列经Blast比对确认均为SrMVCP序列。为揭示SrMV种内的遗传多样性,采用Clustal W方法对本文鉴定的10个SrMV分离物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全部18个SrMV株系或分离物的CP基因序列进行多序列联配,并计算核苷酸同一性,结果显示各个SrMV分离物之间的CP基因核苷酸同一性为76%~100%。基于病毒CP基因核苷酸同一性的遗传多样性分析,SrMV种内分化成2个遗传变异类群,即杂种甘蔗组(HS group)和高贵甘蔗组(Nsgroup),它们的分离物大多分别来自杂种甘蔗(hybrid sugarcane)寄主和高贵甘蔗(noble sugarcane)寄主。分离物之间的平均CP基因核苷酸同一性,在两组组内分别为87%和90%,两组间为80%。说明两组SrMV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寄主隔离是导致该病毒种内分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甘蔗花叶病的防治和抗病毒育种工作中,除需注意病原的种类和寄主类型外,还应充分考虑病原种内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花叶病 高粱花叶病毒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甘蔗花叶病病原初步鉴定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炯 杨建平 +1 位作者 程晔 陈剑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1-273,共3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在浙江省北部地区发生的甘蔗病毒病害。病毒粒子呈线状 ,长度为 74 0 nm,在甘蔗病组织中形成风轮状内含体 ,病毒外壳蛋白分子量约 36 k Da,表明其病原为马铃薯 Y病毒科成员 ,血清学研究表明该病毒与高粱花叶病毒 (Sr MV)... 本文报道了一种在浙江省北部地区发生的甘蔗病毒病害。病毒粒子呈线状 ,长度为 74 0 nm,在甘蔗病组织中形成风轮状内含体 ,病毒外壳蛋白分子量约 36 k Da,表明其病原为马铃薯 Y病毒科成员 ,血清学研究表明该病毒与高粱花叶病毒 (Sr MV)反应强烈 ,与甘蔗花叶病毒 (Sc MV)及玉米矮花叶病毒 (MDMV)反应次之 ,与约翰逊草花叶病毒 (JGMV)的反应较弱 ,认为该病毒可能是甘蔗花叶病毒亚群的一个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花叶病 甘蔗花叶病毒亚群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玉米矮花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全序列测定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升吉 尚佑芬 +6 位作者 赵玖华 杨崇良 陈炯 郑滔 路兴波 孙红炜 陈剑平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9-163,共5页
对山东省玉米矮花叶病毒原分离物(SD)进行了寄主范围、血清学等普通生物学鉴定,测定了该病毒的基因组核苷酸全序列。该病毒基因组RNA由9596个核苷酸组成(不包括3′-polyA的长度),整个基因组按一个ORF编码一个3063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 对山东省玉米矮花叶病毒原分离物(SD)进行了寄主范围、血清学等普通生物学鉴定,测定了该病毒的基因组核苷酸全序列。该病毒基因组RNA由9596个核苷酸组成(不包括3′-polyA的长度),整个基因组按一个ORF编码一个3063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序列比较表明,该病毒分离物(SD)与玉米矮花叶病河南分离物(HN,EMBL登录号:AF494510)核苷酸全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8 2%,与已报道的甘蔗花叶病毒(SCMV)7个分离物同源性也高达79 5%~98 2%,但与玉米矮花叶病毒保加利亚分离物(MDMV-Bg,AJ001691)和高梁花叶病毒萧山甘蔗分离物(SrMV-XoS,AJ310197)的同源性仅为67 8%和69 3%,与约翰逊草花叶病毒(Z26920,JGMV)差异最大。系统进化树分析也表明,该病毒与SCMV分离物位于同一进化簇,而与MDMV进化关系很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玉米矮花叶病毒 生物学特性 基因组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等基因导入系发掘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主效基因 被引量:8
14
作者 吕香玲 李新海 +3 位作者 郝转芳 吉海莲 史利玉 张世煌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14,共6页
利用玉米自交系掖478与中自01构建近等基因导入系群体(BC4F2),通过田间人工接种甘蔗花叶病毒鉴定获得抗病植株。采用38个SSR标记分析抗病株基因型,通过连锁不平衡分析,在玉米第3和6染色体上发掘3个主效抗病QTL。第3染色体上的QTL置信区... 利用玉米自交系掖478与中自01构建近等基因导入系群体(BC4F2),通过田间人工接种甘蔗花叶病毒鉴定获得抗病植株。采用38个SSR标记分析抗病株基因型,通过连锁不平衡分析,在玉米第3和6染色体上发掘3个主效抗病QTL。第3染色体上的QTL置信区间为26.1cM-phi053-5cM;第6染色体上的QTL置信区间分别为1.2cM-bnlg161和5.3cM-bnlg1538-7cM。建立了基于近等基因导入系发掘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主效QTL技术,获得了一批含有抗病毒QTL的近等基因导入系,为抗病育种提供了信息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近等基因导入植株 甘蔗花叶病毒 抗病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花叶病的基因工程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文治 马滋蔓 +4 位作者 张树珍 杨本鹏 蔡文伟 顾丽红 李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26,30,共6页
甘蔗花叶病(Sugarcane mosaic disease)是世界上重要的病毒病害之一,严重的影响了世界甘蔗的产量。对甘蔗花叶病病原菌分类、病原系统侵染的过程、相关致病机理、病原菌检测手段以及抗甘蔗花叶病基因工程的研究现状与前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甘蔗 甘蔗花叶病 致病机理 病毒检测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高粱花叶病毒和甘蔗花叶病毒引发的浙江甘蔗花叶病害 被引量:31
16
作者 陈炯 陈剑平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2-366,共5页
从浙江省5个地区采集表现花叶症状的甘蔗病叶,用马铃薯Y病毒科简并引物做PCR扩增及测序鉴定。序列分析表明,5个甘蔗样品均含有高粱花叶病毒(SrMV),其中3个样品中还存在甘蔗花叶病毒(SCMV)的复合侵染。序列比较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浙... 从浙江省5个地区采集表现花叶症状的甘蔗病叶,用马铃薯Y病毒科简并引物做PCR扩增及测序鉴定。序列分析表明,5个甘蔗样品均含有高粱花叶病毒(SrMV),其中3个样品中还存在甘蔗花叶病毒(SCMV)的复合侵染。序列比较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浙江甘蔗样品中的SrMV序列彼此很相似,核苷酸同源性大于93%,与已报道的4个美国分离物在CP区域同源性很高,但是3′非编码区的同源性却仅为70%左右。SCMV欧洲和中国玉米分离物及美国、南非和澳大利亚甘蔗分离物分别形成两个远缘群体,浙江甘蔗分离物群体位于两者之间;群体间CP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大于80%。甘蔗和玉米上的SCMV差异明显,多为无义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花叶病毒 甘蔗花叶病毒 浙江 甘蔗花叶病害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桂糖37和桂糖40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罗霆 李毅杰 +5 位作者 王泽平 周会 段维兴 梁强 黄诚华 林善海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9-904,共6页
为了探讨较佳种植密度,为甘蔗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以桂糖37号和桂糖40号为材料,设置5个不同种植密度:11.61、13.58、15.72、17.87和20.01万芽·hm-2,研究种植密度对甘蔗主要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下种量密度对桂糖3... 为了探讨较佳种植密度,为甘蔗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以桂糖37号和桂糖40号为材料,设置5个不同种植密度:11.61、13.58、15.72、17.87和20.01万芽·hm-2,研究种植密度对甘蔗主要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下种量密度对桂糖37的出苗数有明显的影响,当下种量为17.87万芽·hm-2时,出苗数最多。而下种量密度对桂糖40的出苗数没有明显影响。两个品种的出苗率均随着下种量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种植密度对2个甘蔗品种新植蔗的黑穗病发生无明显影响。随着下种量增加,桂糖37梢腐病的发生逐渐加重,然后减轻。桂糖40甘蔗梢腐病较轻,规律不明显。2个品种的花叶病均表现为随着下种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但2个品种的枯心率均随着下种量的增加而不断上升。相关性分析表明,下种量分别与螟害枯心苗率和出苗数呈显著正相关。种植密度对甘蔗梢腐病、花叶病和螟害均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种植密度 梢腐病 花叶病 枯心苗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主要病害抗病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付瑜华 卢加举 李向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共6页
甘蔗生产长期受到病害的严重影响,这些病害不仅降低蔗茎产量和糖分,还影响宿根性,甚至造成品种种性退化,而抗病品种的选育是保证甘蔗生产的有效途径。概述了甘蔗花叶病、黑穗病、宿根矮化病和梢腐病4种主要甘蔗病害在病原物检测、种质... 甘蔗生产长期受到病害的严重影响,这些病害不仅降低蔗茎产量和糖分,还影响宿根性,甚至造成品种种性退化,而抗病品种的选育是保证甘蔗生产的有效途径。概述了甘蔗花叶病、黑穗病、宿根矮化病和梢腐病4种主要甘蔗病害在病原物检测、种质筛选和基因工程技术等抗病育种工作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育种 花叶病 黑穗病 宿根矮化病 梢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甘蔗花叶病SCMV调查初报 被引量:15
19
作者 颜梅新 黄伟华 +2 位作者 邓展云 黄诚华 韦金菊 《中国糖料》 2012年第1期50-51,57,共3页
为探明甘蔗花叶病SCMV在广西蔗区的发生情况,给甘蔗健康种苗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从广西各主要蔗区对不同品种采集表现花叶症状的甘蔗样品,采用1对病毒CP基因引物(SCMVF4:5′-GTTTTYCACCAAGCTGGAACAGTC-3′;Y=CorT,SCMVR3:5′-AGCTGTGTGTCT... 为探明甘蔗花叶病SCMV在广西蔗区的发生情况,给甘蔗健康种苗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从广西各主要蔗区对不同品种采集表现花叶症状的甘蔗样品,采用1对病毒CP基因引物(SCMVF4:5′-GTTTTYCACCAAGCTGGAACAGTC-3′;Y=CorT,SCMVR3:5′-AGCTGTGTGTCTCTCTGTATTCTC-3′),进行一步法RT-PCR检测。结果表明:69.4%的样品为阳性。选取8份代表性样品,对经SCMVF4/SCMVR3扩增获得的病毒CP基因片段进行直接测序,所得序列经Blast比对确认均为SCMV CP序列。在所调查的品种中,主栽品种ROC22最易受SCMV侵染,其它台糖系列如台糖16、台糖28、台糖95-889、台优,柳城03-182、柳城03-1137及广西甘蔗研究所许多品系均检测到SCMV。目前甘蔗花叶病SCMV已在广西主要蔗区普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花叶病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地区发生的玉米花叶病由甘蔗花叶病毒引起 被引量:9
20
作者 程晔 陈炯 +2 位作者 郑滔 杨建平 陈剑平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1年第2期170-174,共5页
从杭州地区呈现玉米矮花叶典型症状的玉米病组织中提纯得到大量线状病毒粒子 ,大多数长度为 75 0nm。病组织中含有大量风轮状内含体和板状集结体。病毒外壳蛋白为 33.6kD。病毒RNA13’端序列 (1.8kb)与甘蔗花叶病毒 (SCMV)同源性最高 ,... 从杭州地区呈现玉米矮花叶典型症状的玉米病组织中提纯得到大量线状病毒粒子 ,大多数长度为 75 0nm。病组织中含有大量风轮状内含体和板状集结体。病毒外壳蛋白为 33.6kD。病毒RNA13’端序列 (1.8kb)与甘蔗花叶病毒 (SCMV)同源性最高 ,达 71.5 %~ 99.1% ,与高梁花叶病毒 (SrMV)同源性次之 ,为 6 7.8%~ 6 8.5 % ,与玉米矮花叶病毒 (MDMV)同源性最低 ,仅为 38.4%~ 48.4% ,从而初步认为此病害由SCMV引起。根据已发表的SCMV外壳蛋白氨基酸序列作亲缘性分析 ,表明SCMV可分为美国、南非、澳大利亚 ;德国和中国三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花叶病 病原 甘蔗花叶病毒 杭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