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ear behavior of coarse aggregates for dam construction under varied stress paths 被引量:9
1
作者 Liu Hanlong Deng An Shen Yang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2008年第1期63-77,共15页
Coarse aggregates are the major infrastructure materials of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and are consolidated to bear upper and lateral loads. With the increase of dam height, high confining pressure and complex stre... Coarse aggregates are the major infrastructure materials of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and are consolidated to bear upper and lateral loads. With the increase of dam height, high confining pressure and complex stress states complicate the shear behavfor of coarse aggregates, and thus impede the high dam's proper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An experimental program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shear behavior of dam coarse aggregates using a large-scale triaxial shear apparatus. Through triaxial shear tests, the strain-stress behaviors of aggregates were observed under constant confining pressures: 300 kPa, 600 kPa 900 kPa and 1200 kPa. Shear strengths and aggregate breakage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high pressure shear processes are discussed. Stress path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observe and analyze coarse aggregate response under complex stress states. In triaxial shear tests, it was found that peak deviator stresses increase along with confining pressures, whereas the peak principal stress ratios decrease as confining pressures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confining pressures, the dilation decreases and the contraction eventually prevails. Initial strength parameters (Poisson's ratio and tangent modulus) show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confining pressures when the pressures are relatively low. Shear strength parameters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confining pressures. The failure envelope lines are convex curves, with clear curvature under low confining pressures. Under moderate confining pressures, dilation is offset by particle breakage. Under high confining pressures, dilation disapp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rse aggregate large-scale triaxial shear test high confining pressure stress path stress-strain behavior BREAK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hods for Reliability Assessment under Irregular Time-Varying-Stress Degradation Testing
2
作者 刘天宇 孙权 +1 位作者 潘正强 冯静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4年第6期793-795,共3页
Degradation tests are often used to assess the reliability of products with long failure-time or few test units. Much of the previous work on reli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s has focused on constant-stress degradation t... Degradation tests are often used to assess the reliability of products with long failure-time or few test units. Much of the previous work on reli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s has focused on constant-stress degradation test( CSDT) and accelerated degradation test( ADT), mainly under the constant, step or progressive stresses. However,in actual testing environments,some stresses are difficult to control and vary with time irregularly,which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three stresses mentioned above. In this paper a new approach was presented for reliability assessment with degradation data under irregular time-varying-stress( ITVS).Firstly,the conventional degradation path modeling method was improved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fluences of the variable stress on the degradation variable. Then,an example was conducted to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improved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iability assessment irregular time-varying-stress(ITVS) degradation test degradation path mode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Experi mental Study on Wave-Induced Dynamic Stresses in Seabed
3
作者 S.C.Chang L.K.Chien +1 位作者 J .G.Lin Y.F.Chiu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06年第1期27-44,共18页
A series of hydraulic model tests with horizontal movable seabed under regular wave ac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interactions between water waves and seabed soil. Seabed dynamic stresses fr... A series of hydraulic model tests with horizontal movable seabed under regular wave ac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interactions between water waves and seabed soil. Seabed dynamic stresses from experiments are, tound to differ from theoretical resuhs. The response of p0 in permeable seabed has a small decay and phase shift to the nonlinear wave actions, and the dynamic stresses, σs/p0, σh/p0 and u/p0, contain different phase shift characteristics. Such phenomena will strongly affect the dynamic stress path in seabed. If the phase shifts of σs. and σh are neglected, the stress path will become a straight line; otherwise, it will become an elliptical curve. In phase shift cases, the long axis of the p - q diagram will be shortened when the depth increases, and the short axis will become longer when the phase shift increases. For the p' - q' diagram, the larger the phase lag of u, the longer the short axis. Relative results offer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analysis of seabed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induced dynamic stresses movable seabed hydraulic model test stress pa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应力路径对原状海洋土强度特性影响研究
4
作者 张鑫蕊 孔纲强 杨庆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7-365,共9页
室内温度和海底原位温度的差异导致传统测量所得海洋土物理力学参数存在一定差异。基于温控三轴仪,对我国南海原状海洋土进行了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实测了海洋土体变、强度、孔压以及模量的变化,探讨温度、温度循环、围压、超固结比等... 室内温度和海底原位温度的差异导致传统测量所得海洋土物理力学参数存在一定差异。基于温控三轴仪,对我国南海原状海洋土进行了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实测了海洋土体变、强度、孔压以及模量的变化,探讨温度、温度循环、围压、超固结比等因素对原状海洋土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升温梯度增大会使正常固结海洋土热固结程度增大,其对应的排水体积和强度也增大;升温对超固结海洋土的排水体积具有增强作用,而温度降低了海洋土的强度;温度循环作用对超固结海洋土的排水体积具有增强作用,其对应的强度也增大;本文试验条件下,当OCR=1时,海洋土25℃下不排水抗剪强度测量结果比5℃下测量结果提高8.0%;当OCR=4时,海洋土25℃下不排水抗剪强度测量结果比5℃下测量结果降低1.9%;经过温度循环5℃—45℃—5℃后的抗剪强度比5℃提高了11.9%;4次或10次温度循环后分别提高了13.8%和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土 强度特性 应力路径 温度效应 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线应力路径条件下粉质黏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5
作者 刘连栋 刘燕 +1 位作者 李春林 张亮亮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为了探究先基坑开挖后坑边大吨位吊装的特殊应力路径条件下粉质黏土的变形规律、孔压变化以及强度指标,以山东大学某隧道附近的粉质黏土原状土样为研究对象,采用K0固结先侧向卸荷后轴向加荷不排水剪切试验,并在卸荷阶段选取3个不同的卸荷... 为了探究先基坑开挖后坑边大吨位吊装的特殊应力路径条件下粉质黏土的变形规律、孔压变化以及强度指标,以山东大学某隧道附近的粉质黏土原状土样为研究对象,采用K0固结先侧向卸荷后轴向加荷不排水剪切试验,并在卸荷阶段选取3个不同的卸荷比,模拟先基坑开挖后坑边大吨位吊装特殊工况下的应力路径,然后进行等压固结不排水常规三轴剪切试验和K0固结侧向卸荷不排水剪切试验,并对比3种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先基坑开挖后坑边大吨位吊装的特殊应力路径条件下的偏应力-轴向应变试验曲线为非线性曲线,粉质黏土的破坏强度与卸荷量有关,卸荷量越大,则破坏强度越小;减围压阶段产生负孔压,轴向加压阶段孔压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同一初始固结围压下,粉质黏土的卸荷比越小,则剪切时产生的最大孔压越大;先基坑开挖后坑边大吨位吊装的特殊应力路径条件下粉质黏土的卸荷比越大,则有效黏聚力越大,有效内摩擦角越小,与等压固结不排水常规三轴剪切试验相比,有效内摩擦角偏小,有效黏聚力随卸荷比的不同而偏大或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试验 应力路径 三轴试验 粉质黏土 吊装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应力路径下天然沉积软土的应力应变特性
6
作者 朱楠 吕海军 +1 位作者 刘天韵 张晓晓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10期51-57,共7页
为了揭示应力路径对天然沉积软土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对原状天津软土和衡水湖软土开展物理力学指标、颗粒分析、常规三轴和应力路径三轴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应力路径下天然沉积软土的应力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结构性... 为了揭示应力路径对天然沉积软土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对原状天津软土和衡水湖软土开展物理力学指标、颗粒分析、常规三轴和应力路径三轴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应力路径下天然沉积软土的应力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结构性和胶结特性改变软土的应力应变特征,排水剪切下结构性和胶结特性较弱的天津软土表现出近似重塑土的应变硬化特征,而结构性和胶结特性较强的衡水湖软土表现出原状土典型的应变软化特征;天然沉积软土具有结构性和胶结特性,可承担一定的拉应力并产生膨胀变形;衡水湖软土黏粒和胶粒含量较高具有明显的胶结特性,在轴向卸载路径下抗剪强度更高且膨胀变形更大。研究结论可为天然沉积软土的设计计算和本构模型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沉积软土 三轴试验 应力路径 应力应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控制方式和卸荷应力路径下类岩石节理剪切强度特征研究
7
作者 孙杰豪 郭保华 +2 位作者 程胜锦 田世轩 陈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61-2071,2116,共12页
为研究不同控制方式和卸荷应力路径下岩石节理失稳剪切强度特征,借助RDS-200型岩石节理剪切试验系统开展了2种控制方式和3种卸荷应力路径下的类岩石节理直剪试验。结果表明:(1)采用应力控制方式进行切向加卸载时,各剪切加卸载路径下,节... 为研究不同控制方式和卸荷应力路径下岩石节理失稳剪切强度特征,借助RDS-200型岩石节理剪切试验系统开展了2种控制方式和3种卸荷应力路径下的类岩石节理直剪试验。结果表明:(1)采用应力控制方式进行切向加卸载时,各剪切加卸载路径下,节理剪切应力-时间曲线多存在失稳跌落现象,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失稳后多表现为折线形式。(2)与采用应力控制方式进行切向加载的试样结果相比,采用位移控制方式进行切向加载、采用应力控制方式进行法向卸载并保持剪切应力恒定、采用应力控制方式进行法向卸载和切向加载、采用应力控制方式同时进行法向和切向卸载的试样失稳剪切强度均有所降低;节理黏聚力减小百分比平均值为36.07%,而内摩擦角变化范围仅在4.12%以内,所以黏聚力降低是节理失稳剪切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3)以采用应力控制方式进行切向加载试样的拟合摩尔-库仑公式为基准,位移控制方式或其他采用应力控制方式的加卸载应力路径下试样失稳剪切强度的相对误差平均值最大可达55.78%。经引入黏聚力修正系数k对摩尔-库仑准则进行修正后,相对误差平均值的最大值减小到5.23%,说明对经受位移控制方式或采用应力控制方式的其他加卸载应力路径的工程节理来说,进行黏聚力的折减修正是必要和可行的。研究结果对不同控制方式及卸荷应力路径下岩体节理剪切承载能力的准确估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控制方式 应力路径 类岩石节理 直剪试验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加固粉煤灰围岩三轴蠕变试验研究
8
作者 于亚军 余江波 杨尚川 《河南科学》 2024年第1期48-54,共7页
隧道围岩的蠕变变形关系着其长期安全运营.为保证隧道围岩开挖后的蠕变稳定性,开挖前需使用水泥搅拌桩对粉煤灰软弱地层进行超前加固处理.但目前有关粉煤灰水泥土蠕变特性的研究较为缺乏.采用FLAC3D模拟隧道开挖得到围岩应力状态,基于... 隧道围岩的蠕变变形关系着其长期安全运营.为保证隧道围岩开挖后的蠕变稳定性,开挖前需使用水泥搅拌桩对粉煤灰软弱地层进行超前加固处理.但目前有关粉煤灰水泥土蠕变特性的研究较为缺乏.采用FLAC3D模拟隧道开挖得到围岩应力状态,基于此对加固后的粉煤灰水泥土围岩,进行室内三轴蠕变试验以研究围岩的蠕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偏应力载荷作用下,水泥加固后试样与重塑试样蠕变过程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加固后试样稳定蠕变阶段速率小于重塑试样,且加固后试样蠕变应变较小,最大可降低96.6%;此外,当偏应力超过试样的长期强度时,重塑试样提前进入蠕变加速阶段,而隧道围岩在经过水泥加固后,隧道各位置围岩的蠕变量同比减小70.2%以上.隧道围岩所受荷载与其长期强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决定了围岩的蠕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蠕变 粉煤灰水泥土 三轴试验 应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地层隧道开挖卸载应力路径数值模拟与试验
9
作者 黎林 谢金宏 杨尚川 《岩土工程技术》 2024年第5期584-591,共8页
隧道在动态开挖过程中,土体的变形与其应力路径密切相关。针对这一问题,运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构建了隧道动态施工三维模型,模拟了大断面隧道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的施工流程,测得了开挖卸载引起的土体应力状态变化规律。基于数值模拟... 隧道在动态开挖过程中,土体的变形与其应力路径密切相关。针对这一问题,运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构建了隧道动态施工三维模型,模拟了大断面隧道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的施工流程,测得了开挖卸载引起的土体应力状态变化规律。基于数值模拟获得的土体应力状态变化规律简化结果,对粉煤灰水泥加固土进行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室内三轴试验,研究了隧道开挖卸载过程中土体单元受力变形情况,并对比了未掺入水泥的试件变形情况,以分析水泥加固对粉煤灰土卸荷变形的影响。数值模拟及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隧道进行三导洞法施工开挖过程中,围岩监测点的单元土体的应力路径较为复杂且存在明显差异,但大致可以简化为两类,即恒围压卸轴压以及恒围压升轴压的加卸载的过程;在模拟围岩单元土体不同位置的应力路径试验中,未经掺加水泥的试件存在变形破坏,而经水泥加固的试件变形量较小,未发生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开挖 应力路径 数值模拟 室内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路径对盐城粉质黏土动剪切模量影响试验研究
10
作者 王喆恺 谭慧明 陶小三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8期44-49,73,共7页
沿海地区地下土常受到地震、施工、波浪等各种动力作用的影响。为了研究应力路径对粉质黏土动力特性的影响,选取盐城地区不同深度的粉质黏土原状样进行循环应力路径下的共振柱试验。结果表明:应力历史对土动力参数响应的影响显著,加卸... 沿海地区地下土常受到地震、施工、波浪等各种动力作用的影响。为了研究应力路径对粉质黏土动力特性的影响,选取盐城地区不同深度的粉质黏土原状样进行循环应力路径下的共振柱试验。结果表明:应力历史对土动力参数响应的影响显著,加卸载路径间土的最大动剪切模量Gmax和动剪切模量G之间有明显差异;在围压0~80 kPa时,Gmax快速上升,变异性减小;地质年代和埋深对土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起重要作用。随着埋深增加,各应力路径下Gmax和围压变化时G的差异不断扩大,当地质年代发生变化时,G显著增加;根据试验提出最大动剪切模量与围压间的拟合关系式并提供不同应力历史粉质黏土的拟合结果,为盐城以及相关沿海地区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质黏土 共振柱试验 动剪切模量 应力路径 应力历史 土动力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应力路径效应的堆石料剪胀方程研究
11
作者 赵勇博 张振东 +1 位作者 卞士海 史文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9-485,共7页
为揭示堆石料应力路径和剪胀特性相互影响机理,分析了等向压缩试验、常规三轴试验以及等p试验之间的应力应变响应关系。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的方法,在弹塑性本构模型框架下,提出一种新的考虑应力路径效应的剪胀方程构建方法,并通过... 为揭示堆石料应力路径和剪胀特性相互影响机理,分析了等向压缩试验、常规三轴试验以及等p试验之间的应力应变响应关系。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的方法,在弹塑性本构模型框架下,提出一种新的考虑应力路径效应的剪胀方程构建方法,并通过多种应力路径堆石料三轴试验对新的剪胀方程进行验证。预测结果表明:构建的剪胀方程可以考虑应力路径的影响,尤其是等应力比加载路径的影响。研究结论揭示了等向压缩试验和等p试验的重要性,建议在建立考虑应力路径影响的剪胀方程和本构模型时利用这两类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料 应力路径 剪胀方程 等向压缩试验 等p试验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黏土低频循环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12
作者 张曦 上官士青 +1 位作者 杨敏 李卫超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664-673,691,共11页
重工业厂房长期堆卸载会引起黏土地基沉降过大等病害问题。揭示病害机制需探明低频循环三轴试验中软黏土力学特性。本文对此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围压、循环荷载幅值、排水方式、加卸载方式下的单向低频循环三轴试验,对土样的累积轴向应变... 重工业厂房长期堆卸载会引起黏土地基沉降过大等病害问题。揭示病害机制需探明低频循环三轴试验中软黏土力学特性。本文对此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围压、循环荷载幅值、排水方式、加卸载方式下的单向低频循环三轴试验,对土样的累积轴向应变、超孔隙水压及循环后抗剪强度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黏土累积轴向应变ε_(p)与循环次数N的关系可用对数函数模型描述,且ε_(p)随着循环应力比(Cyclic Stress Ratio, CSR)增大而增大;(2)峰值偏应力在应变控制加载的循环中衰减,衰减率在30%以内;(3)超孔隙水压力比U与CSR存在线性关系,可据CSR等指标计算U的取值;(4)排水循环后土体抗剪强度增加至1.5~2倍且应力路径右移,而不排水循环后应力路径左移,但均贴近临界状态线。本文研究可为长周期重复加卸载条件下软土地基长期力学特性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低频循环三轴试验 累积轴向应变 超孔隙水压 应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渗诱发黄土滑坡的力学机制 被引量:25
13
作者 周跃峰 谭国焕 +1 位作者 甄伟文 许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73-3179,3186,共8页
在农田水利建设蓬勃发展的同时,灌溉入渗在黄土塬边诱发了严重的滑坡灾害。作为黄土滑坡的典型区域,甘肃黑方台地区近年来受到了密切关注。为了研究入渗条件下黄土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在黑方台典型滑坡后壁削取原状土样,开展了3组不同... 在农田水利建设蓬勃发展的同时,灌溉入渗在黄土塬边诱发了严重的滑坡灾害。作为黄土滑坡的典型区域,甘肃黑方台地区近年来受到了密切关注。为了研究入渗条件下黄土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在黑方台典型滑坡后壁削取原状土样,开展了3组不同应力路径的三轴试验以模拟边坡的失稳过程。通过开展偏压固结不排水(ACU)试验和饱和恒载(SDL)增孔压试验研究了饱和黄土启动和变形破坏过程;通过开展非饱和恒载(UDL)增湿试验,研究了非饱和黄土启动和变形破坏过程。在此基础上,从应力路径和黄土的微观结构角度阐述了入渗诱发黄土滑坡的力学机制。此外,利用试验结果分析了黄土的典型物理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埋深应力范围内,该黄土的饱和临界状态线可简化为单一的直线;该黄土的状态边界线可近似为其临界状态线;由UDL试验预测的土-水特征曲线受应力状态影响,较高的应力水平对应较低含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黄土 非饱和土 应力路径试验 临界状态 土一水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砂地基深基坑工程土体渗透破坏机理及其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胡琦 凌道盛 +2 位作者 陈仁朋 陈云敏 贾官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967-2972,共6页
在砂土和粉土地区,渗透破坏是威胁基坑稳定性和周围环境的主要因素。基坑工程是由土、水以及围护结构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影响基坑工程渗透破坏的因素很多。在总结前人对土体渗透破坏与基坑工程渗透破坏模式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渗流对土... 在砂土和粉土地区,渗透破坏是威胁基坑稳定性和周围环境的主要因素。基坑工程是由土、水以及围护结构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影响基坑工程渗透破坏的因素很多。在总结前人对土体渗透破坏与基坑工程渗透破坏模式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渗流对土体性质影响的试验成果,提出了考虑渗流、开挖卸荷以及围护结构变形共同作用的基坑工程渗透破坏分析方法,并分析了均质地基基坑工程的渗透破坏模式。将该方法运用于某粉砂地基基坑渗透破坏工程实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揭示了渗透破坏过程及其对围护结构的影响。通过对该基坑工程实例的分析认为,在进行基坑工程设计时不仅需要进行防止流砂、管涌等验算,还需考虑基坑工程整体破坏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漏 渗透破坏 临界水力坡降 应力路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的卸荷模量 被引量:161
15
作者 刘国彬 侯学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8-23,共6页
软土的室内应力路径试验研究表明,软土的卸荷模量不仅取决于土的物理性质,而且还和所经历的应力路径密切相关。本文根据大量的应力路径试验,特别是模拟基坑开挖和软土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应力路径,研究了上海地区的几种典型软土的卸荷... 软土的室内应力路径试验研究表明,软土的卸荷模量不仅取决于土的物理性质,而且还和所经历的应力路径密切相关。本文根据大量的应力路径试验,特别是模拟基坑开挖和软土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应力路径,研究了上海地区的几种典型软土的卸荷变形模量与应力路径的关系表达式。对基坑开挖及支护结构设计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应力路径试验 卸荷模量 力学性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压力变化规律的应力路径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42
16
作者 施建勇 雷国辉 +1 位作者 艾英钵 宋雄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00-1704,共5页
土压力除了与土体的强度指标参数有关外,还与应力路径有关,如主动土压力发展过程是垂直方向应力保持不变,水平方向应力减小到极限状态的过程,而被动土压力形成过程则相反。利用应力路径控制的三轴试验仪进行了土体主、被动破坏过程的模... 土压力除了与土体的强度指标参数有关外,还与应力路径有关,如主动土压力发展过程是垂直方向应力保持不变,水平方向应力减小到极限状态的过程,而被动土压力形成过程则相反。利用应力路径控制的三轴试验仪进行了土体主、被动破坏过程的模拟试验,重点讨论了两种典型应力路径下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推导了土压力随应变变化的计算公式,通过试验资料对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主动土压力可用所提出的方法确定,但被动土压力的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力 应力路径 三轴试验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卸荷条件下锦屏大理岩流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闫子舰 夏才初 +2 位作者 李宏哲 王晓东 张春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153-2159,共7页
结合锦屏水电站引水隧洞的工程实际,采用恒轴压分级卸围压的应力路径对锦屏大理岩开展了室内三轴压缩蠕变试验。首先,详细介绍卸围压蠕变试验的过程,并针对轴向和侧向蠕变规律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然后,研究卸荷应力路径下应力状态与岩... 结合锦屏水电站引水隧洞的工程实际,采用恒轴压分级卸围压的应力路径对锦屏大理岩开展了室内三轴压缩蠕变试验。首先,详细介绍卸围压蠕变试验的过程,并针对轴向和侧向蠕变规律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然后,研究卸荷应力路径下应力状态与岩石蠕变变形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应力差是决定试样蠕变量的主要因素。最后,以Burgurs模型作为理论模型,在综合考虑试样整体变形的情况下,采用相关试验结果直接确定三维本构方程的模型参数。通过对锦屏大理岩轴向和侧向蠕变变形规律的对比分析,认为2个方向的蠕变变形规律存在明显差异,仅根据轴向蠕变变形规律确定的三维流变本构不能反映侧向的蠕变变形规律。因此,建议在建立三维本构时,必须考虑试样的整体变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卸荷应力路径 蠕变试验 变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应力路径对岩石声发射Kaiser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李元辉 袁瑞甫 赵兴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6-579,共4页
为了解在循环加载过程中使用不同应力路径岩石声发射Kaiser效应的特征,采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软件(RFPA2D)对三种不同应力路径下岩石试样的声发射特征进行了数值计算.在循环加载中采用不同的应力路径对试样加载,在二次加载过程中仍能观... 为了解在循环加载过程中使用不同应力路径岩石声发射Kaiser效应的特征,采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软件(RFPA2D)对三种不同应力路径下岩石试样的声发射特征进行了数值计算.在循环加载中采用不同的应力路径对试样加载,在二次加载过程中仍能观测到清晰的Kaiser效应,但是KF值却与先前的最大应力值有较大差别.研究结果表明,岩石Kaiser记忆的真实内容不是先前所受的最大应力,而是岩石内部的损伤程度.使用从原岩中取样,在实验室做单轴压缩声发射实验观测KF值的方法测得的应力值与真实的原岩应力有较大的差别.这一结论对于进一步认识Kaiser效应的本质和用Kaiser效应准确的测定原岩应力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KAISER效应 应力路径 数值实验 原岩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级配砾石土的应力路径试验及其本构模型验证 被引量:11
19
作者 卢廷浩 钱玉林 殷宗泽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74-79,共6页
介绍了宽级配砾石土的几种应力路径试验结果,分析了该土料的变形特征,讨论了目前土的本构模型理论.邓肯非线性模型和修正椭圆抛物双屈服面模型模拟应力路径转折的计算结果表明,它们可用于宽级配砾石土的应力变形计算.
关键词 宽级配砾石土 应力路径 本构模型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砂透明土与标准砂土强度特性对比三轴试验 被引量:21
20
作者 孔纲强 刘璐 +1 位作者 刘汉龙 曹兆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0-255,共6页
制备了不同级配的玻璃砂透明土,对其进行了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和直接剪切试验,并与同等条件下的标准砂土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玻璃砂透明土的抗剪强度随相对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标准级配玻璃砂透明土的抗剪强度比0.... 制备了不同级配的玻璃砂透明土,对其进行了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和直接剪切试验,并与同等条件下的标准砂土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玻璃砂透明土的抗剪强度随相对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标准级配玻璃砂透明土的抗剪强度比0.5~1.0mm粒径玻璃砂透明土大;相同级配下,玻璃砂透明土与标准砂土的抗剪强度相近,可用玻璃砂透明土模拟天然砂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砂透明土 标准砂土 强度特性 应力路径 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