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化瘀解毒法治疗舌癌术后临证经验
1
作者 袁荣 熊蜜 +1 位作者 罗心伶 胡革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3期2679-2682,共4页
舌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耳鼻喉头颈口腔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并结合放疗、化疗的三连序列综合进行治疗。中医认为恶性肿瘤基本病机为虚、瘀、毒互结,治法多为益气化瘀解毒。基于异病同治、证同治亦同的原则,结合胡革教授数... 舌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耳鼻喉头颈口腔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并结合放疗、化疗的三连序列综合进行治疗。中医认为恶性肿瘤基本病机为虚、瘀、毒互结,治法多为益气化瘀解毒。基于异病同治、证同治亦同的原则,结合胡革教授数十年中西医治疗舌癌经验,并根据舌癌发病部位、常见伴随症状,归纳总结舌癌的中医治疗,探讨益气化瘀解毒法治疗舌癌术后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中医诊疗舌癌术后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益气化瘀解毒法 扶正攻瘤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解毒法对肝癌患者TACE术后临床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泽雄 张诗军 +2 位作者 胡洪涛 孙保国 尹丽荣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1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法复方中药对TACE术后肝癌患者的作用。方法:将45例行TACE术的肝癌患者作为治疗组,予常规护肝对症处理加扶正解毒复方中药,观察1月内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与肝功能、AFP的变化,并与用同样常规护肝对症处理的对照组37例比...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法复方中药对TACE术后肝癌患者的作用。方法:将45例行TACE术的肝癌患者作为治疗组,予常规护肝对症处理加扶正解毒复方中药,观察1月内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与肝功能、AFP的变化,并与用同样常规护肝对症处理的对照组37例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除纳差在术后1周改善不明显外,恶心、腹胀、疲乏在术后1周和1月时皆较治疗前改善(P<0.01或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时除恶心较治疗前有改善外(P<0.05),纳差、腹胀、疲乏改善不明显,但治疗1月后恶心、纳差、疲乏均得到改善(P<0.01或P<0.05);治疗组1周和1月时的总症状积分减少较对照组明显(P<0.05)。术后1月,治疗组和对照组除ALB外,ALT,TB IL,AFP均较术前好转(P<0.01或P<0.05),治疗组TB IL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扶正解毒法复方中药能减轻肝癌患者TACE术后的反应,促进肝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解毒法 复方中药 肝癌 T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祛邪法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峰 程旭锋 邢栋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6期106-108,共3页
目的:观察以扶正祛邪法为主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甲状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内分泌治疗后给予扶正消瘿汤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及主要临床证候的变化情况。结果:67例患者TG水平降低率为91.... 目的:观察以扶正祛邪法为主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甲状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内分泌治疗后给予扶正消瘿汤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及主要临床证候的变化情况。结果:67例患者TG水平降低率为91.04%,临床症候总有效率达79.10%。结论:甲状腺癌术后辅以中医辨证施治,能够减轻甲状腺癌内分泌治疗副反应,降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中医药治疗 扶正祛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消瘕法在大肠癌术后化疗期间调节免疫功能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政 邹凌云 万会平 《世界肿瘤杂志》 2008年第1期16-20,23,共6页
目的观察扶正减毒汤在大肠癌化疗期间调节免疫功能及减轻毒副作用的效果。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大肠癌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加化疗)和对照组(单纯化疗),对照组仅全身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同时服用扶正减毒中药煎剂,每日1... 目的观察扶正减毒汤在大肠癌化疗期间调节免疫功能及减轻毒副作用的效果。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大肠癌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加化疗)和对照组(单纯化疗),对照组仅全身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同时服用扶正减毒中药煎剂,每日1剂,两组均观察1周期(21d)。各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1周期后抽血查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实验结束评价疗效,包括药物不良反应、气虚症候、KPS评分及免疫指标。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NK细胞活性及CD4/CD8比值均有提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略有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②两组卡氏评分治疗组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略有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卡氏评分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③治疗后,气虚症候积分治疗组明显低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④两组相比较,治疗组在中性粒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方面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P〈0.05),经统计分析有明显差异。在血色素、血小板、肝肾功能毒性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中药加化疗组在减少部分毒副反应方面优于单纯化疗组。结论扶正减毒汤与化疗联合治疗大肠癌,能够增强化疗的近期疗效,减少部分毒副反应,有效改善病人气虚症候,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病人免疫状态,起到减毒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扶正减毒汤 免疫功能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肾-骨轴探讨补肾法在肺癌骨转移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晓 王理槐 +2 位作者 刘华 陈青山 蒋益兰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777-1781,共5页
肺癌骨转移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中医药防治肺癌骨转移具有一定疗效。肺癌在全身属虚,在局部属实,肺癌骨转移属疾病晚期,久病及肾或母病及子致肾气亏耗,骨失所养,癌毒趁虚入侵滞留,肾虚精亏为肺癌骨转移的... 肺癌骨转移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中医药防治肺癌骨转移具有一定疗效。肺癌在全身属虚,在局部属实,肺癌骨转移属疾病晚期,久病及肾或母病及子致肾气亏耗,骨失所养,癌毒趁虚入侵滞留,肾虚精亏为肺癌骨转移的主要病机之一,以肾为枢的肺-肾-骨轴提示,肾与肺癌骨转移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初步从补肾法在晚期肺癌不同阶段的应用,论述补肾法在防治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骨转移未成,补肾固本预防肺癌骨转移;骨转移已成,补肾壮骨减少病理性骨折;骨转移疼痛,补肾荣骨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以期为开展中医药防治肺癌骨转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转移 补肾法 中医 疼痛 扶正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原发性肝癌的用药特点及关键策略思考 被引量:12
6
作者 朱广辉 田启航 +1 位作者 戴明昊 李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37-41,共5页
原发性肝癌病位在肝,可传及于脾,以正气亏虚为基础,血瘀为重要致病因素。治疗方面应注重全程顾护脾胃以助正气;活血化瘀法以助驱邪。结合临床实践,我们提出:灵活运用动物类活血药,增强活血之力;与扶正法联合应用,谨防活血药单用之弊端,... 原发性肝癌病位在肝,可传及于脾,以正气亏虚为基础,血瘀为重要致病因素。治疗方面应注重全程顾护脾胃以助正气;活血化瘀法以助驱邪。结合临床实践,我们提出:灵活运用动物类活血药,增强活血之力;与扶正法联合应用,谨防活血药单用之弊端,以期为中医药干预原发性肝癌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顾护脾胃 活血化瘀法 动物类活血药 扶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生物学方法探讨扶正抗癌法治疗肺癌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静 张传名 +2 位作者 茆俊卿 陈永昶 张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期152-154,共3页
中医治疗肺癌由来已久,随着近年来对肺癌认识的不断加深,中医治则治法的不断丰富,治疗肺癌的目标已从“攻毒消瘤”转变为“人瘤共存”,而其中“扶正抗癌”的学术思想逐渐被医家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中医治法的概念笼统,且作用机制... 中医治疗肺癌由来已久,随着近年来对肺癌认识的不断加深,中医治则治法的不断丰富,治疗肺癌的目标已从“攻毒消瘤”转变为“人瘤共存”,而其中“扶正抗癌”的学术思想逐渐被医家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中医治法的概念笼统,且作用机制并不完全清晰。而系统生物学的系统论、整体性的宏观视角与中医的思维角度有着相似性,其强大的技术平台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可助力中医辨治肺癌在理论、方法、技术上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肺癌 扶正抗癌法 系统生物学 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扶阳法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德果 李姿蓉 +1 位作者 胡金辉 陈其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75-2778,共4页
文章谨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之旨,探讨扶阳法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笔者认为"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调是前列腺癌的主要发病机制,提出"温阳化气"之扶阳法为前列腺癌的基本治疗... 文章谨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之旨,探讨扶阳法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笔者认为"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调是前列腺癌的主要发病机制,提出"温阳化气"之扶阳法为前列腺癌的基本治疗大法。在临证时应审证求因,以扶阳之法消除"阴成形太过"之弊,扶阳抑阴,促阳化气,使"阳化气"功能正常发挥,并根据前列腺癌的疾病阶段、变证兼证、证候虚实,辨证选药、随证治之,最终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阳化气 阴成形 扶阳法 温阳化气 益肾通癃方
原文传递
中医扶正法在胃癌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吴含秋 沈克平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92-97,共6页
扶正抗癌是在中医扶正祛邪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肿瘤防治重要治法,因此扶正法在胃癌的综合治疗中应用广泛。中医扶正法运用于胃癌防治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细胞的增殖、转移,诱导凋亡,激发失巢凋亡,抑制上皮间质转化、细胞外基质降解以及血管... 扶正抗癌是在中医扶正祛邪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肿瘤防治重要治法,因此扶正法在胃癌的综合治疗中应用广泛。中医扶正法运用于胃癌防治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细胞的增殖、转移,诱导凋亡,激发失巢凋亡,抑制上皮间质转化、细胞外基质降解以及血管生成等;在改善患者临床证候、减毒增效、增强免疫、延长生存期并减少复发转移等临床治疗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扶正法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