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穴丛刺联合巨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陈世龙 高伟 +4 位作者 杨鹏 邓祥敏 滕云 徐勤磊 颜燕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之上比较头穴丛刺联合巨刺法和常规针刺法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3年12月淮安市经济开发区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之上比较头穴丛刺联合巨刺法和常规针刺法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3年12月淮安市经济开发区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试验组选用于氏头穴丛刺法联合巨刺法治疗,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oulder hand syndrome scale,SHS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上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分的变化;应用排水法测量治疗前后水肿程度,从而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HSS评分、VAS评分、F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效果更加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水肿程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效果更加显著(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85.00%)。结论应用头穴丛刺联合巨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相较于常规针刺治疗,头穴丛刺联合巨刺法展现出更佳的疗效和更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穴丛刺 巨刺法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Ⅰ期心脏康复综述
2
作者 谭钢文 卓锦屏 《医药前沿》 2025年第8期28-30,34,共4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也在上升。在心脏康复及完善预防体系下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在逐渐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下降,其中心脏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下降发...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也在上升。在心脏康复及完善预防体系下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在逐渐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下降,其中心脏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下降发挥了重要作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Ⅰ期心脏康复是开展心脏康复工作的极佳切入点。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尽早开展心脏康复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改善长期预后意义重大。本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Ⅰ期心脏康复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recurrence-associated metabolic prognostic model for risk stratification and therapeutic response prediction in patients with stage Ⅰ lung adenocarcinoma 被引量:1
3
作者 Chengming Liu Sihui Wang +7 位作者 Sufei Zheng Xinfeng Wang Jianbin Huang Yuanyuan Lei Shuangshuang Mao Xiaoli Feng Nan Sun Jie He 《Cancer Biology &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3期734-749,共16页
Objective: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stageⅠlung adenocarcinoma(LUAD)has dramatically increased with the prevalence of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use for screening.Up to 30%of patients with stageⅠLUAD experien... Objective: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stageⅠlung adenocarcinoma(LUAD)has dramatically increased with the prevalence of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use for screening.Up to 30%of patients with stageⅠLUAD experience recurrence within 5 years after curative surgery.A robust risk stratification tool is urgently needed to identify patients who might benefit from adjuvant treatment.Methods:In this first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and recurrence in stageⅠLUAD,we developed a recurrence-associated metabolic signature(RAMS).This RAMS was based on metabolism-associated genes to predict cancer relapse and overall prognoses of patients with stageⅠLUAD.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immune landscapes of the signature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Results:Based on a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from the GSE31210 database,functional enrichment analysi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that distinguished patients with stageⅠLUAD with relapse from those without relapse.We then identified a metabolic signature(i.e.,RAMS)represented by 2 genes(ACADM and RPS8)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and overall survival times of patients with stageⅠLUAD using transcriptome data analysis of a training set.The training set was well validated in a test set.The discriminatory power of the 2 gene metabolic signature was further validated using protein values in an additional independent cohort.The results indicated a clear association between a high risk score and a very poor patient prognosis.Stratification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AMS wa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We also found that the risk scor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flammatory response,the antigen-presenting process,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many immunosuppressive checkpoint molecules(e.g.,PD-L1,PD-L2,B7-H3,galectin-9,and FGL-1).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high risk patients had immune response suppression.Furthe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nti-PD-1/PD-L1 immunotherapy did not have significant benefits for high risk patients.However,the patients could respond better to chemotherapy.Conclusions:This study is the first to highligh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and recurrence in stageⅠLUAD,and is the first to also develop a clinically feasible signature.This signature may be a powerful prognostic tool and help further optimize the cancer therapy paradi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ng adenocarcinoma stageⅰ RECURRENCE metabolic signature immune landsca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fferent strategies of treatment for uterine cervical carcinoma stage ⅠB2-ⅡB 被引量:47
4
作者 Lucas Minig María Guadalupe Patrono +2 位作者 Nuria Romero Juan Francisco Rodríguez Moreno Jesús Garcia-Donas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4年第2期86-92,共7页
Uterine cervical cancer is the second most common gynecological malignancy. It is estimated that over 35% of tumors are diagnosed at locally advanced disease, stage ⅠB2-ⅡB with an estimated 5-year overall survival o... Uterine cervical cancer is the second most common gynecological malignancy. It is estimated that over 35% of tumors are diagnosed at locally advanced disease, stage ⅠB2-ⅡB with an estimated 5-year overall survival of 60%. During the last decades, the initial treatment for these women has been debated and largely varies through different countries. Thus, radical concurrent chemoradiation is the standard of care in United Sated and Canada, and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radical surgery is the first line of treatment in some institutions of Europe, Asia and Latin America. Until today,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which strategy is better over the other. This article describe the evidence as well a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main strategies of treatment for women affected by uterine cervical cancer stage ⅠB2-Ⅱ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stage B2-ⅡB RADIOTHERAPY Neoajuvant chemotherapy Radical hysterectom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精细化体位管理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伍海庆 杜晓梅 +3 位作者 沈录峰 刘娇 游洋 罗丹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精细化体位管理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12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4例...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精细化体位管理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12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联合精细化体位管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针灸联合精细化体位管理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测法(FMA)、关节活动度、改良巴氏指数(B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MA[(59.44±5.82)分]、关节活动度[(90.35±13.14)°]、BI[(84.79±8.44)分]均高于对照组[(50.14±5.03)分、(80.52±11.97)°、(65.18±7.21)分],观察组的VAS评分[(1.14±0.22)分]低于对照组[(2.36±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精细化体位管理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患肢肿胀、疼痛症状,有利于提升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针灸 精细化体位管理 应用研究 临床疗效 上肢运动功能 生活自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olated vaginal metastasis from stage Ⅰ colon cancer: A case report 被引量:1
6
作者 Soon Keun Kwon Chang Sik Yu +8 位作者 Shin-Wha Lee Jihun Kim Inho Song Jong Lyul Lee Chan Wook Kim Yong Sik Yoon In Ja Park Seok-Byung Lim Jin Cheon Kim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0年第3期527-534,共8页
BACKGROUND Distant metastasis occasionally occurs in patients who have been diagnosed with colorectal cancer(CRC), but it occurs in a few patients with stage I CRC. The vagina as a metastasis site has also been report... BACKGROUND Distant metastasis occasionally occurs in patients who have been diagnosed with colorectal cancer(CRC), but it occurs in a few patients with stage I CRC. The vagina as a metastasis site has also been reported, albeit rarely. Most reported cases of vaginal metastasis(VM) report their origin from advanced CRC. We encountered a patient who was diagnosed with isolated VM originating from stage I colon cancer(T2N0) and herein present the case of this patient.CASE SUMMARY A 63-year-old woman visited the outpatient clinic because of a positive result from a stool occult blood test. She underwent laparoscopic anterior resection and was pathologically diagnosed with stage I(T2N0) sigmoid colon cancer. Neither lymphovascular invasion nor perineural invasion was observed. Ten months following the surgery, isolated vaginal metastases were detected on gynecologic examination. The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due to vaginal spotting. A transvaginal wide excision was performed, and no other adjuvant treatment was provided after discussion with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 and the patient.Subsequently, a new VM was discovered after 33 mo. An additional transvaginal excision was performed. To date, there has been no evidence of further disease progression. From the time of diagnosis of VM, the patient’s overall survival has been 54 mo.CONCLUSION VM can occur as a result of early-stage colorectal cancer. Surgeons should consider the possibility of VM following complaints of gynecologic symptoms following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rectal cancer stage Vaginal metastasis Isolated metastasis Case repo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化疗与靶向治疗在Ⅰ期肺腺癌术后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赵珂 郭超 +1 位作者 陈野野 李单青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77-784,共8页
肺癌是我国癌症负担和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有近80万人新诊断为肺癌患者,其中接近一半的患者为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根据目前的临床指南,手术是Ⅰ期LUAD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仅靠手术Ⅰ期LUAD患者的5年生存率... 肺癌是我国癌症负担和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有近80万人新诊断为肺癌患者,其中接近一半的患者为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根据目前的临床指南,手术是Ⅰ期LUAD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仅靠手术Ⅰ期LUAD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不令人满意,为73%-90%,即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其他手段来提高生存获益。化疗和靶向治疗已经在局部晚期和转移性LUAD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能否使Ⅰ期LUAD术后患者获益仍存在争议。基于该现状,已经有很多研究者关注到了这一问题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本综述就影响Ⅰ期LUAD术后患者接受辅助化疗和靶向治疗的因素以及辅助化疗和靶向治疗在Ⅰ期LUAD术后患者中应用的相关临床研究作了简单的回顾,以期更广泛地了解该问题的最新进展并为推动该领域的持续研究寻找新的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治疗 化疗 靶向治疗 肺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104640在Ⅰ/Ⅱ期肺腺癌组织及血清中的异常高表达及其意义
8
作者 沈佳伟 陈哲 +1 位作者 冯宇 蒋威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81-287,共7页
目的探究circ-104640在Ⅰ/Ⅱ期肺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血清和肺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评估其作为Ⅰ/Ⅱ期肺腺癌潜在的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微阵列数据集GSE101684并获得Ⅰ/Ⅱ期肺腺癌... 目的探究circ-104640在Ⅰ/Ⅱ期肺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血清和肺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评估其作为Ⅰ/Ⅱ期肺腺癌潜在的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微阵列数据集GSE101684并获得Ⅰ/Ⅱ期肺腺癌差异化表达circRNA的表达谱,挑选特异性高表达的circ-104640作为候选标志物。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irc-104640在Ⅰ/Ⅱ期肺腺癌患者的组织、血清和肺腺癌细胞系中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估circ-104640对Ⅰ/Ⅱ期肺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基于GEO数据库的分析结果和Ⅰ/Ⅱ期肺腺癌患者的组织样本及血液样本,发现与癌旁组织、健康人血清和肺上皮细胞系相比,circ-104640在Ⅰ/Ⅱ期肺腺癌组织、血清和肺腺癌细胞系中表达增加。此外,circ-104640的结构具有稳定性且对RNase-R的消化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性。ROC结果显示,在肺腺癌组织和血清中circ-104640诊断肺腺癌的AUC分别为0.829(95%CI:0.758~0.901,P<0.001)和0.874(95%CI:0.809~0.939,P<0.0001)。结论circ-104640在肺腺癌组织、血清和细胞系中呈高表达,并且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circ-104640的环状结构使其能够稳定存在并对RNase-R的消化具有抗性。circ-104640可能是Ⅰ/Ⅱ期肺腺癌潜在的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且对临床Ⅰ/Ⅱ期肺腺癌有一定的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期肺腺癌 circ-104640 早期诊断 标志物 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切除策略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宋剑南 叶伟 +1 位作者 钱鹏 简俊岭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033-1037,共5页
肺癌每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我国恶性肿瘤首位。随着低剂量胸部CT在体检中的普及,早期肺癌的检出率有极大提高。由于早期肺癌淋巴结转移率低,且术前评估不易获得准确的淋巴结病理分期,所以术中如何正确评估淋巴结分期引起临床医师的重... 肺癌每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我国恶性肿瘤首位。随着低剂量胸部CT在体检中的普及,早期肺癌的检出率有极大提高。由于早期肺癌淋巴结转移率低,且术前评估不易获得准确的淋巴结病理分期,所以术中如何正确评估淋巴结分期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为了寻找到一个合适的淋巴结切除方式,国内外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针对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切除方式进行了总结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 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Ⅰ期心脏康复训练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郑晓芳 吴焰 +2 位作者 周文娟 李小玲 张新霞 《全科护理》 2017年第5期513-516,共4页
[目的]探讨Ⅰ期心脏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心内科收治的100例AMI病人按照病人的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Ⅰ期心脏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AMI病人常规护理和(或)活动指导,比较两组病人心... [目的]探讨Ⅰ期心脏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心内科收治的100例AMI病人按照病人的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Ⅰ期心脏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AMI病人常规护理和(或)活动指导,比较两组病人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症状的发生情况、出院前的生活自理能力(BADL)、焦虑和抑郁等精神状态及住院天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出现心绞痛(χ~2=13.043,P<0.001)、急性心力衰竭(χ~2=9.091,P=0.003)、严重心律失常(χ~2=6.775,P=0.009)等症状均减少,生活自理能力提高(χ~2=8.432,P=0.015),焦虑、抑郁状态减轻(χ~2=11.707,P=0.008;χ~2=11.034,P=0.012),住院天数减少(Z=-7.220,P=0.001),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Ⅰ期心脏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AMI病人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缩短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期心脏康复 康复训练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Ⅰ/Ⅱ期声门型喉癌优势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兵良 任刚 +1 位作者 石玉叶 徐珏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30期81-84,共4页
目的比较喉裂开术、二氧化碳(CO;)激光术及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Ⅰ/Ⅱ期声门型喉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Ⅰ/Ⅱ期声门型喉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34例。A组患者... 目的比较喉裂开术、二氧化碳(CO;)激光术及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Ⅰ/Ⅱ期声门型喉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Ⅰ/Ⅱ期声门型喉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34例。A组患者为常规喉裂开术治疗,B组患者为CO;激光术治疗,C组患者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吞咽功能、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与3年累积生存率及语音功能。结果与B组、A组相比,C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手术和住院时间更短,VAS评分明显更低(C组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吞咽功能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6.572,P=0.037);C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9.459,P=0.009);三组患者术后1年与3年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在治疗Ⅰ/Ⅱ期声门型喉癌方面各具有优势,术后累积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但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其临床应用更加安全,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选取适当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期声门型喉癌 喉裂开术 二氧化碳激光术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Ⅱ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其病理特点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冲 张向东 +1 位作者 刘晓政 夏永欣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9期1480-1482,1494,共4页
目的分析Ⅰ~Ⅱ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其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选择Ⅰ~Ⅱ期胃癌患者78例。问卷调查患者年龄、性别,调查患者病例资料,收集患者的临床分期(TNM)、浸润深度、肿瘤大小、组织类型、分级、淋巴结转移资料。结果78例Ⅰ~Ⅱ期胃癌患... 目的分析Ⅰ~Ⅱ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其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选择Ⅰ~Ⅱ期胃癌患者78例。问卷调查患者年龄、性别,调查患者病例资料,收集患者的临床分期(TNM)、浸润深度、肿瘤大小、组织类型、分级、淋巴结转移资料。结果78例Ⅰ~Ⅱ期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20例,未转移58例。浸润深度:黏膜内癌52例,黏膜下癌26例。≥2 cm胃癌40例,<2 cm胃癌38例;病理类型:管状腺癌30例、低分化腺癌27例、印戒细胞癌10例、混合型11例。胃癌浸润深度、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分级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浸润深度、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Ⅰ~Ⅱ期胃癌浸润深度、肿瘤大小和病理类型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应重视浸润深度至黏膜下癌、≥2 cm的胃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期 胃癌 浸润深度 淋巴结转移 病理特点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经经筋排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海飞 宋丰军 +1 位作者 李灵浙 夏小云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21期103-106,共4页
目的:观察阳经经筋排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阳经经筋排刺法联合康复训... 目的:观察阳经经筋排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阳经经筋排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评价2组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手掌厚度、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旋前、旋后范围均增大(P<0.05),观察组上述各项肩关节活动度指标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手掌厚度、FMA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6、hs-CRP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经经筋排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上肢运动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肩手综合征 经筋排刺法 阳经 康复训练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股骨颈髓芯钻孔减压骨条植骨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移植治疗Ⅰ、Ⅱ期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灿林 黎霭云 +1 位作者 邓伟强 黎泽森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10期1540-1542,共3页
目的观察股骨颈髓芯钻孔减压骨条植骨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移植治疗和干预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骨坏死分期标准,选取Ⅰ、Ⅱ期股骨头坏死24例(30髋)。治疗组17例(22髋),对照组7例... 目的观察股骨颈髓芯钻孔减压骨条植骨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移植治疗和干预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骨坏死分期标准,选取Ⅰ、Ⅱ期股骨头坏死24例(30髋)。治疗组17例(22髋),对照组7例(8髋)。治疗组经过自体骨髓干细胞采集、分离、髓芯减压后,先注射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入股骨头病灶内,再把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和骨条混合植入。对照组只行股骨颈髓芯钻孔减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10~26个月的随访,行髋关节Harris评分和影像学检查。①髋关节Harris评分:治疗组由(54.82±9.62)分升至(82.36±8.06)分,优良率为86.36%。对照组由(55.12±7.95)分升至(63.84±8.77)分,优良率为50.00%。②髋关节影像学检查:治疗组仅2例(2髋)发展为Ⅲ期塌陷。对照组3例(4髋)发展为Ⅲ期塌陷。结论股骨颈髓芯钻孔减压骨条植骨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移植治疗Ⅰ、Ⅱ期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期股骨头坏死 减压 骨条植骨 自体骨髓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Ⅱ期卵巢上皮性癌妇女的微创手术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矛 胡盈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12期1713-1715,共3页
目的探讨Ⅰ~Ⅱ期卵巢上皮性癌妇女的微创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Ⅰ~Ⅱ期卵巢上皮性癌妇女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Ⅰ~Ⅱ期卵巢上皮性癌妇女的微创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Ⅰ~Ⅱ期卵巢上皮性癌妇女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直径、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t值分别为2.037、2.517、2.389,均P<0.05),两组患者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数和盆腔淋巴结切除数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619、1.924,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VAS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t值分别为2.504、2.917、2.557、2.001,均P<0.05),两组患者的尿管留置时间无显著性差异(t=1.669,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0.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40%(χ~2=6.883,P<0.05)。结论Ⅰ~Ⅱ期卵巢上皮性癌妇女经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创伤轻,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癌 ~Ⅱ期 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经经筋排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歆婷 刘海飞 +1 位作者 黄海琼 方芳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7期195-199,共5页
目的:观察阳经经筋排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及对上肢运动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 目的:观察阳经经筋排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及对上肢运动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取阳经经筋排刺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上肢运动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前,2组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水肿程度、Barthel指数评分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治疗前,VAS评分、水肿程度及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水肿程度及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采取阳经经筋排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缓解关节疼痛和水肿程度,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利于病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肩手综合征 阳经经筋排刺法 康复训练 上肢运动功能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手术对Ⅰ期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一个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倩 虞鲁诗 +1 位作者 杨鹏程 胡钦勇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652-661,共10页
目的:因手术在Ⅰ期鼻咽癌患者初始治疗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评估手术对Ⅰ期鼻咽癌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从美国SEER数据库内收集自2004—2015年诊断的Ⅰ期鼻咽癌患者。为确保基线特征的平衡,本研究应用了1:1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 目的:因手术在Ⅰ期鼻咽癌患者初始治疗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评估手术对Ⅰ期鼻咽癌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从美国SEER数据库内收集自2004—2015年诊断的Ⅰ期鼻咽癌患者。为确保基线特征的平衡,本研究应用了1:1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以平衡混杂因素的干扰。此外,我们采用卡方检验对患者的基线特征进行比较,采用Kaplan-Meier (K-M)生存分析以对比各亚组鼻咽癌患者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肿瘤特异性生存(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最后,我们还建立了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模型以确定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进行PSM后,共纳入258例患者,其中129名接受了手术。K-M生存分析显示:在全部I期鼻咽癌患者中,手术患者比未手术患者显示出了更优的5年OS(78.8%vs 62.7%,P=0.009)。在亚组分析中,单纯手术、单纯放疗和手术加放疗组均显示了相似的5年OS(68.1%、69.1%、82.9%,P=0.318)和CSS(84.9%、88.5%、92.8%,P=0.358)。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手术(HR=0.450,95%CI:0.284~0.714,P=0.001)为OS的保护性因素。年龄、分级、组织学类型、放疗及原发肿瘤数目等都是Ⅰ期鼻咽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手术对Ⅰ期鼻咽癌患者生存有积极影响。手术可能成为I期鼻咽癌患者初始治疗的另一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手术 生存 SEER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鼻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及Ⅰ期修复效果观察
18
作者 吴晴伟 徐洲 +1 位作者 汪涛 汤君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4期1175-1176,共2页
目的观察在手术根治外鼻恶性肿瘤的基础上Ⅰ期修复创面的效果。方法36例外鼻恶性肿瘤患者在手术彻底根治肿瘤的前提下,根据肿瘤性质、局部缺损情况和患者的年龄分别采取(1)直接缝合或邻近带蒂皮瓣;(2)取全厚皮片游离植皮或双侧鼻唇沟瓣... 目的观察在手术根治外鼻恶性肿瘤的基础上Ⅰ期修复创面的效果。方法36例外鼻恶性肿瘤患者在手术彻底根治肿瘤的前提下,根据肿瘤性质、局部缺损情况和患者的年龄分别采取(1)直接缝合或邻近带蒂皮瓣;(2)取全厚皮片游离植皮或双侧鼻唇沟瓣及其他双侧皮瓣修复,或正中额瓣修复;(3)切除受累软骨,用包含有软骨的耳后游离皮瓣修复;(4)全鼻切除者,取游离前臂桡侧皮瓣或额瓣重造全鼻。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对外观满意的总例数达33例,不满意3例。结论对外鼻恶性肿瘤行手术治疗,在根治肿瘤的同时行Ⅰ期修复,可提高术后的美学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 恶性 手术 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期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结石残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朋欣 王星 +3 位作者 田翡 马力 张迪 丁玉芝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6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Ⅰ期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结石残留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7年10月在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75例Ⅰ期PCNL治疗单侧肾结石患者围术期资料。术后结石残留患者为结石残留组(A组),共103例;... 目的探讨Ⅰ期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结石残留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7年10月在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75例Ⅰ期PCNL治疗单侧肾结石患者围术期资料。术后结石残留患者为结石残留组(A组),共103例;无结石残留和临床无意义残留结石患者为对照组(B组),共372例。对可能影响Ⅰ期PCNL术后结石残留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Ⅰ期PNCL术后结石残留发生率为21.68%。肾盂类型、结石负荷、鹿角形肾结石、肾功能不全、手术通道以及手术出血量是Ⅰ期PCNL术后结石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结石负荷>1000 mm^2、分支型肾盂、鹿角形肾结石、肾功能不全、单通道及出血量>200 mL均可增加Ⅰ期PCNL术后结石残留的风险。术前正确评估肾盂类型,积极改善患者肾功能,对鹿角形肾结石或结石负荷过大的复杂肾结石术前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术中积极减少出血量,可有效地降低Ⅰ期PCNL术后结石残留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结石残留 经皮肾镜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廓清程度对cⅠ_A期肺癌预后影响的价值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洲 殷洪年 +2 位作者 张林 马传栋 刘宏旭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 :评价不同的淋巴结廓清范围对cⅠA 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预后的影响 ,为选择合理的术式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临床特征将 93例cⅠA 期NSCLC病人按 1∶1∶1配对 ,分成肺淋巴结廓清、选择性纵隔淋巴结廓清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廓清三... 目的 :评价不同的淋巴结廓清范围对cⅠA 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预后的影响 ,为选择合理的术式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临床特征将 93例cⅠA 期NSCLC病人按 1∶1∶1配对 ,分成肺淋巴结廓清、选择性纵隔淋巴结廓清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廓清三组。Kaplan Meier法绘出生存曲线 ,Log rank检验比较生存的统计学差别。结果 :肺淋巴结廓清、选择性纵隔淋巴结廓清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廓清组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2 2 .6 %、4 8.1%和 5 1.6 %。肺淋巴结廓清组与两个纵隔淋巴结廓清组之间差别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对cⅠA 期非小细胞肺癌 ,为了达到根治的目的 ,应该行纵隔淋巴结廓清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廓清程度 cA期 肺癌预后 影响 纵隔淋巴结廓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