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Phase Change Thermal Storage Electric Heating Device
1
作者 Weibo Zheng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2024年第11期153-162,共10页
At present, the main heating method for reducing crude oil viscosity is electric heating, and the all-day electric heating method has the problems of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cos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 At present, the main heating method for reducing crude oil viscosity is electric heating, and the all-day electric heating method has the problems of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cos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a new type of phase change thermal storage electric heating device was designed by combining the crude oil viscosity reduction heating method with valley price and phase change material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s the inlet flow rate of the working fluid increases, the outlet temperature continuously decreases. And when the outlet temperature rises to 10?C, the inlet flow rate of the device can meet the flow range of 1.413 - 2.120 m3/h. At the same time, the addition of foam nickel makes the internal temperature of PCM more uniform, and the internal temperature of PCM de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porosity of foam metal.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electric heating rods and reducing the power of individual electric heating rods, the structure of the device was optimized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local high-temperature phenomena. The use of this device can maintain high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and reduce production co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ude Oil Viscosity Reduction Phase Change thermal storage electric heating Valley electricity Pr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严寒地区农村住宅电供暖系统蓄热水箱仿真优化及经济性分析
2
作者 许世民 王亚雄 +3 位作者 安胜利 段建国 苏庆宗 靳玮 《暖通空调》 2025年第3期171-176,131,共7页
为充分利用峰谷分时电价,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包头地区典型户用建筑不同蓄热水箱体积情景下的电锅炉蓄热供暖系统峰谷时段运行耗电量进行TRNSYS仿真模拟,对其初投资、年运行费用等综合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优的蓄热水箱体积。通过... 为充分利用峰谷分时电价,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包头地区典型户用建筑不同蓄热水箱体积情景下的电锅炉蓄热供暖系统峰谷时段运行耗电量进行TRNSYS仿真模拟,对其初投资、年运行费用等综合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优的蓄热水箱体积。通过对比分析可知,针对北方严寒地区而言,60、96、120 m^(2)农村住宅,最优水箱体积分别为1.0、2.0、2.5 m^(3),其简单投资回收期最短;对于建筑面积大于96 m^(2)的住宅,建议1 m^(2)建筑面积配置蓄热水箱体积约为0.021 m^(3)。研究结果可供严寒地区电锅炉蓄热供暖系统精细化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暖 TRNSYS 谷电蓄热 蓄热水箱体积 农村住宅 经济性分析 严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与塔式太阳能热发电联合电站配置特性研究
3
作者 李富春 田旭 +3 位作者 党楠 刘飞 杨晓妮 刘联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7-463,共7页
以光伏发电和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组成的一体化项目(以下简称光伏光热一体化项目)为研究对象,利用光伏发电成本低和太阳能热发电储能成本低的优势,太阳能热发电电站配置电加热设备,光伏所发电量优先满足储热容量需求,储存电量在晚高峰时段... 以光伏发电和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组成的一体化项目(以下简称光伏光热一体化项目)为研究对象,利用光伏发电成本低和太阳能热发电储能成本低的优势,太阳能热发电电站配置电加热设备,光伏所发电量优先满足储热容量需求,储存电量在晚高峰时段发出,保障电力供应,通过对光伏光热一体化项目晚高峰时段顶峰能力和储热容量利用情况进行测算分析,并以太阳能热发电电站高峰时段上网电价最低需求为目标确定电加热装置的优化配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光伏光热一体化项目配置合理规模电加热装置,互补运行后可提高一体化项目顶峰能力,在未来电力市场环境中获取最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太阳能热发电 电加热 顶峰能力 储热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削峰填谷背景下的智能电采暖系统优化研究进展
4
作者 丁晨希 郭一栾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5年第5期149-151,154,共4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基于削峰填谷的智能电采暖系统优化在我国显得愈发重要。文章对供热系统、市场需求及潜力,以及供暖方式的生态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3个方面:供给侧厂用电负荷参与源网荷储,从而提高电网调峰...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基于削峰填谷的智能电采暖系统优化在我国显得愈发重要。文章对供热系统、市场需求及潜力,以及供暖方式的生态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3个方面:供给侧厂用电负荷参与源网荷储,从而提高电网调峰灵活性;用户侧利用蓄热式采暖器以有效平衡峰谷用电;实施分时电价策略,通过经济手段激励用户调整用电行为。其中,用户侧的智能电采暖控制策略在未来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采暖 削峰填谷 蓄热式采暖器 分时电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蓄热装置辅助的燃料电池电动车供暖系统动态仿真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泽华 陈浩 +2 位作者 郭航 叶芳 张惟博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为了辅助燃料电池车辆预热,提升燃料电池在低温下的冷启动速率以及降低电动车能耗,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热泵和蓄热装置联合的燃料电池电动车供暖方案,并开展了燃料电池车辆系统动态仿真研究,对比了有无蓄热装置辅助的系统对车辆运行过程... 为了辅助燃料电池车辆预热,提升燃料电池在低温下的冷启动速率以及降低电动车能耗,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热泵和蓄热装置联合的燃料电池电动车供暖方案,并开展了燃料电池车辆系统动态仿真研究,对比了有无蓄热装置辅助的系统对车辆运行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寒冷运行环境下,蓄热装置可确保驾驶循环工况下循环冷却液热量来源的连续性,相较于无蓄热装置的热管理系统,热泵和蓄热联合供暖方案可使空调系统能耗下降26%;利用蓄热装置辅助的供暖系统能够改善燃料电池电动车的冬季冷启动特性,优化车辆电池系统的热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电动车 热泵空调 蓄热 冷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消纳和热舒适度弹性的蓄热电采暖双层优化配置 被引量:1
6
作者 祝东 陈武晖 +2 位作者 郭小龙 印欣 刘德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14-4523,I0033,共11页
蓄热电采暖因其用电时段可调、运行经济灵活,已经成为西北地区冬季取暖期重要的灵活性调节资源。合理地规划蓄热电采暖容量可以有效提高风电消纳水平,提升系统的运行经济性。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考虑热舒适度弹性和提升风电消纳的蓄热电... 蓄热电采暖因其用电时段可调、运行经济灵活,已经成为西北地区冬季取暖期重要的灵活性调节资源。合理地规划蓄热电采暖容量可以有效提高风电消纳水平,提升系统的运行经济性。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考虑热舒适度弹性和提升风电消纳的蓄热电采暖双层优化配置方法。通过引入热感觉平均标度预测(predicted mean vote,PMV)指标来量化用户的热舒适度,根据热舒适度弹性的限定范围确立热平衡区间约束。在分别分析系统风电消纳以及热舒适度弹性对蓄热电采暖容量配置的影响的基础上,建立兼顾风电消纳和热舒适度弹性的蓄热电采暖双层优化配置模型。上层以风电供热系统年化总成本最小为目标,下层以系统典型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通过上下层迭代求解蓄热电采暖最优容量配置以及系统运行方案。最后,基于实际算例验证了所提的蓄热电采暖配置方法可在保证供暖舒适度的基础上提升风电消纳水平和系统整体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电采暖 风电消纳 热舒适度 平均标度预测指标 双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气-热耦合和需求响应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世杰 冯天波 +4 位作者 孙宁 何可 李嘉文 杨程 崔昊杨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4,共14页
热电联产机组以热定电的工作方式无法同时满足冬季供暖效率最大化和电力调峰需求,存在发电出力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考虑电、气、热能源耦合特性以及需求响应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策略。首先,为提升热电联产机组向下... 热电联产机组以热定电的工作方式无法同时满足冬季供暖效率最大化和电力调峰需求,存在发电出力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考虑电、气、热能源耦合特性以及需求响应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策略。首先,为提升热电联产机组向下调峰能力,引入电制气设备和碳捕集技术,构建新型的热电联产耦合模型。其次,为提升系统运行的灵活性,考虑峰谷分时电价、热价,建立综合需求响应机制。然后,为减少系统发电成本,引入电、热储能装置,以系统总成本和电、热储能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虚拟电厂双层优化模型,并根据下层优化模型的KKT(Karush-Kuhn-Tucher,KKT)条件将双层模型转为单层并线性化处理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碳排放、运行成本以及新能源消纳率达到最优,提升了热电机组向下调峰能力,满足了系统低碳性、经济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耦合 电、热储能 需求响应 双层优化 虚拟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储热负荷参与电网调峰的系统特性与经济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洪海涵 吕志鹏 胡晓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352,共9页
为解决当前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大但出力相对较小及电力系统调峰能力低下的问题,通过新兴的固态电制热储热技术,充分挖掘电力系统用户侧的潜力。以系统消纳的风电量最多及用户侧运行的经济性最优为目标,建立了含电力需求侧响应的用户侧配... 为解决当前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大但出力相对较小及电力系统调峰能力低下的问题,通过新兴的固态电制热储热技术,充分挖掘电力系统用户侧的潜力。以系统消纳的风电量最多及用户侧运行的经济性最优为目标,建立了含电力需求侧响应的用户侧配置固态电制热储热设备的系统模型。采用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针对电力系统的源侧、网侧、荷侧,对比不同运行方式下的风电消纳能力、负荷曲线峰谷差及经济成本。仿真结果表明,在电力需求侧响应的基础上用户侧配置固态电制热储热设备,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风电消纳能力及调峰水平,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电制热储热 风电消纳 削峰填谷 源网荷储 多目标粒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蓄热电锅炉对流管束优化设计研究
9
作者 侯子维 张忠涛 +1 位作者 王家璇 师涌江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46-154,共9页
针对现有固体蓄热电锅炉换热效率较低、锅炉房占地面积大的不足,主要对新型固体蓄热电锅炉的对流管束部分进行优化,将对流管束蓄热体进行系统分析。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从技术经济动态角度进行分析,将系统的费用通过费用现值法折现至初... 针对现有固体蓄热电锅炉换热效率较低、锅炉房占地面积大的不足,主要对新型固体蓄热电锅炉的对流管束部分进行优化,将对流管束蓄热体进行系统分析。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从技术经济动态角度进行分析,将系统的费用通过费用现值法折现至初期,以系统寿命期内的成本折现值最小为目标,以对流管束物理结构与热量守恒为约束构建数学模型,对该模型提出求解方法以及算法的程序说明。最终通过优化固体蓄热电锅炉的对流管束直径、管间距和长度这三个自变量,在满足采暖热负荷的情况下,使寿命周期内的成本折现值达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蓄热电锅炉 换热效率 优化设计 对流管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热提升风电消纳能力的实施方式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73
10
作者 陈磊 徐飞 +3 位作者 王晓 闵勇 丁茂生 黄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4283-4290,共8页
在电–热联合系统中,应用大容量储热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灵活性,从而提升系统消纳风电的能力。根据电力系统和热力系统的耦合关系,储热的应用位置包括热电联产机组处和电供热系统处。通过对储热环节的控制,打破以热定电的电–热刚... 在电–热联合系统中,应用大容量储热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灵活性,从而提升系统消纳风电的能力。根据电力系统和热力系统的耦合关系,储热的应用位置包括热电联产机组处和电供热系统处。通过对储热环节的控制,打破以热定电的电–热刚性耦合关系,提高系统调节能力。构建了包含储热的热电联产机组、电供热系统的调度模型,将储热纳入包含风电的电力系统有功调度体系。基于我国某省级电网的实际数据,仿真分析了储热提升风电消纳能力的效果,比较了不同应用位置储热在运行模式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消纳 弃风 储热 热电联产 电供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含储热热电联产机组与电锅炉的弃风消纳协调调度模型 被引量:180
11
作者 崔杨 陈志 +1 位作者 严干贵 唐耀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4072-4080,共9页
为解决风电消纳问题,从解耦热电耦合约束、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角度出发,提出基于含储热热电联产机组与电锅炉的弃风消纳协调调度模型。在分析含储热热电联产机组工作原理基础上,提出极限消纳弃风电量的电锅炉供热量计算方法,对比了储... 为解决风电消纳问题,从解耦热电耦合约束、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角度出发,提出基于含储热热电联产机组与电锅炉的弃风消纳协调调度模型。在分析含储热热电联产机组工作原理基础上,提出极限消纳弃风电量的电锅炉供热量计算方法,对比了储热装置不同工作方式以及含储热热电联产与电锅炉协调供热时的经济性。算例结果表明,电锅炉供热在极限消纳弃风时具有最佳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消纳 热电联产 储热 电锅炉 供热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热电联供系统的微网经济运行 被引量:71
12
作者 吴雄 王秀丽 +1 位作者 别朝红 王建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共6页
为了分析热电联供系统和储能技术的经济节能作用,在分时电价以及微网并网运行的环境下,建立包含光伏、风电、热电联供系统、燃料电池以及储能系统的微网经济优化模型。采用方程线性化的方法将优化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问题... 为了分析热电联供系统和储能技术的经济节能作用,在分时电价以及微网并网运行的环境下,建立包含光伏、风电、热电联供系统、燃料电池以及储能系统的微网经济优化模型。采用方程线性化的方法将优化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问题。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准确性,并比较了微网采用与不采用热电联供系统以及采用储能单元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热电联供系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电储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比热储能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供 微网 蓄电池 热储能设备 经济运行 模型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储电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琼 王亮 +1 位作者 徐玉杰 陈海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8-185,共8页
一种新型的大规模储电技术——热泵储电系统具有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成本低、储能密度高和系统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该文详述了热泵储电系统的原理和特性,从动力循环和工作介质两个方面对各种热泵储电系统的原理、特点... 一种新型的大规模储电技术——热泵储电系统具有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成本低、储能密度高和系统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该文详述了热泵储电系统的原理和特性,从动力循环和工作介质两个方面对各种热泵储电系统的原理、特点和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热泵储电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热泵 蓄冷 蓄热 热泵储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特性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朱瑞 徐玉杰 +3 位作者 李斌 陈海生 郭欢 李玉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36-1544,共9页
为解决传统压缩空气储能系统(CAES)依赖化石燃料以及其他新型CAES透平初温受到限制的问题,提出太阳能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SHS-CAES)系统。对槽式太阳能导热油蓄热式CAES和塔式太阳能熔融盐蓄热式CAES进行热力性能分析,储电折合转化系数... 为解决传统压缩空气储能系统(CAES)依赖化石燃料以及其他新型CAES透平初温受到限制的问题,提出太阳能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SHS-CAES)系统。对槽式太阳能导热油蓄热式CAES和塔式太阳能熔融盐蓄热式CAES进行热力性能分析,储电折合转化系数分别为78.65%和109.71%,太阳能折算发电效率分别为19.54%和34.43%,说明该系统可有效提高系统储电效率和太阳能利用效率;同时全面揭示系统热力特性随透平初温、储能压力和释能压力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太阳能蓄热 热力特性 电力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提高风电接纳能力的多区域热–电联合调度模型 被引量:30
15
作者 丁明 刘新宇 +1 位作者 解蛟龙 林玉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4079-4088,共10页
为解决"三北"地区供热期间"风热冲突"问题,提高风电就地消纳能力,提出在风电消纳困难的电网末端加装蓄热电锅炉,利用弃风电量进行供热以增加风电并网空间,并考虑区域间的电功率交换及多种机组约束,多区域综合调度,... 为解决"三北"地区供热期间"风热冲突"问题,提高风电就地消纳能力,提出在风电消纳困难的电网末端加装蓄热电锅炉,利用弃风电量进行供热以增加风电并网空间,并考虑区域间的电功率交换及多种机组约束,多区域综合调度,以系统发电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构建多区域热–电模型,给出蓄热电锅炉的运行方式。基于我国北方某省级电网数据,验证电供热系统提高风电并网能力的有效性;分别仿真分析配置普通电锅炉和蓄热电锅炉的效果,说明蓄热装置对于电供热系统及风电并网的重要性;同时比较不同调度起止时间下风电并网及蓄热电锅炉运行状态的差异,结果显示在风电大发时刻即启动蓄热电锅炉能提高装置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热冲突 风电并网能力 蓄热电锅炉 热-电联合调度 多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储热热电机组和电锅炉的风电消纳调度模型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虹 王晓丹 +1 位作者 周晓洁 郭世枭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8年第1期11-17,共7页
为解决中国北方地区严重弃风问题,考虑通过储热装置解耦热电机组"以热定电"特性,通过电锅炉增大负荷侧用电负荷来提高风电消纳能力。以系统总经济成本最小和弃风量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含热电机组、火电机组、风电机组、储... 为解决中国北方地区严重弃风问题,考虑通过储热装置解耦热电机组"以热定电"特性,通过电锅炉增大负荷侧用电负荷来提高风电消纳能力。以系统总经济成本最小和弃风量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含热电机组、火电机组、风电机组、储热装置以及电锅炉在内的多目标风电消纳协调调度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模型有效,储热装置和电锅炉的联合调度,使得弃风时刻机组电出力明显减小,弃风状况得到改善,进一步验证了储热装置和电锅炉对于风电消纳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消纳 储热装置 电锅炉 电热综合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复合相变材料储热电暖器的储热性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传 司艳阳 +4 位作者 冷光辉 许永 丁玉峰 翁立奎 丁玉龙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4期739-747,共9页
本文研究了基于高温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储热电暖器,对其储热性能、内部流场和温度分布及温度调控机制进行了实验和模拟研究,并与镁砖显热电暖器的储热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这类相变储热电暖器的储热平均温度高、平均温差小、出风口温... 本文研究了基于高温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储热电暖器,对其储热性能、内部流场和温度分布及温度调控机制进行了实验和模拟研究,并与镁砖显热电暖器的储热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这类相变储热电暖器的储热平均温度高、平均温差小、出风口温度高,整体性能要优于镁砖显热电暖器。相同体积下两种电暖器储热量相当,但相变储热电暖器的重量可减轻1.6倍;在相同储热时间和储热温度下,同等重量的相变储热电暖器较镁砖电暖器可多储热68%。结果也展示了这类储热电暖器温度控制测点选择的重要性,当选取距离加热单元10 mm处的测点作为温度调控点时,电暖器内的平均温度和储热砖体的最高温度均能满足安全要求,而且加热单元电源在谷电8 h储热过程中只需启停两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相变 复合相变材料 电暖器 储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消纳风电的储热与储能装置热-电联合系统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璟华 梁丽丽 +1 位作者 郭壮志 丁林军 《陕西电力》 2017年第5期69-74,共6页
"三北地区"冬季弃风现象日益严重,如何有效地消纳弃风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应用大容量储热装置虽然能够增强电网运行控制的灵活度,提升系统消纳弃风的能力,但是仅仅依靠储热装置并不能完全消纳弃风。提出储热装置与电动汽... "三北地区"冬季弃风现象日益严重,如何有效地消纳弃风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应用大容量储热装置虽然能够增强电网运行控制的灵活度,提升系统消纳弃风的能力,但是仅仅依靠储热装置并不能完全消纳弃风。提出储热装置与电动汽车耦合的热电联产弃风消纳协调调度模型。通过对储热环节与储能环节的控制,打破电-热刚性耦合关系,提高系统消纳弃风的能力。采用10机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对比了储热装置不同工作方式及储热装置与电动汽车协调供热时的经济性,仿真结果验证了储热与储能装置协调供热时更具经济性,风电消纳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消纳 热电联产 储热 电动汽车 电供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电制热储热传热匹配特性及热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邢作霞 樊金鹏 +2 位作者 陈雷 葛维春 齐凤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39-2447,共9页
固态电制热储热系统是一种新兴电力系统大容量调峰技术,研究电热元件与储热体间的传热匹配特性和热控制方法,对提升电储热系统的可靠性和强化传热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建立传热速率平衡方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电储热系统各设计参... 固态电制热储热系统是一种新兴电力系统大容量调峰技术,研究电热元件与储热体间的传热匹配特性和热控制方法,对提升电储热系统的可靠性和强化传热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建立传热速率平衡方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电储热系统各设计参数与传热匹配的交互特性进行分析,并利用级贡献率、毕渥数和傅里叶数等传热匹配性能评价指标对传热匹配效果进行量化比较。结果表明,储热单元温度与加热功率线性正相关,与孔占比和循环风速指数型负相关,降低加热功率、提高孔占比和循环风速能改善储热体均热性,提高孔占比能,增加储热深度。经实验证明,通过多参数协同优化设计和前馈补偿控制,可以实现较好的传热匹配效果,为固态电制热储热系统的优化和热控制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电制热储热 传热匹配 性能评价指标 热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凤起大厦电储热供暖及生活热水系统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应晓儿 陈永林 叶水泉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77,共3页
介绍了该大厦电储热供暖及供生活热水系统的设计方案及特点 ,对工程实际运行数据的分析表明 ,该系统具有经济、环保、运行可靠等优点。
关键词 电储热 供暖系统 生活热水系统 设计 运行 电力增容费 热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