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of primary intracranial alveolar soft-part sarcoma: A case report
1
作者 Jun-Yu Chen Bo Cen +4 位作者 Fei Hu Yong Qiu Guo-Min Xiao Jun-Ge Zhou Fang-Cheng Zh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1期296-303,共8页
BACKGROUND Primary intracranial alveolar soft-part sarcoma(PIASPS)is a rare malignancy.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profiles and outcomes for PIASPS.CASE SUMMARY We firstly reported five consecutive cases from... BACKGROUND Primary intracranial alveolar soft-part sarcoma(PIASPS)is a rare malignancy.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profiles and outcomes for PIASPS.CASE SUMMARY We firstly reported five consecutive cases from our institute.Then,the cases from previous studies were pooled and analyzed to deline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disease.Our cohort included two males and three females.The median age was 21-years-old(range:8-54-years-old).All the patients received surgical treatment.Gross total resection(GTR),radiotherapy,and chemotherapy were administered in 3 patients,4 patients,and 1 patient,respectively.After a median follow-up of 36 mo,tumor progression was noticed in 4 patients;and 3 patients died of the disease.Pooled data(n=14)contained 5 males and 9 females with a median age of 19 years.The log-rank tests showed that GTR(P=0.011)could prolong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and radiotherapy(P<0.001)resulted in longer overall survival.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PIASPS suffer from poor outcomes.Surgical treatment is the first choice,and GTR should be achieved when the tumor is feasible.Patients with PIASPS benefit from radiotherapy,which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part of treatment therap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ary intracranial alveolar soft-part sarcoma Surgery Radiotherapy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Overall survival Case repo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治疗中PD-1单抗致免疫相关性垂体炎1例报道
2
作者 周莹玲 王晓露 +2 位作者 李志文 刘宝瑞 李茹恬 《现代肿瘤医学》 2025年第2期293-297,共5页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part sarcoma,ASPS)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STS),占所有STS不到1%,远处转移率高且常发生于青少年[1-2],ASPS对于传统化疗疗效较差。研究发现,抗血管生成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part sarcoma,ASPS)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STS),占所有STS不到1%,远处转移率高且常发生于青少年[1-2],ASPS对于传统化疗疗效较差。研究发现,抗血管生成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抑制剂对STS均显示出活性[3-4],且PD-1/PD-L1单抗和TKI都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STS诊疗指南范围内[5]。一些研究也证明了两者的联合对STS有更好的疗效[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免疫相关性垂体炎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治疗腺泡状软组织肉瘤1例报告
3
作者 方杏华 李伟 周宇红 《中国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140-144,共5页
回顾性分析1例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患者的诊治资料。患者初诊为腹腔ASPS伴两肺多发转移,接受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治疗6周后评估为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第7周开... 回顾性分析1例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患者的诊治资料。患者初诊为腹腔ASPS伴两肺多发转移,接受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治疗6周后评估为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第7周开始接受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联合安罗替尼治疗:纳武利尤单抗(300 mg,d1,每3周1次)+安罗替尼(8 mg,d1~14,每3周1次)+伊匹木单抗(50 mg,d1,每6周1次)。患者第12周疗效评估仍为SD,给予髂动脉栓塞术及腰大肌病灶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并维持双ICIs联合安罗替尼治疗,第24周评估为原发病灶及肺部转移灶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治疗期间患者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血管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鹏飞 孟帆 冯贺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7-911,共5页
目的观察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SPS患者CT、MRI及PET/CT资料,观察其影像学表现。结果21例ASPS原发灶均单发,多位于下肢(9/21,42.86%)及盆腔(5/21,23.81%),平均最大径(72.10±42.... 目的观察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SPS患者CT、MRI及PET/CT资料,观察其影像学表现。结果21例ASPS原发灶均单发,多位于下肢(9/21,42.86%)及盆腔(5/21,23.81%),平均最大径(72.10±42.23)mm;CT平扫均呈等-低不均匀密度肿物(9/9,100%),增强扫描后明显不均匀强化(6/6,100%),3例见增粗血管影(3/6,50.00%)、以瘤体上/下极为著;MR平扫均呈T1WI等-稍高信号、T2W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混杂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DC)图低信号(18/18,100%),15例可见病灶内囊变坏死区及T2WI流空血管(15/18,83.33%),增强后肿块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区无强化而流空血管处明显强化(9/9,100%);PET/CT示4例(4/4,100%)FDG摄取增高,最大标准摄取值为4.2~7.9。21例中,19例(19/21,90.48%)出现远处转移,以肺(17/21,80.95%)、骨(11/21,52.38%)及淋巴结(6/21,28.57%)转移最常见。结论ASPS好发于下肢及盆腔,易发生远处转移;原发灶影像学多表现为密度不均匀的较大肿物,瘤体上、下极增粗血管为其相对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软组织腺泡状 肿瘤转移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腺泡状软组织肉瘤1例及文献复习
5
作者 徐磊 武寒 +2 位作者 王苗苗 张睿哲 吴淑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3期2245-2248,共4页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青少年多见,病变好发于四肢深部和躯干,原发于舌部的ASPS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舌部ASPS患者,于2022年11月23日就诊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患者以发音困难为主要症状,影像诊断倾向血...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青少年多见,病变好发于四肢深部和躯干,原发于舌部的ASPS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舌部ASPS患者,于2022年11月23日就诊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患者以发音困难为主要症状,影像诊断倾向血管瘤。手术切除后病理镜下表现为典型ASPS,术后复查并随访6个月余未见复发。可见,由于其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罕见部位,舌部ASPS常被误诊为血管瘤等良性肿瘤,从而延误治疗。因此,临床医师对舌部ASP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诊断需加强认识,避免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病理特征 临床表现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腺泡状软组织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许映涵 齐晶 +2 位作者 张嘉琪 乔奇 于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3期4019-4021,共3页
宫颈原发性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宫颈恶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宫颈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该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提高临床和病理医师对此类肿瘤的认识。
关键词 宫颈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肿瘤表观弥散系数直方图鉴别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组织学级别
7
作者 孟帆 袁军辉 +4 位作者 张孝先 方少伯 郭兰伟 单东秋 陈学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54-1759,共6页
目的 观察全肿瘤表观弥散系数(ADC)直方图鉴别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病理组织学级别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ASPS、包括高级别组27例和低级别组16例,记录患者生存资料,分析肿瘤MRI表现,获取全肿瘤ADC直方图参数并进行组间比较,评... 目的 观察全肿瘤表观弥散系数(ADC)直方图鉴别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病理组织学级别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ASPS、包括高级别组27例和低级别组16例,记录患者生存资料,分析肿瘤MRI表现,获取全肿瘤ADC直方图参数并进行组间比较,评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参数与组织学分级结果的相关性,评估其鉴别高、低级别ASPS的效能。结果 低级别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82.05%,高于高级别组的51.28%(P<0.05)。与低级别组相比,高级别组远处转移、ASPS肿瘤≥5 cm,以及伴瘤周水肿、肿瘤内分隔等特征者占比均较高(P均<0.05)。全肿瘤ADC直方图参数中,高级别组5th、10th、25th、50th、75th、90th及均值均低于低级别组(P均<0.05),且均与肿瘤病理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0.547~-0.385,P均<0.05),其鉴别高、低组织学分级ASP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34~0.822,鉴别效能均较好。结论 全肿瘤ADC直方图参数可较为有效地鉴别高、低级别AS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软组织腺泡状 间变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及MRI增强检查诊断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临床病案分析
8
作者 赵华丽 梁宗辉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4期524-530,共7页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常表现为无痛性、无功能障碍、生长缓慢的肿瘤。由于罕见且表现为良性生长方式,其早期诊断并及时处理对临床是一个挑战。本文报道1例ASPS病例,37岁男性,5年前发现右腋窝肿物,无明显...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常表现为无痛性、无功能障碍、生长缓慢的肿瘤。由于罕见且表现为良性生长方式,其早期诊断并及时处理对临床是一个挑战。本文报道1例ASPS病例,37岁男性,5年前发现右腋窝肿物,无明显临床症状,诊断为血管瘤,未处理。现出现间断性头晕伴失写、视物变形。完善相关CT及MRI检查发现右侧腋窝肿块,两肺多发结节灶,左侧顶枕叶占位。开颅肿瘤切除,颅内为转移性腺泡状软组织肉瘤,随后行右侧腋窝肿块切除术,证实为右侧腋窝原发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本文对该疾病进行文献综述,总结其CT、MRI表现及临床表现,以提高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为ASPS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思路,以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及转移性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9
作者 许还予 潘志立 夏睿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及其转移灶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15例ASPS患者资料,分析病灶部位、大小、形态、密度、信号、强化、毗邻关系、转移特征及随访情况。结果15例患者中原发性6例,继发性9例,发病中...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及其转移灶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15例ASPS患者资料,分析病灶部位、大小、形态、密度、信号、强化、毗邻关系、转移特征及随访情况。结果15例患者中原发性6例,继发性9例,发病中位年龄25岁;原发肿瘤部位:下肢10例,上肢2例,髂窝1例,腹壁1例,颈部1例。肿瘤体积较大,CT和MRI平扫呈不均匀密度信号,增强均呈显著不均匀强化,肿瘤内部及周围见多发迂曲增粗血管影。患者中12例肺转移,5例骨转移,4例淋巴结转移,2例肝转移,2例脑转移,增强部分病灶明显强化。结论ASPS发病年龄较小,生长缓慢,多好发于下肢,增强后瘤周及瘤内明显增粗增多的血管影为其影像学特征,易转移,肺转移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MRI表现
10
作者 李杰 宫丽华 李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的MRI表现。方法选取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ASPS患者13例的临床资料,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MRI表现特征。结果ASPS13例患者中肿瘤位于下肢12例,上肢1例,最大径11.5cm。5例平扫T1WI呈稍低信号或低信...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的MRI表现。方法选取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ASPS患者13例的临床资料,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MRI表现特征。结果ASPS13例患者中肿瘤位于下肢12例,上肢1例,最大径11.5cm。5例平扫T1WI呈稍低信号或低信号,2例等信号,6例稍高信号,13例T2WI均呈高信号或稍高信号,DWI均显示高信号。增强扫描9例见不均匀明显强化,4例见较均匀明显强化,13例肿瘤的边缘和/或内部见流空血管影并见血管明显强化。7例在初诊时有肺转移。结论ASPS的临床和MRI表现有一定特异性,MRI信号特点、肿瘤边缘和/或内部的增粗迂曲血管影、增强明显强化是诊断ASPS的重要影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磁共振成像 对比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性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郑银海 李广柳 +2 位作者 李伟滔 朱莹 叶伟标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4年第10期1458-1464,共7页
为探讨软组织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性肿瘤(pleomorphic hyalinizing angiectatic tumor of soft parts,PHA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要点,本文对1例发生在腹膜后的PHAT患者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和分子检测,并检索相关... 为探讨软组织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性肿瘤(pleomorphic hyalinizing angiectatic tumor of soft parts,PHA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要点,本文对1例发生在腹膜后的PHAT患者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和分子检测,并检索相关文献。患者为男性,因下腹部不适1年余,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示下腹部占位入院,行肿物切除术。大体肿物呈结节状,大小为24 cm×19 cm×12 cm,边界相对清晰,切面灰红色,可见大小不等的出血性囊腔。镜下观察显示:肿物内有丰富的呈簇状分布的扩张性血管,血管壁可见厚的玻璃样变物质。血管之间见呈片状分布的梭形或多形性瘤细胞,部分细胞具有明显异型性,核内假包涵体可见,但核分裂罕见。间质内见多少不等的炎症细胞和含铁血黄素沉着。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抗原分化簇3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4,CD34)、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肿瘤组织HIF-1α和VEGF mRNA表达上调(均P<0.05)。PHAT是一种分化方向未定的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软组织肿瘤,其发病年龄范围和累及部位较广,肿瘤以含有扩张的玻璃样变的薄壁血管簇、在血管之间有呈片状分布的梭形或多形性瘤细胞、瘤细胞表达vimentin和CD34为特征,因瘤细胞具有多形性而容易被误诊为软组织肉瘤,熟悉其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性肿瘤 波形蛋白 抗原分化簇34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蚬软体部分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38
12
作者 韩鹏 王勤 陈清西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5-117,共3页
通过对河蚬软体部分营养成分分析,综合评定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河蚬软体部干样中,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含量分别为63.33%、10.91%、6.29%;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10%,各必需氨基酸中平均氨基酸分为88.9,第一限制氨基酸为Leu(1973... 通过对河蚬软体部分营养成分分析,综合评定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河蚬软体部干样中,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含量分别为63.33%、10.91%、6.29%;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10%,各必需氨基酸中平均氨基酸分为88.9,第一限制氨基酸为Leu(1973年FAO/WHO标准);并富含钙、钠、钾、铁等无机元素.认为河蚬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贝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蚬 软体部分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不同品系福寿螺主要形态比较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孙志坚 曾清香 +5 位作者 张波 彭东觉 曲振宇 杨潇 詹希美 吴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4-189,共6页
目的描述我国广州地区福寿螺的形态差异,期望为广州管圆线虫病防治的研究及福寿螺蔓延控制的研究提供证据。方法对广州地区黑色福寿螺、黄色福寿螺、灰色福寿螺的螺壳、软体部、呼吸管、足、齿舌进行观察,描述三类福寿螺的形态学差异。... 目的描述我国广州地区福寿螺的形态差异,期望为广州管圆线虫病防治的研究及福寿螺蔓延控制的研究提供证据。方法对广州地区黑色福寿螺、黄色福寿螺、灰色福寿螺的螺壳、软体部、呼吸管、足、齿舌进行观察,描述三类福寿螺的形态学差异。结果对三类福寿螺的足及呼吸管进行HE染色分析,显示软体部颜色不同的原因主要是黑色颗粒的有无和沉积数量的多少。对福寿螺齿舌的观察显示,灰色福寿螺第一、第二突起与中央齿宽的比值明显大于黑色福寿螺和黄色福寿螺;在扫描电镜下,三类福寿螺的齿舌未见明显不同。结论我国广州地区的福寿螺存在三种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螺壳 软体部 齿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2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邓元 张学斌 +2 位作者 王鸿雁 王敏 张群岭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383-385,I100,共4页
目的 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ASP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 2 8例ASPS进行HE染色 ,光镜观察 ,其中 18例做组化 (PAS)和免疫组化 (SP法 )染色。结果  2 8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中 ,男性 19例 ,女性 9例 ;年龄 2~ 5 5岁 ,平均... 目的 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ASP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 2 8例ASPS进行HE染色 ,光镜观察 ,其中 18例做组化 (PAS)和免疫组化 (SP法 )染色。结果  2 8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中 ,男性 19例 ,女性 9例 ;年龄 2~ 5 5岁 ,平均 2 9 5岁 ;病变主要位于下肢深部骨骼肌组织内。组织学可见瘤组织呈特征性的腺泡或巢团样排列 ,胞质内可见嗜伊红颗粒及结晶体 ,PAS染色 (+)。免疫组化 :18例中 ,5例S 10 0蛋白弥漫 (+) ,3例NSE局灶 (+) ,3例Vim局灶 (+) ,desmin、SMA、EMA、Myo、actin和CK均 (- )。结论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多见于年轻男性 ,结合临床和病理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临床病理分析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特征 S-100蛋白 骨骼肌组织 瘤组织 光镜观察 PAS染色 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长城湾南极帽贝的营养组成及评价 被引量:8
15
作者 戴聪杰 何剑锋 +2 位作者 王桂忠 郑淑娴 李少菁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79-284,共6页
采用常规的生化分析方法对南极帽贝软体部分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南极帽贝软体部分(干样)中粗蛋白含量为58.39%,粗脂肪含量为11.54%,灰分含量为9.97%;氨基酸总量为27.51%,必需氨基酸含量11.25%,占氨基酸总量的40.89%,第一限制... 采用常规的生化分析方法对南极帽贝软体部分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南极帽贝软体部分(干样)中粗蛋白含量为58.39%,粗脂肪含量为11.54%,灰分含量为9.97%;氨基酸总量为27.51%,必需氨基酸含量11.25%,占氨基酸总量的40.89%,第一限制氨基酸为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45.79;三种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21.20%;矿质元素含量丰富。综合分析认为南极帽贝能为其捕食者如黑背鸥和企鹅提供优质的食物来源,同时也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帽贝 软体部分 营养组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海域厚壳贻贝软体部分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0
16
作者 何建瑜 赵荣涛 刘慧慧 《南方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42,共6页
为评估舟山海域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的营养水平、确定其食用价值和养殖开发前景,采用常规营养指标测定方法对厚壳贻贝软体部分营养成分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厚壳贻贝软体部分(鲜样)中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质量分数分... 为评估舟山海域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的营养水平、确定其食用价值和养殖开发前景,采用常规营养指标测定方法对厚壳贻贝软体部分营养成分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厚壳贻贝软体部分(鲜样)中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4.20%、11.12%、3.10%和1.70%。共检出17种常见的氨基酸,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4种鲜味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37.2%和37.9%;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异亮氨酸(Ile)和苏氨酸(Thr),氨基酸指数(EAAI)为45.27,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模式。矿质元素中钠(Na)质量分数最高,其次为钾(K)和钙(Ca);微量元素中锌(Zn)质量分数最高,其次为铁(Fe),铜(Cu)、Fe、Zn之间的比值合理。结果表明厚壳贻贝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海水经济贝类,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广阔的养殖前景和市场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壳贻贝 软体部分 营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晓娟 伍尧泮 +2 位作者 余深平 陈应明 李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4-749,共6页
【目的】总结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的临床病理、磁共振(MRI)及多层螺旋CT(MSCT)特点。【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27例ASPS的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结果】(1)女性11例,男性16例,平均年龄28.7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19例... 【目的】总结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的临床病理、磁共振(MRI)及多层螺旋CT(MSCT)特点。【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27例ASPS的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结果】(1)女性11例,男性16例,平均年龄28.7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19例;疼痛4例,伴肿瘤远端肢体功能障碍2例;鼻塞、耳鸣1例;体检发现肿物3例。肿瘤平均最大径7.1 cm,位于下肢12例、躯干12例、颌面部3例。(2)术后病理均示瘤细胞呈腺泡状排列,胞浆丰富,内含红染颗粒,核仁明显;糖元染色(PAS)阳性。(3)MRI检查20例:T1WI低信号2例,等信号4例,稍高信号14例;T2WI高信号;6例信号均匀,14例含坏死区。MSCT检查9例:平扫低密度1例,等密度4例,略高及混杂密度各2例;增强扫描肿瘤均明显强化,坏死区无强化;4例瘤内、4例瘤周、19例瘤内和瘤周见大量迂曲血管。骨原发ASPS或ASPS骨转移影像特点与软组织来源者相似。【结论】ASPS为富血供恶性肿瘤,其临床、影像及病理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孙馨 郭卫 +2 位作者 杨荣利 唐顺 董森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84-787,共4页
背景与目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生长缓慢,无典型临床症状,常伴有远处转移(肺转移,脑转移及骨转移等@。本文旨在研究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特点,评估其预后因素。方法:回顾... 背景与目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生长缓慢,无典型临床症状,常伴有远处转移(肺转移,脑转移及骨转移等@。本文旨在研究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特点,评估其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了2003年1月-2008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的15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了他们的预后情况。15例患者中,女性9例,男性6例;小于或等于30岁者8例,大于30岁7例;肿瘤大于5cm者11例,小于5cm者4例;原发于软组织12例,原发于骨骼3例;未见其他部位转移6例,肺转移6例,骨转移3例,脑转移2例;术后局部复发2例;术后9例接受放疗,6例未接受放疗;术后接受化疗11例,未接受化疗4例,化疗方案MAID:多柔比星,氮唏米胺及异环磷酰胺。结果:患者预后情况较差,其中无瘤生存6例,带瘤生存4例,死亡5例,中位生存时间为42.0个月,5年生存率为41.7%。伴有远处转移(肺转移、脑转移及骨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远低于整体生存率。患者个人性别、年龄对预后无显著性差异。肿瘤大小、部位及有无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是高度恶性软组织肿瘤。尽早评估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原发病灶采取广泛切除,以降低复发及转移风险。但由于本组数据较少,放化疗是否有效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临床特点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跃平 李晔雄 +7 位作者 金晶 王淑莲 王维虎 宋永文 任骅 房辉 刘新帆 余子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61-464,共4页
目的:分析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疗效。方法:总结1962年5月至2008年8月接受治疗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42例,男性19例,女性23例,中位年龄27岁,原发肿瘤部位以四肢为主(83.3%),原发肿瘤中位直径为4.2 cm,5例病例(12%)就诊时存在... 目的:分析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疗效。方法:总结1962年5月至2008年8月接受治疗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42例,男性19例,女性23例,中位年龄27岁,原发肿瘤部位以四肢为主(83.3%),原发肿瘤中位直径为4.2 cm,5例病例(12%)就诊时存在远处转移,38例接受了原发肿瘤的扩大切除。结果:中位随诊57个月,全组5、10、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7%、63.6%、31.8%。随诊期间27例(64.3%)复发或转移,其中单纯局部复发1例,局部复发合并远处转移3例,远处转移23例。远处转移病例中21例出现肺转移,7例脑转移,5例骨转移。远处转移到死亡的中位时间为36个月。20例转移病例接受了化疗,6例还接受了肺内转移灶的切除,有化疗疗效评价的14例中8例进展,6例稳定结论: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发病年龄轻,四肢多见,病程发展缓慢,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腺泡状软组织肉瘤远期预后差,容易出现肺、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临床特点 复发和转移 治疗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1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霞 涂频 印洪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以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对16例ASPS进行临床病理学、细胞化学和免疫表型观察,其中2例行FISH检测。结果 16例ASPS中男性6例,女性10例,发病年龄8~58...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以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对16例ASPS进行临床病理学、细胞化学和免疫表型观察,其中2例行FISH检测。结果 16例ASPS中男性6例,女性10例,发病年龄8~58岁(中位年龄31.7岁),临床表现为局部缓慢生长的肿块。肿瘤发生部位包括四肢、肩背部、舌、声带、肺、子宫颈、输尿管。镜下见典型的器官样或腺泡状结构,形成窦隙状血管及纤维间隔,肿瘤胞质内含丰富嗜酸性颗粒。PAS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内可有结晶体形成,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TFE3阳性,FISH检测肿瘤细胞存在ASPL-TFE3基因融合。结论 ASPS好发于青少年,肿瘤好发部位为四肢,少见部位(舌、声带、子宫颈、输尿管等)发生的ASPS易被误诊为上皮性恶性肿瘤。病理诊断时需与原发或转移性腺癌、副神经节瘤鉴别。肿瘤细胞形成典型的腺泡状结构并且免疫组化标记TFE3和组织蛋白酶K对诊断有意义,诊断时需结合ASPL-TFE3基因融合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病理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