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2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β-catenin/Slug信号通路表达探讨LPCAT1对子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时春丽 周桂华 +3 位作者 陈炜 吴晓玲 陆宏 林春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5-290,共6页
目的观察β-catenin/Slug信号特异性抑制剂FH535与EMT的关系,探讨LPCAT1在调节子宫颈癌细胞侵袭、转移和生长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h-NC和sh-LPCAT1转染Hela细胞,利用载体(Vector)组和LPCAT1过表达质粒转染SiHa细胞,将SiHa细胞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β-catenin/Slug信号特异性抑制剂FH535与EMT的关系,探讨LPCAT1在调节子宫颈癌细胞侵袭、转移和生长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h-NC和sh-LPCAT1转染Hela细胞,利用载体(Vector)组和LPCAT1过表达质粒转染SiHa细胞,将SiHa细胞分为对照组(Con)、LPCAT1组、LPCAT1+FH535组和FH535组。运用CCK-8法和集落形成试验检测子宫颈癌细胞的增殖。通过伤口愈合试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子宫颈癌细胞的转移、侵袭能力。应用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中LPCAT1、β-catenin/Slug信号通路和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Vector组相比,LPCAT1组SiHa细胞的活力、集落数、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5);与sh-NC组相比,sh-LPCAT1组Hela细胞的活力、集落数、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5)。与LPCAT1组相比,LPCAT1+FH535组SiHa细胞中Wnt4(1.18±0.05 vs 0.80±0.06)、β-catenin(1.05±0.08 vs 0.77±0.05)、Slug(1.13±0.06 vs 0.28±0.02)、Cyclin D1(0.99±0.06 vs 0.44±0.02)、N-cadherin(0.91±0.07 vs 0.46±0.03)和vimentin(0.95±0.06 vs 0.49±0.03)表达降低(P<0.05),E-cadherin(0.44±0.03 vs 0.58±0.03)表达增加(P<0.05)。此外,与LPCAT1组相比,LPCAT1+FH535组SiHa细胞的集落数(224±15 vs 146±11)、迁移数(85±3 vs 51±4)和侵袭数(166±10 vs 90±5)均降低(P<0.05)。结论LPCAT1表达增加可能通过激活β-catenin/Slug信号通路促进子宫颈癌的转移和进展,LPCAT1的靶向治疗有望提高子宫颈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Β-CATENIN slug LPCAT1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adherin、WISP2和Slug蛋白与在胃食管交界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姜琳娜 魏娉 +5 位作者 何鵬 燕静 安欣 周珍 江现丽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8期978-982,共5页
目的探究E-钙黏蛋白(E-cadherin)、wnt-1诱导分泌蛋白2(wnt-1 inducible secreted protein-2,WISP2)和Slug蛋白与食管胃交界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 目的探究E-钙黏蛋白(E-cadherin)、wnt-1诱导分泌蛋白2(wnt-1 inducible secreted protein-2,WISP2)和Slug蛋白与食管胃交界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胃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14例AEG确诊患者,术中留取其癌灶组织与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组织中E-cadherin、WISP2、Slug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上述指标表达与AEG病理因素的关系,绘制KM曲线探究不同E-cadherin、WISP2、Slug蛋白表达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癌灶组织E-cadherin、WISP2蛋白表达阳性率均低于癌旁组织(P<0.05),但其Slug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E-cadherin表达阳性率上,年龄≥50岁患者低于<50岁患者(P<0.05);TNM分期Ⅲ期患者低于Ⅰ~Ⅱ期患者(P<0.05);浸润深度>1/2患者低于≤1/2患者(P<0.05)。在WISP2表达阳性率上,高分化患者低于低、中分化患者(P<0.05);浸润深度>1/2患者低于≤1/2患者(P<0.05)。在Slug蛋白表达阳性率上,高分化高于低、中分化患者(P<0.05);浸润深度>1/2患者高于≤1/2患者(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Slug蛋白均分别与E-cadherin、WISP2呈负相关(r=-0.301、-0.289,P<0.05)。E-cadherin表达阳性组、阴性组生存时间分别为为(19.71±0.84)个月、(15.85±1.02)个月,阳性组生存时间长于阴性组(P<0.05)。WISP2表达阳性组、阴性组生存时间分别为(19.84±0.83)个月、(18.52±1.82)个月,阳性组生存时间长于阴性组(P<0.05)。Slug表达阳性组、阴性组生存时间分别为为(16.06±0.93)个月、(19.66±0.92)个月,阳性组生存时间短于阴性组(P<0.05)。结论E-cadherin、WISP2、Slug蛋白在AEG患者中异常表达,其表达与AEG的发生、转移以及侵袭等病理因素相关,可作为临床预测AEG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交界腺癌 钙黏蛋白 wnt-1诱导分泌蛋白2 slug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OD2、Snail和Slug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宋文庆 时陈 +4 位作者 黄思聪 龚晓萌 俞岚 武世伍 甘怀勇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132-1135,1140,共5页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LOD2、Snail和Slug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检测12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40例食管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中、重度)和40例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的PLOD2、Snail和Slug表达情况,分析三种标...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LOD2、Snail和Slug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检测12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40例食管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中、重度)和40例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的PLOD2、Snail和Slug表达情况,分析三种标志物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和病人的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以及PLOD2与EMT相关因子Snail和Slug的关系,探索PLOD2在EMT中的作用。结果: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到非典型增生和食管鳞状细胞癌,PLOD2、Slug和Snail的表达逐渐明显上升(P<0.01);同时PLOD2、Snail和Slug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另外,PLOD2与Snail、和Slug的表达均成正相关关系(r=0.812,r=0.759,P<0.01),Snail与Slug的表达成正相关关系(r=0.882,P<0.01)。同时,生存分析显示,PLOD2、Snail和Slug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PLOD2、Snail和Slug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联合检测其表达情况可能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进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PLOD2 SNAIL slu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Liquid Slug Length in Gas-Liquid Slug Flow along Horizontal Pipeline: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被引量:8
4
作者 王鑫 郭烈锦 张西民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26-633,共8页
The liquid slug length distribution is crucial for designing the downstream processing system with mul-tiphase pipelin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 133m long horizontal test loop. The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The liquid slug length distribution is crucial for designing the downstream processing system with mul-tiphase pipelin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 133m long horizontal test loop. The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by conductivity probes to determine the liquid slug length distribution. The data covered both the slug and plug flow regimes. From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mean liquid slug lengths were relatively insensitive to gas and liquid flow rates in the higher mixture velocity range. But in the lower mixture velocity range, the mean liquid slug length decreased and then increased with mixture velocity. It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length of slug flow was longer than x/D=1157. A slug tracking model was adapted to study the evolution of liquid slug length distribution in a horizontal pipeline. In the present model, the wake effect of elongated bubble and the pressure drop due to accel-eration are taken into account and random slug lengths are introduced at the entrance.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are compared with the measured slug length distributions of slug flow regime. It shows that the predicted mean and maximum slug length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at x/D=1157 and the form of the slug length distributions is also predicted well by the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phase flow slug flow liquid slug length slug trac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Slug Development on Horizontal Two-phase Flow 被引量:3
5
作者 顾汉洋 郭烈锦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71-177,共7页
Slug initiation and subsequem evolution along a 5.0 cm ID, 16m long horizomal pipe are experimentally studied. The transient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facial structures are described by using simultaneous measuremeres o... Slug initiation and subsequem evolution along a 5.0 cm ID, 16m long horizomal pipe are experimentally studied. The transient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facial structures are described by using simultaneous measuremeres of the liquid height at multiple locations along the pipe. Various effects of superficial gas and liquid velocities and pressure oscillation on the slug initiation and evolution along the pipe are illustra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slug is initiated by a deterministic orocess with reolenishmem and deoletion of liquid near the inlet for the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USG〈3.0m·s^-1 and by a stochastic process with wave coalescence along the pipe for USG〉3.0m·s^-1.The evolution of the slugs is strongly attected by superhclal gas and liquid veloclties for USG〈3.0m·s^-1 but weakly affected by the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for USG〉3.0 m·s . The suppression of pressure oscillation at the pipe inlet significantly delays the onset of slugging, with slugs forming postponed further downstream. The slug frequency at the outlet is, however, not affected by the variation in the pressure oscil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liquid slug flow slug initiation and evolution slug frequ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中Snail、Slug和KAI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6
作者 龚晓萌 陶仪声 +5 位作者 周蕾 俞岚 武世伍 宋文庆 王丹娜 承泽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33-1738,共6页
目的检测宫颈癌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标记物Snail、Slug和转移抑制因子KAI1的表达,并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Elivision TM plus法检测15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40例正... 目的检测宫颈癌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标记物Snail、Slug和转移抑制因子KAI1的表达,并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Elivision TM plus法检测15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4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Snail、Slug和KAI1蛋白的表达。结果 Snail、Slug和KAI1在CSCC组、CIN组和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2%、66.9%、43.5%;32.0%、34.0%、64.0%和0%、2.5%、95.0%,两组相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il、Slug和KAI1蛋白的表达均与CSCC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否、浸润深度、FIGO分期及术后生存期均有关(P<0.05);Snail蛋白的表达与Slug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52,P<0.001),Snail和Slug蛋白的表达均与KAI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Snail和Slug蛋白表达阳性的患者其生存率明显低于其阴性表达的患者(P<0.001);KAI1蛋白表达阳性的患者其生存率明显高于其阴性表达的患者(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Snail和KAI1蛋白的阳性表达及FIGO分期是影响CSC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Snail、Slug和KAI1蛋白的表达水平在CSCC组织中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FIGO、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及预后等均有关;在CSCC组织中早期联合检测Snail、Slug和KAI1对判断预后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SNAIL slug KAI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MT、Slug和E-cadherin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4
7
作者 龙方懿 印国兵 +5 位作者 刘智敏 杨俊艳 贾朝莉 刘小花 董超然 王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2-506,共5页
目的:探讨HIF-1α、MT、Slug和E-cadherin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术前未使用放疗、化疗及激素治疗的69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MT、Slug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系MCF-7... 目的:探讨HIF-1α、MT、Slug和E-cadherin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术前未使用放疗、化疗及激素治疗的69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MT、Slug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中HIF-1α、MT、Slug和E-cadherin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在69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MT、Slug和E-cadherin的阳性率分别为71.01%、42.03%、43.48%和50.72%。HIF-1α、Slug和E-cad-herin的表达对于TNM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P<0.05);MT的表达对于TNM分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69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HIF-1α与MT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285,P<0.05),MT与Slug呈显著正相关(r=0.379,P<0.01),Slug与E-cadherin呈显著负相关(r=-0.422,P<0.01)。RT-PCR半定量结果显示:HIF-1α、MT、Slug和E-cadherinmRNA在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中均有表达,但在恶性程度更高的MDA-MB-231细胞中HIF-1α、MT、Slug表达较高,而E-cadherin表达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HIF-1α、MT、Slug和E-cadher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可作为监测乳腺癌发展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HIF-1Α MT slug E-CADHE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audin-7与Slug在肺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锐 张道荣 +1 位作者 蔡存伟 董经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92-496,共5页
背景与目的 Claudins是紧密连接的骨架蛋白,Claudin-7是Claudins家族成员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Claudin-7和Slug在肺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并探讨Claudin-7和Slug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1例... 背景与目的 Claudins是紧密连接的骨架蛋白,Claudin-7是Claudins家族成员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Claudin-7和Slug在肺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并探讨Claudin-7和Slug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1例原发性肺鳞癌、腺癌组织中Claudin-7和Slug的表达,同时应用Westernblot检测30例新鲜肺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中Claudin-7和Slug的表达情况。结果 Claudin-7在肺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肺组织,并且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lug在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除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外,还与TNM分期有关(P<0.05),肺鳞癌、腺癌中Claudin-7与Slug的表达具有负相关性(r=-0.566,8)。结论肺鳞癌、腺癌中Claudin-7的低表达与Slug的高表达可能是肺组织恶性转变和转移的有关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CLAUDIN slug 紧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ug和E-cadher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钱江 陈旺盛 +2 位作者 文坤明 傅仲学 王素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683-2685,共3页
目的探讨Slug和E-cadher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结直肠癌组织,25例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中Slug和E-cadherin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Slug在结直肠癌组... 目的探讨Slug和E-cadher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结直肠癌组织,25例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中Slug和E-cadherin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Slug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率为47.1%,而在正常结直肠组织中表达率为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her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率为55.4%,而在正常结直肠组织中表达率为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阳性表达率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ug、E-cadherin、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可成为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Slug和E-cadherin的表达异常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相关并可作为评价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slug E-钙黏素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抑制Slug表达在TGF-β1诱导的肾小管细胞间质转分化中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陶光利 张璟 +2 位作者 卓文磊 黄云剑 周保尚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72-875,882,共5页
目的观察Slug在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分化中的表达及对黏附分子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能表达针对Slug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RNA,siRNA)的干扰载体(SlugsiRNAvector)和表达不针对任何已知mRNA的si... 目的观察Slug在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分化中的表达及对黏附分子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能表达针对Slug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RNA,siRNA)的干扰载体(SlugsiRNAvector)和表达不针对任何已知mRNA的siRNA的阴性对照RNA干扰载体(Control siRNA vector),并用脂质体转染法瞬时转染HKC细胞。用TGF-β1分别处理HKC、siSlug和siC,刺激48h后,分别采用P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Slug、α-SMA(alpha-smooth muscleactin)、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 TGF-β1刺激后Slug表达水平增高,E-cadherin表达水平降低;通过siRNA干扰后Slug表达减弱,而E-cadherin的表达增强。结论在TGF-β1诱导的HKC细胞EMT过程中,Slug表达与E-cadherin呈负相关,且RNAi阻滞Slug表达能有效地抑制TGF-β1诱导EMT,提示Slug是介导TGF-β1有效地诱导EMT的重要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ug 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依赖Slug调控乳腺癌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 被引量:4
11
作者 邵珊 安改丽 +5 位作者 赵琳 罗敏娜 宁谦 蒙渡 赵新汉 雷建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1-887,共7页
目的探讨Notch1调控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EMT)机制。方法通过Jagged1及shNotch1调控Notch信号通路的表达,观察乳腺癌细胞EMT及迁移侵袭情况;通过Slug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观察Notch1对Slug的报告基因作用。通过调控Slug表达水平,观察Slug在... 目的探讨Notch1调控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EMT)机制。方法通过Jagged1及shNotch1调控Notch信号通路的表达,观察乳腺癌细胞EMT及迁移侵袭情况;通过Slug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观察Notch1对Slug的报告基因作用。通过调控Slug表达水平,观察Slug在Notch1调控乳腺癌EMT及迁移侵袭中的作用。结果Jagged1活化Notch信号通路后促进乳腺癌的EMT及迁移侵袭过程,运用shRNA敲除Notch1后可逆转Jagged1导致乳腺癌的EMT及迁移侵袭过程,Notch1过表达可激活Slug报告基因,且Slug过表达可逆转shNotch1对EMT的抑制作用。结论Notch1作用于Slug的报告基因,通过Slug调控乳腺癌的EMT及迁移侵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Notch1信号通路 slug 上皮-间质转化(EMT)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0c对乳腺癌BT549细胞迁移及Slug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莉婷 田远 +5 位作者 石瑛 张琳琳 杨小倩 荣守华 张玉超 李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目的:结合对乳腺癌细胞系BT549迁移能力的研究,探讨转染miR-200c对Slug表达的作用。方法:设计miR-200c模拟物,转染具有高转移性的乳腺癌细胞系BT549,通过Transwell迁移试验、划痕实验,观察转染miR-200c后对乳腺癌细胞系BT549迁移能力的... 目的:结合对乳腺癌细胞系BT549迁移能力的研究,探讨转染miR-200c对Slug表达的作用。方法:设计miR-200c模拟物,转染具有高转移性的乳腺癌细胞系BT549,通过Transwell迁移试验、划痕实验,观察转染miR-200c后对乳腺癌细胞系BT549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Real-time PCR检测Slug和E-钙黏连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利用Western blot检测Slug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iR-200c转染组Slug表达水平被有效抑制(P<0.05)。与对照组相比,miR-200c转染组的BT549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乳腺癌细胞系BT549中,miR-200c可以通过抑制Slug的表达进而抑制上皮间质转化,最终导致细胞迁移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上皮间质转化 slug BT549 E-钙黏连蛋白 MIR-200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ug、EMMPRIN和E-cadherin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子超 胡志强 +3 位作者 吴宝磊 贾森 雷德林 杨新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4-668,共5页
目的:研究Slug、EMMPRIN和E-cadherin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及三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15例SACC组织中Slug、EMMPRIN和E-cadherin... 目的:研究Slug、EMMPRIN和E-cadherin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及三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15例SACC组织中Slug、EMMPRIN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5例SACC标本中Slug和EMMPR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5%和69.6%,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为51.3%。Slug和EMMPRIN的表达与SACC肿瘤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神经侵袭、复发、远处转移呈显著相关(P<0.05),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神经侵袭、远处转移呈显著负相关(P<0.05)。同时,Slug的表达与EMMPRIN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EMMPRIN、Slug的表达与E-cadherin的表达均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结论:Slug、EMMPRIN和E-cadherin在SACC中的表达与SACC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ug EMMPRIN E-CADHERIN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 肿瘤转移与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ug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钱江 傅仲学 +1 位作者 文坤明 陈旺盛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构建Slug基因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方法针对人Slug基因的序列,设计出RNA干扰的靶序列,合成靶序列Oligo DNA,退火形成双链DNA,通过Age I和EcoR I酶切后的pGCSIL-GFP载体连接产生shRNA慢病毒载体,质粒转化... 目的构建Slug基因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方法针对人Slug基因的序列,设计出RNA干扰的靶序列,合成靶序列Oligo DNA,退火形成双链DNA,通过Age I和EcoR I酶切后的pGCSIL-GFP载体连接产生shRNA慢病毒载体,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菌,筛选阳性克隆并用插入鉴定引物进行PCR鉴定阳性克隆并测序,同时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CT116结肠癌细胞中Slug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CR鉴定与DNA测序证实合成的含Slug shRNA慢病毒载体寡核苷酸链插入正确。Western blot证实Slug RNAi慢病毒载体能够抑制Slug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Slug基因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为后续感染结肠癌细胞,为探索在结直肠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slug 慢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adherin和Slug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郑彩云 汪鹏 +3 位作者 沈显军 王舒仪 郑海红 施更生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5期115-119,共5页
目的研究E-cadherin和Slug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DAB显色法检测74例OSCC组织切片和3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切片中E-cadherin和Slug的表达,分析E-cadherin与Slug在OSCC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 目的研究E-cadherin和Slug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DAB显色法检测74例OSCC组织切片和3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切片中E-cadherin和Slug的表达,分析E-cadherin与Slug在OSCC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E-cadherin与Slug的异常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OSCC组织中E-cadherin和Slug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63%(40/74)和48.65%(36/74)。结合OSCC临床病理特征发现,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P<0.05),Slug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OSCC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与Slug的表达呈负相关(r=-0.513,P<0.05)。结论 E-cadherin和Slug的表达异常可能与OSCC的发生、发展、转移相关,其二者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OSCC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adherin slug EMT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ug与食管癌侵袭转移间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魏娉 路三军 +2 位作者 严金海 郭俊萍 姜琳娜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9-574,共6页
目的:研究Slug与食管癌侵袭转移间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分别将构建好的pc DNA 3.1-Slug和miR-140通过Lip 2000转染到Eca-109中,以pc DNA 3.1和Lip 2000空转作为对照组,显微镜下观察转染前后细胞的形态变化,检测细胞中E-钙黏素、N-... 目的:研究Slug与食管癌侵袭转移间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分别将构建好的pc DNA 3.1-Slug和miR-140通过Lip 2000转染到Eca-109中,以pc DNA 3.1和Lip 2000空转作为对照组,显微镜下观察转染前后细胞的形态变化,检测细胞中E-钙黏素、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变化,另外使用穿透小室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在转染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转染pc DNA 3.1-Slug和miR-140到Eca-109中后细胞变得细长。转染pc DNA 3.1-Slug的Eca-109中E-钙黏素表达下调,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上调,细胞穿透基质胶的数量明显增多。转染miR-140的Eca-109中E-钙黏素表达上调,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下调,细胞穿透基质胶的数量明显减少。在食管癌细胞中miR-140和Slug的表达呈负相关(r=-0.96)。结论:转录因子Slug能够提高食管癌上皮细胞的间质转化能力和侵袭能力,而miR-140是通过调控Slug来调节食管癌细胞侵袭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ug 微小核糖核酸-140 食管癌 侵袭能力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UG试验及其水文地质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贤龙 张延军 +2 位作者 张庆 李录娟 瞿成松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0-53,共4页
Slug试验是通过记录地下水位瞬间变化来评价水文地质参数的现场测试方法。本文是在国外该试验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利用高精度测试,尝试对中、高渗透率含水层各参数进行测定。基于现场测试和已有的抽水资料,初步探讨了各种理论模型的不同,... Slug试验是通过记录地下水位瞬间变化来评价水文地质参数的现场测试方法。本文是在国外该试验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利用高精度测试,尝试对中、高渗透率含水层各参数进行测定。基于现场测试和已有的抽水资料,初步探讨了各种理论模型的不同,并以经典Cooper模型分析计算长春某场地的水文地质参数;通过对比抽水试验,验证了该试验的准确性,为该法的使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ug试验 Cooper模型 水文地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Snail、Slug在人宫颈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蕾 李旭 陈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8-782,共5页
目的探讨调控因子Snail、Slug对E-钙黏蛋白的调控和参与人宫颈癌细胞转移侵袭的机制。方法对2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及85例宫颈鳞癌标本制成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Slug基因和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采... 目的探讨调控因子Snail、Slug对E-钙黏蛋白的调控和参与人宫颈癌细胞转移侵袭的机制。方法对2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及85例宫颈鳞癌标本制成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Slug基因和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检测转录因子Snail蛋白和上皮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结果在宫颈鳞癌组织中Slug蛋白和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随着临床分期增高,其阳性表达率有升高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组织分化级别下降和肿瘤淋巴结转移,其阳性表达率明显上升(P<0.05);Snail蛋白在鳞癌组织中荧光强度高于正常宫颈组织,浸润癌组织高于宫颈CIN组织(P<0.05),随着组织分化级别下降和肿瘤淋巴结转移,其荧光强度明显增强,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在正常宫颈组织中荧光强度高于肿瘤组织,宫颈CIN组织高于浸润癌组织(P<0.05),随着组织分化级别下降和肿瘤淋巴结转移,其荧光强度明显减弱(P<0.05)。结论人宫颈组织上皮-间质转化在宫颈癌侵袭进展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Snail、Slug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侵袭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SNAIL基因 slug基因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Slug基因及其蛋白质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铭 张一鸣 +5 位作者 董一善 王梅 赵崇辉 丁小青 钱晖 许文荣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18-620,640,共4页
目的检测Slug基因在宫颈癌和慢性宫颈炎症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在宫颈癌诊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31例宫颈癌组织和17例慢性宫颈炎症组织标本,用RT-PCR、实时定量PCR检测Slug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分析S... 目的检测Slug基因在宫颈癌和慢性宫颈炎症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在宫颈癌诊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31例宫颈癌组织和17例慢性宫颈炎症组织标本,用RT-PCR、实时定量PCR检测Slug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分析Slug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Slug mRNA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高危型HPV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织中Slug mRNA表达阳性率及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症组织(χ2=9.872;U=140,P均<0.01);western blot也证实Slug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慢性宫颈炎症组织(U=98,P<0.01)。在宫颈癌组织中,Slug的阳性表达与国际妇产科学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肿瘤分期相关,Ⅱ期阳性率高于Ⅰ期(χ2=4.037,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细胞转移和病理类型无关;而Slug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与高危型HPV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554,P<0.01)。结论宫颈癌组织中Slug的表达上调,且与宫颈癌的FIGO分期相关,在宫颈癌的发生机制中,可能存在Slug和高危型HPV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ug基因 宫颈癌 上皮-间质转化 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1活化ROCK/SLUG诱导人卵巢癌细胞发生上皮向间充质转分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阿丽 张弓 +5 位作者 彭晋 王全胜 马欢 钟亚华 周福祥 谢丛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0-686,共7页
目的研究ROCK/SLUG信号通路在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促进人卵巢癌细胞上皮向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方法 ET-1处理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和CaOV3,或共用ROCK的活化突变体转染细胞或... 目的研究ROCK/SLUG信号通路在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促进人卵巢癌细胞上皮向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方法 ET-1处理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和CaOV3,或共用ROCK的活化突变体转染细胞或加入ROCK的抑制剂Y27632,并转染含SLUG启动子的pGL3质粒与Renilla质粒。实验末用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SLUG启动子活性,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ot方法检测EMT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ET-1诱导SK-OV-3和CaOV3发生与EMT相一致的形态和基因变化,促进其细胞侵袭力;ET-1与内皮素A受体(endothelin A receptor,ETAR)结合,促进转录因子SLUG的转录;ET-1促进ROCK及fibronectin的表达,同时转染ROCK的活化突变体,促进ET-1诱导的fibronectin表达以及细胞侵袭力的增加。相反,ROCK抑制剂Y27632抑制ET-1对fibronectin表达以及细胞侵袭力的促进作用;转染ROCK的活化突变体,上调SLUG基因转录启动子活性促进其转录,抑制E-cadherin的转录。相反,ROCK的抑制剂Y27632抑制SLUG基因启动子的活性。结论 ET-1通过活化ROCK/SLUG通路促进人卵巢癌细胞发生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内皮素A受体 上皮向间充质转分化 人卵巢癌 ROCK slu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