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ing Additive Technology for Wet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 被引量:2
1
作者 Hong-Zhi Tang Ramnath Iyer +2 位作者 Samuel H.Tersigni Philippe Ezanno Christopher S.Cleveland 《润滑油》 CAS 2012年第2期22-29,共8页
Wet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W-DCTs) show overall benefits including excellent fuel efficiency,wide torque capacity range,long durability,driving comfort and sportiness.Many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de to further im... Wet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W-DCTs) show overall benefits including excellent fuel efficiency,wide torque capacity range,long durability,driving comfort and sportiness.Many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d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fuel efficiency by design innovations and introductions of new hardware.Each W-DCT has its unique design and hardware.It demands the lubricant to provide excellent wet clutch friction performance and anti-shudder friction durability,good synchronizer friction performance and durability,high load-carrying ability,excellent bearing performance,strong anti-corrosion performance,high thermal and oxidative stability,excellent material compatibility,etc.Particularly,the requirement of the wet clutch friction performance in W-DCT is much more severe than conventional ATFs and CVTFs.We report here our latest W-DCTF technologies developed for different W-DCT applications.DCTF-1 was optimized for a two-sump W-DCT application with the clutch lining material of friction material A(FM-A).DCTF-1 shows high and stable dynamic friction,static friction,particularly,high quasi-static friction without any shudder tendency in GK tests.DCTF-2 was designed for a one-sump W-DCT application with the same clutch lining material of FM-A.DCTF-2 completes 42,000 cycles of the severe GTI chassis dynamometer vehicle test without any issues,which is comparable to the factory fill fluid DCTF-FF.DCTF-3 was developed for a one-sump W-DCT application with a different clutch lining material of FM-B.DCTF-3 shows high and stable dynamic friction in the severe newly developed SAE DCT test procedure.DCTF-3 also gives excellent LVFA durability of over 720 h in the JASO M349 test procedure on F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dct fluid friction dur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of Multi-domain Collaborative Simulation System fo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Based on CAN Bus
2
作者 司建玉 吴光强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1年第6期599-604,共6页
A multi-domain collaborative simulation(MDCS) system fo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 was presented based o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 bus.An interface card of CAN bus was designed,in which MDCS subsystems were li... A multi-domain collaborative simulation(MDCS) system fo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 was presented based o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 bus.An interface card of CAN bus was designed,in which MDCS subsystems were linked as the nodes according to the interface mode of MDCS.A DCT simul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Matlab/Simdriveline,whose running process was accurately controlled by the designed control system.The playback system of vehicle state(VPS) was proposed whose input was the road-test data,with a real vehicle test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unit(TCU) being provided.A DCT kinematic system model was set up,and the running status of DCT parts could be displayed in real time.The functions of MDCS were verified based on the extra-urban driving cycle(EUDC) and the vehicle road-test data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e functions of MDCS are accomplished,and the unified supporting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CU is achieved by MD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 dynamic PLAYBACK MULTI-DOMAIN SIMULATION COLLABORATIVE SIMULATIO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式DCT双离合器联合起步最优协调控制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海军 赵治国 +1 位作者 王琪 郑争兴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50-164,共15页
基于自主开发的6速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提出基于极小值原理的双离合器联合起步过程发动机和双离合器转矩协调最优控制算法。在起步滑摩阶段,以滑摩功和冲击度为性能指标,在反映驾驶员意图的终端约束... 基于自主开发的6速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提出基于极小值原理的双离合器联合起步过程发动机和双离合器转矩协调最优控制算法。在起步滑摩阶段,以滑摩功和冲击度为性能指标,在反映驾驶员意图的终端约束下,采用极小值原理和改进的发动机恒转速控制,研究并确定起步过程中双离合器,发动机转矩及其转速。根据起步控制目标,确定分离离合器分离条件和离合器的转矩分配关系。在需求转矩切换阶段,将发动机输出转矩平滑切换到驾驶员需求转矩。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上,搭建DCT车辆双离合器联合起步控制仿真模型,对不同驾驶意图和起步档位下DCT车辆的起步过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极小值原理的发动机和双离合器转矩协调控制策略,有效地保证双离合器联合起步品质,反映起步意图,延长离合器使用寿命。将所得的离合器最优转矩控制律转化为离合器位置控制律,在离合器伺服控制试验台架上进行离合器位置闭环控制,得到较好的跟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速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联合起步 发动机改进恒转速控制 极小值原理 转矩最优协调控制 离合器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T车辆起步及换挡过程双离合器H_∞鲁棒控制 被引量:28
4
作者 赵治国 仇江海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5-751,共7页
根据自主研发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DCT车辆起步及换挡过程动力学模型。考虑起步及换挡过程中发动机扭矩波动及油门踏板抖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基于Ric-cati不等式和线性矩阵不等式设计了H∞鲁棒控制器,分析了冲... 根据自主研发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DCT车辆起步及换挡过程动力学模型。考虑起步及换挡过程中发动机扭矩波动及油门踏板抖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基于Ric-cati不等式和线性矩阵不等式设计了H∞鲁棒控制器,分析了冲击度和滑摩功两项离合器接合性能指标,探讨了离合器最优传递扭矩的求解问题,并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鲁棒控制可以较好地解决DCT车辆起步与换挡过程离合器压力控制问题,并能显著地改善离合器控制的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起步与换挡动力学 离合器压力 H∞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计算优化的DCT车辆起步离合器模糊控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孔慧芳 徐超 +1 位作者 鲍伟 尹良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24-1327,1362,共5页
文章针对模糊控制技术中模糊规则冗余致使控制系统复杂性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计算优化的模糊控制方法,即使用邻域作为粒计算的表达,并以规则覆盖度和置信度作为启发信息,对模糊规则进行提取,简化模糊控制器,并能满足控制要求。M... 文章针对模糊控制技术中模糊规则冗余致使控制系统复杂性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计算优化的模糊控制方法,即使用邻域作为粒计算的表达,并以规则覆盖度和置信度作为启发信息,对模糊规则进行提取,简化模糊控制器,并能满足控制要求。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于DCT(dual-clutches transmission)车辆起步过程的离合器控制时,可以减少起步模糊规则的数量,提高控制的实时性,满足车辆起步平稳、快捷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计算 规则提取 模糊控制 dct起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证据理论的DCT电控系统故障诊断 被引量:2
6
作者 孔慧芳 段锐 鲍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93-1196,共4页
为了提高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clutch transmission,DCT)电控系统故障诊断精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证据理论的DCT电控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分别用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对DCT电控系统进行故障诊断,然后利用D-S... 为了提高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clutch transmission,DCT)电控系统故障诊断精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证据理论的DCT电控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分别用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对DCT电控系统进行故障诊断,然后利用D-S证据理论将两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决策融合,得出最终的诊断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DCT电控系统故障诊断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DC T电控系统 神经网络 D-S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负扭矩工况下的DCT传动系统换挡控制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冬野 王聪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692-2697,共6页
针对汽车下坡、减速、超车等发动机出现负扭矩的特定工况,利用发动机负扭矩工况下的试验数据,建立了DCT动力传动系统换挡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根据发动机负扭矩工况下的扭矩转速特性,提出了DCT负扭矩换挡过程的具体控制策略,并进行了相应... 针对汽车下坡、减速、超车等发动机出现负扭矩的特定工况,利用发动机负扭矩工况下的试验数据,建立了DCT动力传动系统换挡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根据发动机负扭矩工况下的扭矩转速特性,提出了DCT负扭矩换挡过程的具体控制策略,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制定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换挡控制 控制策略 负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T离合器接合过程的自适应滑模控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孔慧芳 杜典武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1-726,共6页
为实现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clutch transmission,DCT)中离合器接合位置的快速、准确控制,文章在分析离合器位置控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其数学模型;针对该系统的非线性强、负载扰动大、参数时变等特点,设计离合器... 为实现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clutch transmission,DCT)中离合器接合位置的快速、准确控制,文章在分析离合器位置控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其数学模型;针对该系统的非线性强、负载扰动大、参数时变等特点,设计离合器位置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器,并进行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的稳定性分析;在Matlab中搭建离合器位置自适应滑模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与边界层滑模控制仿真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滑模算法的离合器位置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收敛速度、鲁棒性能和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 离合器位置控制系统 数学模型 自适应滑模控制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离合变速器的起步控制优化研究
9
作者 龚君 李滨 +1 位作者 熊斌 陈裕棋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2,共7页
针对某双离合变速器(DCT)车型在极限工况下前进挡(Drive)D1挡起步的离合器过热问题,提出用双离合起步的控制方法来提升车辆的爬坡和脱困性能。通过分析硬件结构条件、离合器片温度模型和DCT起步具体过程,在起步稳速阶段使用D2挡离合器... 针对某双离合变速器(DCT)车型在极限工况下前进挡(Drive)D1挡起步的离合器过热问题,提出用双离合起步的控制方法来提升车辆的爬坡和脱困性能。通过分析硬件结构条件、离合器片温度模型和DCT起步具体过程,在起步稳速阶段使用D2挡离合器来承担无用滑摩功,当发动机扭矩增加且超过阈值时,切换D1挡离合器,并详细阐述该控制方法的激活条件和具体实施过程。实车验证结果表明:双离合起步策略对于离合器温度控制、驾驶平顺性均具有明显优势,车辆爬坡和脱困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合变速器 双离合起步 dct过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双离合变速器汽车低速行驶啸叫分析与优化
10
作者 刘小根 张军 +2 位作者 陈成 黄伟山 左波涛 《汽车零部件》 2025年第1期45-50,85,共7页
某双离合变速器(DCT)汽车低速行驶时出现啸叫问题,针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与优化。首先针对硬件进行详细检查,通过互换排查法,确定该车低速行驶过程中快速踩油门踏板(tip-in)时出现的啸叫由C2离合器的输出外轮毂产生。然后通过多项式模型进... 某双离合变速器(DCT)汽车低速行驶时出现啸叫问题,针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与优化。首先针对硬件进行详细检查,通过互换排查法,确定该车低速行驶过程中快速踩油门踏板(tip-in)时出现的啸叫由C2离合器的输出外轮毂产生。然后通过多项式模型进行摩擦副非线性特征分析可知,C2离合器在低负荷条件下的动力不稳定性导致自激励啸叫;从实际离合器滑摩状态分析可知,增大油泵的流量会使摩擦盘的相对角速度趋于稳定,对消除啸叫有利。最后在不改变硬件的条件下,通过标定优化的方法对各种油泵流量下出现的啸叫进行验证,得到油泵流量为12 L/min时可以快速、低成本地解决2挡低速行驶时tip-in出现啸叫的问题。分析与优化过程对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合变速器(dct) 低速行驶 tip-in 啸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T离合器电液控制阀的非线性压力控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于鸿昶 刘奇芳 陈虹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14年第5期484-492,共9页
为解决DCT(Dual Clutch Transmission)离合器电液控制阀的液压跟踪控制问题,建立了面向控制器设计的非线性模型,并应用backstepping控制方法设计了DCT离合器电液控制阀的非线性控制器。为验证控制器的有效性,在AMESim中搭建了DCT离合器... 为解决DCT(Dual Clutch Transmission)离合器电液控制阀的液压跟踪控制问题,建立了面向控制器设计的非线性模型,并应用backstepping控制方法设计了DCT离合器电液控制阀的非线性控制器。为验证控制器的有效性,在AMESim中搭建了DCT离合器电液控制阀及离合器的仿真模型,给定不同的参考液压,进行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并考虑液压油的弹性模量以及温度变化对DCT离合器电液控制阀输出液压的影响,给出相同实验条件下在PI控制器作用下的仿真结果对比。仿真实验表明,该非线性控制器能很好地实现DCT离合器电液控制阀输出液压的跟踪控制,并对液压油的弹性模量以及温度变化具有鲁棒性,控制效果优于PI控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t离合器电液控制阀 backstepping控制方法 湿式离合器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DCT车辆起步过程离合器接合稳定性的双质量飞轮参数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政 秦大同 +1 位作者 李盛炜 刘永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62-169,219,共9页
在车辆起步过程中,发动机输出转矩波动会导致离合器接合不稳定,从而影响整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平顺性。双质量飞轮(dual mass flywheel,DMF)可减小发动机转矩波动对离合器及整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影响。针对起步过程离合器接合不稳定影响整车... 在车辆起步过程中,发动机输出转矩波动会导致离合器接合不稳定,从而影响整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平顺性。双质量飞轮(dual mass flywheel,DMF)可减小发动机转矩波动对离合器及整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影响。针对起步过程离合器接合不稳定影响整车平顺性的问题,以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automatic transmission,DCT)车辆为研究对象,研究了DMF的刚度、阻尼和初级与次级飞轮惯量比对DCT车辆起步过程离合器接合稳定性的影响,并建立了以离合器黏滑比和整车冲击度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了使离合器接合稳定性提高且整车冲击度明显降低的DMF最优参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质量飞轮(DMF) 遗传算法 离合器接合稳定性 黏滑比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 起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ACE平台的DCT控制策略验证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秀华 刘文忠 +2 位作者 陈勇 尹宏声 张晓军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1年第6期20-23,共4页
针对DCT(Dual Clutch Transmission,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复杂、开发周期长、验证困难等缺点,基于Matlab/Simulink建模平台开发DCT控制策略并通过dSPACE进行功能验证,实现降低电控系统的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的目的。
关键词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DSPACE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T自动变速箱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晓明 汪新云 《汽车科技》 2019年第3期22-27,共6页
本文介绍了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箱(DCT)的工作原理,对比分析了DCT与其它自动变速箱的优缺点。介绍了DCT变速箱的发展历史,现阶段国际和国内DCT开发状态。就传统燃油车、混合动力车以及纯电动整车上DCT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基于现有市... 本文介绍了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箱(DCT)的工作原理,对比分析了DCT与其它自动变速箱的优缺点。介绍了DCT变速箱的发展历史,现阶段国际和国内DCT开发状态。就传统燃油车、混合动力车以及纯电动整车上DCT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基于现有市场情况预测了国内市场上DCT变速箱的发展趋势。论述了DCT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及难点问题。指出DCT变速箱最为符合中国以手动变速箱生产为主的产业基础,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t 双离合器 自动变速箱 工作原理 燃油经济性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T的混合动力电驱变速器的研究及电气设计
15
作者 陈岳 殷承良 《传动技术》 2017年第1期18-24,共7页
本文以对基于DCT的混合动力电驱变速器的研究和对其在整车的电气设计为目标,使用AutoCAD Electrical软件绘制了机电耦合电驱变速器替代EDU之后的整车高低压配电原理图,设计了混动系统中主要控制器的外部接口并对其进行相互连接,依据汽... 本文以对基于DCT的混合动力电驱变速器的研究和对其在整车的电气设计为目标,使用AutoCAD Electrical软件绘制了机电耦合电驱变速器替代EDU之后的整车高低压配电原理图,设计了混动系统中主要控制器的外部接口并对其进行相互连接,依据汽车电系导线线径和颜色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连接导线的线径和颜色,最后从电子泵电机控制器、TCU和PCU外部线路的接插件选择和线束长度两方面,对机电耦合电驱变速器在整车的线束进行了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 dct双离合变速器 EDU智能电驱变速器 高低压配电 线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T车辆在坡道起步时的熄火分析与标定
16
作者 刘小根 刘义强 +2 位作者 黄伟山 左波涛 朱鸣飞 《汽车零部件》 2021年第5期74-76,共3页
分析了车辆在陡坡上低速连续地踩和松油门的驾驶工况下车辆熄火的原因,提出了通过DCT标定离合器扭矩的下降斜率的方法来防止车辆熄火的措施,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解决和规避车辆熄火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标定方法。
关键词 dct 坡道起步 熄火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驾驶意图的P2.5-PHPS纯电与发动机切换协调控制
17
作者 罗勇 李莉莎 +2 位作者 韦永恒 李豪 孙强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5-885,共11页
为保证P2.5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PHPS)由纯电驱动模式向发动机驱动模式切换过程的平稳性,对该模式切换过程中双动力源和双离合器(DCT)动态协调控制策略开展研究,并搭建系统模型对控制效果进行仿真分析。将P2.5-PHPS纯电至发动机驱动模式... 为保证P2.5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PHPS)由纯电驱动模式向发动机驱动模式切换过程的平稳性,对该模式切换过程中双动力源和双离合器(DCT)动态协调控制策略开展研究,并搭建系统模型对控制效果进行仿真分析。将P2.5-PHPS纯电至发动机驱动模式切换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建立系统多阶段模式切换过程动力学模型。利用P2.5驱动电机扭矩响应快速的优势,补偿发动机和离合器扭矩响应滞后引起的波动,结合驾驶员操作意图,制定模式切换过程各阶段的发动机、电机及离合器动态协调控制策略。搭建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纯电至发动机模式切换过程中,整车最大纵向冲击度不超过5 m/s^(3),离合器滑磨功控制在3 kJ内,满足平顺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电式混合动力(PHPS)汽车 P2.5构型混动系统 双离合变速器(dct) 动态协调控制 模式切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选挡对双离合变速器敲击动力学影响的试验研究
18
作者 周益 黄斌 +3 位作者 石晓辉 郭栋 梅自元 徐辉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5-196,共12页
搭建可模拟发动机转速波动的变速器敲击动力学试验台架,采集双离合变速器(dual-clutch transmission, DCT)的壳体振动和齿轮瞬时转速信号,研究不同预选挡位下DCT变速器的敲击响应和齿轮系统动力学随输入角加速度幅值变化的演变规律。根... 搭建可模拟发动机转速波动的变速器敲击动力学试验台架,采集双离合变速器(dual-clutch transmission, DCT)的壳体振动和齿轮瞬时转速信号,研究不同预选挡位下DCT变速器的敲击响应和齿轮系统动力学随输入角加速度幅值变化的演变规律。根据齿轮系统间隙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和齿轮啮合基本定律,提出了一种基于齿轮特征频率角加速度幅值特性的齿轮运动状态判定准则。台架敲击试验结果表明预选挡显著改变DCT变速器的敲击响应和齿轮副动力学行为,当输入角加速度幅值增加到某一数值时,DCT变速器敲击响应发生向上跳跃现象,主动和被动子变速器之间产生明显的低频动力学耦合,承载齿轮转速信号呈现显著的多谐波非线性特性。根据提出的齿轮运动状态判定准则判断跳跃突变后的承载齿轮副发生齿面分离和敲击现象,动力学突变后的动力学耦合导致DCT变速器的敲击响应急剧恶化。最后,在整车上验证了台架试验的动力学耦合和敲击响应突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合变速器(dct) 预选挡 敲击 非线性动力学 动力学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及其仿真评价 被引量:23
19
作者 何宁 赵治国 李瑜婷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7-373,共7页
针对某装备六挡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automatic transmission,DCT)车辆,对DCT变速器不同的换挡规律进行了探讨计算,建立了考虑DCT变速器动态特性的传动系统及整车模型,通过离线仿真比较分析了换挡规律对DCT样车性能(包括百... 针对某装备六挡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automatic transmission,DCT)车辆,对DCT变速器不同的换挡规律进行了探讨计算,建立了考虑DCT变速器动态特性的传动系统及整车模型,通过离线仿真比较分析了换挡规律对DCT样车性能(包括百公里加速时间和百公里油耗)的影响,并基于dSPACE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对DCT的换挡特性进行了初步验证和参数标定优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换挡规律 经济型及动力性 硬件在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顺序换挡控制过程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伟 桂鹏程 +1 位作者 翁晓明 夏灵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1期171-174,共4页
文章简要介绍了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在对换挡过程动力学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一种兼顾车辆换挡动力性和舒适性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顺序换挡控制过程。
关键词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顺序换挡 换挡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