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日古代文论文明互鉴之路径——以“幽玄”范畴在日本的变异归化为镜
1
作者 曹顺庆 王熙靓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8,共11页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与转化之路已逾百年,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在“文明交流与互鉴”成为时代趋势的当下,它为我们思考这一命题提供了新的视野与研究路径。以同属汉字文化圈的日本,尤其是以取自中国却变异归化为日...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与转化之路已逾百年,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在“文明交流与互鉴”成为时代趋势的当下,它为我们思考这一命题提供了新的视野与研究路径。以同属汉字文化圈的日本,尤其是以取自中国却变异归化为日本古典文论范畴的“幽玄”流变为镜,可以更深入地观照中国古代文论自身。“幽玄”的流变之路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幽玄”从中国流变至日本的“他国化”变异之路,二是“幽玄”在日本的现代阐释之路。因而需首先对“幽玄”的中日流变之路进行追溯与考察,其次采取“迂回进入”的方法,以大西克礼对“幽玄”范畴的现代阐释路径为镜,审思其理路,概观其得失,以为思索中国古代文论现代阐释这一百年命题提供镜鉴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古代文论 现代阐释 幽玄 文明互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内迁高校系列遗产的特征与整体价值研究
2
作者 缪慧妍 侯实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5年第2期64-79,共16页
抗战内迁高校系列遗产是抗战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学府为躲避战乱、保存教育火种,而从沿海、沿江地区迁往内陆办学的见证,也是讲述高校校史故事、弘扬大学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启迪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文章以战时高校迁徙为背景,调查了抗... 抗战内迁高校系列遗产是抗战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学府为躲避战乱、保存教育火种,而从沿海、沿江地区迁往内陆办学的见证,也是讲述高校校史故事、弘扬大学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启迪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文章以战时高校迁徙为背景,调查了抗战内迁高校遗产的保存现状,借鉴“系列遗产”理论框架,提出跨地域的“抗战内迁高校系列遗产”概念,通过历史、空间、社会与文化层面的关联性,分析其在历史文脉、分布格局、营建过程及精神内涵等层面的特征,继而提炼出抗战内迁高校系列遗产在延续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承担家国使命、促进校地合作等方面的核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内迁高校 系列遗产 价值阐释 革命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国际在线课程教学同声传译的策略——基于一项美国中医药PDA/CEU学分项目
3
作者 顾震宇 周阿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1期14-17,共4页
同声传译在中医药国际在线课程教学中具有教学过程顺畅、思路清晰、教学速度可控等优势,但译员需要较强的医学知识理解和表达能力。长期准备需要构建中西医知识框架,通过留学生临床实习带教口译训练、短期记忆训练、中西医材料笔译、中... 同声传译在中医药国际在线课程教学中具有教学过程顺畅、思路清晰、教学速度可控等优势,但译员需要较强的医学知识理解和表达能力。长期准备需要构建中西医知识框架,通过留学生临床实习带教口译训练、短期记忆训练、中西医材料笔译、中医药线下课程的交替传译等方法提高能力;短期准备主要从特定专题、主讲者和受众特点三方面解决具体问题;精力有效分配方法包括驾驭逻辑链、医学信息的视觉化、厘清中西医思维变换、顺句驱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国际课程 在线教学 同声传译 PDA/CE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日口译认知加工模式实证研究
4
作者 杨洁冰 徐芳芳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4年第2期118-129,共12页
本文以超级日语学习者为实验对象,通过比较其在读后复述任务和读后口译任务中源语关键词的阅读时间,探讨超级日语学习者在源语理解过程中是否出现语码转换现象。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读后复述任务还是读后口译任务,超级日语学习者在阅读... 本文以超级日语学习者为实验对象,通过比较其在读后复述任务和读后口译任务中源语关键词的阅读时间,探讨超级日语学习者在源语理解过程中是否出现语码转换现象。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读后复述任务还是读后口译任务,超级日语学习者在阅读同形同义词和同形异义词对应的关键词时,两者之间均无显著的时间差;读后复述任务和读后口译任务在源语的阅读时间上也无显著差异,且不受单词种类的影响。本实验结果表明,在汉译日的口译过程中,超级日语学习者在源语理解过程中没有出现语码转换现象。该结果支持串行加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日口译 口译认知加工 语码转换 串行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程思政的翻译硕士汉日互译课程的设计策略
5
作者 陈晓静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36-140,共5页
高校外语教育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应强化课程思政,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通过《三国演义》等中国优秀文学作品选材,融入汉日互译实践,不仅能锻炼学生翻译能力,还能深化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此举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课程与思政... 高校外语教育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应强化课程思政,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通过《三国演义》等中国优秀文学作品选材,融入汉日互译实践,不仅能锻炼学生翻译能力,还能深化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此举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要求,实现知识教育、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在外语教学中,应警惕西方话语和文化价值观的渗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传播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汉日互译课程设计应充分体现这一理念,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的外语人才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汉日互译 中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境和构词法线索对外国学生汉语词义猜测的作用 被引量:33
6
作者 江新 房艳霞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6-86,共11页
要求学习汉语的欧美和日本留学生对三种条件下(只有词没有语境、只有语境没有词、既有词也有语境)的语义半透明的双音复合词进行猜测,考察语境和构词法线索在欧美和日本留学生汉语生词猜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在猜测词义中语境和构词法... 要求学习汉语的欧美和日本留学生对三种条件下(只有词没有语境、只有语境没有词、既有词也有语境)的语义半透明的双音复合词进行猜测,考察语境和构词法线索在欧美和日本留学生汉语生词猜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在猜测词义中语境和构词法线索分别都能提供一定的信息,但同时提供两种信息能得到更好的猜测;语境和构词法线索在生词猜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语境能提供更多句法上的信息,构词法能提供更多语义上的信息;目标词的结构方式对生词猜测产生影响,与动宾式生词相比,偏正式生词的猜测较为容易且构词法线索在其中的作用较大;母语文字背景可能影响词义猜测的效果,日本留学生对于构词法、语境线索以及两者的整合都比欧美留学生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 构词法 结构方式 生词猜测 第二语言学习 欧美留学生 日本留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假说在汉英同传中语际转换障碍的消除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家英 庞坤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5-109,共5页
释意理论在翻译尤其是口译理论研究领域影响深远,其核心"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在摆脱语言表层结构的束缚以及克服由于语言结构差异造成意义传达和转换障碍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取质量高且代表性强的2014年APEC峰会同... 释意理论在翻译尤其是口译理论研究领域影响深远,其核心"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在摆脱语言表层结构的束缚以及克服由于语言结构差异造成意义传达和转换障碍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取质量高且代表性强的2014年APEC峰会同声传译为语料,探讨如何利用"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假说帮助解决汉英同传中的语言文字结构障碍、惯用法障碍、表达法障碍、语义表述障碍和文化障碍,为口译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有效消除汉英语际转换间的可译性障碍,实现口译活动的全面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 汉英同传 语际转换障碍
原文传递
视频语料库应用于日语同声传译教学的可行性研究——以西部高校日语翻译专业硕士教学为对象 被引量:7
8
作者 冯千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7-160,共4页
在西部高校陆续招收日语翻译专业硕士(MTI)的今天,如何在生源基础薄弱、严重缺乏日语环境的情况下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口译及同声传译,是当下非常迫切的研究课题。作为MTI课程设置的重要一环,文章提出了建设视频语料库,并运用于同... 在西部高校陆续招收日语翻译专业硕士(MTI)的今天,如何在生源基础薄弱、严重缺乏日语环境的情况下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口译及同声传译,是当下非常迫切的研究课题。作为MTI课程设置的重要一环,文章提出了建设视频语料库,并运用于同声传译基础训练教学的命题。通过视频语料库,随机模拟话题情景、训练专题话题的同步复述与迻译,以达到固话同声传译的语言基础及提高学习者语言操控能力的目的,从而探索出一条培养高层次区域性日语口译人才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 同声传译 视频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同声传译中名词化结构的顺译技法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晋荣 蔡静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8期27-32,40,共7页
名词化结构是造成英汉同传困难的常见诱发因素之一。本文基于顺译原则和英语名词化结构的形态特点及语法功能,通过对会议发言的语料分析来探讨英汉同传中处理名词化结构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英汉同声传译 名词化结构 顺译 口译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同声传译“顺句驱动”操作的理据透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46-50,共5页
“顺句驱动”是英汉同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翻译原则。除英汉双语在语言表层结构上的关系外,本文还从传播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不同角度探讨和分析了“顺句驱动”的形成原因,明确了“顺句驱动”的必要性、方向性、根本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顺句驱动” 英汉同传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同传初学者的漏译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庞焱 王娉婷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5年第1期90-96,共7页
漏译是影响口译质量的一种常见传译错误,也是困扰同传初学者的一个难题。在相关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运用观察法,针对中日同传课堂上的口译语料,从漏译比例、漏译位置和漏译性质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对于中日同传初学者来... 漏译是影响口译质量的一种常见传译错误,也是困扰同传初学者的一个难题。在相关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运用观察法,针对中日同传课堂上的口译语料,从漏译比例、漏译位置和漏译性质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对于中日同传初学者来说,除背景知识不足、外语基础较弱之外,源语语速快、信息密度大也是主要漏译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同传 漏译性质 课堂语料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学术会议汉英同声传译的信息流失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径 包玉慧 都立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4-268,共5页
同声传译中信息流失是普遍现象。中医学术会议汉英同声传译的难度高于一般主题,更易出现信息流失。以"精力分配模型"为理论指导,发现该情境中源语的特殊性提升了同传译员三项主要工作精力需求,使其听辨源语、短期记忆和译语... 同声传译中信息流失是普遍现象。中医学术会议汉英同声传译的难度高于一般主题,更易出现信息流失。以"精力分配模型"为理论指导,发现该情境中源语的特殊性提升了同传译员三项主要工作精力需求,使其听辨源语、短期记忆和译语产出都面临挑战。信息流失风险较高的语段通常含有中医特色语言,如专深理论、密集术语、文言引用等。为缓解工作精力耗损,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同传策略,译员可通过预测发言内容、专业术语、文言引用等关键信息来降低源语的陌生感并及时组织译语,同时通过合并重复信息、优选最短英译、重组复杂句式等方式在语篇层面实现译语压缩,合理使用预测策略和压缩策略,能有效降低该同传情境中信息流失的风险,提升译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流失 中医学术会议 汉英同传 同传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译英逻辑衔接显化现象:以即兴发言的同传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杨杨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4-130,共7页
通过篇章分析比较学生口译员与专业口译员在面对中文讲者即兴发言时,如何确保译文的逻辑衔接,并分析两类逻辑衔接指标:回指关系与元话语。研究发现,整体来说,无论是学生或专业口译员,对于中文讲者即兴发言时使用代词回指或元话语的方式... 通过篇章分析比较学生口译员与专业口译员在面对中文讲者即兴发言时,如何确保译文的逻辑衔接,并分析两类逻辑衔接指标:回指关系与元话语。研究发现,整体来说,无论是学生或专业口译员,对于中文讲者即兴发言时使用代词回指或元话语的方式,并不会照单全收。口译员在理解讯息过程中,会将特定代词的回指对象在译文中明确化,进而减轻观众的认知负担,并使译文更加简洁。在元话语方面,口译员虽倾向保留原讲者的框架与过渡标记,但当原文讲者因即兴发言导致元话语使用不当时,口译员也会基于自身的理解,决定是否译出或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同传 逻辑衔接 回指 元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标识社会符号隐喻视角解读——基于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的考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风华 孙德贵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83-89,78,共8页
国务院颁布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蕴含丰富的政治、文化图像符号和文字符号,凸显出抗战胜利开启了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新征程的重大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基于社会符号隐喻视角从视觉语法和Wmatrix系... 国务院颁布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蕴含丰富的政治、文化图像符号和文字符号,凸显出抗战胜利开启了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新征程的重大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基于社会符号隐喻视角从视觉语法和Wmatrix系统主题词隐喻功能等角度,可以对"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作出隐喻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 抗战胜利 70周年 纪念标识 社会符号 隐喻 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译难句类型分析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睿 刘艾云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12-115,共4页
顺译是同声传译的基本原则。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对英汉同声传译进行句子层面的分析,把英汉语顺序具有显著差异、给顺译带来困难的句子定义为"顺译难句"。从定语、状语、被动语态、"it"结构4个方面举例分析同传译员&... 顺译是同声传译的基本原则。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对英汉同声传译进行句子层面的分析,把英汉语顺序具有显著差异、给顺译带来困难的句子定义为"顺译难句"。从定语、状语、被动语态、"it"结构4个方面举例分析同传译员"顺译难句"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同声传译 顺译 对比语言学 句法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汉同声传译中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丽娟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由于日汉两种语言所具有的不同特点,给同声传译造成了诸多的困难,影响了同声传译的质量。我们在进行日汉同声传译的时侯,可以采用先听先译、延长或缩短等候时间、预测、弥补、紧跟、切割归纳、调节语速语调语气等对策来解决遇到的困难。
关键词 日汉 同声传译 常见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同声传译中顺译和重复的结合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伟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1-55,共5页
英汉同声传译即时性的特点决定了英汉同声传译要使用顺译原则,而单独使用顺译又有局限,这需要有其他技巧来补充。文章着重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讨论了顺译和重复结合的必要性。从句法结构方面分析了顺译和重复结合的方法和规律,更好地... 英汉同声传译即时性的特点决定了英汉同声传译要使用顺译原则,而单独使用顺译又有局限,这需要有其他技巧来补充。文章着重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讨论了顺译和重复结合的必要性。从句法结构方面分析了顺译和重复结合的方法和规律,更好地指导英汉同声传译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同声传译 顺译和重复的结合 英汉语言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同声传译研究与优化专业英语口译教学 被引量:3
18
作者 白玉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90-93,共4页
同声传译指的是用一种语言(译入语)把另外一种语言(原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以与原语发言人几乎相同的速度,用口头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翻译方式。本文阐述了同声传译的基本原则、传译技巧以及怎样优化专业英语口译教学的几个建议。
关键词 专业英语教学 汉语 同声传译 口译教学 工作程序 信息重组 翻译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山之石:宇文所安如何译释中国古代文论——以《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超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2年第3期95-98,共4页
宇文所安译释中国古代文论,从文本本身出发,采用直译的笔法,比较客观地再现了原文的风貌,而辅以解说与注释则弥补了翻译所缺失的文本中的那份准确与深刻,同时,宇文所安把文本与文本产生的历史以及文本诠释的历史互相征引,相互比照,以合... 宇文所安译释中国古代文论,从文本本身出发,采用直译的笔法,比较客观地再现了原文的风貌,而辅以解说与注释则弥补了翻译所缺失的文本中的那份准确与深刻,同时,宇文所安把文本与文本产生的历史以及文本诠释的历史互相征引,相互比照,以合理的历史想像力去诠释文本,梳理并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在广阔的文化史背景下的历史性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文所安 《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 译释并举 文史互征 中西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俄同声传译过程中的言语信息省略策略——以CCTV玉树赈灾节目汉俄同传为例
20
作者 鲁速 傅玲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630-632,636,共4页
为研究汉俄同声传译中的言语信息省略策略,以CCTV玉树赈灾节目汉俄同声传译为例,通过对同声传译的源语和译入语的逐词逐句对照分析,提出了在汉俄语同声传译过程中,译员主要采用以下策略:省略源语不准确的言语信息、脱离主题的言语信息... 为研究汉俄同声传译中的言语信息省略策略,以CCTV玉树赈灾节目汉俄同声传译为例,通过对同声传译的源语和译入语的逐词逐句对照分析,提出了在汉俄语同声传译过程中,译员主要采用以下策略:省略源语不准确的言语信息、脱离主题的言语信息、修饰语表示的言语信息、次要的言语信息和重复或叠加的言语信息,为汉俄语同声传译过程中省略策略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俄 同声传译 言语 信息 省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