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多模态组合型Y源逆变器
1
作者 马建伟 刘鸿鹏 +2 位作者 魏来 张伟 王卫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7-238,共12页
针对耦合电感型阻抗源逆变器升压能力不足和直通电流较大的问题,将多模态组合思想引入到Y源阻抗网络,提出一种多模态组合型Y源逆变器。对所提逆变器的所有模态组合方式、相应的调制策略和电压电流关系进行详细分析,推导出升压比和关键... 针对耦合电感型阻抗源逆变器升压能力不足和直通电流较大的问题,将多模态组合思想引入到Y源阻抗网络,提出一种多模态组合型Y源逆变器。对所提逆变器的所有模态组合方式、相应的调制策略和电压电流关系进行详细分析,推导出升压比和关键器件应力。与改进型Y源逆变器和高升压Y源逆变器进行对比,多模态组合方式使所提逆变器的升压比引入新的影响因子,能在相同绕组系数K和直通占空比d下令升压能力更高。同时具有更低的二极管电压应力,且抑制了直通电流的大小。最后通过搭建200 W的实验平台,验证所提逆变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电感 Y源逆变器 调制策略 多模态组合 电压应力 直通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直通电流抑制能力的低电压尖峰Y源逆变器
2
作者 马建伟 刘鸿鹏 +2 位作者 魏来 张伟 张书鑫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82,共11页
针对传统耦合电感型阻抗源逆变器存在直流链电压尖峰和直通电流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直通电流抑制能力的低电压尖峰Y源逆变器。分析了所提拓扑在直通状态和非直通状态下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一个开关周期内的主要波形。采用安秒和伏... 针对传统耦合电感型阻抗源逆变器存在直流链电压尖峰和直通电流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直通电流抑制能力的低电压尖峰Y源逆变器。分析了所提拓扑在直通状态和非直通状态下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一个开关周期内的主要波形。采用安秒和伏秒平衡原理,分别推导出关键器件的电压、电流应力。与改进型Y源逆变器对比,当绕组系数相同时,所提拓扑在相同的升压比下具有更小的直通占空比,增大了调制比范围,提高了直流链电压利用率,并能够降低直流链电压尖峰。而且,所提拓扑能够抑制直通电流的增大,相同直流链电压下需要更小的直通时间使其直通状态下的开关管导通损耗更小。最后,搭建240 W实验装置充分验证所提拓扑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源逆变器 耦合电感 直通电流抑制 电压尖峰 电压电流应力 功率损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源逆变器光伏并网系统光伏电池MPPT和逆变器并网的单级控制 被引量:52
3
作者 丁新平 卢燕 +2 位作者 钱照明 张民 杨水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2-128,141,共8页
Z源逆变器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具有升/降压功能的单级系统。它可以通过调节直通占空比实现前级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然后由逆变器调制因子M实现并网控制,简称为两级控制。两级控制策略虽然控制器设计简单,但是在逆变器额定... Z源逆变器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具有升/降压功能的单级系统。它可以通过调节直通占空比实现前级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然后由逆变器调制因子M实现并网控制,简称为两级控制。两级控制策略虽然控制器设计简单,但是在逆变器额定电压输出的情况下,调制因子小、有源元件电压应力和输出电流谐波含量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统一电压空间矢量的单级控制策略,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整合直流链升压电路控制量B和逆变器并网电路控制量U为一个变量——统一电压空间矢量U′。通过控制统一电压空间矢量的长度,进而达到同时控制直通占空比和逆变器调制因子的功能。该策略充分利用了直通零矢量,使逆变器的调整因子M增大,直流电压利用率高,相应地有源器件的电压应力和逆变器输出电流谐波得到很大的改善,并发挥了单级电路整机效率高的优势。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 最大功率点跟踪 Z源逆变器 直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源逆变器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85
4
作者 杨水涛 丁新平 +1 位作者 张帆 钱照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12-118,共7页
Z-源逆变器由于采用独特的X型Z-源网络,可以利用逆变器桥臂直通状态实现升压功能,从而使单级Z-源逆变器具有与两级并网系统相类似的性能。该文论述基于Z-源逆变器的光伏并网系统在变换效率、可靠性以及成本方面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的单... Z-源逆变器由于采用独特的X型Z-源网络,可以利用逆变器桥臂直通状态实现升压功能,从而使单级Z-源逆变器具有与两级并网系统相类似的性能。该文论述基于Z-源逆变器的光伏并网系统在变换效率、可靠性以及成本方面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的单级Z-源逆变器并网系统两级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实现了MPPT控制和逆变器并网控制,使Z-源光伏并网系统能够动态跟踪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电压,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同相位,从而达到较高的功率因数。软件仿真和实验分析证明了该控制方法具有优良的动、静态特性,适合各种变化的天气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源逆变器 光伏 并网 最大功率跟踪 直通 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源逆变器及其多种改进拓扑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48
5
作者 徐聪 程启明 +2 位作者 李明 郭凯 黄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926-2931,共6页
相比于传统电压源、电流源型逆变器,Z源逆变器可以实现升降压变换,而且桥臂无需要插入死区时间,所以逆变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同时传统Z源逆变器具有电容电压较高,存在启动冲击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学者提出了各种改进型Z源... 相比于传统电压源、电流源型逆变器,Z源逆变器可以实现升降压变换,而且桥臂无需要插入死区时间,所以逆变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同时传统Z源逆变器具有电容电压较高,存在启动冲击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学者提出了各种改进型Z源拓扑,但这些拓扑只能改进传统Z源逆变器的部分缺陷,而且改进的缺陷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使用者难以准确选择拓扑结构。为此,对常见的多种Z源逆变器拓扑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从应用场合、性能优劣等方面进行了区分,以为使用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型Z源逆变器 SVPWM 直通占空比 简单升压控制 升压能力 电压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滞环控制的Z源光伏并网系统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郑建勇 黄金军 +2 位作者 尤鋆 张先飞 张筱文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67,共7页
Z源光伏并网系统中,对于Z源的控制,必须在控制信号中加入直通时间,结合滞环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Z源光伏并网系统的定频电流滞环控制算法。设定滞环电流轨迹,固化零电压作用时间,开关周期固定插入直通时间。该算法保留了传统滞环控制... Z源光伏并网系统中,对于Z源的控制,必须在控制信号中加入直通时间,结合滞环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Z源光伏并网系统的定频电流滞环控制算法。设定滞环电流轨迹,固化零电压作用时间,开关周期固定插入直通时间。该算法保留了传统滞环控制动态响应速度快,跟踪精确度高,稳定性高等优点,克服了传统滞环控制开关频率不固定而带来的开关损耗大及滤波器设计困难的缺点。在该算法控制下,直流侧经Z源的升压后,使并网电流大大提升;直流侧电压波动得到有效的抑制;系统能有效地跟踪电网电压,保证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保持同相。通过仿真与传统滞环控制比较,并经过实验验证,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Z源逆变器 控制策略 电流滞环 零电压 直通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Z源逆变器 被引量:33
7
作者 侯世英 肖旭 +1 位作者 张闯 薛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4-28,共5页
针对传统Z源逆变器的直流升压因子较小、启动冲击严重、直流侧的电压利用率较低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Z源逆变器拓扑。在传统拓扑中加入一个电感和一个全控开关,提高了直流升压因子,利用该电感上的电流不能突变的特性,使得启动时阻... 针对传统Z源逆变器的直流升压因子较小、启动冲击严重、直流侧的电压利用率较低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Z源逆变器拓扑。在传统拓扑中加入一个电感和一个全控开关,提高了直流升压因子,利用该电感上的电流不能突变的特性,使得启动时阻抗网络上的电容的冲击电流大幅减小,从而不需要采用软启动策略;同时该拓扑还保证了输入电流连续,减小了对直流源使用寿命的影响,提高了直流侧电压利用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简单升压控制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拓扑的正确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源 逆变器 电路拓扑 直通 电压利用率 升压比 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Z源变换器的小型风力并网逆变系统 被引量:22
8
作者 许颇 张兴 +2 位作者 张崇巍 曹仁贤 赵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3-97,共5页
基于Z源变换器的小型风力发电并网系统的工作特点及控制结构,不同于传统的电压型逆变器,Z源变换器引入特定的阻抗源网络将变换器主电路和电源耦合在一起,并且通过新增直通零矢量调制实现独特的直流升压功能,从而得到大范围变化的交流输... 基于Z源变换器的小型风力发电并网系统的工作特点及控制结构,不同于传统的电压型逆变器,Z源变换器引入特定的阻抗源网络将变换器主电路和电源耦合在一起,并且通过新增直通零矢量调制实现独特的直流升压功能,从而得到大范围变化的交流输出电压。经过对系统电路和要求的分析,文章对控制系统进行简单的设计。通过原有正弦波调制因子的控制,实现内环并网电流的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和外环Z源电容电压的稳定;通过直通零矢量调制对发电机输出整流电流进行闭环控制,实现风力发电机的电能输出控制。最后,以2.5kWZ源变换器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源变换器 小型风力发电 并网 直通零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Z源逆变器 被引量:82
9
作者 汤雨 谢少军 张超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28-34,共7页
Z源逆变器能实现升降压变换的功能,同时桥臂不需要死区时间,变换器可靠性高。但传统Z源逆变器中Z源电容电压高于输入电压,同时启动时存在严重的启动冲击,导致变换器体积及重量大、可靠性低。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Z源逆变器拓扑。与现有的... Z源逆变器能实现升降压变换的功能,同时桥臂不需要死区时间,变换器可靠性高。但传统Z源逆变器中Z源电容电压高于输入电压,同时启动时存在严重的启动冲击,导致变换器体积及重量大、可靠性低。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Z源逆变器拓扑。与现有的Z源逆变器拓扑相比,新型拓扑可大大减小Z网络电容电压应力,具有内在的抑制启动冲击电流的能力,从而可使用低压电容以减小系统的体积和成本、增加可靠性。为避免变换器的启动冲击,提出该变换器软启动策略。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简单升压控制下的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新型拓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源逆变器 直通占空比 冲击 软启动 简单升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BT开关机理对逆变器死区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罗毅飞 刘宾礼 +1 位作者 汪波 唐勇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68,75,共8页
为了研究逆变器中功率器件对死区时间设置的影响,依据半导体物理理论与死区时间的计算依据,研究了电压、电流、温度对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开关时间的影响机理,给出了这3个因素对IGBT开关时间的... 为了研究逆变器中功率器件对死区时间设置的影响,依据半导体物理理论与死区时间的计算依据,研究了电压、电流、温度对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开关时间的影响机理,给出了这3个因素对IGBT开关时间的影响规律,并得到了这3个因素对死区时间的影响机理。通过对两电平半桥逆变单元测试表明:死区时间随电压的增大近似呈线性关系增大,随电流的增大近似呈指数和双曲线复合关系而减小,随温度的增大近似呈线性关系增大,且按照计算依据得到的死区时间与实测桥路直通的发生相符,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得出的结论可为实际应用中逆变器等电能变化装置死区时间的设置以及死区补偿算法的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死区时间 开通延时 关断时间 桥路直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Z源逆变器 被引量:41
11
作者 蔡春伟 曲延滨 盛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59-266,共8页
Z源逆变器利用特殊的X型LC网络实现升降压功能,同桥臂允许直通,提高了逆变器的可靠性。但传统Z源逆变器的升压能力有限,不适用于需要高升压增益的场合。提出一种增强型Z源逆变器拓扑,其具有以下优点:显著增强了逆变器的升压能力,扩大了... Z源逆变器利用特殊的X型LC网络实现升降压功能,同桥臂允许直通,提高了逆变器的可靠性。但传统Z源逆变器的升压能力有限,不适用于需要高升压增益的场合。提出一种增强型Z源逆变器拓扑,其具有以下优点:显著增强了逆变器的升压能力,扩大了Z源逆变器的应用场合;实现高调制因子,提高整个逆变器输出的电能质量;有效地降低Z源网络电容的电压应力,有助于减小系统的体积和成本。对增强型拓扑进行了稳态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逆变器拓扑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源逆变器 升压能力 直通 调制因子 最大恒定升压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耦合电感准Z源逆变器 被引量:25
12
作者 周玉斐 黄文新 +1 位作者 赵健伍 赵萍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1-39,共9页
基于开关耦合电感准Z源逆变器拓扑的一种高升压能力逆变器,是在准Z源逆变器的基础上提出的。与开关耦合电感Z源逆变器相比,在相同的输入输出条件下,开关耦合电感准Z源逆变器具有的优点包括:输入电流连续,逆变桥和输入电压源共地,无源器... 基于开关耦合电感准Z源逆变器拓扑的一种高升压能力逆变器,是在准Z源逆变器的基础上提出的。与开关耦合电感Z源逆变器相比,在相同的输入输出条件下,开关耦合电感准Z源逆变器具有的优点包括:输入电流连续,逆变桥和输入电压源共地,无源器件体积重量减小,以及电容电压应力降低等。本文分析了这种新拓扑的稳态工作原理,升压特性,控制策略和器件的电压应力等,最后用实验结果验证了SCI-qZSI的实际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Z源逆变器 高增益 耦合电感 直通零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升压比的Z源逆变器 被引量:22
13
作者 周玉斐 黄文新 +1 位作者 赵健伍 赵萍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9-246,共8页
传统Z源逆变器能实现升降压变换的功能,同时桥臂不需要死区时间,变换器的可靠性高。引入的无源网络替代了Z源逆变器中和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感,和传统Z源逆变器相比,可实现更高的电压增益。本文将这两种变换器作了比较,相对于传统的Z源逆变... 传统Z源逆变器能实现升降压变换的功能,同时桥臂不需要死区时间,变换器的可靠性高。引入的无源网络替代了Z源逆变器中和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感,和传统Z源逆变器相比,可实现更高的电压增益。本文将这两种变换器作了比较,相对于传统的Z源逆变器,高升压比的Z源逆变器不仅具有更高增益的升压变换能力,而且降低了电容电压应力和电感电流纹波。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简单升压控制方法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拓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源逆变器 高升压能力 直通零矢量 耦合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电感单级升压逆变器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被引量:12
14
作者 周玉斐 黄文新 +1 位作者 赵萍 赵健伍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08-1813,共6页
提出了基于耦合电感单级升压逆变器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其可在一级变换器中实现升压、逆变、单位功率因数并网和最大功率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的功能。该拓扑在电压源和三相逆变桥间加入包含耦合电感的无源网络,通... 提出了基于耦合电感单级升压逆变器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其可在一级变换器中实现升压、逆变、单位功率因数并网和最大功率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的功能。该拓扑在电压源和三相逆变桥间加入包含耦合电感的无源网络,通过调节桥臂的直通占空比和耦合电感的匝比,实现母线电压的提升。由于桥臂直通成为一种正常工作方式,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此外,采用单级逆变器和通过采样输出电流实现MPPT的方式简化了系统,降低了成本且易于实现。算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电感 光伏 单级逆变器 并网 直通零矢量 最大功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负载条件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死区时间设置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汪波 罗毅飞 +1 位作者 刘宾礼 唐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584-3589,共6页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死区时间设置通常是采用Infenion技术文档中的计算式来计算。但该计算式并没有考虑不同负载时的情形,可能会导致设置不合理。为此,首先分析了IGBT死区时间设置对穿通发生区域的影响,然后在不同负载条件下采...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死区时间设置通常是采用Infenion技术文档中的计算式来计算。但该计算式并没有考虑不同负载时的情形,可能会导致设置不合理。为此,首先分析了IGBT死区时间设置对穿通发生区域的影响,然后在不同负载条件下采用实验的方法测试得到了IGBT死区时间设置,并与计算式得到的理论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阻性负载时必须考虑关断时的下降时间;而感性负载时只需取关断延时;空载时的测试结果不能作为设计参考。由此,对不同负载条件下IGBT死区时间设置的计算式进行了修正,并分析了计算式产生差别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 死区时间设置 穿通 阻性负载 感性负载 空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单相Z源逆变器的SVPWM仿真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天勇 赵庚申 +4 位作者 程如岐 赵二刚 梁凯 赵耀 王庆章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37,共4页
利用Matlab软件的仿真模块,搭建了空间脉宽调制(SVPWM)模型,并对Z源逆变器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单相SVPWM算法的正确性,最终通过DSP(TMS320F2812)实现此算法并应用到实际电路中。
关键词 MATLAB SVPWM 逆变器 直通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滞环控制的Z源三相光伏并网系统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金军 郑建勇 +1 位作者 尤鋆 张先飞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4-97,共4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Z源三相光伏并网系统的定频电流滞环控制策略。运用三相半桥电路实现滞环控制,解决了直通时间的插入问题,易于DSP实现;采用Z源拓扑进行升压,提高了光伏系统的电流输出能力;采用定频电流滞环控制,不仅具有滞环控制下跟...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Z源三相光伏并网系统的定频电流滞环控制策略。运用三相半桥电路实现滞环控制,解决了直通时间的插入问题,易于DSP实现;采用Z源拓扑进行升压,提高了光伏系统的电流输出能力;采用定频电流滞环控制,不仅具有滞环控制下跟踪速度快、稳定性高、保持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同相位的优点,而且由于采用定频控制,降低了开关损耗,简化了滤波电路的设计。Matlab仿真和小功率实验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源逆变器 三相滞环 直通时间 驱动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源逆变器的状态反馈控制策略 被引量:18
18
作者 程如岐 赵庚申 郭天勇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3-678,共6页
为研究针对于Z源逆变器的直通零矢量和调制因子的统一控制方法,应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在不忽略Z网络电感电阻的情况下对带感性负载的Z源逆变器进行统一的建模分析,并给出完整的数学模型。在此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依据非线性控制理论,结合状... 为研究针对于Z源逆变器的直通零矢量和调制因子的统一控制方法,应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在不忽略Z网络电感电阻的情况下对带感性负载的Z源逆变器进行统一的建模分析,并给出完整的数学模型。在此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依据非线性控制理论,结合状态反馈控制方法设计完整的控制模型,并且给出具体的控制矩阵参数和对系统的硬件平台进行简单介绍。这种控制方法直接对直通零矢量和调制度进行统一的计算控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直通零矢量和调制度的统一控制,使系统具有跟踪快速准确,超调量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反馈控制 建模 状态平均 Z源 直通零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源逆变器PWM调制策略的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17
19
作者 薛必翠 张承慧 丁新平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5-100,109,共7页
Z-源逆变器是一种具有升/降压功能的单级逆变器,较之应用广泛的电压源逆变器和级联Boost斩波电路的电压源逆变器,具有结构简单、整机效率高和系统安全可靠等优点。本文在简单介绍Z-源逆变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Z-源逆变器的PWM... Z-源逆变器是一种具有升/降压功能的单级逆变器,较之应用广泛的电压源逆变器和级联Boost斩波电路的电压源逆变器,具有结构简单、整机效率高和系统安全可靠等优点。本文在简单介绍Z-源逆变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Z-源逆变器的PWM调制策略。阐述了目前为止应用于Z-源逆变器升压调制中的几种调制策略,包括简单升压调制、最大升压调制、最大恒定升压调制、三次谐波注入升压调制、直通分段SVPWM和正弦载波PWM等调制策略的实现方法,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比较,对比了各调制策略的性能,分别从升压能力、功率器件电压应力和电感电流纹波等方面讨论了他们各自的优缺点,并列出了各调制策略下Z-源逆变器的主要性能参数比对表,为Z-源逆变器的系统选型和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源逆变器 脉宽调制 直通状态 电压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源逆变器的改进型最大恒定升压调制策略 被引量:15
20
作者 蔡春伟 曲延滨 盛况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20,共7页
传统Z源逆变器最大恒定升压控制策略能够在任意给定调制比下获得最大的电压增益,电感中不含有与输出频率有关的电流纹波。针对该升压控制策略导致开关频率增倍,而且需要额外的数字逻辑器件辅助实现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最大恒定升压控... 传统Z源逆变器最大恒定升压控制策略能够在任意给定调制比下获得最大的电压增益,电感中不含有与输出频率有关的电流纹波。针对该升压控制策略导致开关频率增倍,而且需要额外的数字逻辑器件辅助实现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最大恒定升压控制策略,在SVPWM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同桥臂的开关管开通、关闭时刻,实现直通的插入。与传统最大恒定升压策略相比,该调制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开关频率,还能够在单周期内插入6段直通状态,增加电感电容充电频率,从而减小Z源网络中组件体积。另外,在该调制策略下电容电压是恒定的,能够有效减小在高直通比时电容电压应力。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型最大恒定升压调制策略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源逆变器 脉宽调制 零矢量 直通状态 电压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