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编织“关系之网”:后现代语境与代田智明的《故事新编》研究
1
作者 刘春勇 王杨宇迪 《华文文学》 2025年第1期49-56,共8页
20世纪70年代后,影响日本思想界至今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席卷而来。“后现代主义”在日本经历了一个由译介和广泛传播,到全面解构现代性,再到深入本土化实践的过程。这一思想变动影响到日本思想界的方方面面,日本鲁迅研究也毫不例外。... 20世纪70年代后,影响日本思想界至今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席卷而来。“后现代主义”在日本经历了一个由译介和广泛传播,到全面解构现代性,再到深入本土化实践的过程。这一思想变动影响到日本思想界的方方面面,日本鲁迅研究也毫不例外。本文在梳理日本《故事新编》研究传统的基础上,讨论代田智明的《故事新编》研究在后现代语境中如何摆脱文本分析的桎梏,而展现出对于现代性原理崩塌后的世界的思考,编织自我与他者、过去与现在的“关系之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日本鲁迅研究 《故事新编》 代田智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乐多饮料中影响干酪乳杆菌代田株活菌数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陈健凯 陈健旋 +1 位作者 林洵 黄小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X期34-36,共3页
研究了乳饮料的发酵过程中影响乳酸菌高活菌数的因素。以干酪乳杆菌代田株为菌种,设定接种量、营养条件、培养温度为实验因素对乳酸菌发酵过程进行研究,以活乳酸菌数量为检测指标,确定最佳的发酵稳定的高活菌数乳饮料的工艺条件。结果表... 研究了乳饮料的发酵过程中影响乳酸菌高活菌数的因素。以干酪乳杆菌代田株为菌种,设定接种量、营养条件、培养温度为实验因素对乳酸菌发酵过程进行研究,以活乳酸菌数量为检测指标,确定最佳的发酵稳定的高活菌数乳饮料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30℃的培养温度,发酵培养基奶粉的加入量为5%,发酵2d^4d后可获得稳定的109个/mL以上的高活菌数的乳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田菌 接种量 营养 培养温度 高活菌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保护剂对干酪乳杆菌代田株保护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邵伟 熊泽 胡滨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5-26,41,共3页
将活化后的干酪乳杆菌代田株制成冻干发酵剂,通过对其复水后活菌数和乳酸脱氢酶的测定,比较了脱脂奶、葡萄糖、谷氨酸钠、海藻糖4种冻干保护剂对干酪乳杆菌代田株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10% ̄15%脱脂奶、10% ̄15%海藻糖对干酪乳杆菌代田... 将活化后的干酪乳杆菌代田株制成冻干发酵剂,通过对其复水后活菌数和乳酸脱氢酶的测定,比较了脱脂奶、葡萄糖、谷氨酸钠、海藻糖4种冻干保护剂对干酪乳杆菌代田株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10% ̄15%脱脂奶、10% ̄15%海藻糖对干酪乳杆菌代田株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在12个月的保藏期内,冻干保藏的菌种存活细胞总数保持90%以上,并且随着保护剂浓度的增加其保藏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剂 干酪乳杆菌代田株 冷冻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干酪乳杆菌——代田株对军训士兵上呼吸道感染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新胜 刘英华 +9 位作者 张永 徐庆 刘钊 杨雪艳 于晓明 刘鹿 李峰 孔爱景 李婧 薛长勇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观察口服补充干酪乳杆菌-代田株(Lactobacillus caseistrain Shirota,Lc S)对军事训练条件下士兵的炎症水平、上呼吸道感染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1月招募接受一定强度军事训练的男性士兵志愿者10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n=50... 目的观察口服补充干酪乳杆菌-代田株(Lactobacillus caseistrain Shirota,Lc S)对军事训练条件下士兵的炎症水平、上呼吸道感染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1月招募接受一定强度军事训练的男性士兵志愿者10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分别口服补充含Lc S的发酵乳饮料和普通牛奶100 ml,每天2次,分别于干预0、2、4个月时调查膳食摄入、上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疾病情况,测定血常规、NK细胞活性、血清炎性因子、免疫指标及唾液Ig A水平。结果共87名受试者完成研究(实验组45人,对照组42人),失访率为13%。干预2个月时,实验组血清lg G(1 268.24±290.81)mg/dl、CD3(0.72±0.07)及CD4(0.38±0.07)水平较对照组[(1 124.53±272.79)mg/dl、(0.66±0.05)、(0.35±0.05)]显著升高(P均<0.05);4个月时,实验组血清lg E(231.14±177.71)mg/dl、lg G(1 243.22±290.58)mg/dl、CD3(0.70±0.05)、CD4(0.41±0.06)、CD4/CD8比值(1.68±0.43)、唾液lg A水平(181.67±39.12)μg/ml、中性粒细胞计数(0.57±0.06)和淋巴细胞计数(0.53±0.08)较对照组[(142.74±112.08)mg/dl、(1 036.23±228.71)mg/dl、(0.65±0.04)、(0.34±0.04)、(1.31±0.32)、(147.38±33.53)μg/ml、(0.53±0.08)、(0.33±0.06)]均显著增高,而血清C反应蛋白(0.31±0.02 vs 0.51±0.25)mg/dl、IL-1水平(9.96±4.44 vs 14.51±6.67)pg/ml以及白细胞计数(5.10±0.35 vs 7.12±0.93)109/L显著降低(P均<0.05);实验组胃肠道疾病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2个月时4.45%vs 23.80%,4个月时4.45%vs 21.43%)(P均<0.05),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有下降趋势,两组无统计学差异(2个月时8.89%vs 11.90%,4个月时8.89%vs 11.90%)(P均>0.05)。结论军事训练条件下士兵长期口服补充干酪乳杆菌-代田株能够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发生可能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干酪乳杆菌-代田株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蛋白酶解物促干酪乳杆菌生长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韦慧娟 陈树兴 +2 位作者 李丽丽 陈建坡 任发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88-192,共5页
为探讨乳清蛋白酶解物促干酪乳杆菌生长的影响,首先通过正交试验筛选胰蛋白酶酶解乳清浓缩蛋白的条件;然后,分析不同酶解时间的乳清蛋白酶解物(WPH)对干酪乳杆菌(L.casei Shirota)的促生长作用;进一步使用超滤膜将WPH分离为不同分子质量... 为探讨乳清蛋白酶解物促干酪乳杆菌生长的影响,首先通过正交试验筛选胰蛋白酶酶解乳清浓缩蛋白的条件;然后,分析不同酶解时间的乳清蛋白酶解物(WPH)对干酪乳杆菌(L.casei Shirota)的促生长作用;进一步使用超滤膜将WPH分离为不同分子质量的3个部分(E、F、G),比较它们对干酪乳杆菌的促生长作用。结果表明:在乳清蛋白质量浓度4.0g/100mL、胰蛋白酶与乳清蛋白比([E]/[S])3%、pH8.0、酶解温度53℃的条件下,水解度达到较高,为12.67%;添加不同酶解时间的WPH均对干酪乳杆菌有促生长作用,5h和7h酶解得到的WPH增菌效果更显著;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随酶解时间的增加,更多的蛋白被酶解成了小片断;超滤部分(F、G)均表现了增菌作用,分子质量3kD以下的酶解产物增菌作用最强。结论:乳清蛋白酶解物对干酪乳杆菌具有促生长作用,其中低分子肽(小于3kD)是促进干酪乳杆菌生长的主要成分。本研究结果将为乳清蛋白的有效利用、干酪乳杆菌高浓度培养技术的完善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蛋白酶 乳清蛋白酶解物(WPH) 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shirota) 促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干酪乳杆菌代田株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结肠生物胺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饶泽斌 曾艳 +3 位作者 刘宇波 胡萍 胡红 唐志如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65-3175,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干酪乳杆菌代田株(Lactobacillus casei strain Shirota)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结肠生物胺的影响。选择30只健康的28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干酪乳杆菌代田株(Lactobacillus casei strain Shirota)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结肠生物胺的影响。选择30只健康的28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饲粮+100 mg/kg硫酸黏杆菌素,干酪乳杆菌组饲喂基础饲粮+每天口服用琼脂块包埋的5×109 CFU干酪乳杆菌代田株。预试期4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干酪乳杆菌组断奶仔猪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血浆总抗氧化能力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合酶(N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肝脏NOS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空肠杯状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血浆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GOT活性显著提高(P<0.05),结肠内容物色胺、甲胺、组胺、尸胺和腐胺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2)与抗生素组相比,干酪乳杆菌组断奶仔猪血浆GOT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浆和肝脏过氧化氢酶和NOS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空肠杯状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结肠内容物组胺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述,饲粮添加干酪乳杆菌代田株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功能,降低结肠内容物生物胺含量,具有替代抗生素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代田株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抗氧化功能 肠道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ndomized study of Lacticaseibacillus fermented milk in Indonesian elderly houses:Impact on gut microbiota and gut environment
7
作者 I Nengah Sujaya Mariyatun Mariyatun +10 位作者 Pratama Nur Hasan Nancy Eka Putri Manurung Putrika Citta Pramesi Mohammad Juffrie Tyas Utami Muhammad Nur Cahyanto Shuta Yamamoto Takuya Takahashi Takashi Asahara Takuya Akiyama Endang Sutriswati Rahay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25年第12期91-107,共17页
BACKGROUND Health maintenance in elderly houses includes management of the gut microbiota and the environment.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 Shirota(LcS)is a probiotic strain that positively affects the human gut.Howeve... BACKGROUND Health maintenance in elderly houses includes management of the gut microbiota and the environment.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 Shirota(LcS)is a probiotic strain that positively affects the human gut.However,the evidence of its effects on the Indonesian population remains limited.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cS-fermented milk on the gut microbiota and environment of Indonesian elderly houses.METHODS This double-blind,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trial involved 112 participants from Indonesian elderly houses,spanning a 2-week baseline and 24-week treatment.Participa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probiotic or placebo groups,consuming fermented milk with or without LcS(>6.5×10^(9)colony-forming units).Feca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every three months.Gut microbiota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16S rRNA gene sequencing and reverse transcription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while gut environment was assessed by measuring fecal organic acids,amino acid metabolites,and stool frequency.RESULTS Analyses of 16S rRNA gene sequence data at the 3-month period revealed increased Bifidobacterium and Succinivibrio and decreased Rikenellaceae RC9 gut group in the probiotic group.These shifts were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β-diversity metrics.The change in Bifidobacterium was confirmed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monstrating higher abundance in the probiotic group than in the placebo group(8.5±1.1 vs 8.0±1.1,log10 bacterial cells/g;P=0.044).At 6-month period,the differences in Succinivibrio and Rikenellaceae RC9 gut group persisted.The probiotic group showed higher butyrate levels than the placebo group at the 6-month period(5.04±3.11 vs 3.95±2.89,μmol/g;P=0.048).The effect on amino acid metabolites and stool frequency was not significant.CONCLUSION Daily intake of LcS positively affects the gut microbiota and environment of people living in Indonesian elderly hou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 shirota Fermented milk Intestinal microbiota Elderly Probio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