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地塘林区锐齿栎林土壤碳循环的动态模拟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建军 王得祥 +2 位作者 雷瑞德 及川武久 王翼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18,共5页
 依据土壤碳循环的分室模型,对火地塘林区锐齿栎林土壤碳各分室的碳储量和通量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火地塘林区锐齿栎林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74.055t/hm2,其中矿质土壤层有机碳储量为167.810t/hm2,凋落物层(A0层和死细根)中的碳储量...  依据土壤碳循环的分室模型,对火地塘林区锐齿栎林土壤碳各分室的碳储量和通量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火地塘林区锐齿栎林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74.055t/hm2,其中矿质土壤层有机碳储量为167.810t/hm2,凋落物层(A0层和死细根)中的碳储量为6.245t/hm2(A0层占80.5%,死细根占19.5%)。森林植物每年凋落输入到凋落物层中的碳量(包括地上部分的枯枝落叶和地下部分的细根)为3.297t/hm2,其中地上部分占52.5%,地下部分占47.5%,凋落物层分解每年以腐殖酸的形式输入到矿质土壤中的碳量为0.935t/hm2;锐齿栎林地年(生长季节)呼吸释放碳量(含植被根系呼吸量)为6.109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循环 锐齿栎林 动态模拟 土壤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火地塘林区锐齿栎光合、蒸腾特性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翼龙 张硕新 +2 位作者 雷瑞德 王得祥 张红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12,共4页
以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规定了秦岭火地塘林区主要成林树种锐齿栎的光合、蒸腾作用日进程、CO^2响应曲线、光响应曲线及其对CO^2倍增的响应。结果表明:正常大气 CO^2浓度下,锐齿栎叶片的光补偿点为25μmol·m^(-2)·s^(-1)... 以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规定了秦岭火地塘林区主要成林树种锐齿栎的光合、蒸腾作用日进程、CO^2响应曲线、光响应曲线及其对CO^2倍增的响应。结果表明:正常大气 CO^2浓度下,锐齿栎叶片的光补偿点为25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200μmol·m^(-2)·s^(-1),表观光量子效率为0.0511;CO^2倍增情况下,叶片的光补偿点下降为8μmol·m^(-2)·s^(-1),光饱和点上升为1800μmol·m^(-2)·s^(-1),表观光量子效率为0.069 6,饱和光强下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增加121%。CO^2补偿点为53 μmol·mol^(-1),CO^2饱和点为1000 μmol·mol^(-1);叶片的羧化效率为0.0817;锐齿栎叶片净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日进程在晴天均表现为双峰曲线,在阴天均表现为单峰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齿标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日进程 羧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火地塘林区主要森林类型的营养循环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硕新 雷瑞德 +3 位作者 刘广全 党坤良 尚廉斌 张仰渠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S1期115-120,共6页
在秦岭火地塘林区选取有代表性的华山松(PinusarmandiFranch.)、油松(PinustabulaeformisCarr.)和锐齿栎(Quercusalienavar.acuteserrataMaxim.)林分研究了林木各器官的营养百分含量、林分各组分的养分积累量以及养分收支情况... 在秦岭火地塘林区选取有代表性的华山松(PinusarmandiFranch.)、油松(PinustabulaeformisCarr.)和锐齿栎(Quercusalienavar.acuteserrataMaxim.)林分研究了林木各器官的营养百分含量、林分各组分的养分积累量以及养分收支情况。结果表明:就叶子营养百分含量而言,锐齿栎除叶中K稍低于油松外,其余均高于华山松、油松。油松针叶的P、K、Ca含量高于华山松,而N、Mg的含量正好相反;锐齿栎林林木中Ca的积累量是油松林的4倍多,是华山松林的6倍多;华山松林乔木、枯落物、土壤的营养积累量分别为701.4kg/hm‘、521·gkm/hm’和209220.skin/hm‘,油松林乔木、林下植物、枯落物、土壤的营养积累量分别为840.1kg/hm2、38.4kg/hm2、583.5kg/hm2和27788.0kg/hm2,锐齿栎杜乔木、林下植物、枯落物和土壤的营养积累量分别为2138.7kg/hm2、90.0kg/hm2、159.0kg/hm2和387765.7kg/hm2;各林分的营养归还率锐齿栎林(0.585)>油松林(0.454)>华山松林(0.318);各林分营养吸收量以油松林为最小,这进一步证明油松是一个耐瘠薄树种;锐齿栎林树干和树皮的营养积累量占整个树体营养的67%,而华山松林和油松林仅为28%和24%,由此可见,锐齿栎林树干和树皮中营养所占比例大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 油松 锐齿栎 营养循环 地力衰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地塘天然油松锐齿栎林细根生物量及其空间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建军 王得祥 +1 位作者 雷瑞德 吴钦孝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72,共5页
火地塘林区天然油松纯林、锐齿栎纯林和油松锐齿栎混交林的活细根生物量平均为5.583、9.421、8.46t·hm-2;死细根生物量为1.433、3.385、1.885t·hm-2。随着年龄、海拔、坡位等的不同,细根生物量也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①油松在1... 火地塘林区天然油松纯林、锐齿栎纯林和油松锐齿栎混交林的活细根生物量平均为5.583、9.421、8.46t·hm-2;死细根生物量为1.433、3.385、1.885t·hm-2。随着年龄、海拔、坡位等的不同,细根生物量也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①油松在10~30a之间随年龄的增长活细根的生物量增加较快,细根的生物量占根系总生物量的17%~28%;到60a以后细根生物量增长缓慢,细根生物量占根系总生物量的比例下降,一般在8%~10%。锐齿栎林细根生物量和细根占根系总生物量的比例随林龄的变化规律与油松相同;②海拔1650m处油松林活细根生物量为5.490t·hm-2,死细根生物量为1.330t·hm-2,海拔1880m处分别为4.950t·hm-2和0.775t·hm-2。海拔1620m锐齿栎林活、死细根生物量为10.780t·hm-2和4.641t·hm-2;1890m处则分别为7.897t·hm-2和1.724t·hm-2;③在中下部油松林细根的生物量较最大,分别为6.555t·hm-2和6.859t·hm-2,在山脊和沟谷地带细根生物量较小,分别为5.045t·hm-2和4.383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 生物量 油松 锐齿栎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锐齿槲栎林的天然更新——坚果、幼苗库和径级结构 被引量:36
5
作者 王中磊 高贤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86-993,共8页
对四川茂县地区的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天然次生林进行研究,发现:(1)坚果完好比例约在14 %~2 6 %之间,完好坚果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都比较高,但在天然状况下能够留存到隔年5月的坚果几乎没有。因此,实生幼苗的天然... 对四川茂县地区的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天然次生林进行研究,发现:(1)坚果完好比例约在14 %~2 6 %之间,完好坚果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都比较高,但在天然状况下能够留存到隔年5月的坚果几乎没有。因此,实生幼苗的天然补充就受到了严重的限制。(2 )林缘的幼苗密度低于所有其它生境的(p<0 .0 5 ) ,林中的幼苗密度最高,和林窗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 .0 5 ) ,而和灌丛的比较则没有差异。在灌丛幼苗密度和林中以及林窗的比较都没有差异。动物对坚果的取食速度则是林中的最慢(10 .0 % ) ,林窗和林缘的相同(分别为6 1.1%和6 6 .5 % ) ,都比较快(p<0 .0 1)。(3)林中的幼苗在小于10 0 cm的各高度内都有大量分布,说明在林中树冠下幼苗是可以长期存在的,在幼苗和种子阶段的锐齿槲栎可能是耐荫的。(4)在林中缺失幼树,在林缘则有包括幼树在内的完整的更新大小系列,表明林缘也可以成为更新的关键地点。(5 )在栎林的每一个大小级别上,萌生个体和实生个体都按各种比例伴生,说明导致萌生的干扰一直在发生,并可能在森林的更新中扮演重要角色;也说明该地区的锐齿槲栎林由萌生和实生起源的个体混合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齿槲栎 啮齿动物 坚果 林缘 大小结构 坐待 生境 取食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天然锐齿栎林群落区系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康永祥 张景群 +1 位作者 陈铁山 陈亚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2-36,共5页
锐齿栎林是秦岭林区的主要森林类型之一。通过对秦岭天然锐齿栎林群落的野外调查,报道了组成该群落的植物种类183种,隶属于60科,131属,并在此基础上对该群落区系特点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分析表明:1.该群落区系具有明显... 锐齿栎林是秦岭林区的主要森林类型之一。通过对秦岭天然锐齿栎林群落的野外调查,报道了组成该群落的植物种类183种,隶属于60科,131属,并在此基础上对该群落区系特点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分析表明:1.该群落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2.该群落区系是奠基在秦岭古老植物区系的基础上,通过种间竞争、群落演替形成的。3.锐齿栎本身不是一个古老的类群,其出现的时间不会早于上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天然锐齿栎树群落 区系研究 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锐齿栎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 被引量:30
7
作者 陈存根 龚立群 +1 位作者 彭鸿 刘晓正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S1期103-114,共12页
根据36块标准地250株伐倒水的资料,通过建立锐齿栎各器官生物量、材积和叶面积的估计方程,研究了秦岭锐齿栎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结果表明:秦岭南坡的锐齿栎林生长普遍优于北坡,在南坡以中段分布区生长最好,在北坡以西段分布区生... 根据36块标准地250株伐倒水的资料,通过建立锐齿栎各器官生物量、材积和叶面积的估计方程,研究了秦岭锐齿栎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结果表明:秦岭南坡的锐齿栎林生长普遍优于北坡,在南坡以中段分布区生长最好,在北坡以西段分布区生产力最高。在同一分布区内,锐齿栎的生物量和生产力随林分类型、叶面积、林龄、密度及海拔等因素而变化。在秦岭林区锐齿际林的平均蓄积量为181.2m3/hm2;平均现存量为208.4t/hm2;叶面积指数5.631;平均生产量17.97t/hm2。秦岭林区的锐齿栎林具有很高的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齿栎 生物量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齿动物对锐齿槲栎坚果的取食模式及坚果命运 被引量:7
8
作者 王中磊 高贤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533-3541,共9页
啮齿动物对栎属坚果的捕食和传播是栎林能否进行实生苗成功进行更新的关键因子。2002-2003年,通过对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坚果进行烧焦炭化、2种胶带包裹、系绳、染色、埋藏、放置背景颜色的4种改变、切半和对... 啮齿动物对栎属坚果的捕食和传播是栎林能否进行实生苗成功进行更新的关键因子。2002-2003年,通过对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坚果进行烧焦炭化、2种胶带包裹、系绳、染色、埋藏、放置背景颜色的4种改变、切半和对照12种处理,观测坚果的留存与啮齿动物就地捕食和搬运等作用下的变化动态及其最终数量或比例,以研究啮齿动物对坚果的捕食、搬运、丢弃、埋藏等作用以及最终留存的数量与特点,测定完好坚果的比例在啮齿动物捕食前和捕食后的变化,结果发现:(1)丢弃坚果中非完好的比例较捕食前有显著的增加(P〉0.05),表明啮齿动物咬开坚果后才能识别坚果是否完好并进一步确定是否继续捕食。(2)与对照比较,坚果的命运可分为4类:①简单埋藏、放置黑色纸上的坚果命运没有显著改变,说明啮齿动物对坚果周围环境简单变化的敏感性低,且更加适应黑色背景。②系绳、染色、切半、以白、绿、红纸为背景放置坚果的处理。就地捕食的速率显著降低,持续时间不变;与对照相比,搬运的速率早期相同,后来略有升高,搬运持续时间也相应增加,最终被搬运的比例增加而就地捕食的比例降低,留存的坚果为0。说明坚果的附着物、颜色、完整程度、放置背景等改变后,有助于提高啮齿动物对捕食风险的估计,并相应采取减少就地捕食的策略。③烧焦坚果就地捕食和搬运的开始速率接近0,至第4-5天。速率提高至最大值,然后再降低至0,结果就地捕食和搬运的比例都明显的下降,留存的坚果比例为49.6%,其中就地捕食的比例相对于搬运的比例明显减低,说明啮齿动物对坚果气味的变化同样采取减少就地捕食的策略,从而增加了留存;而搬运速率由开始时极低逐渐升高的现象,表明啮齿动物对于食物气味的变化可能采取试探的策略,经过试探再加快搬运速率。④胶带包裹处理的坚果,啮齿动物就地捕食的开始速率接近0,在第4天上升为最大值,随后开始下降,结果坚果留存为0,就地捕食的比例低于5%,搬运的比例增加。啮齿动物对坚果气昧和状态共同的变化同样采取减少就地捕食的策略,而对搬运同样采取试探的策略,说明啮齿动物对坚果的感知可能属于视觉和嗅觉混合作用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齿槲栎 啮齿动物 坚果 取食策略 感知 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水小陇山锐齿栎群落土壤全N分布特征及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俊华 王胜利 +1 位作者 巨天珍 南忠仁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4年第S2期114-117,共4页
对天水小陇山锐齿栎群落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全N含量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土壤全N与群落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随发育阶段土壤全N含量呈稳定的变化趋势。发育中期 ,随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的增加 ,全N含量呈“V”... 对天水小陇山锐齿栎群落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全N含量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土壤全N与群落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随发育阶段土壤全N含量呈稳定的变化趋势。发育中期 ,随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的增加 ,全N含量呈“V”型变化趋势 ,随丰富度指数增加 ,全N含量呈逐渐减小趋势 ;发育后期 ,随着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的增加 ,全N呈逐渐增加趋势 ,随着均匀度的增加 ,全N变化不明显 ;发育末期 ,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趋于稳定 ,土壤全N含量不稳定 ,随丰富度指数的升高 ,全N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 锐齿栎群落 全N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地塘林区次生锐齿栎林类型和结构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雷瑞德 彭鸿 +1 位作者 刘建军 刘晓正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S1期79-85,共7页
秦岭南坡火地塘林区低中山地带锐齿栎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以北温带区系成分为优势,亚热带和华西等区系占一定比重,植物种类组成的过渡性比较明显。经Bray-Curtis距离等级聚类分析和极点排序,划分出4个群丛组,即鞘柄菝奖—山杨—锐... 秦岭南坡火地塘林区低中山地带锐齿栎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以北温带区系成分为优势,亚热带和华西等区系占一定比重,植物种类组成的过渡性比较明显。经Bray-Curtis距离等级聚类分析和极点排序,划分出4个群丛组,即鞘柄菝奖—山杨—锐齿栎群丛组,华北绣线菊—漆树+山杨—锐齿栎群丛组,箭竹—华山松+油松—锐齿栎群丛组,榛子—板栗—锐齿栎群丛组。近熟林时期,锐齿际林的群落优势度、α多样性和种类丰富度达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齿栎 极点排序 Α多样性 群丛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锐齿栎林光合器官内营养元素的分布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广全 赵士洞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9,共9页
The foliage nutrient contents of sharptooth oak stands with diameter classes, crown directions, crown layers, elevations and seasonal variation in Mt. Qinling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ere are not evident diff... The foliage nutrient contents of sharptooth oak stands with diameter classes, crown directions, crown layers, elevations and seasonal variation in Mt. Qinling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ere are not evident difference of the contents of foliage nutrient elements among diameter classes or crown directions. The contents of N、P、K and Mg in leaves gradually decrease with foliage age and from top to base of the crown, whereas content of Ca increases and reaches summit before falling of leaves. The contents of N、P、K and Ca in leaves were cut down by ascending elevation, but the content of Mg doesn’t change much. There are marked positive relativity among N、P、K and Mg and negative relativity between Ca and N、P、K 、Mg in leaves. Ratio of N/P and N/K goes steadily up with foliage age, whereas ratio of K/Mg goes slow down. Ratio of K/Ca is higher at the beginning of spreading-leaves and than gradually decreases. The accumulation of foliage nutrient elements is influnced by foliage development and the accumulation contents of different nutrient elements are influnced by different essential factors. Meanwhile, the paper gives a sampling suggestion of location、period and number for analyzing foliage nutrient sit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林区 锐齿栎林 叶片 营养元素 分布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地塘锐齿栎林群落区系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康永祥 陈亚萍 《陕西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共4页
火地塘位于秦岭中段南坡的腹地,锐齿栎林是该林区的主要森林类型之一。通过对本区锐齿栎林群落的野外调查,报道了组成该群落的植物种类183种,隶属于60科,131属,并在此基础上对该群落区系特点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表明:该... 火地塘位于秦岭中段南坡的腹地,锐齿栎林是该林区的主要森林类型之一。通过对本区锐齿栎林群落的野外调查,报道了组成该群落的植物种类183种,隶属于60科,131属,并在此基础上对该群落区系特点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表明:该群落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该群落区系是奠基在秦岭古老植物区系的基础上,通过种间竞争,群落演替形成的;锐齿栎本身不是一个古老的类群,其出现的时间不会早于上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齿栎 群落 区系 火地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