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89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ssible effects of selecting different station distributions in the optimal sequence estimation method
1
作者 Hao Ding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EI CSCD 2024年第6期554-567,共14页
Since the inception of the optimal sequence estimation (OSE) method,various research teams have substantiated its efficacy as the optimal stacking technique for handling array data,leading to its successful applicatio... Since the inception of the optimal sequence estimation (OSE) method,various research teams have substantiated its efficacy as the optimal stacking technique for handling array data,leading to its successful application in numerous geoscience studies.Nevertheless,concerns persist regarding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aliasing resulting from the choice of distinct station distributions on the outcomes derived from OSE.In this investigation,I employ theoretical deduction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to elucidate the reasons behind the immunity of the Y_(l'm')-related common signal obtained through OSE to variations in station distribution selection.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OSE is also underscored,i.e.,to restore/strip a Y_(l'm')-related common periodic signal from various stations.Furthermore,I provide additional clarification that the‘Y_(l'm')-related common signal’and the‘Y_(l'm')-related equivalent excitation sequence’are distinct concepts.These analyses will facilitate the utilization of the OSE technique by other researchers in investigating intriguing geophysical phenomena and attaining sound explan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mal sequence estimation Station selection 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eto Optimization as the Basic for Selecting Robotic Mechanic Assembly Technologies
2
作者 Valerii Kyrylovych Dragoljub Tanovic +3 位作者 Dmytro Melnychuk Liudmyla Mohelnytska Petro Melnychuk Valery Yanovsky 《Applied Mathematics》 2024年第6期421-439,共19页
The task of selecting robotic mechanic assembly technologies (RMAT) is considered as a multi-criteria optimization task, which in this formulation is solved on the set of previously obtained solutions regarding the se... The task of selecting robotic mechanic assembly technologies (RMAT) is considered as a multi-criteria optimization task, which in this formulation is solved on the set of previously obtained solutions regarding the selection of RMAT.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echnological preparation of robotic mechanical assembly production of machine and instrument engineering due to a new approach to the selection of RMAT using Pareto optimization and the peculiarities of the selection task formulation. The novelty consists i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 science-based approach to solving multi-criteria selection task, based on the first proposed formalisms of the specified process, which reflect the peculiarities of the selection task formulation, its meaningful essence and the content of the Pareto optimization method. The practical value of the research lies in the proposed engineering-acceptable approach to solving applied multi-criteria selection tasks on the example of RMAT selection, which is invariant to the statement of the selection task, the dimension of the task, and its meaningful essence. The methods of discrete optimization, fuzzy multi-criteria selection of alternatives, and the Pareto optimization method were used for the research. The main results of this work consist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rmalisms and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for the applied task of RMAT selection. The peculiarity of the developed approach is the combination of Pareto optimization, performed on a discrete set of local criteria. Direc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criteria Optimization Efficiency Fuzzy Multicriteria Selection of Alternativ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teria for Selecting Carbon Subsurface and Ocean Storage Sit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Review
3
作者 Gregory Mwenketishi Hadj Benkreira Nejat Rahmanian 《American Journal of Climate Change》 2024年第2期103-139,共37页
Important first phase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CO2 subsurface and ocean storage projects include selecting of best possible location(s) for CO2 storage, and site selection evaluation. Sites must fulfill a numbe... Important first phase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CO2 subsurface and ocean storage projects include selecting of best possible location(s) for CO2 storage, and site selection evaluation. Sites must fulfill a number of criteria that boil down to the following basics: they must be able to accept the desired volume of CO2 at the rate at which it is supplied from the CO2 source(s);they must as well be safe and reliable;and must comply with regulatory and other societal requirements. They also must have at least public acceptance and be based on sound financial analysis. Site geology;hydrogeological, pressure, and geothermal regimes;land features;location, climate, access, etc. can all be refined from these basic criteria. In addition to aiding in site selection, site characterization is essential for other purposes, such as foreseeing the fate and impacts of the injected CO2, and informing subsequent phases of site development, including design, permitting, operation, monitoring, and eventual abandonment. According to data from the IEA, in 2022, emissions from Africa and Asias emerging markets and developing economies, excluding Chinas, increased by 4.2%, which is equivalent to 206 million tonnes of CO2 and were higher than those from developed economies. Coal-fired power generation was responsible for more than half of the rise in emissions that were recorded in the region. The difficulty of achieving sustainable socio-economic progress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entwined with the work of reducing CO2 emissions, which is a demanding project for the economy. Organisation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such as Bangladesh, Cameroon, India, and Nigeria, have formed partnerships with organisations in other countries for lessons learned and investment within the climate change arena. The basaltic rocks, coal seams, depleted oil and gas reservoirs, soils, deep saline aquifers, and sedimentary basins that developing countries (Bangladesh, Cameroon, India, and Nigeria etc.) possess all contribute to the individual countrys significant geological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There are limited or no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or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projects running in these countries at this time. The site sel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procedure are not complete without an estimate of the storage capacity of a storage location. Estimating storage capacity relies on volumetric estimates because a site must accept the planned volume of CO2 during the active injection period. As more and more applications make use of site characterization, so too does the body of written material on the topic. As the science of CO2 storage develops,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are implemented, field experience grows, and the economics of CO2 capture and storage improve, so too will site selec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UIFER CCUS Site Selection 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 (CCS) CO2 Sequestration CCS Governmental Regulation CO2 Environment Impact Geological Stor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败小麦在新品种培育和种质创新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赵丽娟 宋维富 +5 位作者 杨雪峰 刘东军 仇林 宋庆杰 张春利 辛文利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193,共6页
矮败小麦是显性核不育基因(Ms2)和显性矮秆基因(Rht-D1c)紧密连锁、具有表型遗传标记的特异种质,是群体改良和相关遗传研究的理想工具。利用其构建的育种技术体系在小麦育种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和完善。该技术结合单倍体育种和分子标... 矮败小麦是显性核不育基因(Ms2)和显性矮秆基因(Rht-D1c)紧密连锁、具有表型遗传标记的特异种质,是群体改良和相关遗传研究的理想工具。利用其构建的育种技术体系在小麦育种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和完善。该技术结合单倍体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手段,可快速培育具有目标性状的导入系,实现多个目标基因在优良遗传背景下的聚合和定向构建轮回选择群体,加快小麦重要性状的改良速度,对选育有突破性状的新品种及创制遗传背景丰富的优良育种材料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败小麦 轮回选择 育种技术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混合式极化-频率选择吸波体设计
5
作者 刘佳琪 宋杭 张生俊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7,共7页
针对卫星等飞行通信平台的低可探测性需求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式极化-频率选择吸波体(Polarization-Frequency Selective Rasorber,PFSR)解决方案。首先,基于传输线理论的等效电路分析方法,探究了吸透波兼容实现机理;然后,通过损耗层双... 针对卫星等飞行通信平台的低可探测性需求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式极化-频率选择吸波体(Polarization-Frequency Selective Rasorber,PFSR)解决方案。首先,基于传输线理论的等效电路分析方法,探究了吸透波兼容实现机理;然后,通过损耗层双边不对称加载的方式,实现了透波窗口的极化选择功能;最后,采用损耗层混合式设计,解决了宽频带吸透波兼容难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在TE波入射时具有6.8~7.8 GHz频段透波、2.2~18.0 GHz频段低散射的吸透一体化功能,在TM波入射时具有3.2~18.0 GHz频段低散射的吸波功能。该结构可为卫星等飞行通信平台的宽频带低可探测性设计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选择 频率选择 吸波体 透波窗口 混合式损耗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求真精神还原科举制本来面目--评刘海峰教授专著《正说科举》
6
作者 蒋凯 王涛利 《中国考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04,共4页
刘海峰教授最新专著《正说科举》立足科举制废止120年的时代背景,从世界文明发展史的视角深刻剖析科举制的功过,有力澄清了与之相关的戏说和反说,是“大师写小书”的精品力作。该书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系统梳理大量史实资料,阐释科举制... 刘海峰教授最新专著《正说科举》立足科举制废止120年的时代背景,从世界文明发展史的视角深刻剖析科举制的功过,有力澄清了与之相关的戏说和反说,是“大师写小书”的精品力作。该书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系统梳理大量史实资料,阐释科举制在人才选拔和公平竞争方面的独特价值,并指出废止科举的必然性。该专著聚焦科举制以考促学、平等择优的选才精神,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各类考试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 人才选拔 平等择优 教育评价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供电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现状与发展趋势
7
作者 杨战社 张程 荣相 《煤矿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219,共8页
矿井供电系统常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由于井下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分析并比较了2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和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选线难点。介绍了矿井供电系统... 矿井供电系统常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由于井下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分析并比较了2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和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选线难点。介绍了矿井供电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主动式选线法、被动式选线法(包括基于稳态信息选线法和基于暂态信息选线法)以及智能算法融合选线:主动式选线法主要通过检测注入信号判断故障线路;被动式选线法则基于故障发生后的稳态信息量和暂态信息量完成选线;智能算法融合选线能充分利用故障特征,发展前景广阔。针对目前故障选线方法未进行扰动识别、单一故障选线方法可靠性差、智能算法融合选线优势明显但未能得到很好应用等问题,提出了矿井供电系统故障选线方法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供电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 主动式选线法 被动式选线法 智能算法融合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多格列艾汀的遴选评价
8
作者 朱晓冉 田冬冬 +3 位作者 张玥 冯运佳 蔡玥 董占军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5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基于《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对全球首个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多格列艾汀进行快速遴选评价,为医疗机构合理引进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的评价方法,对多格列艾... 目的:基于《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对全球首个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多格列艾汀进行快速遴选评价,为医疗机构合理引进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的评价方法,对多格列艾汀的药学特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其他属性(包括医保情况、基本药物情况、贮藏条件、药品有效期、全球使用情况和企业信誉度)开展临床综合评价。结果:多格列艾汀的药学特性得分为25分,有效性得分为15分,安全性得分为18.5分,经济性得分为8.2分,其他属性得分为3.5分,总分为70.2分。该药作用机制独特,安全性和经济性良好。但仍需更多的临床研究证据提高其指南推荐地位。该药的遴选评价推荐级别为“强推荐”。结论:本次卫生技术评估可为医疗机构开展新药遴选评价提供技术经验,同时为医疗机构遴选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多格列艾汀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激酶激活剂 多格列艾汀 数字化遴选评价 药物选择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药品集采中标药品和中选企业异常探测
9
作者 牛奔 刘玺鲲 +1 位作者 柴语鹃 蚁文洁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58,共4页
第九批全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共有41种中标药品,其中国家首年支付总额实际值与理想值差额处于异常值范围和临界值范围的各有5种;处于异常值范围的5种中标药品对应的中选企业共30家,其中首年销售额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额处于异常值范围的... 第九批全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共有41种中标药品,其中国家首年支付总额实际值与理想值差额处于异常值范围和临界值范围的各有5种;处于异常值范围的5种中标药品对应的中选企业共30家,其中首年销售额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额处于异常值范围的有14家。对此,可通过构建“0-1”规划模型,加强对中标药品和中选企业的异常探测,对不同支付额范围的中标药品实施差异化监管策略,多部门协调联动,确保全国药品集采的高度公平、透明与合规,在保障公众利益的同时,提升医疗保障体系的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0-1”规划模型 中标药品 中选企业 异常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S-SIA的毁伤预测神经网络超参数优化方法
10
作者 佘维 吕钟毓 +3 位作者 邢召伟 王世豪 徐旺旺 田钊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针对毁伤预测中神经网络超参数设置及调试过程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选择结合群体智能(feature selection and swarm intelligence algorithm,FS-SIA)的超参数优化方法,用于在毁伤预测中对神经网络进行超参数的搜索和优化。首... 针对毁伤预测中神经网络超参数设置及调试过程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选择结合群体智能(feature selection and swarm intelligence algorithm,FS-SIA)的超参数优化方法,用于在毁伤预测中对神经网络进行超参数的搜索和优化。首先,通过多种特征排序方法确定毁伤特征的重要性,选取公共的特征偏序子集用于模型训练。其次,针对具体的神经网络模型,分别采用多种群体智能算法进行超参数的搜索和优化。最后,得出特征集性能最优的超参数训练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未经特征排序而单纯采用群体智能算法的其他超参数优化模型,所提方法在毁伤预测中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超参数优化 特征选择 群体智能 毁伤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阑尾周围脓肿保守治疗后择期腹腔镜阑尾切除:附22例报告
11
作者 刘雪来 陈震 +1 位作者 黄凯坤 郑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阑尾炎并发阑尾周围脓肿接受保守治疗后再次入院行择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操作体会。方法2019年9月~2024年7月,对22例急性阑尾炎并发阑尾周围脓肿接受保守治疗6~14周后患儿实施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年龄5~14岁,平均...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阑尾炎并发阑尾周围脓肿接受保守治疗后再次入院行择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操作体会。方法2019年9月~2024年7月,对22例急性阑尾炎并发阑尾周围脓肿接受保守治疗6~14周后患儿实施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年龄5~14岁,平均8.5岁。经脐正中切口置入5 mm trocar和30°观察镜,经下腹壁正中膀胱上、左侧腹直肌外缘和脐下3~5 cm平面交界处分别置入5 mm trocar和操作钳。术中充分松解粘连,包括松解大网膜与盆腔侧壁粘连、回盲部与大网膜粘连、阑尾外侧与侧腹膜粘连、回肠末端与阑尾系膜组织粘连,显露病变阑尾,分别结扎和离断阑尾系膜和阑尾根部。结果22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50~150 min,(75.5±10.0)min。术后6~8 h自行下床活动,术后1~1.5 d恢复排气并进流食。术后住院3~6 d,平均4 d。术后病理回报均为慢性阑尾炎伴坏疽穿孔。随访2~13个月,平均6个月,无腹痛、发热,均无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残株炎和盆腔脓肿等并发症。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并发阑尾周围脓肿接受保守治疗后,择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松解腹腔和盆腔内的粘连是操作的关键,也是手术时间相对长的主要原因。粘连主要位于大网膜与盆腔侧壁之间,回盲部与大网膜、阑尾与侧腹膜和回肠末端肠系膜之间。充分松解粘连后行阑尾切除可有效解除腹痛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周围脓肿 腹腔镜手术 择期阑尾切除术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制冷材料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郭三刺 王蕾 +3 位作者 袁洪跃 杨怡丹 刘宪虎 潘亚敏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40,共9页
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和极端高温天气频发,人体、建筑、设备等的降温需求日益迫切。而传统降温方法(如空调系统等)消耗大量能源,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显著提升,严重阻碍“双碳”目标的实现。基于结构和材料设计的辐射制冷技术,通过对太阳光和中... 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和极端高温天气频发,人体、建筑、设备等的降温需求日益迫切。而传统降温方法(如空调系统等)消耗大量能源,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显著提升,严重阻碍“双碳”目标的实现。基于结构和材料设计的辐射制冷技术,通过对太阳光和中红外波段光谱进行选择性精准调控,为可持续碳中和提供一种零能耗、生态友好的冷却策略。本文综述了辐射制冷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在不同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从不同角度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制冷 材料选择 应用研究进展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诱变选育黑木耳高产多糖菌株
13
作者 刘岩岩 刘俊杰 +1 位作者 吕立涛 李红 《北方园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3,共6页
以前期筛选的高产多糖菌株‘黑丰2号’为出发菌株,采用^(60)Co-γ射线诱变方法对其进行处理,经过初筛、复筛、拮抗试验和ISSR分子标记验证及遗传稳定性试验,研究了黑木耳菌株的诱变条件,以期获得黑木耳高产多糖菌株。结果表明:在辐照剂... 以前期筛选的高产多糖菌株‘黑丰2号’为出发菌株,采用^(60)Co-γ射线诱变方法对其进行处理,经过初筛、复筛、拮抗试验和ISSR分子标记验证及遗传稳定性试验,研究了黑木耳菌株的诱变条件,以期获得黑木耳高产多糖菌株。结果表明:在辐照剂量为1800Gy和剂量率为2.5Gy·min^(-1)的条件下选育出一株黑木耳高产多糖菌株。其拮抗试验和ISSR分子标记试验的结果均验证其为诱变菌株。经液体培养其菌丝多糖产量和原始菌株相比提高了近30%。经6次转代培养后其菌丝多糖产量较稳定,表明其遗传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黑木耳多糖 诱变选育
原文传递
皮南杂交牛H1至H4代数量性状遗传分析及优种筛选
14
作者 杜瑞卿 张志峰 +6 位作者 王建钦 孙志和 陈岭 李巧珍 齐香萍 白跃宇 姚伦广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
为了改良皮南杂交牛的种质性能,选择2000—2020年20年间出生的H1(横交固定一代)至H4代14030头牛进行选种育种培养,观察体重、体尺、外貌评分等36个个体表型性状指标,记录每头牛上三代亲缘关系;对获得数据经整理和检验后,进行选择指数(C... 为了改良皮南杂交牛的种质性能,选择2000—2020年20年间出生的H1(横交固定一代)至H4代14030头牛进行选种育种培养,观察体重、体尺、外貌评分等36个个体表型性状指标,记录每头牛上三代亲缘关系;对获得数据经整理和检验后,进行选择指数(CBI)计算,对不同性别、不同分类(核心牛群和良种牛群)的群体进行正态分布概率遗传参数分析和判别分析筛选。结果:从H3代的核心母牛群和公牛群中筛选出28头各指标综合表现好的种子公牛和母牛,从H4代的核心母牛群和公牛群中筛选出56头各指标综合表现好的种子公牛和母牛;CBI指数大于116.40的有100头;核心公牛的表型值比核心母牛的表型值高,但是核心母牛的遗传力、选择系数R比核心公牛的大;同类型的牛群其一代比一代的遗传力大,核心牛群的遗传力均值在0.4~0.5;从H3和H4代核心牛群中选出的优秀种牛群,H4代选择系数R比H3代大。本研究结果对选种育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选择系数R值增大说明所选的优秀种牛群下一代比本代在多个观察表型性状指标上可能有较大改善;本研究提出的群体正态分布概率遗传参数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在理论和实际效果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南杂交牛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 选择指数 遗传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图书馆开放教育资源遴选指标的构建
15
作者 黄如花 赵洋 石乐怡 《图书与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5,共10页
开放教育资源遴选指标可为高校图书馆建设开放教育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指导。文章收集整合国内外政策与法规,学术论文,国际组织的报告、指南、评价标准等,以及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所高校的图书馆开放教育资源建设实践,提出开放教育... 开放教育资源遴选指标可为高校图书馆建设开放教育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指导。文章收集整合国内外政策与法规,学术论文,国际组织的报告、指南、评价标准等,以及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所高校的图书馆开放教育资源建设实践,提出开放教育资源遴选指标的构成及其依据,构建了涵盖资源安全、教学适用、内容可信、技术可用四个维度的开放教育资源遴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资源 高校图书馆 遴选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片光催化甲烷高选择性制甲醛
16
作者 刘帅 李春虎 朴玲钰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9-418,共10页
在温和条件下,将甲烷选择性地转化为C1化学品,如甲醛(HCHO),是极具潜力的CH4转化途径。目前,为了提高液态氧化物的产率,大多数甲烷氧化反应均需要使用氧化剂且施加高压。同时,这类反应也面临产物种类众多、选择性低的困境。为此,本文开... 在温和条件下,将甲烷选择性地转化为C1化学品,如甲醛(HCHO),是极具潜力的CH4转化途径。目前,为了提高液态氧化物的产率,大多数甲烷氧化反应均需要使用氧化剂且施加高压。同时,这类反应也面临产物种类众多、选择性低的困境。为此,本文开展了常温常压、无任何氧化剂条件下甲烷光催化氧化制甲醛的研究,通过对锐钛矿TiO_(2)进行晶面调控获得以(001)晶面为主的TiO_(2)纳米片,在不负载任何助剂的情况下实现了液态氧化物HCHO产率达767μmol/(g·h),选择性83.3%;C1液态氧化物(HCHO+CH3OH)选择性实现100%。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子顺磁共振(EPR)等各种表征手段证实,具有高活性的(001)晶面和高浓度表面羟基(Ti-OH)能够促进羟基自由基(·OH)生成,既优化了反应路径提升产物产率,同时实现HCHO高选择性生成。这项工作通过控制催化剂体系自由基种类,来高选择性生成单一液态氧化物,对于甲烷温和条件下高效率光催化制C1化学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甲烷转化 TiO_(2)纳米片 甲醛 高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食性贝类对饵料微藻摄食选择性研究进展
17
作者 宋广军 宋伦 +2 位作者 刘印 王昆 李楠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0-326,共7页
滤食性贝类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其具有强大的水体过滤能力,海洋微藻是其主要食物来源[1]。近年来,随着近海贝类养殖规模迅速扩大,贝类养殖的问题也日益突显,贝类大规模死亡,个体消瘦、滞长等时有发生[2-4]。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滤食... 滤食性贝类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其具有强大的水体过滤能力,海洋微藻是其主要食物来源[1]。近年来,随着近海贝类养殖规模迅速扩大,贝类养殖的问题也日益突显,贝类大规模死亡,个体消瘦、滞长等时有发生[2-4]。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滤食性贝类摄食生理的研究[5-12]。贝类对饵料微藻的摄食是否具有选择性,在20世纪70—80年代,国内外学者还存在比较大的争论[13-14],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先进检测仪器的出现,人们对贝类摄食选择性的研究手段和认识不断提高,逐渐证实滤食性贝类对水体中的饵料微藻摄食并非无选择性,而是存在一定的摄食偏好选择[15-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食性贝类 摄食选择性 饵料微藻 粒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案表面粗糙度对有机分子区域选择性生长的影响
18
作者 聂青苗 石亮 +5 位作者 汪长超 蒋悦 陈乃波 胡来归 王文冲 鄢波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7,共6页
区域选择性生长(ASG),即有机分子在预图案表面上的自组装技术,在有机微/纳米图案化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了研究图案表面粗糙度在ASG中的明确作用,在粗粒化各向异性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蒙特卡罗(KMC)模型中引入了无序强度参数描述图... 区域选择性生长(ASG),即有机分子在预图案表面上的自组装技术,在有机微/纳米图案化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了研究图案表面粗糙度在ASG中的明确作用,在粗粒化各向异性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蒙特卡罗(KMC)模型中引入了无序强度参数描述图案表面粗糙度,进一步模拟了有机分子在不同表面粗糙度图案上的沉积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图案表面粗糙度会影响有机分子沉积形貌:表面越光滑,图案顶部生长的薄膜越厚;相反,当图案表面变得更粗糙时,粒子更倾向于以台阶边缘诱导的方式生长在图案的间隔处,与实验结果高度吻合。由此可见粗糙度可用于控制有机图案的成核分配,以实现不同的应用,如全彩显示器和微透镜阵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选择性生长 动力学蒙特卡罗 有机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冬季项目运动员睾酮水平相关遗传标记
19
作者 梅涛 李燕春 +2 位作者 杨贤罡 杨晓琳 何子红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8,共11页
目的:分析冬季项目运动员睾酮水平特征,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筛选与冬季项目运动员睾酮水平相关的遗传标记,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遗传标记的可能作用机制,以期为冬季项目运动员选材和科学化训... 目的:分析冬季项目运动员睾酮水平特征,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筛选与冬季项目运动员睾酮水平相关的遗传标记,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遗传标记的可能作用机制,以期为冬季项目运动员选材和科学化训练提供依据。方法:以冬季项目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n=456),分析不同水平运动员(普通运动员、精英运动员)睾酮水平的分布和差异。应用PLINKv1.9软件,以冬季项目运动员(n=190)的睾酮水平作为表型变量,性别、年龄以及基因组主成分分析中特征值最大的前5个主成分作为协变量进行GWAS分析,采用3D SNP对纳入模型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进行生物功能注释。结果:1)精英运动员的睾酮水平显著高于普通运动员(P<0.01)。2)男性精英运动员的睾酮水平符合正态分布(P=0.09),睾酮水平范围为14.04~35.65 nmol/L,男性普通运动员的睾酮水平符合正态分布(P=0.20),睾酮水平范围为9.27~28.07 nmol/L;女性精英运动员的睾酮水平不符合正态分布(P=0.01),睾酮水平范围为0.88~4.44 nmol/L,女性普通运动员的睾酮水平符合正态分布(P=0.20),睾酮水平范围为0.19~3.04 nmol/L。3)rs7092867、rs9423319、rs9423320等413个SNPs与睾酮水平显著关联(P<1×10^(-5)),其中位于10号染色体ACADSB基因上的6个SNPs(rs7092867、rs9423319、rs9423320、rs9423321、rs9423322、rs9423252)达到了全基因组水平上的显著性(P<5×10^(-8))。4)在冬季项目中,ACADSB基因6个SNPs的aa基因型男性运动员的睾酮浓度显著高于Aa基因型男性运动员(P=0.014),而6个SNPs的aa基因型女性运动员的睾酮浓度有高于Aa基因型女性运动员的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5)。5)3D SNP注释结果显示,6个SNPs在10号染色体上具有共同的3D互作基因(BUB3、C10orf88、HMX2、HMX3、IKZF5、PSTK)。结论:在冬季项目中,精英运动员的睾酮水平高于普通运动员。ACADSB基因上6个SNPs与冬季项目运动员的睾酮水平相关联,aa基因型男性运动员的睾酮浓度高于Aa基因型男性运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基因选材 冬季项目 睾酮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催化热解产物高值化调控研究进展
20
作者 周安宁 白状伟 +4 位作者 贺新福 张怀青 石智伟 张致 王俊哲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共16页
木质素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有机碳源,其独特的三维交联结构在为其带来丰富的化学潜力时,也为其高效转化和利用带来了难题。催化热解是实现木质素绿色、低碳和高值化利用的有效手段。在木质素催化热解的研究领域,甲烷、合成气、轻质芳... 木质素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有机碳源,其独特的三维交联结构在为其带来丰富的化学潜力时,也为其高效转化和利用带来了难题。催化热解是实现木质素绿色、低碳和高值化利用的有效手段。在木质素催化热解的研究领域,甲烷、合成气、轻质芳烃和高性能多孔碳材料等成为备受瞩目的高值化目标产物。鉴于此,紧密围绕木质素催化热解高值化产物的应用这一核心导向,深入且系统地探讨了多种催化剂在木质素催化热解过程中的关键调控作用。其中,AAEMs催化剂可分为碱金属盐和碱土金属盐2大类,碱金属盐虽使液相产率有所降低,但提升了苯酚等单酚类物质的产率,而碱土金属盐则提高了液相产率,并且对增强苯酚的选择性效果显著。碱金属盐有助于气相产物的生成,并能提高H₂的选择性,碱土金属盐虽抑制气相产物生成,却在水煤气转换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固相产物方面,碱金属盐相较于碱土金属盐更有助于提升生物质炭的产率,并且能够进一步优化其结构,增强反应活性。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主要分为酸性和碱性2大类,其中,酸性金属氧化物在木质素催化热解过程中,可显著提升液相产物的产率,对苯酚及MAHs展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并且有助于CO和CH_(4)的生成,同时对生物质炭的生成起到抑制作用。而碱性金属氧化物虽会抑制液相产物的产生,但能有效促进苯酚的生成,在推动气相产物生成以及优化生物质炭结构方面表现突出。钙钛矿催化剂具有立方相等结构优势,且氧化还原性能优异。通过金属离子掺杂显著增加了氧空位含量,提高了液相产率与苯酚和MAHs的选择性,抑制了脱羧和脱羰基反应,升高了CH_(4)选择性,降低了生物质炭产率,且循环催化热解稳定性良好。分子筛类催化剂催化性能与其酸碱性和表面结构等相关。高酸性且具有适宜孔径的可促进木质素裂解重组,影响三相产物产率与选择性;经金属负载或酸化预处理等可优化其催化性能,提高目标产物的选择性。低成本催化剂如膨润土等也重要,其酸性位点和孔隙结构影响产物选择性,与分子筛联用可大幅提高MAHs选择性,对气相和固相产物也有独特调控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实现木质素催化热解产物高值化调控的催化剂优化策略。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强调应大力加强对具有协同催化作用的新型催化剂及其催化机理的探索,为木质素催化热解产物的高效利用筑牢技术支撑,推动这一领域不断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催化热解 高值化 目标产物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