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嘉靖朝海商群体的变化——以宋素卿和王直为考察中心
1
作者 刘晏宁 王恩俊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3-67,共5页
明嘉靖时期,中日朝贡贸易中断,传统海洋贸易管理体系逐渐解体崩溃。东南沿海局势日渐复杂,加之明朝海洋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空间扩大,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宋素卿与王直同为海商,以明朝官方视之,皆是化外之民,... 明嘉靖时期,中日朝贡贸易中断,传统海洋贸易管理体系逐渐解体崩溃。东南沿海局势日渐复杂,加之明朝海洋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空间扩大,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宋素卿与王直同为海商,以明朝官方视之,皆是化外之民,是造成东南沿海倭患肆虐的不稳定因素。但宋素卿、王直处于明代对外贸易管理体系的调整期,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海商群体,对其组织运营模式、与朝贡贸易的关系及国际化途径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明代中后期海商群体和民间海外贸易的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素卿 王直 海商群体 嘉靖朝 运营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中国商人与中国—东南亚区域走私贸易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5世纪末至1567年) 被引量:1
2
作者 吕振纲 《中国-东盟研究》 2019年第1期51-68,共18页
15世纪末到1567年的"隆庆开海"是中国商人建构中国与东南亚区域走私贸易体系的重要尝试。明朝采取海禁措施,促使私商群体试图越过朝贡体系,建构符合自身利益的走私贸易网络。在走私时期,中国商人先是推动形成多方参与的跨国... 15世纪末到1567年的"隆庆开海"是中国商人建构中国与东南亚区域走私贸易体系的重要尝试。明朝采取海禁措施,促使私商群体试图越过朝贡体系,建构符合自身利益的走私贸易网络。在走私时期,中国商人先是推动形成多方参与的跨国走私网络,并在竞争中发展成为大的海商集团。随着走私贸易体系的逐步建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内部市场网络率先成熟,并通过华南港口与东南亚其他港口形成的港口网络联系在一起。整个区域的市场空间通过"中国东南沿海腹地—其他环南中国海港口网络"的模式将中国与东南亚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私体系 屯门贸易体系 海商集团 贸易离散社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