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7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of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in the railway industry
1
作者 Fang Zhao Jinping Liu +3 位作者 Chunguang Zhang Zeping Zhao Xue Ning Junbiao Wang 《Railway Sciences》 2025年第2期266-279,共14页
Purpose–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resource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in the railway industry,inclu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latform types,supporting institut... Purpose–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resource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in the railway industry,inclu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latform types,supporting institutions,construction sites,professional fields,etc.,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system in the railway industry.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field investigation,expert consultation and other methods,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in the railway industry.Findings–Taking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of the railway industry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of railway industry over the years.And the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High-speed Railway and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 Technology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introduce its operation effect.Originality/value–China Railway has made great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with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in the railway industry.In recent years,a large number of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s have been built in the railway industry,whic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ailwa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tandard setting and commodification,and Railway Sciences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railwa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lway industry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构建策略——以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
作者 罗火钱 张瑞芬 杨武盖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4-38,共5页
“双高计划”的实施对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推动高职教育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学校、教师实践科研创新的土壤。以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研究“双高计划”建... “双高计划”的实施对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推动高职教育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学校、教师实践科研创新的土壤。以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研究“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构建策略,提出了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服务能力提升等策略,为高职院校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构建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以中关村国基条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联盟为例
3
作者 张绍丽 张辉 +1 位作者 赫运涛 肖小平 《科技管理研究》 2025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科技资源因共享不足导致利用率低下,而产学研协同创新因缺少平台支撑略显乏力,因此,研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问题不仅必须且实为必要。通过国内外几种主要模式的比较研究,发现平台服务型模式是一种对政府主导模式和企业... 科技资源因共享不足导致利用率低下,而产学研协同创新因缺少平台支撑略显乏力,因此,研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问题不仅必须且实为必要。通过国内外几种主要模式的比较研究,发现平台服务型模式是一种对政府主导模式和企业运作模式有效补充的新型模式;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包含主体层、功能层、资源层以及保障层在内的平台型资源服务创新模式,并以中关村国基条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联盟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平台型资源服务创新模式拥有两个功能链条即资源共享功能链和协同创新功能链,并具备3个突出特点即“公益+服务”中介组织、“合作+共赢”利益共同体、“资源+创新”服务形式。基于此,提出资源共享、利益平衡、创新激励等运行机制,以及重视科技资源标准化规范化问题、开展全面系统的分布式治理、打造自主可控产业生态和正确应对机遇与挑战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资源共享 产学研协同创新 创新联盟 平台型资源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激励还是外部推动?——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实证检验
4
作者 康海媛 李先玲 《科技和产业》 2025年第2期306-314,共9页
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困境表现为科技创新资金的大量投入,并没有带来转化效率的显著提高。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是识别各种影响因素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不同影响效果。采用中国高校省级面板数据,运用Global 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 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困境表现为科技创新资金的大量投入,并没有带来转化效率的显著提高。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是识别各种影响因素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不同影响效果。采用中国高校省级面板数据,运用Global 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结合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数智平台理论,检验外部宏观环境因素与内部中观组织因素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影响的显著性。结论显示,内部中观组织因素显著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而外部宏观环境因素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影响不显著,存在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有效性与资金投入方向之间的错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技 成果转化 效率评价 平台理论 高校科研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馆体系共建共享现状、需求与对策研究
5
作者 刘玉花 谌璐琳 +2 位作者 莫小丹 宋岳龙 冯晓菁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5年第1期69-78,共10页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结合专家访谈等,研究发现当前已初步形成了“纵向一体、横向协同”的科技馆体系新型网状发展格局,但存在权责模糊、平台分散、激励机制缺失及基层人才短缺等结构性矛盾。需求分析表明,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丰富软...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结合专家访谈等,研究发现当前已初步形成了“纵向一体、横向协同”的科技馆体系新型网状发展格局,但存在权责模糊、平台分散、激励机制缺失及基层人才短缺等结构性矛盾。需求分析表明,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丰富软件资源及简化流程是核心诉求,不同机构对科普资源的差异化需求显著。对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循环机制,以数字科技馆为核心整合资源枢纽,构建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并通过人才交流与社会协作提升科普研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馆体系 共建共享 数字平台 知识产权 人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科技-产业”三链协同下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动态QCA方法的实证检验
6
作者 李亚玲 饶静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42,共10页
本文基于“人才-科技-产业”三链协同理论框架,以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区、市)为样本,运用动态QCA方法深入探究“人才-科技-产业”复杂生态系统下各省(区、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优适配路径。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5条有效组态... 本文基于“人才-科技-产业”三链协同理论框架,以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区、市)为样本,运用动态QCA方法深入探究“人才-科技-产业”复杂生态系统下各省(区、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优适配路径。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5条有效组态路径,在不同地区与不同时期各显成效;产业基础、科技产出、科技投入、人才储备、人才培育、“三链”协同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6个关键核心条件,其中“三链”协同是唯一一个在5条高组态路径中均未缺失的条件,表现出其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支撑作用。本文为剖析新质生产力的驱动因素及其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实践路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为制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提供了有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科技-产业” 三链协同 新质生产力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动态 QCA 方法 元组态路径 复杂生态系统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科协建设平台型科技智库的机制与对策研究
7
作者 修丕师 陈东 孙丽鹏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3,共10页
[目的/意义]基于地方科协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探讨如何更好地构建平台型科技智库,更有效地服务地方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方法,界定了平台型科技智库的内涵,探讨了地方科协建设平台型科技智库的特色和... [目的/意义]基于地方科协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探讨如何更好地构建平台型科技智库,更有效地服务地方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方法,界定了平台型科技智库的内涵,探讨了地方科协建设平台型科技智库的特色和问题,最后提出地方科协平台型科技智库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结果/结论]地方科协围绕“四服务”职能,构建“小中心、大外围”平台型科技智库具有现实基础。本文认为,明确功能定位、完善治理结构、理顺组织体系、梳理关键要素、完善运行机制是发挥平台型科技智库功能的前提。推动智库的市场化运作、构建开放生态、加强项目联合研究、增强成果传播、展开动态评价是平台型科技智库发展优化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科协 “四服务”职能 平台型科技智库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平台如何驱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运行——基于阿里云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8
作者 魏巍 王晓钰 陈劲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8,共15页
随着数字时代平台经济的指数级发展,平台企业成为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贯通国民经济循环各环节的重要力量。云生态的出现使企业价值网络呈现更开放、更动态的特征,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成为技术创新的新要素,推动创新生态新模式... 随着数字时代平台经济的指数级发展,平台企业成为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贯通国民经济循环各环节的重要力量。云生态的出现使企业价值网络呈现更开放、更动态的特征,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成为技术创新的新要素,推动创新生态新模式的构建。选择阿里云科技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系统探索了数字情境下科技平台驱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新模式。研究发现:(1)科技平台承担支撑者、赋能者和联通者三种角色。科技平台可以提供多层次的基础技术设施和架构,为技术、体系、模式、市场提供帮助,以数字化赋能企业成长;同时,科技平台也可以连接各参与主体,通过匹配供需,促进多主体协同发展。(2)科技平台通过平台效应构建宽支撑、放射状技术体系,支撑产业创新发展;通过云服务贯通创新要素流动过程,提高创新效率;通过横纵向交叉价值链网状循环促进多利益相关者实现共赢。(3)科技平台依托云创新生态,纵向推动产业技术架构多层次革新,横向连接多参与主体,助力数字化转型,通过匹配供需建立跨界合作,支撑横纵向交叉创新价值网状循环。研究结论在理论上丰富了创新生态系统在新场景下的应用,提炼出科技平台利用云服务驱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机制,拓展了平台企业和其他企业间的立体关系形式,明确了科技平台从底层支撑企业发展的新模式,为参与主体与科技平台相互赋能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平台 数字创新 阿里云 案例研究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的路径研究——基于欧洲EPSI的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卢溪悦 《山东体育科技》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借鉴欧洲体育科技创新平台EPSI的经验,探讨我国体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等分析EPSI平台发展背景、特点及意义,分析理论模型,为我国体育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启示。研究建议,参考“四重螺旋... 借鉴欧洲体育科技创新平台EPSI的经验,探讨我国体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等分析EPSI平台发展背景、特点及意义,分析理论模型,为我国体育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启示。研究建议,参考“四重螺旋理论”搭建体育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体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积极培育多样化体育科技创新主体,激发市场活力;着眼体育科技创新行业需求,深度联结体育用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科技 创新 平台发展 四重螺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价值共创的组态路径研究
10
作者 黄科林 张明亲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5年第1期31-39,共9页
数字赋能是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平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为探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数字平台、数字基础设施等数字要素赋能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价值共创的演化过程和影响路径,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从组态视角分析数字... 数字赋能是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平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为探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数字平台、数字基础设施等数字要素赋能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价值共创的演化过程和影响路径,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从组态视角分析数字赋能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价值共创的复杂因果路径。研究发现:数字能力和创新平台联动匹配产生高价值共创共有3条路径:智能能力主导型、连接-分析能力驱动型、连接-智能-分析能力联动型;实现高价值共创的组态中,平台链接资源的强度是核心条件。数字能力通过增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吸引力、广度和强度,驱动平台实现高价值共创;在产生高价值共创的一组二阶等价组态中,高平台吸引力和高平台链接资源的广度存在替代关系。通过研究得出的不同组合路径,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有选择性地找出适合自身的路径,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价值共创效果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 价值共创 fsQCA 数字能力 组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药物开发平台技术认定计划行业指南草案》及其对我国细胞和基因治疗监管的启示
11
作者 麻巧宁 孙潭霖 王闻雅 《中国新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美国FDA最新发布的《药物开发平台技术认定计划行业指南草案》为药品开发、制造和审查流程提供了新的效率提升途径。该指南详细阐述了平台技术认定的申请条件、潜在好处、数据利用、里程碑会议讨论、申请内容和审查时间表等关键要素。... 美国FDA最新发布的《药物开发平台技术认定计划行业指南草案》为药品开发、制造和审查流程提供了新的效率提升途径。该指南详细阐述了平台技术认定的申请条件、潜在好处、数据利用、里程碑会议讨论、申请内容和审查时间表等关键要素。该指南对中国细胞和基因治疗(cellular and gene therapy,CGT)监管具有重要启示。中国监管机构可借鉴美国经验,建立类似的平台技术认定框架,加强监管机构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促进国际经验交流,以推动CGT行业的创新和规范发展,提高患者对先进医疗产品的可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FDA 平台技术认定 药物开发 监管科学 细胞和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国家公益性学术文献服务平台建设思考
12
作者 曾建勋 《中国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3,共15页
本文梳理我国公益性学术文献服务现状,分析我国学术文献公益性保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外文学术文献信息安全保障形势严峻,公益性中文学术文献资源自主建设不足,我国开放科学进展缓慢限制了学术文献公益服务效率,学术文献保障不平... 本文梳理我国公益性学术文献服务现状,分析我国学术文献公益性保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外文学术文献信息安全保障形势严峻,公益性中文学术文献资源自主建设不足,我国开放科学进展缓慢限制了学术文献公益服务效率,学术文献保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提出我国公益性学术资源建设框架,需要夯实外文印本文献资源战略保障,推动外文学术文献数字资源统筹建设,推进外文学术文献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提升公益性平台中文学术文献数据质量,加强原创科研论文自主集成发布。对此,需要基于数据深度加工推进新一代学术文献公益发现系统建设,包括建设国家学术文献元数据总库,深化学术文献数据知识化加工,建设公益性学术文献发现系统,推动知识组织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同时,还需要加强公益性学术文献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国家公益性学术文献服务网络,扩大学术文献开放免费服务,基于公益性平台推进开放数据服务,加强开放科学素养培育与公益服务宣传推广。最后,提出我国公益性学术文献服务平台推进策略,应当加强公益性学术文献服务平台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加强开放科学相关政策方案制定和落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服务效果评估和市场监管,推动各类学术文献平台分工合作的生态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交流平台 学术文献服务 科技文献保障 公益性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治理视域下的科技伦理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研究
13
作者 谢小萍 何晓波 翁献珍 《江苏科技信息》 2025年第3期7-12,36,共7页
为推进数字化改革引领的科技伦理治理,文章基于数字治理视角重点研究了科技伦理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通过对我国科技伦理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现状和痛点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梳理分析了科技伦理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的功能需求、用户特点、数... 为推进数字化改革引领的科技伦理治理,文章基于数字治理视角重点研究了科技伦理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通过对我国科技伦理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现状和痛点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梳理分析了科技伦理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的功能需求、用户特点、数据协同等,提出了科技伦理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应加强全局规划引导、强化整体协同效应、统一业务技术标准、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伦理 伦理治理 数字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科技管理电子签署中台的设计与实现
14
作者 杨苗苗 王东晋 +1 位作者 周子威 朱丽璇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5年第2期70-75,共6页
针对铁路科技管理业务流程多元、过程文件种类繁多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铁路科技管理电子签署中台。研究数据加密、时间戳等关键技术,以及该电子签署中台架构;作为铁路科技管理核心电子签署业务中枢,该电子签署中台为前台各业务系统提供... 针对铁路科技管理业务流程多元、过程文件种类繁多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铁路科技管理电子签署中台。研究数据加密、时间戳等关键技术,以及该电子签署中台架构;作为铁路科技管理核心电子签署业务中枢,该电子签署中台为前台各业务系统提供可复用的线上文件签署服务,形成统一协同的文件管理模式;设计基于铁路科技管理中专家评审文件签署典型场景的应用方案,实现数据文件的线上流转与电子化签署,提高科技管理效率,优化管理流程,保障数据安全,为科技管理全流程线上办公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签名 中台 铁路行业 科技管理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铁路科技创新平台智能问答功能设计与实现
15
作者 戚小玉 赵方 +3 位作者 赵泽平 杨卓然 俱岩飞 徐胜杰 《电脑与信息技术》 2025年第1期82-86,141,共6页
为综合全面基于铁路科技创新平台资源管理数据,应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知识图谱技术,以提供智能问答相关功能。通过对铁路科技创新平台数据实体与关联关系的梳理,定义了该领域的知识图谱数据本体模型,并采用图数据库对本体知识及相关的... 为综合全面基于铁路科技创新平台资源管理数据,应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知识图谱技术,以提供智能问答相关功能。通过对铁路科技创新平台数据实体与关联关系的梳理,定义了该领域的知识图谱数据本体模型,并采用图数据库对本体知识及相关的三元组数据集进行存储,进而构建知识图谱。基于知识图谱提出了智能问答功能的技术架构,对文本预处理、实体识别、用户意图识别、答案查询与生成等四部分进行阐述。结合实际应用场景与用户需求进行了智能问答等相关功能的验证。结果表明,该功能可提升铁路科技创新平台相关实验室的标准化运行与管理效率,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信息检索与知识交互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智能问答 铁路智能应用 铁路科技创新平台 图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evaluation in the context of new technology
16
作者 Ziwei Tang Tingxiao Wen 《Data Science and Informetrics》 2022年第4期74-89,共16页
As the most emblematic new infrastructure technologies,the integration of 5G with Big Data,Cloud Computing,Internet of things(IoT),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and Blockchain will provide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 As the most emblematic new infrastructure technologies,the integration of 5G with Big Data,Cloud Computing,Internet of things(IoT),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and Blockchain will provide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scientific and education evaluation.This study examines the new developments,issues,and requirements in science and education evaluation that have arisen as a result of new technology.On this basis,the article propose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science and education evaluation in the new era,including strengthening data governance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evaluation,innovating a novel common evaluation mechanism for science and education evaluation,and constructing a cloud platform for science and education eval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technology science and education evaluation Cloud platform
原文传递
智能技术赋能虚拟科学探究学习过程评价与适应性反馈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娅峰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5,共7页
虚拟科学探究学习过程的自动评价和适应性反馈是提升探究学习效果的重要支撑手段。研究首先从虚拟科学探究学习过程要素表征和分析模型、自动分析与实时评价、适应性反馈三个方面概述了智能技术在虚拟科学探究学习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 虚拟科学探究学习过程的自动评价和适应性反馈是提升探究学习效果的重要支撑手段。研究首先从虚拟科学探究学习过程要素表征和分析模型、自动分析与实时评价、适应性反馈三个方面概述了智能技术在虚拟科学探究学习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当前技术应用面临的深层次探究要素表征难、不确定探究过程刻画难、适应性反馈生成难等现实挑战。其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活动流的底层计算模型构建、复杂探究过程动态监测与自动评价、可解释性归因的自适应反馈内容生成三个关键技术。再次,基于关键技术设计了虚拟科学实验自主探究学习平台的技术架构。最后,研究总结了当前研究的创新之处并提出未来建议,为智能技术赋能虚拟科学探究学习领域开展更深入的技术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虚拟科学探究学习 过程评价 适应性反馈 平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观测装备“卡脖子”问题的破解对策建议
18
作者 周虹丽 高艳波 +2 位作者 吴迪 姜波 王海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7期7-10,共4页
该文中“卡脖子”问题是指我国海洋观测装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限制,阻碍了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资源利用。该文对我国海洋观测装备的发展进行需求分析,从海洋观测平台和海洋传感器的发展两个方面介绍我国海洋观测装备发展的现状;... 该文中“卡脖子”问题是指我国海洋观测装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限制,阻碍了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资源利用。该文对我国海洋观测装备的发展进行需求分析,从海洋观测平台和海洋传感器的发展两个方面介绍我国海洋观测装备发展的现状;从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国产化应用、技术标准和测试试验等方面分析“卡脖子”问题出现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海洋仪器设备应用的调研和评估、提升设备的精准度和可靠性、进行海洋仪器设备攻关加快研发和推广、完善海洋标准和试验测试体系等一系列措施建议。有助于提高我国海洋观测装备的整体技术水平,促进海洋科技的进步,推动我国在海洋观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观测装备 观测平台 传感器 对策建议 海洋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制冷专业科教融汇的实践探索
19
作者 徐言生 吴治将 肖坤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11,共5页
科教融汇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其核心在于如何“融”、怎样“汇”。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在多年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产品价值链-人才培养链-技术平台链-创新价值链”四链贯通的科教融汇... 科教融汇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其核心在于如何“融”、怎样“汇”。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在多年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产品价值链-人才培养链-技术平台链-创新价值链”四链贯通的科教融汇模式,将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有效链接,既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发展,也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汇 四链贯通 制冷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