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决定因素——基于1995-2005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
80
1
作者
汪伟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3-64,共12页
文章运用1995-2005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研究了城镇与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决定因素,并检验了凯恩斯绝对收入理论与永久收入假说(生命周期理论)对中国的适应性。计量结果表明:城镇样本较好地支持了永久收入假说(生命周期理论),农村样本则较好...
文章运用1995-2005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研究了城镇与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决定因素,并检验了凯恩斯绝对收入理论与永久收入假说(生命周期理论)对中国的适应性。计量结果表明:城镇样本较好地支持了永久收入假说(生命周期理论),农村样本则较好地支持了凯恩斯理论。长期收入增长率是居民储蓄率的基本决定因素,高增长是高储蓄的主要原因。另外,居民储蓄的行为模式、人口年龄结构、社会保障制度、不确定性、信贷约束以及地区差异都是居民储蓄率的重要决定因素,但这些因素对城镇与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储蓄率
农村居民储蓄率
储蓄决定因素
动态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1997~2008——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20
2
作者
沈坤荣
谢勇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10,共8页
本文在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模型与预防性储蓄理论的框架内,使用1997~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动态系统广义矩的估计方法对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持久收入的增加和储蓄惯性显著提高了城镇居民的储蓄率...
本文在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模型与预防性储蓄理论的框架内,使用1997~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动态系统广义矩的估计方法对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持久收入的增加和储蓄惯性显著提高了城镇居民的储蓄率,并且以上两方面因素可以对1997~2008年间城镇居民储蓄率增幅中的大部分进行解释;但与传统的LC-PIH模型不同,少儿抚养比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通过降低不确定性,从而显著降低了城镇居民储蓄率,而就业的市场化程度却产生了与之相反的影响。但公共支出的结构、通货膨胀率以及实际利率没有对城镇居民储蓄率产生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储蓄率
影响因素
动态面板数据
系统广义矩
原文传递
基于生命周期模型的农户储蓄变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胡士华
《数理统计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6-563,共8页
运用1997-2006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农村居民储蓄率变动的决定因素,并检验了永久收入假说(生命周期理论)对中国农村居民的适应性。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家庭储蓄率持续攀升以及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居民储蓄习惯(滞后储...
运用1997-2006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农村居民储蓄率变动的决定因素,并检验了永久收入假说(生命周期理论)对中国农村居民的适应性。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家庭储蓄率持续攀升以及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居民储蓄习惯(滞后储蓄率)、收入增长率、实际利率和宏观经济波动;但与人口年龄结构相关的因素对农村居民储蓄率变动影响较小,实证结果部分地支持生命周期理论假说。因此,从中短期来看,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储蓄率依然较高,应设计出刺激农民消费、减少储蓄的中短期政策组合,同时从制度层面来理顺农村储蓄资金转化为投资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储蓄率
储蓄决定因素
动态面板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决定因素——基于1995-2005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
80
1
作者
汪伟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3-64,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773073)
文摘
文章运用1995-2005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研究了城镇与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决定因素,并检验了凯恩斯绝对收入理论与永久收入假说(生命周期理论)对中国的适应性。计量结果表明:城镇样本较好地支持了永久收入假说(生命周期理论),农村样本则较好地支持了凯恩斯理论。长期收入增长率是居民储蓄率的基本决定因素,高增长是高储蓄的主要原因。另外,居民储蓄的行为模式、人口年龄结构、社会保障制度、不确定性、信贷约束以及地区差异都是居民储蓄率的重要决定因素,但这些因素对城镇与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城镇居民储蓄率
农村居民储蓄率
储蓄决定因素
动态面板
Keywords
urban
household
saving
rate
rural
household
saving
rate
determinants
of
saving
dynamic
panel
分类号
F045.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1997~2008——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20
2
作者
沈坤荣
谢勇
机构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1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研究"(71073076)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07&ZD009)资助
文摘
本文在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模型与预防性储蓄理论的框架内,使用1997~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动态系统广义矩的估计方法对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持久收入的增加和储蓄惯性显著提高了城镇居民的储蓄率,并且以上两方面因素可以对1997~2008年间城镇居民储蓄率增幅中的大部分进行解释;但与传统的LC-PIH模型不同,少儿抚养比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通过降低不确定性,从而显著降低了城镇居民储蓄率,而就业的市场化程度却产生了与之相反的影响。但公共支出的结构、通货膨胀率以及实际利率没有对城镇居民储蓄率产生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城镇居民储蓄率
影响因素
动态面板数据
系统广义矩
Keywords
Urban
household
saving
rate
determinants
dynamic
panel
data
System GMM
分类号
F830.48 [经济管理—金融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生命周期模型的农户储蓄变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胡士华
机构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数理统计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6-563,共8页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8BJY146)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1&ZD047)资助
文摘
运用1997-2006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农村居民储蓄率变动的决定因素,并检验了永久收入假说(生命周期理论)对中国农村居民的适应性。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家庭储蓄率持续攀升以及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居民储蓄习惯(滞后储蓄率)、收入增长率、实际利率和宏观经济波动;但与人口年龄结构相关的因素对农村居民储蓄率变动影响较小,实证结果部分地支持生命周期理论假说。因此,从中短期来看,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储蓄率依然较高,应设计出刺激农民消费、减少储蓄的中短期政策组合,同时从制度层面来理顺农村储蓄资金转化为投资的渠道。
关键词
农户储蓄率
储蓄决定因素
动态面板
Keywords
rural household saving rate determinants of saving dynamic panel
分类号
O212 [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决定因素——基于1995-2005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
汪伟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8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1997~2008——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沈坤荣
谢勇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0
原文传递
3
基于生命周期模型的农户储蓄变动机制研究
胡士华
《数理统计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