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制定策略研究
1
作者 李畅 王思思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09,共6页
在中国海绵城市建设不断推进的当下,优化海绵城市建设核心指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制定策略对于平衡海绵城市建设的合理性与成本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传统工程策略叠加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一阶变化率曲线进行经济性分析,并通过径流污染控... 在中国海绵城市建设不断推进的当下,优化海绵城市建设核心指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制定策略对于平衡海绵城市建设的合理性与成本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传统工程策略叠加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一阶变化率曲线进行经济性分析,并通过径流污染控制及排水管道设计目标进行验证,形成了一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3+2”指标制定策略,即综合考虑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图、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其一阶变化率曲线关系图、城市开发后自然水文条件接近开发前的原则,以及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排水管道设计目标的关系、与径流污染控制目标的关系;最后在宁波市海绵城市建设中付诸应用。结果表明:该策略提升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的合理性与经济性;根据该策略,宁波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制定为75%时,可实现工程合理前提下的海绵城市建设成本效益最大化。研究成果可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海绵设施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径流污染控制 宁波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架快速路雨水径流近零排放控制目标研究
2
作者 黄伟祥 张倩 徐弯弯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5年第3期154-159,共6页
针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一般仅解决小雨水平径流的问题,为提高道路雨水渗蓄量,降低市政管网进水量,以无锡高架快速路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了不同横断面类型和0.5~5 a一遇降雨条件下,中分带、侧分带和人行道绿化带实现雨水径流零排放所需的... 针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一般仅解决小雨水平径流的问题,为提高道路雨水渗蓄量,降低市政管网进水量,以无锡高架快速路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了不同横断面类型和0.5~5 a一遇降雨条件下,中分带、侧分带和人行道绿化带实现雨水径流零排放所需的海绵设施量。分析得到:对于大于等于6 m宽的中分带,通过设置生物滞留带可达到5 a一遇零排放;对于2.5 m宽侧分带,组合设置下凹式绿地和生物滞留带时可达到5 a一遇零排放,但每公里建设费用最大需要增加158万元;对于2 m宽绿化带,如果仅设置生态树池或下凹式绿地,难以达到零排放,为实现5 a一遇零排放,最大需要利用红线外7.5 m宽绿地。最后,综合提出了无锡市各类型高架快速路的推荐雨水径流近零排放控制目标,为海绵城市建设升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快速路 海绵设计 雨水径流零排放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在工业建筑项目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昌津 《山西建筑》 2025年第4期117-121,共5页
针对城市面临雨水排水不畅、径流污染、内涝灾害频繁发生的情况,结合某工业项目,提出了海绵城市的理念,并对各汇水分区的现状、技术适应性及布局、径流组织做了深入分析,介绍了海绵城市的设施布局及措施,实践证明,海绵城市的应用实现了... 针对城市面临雨水排水不畅、径流污染、内涝灾害频繁发生的情况,结合某工业项目,提出了海绵城市的理念,并对各汇水分区的现状、技术适应性及布局、径流组织做了深入分析,介绍了海绵城市的设施布局及措施,实践证明,海绵城市的应用实现了源头雨水尽可能的在厂区内消纳,减少外排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工业建筑 径流控制 污染削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年径流污染控制率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静 郑浩通 刘正乾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40-148,共9页
【目的】年径流污染控制率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核心控制指标,对指导海绵设施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但其设计计算过程中的计算方法与公式存在不统一或不合理的问题,须探究更适用于实际工程的计算公式。【方法】梳理了国内外对于海绵设施污染... 【目的】年径流污染控制率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核心控制指标,对指导海绵设施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但其设计计算过程中的计算方法与公式存在不统一或不合理的问题,须探究更适用于实际工程的计算公式。【方法】梳理了国内外对于海绵设施污染物去除率的取值来源与计算方法,分析了目前工程设计中单一海绵设施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取值和地块污染平均去除率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对比不同地区雨水管理径流控制指标,从定义出发推导更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小尺度流域的计算方法。【结果】在建筑与小区等小尺度流域的设计中,与其他三种地块海绵设施对悬浮物的平均去除率的算法相比,采用海绵设施的有效汇水面积进行加权平均计算会更加合理;而在年径流污染控制率的计算中,引入累积污染物负荷率与累积径流体积率比例,将其转化为年平均径流污染量控制率与污染物平均去除率的乘积进行计算会更加合理。【结论】对于年径流污染控制率的计算应该积极开展试验或数值模拟,并形成适合国内实际情形的数据库。应该提高设计人员对源头海绵设施污染物去除过程的认知,避免在建筑与小区等小尺度流域的设计计算中采用不合适的公式而引起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建筑与小区 径流污染 低影响开发 年径流污染控制率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悬浮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措施下降雨径流模拟及污染物削减率评价
5
作者 康永德 李伟 +1 位作者 许尔文 任小凤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9,共12页
【目的】为探明海绵措施对降雨径流的削减效果和污染物削减能力,以固原市23 km2海绵试点区为研究对象,模拟不同重现期下海绵措施实施前后降雨径流及污染物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高精度地形、GPU加速技术,构建适用于固原市洪涝模拟的... 【目的】为探明海绵措施对降雨径流的削减效果和污染物削减能力,以固原市23 km2海绵试点区为研究对象,模拟不同重现期下海绵措施实施前后降雨径流及污染物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高精度地形、GPU加速技术,构建适用于固原市洪涝模拟的水文水动力模型。【结果】结果表明:(1)不同降雨情景下,实施海绵措施后,年径流控制率提高16%~20%,污染物削减率均在98%左右。(2)降雨雨型对径流总量控制率影响明显,小雨量时,大部分降雨被留在当地。(3)模型模拟结果为海绵措施布置提供了指导依据,2号积水点建议布设路旁植草沟和渗井,以减少主干道往该处汇流的水量;3号积水点建议完善排水管网;6号积水点建议布设植草沟及滞留溏;10号积水点建议在西侧主干道布设生态植草沟、透水性路面。【结论】构建了适用于固原市的洪涝模型,可实现海绵措施布置对降雨径流和污染物削减率的模拟,为该城市雨洪管理和城市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水动力模型 海绵措施 降雨 污染物削减 径流控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城市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李欣怡 侯精明 +4 位作者 潘占鹏 景静 王添 周庆诗 董欣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33,共8页
为探究城市下垫面局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城市水文过程的影响,采用高效高精度城市雨洪模型(GAST)耦合管网模型(SWMM),模拟不同降雨重现期下动态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单块无下渗土地C_(1)、多块组合无下渗土地C_(2)、单块裸土地C_(3)、单块... 为探究城市下垫面局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城市水文过程的影响,采用高效高精度城市雨洪模型(GAST)耦合管网模型(SWMM),模拟不同降雨重现期下动态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单块无下渗土地C_(1)、多块组合无下渗土地C_(2)、单块裸土地C_(3)、单块草地C_(4)和单块林地C_(5))对城市地表积水、管网排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局部原始土地利用类型(B1)在小降雨重现期下降低了城市积水量,而在大降雨重现期下改变土地下渗面积和区域位置无法进一步减少积水,此时则需考虑非工程措施的极端暴雨应对模式。不同动态规划区域下渗强度导致管网排口流量增幅不同(C_(2)>C_(1)>C_(3)>C_(4)>C_(5)),隔渗能力越强对管网排口流量增幅影响越大,而管网径流控制率则呈相反趋势。结合对积水量的影响可知,增加下垫面下渗能力并结合排水系统可进一步降低城市内涝风险和管网排水负荷,且管网径流控制率同样可以作为评估动态规划可行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模型 动态规划 地表积涝 管网流量 径流控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给水厂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煜溪 杨媛媛 邵磊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13,77,共7页
为应对因雨水径流量改变而导致的水安全问题,以合肥某给水厂为例,探讨利用低影响开发技术调节厂区径流的可能性,并建立基于SWMM的水文模型,校核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分散式布设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绿色屋顶、透水铺装4种LID措施,在5 ... 为应对因雨水径流量改变而导致的水安全问题,以合肥某给水厂为例,探讨利用低影响开发技术调节厂区径流的可能性,并建立基于SWMM的水文模型,校核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分散式布设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绿色屋顶、透水铺装4种LID措施,在5 a重现期内,厂区地表径流削减率平均值达到61.95%,地表下渗率平均提高36.90%,洪峰流量平均减小73.59%,节点积水量平均减少79.74%,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7.27%,比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提高2.27%,降低了厂区内涝风险,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给水厂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暴雨洪水管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地基于容积法的海绵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8
作者 徐云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2期135-137,共3页
海绵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规划理念,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介绍了一种海绵城市设计计算的方法,并提供了参考指导,以帮助其他项目进行海绵城市设计。通过对一座城市的案例研究,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显示,通... 海绵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规划理念,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介绍了一种海绵城市设计计算的方法,并提供了参考指导,以帮助其他项目进行海绵城市设计。通过对一座城市的案例研究,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显示,通过合理的海绵城市设计,可以显著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并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年径流面源污染削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MIKE21耦合模型的圩区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估研究
9
作者 郭海星 杨建 +2 位作者 戴青松 徐强强 谭虎星 《市政技术》 2024年第10期164-172,180,共10页
该研究基于SWMM模型和MIKE21模型的耦合使用,针对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进行了水文和水质的综合评估。通过SWMM模型模拟陆地雨洪管理和MIKE21模型模拟湖泊水动力及水质,实现了两模型在水动力水质模块中的耦合,主要分析... 该研究基于SWMM模型和MIKE21模型的耦合使用,针对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进行了水文和水质的综合评估。通过SWMM模型模拟陆地雨洪管理和MIKE21模型模拟湖泊水动力及水质,实现了两模型在水动力水质模块中的耦合,主要分析了雨洪控制、径流减量、污染负荷减少以及水质的改善。研究结果显示,模型拟合精度高(MSE为0.787,MAPE为6.72%),表明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出海绵城市建设的效果。实施海绵设施后,徐圩新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6.92%,面源污染负荷由80%降至40%,湖泊的最高水位降低了0.02 m,水质得到显著改善。这一耦合模型的应用有效评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为类似区域提供了科学的技术参考和实践指导,对促进区域水安全和水环境持续改善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 MIKE21 海绵城市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面源污染削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建设中若干水文学问题的研讨 被引量:93
10
作者 夏军 石卫 +1 位作者 王强 邹磊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针对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以水循环为纽带、将城市暴雨-径流、水污染治理和城市生态绿地、湿地建设与市政建设(排水、排污)规划管理联系为一体的"城市水系统"的概念与方法。基于水文学原理,分析了目前海绵城... 针对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以水循环为纽带、将城市暴雨-径流、水污染治理和城市生态绿地、湿地建设与市政建设(排水、排污)规划管理联系为一体的"城市水系统"的概念与方法。基于水文学原理,分析了目前海绵城市建设中最为关键、也是质疑较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概念,指出现行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计算实质是年降水总量控制率。如果回归到水文学概念,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就必须与水文系统响应的增益因子,即径流系数建立内在的联系;需要研究径流系数并非常数,而是与土壤湿度、降水强度和下垫面组合的时变非线性理论问题。此外,对比分析了现行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措施和改进后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之间的关系,深入剖析了"城市看海"发生的条件与风险。最后就海绵城市建设与规划的水文学基础亟待改进的方面:径流系数非线性、区分自然条件和城市化后的蓄水量变化的差别、考虑河湖水系调蓄和陆地蒸散发、与流域大海绵调控结合、风险管理等,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未来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城市化 水系统 水文学 总径流控制率 低影响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某车辆段雨洪控制利用方案模拟评估及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世杰 宫永伟 +3 位作者 李俊奇 许可 叶婉璐 李小宁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47,共6页
以北京市某车辆段为研究区域,利用InfoWorksICM城市雨洪综合模型对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按照北京市地方标准《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相关要求进行设计的建设方案进行模拟评估,考核其相关目标的达标情况。针对影响考核目标的各... 以北京市某车辆段为研究区域,利用InfoWorksICM城市雨洪综合模型对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按照北京市地方标准《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相关要求进行设计的建设方案进行模拟评估,考核其相关目标的达标情况。针对影响考核目标的各因素提出不同改进措施,在现设计方案基础上提出9种不同改造方案,进行模拟分析,从中选出满足考核目标要求的优化方案,以期为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及方案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雨水控制利用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内涝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设计降雨量与不透水地面分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勇翔 刘强 +3 位作者 王希 赵耀龙 王建斌 熊家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0-104,共5页
为给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确定了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降雨量并对主城区下垫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50%、80%和85%时,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分别为6.76 mm、17.43 mm和21.22mm.设计降雨量为21.22mm... 为给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确定了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降雨量并对主城区下垫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50%、80%和85%时,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分别为6.76 mm、17.43 mm和21.22mm.设计降雨量为21.22mm时,海绵城市建设可实现对全年87.14%的降雨场次地表径流有效控制的目标.主城区中,莲湖区、碑林区和新城区的不透水地表面积为90%左右,城市内涝的风险和促渗难度较大.结合西安市湿陷性黄土的地质条件,建议建立连续渗透体系;对既有街区,海绵城市建设应优先从公园绿地海绵化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α) 设计降雨量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动、生态、生机”理念的海绵城市规划实践——以上海张家浜楔形绿地规划设计为例 被引量:19
13
作者 施萍 郭羽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9-62,共4页
针对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水循环为纽带、将城市暴雨-径流、水污染治理和城市生态绿地、湿地建设与市政建设规划管理联系为一体的概念与规划方法在国内外各地都有所应用。综合考虑区域防洪排涝、面源污染负荷削减与生态景观... 针对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水循环为纽带、将城市暴雨-径流、水污染治理和城市生态绿地、湿地建设与市政建设规划管理联系为一体的概念与规划方法在国内外各地都有所应用。综合考虑区域防洪排涝、面源污染负荷削减与生态景观,编制了张家浜楔形绿地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提出以生动社区、生态绿地、生机河流为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因地制宜将多种LID措施进行组合,对单个地块都实现了指标的管理与控制,并用SWMM模型预估该地区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结果表明该规划预计可取得较好成效,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由61.2%上升至80.4%,进入河道的洪水峰值削减量2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水系统 水生态 总径流控制率 面源污染负荷 设计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规划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车琼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1-54,共4页
海绵城市建设的控制目标包括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和径流污染控制。其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总量控制、峰值控制和污染控制的实施载体,是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的集中体现。在不同层次的海绵城市规划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落实年径流总量... 海绵城市建设的控制目标包括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和径流污染控制。其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总量控制、峰值控制和污染控制的实施载体,是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的集中体现。在不同层次的海绵城市规划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落实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是近年来海绵城市规划编制的重要探索内容。采用多因子权重综合评分法,根据研究区域的不同特点和尺度,确定不同的评分指标及评分权重,综合评估不同区域海绵城市建设的适宜性,差别化落实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指标分解 多因子权重综合评分法 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网格砂基透水砖铺装系统的径流控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俊岭 秦全城 +2 位作者 张玉玉 张雅君 李俊奇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16,共4页
塑料网格砂基透水砖铺装是一种结合网格和透水砖特点的创新型透水铺装,对其径流控制方面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塑料网格砂基透水砖道路比普通道路产流时间延长10~45min。各重现期下塑料网格砂基透水砖道路和普通道路的产... 塑料网格砂基透水砖铺装是一种结合网格和透水砖特点的创新型透水铺装,对其径流控制方面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塑料网格砂基透水砖道路比普通道路产流时间延长10~45min。各重现期下塑料网格砂基透水砖道路和普通道路的产流时间分别介于13~53min和3—8min。1年重现期下,塑料网格砂基透水砖道路比普通道路的产流时间延长约45rain,其对洪峰流量的削减率是32.9%,峰现时间比普道路延迟约20min。当重现期从1年增到100年时,洪峰流量削减率有所降低,同时峰现延迟时间从20min缩短到14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网格砂基透水砖 重现期 径流控制 洪峰流量削减率 峰现延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降水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若子 轩春怡 +2 位作者 王冀 杜吴鹏 王华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3年第3期154-160,共7页
利用气象观测站降水数据,分析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区域日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编制了适用于副中心的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最后计算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控制目标指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结果表明:研究区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降水量最多与... 利用气象观测站降水数据,分析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区域日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编制了适用于副中心的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最后计算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控制目标指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结果表明:研究区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降水量最多与最少年差值可达684.0 mm,年内降水量分布不均,汛期6—9月降水量(415.3 mm)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5%。汛期降水量、强度和频次的日变化均为单峰位相,降水量和降水强度位相分布特征一致,主峰值出现在22时,主谷值出现在12时,降水频次主峰值出现在04时,主谷值出现在14时。降水量和强度的多年变化趋势在大部分时刻是一致的,均在凌晨和下午时间段呈增加和变强的特点,在上午、中午和夜间有减少和减弱的特点。空间分布上,北京市副中心北部地区降水量峰值大都出现在夜间,南部地区降水量峰值大都出现在清晨。对比新编暴雨强度公式和现行公式结果,当重现期越大时,新编公式对应的降水强度就越大。新编公式更加适应未来极端降水频发背景下的海绵城市设计和建设,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指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0%和85%时,对应的设计降水量为27.6 mm和33.9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日变化 暴雨强度 年径流总量 控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河网地区海绵城市规划方法探索 被引量:3
17
作者 施萍 郭羽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66,共5页
针对典型的平原河网城市——靖江市的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文化的"五水"问题,遵循实事求是的需求分析、总体统筹空间格局、因地制宜制定分区建设等原则,综合考虑靖江市区域(或场地、地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中... 针对典型的平原河网城市——靖江市的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文化的"五水"问题,遵循实事求是的需求分析、总体统筹空间格局、因地制宜制定分区建设等原则,综合考虑靖江市区域(或场地、地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中心城区绿化率等控制指标,编制了靖江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对中心城区的主要规划建设区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分区的划定,制订了相应的城市分区控制指标,将雨水花园、雨水湿地、植草沟等海绵城市措施进行组合,为推动靖江市向海绵城市模式转型提供了规划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城市水系 水生态 径流控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义市海绵城市规划措施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任毅 王贤平 +3 位作者 汪祥静 施晔 杨戴思 李韩笑 《人民珠江》 2016年第2期22-25,共4页
在分析兴义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综合径流系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规划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各项规划措施,并对实施预期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试点区下垫面解析后经加权平均计... 在分析兴义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综合径流系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规划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各项规划措施,并对实施预期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试点区下垫面解析后经加权平均计算,规划范围综合径流系数为0.59;2试点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设为80%,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为27.7 mm;3试点区基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通过渗透工程、滞留工程、调蓄工程、净化工程、回用工程及利用工程等手段,形成"一园四区,多点滞蓄,水网通达",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海绵系统;4渗透工程发挥了海绵城市的核心作用,在年径流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中渗透工程可分担的雨水控制量比例达到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规划措施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绿地土壤渗透性调查及改良 被引量:25
19
作者 卫熹 唐宁远 李田 《净水技术》 CAS 2011年第4期78-83,共6页
该文研究了上海市不同功能区公共绿地土壤的渗透性,并分析了草地和种植灌木土壤渗透性的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上海市绿地土壤的渗透性差异较大,一般来说,草地土壤渗透系数小于灌木土壤的渗透系数,主要是因为草地压实现象普遍... 该文研究了上海市不同功能区公共绿地土壤的渗透性,并分析了草地和种植灌木土壤渗透性的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上海市绿地土壤的渗透性差异较大,一般来说,草地土壤渗透系数小于灌木土壤的渗透系数,主要是因为草地压实现象普遍,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下降,而灌木区受到踩踏的程度低、根系能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因而渗透性能较好。通过实验室土壤渗透性改良试验,确定了通过添加改良基质使土壤达到国外生物滞蓄系统渗透速率要求的具体方法,为构建符合上海地方特色的生物滞蓄系统的种植/渗滤层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渗透速率 土壤改良材料 径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建设中厦门某新建中学校区设计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田海涛 《建筑节能》 CAS 2018年第6期121-123,共3页
厦门市是第一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市,校园将是海绵城市控制目标的重要实现载体。通过对低影响开发在建设海绵校园中的应用研究,强化雨水径流水质、流量控制及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意识,推进我国海绵高校的建设发展。在厦门某学校的... 厦门市是第一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市,校园将是海绵城市控制目标的重要实现载体。通过对低影响开发在建设海绵校园中的应用研究,强化雨水径流水质、流量控制及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意识,推进我国海绵高校的建设发展。在厦门某学校的设计过程中,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校园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下沉式绿地 植草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