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汉时期乡村借贷新探
1
作者 马新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7,共13页
秦汉乡村借贷既非古典借贷,亦非严格意义上的高利贷,它只是被当时乡村社会所普遍接受的特有借贷形式。这一借贷形式具有较强内循性,多以乡村居民间借贷为主,富商大贾以及城市商业资本难以介入;也有较强应急性,多是乡村居民生存急需时的... 秦汉乡村借贷既非古典借贷,亦非严格意义上的高利贷,它只是被当时乡村社会所普遍接受的特有借贷形式。这一借贷形式具有较强内循性,多以乡村居民间借贷为主,富商大贾以及城市商业资本难以介入;也有较强应急性,多是乡村居民生存急需时的借贷行为,经营性或扩大再生产的借贷颇为少见;还有较强行政性,王朝官方既是重要放贷方,又是监管者与仲裁人,直接介入乡村经济事务。这些特点减少了商品经济对乡村社会的冲击,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乡村社会发展与繁荣。但是,从长时段视角看,它也影响乡村社会对外来经济要素的接纳,制约乡村社会进一步发展,使其长期处于简单再生产的循环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乡村社会 借贷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吴田租标准及其与汉晋田租制度的因革关系
2
作者 周国林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51,共11页
走马楼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记载了多种田租征收标准,因每年定收田的比例不同,导致实际征收时的亩租额差别极大。根据考证,嘉禾四年(235)实际征收的亩租额约为0.24斛,五年(236)实际征收的亩租额约为0.714斛。由于临湘田租标准是在长... 走马楼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记载了多种田租征收标准,因每年定收田的比例不同,导致实际征收时的亩租额差别极大。根据考证,嘉禾四年(235)实际征收的亩租额约为0.24斛,五年(236)实际征收的亩租额约为0.714斛。由于临湘田租标准是在长时段的变动中实现动态平衡的,故取两年的平均值0.474斛作为临湘嘉禾年间田租的大致标准。对荆州区域内战国到晋朝的田租标准、北方区域内汉魏时期的田租标准分别考述后,将孙吴临湘田租标准与之比较。从比较中发现,在从汉到晋的田租变动中,存在着由低转高的趋势,孙吴与北方区域的增税总体上是同步的。孙吴虽然存在租入过重的现象,却没有发展到某些研究者所判断的那种严重程度。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加之南北双方的相互制约因素,孙吴田租高于汉代和曹魏田租七八倍是不可能的事。吴简为田租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但不可轻言“改革”和“改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吴 亩租额 汉晋田租 因革关系 走马楼吴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如何“看图说话”——以韩休墓乐舞壁画研究为例
3
作者 王军 《北方音乐》 2025年第1期60-66,共7页
音乐史研究需要包括音乐图像在内的多方材料的汇入。视觉化的音乐图像潜藏着所处时代的形态特征和历史文化认同。如何在研究中“看图说话”,处理好图与文之间的关系,文章以唐韩休墓中的乐舞壁画研究为例,试析之。
关键词 古代音乐史 韩休墓 乐舞壁画 图文关系 “看图说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对立到融通:经史关系研究的视角转换与范式重构
4
作者 黄海涛 《长春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60-66,共7页
经史关系研究领域有一种很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经学和史学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但对照经学和史学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这种对立关系其实并不存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观点,主要原因是古代有关经史关系的讨论一直集中在经史尊卑问题上,“... 经史关系研究领域有一种很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经学和史学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但对照经学和史学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这种对立关系其实并不存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观点,主要原因是古代有关经史关系的讨论一直集中在经史尊卑问题上,“经学盛则史学衰”实质上是这类传统议题的延续。当前研究经史关系问题,不能局限在比高下、较盛衰的传统研究范式中,必须及时转换研究视角,把关注点放在经史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经史关系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满汉关系研究综述
5
作者 刘小萌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24,共20页
清朝统治268年,满汉关系始终是影响社会发展进程的一条重要线索。这一线索的演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清朝的兴衰,而且对近代中国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本着详近略远的原则,本文将海内外研究分为四个部分加以综述。第一部分是基础研... 清朝统治268年,满汉关系始终是影响社会发展进程的一条重要线索。这一线索的演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清朝的兴衰,而且对近代中国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本着详近略远的原则,本文将海内外研究分为四个部分加以综述。第一部分是基础研究,梳理研究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第二部分至第四部分包括三个主题:清入关前的满汉关系研究、以八旗制度为中心的满汉关系研究、鸦片战争至辛亥时期的满汉关系研究,附带介绍民国时期满汉关系研究。为推进这项研究,结语从研究时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视野、史料挖掘、概念澄清等六个方面略陈己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八旗 满汉关系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前期鲁魁山地区的治策与“汉夷”关系
6
作者 贾宜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1-77,共7页
滇南鲁魁山地区由于其位于滇南交通扼要且环境复杂,明清之际成为各方政治力量角逐的战略要地。清朝底定中原后为稳定全国局面、恢复发展对当地土司采取相对宽松的扶绥政策,同时也不断通过垦荒、开矿等措施鼓励中原人口向云南转移,然而... 滇南鲁魁山地区由于其位于滇南交通扼要且环境复杂,明清之际成为各方政治力量角逐的战略要地。清朝底定中原后为稳定全国局面、恢复发展对当地土司采取相对宽松的扶绥政策,同时也不断通过垦荒、开矿等措施鼓励中原人口向云南转移,然而鲁魁山地区土司的不断做大,劫掠客商、压榨土民,为祸一方,并最终成为阻碍清初滇南地区发展的主要力量。随后清廷经过对政策与当地实际情况的不断思考与总结,抓住当地“汉夷”、官民之间的矛盾施策,将该地区改土归流进而彻底纳入王朝掌控之中,但“汉夷”双方又在围绕盐、茶等生计而不断爆发出新的冲突,在王朝与地方的力量互动中,清廷通过镇压叛乱、遍施礼教等方式,完成当地“汉夷”格局的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土归流 “汉夷”关系 边疆内地化 移民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秦汉时期廪君蛮与板楯蛮的关系
7
作者 郑芳 《怀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1-65,共5页
史料记载廪君蛮和板楯蛮与巴是有密切关联互动的族群,其中对活动在川东地区的板楯蛮与活动于汉水流域以及鄂西清江流域的廪君蛮关系探讨仍有一定的空间。对板楯蛮与廪君蛮的关系的追溯,可窥见我国历史上各民族多方面的交往交流交融,是... 史料记载廪君蛮和板楯蛮与巴是有密切关联互动的族群,其中对活动在川东地区的板楯蛮与活动于汉水流域以及鄂西清江流域的廪君蛮关系探讨仍有一定的空间。对板楯蛮与廪君蛮的关系的追溯,可窥见我国历史上各民族多方面的交往交流交融,是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进程的历史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时期 廪君蛮 板楯蛮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默记》中狄青与韩琦关系考辨
8
作者 张承莉 宋惠聪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5期265-268,共4页
韩琦与狄青分别是仁宗朝文臣武将的杰出代表,提及狄青的发迹与黯然陨落,韩琦都牵涉其中。两人交际情况在《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等正史中有零散记载,宋人笔记《默记》有专门文字叙述“韩琦狄青事”,后人常以此记载认为狄青与韩琦不... 韩琦与狄青分别是仁宗朝文臣武将的杰出代表,提及狄青的发迹与黯然陨落,韩琦都牵涉其中。两人交际情况在《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等正史中有零散记载,宋人笔记《默记》有专门文字叙述“韩琦狄青事”,后人常以此记载认为狄青与韩琦不睦,韩琦有意打压、猜忌武将出身的狄青。但阅读其他文献,对比考证后,会发现韩琦与狄青亦师亦友、惺惺相惜,并非是简单的文士与武夫相轻相争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默记》 狄青 韩琦 文武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旧仪》所见西汉相府中丞相——属吏的往来方式:兼论“治出于二”与官僚政治
9
作者 侯旭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141,共17页
基于文献、出土图像资料与简牍,对东汉初年卫宏所撰《汉旧仪》中关于西汉时期丞相府内属吏与丞相之间往来的两条记载进行了分析与阐释,揭示了在“文书行政”之外双方日常往来中仪节上的具体要求,指出相府内丞相与属吏之间的上下级关系... 基于文献、出土图像资料与简牍,对东汉初年卫宏所撰《汉旧仪》中关于西汉时期丞相府内属吏与丞相之间往来的两条记载进行了分析与阐释,揭示了在“文书行政”之外双方日常往来中仪节上的具体要求,指出相府内丞相与属吏之间的上下级关系是镶嵌在身体、物品与文辞的仪节中,而非简单的命令—服从。这种关系常被视为“二重君臣关系”,其实与真正的君臣关系有细微而关键的差别。在此基础上对源自宋代,近代以来因西学传入而更趋突出的偏重“理性行政”而忽视“仪式性”的制度史研究思路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旧仪》 丞相—属吏关系 拜谒 官僚政治 礼仪 二重君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甫洲电厂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龙翔 蒋四维 《陕西水利》 2024年第3期19-22,26,共5页
王甫洲电厂水文站位于王甫洲电厂尾水渠内,研究分析汉江新集水利枢纽蓄水后对王甫洲水利枢纽电厂尾水渠的顶托影响。经过一年多的水文测验验证王甫洲电厂提供的实时水位流量数据可靠、精度较高,可作为水文站定线推流的主要依据。在排除... 王甫洲电厂水文站位于王甫洲电厂尾水渠内,研究分析汉江新集水利枢纽蓄水后对王甫洲水利枢纽电厂尾水渠的顶托影响。经过一年多的水文测验验证王甫洲电厂提供的实时水位流量数据可靠、精度较高,可作为水文站定线推流的主要依据。在排除其他外部影响因素后,在电厂发电期内,可利用其水位流量均稳定时的数据建立水位流量的单一线关系。经验证,关系线可以用于推算水文站的旬平均流量、月平均流量以及时段径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甫洲电厂水文站 水位流量关系线 单值化 水文 汉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制度到范式:论汉代文学与图像的经典化
11
作者 李小白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7-65,共9页
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礼乐文明体系的重构,表现出迥异于前代的文化特征,进而铺就了中国两千年传统社会的浓重底色。作为当时最重要的文化形式,汉赋与汉画,彰显着时代主流文化心理、礼仪规范和审美意识的需求,形成了中国文学特定的文... 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礼乐文明体系的重构,表现出迥异于前代的文化特征,进而铺就了中国两千年传统社会的浓重底色。作为当时最重要的文化形式,汉赋与汉画,彰显着时代主流文化心理、礼仪规范和审美意识的需求,形成了中国文学特定的文图关系。“制度名物,容有差殊”,名物是其表象,制度为其核心,以礼仪为纲领的名物制度对其创作起到了刚性约束,使之从题材内容到表达方式都遵从一定的规范与模式。汉赋与汉画成就为后世所承认,并在不断的创作实践中核心内容愈发突显,从而形成经典范式,并最终实现“文质彬彬”理想之达成。这种经典化的范式,对后世文学、艺术创作及文图关系转变影响深远。正确解读汉赋“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之本义,深入分析汉画“图画天地,品类群生”之内涵,是研究汉代文学、图像的前提与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赋 汉画 文图关系 经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谴”制考析
12
作者 何璇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21-25,共5页
“谴”作为汉代官员管理手段,被时代赋予鲜明的特殊性,即“谴”兼有处罚与问责的性质。“谴”作为历史演化的产物,对构建皇权与官僚制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儒家文化进入制度运行的有效实践。总之,“谴”对于帝制初创时期的... “谴”作为汉代官员管理手段,被时代赋予鲜明的特殊性,即“谴”兼有处罚与问责的性质。“谴”作为历史演化的产物,对构建皇权与官僚制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儒家文化进入制度运行的有效实践。总之,“谴”对于帝制初创时期的法律制度、官僚治理制度与皇权构建等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官员管理 君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私关系视角下的东汉私人武力研究
13
作者 常城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30-34,共5页
私人武力主要表现为不受官府控制、服务于私人利益的兵器和部队。私人武力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动因。物质基础包括私有兵器和私人部队,思想动因在于斗殴、复仇等私斗。东汉官府对私人武力的管理也主要立足于上述方... 私人武力主要表现为不受官府控制、服务于私人利益的兵器和部队。私人武力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动因。物质基础包括私有兵器和私人部队,思想动因在于斗殴、复仇等私斗。东汉官府对私人武力的管理也主要立足于上述方面。东汉官府对私有兵器和斗殴的管理较充分,而对私人部队的管理相对不足,对复仇案件的审理亦显得摇摆不定。东汉官府减轻了私人武力对社会治安的冲击,但未能完全制约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私人武力 私有兵器 私人部队 私斗 公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至民国时期粤北瑶汉山场纠纷与政府调控
14
作者 李双 李增辉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1-56,共6页
从清道光五年(1825)到民国元年(1912),连南茅田村的瑶族和连山上吉村虞氏家族围绕相邻山场所有权进行了87年的司法诉讼,期间政府进行了四次调解和判决。从这一系列案件中可以看出瑶族在买卖、继承中形成的契约合同,是官府认定山场划界... 从清道光五年(1825)到民国元年(1912),连南茅田村的瑶族和连山上吉村虞氏家族围绕相邻山场所有权进行了87年的司法诉讼,期间政府进行了四次调解和判决。从这一系列案件中可以看出瑶族在买卖、继承中形成的契约合同,是官府认定山场划界和确权的主要依据;争诉过程中官方主导划定新的界址,并予以书面化,人们在这个过程中对山场的认知细化程度也就越高;政府在裁决中,逐渐采取利益平衡策略,刺激瑶汉民众加大对山林经济的开发力度,以便获取更多的税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北 瑶汉关系 山场纠纷 连山绥瑶直隶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隆水利枢纽运行后汉江下游枯水位变化及长江顶托关系调整
15
作者 温国楠 《水运工程》 2024年第7期117-123,共7页
兴隆水利枢纽蓄水运行后,对坝下游枯水位、水位顶托关系等影响已初步显现。系统分析1970—2022年汉江下游水文站、水位站的流量与水位特征等变化。结果表明,汉江兴隆水利枢纽运行后,坝下游各站同流量的枯水位均表现为累积性下降态势,越... 兴隆水利枢纽蓄水运行后,对坝下游枯水位、水位顶托关系等影响已初步显现。系统分析1970—2022年汉江下游水文站、水位站的流量与水位特征等变化。结果表明,汉江兴隆水利枢纽运行后,坝下游各站同流量的枯水位均表现为累积性下降态势,越向下游减幅越小。当汉川—汉口段和仙桃—汉口段水面比降分别低于0.020‰和0.025‰时,长江水位顶托作用显著影响汉川站及仙桃水文站的水位;当水面比降高于0.060‰和0.065‰时,长江水位顶托作用未影响汉川站水位和仙桃水文站。2013—2022年与2003—2012年相比,汉川—汉口段和仙桃—汉口段比降高于0.060‰和0.065‰的时间为增大态势,即2013—2022期间汉江和长江水情组合有利于汉江下游航道水深条件的稳定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水利枢纽 汉江下游 同流量的枯水位 水位顶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許叔重之重當讀平聲考
16
作者 徐有聲 張興飛 徐朝東 《文献语言学》 2024年第1期253-264,287,共13页
許慎之字“叔重”之“重”的讀音,向來讀作去聲。通過對先秦兩漢語料的綜合分析,文章認爲“重”字當讀平聲。語音上,東漢人名謡諺四七韻腳字均同調相押,則“五經無雙許叔重”之雙、重當皆讀平聲;故訓中,漢以前未見“重”訓“慎”,而“... 許慎之字“叔重”之“重”的讀音,向來讀作去聲。通過對先秦兩漢語料的綜合分析,文章認爲“重”字當讀平聲。語音上,東漢人名謡諺四七韻腳字均同調相押,則“五經無雙許叔重”之雙、重當皆讀平聲;故訓中,漢以前未見“重”訓“慎”,而“慎”訓“重”之孤例在相關意義的語詞中,陸德明、顔師古均注爲平聲,其語義來源可能是因東漢時常用複合詞“重慎”而沾染的“慎”義,該詞中“重”也讀平聲。“慎重”一詞不見於中古漢語之前的文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慎 平聲 兩漢謡諺 音義關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西汉官员投降匈奴问题的初步考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崔明德 庄金秋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5-77,共13页
从汉朝官员投降匈奴的情况看,既有受皇帝猜忌和政治迫害而投降匈奴者,又有出使匈奴时主动投降者,也有出使匈奴遭到扣留而被迫投降者,还有兵败主动投降者或被迫投降者。尽管各类官员投降匈奴的具体原因和途径不尽相同,但都与汉匈军事实... 从汉朝官员投降匈奴的情况看,既有受皇帝猜忌和政治迫害而投降匈奴者,又有出使匈奴时主动投降者,也有出使匈奴遭到扣留而被迫投降者,还有兵败主动投降者或被迫投降者。尽管各类官员投降匈奴的具体原因和途径不尽相同,但都与汉匈军事实力的变化、汉朝恶劣的政治环境、匈奴单于的积极争取以及匈奴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有关。对汉朝官员投降匈奴的问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宜对他们全盘否定,也不宜全盘肯定。应该一方面要明确指出他们的危害,另一方面也要客观分析他们投降的背景,同时还要客观认识他们对匈奴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匈奴 投敌行为 汉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尾寒羊微卫星与RAPD标记的研究 被引量:44
18
作者 杜立新 曹顶国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41-1044,共4页
小尾寒羊是世界上具有非季节性发情和多胎特性的高繁殖率绵羊品种之一。选择 4个位于绵羊 6号染色体上且与FecB基因紧密连锁的微卫星标记 ,对小尾寒羊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后 ,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各等位基因片段对产羔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 小尾寒羊是世界上具有非季节性发情和多胎特性的高繁殖率绵羊品种之一。选择 4个位于绵羊 6号染色体上且与FecB基因紧密连锁的微卫星标记 ,对小尾寒羊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后 ,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各等位基因片段对产羔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等位基因OarJ1A 5、OarJ1A 1 0、BM1 4 3 1 2和OarHH5 5 1 1可以作为小尾寒羊多胎位点的分子标记。从 1 0 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1 8条引物 ,对小尾寒羊、大尾寒羊、洼地绵羊、滩羊等 4个绵羊品种和鲁北山羊的基因组进行扩增 ,共扩增出 1 4 6条带 ,其中 94条表现出多态性 ,占 6 4 6 % ,同时扩增出每个品种的特异性条带。采用Nei氏标准距离和NJ聚类分析对不同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4个绵羊品种亲缘关系很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尾寒羊 微卫星 RAPD 遗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匈“和亲”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戈 郭平梁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1-128,共8页
近年来,在汉代民族和亲的研究中出现了一种“新观点”,认为汉匈和亲,并“不包含婚姻的意思”,汉对匈的馈赠是经济“赔偿”、“赔款”,汉嫁女与匈并约为兄弟是“政治赔偿”。本文以大量的史实为依据,辨明了汉匈和亲中的一系列问题,认为... 近年来,在汉代民族和亲的研究中出现了一种“新观点”,认为汉匈和亲,并“不包含婚姻的意思”,汉对匈的馈赠是经济“赔偿”、“赔款”,汉嫁女与匈并约为兄弟是“政治赔偿”。本文以大量的史实为依据,辨明了汉匈和亲中的一系列问题,认为“新观点”的谬误在于以现代国际间的和平条约简单地比附汉匈和亲。应当从历史事实出发,还汉匈和亲以本来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匈和亲 政治联姻 经济赔偿 政治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汉匈关系的角度探讨汉匈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变迁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静 李丽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2-66,共5页
本文试从民族心理学视角出发,阐释汉匈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变迁。先秦至秦汉时期,是汉匈民族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汉匈分别在生态—经济方式、政权体系、思想文化等方面形成不同的体系,并随着双方战争、互市、和亲等交往的深入促成了... 本文试从民族心理学视角出发,阐释汉匈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变迁。先秦至秦汉时期,是汉匈民族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汉匈分别在生态—经济方式、政权体系、思想文化等方面形成不同的体系,并随着双方战争、互市、和亲等交往的深入促成了汉匈民族意识的最终形成。民族意识形成之后并非一成不变,尤其是在西汉后期开始,匈奴的经济方式、政治实体性质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并受到汉文化的深层次影响,民族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当然,汉民族意识也在这一时期随着民族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发生了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匈奴 民族意识 形成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