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药采收加工过程中非药用部位及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胡业慧 段凯露 +2 位作者 梅显贵 徐凌峰 范圣此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2期374-380,共7页
山药在我国分布广、产量大,是应用广泛的药食同源品种。在山药采收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非药用部位及副产物(如山药茎、叶、皮、珠芽等),只能作为垃圾被遗弃、掩埋或焚烧,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综述山药皮、茎、叶和珠芽的化学... 山药在我国分布广、产量大,是应用广泛的药食同源品种。在山药采收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非药用部位及副产物(如山药茎、叶、皮、珠芽等),只能作为垃圾被遗弃、掩埋或焚烧,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综述山药皮、茎、叶和珠芽的化学成分及其综合利用研究进展,以期为山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非药用部位 副产物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馆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再生性保护与价值释放——基于中医药古籍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崔海英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5,共6页
通过调查统计河南省各类图书馆、文博单位等中医药古籍资源存藏、保护、整理和利用情况,分析河南省中医药古籍资源馆藏开发整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领导与统筹”“深入挖掘整理河南省中医药古籍资源”“确... 通过调查统计河南省各类图书馆、文博单位等中医药古籍资源存藏、保护、整理和利用情况,分析河南省中医药古籍资源馆藏开发整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领导与统筹”“深入挖掘整理河南省中医药古籍资源”“确定重点保护对象,推进中医药古籍多层级保护”“加大中医药古籍保护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中医药古籍艺术与文化价值的发掘与传播”等推动河南省中医药发展的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馆藏资源 中医药古籍 古籍整理 古籍保护 古籍利用 再生性保护 价值增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试卷分析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以“中药资源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课程为例
3
作者 黄雅琴 宋敏 +2 位作者 刁婷婷 李尽哲 李自刚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8期126-129,132,共5页
定量分析了信阳农林学院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2019级2个班级的“中药资源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课程期末考试的结果,评估了基于“三个阶段+三个目标+两性一度+认知提升”模式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质量,为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考试试... 定量分析了信阳农林学院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2019级2个班级的“中药资源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课程期末考试的结果,评估了基于“三个阶段+三个目标+两性一度+认知提升”模式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质量,为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考试试卷质量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整套试卷难度系数为0.78,区分度为0.51,信度系数为0.94。以中药资源为原料的食品开发这一知识单元的得分率最高,达92.25%。可见,该试卷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可信有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质量可靠,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资源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教学改革 试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医疗资源供需协调发展现状及提升路径——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雨璇 刘霞 +2 位作者 谭浩 周佳佳 王军永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57,共6页
目的:分析我国中医医疗资源供需协调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各省中医医疗资源配置与服务利用的耦合协调度为结果变量,选择7个条件变量,开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研究。结果:我国中医医疗资源供需耦合协调度的地区间和地区... 目的:分析我国中医医疗资源供需协调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各省中医医疗资源配置与服务利用的耦合协调度为结果变量,选择7个条件变量,开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研究。结果:我国中医医疗资源供需耦合协调度的地区间和地区内差异较大;中医医院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两个条件变量是构成影响结果变量耦合协调度的必要条件,5种条件组态可以促进中医医疗资源配置与服务利用的协调发展。结论:我国中医医疗资源供需耦合协调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医医疗资源配置驱动路径、中医医疗资源配置与服务利用融合型驱动路径、中医医疗服务利用主导型驱动路径,可以推动中医医疗资源供需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院 资源配置 服务利用 耦合协调发展 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5
作者 董孝斌 肖晓民 +7 位作者 乔宇萱 高旺盛 陈源泉 陈传宏 王朔 郑文科 张俊华 张伯礼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7,共10页
中药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产业之一,落实“双碳”目标、实施高质量发展是重要趋势,因而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的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兼具理论探讨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角度出发,分析了中药... 中药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产业之一,落实“双碳”目标、实施高质量发展是重要趋势,因而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的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兼具理论探讨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角度出发,分析了中药产业发展现状,讨论了中药产业碳中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明晰了资源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生态种植模式推广力度不足、中药产业碳足迹路径不明确、绿色低碳产业链有待完善、与关联产业协同发展薄弱等中药产业低碳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研究认为,加强中药产业碳足迹研究、研发低碳中药生产技术、探索多样中药生态农业技术是碳中和背景下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需要着重实施7个方面举措:完善中药产业支持政策、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推动中药产业低碳化、发挥标准赋能作用,创新研发农用与饲用中药、提高中药资源利用效率,发展中药资源循环综合利用、挖掘中药减碳潜力,构建中药产业低碳链条、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构建中药产业多方参与发展路径、聚集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素,建立中药产业发展示范区、推动中药产业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产业 碳中和 高质量发展 碳足迹 生态种植 资源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矿物药资源调查结果分析
6
作者 徐智玮 马晓辉 +4 位作者 王双玺 奥·乌力吉 晋玲 陈文娟 贾守宁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9期1452-1461,共10页
目的:调查、分析并总结西北地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矿物类中药(以下简称矿物药)资源种类、分布及民族用药现状,为西北地区矿物药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和实地调研... 目的:调查、分析并总结西北地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矿物类中药(以下简称矿物药)资源种类、分布及民族用药现状,为西北地区矿物药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西北地区矿物药资源进行研究,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次普查通过文献调研了矿物药92种、实地调研了矿物药44种,经合并去重共调查到矿物药103种;分析总结了西北地区矿物药资源变迁情况,其中33种常见矿物药在西北地区有应用历史且在当地有分布;矿物药在不同民族使用过程中存在单用和共用现象,其中中药与蒙古族药、藏族药、维吾尔族药共同使用的品种有24种。结论:基本查清了西北地区矿物药资源的种类与分布,掌握了西北地区矿物药资源变迁原因和矿物药在不同民族间的应用概况,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药 西北地区 资源分布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骨炮制方法变迁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潘艳琼 刘政 +6 位作者 马瑜璐 房方 钱喜龙 周柳 张颖 郑丽文 刘圣金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2期2179-2188,共10页
龙骨为我国中医临床常用的化石类矿物药,具有镇心安神、平肝潜阳、固涩、收敛的功效。以朝代-古籍-炮制方法为节点,以各节点度值进行拓扑分析并排列,构建龙骨炮制方法沿革网络,东晋至清代不同历史时期龙骨的炮制方法有所差异,主要有捣... 龙骨为我国中医临床常用的化石类矿物药,具有镇心安神、平肝潜阳、固涩、收敛的功效。以朝代-古籍-炮制方法为节点,以各节点度值进行拓扑分析并排列,构建龙骨炮制方法沿革网络,东晋至清代不同历史时期龙骨的炮制方法有所差异,主要有捣碎、研末、水飞、炒、烧、煅、淬、浸、煮、蒸等,所用的辅料有酒、醋、盐、黑豆、童便等。记载龙骨炮制方法的古代本草集中于宋代、明代、清代;类似现代明煅法的烧、煅法记载较多,为古代龙骨炮制的主流方法,以醋、酒、盐、酥油、黑豆、童便等为辅料的炮制方法逐渐被淘汰。龙骨的质量控制标准主要包括性状鉴别和理化鉴别,部分地方标准中有钙含量测定和有害物质、杂质、水分的限量要求。目前,龙骨的研究多集中于含有龙骨的复方或方剂的整体研究,在炮制方法、质量控制与分析、安全性、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对龙骨的炮制方法、质量控制与分析技术进行综述,分析龙骨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后期研究展望,以期为龙骨的质量控制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药 龙骨 炮制 质量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参的生物活性及综合利用研究概况 被引量:2
8
作者 毛蕊 丁传波 +5 位作者 张帅 刘兴龙 丁其腾 张影 邵销成 刘文丛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1-16,共6页
红参是人参的炮制品,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的功效。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为人参皂苷、多糖、挥发油等,具有抗癌、抗氧化、延缓衰老、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抗过敏、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红参及其残渣的综... 红参是人参的炮制品,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的功效。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为人参皂苷、多糖、挥发油等,具有抗癌、抗氧化、延缓衰老、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抗过敏、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红参及其残渣的综合利用展开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对红参的生物活性以及其产品和副产品的开发应用进行系统整理和综述,以期为红参及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参 生物活性 药理作用 开发利用 中药研究 再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商管理对中医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探讨
9
作者 张赟 施春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3期62-65,共4页
随着我国中医药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及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中医医院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而迎接此挑战关键在于中医医院的“人力资源”,所以通过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来合理利用并有效培养医学人才势在必行。但目前,我国... 随着我国中医药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及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中医医院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而迎接此挑战关键在于中医医院的“人力资源”,所以通过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来合理利用并有效培养医学人才势在必行。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公立中医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未紧跟中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严重阻碍医院的稳健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医医院要以发展的眼光,将现代企事业单位的重要管理方法之一工商管理,运用到中医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在帮助中医医院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为医院打造优秀人才队伍、对人力资源管理者起到激励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院 人力资源管理 合理利用 医学人才 发展需求 工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复合菌酶添加对中药渣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及发酵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郭田心 阮诗诗 +5 位作者 郭香 詹佳琦 梁秋雨 陈晓阳 周玮 张庆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4-202,共9页
为了探究不同酶制剂和植物乳杆菌(LP)复合添加对中药渣青贮发酵品质动态变化的影响,以中药渣(黄芪、山药、茯苓与柴胡)为原料,LP与酶[纤维素酶(CE)、果胶酶(PE)、木聚糖酶(XY)]分别组合添加处理,并设置空白对照(CK),青贮3、7、15、34 d... 为了探究不同酶制剂和植物乳杆菌(LP)复合添加对中药渣青贮发酵品质动态变化的影响,以中药渣(黄芪、山药、茯苓与柴胡)为原料,LP与酶[纤维素酶(CE)、果胶酶(PE)、木聚糖酶(XY)]分别组合添加处理,并设置空白对照(CK),青贮3、7、15、34 d后分析其青贮发酵品质。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组在青贮34 d后,pH值、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相比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添加菌酶复合添加剂可显著降低中药渣青贮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LP+CE处理组能够增加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且LP+CE和LP+PE处理组能够减少氨态氮含量,有效减少蛋白降解,使中药渣青贮品质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渣 青贮 资源利用 青贮添加剂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灵玲 康传志 +6 位作者 杨昌贵 杨江圆 田淇 陈美婷 余林利 田青露 赵丹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7期126-128,共3页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将中药废弃物资源化是当前的关注热点之一。本文就中药产业链中废弃物类型进行整理,并对其资源化情况现状进行分析,提出3个降低中药产业化中废弃物的产生和提高资源化的策略,以期为实现中药废弃资源利用效益...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将中药废弃物资源化是当前的关注热点之一。本文就中药产业链中废弃物类型进行整理,并对其资源化情况现状进行分析,提出3个降低中药产业化中废弃物的产生和提高资源化的策略,以期为实现中药废弃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为促进中药资源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资源 废弃物 资源化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废渣及其生物炭改性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朱良娣 邓兰青 +4 位作者 王治安 朱利民 彭征宇 钟发敏 高文远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76-78,共3页
中药废渣在我国产生量大,利用率低。新型炭材料是当下的一大研究热点,中药废渣资源化利用转化为生物炭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新方向。对中药废渣的现有处理方式及中药废渣生物炭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中药废渣 生物炭 废水处理 资源化利用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循环利用适宜技术体系创建及其推广应用 被引量:39
13
作者 段金廒 唐志书 +4 位作者 吴启南 宿树兰 郭盛 严辉 钱大玮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1期20-28,共9页
针对我国中药资源生产与深加工全产业链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资源消耗和浪费严重、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剧等重大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围绕中药资源循环利用共性关键技术进行集成创新,为推动我国中药资源全产业链的提质增效、资源节约和绿... 针对我国中药资源生产与深加工全产业链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资源消耗和浪费严重、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剧等重大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围绕中药资源循环利用共性关键技术进行集成创新,为推动我国中药资源全产业链的提质增效、资源节约和绿色发展做出引领性贡献。创新性地提出并构建了中药资源循环利用理论体系;系统创建适宜于中药废弃物及副产物的生物转化、化学转化和物理转化三套循环利用适宜技术;示范性地将非药用部位、废弃物及副产物转化为新医药及健康产品、新资源药材、纤维素酶、低聚糖、生物乙醇、生物炭及炭基复合肥等资源性产品,致力于推广"源于农田归于农田,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循环经济理念。研究成果服务于我国中药资源全产业链的提质增效与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资源 循环利用 绿色发展 适宜技术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属药用植物资源产业化过程副产物及废弃物的资源价值发现与循环利用策略构建 被引量:14
14
作者 郭盛 严辉 +3 位作者 钱大玮 赵明 唐志书 段金廒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9-584,共6页
我国枣属(Ziziphus)植物可供药用的主要有枣、酸枣和滇刺枣,均属药食同源品种,资源需求量大。但其在生产及深加工过程产生大量废弃物及副产物,因无有效利用途径而废弃,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进展,对该类群药用植... 我国枣属(Ziziphus)植物可供药用的主要有枣、酸枣和滇刺枣,均属药食同源品种,资源需求量大。但其在生产及深加工过程产生大量废弃物及副产物,因无有效利用途径而废弃,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进展,对该类群药用植物资源产业化过程废弃物及副产物的产生及其潜在资源价值进行了分析,对其资源利用途径与系统利用策略进行了整理,以期为我国枣属药用植物资源产业链延伸提供支撑,为其资源价值提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属 大枣 酸枣仁 中药资源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资源全产业链废弃物及副产物分级分类体系构建 被引量:17
15
作者 段金廒 宿树兰 +5 位作者 郭盛 唐志书 王明耿 朱华旭 刘峰 郭兰萍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10期1830-1839,共10页
实施分类管理是防治废弃物污染和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的前提和基础,但目前尚缺少对中药废弃物及副产物的科学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基于资源经济学理论对中药资源全产业链废弃物及副产物分级分类的必要性、分级分类体系... 实施分类管理是防治废弃物污染和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的前提和基础,但目前尚缺少对中药废弃物及副产物的科学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基于资源经济学理论对中药资源全产业链废弃物及副产物分级分类的必要性、分级分类体系构建、分级分类资源化利用及循环经济产业布局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中药资源全产业链废弃物及副产物的四级分类体系,可形成药用、食用、饲料化、肥料化及能源化处置的多途径资源化模式,为实现中药废弃物的科学分类和分级精细化、高值化利用提供支撑。进一步探讨中药废弃物及副产物循环利用的生态产业发展及多途径资源化利用产业链构建模式,以期为中药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中药农业、中药工业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参考,为我国中药资源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资源 中药废弃物及副产物 废弃物分类 循环利用 循环经济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8
16
作者 孟宪军 刘顺航 王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3-465,共3页
本文阐述了如何保护中药资源,对中药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加快中药现代化发展,推动中药产业与国际接轨。
关键词 中药资源 综合开发利用 可持续发展 中药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5年我国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研究进展与学科建设 被引量:7
17
作者 段金廒 宿树兰 +3 位作者 郭盛 严辉 唐于平 吴启南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10期1237-1252,共16页
本文对2014—2015年我国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分析,涉及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研究思路与方法、中药资源调查研究、药材生产现状与GAP基地建设、中药资源化学与资源循环利用研究、中药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中药资源产业发展... 本文对2014—2015年我国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分析,涉及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研究思路与方法、中药资源调查研究、药材生产现状与GAP基地建设、中药资源化学与资源循环利用研究、中药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中药资源产业发展,以及中药资源学科建设及创新发展等方面。基本反映了本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企业家和管理者的学术成就与标志性贡献,以期对中药与天然药物资源领域的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资源 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 中药资源调查研究 中药资源产业 中药资源循环利用 中药资源学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梅县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状况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翟明 林大都 +2 位作者 张宽云 李兰芳 罗宝平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112-2117,共6页
目的:研究广东省梅县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状况,为该区野生药用植物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资料收集、走访调查、样地实地调查、样线调查及"3S"空间技术的利用,对梅县区38个样地及样线区域开展研究,对该地... 目的:研究广东省梅县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状况,为该区野生药用植物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资料收集、走访调查、样地实地调查、样线调查及"3S"空间技术的利用,对梅县区38个样地及样线区域开展研究,对该地区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梅县区现有植物资源共计147科422属645种,其中野生药用植物136科364属514种,重点药材78种。此次普查药用植物均多于第三次普查物种数(116科288属395种)。梅县区野生药用植物以被子植物占比最多,共107科324属457种。野生药用植物20种以上物种的优势科有菊科、豆科、茜草科;含11~20种物种的大型科共6科87种;含6~10种物种的中型科共14科103种;含2~5种物种的小型科共63科、190种;仅1种物种的单种科共50科50种。梅县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以草本为主;灌木类植物在4种生活型中所占比例最大。药用部位以全草类、根及根茎类为主。有47种药用植物具有毒性,部分为梅州地区常用中草药,存在安全用药隐患。结论:梅县区植物资源种类丰富,但部分物种因不合理采挖而濒临灭绝。该资源普查工作掌握了梅县地区中药资源的一手资料,为进一步探讨梅县地区中草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县 中药资源普查 野生药用植物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被引量:11
19
作者 宋丽艳 谷建梅 刘秀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期86-87,共2页
目前,中药资源面临着需求量增加、野生资源逐渐减少、可持续发展困难的危机,对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述了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 野生资源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 可持续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州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银生 由金文 +5 位作者 刘海华 艾伦强 郭杰 张国华 何美军 郭晓亮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81-2486,共6页
概述了恩施州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重要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等研究现状,认为恩施州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应当关注的研究方向是加快药用植物资源保存体系建设,加强濒危药用植物的繁育和替代工作;积极开展中药资源普... 概述了恩施州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重要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等研究现状,认为恩施州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应当关注的研究方向是加快药用植物资源保存体系建设,加强濒危药用植物的繁育和替代工作;积极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建设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和预警网络;加强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优先推进中药材育种研究,大力推进中药材GAP研究,全方位加强开发利用研究;探索DNA条形码技术的应用,为药用植物鉴定、濒危物种保护以及资源评价等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资源 可持续利用 恩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