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High-Strength Concrete Beams Including Steel Fibers and Large-Particle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s 被引量:3
1
作者 Chunyang Liu Yangyang Wu +1 位作者 Yingqi Gao Zhenyun Tang 《Fluid Dynamics & Materials Processing》 EI 2021年第5期947-958,共12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performances of high-strength concrete beams including steel fibers and large-particle recycled aggregates,four different beams have been designed,tested experimentally and simulated numerically.... In order to study the performances of high-strength concrete beams including steel fibers and large-particle recycled aggregates,four different beams have been designed,tested experimentally and simulated numerically.As varying parameters,the replacement rates of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s and 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sheets have been considered.The failure mode of these beams,related load deflection curves,stirrup strain and shear capacity have been determined through monotonic loading tests.The simulations have been conducted using the ABAQUS finite element softwar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hear failure mode of recycled concrete beams is similar to that of ordinary concrete beams.The shear carrying capacity of high-strength concrete beams including steel fibers and large-particle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s grows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replacement rate of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s.Reinforcement with CFRP shee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eam’s shear carrying capacity and overall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trength recycled concrete beam steel fiber large-particle recycled aggregates pre-damage reinforc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calc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ismic behavior of large-scale FRP–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steel columns with shear connectors 被引量:2
2
作者 Zeng Lan Li Lijuan +1 位作者 Yang Xianqian Liu Fe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9年第4期823-844,共22页
The application of fi ber-reinforced polymer (FRP) composit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performance composite structural systems has received signifi cant recent research attention. A composite of FRP–recycled aggr... The application of fi ber-reinforced polymer (FRP) composit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performance composite structural systems has received signifi cant recent research attention. A composite of FRP–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RAC)–steel column (FRSC), consisting of an outer FRP tube, an inner steel tube and annular RAC fi lled between two tubes, is proposed herein to facilitate green disposal of demolished concrete and to improve the ductility of concrete columns for earthquake resistanc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FRSCs, quasi-static tests of large-scale basalt FRSCs with shear connectors were conducted. The infl uence of the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RCA) replacement percentage, shear connectors and axial loading method on the lateral load and deformation capacity, energy dissipation and cumulative damage were analyzed to evaluate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FRSCs.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FRSCs have good seismic behavior, which was evidenced by high lateral loads, excellent ductility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indicating RAC is applicable in FRSCs. Shear connectors can signifi cantly postpone the steel buckling and increase the lateral loads of FRSCs, but weaken the deformation capacity and energy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RAC) fi ber-reinforced polymer (FRP) FRP–RAC–steel COLUMN (FRSC) shear connector seismic behavi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nching shear behavior of steel fiber reinforced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concrete two-way slab without shear reinforcement
3
作者 Yongming YAN Danying GAO Feifei LUO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0期1556-1575,共20页
In this paper,the punching shear performance of 8 steel fiber reinforced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concrete(SFRCAC)two-way slabs with a size of 1800 mm×1800 mm×150 mm was studied under local concentric load.... In this paper,the punching shear performance of 8 steel fiber reinforced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concrete(SFRCAC)two-way slabs with a size of 1800 mm×1800 mm×150 mm was studied under local concentric load.The effects of RCA replacement ratio(rg)and SF volume fraction(Vf)on the punching shear performance of SFRCAC two-way slabs were investigated.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measurement and Acoustic Emission(AE)technique were introduced to collect pictures and relevant data during the punching shear test.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FRCAC two-way slab mainly exhibits punching shear failure and flexure failure under local concentric load.The punching shear failure space area of SFRCAC two-way slab has no obvious change with increasing rg,however,show a gradual increase trend with increasing Vf.Both of the punching shear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Pu)and its deflection of SFRCAC two-way slab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rg and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Vf,respectively.Finally,through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and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related literature,the influence of rg and Vf on the Pu of two-way slabs were obtained,and the equations in GB 50010-2010,ACI 318-19,and Eurocode 2 Codes were amended,respectively.Furthermore,the amended equations were all applicable to predicted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ordinary concrete two-way slab,RCAC two-way slab,SFRC two-way slab,and SFRCAC two-way sl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steel fiber reinforced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concrete two-way slab punching shear punching shear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原文传递
基于分形理论的RTPF混凝土冲击压缩性能
4
作者 陈猛 于航 +1 位作者 王瑜婷 张通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3,共7页
为探寻回收轮胎聚合物纤维(RTPF)混凝土的冲击压缩性能与破碎后碎块尺寸分布规律的关系,利用直径100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不同RTPF体积分数(0,0.05%,0.1%,0.2%和0.4%)的混凝土进行冲击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应变率在38.2~122.2 s^(-1)... 为探寻回收轮胎聚合物纤维(RTPF)混凝土的冲击压缩性能与破碎后碎块尺寸分布规律的关系,利用直径100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不同RTPF体积分数(0,0.05%,0.1%,0.2%和0.4%)的混凝土进行冲击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应变率在38.2~122.2 s^(-1)时,不同掺量RTPF混凝土的分形维数范围为1.422~2.401;分形维数随应变率增加而增大,具有应变率效应;分形维数随RTPF掺量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RTPF体积分数为0.1%时混凝土的分形维数最小;不同应变率下RTPF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强度及耗散能均随分形维数的增加而增大;相同分形维数下,RTPF体积分数为0.1%时纤维与基体协同作用效果最佳,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强度和耗散能提升幅度最大.利用分形理论建立RTPF混凝土的宏观损伤与冲击压缩性能的关系,可以确定混凝土中RTPF的最优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混凝土 回收轮胎聚合物纤维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分形维数 冲击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强度指标换算
5
作者 董硕 郑立森 +2 位作者 史奉伟 王来 刘哲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103,共8页
以再生粗骨料替换率(0%~100%)和钢纤维体积掺量(0%~1.5%)为主要变量,设计制作了240个钢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SFGRC)试件,并进行各项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及微观形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再生粗骨料替换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各项基本力学性... 以再生粗骨料替换率(0%~100%)和钢纤维体积掺量(0%~1.5%)为主要变量,设计制作了240个钢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SFGRC)试件,并进行各项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及微观形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再生粗骨料替换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各项基本力学性能均会降低。当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0%时,采用再生粗骨料100%替换天然骨料的SFGRC,其立方体和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分别降低15%、9%、25%、15%和15%,峰值应变增加24%。除了弹性模量外,钢纤维的掺入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试件破坏呈延性模式;当再生粗骨料替换率为100%时,掺入1.5%钢纤维的SFGRC后,其立方体和轴心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分别增加15%、9%、10%、65%、39%。根据试验结果并综合考虑再生粗骨料替换率和钢纤维体积掺量的影响,提出了SFGRC基本强度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换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混凝土 钢纤维 再生粗骨料 力学性能 强度指标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高强混凝土无腹筋梁受剪性能研究
6
作者 李妍 林晓雅 《低温建筑技术》 2025年第2期14-18,33,共6页
为研究高强混凝土无腹筋梁受剪性能,文中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6根高强混凝土无腹筋梁进行受剪模拟,对比分析剪跨比和废旧轮胎回收钢纤维掺量两个因素对结构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剪跨比的增加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能力越来越小。根... 为研究高强混凝土无腹筋梁受剪性能,文中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6根高强混凝土无腹筋梁进行受剪模拟,对比分析剪跨比和废旧轮胎回收钢纤维掺量两个因素对结构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剪跨比的增加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能力越来越小。根据废旧轮胎回收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加其极限抗剪强度也随之增大,当废旧轮胎回收钢纤维掺量达到2%时效果最佳,试件梁极限承载能力提高了14.35%。并且废旧轮胎回收钢纤维的加入有效改善了高强混凝土梁韧性,限制斜截面裂缝的产生和发展,使试件破坏时保持其完整性。依据现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高强混凝土无腹筋受剪承载力进行计算,其结果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无腹筋梁 废旧轮胎回收钢纤维 受剪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受压下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关系研究
7
作者 谢汉梁 梁炯丰 +2 位作者 何春锋 鲁圣鹏 杨文瑞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49,55,共4页
为了研究单轴受压下钢纤维的掺量对再生混凝土的影响,制作了48个100 mm×100 mm×300 mm的棱柱体试件(钢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0.6%、0.9%、1.2%,再生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25%、50%、100%),分析了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 为了研究单轴受压下钢纤维的掺量对再生混凝土的影响,制作了48个100 mm×100 mm×300 mm的棱柱体试件(钢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0.6%、0.9%、1.2%,再生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25%、50%、100%),分析了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和弹性模量逐步增加;但是,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均会下降,峰值应变增加。同时基础试验数据的分析,提出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下应力-应变曲线关系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再生混凝土 应力-应变曲线 抗压强度 峰值应变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研究RTSF混凝土冲击压缩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猛 王瑜婷 +1 位作者 陶云霄 王浩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6-273,共8页
为了研究回收轮胎钢纤维(RTSF)混凝土的冲击压缩性能,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普通混凝土(F0)、工业钢纤维(ISF)混凝土和RTSF混凝土进行冲击压缩试验,统计冲击破坏后的碎块数量并计算分形维数.结果表明:RTSF混凝土冲击破坏形态分为三... 为了研究回收轮胎钢纤维(RTSF)混凝土的冲击压缩性能,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普通混凝土(F0)、工业钢纤维(ISF)混凝土和RTSF混凝土进行冲击压缩试验,统计冲击破坏后的碎块数量并计算分形维数.结果表明:RTSF混凝土冲击破坏形态分为三种类型,即周边张应变破坏、留芯破坏和整体破坏;应变率在55~125 s^(-1)左右时,不同掺量RTSF混凝土的分形维数范围为1.33~2.25;分形维数随RTSF掺量增加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RTSF 0.75混凝土分形维数最小;不同掺量的RTSF混凝土的分形维数随应变率增加而增大;不同应变率下RTSF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强度及断裂能均随分形维数的增加而增大;ISF 1.00的分形维数、动态抗压强度和断裂能均介于RTSF 0.75和RTSF 1.00之间,RTSF 0.75比ISF 1.00(纤维长度为35 mm,长径比为65)能更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冲击压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混凝土 回收轮胎钢纤维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分形维数 冲击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钢管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9
作者 董志勇 雷劲松 李大东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41-47,101,共8页
为深入探究圆钢管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短柱在轴压作用下的承载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12个圆钢管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短柱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出构件的破坏模式及荷载-位移关系曲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 为深入探究圆钢管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短柱在轴压作用下的承载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12个圆钢管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短柱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出构件的破坏模式及荷载-位移关系曲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增加,试件承载能力逐渐降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试件承载能力逐渐提高,但体积率大于0.9%时试件承载能力出现降低现象;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加,试件的承载能力逐渐提高,且混凝土强度等级对试件承载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所建模型在破坏形态及承载特性方面与试验吻合良好,该模型能较好地满足实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再生混凝土 短柱 轴压承载力 钢纤维掺量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增强碱矿渣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10
作者 陈庞 王政轩 +2 位作者 张健新 王辉 史朝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8-195,共8页
碱矿渣再生混凝土是以碱激发胶凝材料替代水泥、再生骨料取代天然石子制备而成的新型混凝土,能有效降低波特兰水泥用量,提高废弃混凝土利用率,但尚未见对其力学性能的相关研究。为研究碱矿渣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以钢纤维取代率和... 碱矿渣再生混凝土是以碱激发胶凝材料替代水泥、再生骨料取代天然石子制备而成的新型混凝土,能有效降低波特兰水泥用量,提高废弃混凝土利用率,但尚未见对其力学性能的相关研究。为研究碱矿渣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以钢纤维取代率和再生骨料取代率为主要试验参数,进行抗压试验、劈裂抗拉试验和抗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碱矿渣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f_(cu)、劈裂抗拉强度f_(t)和抗折强度f_(w)均降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时的降低幅度分别为30%、10%、15%;碱矿渣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随钢纤维体积取代率增加先提高后降低,钢纤维体积取代率为0.6%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值;碱矿渣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随钢纤维体积取代率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 抗折强度 钢纤维 体积取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钩钢-玄武岩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11
作者 张鹏 罗冬 +2 位作者 豆桐 沈林凤 郭丽娟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通过正交试验法开展了端钩钢-玄武岩混杂纤维再生骨料混凝土(HSF-BFRAC)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HSF-BFRAC的破坏形态和增强机制,分析了水胶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端钩钢-玄武岩混杂纤维掺量对HSF-BFRAC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 通过正交试验法开展了端钩钢-玄武岩混杂纤维再生骨料混凝土(HSF-BFRAC)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HSF-BFRAC的破坏形态和增强机制,分析了水胶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端钩钢-玄武岩混杂纤维掺量对HSF-BFRAC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水胶比由0.40增大至0.55,HSF-BFRAC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降低33.2%、29.1%和26.0%;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增大,抗折强度降低,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先增大后降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50%时,HSF-BFRAC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较基准混凝土分别提高4.9%和1.7%;掺入端钩钢纤维可以提高HSF-BFRAC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1.3%、27.9%和25.1%;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由0增大至0.30%,HSF-BFRAC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各强度最大增幅分别为1.2%、6.5%和1.4%。基于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端钩钢-玄武岩混杂纤维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端钩钢纤维 玄武岩纤维 力学性能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12
作者 余芳 李林柏 姚大立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4-273,共10页
采用100%(质量分数)再生骨料(RA)的自密实再生混凝土(RASCC)是一种环保且具有高工作性能的绿色建筑材料,但其强度比纯天然混凝土低,这限制了RASCC的工程应用。通过加入钢纤维来提高RASCC的力学性能,采用抗压试验、劈裂抗拉试验和抗弯试... 采用100%(质量分数)再生骨料(RA)的自密实再生混凝土(RASCC)是一种环保且具有高工作性能的绿色建筑材料,但其强度比纯天然混凝土低,这限制了RASCC的工程应用。通过加入钢纤维来提高RASCC的力学性能,采用抗压试验、劈裂抗拉试验和抗弯试验,研究最佳钢纤维体积分数V_(f)和长径比L_(f)/d_(f),并在最佳V_(f)和L_(f)/d_(f)下比较不同RA替代率下RASCC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V_(f)和L_(f)/d_(f)对钢纤维自密实再生混凝土(SFRASCC)流动性的影响大于RA替代率的影响;与不掺钢纤维的RASCC相比,V_(f)为0.25%时,立方体抗压强度提升效果最好,提高了20.9%,而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则是在V_(f)为0.50%时提升效果最佳,分别提高了50.0%、58.3%;与不掺钢纤维的RASCC相比,L_(f)/d_(f)为33.3时,立方体抗压强度提升效果最好,而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则是在L_(f)/d_(f)为63.6时提升效果最佳;在钢纤维体积分数、长径比合适的情况下,使用30%RA或100%RA替代天然骨料均可行,但使用100%RA替代更环保。建立的SFRASCC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计算公式可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再生混凝土 抗压强度 劈裂抗拉强度 钢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聚乙烯混杂纤维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正交试验及预测
13
作者 宋奇 刘胜兵 +2 位作者 梁靖 黄俊 吴金池 《建筑技术》 2025年第2期149-154,共6页
利用正交试验法共设计了16组试件,研究钢纤维(SF)体积掺量、聚乙烯纤维(PF)掺量以及再生骨料(RA)取代率3个因素对混杂纤维再生骨料混凝土(RAC)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基于OPTUNA超参数自动优化的XGBoost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随... 利用正交试验法共设计了16组试件,研究钢纤维(SF)体积掺量、聚乙烯纤维(PF)掺量以及再生骨料(RA)取代率3个因素对混杂纤维再生骨料混凝土(RAC)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基于OPTUNA超参数自动优化的XGBoost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随着SF体积掺量、PF体积掺量及RA取代率的增加,混杂纤维RAC的坍落度均下降。SF体积掺量和RA取代率对混杂纤维RAC的抗压强度影响最为显著,PF体积掺量的影响较小,SF体积掺量对混杂纤维RAC的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PF体积掺量次之,RA取代率的影响最小。基于OPTUNA超参数自动优化的XGBoost模型对钢–聚乙烯混杂纤维RAC的抗压强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良好,可为混杂纤维RAC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钢纤维 聚乙烯纤维 正交试验 力学性能 机器学习 OPTUNA XG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圆板法的HFRC弯曲韧性试验研究
14
作者 夏冬桃 Raphan Ombomi +1 位作者 何国章 任康宁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78-84,共7页
为研究纤维对钢聚丙烯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影响,设计7组共21个圆板试件进行基于圆板法的弯曲韧性试验,分析再生粗骨料和混杂纤维对HFRC破坏形态以及钢纤维掺量、钢纤维种类、聚丙烯纤维分别对HFRC弯曲韧性和峰后塑性变形能力... 为研究纤维对钢聚丙烯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影响,设计7组共21个圆板试件进行基于圆板法的弯曲韧性试验,分析再生粗骨料和混杂纤维对HFRC破坏形态以及钢纤维掺量、钢纤维种类、聚丙烯纤维分别对HFRC弯曲韧性和峰后塑性变形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50%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受弯破坏形态与普通混凝土较为相似,均为脆性破坏,但再生粗骨料的取代导致试件初裂后的破坏更迅速,而HFRC均为延性破坏;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HFRC的弯曲韧性和抗弯承载能力均有所提高;掺有超短微丝钢纤维SF1的HFRC的弯曲韧性与裂缝控制水平相较于掺多锚点钢纤维SF2的HFRC更佳;当钢纤维SF1的掺量为1.2%、聚丙烯纤维PPF的掺量为0.11%时,HFRC的弯曲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 再生混凝土 弯曲韧性 圆板法 能量吸收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 RTSF-PVA混杂纤维矿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东林 王学志 刘华新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4-61,共8页
采用三水平四因素正交设计,研究了回收轮胎钢纤维(RTSF)、聚乙烯醇纤维(PVA)和矿渣对RTSF-PVA/矿渣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三项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C50基准混凝土,RTSF-PVA/矿渣混凝土的立方体抗... 采用三水平四因素正交设计,研究了回收轮胎钢纤维(RTSF)、聚乙烯醇纤维(PVA)和矿渣对RTSF-PVA/矿渣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三项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C50基准混凝土,RTSF-PVA/矿渣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最大提升幅度为23.71%,劈裂抗拉强度最大提升了43.72%,抗折强度最大提升了37.96%。通过方差分析发现:RTSF纤维是影响三项性能指标的显著性因素,矿渣对于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是显著性因素,PVA纤维对于劈裂抗拉是显著性因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RTSF-PVA/矿渣混凝土性能指标进行优化,通过对比各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得出优化方案:RTSF体积掺量为0.6 kg/m^(3)、PVA体积掺量为0.075 kg/m^(3)、GBFS替代率为15%。优化后的方案与原始方案相比,立方体抗压强度稍有降低,但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与坍落度分别提升1.24%、5.11%和30.91%,该结果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并为RTSF纤维、PVA纤维和矿渣的掺量范围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轮胎钢纤维(rtsf) 聚乙烯醇纤维(PVA) 矿渣 正交试验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RP筋回收轮胎钢纤维混凝土黏结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范小春 黄祎晨 +1 位作者 张澳 徐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9-397,共9页
对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筋在回收轮胎钢纤维(RTSF)混凝土中的黏结性能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研究.对不同RTSF体积掺量、BFRP筋直径和嵌入长度的试件进行了拉拔试验,研究其对黏结破坏模式、黏结滑移响应和黏结强度的影响,并提出了BFRP... 对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筋在回收轮胎钢纤维(RTSF)混凝土中的黏结性能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研究.对不同RTSF体积掺量、BFRP筋直径和嵌入长度的试件进行了拉拔试验,研究其对黏结破坏模式、黏结滑移响应和黏结强度的影响,并提出了BFRP筋RTSF混凝土的黏结滑移理论模型.结果表明:BFRP筋RTSF混凝土黏结破坏类型包括拔出破坏、劈裂破坏以及拔出且劈裂破坏;BFRP筋直径对黏结破坏模式无显著影响,而RTSF体积掺量、BFRP筋直径和嵌入长度均对黏结强度有较大影响,且RTSF体积掺量与极限黏结强度呈正相关,BFRP筋直径和嵌入长度对其影响与之相反;当RTSF体积掺量从0增大至1.5%时,其极限黏结强度最大可提高约23.87%.与已有模型相比,所提出的黏结滑移理论模型对BFRP筋RTSF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曲线具有更高的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RP筋 回收轮胎钢纤维(rtsf)混凝土 拉拔试验 黏结应力-滑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对细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明顺 邓唯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为研究细再生集料(FRAP)替代天然细集料(NFA)的可能性。配置1%钢纤维掺量下不同FRAP含量(0%、25%、50%、75%、100%)的水泥混凝土,并测定成型后试件的抗压强度、拉伸特性、应力-应变特性和耐久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FRAP替代NFA会导致细... 为研究细再生集料(FRAP)替代天然细集料(NFA)的可能性。配置1%钢纤维掺量下不同FRAP含量(0%、25%、50%、75%、100%)的水泥混凝土,并测定成型后试件的抗压强度、拉伸特性、应力-应变特性和耐久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FRAP替代NFA会导致细再生集料水泥混凝的土力学强度降低;加入1%钢纤维,可以显著提高细再生集料水泥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峰值应力增加约15%,峰值应变增加50%,韧性及延展性提高约5倍;以FRAP替代NFA的最佳含量为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再生集料 水泥混凝土 钢纤维 应力-应变特性 拉伸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纤维局部增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妍 王德锦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4-20,共7页
为了提高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响应“绿色低碳”政策的号召,基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模型的数值模拟,对比试验数据,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研究了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绿色纤维(从废旧轮胎中提取的回收钢纤维制备而... 为了提高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响应“绿色低碳”政策的号召,基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模型的数值模拟,对比试验数据,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研究了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绿色纤维(从废旧轮胎中提取的回收钢纤维制备而成的绿色纤维)体积率对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延性性能和耗能性能的影响,计算出各模型的位移延性系数和耗能系数。模拟结果表明,绿色纤维能够明显改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绿色纤维的加入使模型的滞回曲线更加饱满,滞回环的面积更大。随着绿色纤维体积率的增大,模型的承载能力、延性性能和耗能性能也逐渐增大,当绿色纤维体积率达到1.5%时,模型的承载能力、延性性能和耗能性能提升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 绿色纤维 纤维体积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压-剪受力分析
19
作者 朱斌 张永刚 张丽 《江西建材》 2024年第7期79-82,共4页
为研究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压-剪复合轴力状态性能,文中掺入不同体积率的钢纤维(0、1%、2%和3%),和同等条件的钢纤维普通混凝土的压-剪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选取轴压荷载分别为0和10 MPa,得到不同工况下破坏形态和位移-荷载曲线。... 为研究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压-剪复合轴力状态性能,文中掺入不同体积率的钢纤维(0、1%、2%和3%),和同等条件的钢纤维普通混凝土的压-剪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选取轴压荷载分别为0和10 MPa,得到不同工况下破坏形态和位移-荷载曲线。结果表明,钢纤维的存在可提高再生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剪切强度值,且剪切破坏后可保持试件的整体性;轴向压力的存在试件的剪切破坏面有明显的摩擦痕迹,但有效提高抗剪强度值。根据数学回归分析,得出峰值荷载与钢纤维量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钢纤维 压-剪试验 剪切峰值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抗弯性能数值模拟
20
作者 李妍 王潇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7期89-92,共4页
CFRP筋在强度、重量和耐腐蚀等性能上都表现出较大的优势,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建筑结构中。文中针对CFRP筋弹性模量低、延性较差的缺点提出假设,将掺入不同体积量的回收钢纤维到模型梁内部,两者协同作用来提高模型梁的抗弯性能。采用四... CFRP筋在强度、重量和耐腐蚀等性能上都表现出较大的优势,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建筑结构中。文中针对CFRP筋弹性模量低、延性较差的缺点提出假设,将掺入不同体积量的回收钢纤维到模型梁内部,两者协同作用来提高模型梁的抗弯性能。采用四点受弯和位移加载法,用ABAQUS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CFRP筋极限应力明显高于普通钢筋,同时回收钢纤维随着掺入量的增加,纤维与混凝土内部桥接作用越明显,有效阻碍裂缝扩展,增加模型梁受拉损伤性能,整体改善梁的抗弯承载力。研究可为CFRP筋、回收钢纤维对混凝土梁的抗弯力学性能影响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理论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轮胎回收钢纤维 CFRP筋 荷载-位移曲线 极限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