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侧乳腺癌术后逆向调强放疗引起放射性心脏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芙瑶 吴友义 +1 位作者 原少斐 王玉斌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7期856-858,共3页
目的研究临床、物理因素对左侧乳腺癌术后逆向调强放疗后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发生的影响。方法对32例左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逆向调强放疗,所有患者分别在放疗前、放疗中(30Gy时)、放疗结束时和放疗结束后1个月及3个月检测心电图和血清... 目的研究临床、物理因素对左侧乳腺癌术后逆向调强放疗后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发生的影响。方法对32例左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逆向调强放疗,所有患者分别在放疗前、放疗中(30Gy时)、放疗结束时和放疗结束后1个月及3个月检测心电图和血清肌钙蛋白I(c Tn I)。应用NCI-CTCAE 3.0版对急性放射性心脏分级标准评价。采用单因素分析临床、物理因素与心脏损伤的关系。结果放疗结束3月未检测出c Tn I异常。随着心脏受照射量的增加,血清c Tn I含量随之升高,放疗剂量达DT 30Gy时血清c Tn I含量较放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t=2.476,P<0.05);放疗结束时与放疗前的比较,血清c Tn I含量显著升高(t=9.834,P<0.001),放疗后1个月与放疗前比较,c Tn I含量仍有轻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5,P<0.05);放疗后3个月与放疗前比较,显示血清c Tn I含量变化无统计学差异(t=0.284,P>0.05)。无心脏损伤组和有心脏损组年龄、KPS评分、病理类型、ER表达情况、PR表达情况、Her-2表达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91、0.36、1.54、0.68、2.50、0.10,均P>0.05),无心脏损伤组心脏Dmax、心脏V30均显著低于有心脏损伤组(t值分别为2.29、3.34,均P<0.05),而两组心脏Dmin、心脏Dmean、心脏V40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89、1.68、1.56,均P>0.05)。结论乳腺癌逆向调强放疗后心脏的损伤以心电图异常较为常见,其中心脏Dmax、V30是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血清中c Tn I的变化可早期反映放射性心脏损伤,以利于尽早预防和治疗放疗并发症和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癌根治术 逆向调强放疗 放射性心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一期乳房假体再造乳房的讨论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毓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3327-3328,3331,共3页
目的探讨用硅胶假体植入法修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缺失的疗效。方法19例患者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同期于胸大肌后植入硅胶假体再造乳房。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无伤口感染、积液、皮瓣坏死。18例患者美观效果满意。1例移位经... 目的探讨用硅胶假体植入法修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缺失的疗效。方法19例患者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同期于胸大肌后植入硅胶假体再造乳房。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无伤口感染、积液、皮瓣坏死。18例患者美观效果满意。1例移位经后期修正后仍达到满意之美观效果。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未发现有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无上肢水肿及功能障碍。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运用假体植入法行一期乳房再造,具有创伤小、安全、快速,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恢复期短等优点,再造后乳房美观,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乳房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乳腺癌手术分析与治疗对策探讨
3
作者 吴才 章五一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6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乳腺癌的合理治疗对策。方法对非典型乳腺癌30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典型乳腺癌行乳癌改良根治术后,乳腺残留乳癌4例,乳腺无残留乳癌26例;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10例,无淋巴结转移20例。结论非... 目的探讨非典型乳腺癌的合理治疗对策。方法对非典型乳腺癌30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典型乳腺癌行乳癌改良根治术后,乳腺残留乳癌4例,乳腺无残留乳癌26例;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10例,无淋巴结转移20例。结论非典型乳腺癌可行保乳治疗,并配合放疗与化疗;腋窝淋巴结是否清扫,则依据“哨兵”淋巴结活检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乳腺癌 乳癌改良根治术 保乳治疗 “哨兵”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大肌肌瓣在乳腺癌保乳根治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薛克成 董淑晓 高中诚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65-266,共2页
目的 :探讨在乳腺癌保乳根治术中应用胸大肌肌瓣填充创腔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乳房外形方面的疗效。方法 :将早期乳腺癌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一组行保乳根治术 (对照组 ) ,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加胸大肌肌瓣填充创腔 (治疗组 )。观察两组在... 目的 :探讨在乳腺癌保乳根治术中应用胸大肌肌瓣填充创腔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乳房外形方面的疗效。方法 :将早期乳腺癌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一组行保乳根治术 (对照组 ) ,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加胸大肌肌瓣填充创腔 (治疗组 )。观察两组在创腔积液及术后病乳外形方面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创腔积液明显减少 ,病人的病乳外形良好 ,两组比较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在乳腺癌保乳根治术中应用胸大肌肌瓣填充创腔能明显降低创腔积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癌保乳根治术 胸大肌肌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乳腺癌保留乳头改良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贺延斌 李笃竽 +2 位作者 梁若冰 吴忠 张凯 《肿瘤药学》 CAS 2018年第4期581-584,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乳腺癌患者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右美托咪定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乳腺癌患者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右美托咪定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生活质量(QOL)评分及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感染、水肿及乳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QO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躁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加强患者乳房再造的美观性,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乳腺癌 保留乳头 改良根治手术 术后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在乳腺癌根治及大网膜乳房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沈广泰 于晓强 孙天扬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85-788,共4页
目的评价全程腔镜下实施乳腺癌根治及大网膜一期乳房重建在微创、保功能及美容等方面的客观性。方法 82例乳腺癌根治及大网膜一期乳房重建术,其中全程腔镜下手术为实验组(42例),开放法为对照组(40例)。从两组对机体内环境干扰、对上肢... 目的评价全程腔镜下实施乳腺癌根治及大网膜一期乳房重建在微创、保功能及美容等方面的客观性。方法 82例乳腺癌根治及大网膜一期乳房重建术,其中全程腔镜下手术为实验组(42例),开放法为对照组(40例)。从两组对机体内环境干扰、对上肢功能的影响、切口累加长度及美容效果等4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对机体内环境的干扰:两组除了术前术后各时间段间的CD4、NK细胞数、CRP浓度、体温差异无显著性外,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差异存在显著性,实验组为术后平均26 h,对照组71 h;对上肢功能的影响:麻木,实验组3例(7.1%),对照组12例(31%),3个月后仍外展障碍,实验组5例(11.9%),对照组17例(42.5%),浮肿:实验组1例(2.3%),对照组5例(12.5%);切口累加长度:实验组约8 cm,对照组31 cm;美容效果:实验组,优37例(88%),良5例(12%);对照组,优25例(62.5%),良9例(22.5%),可4例(10%),差2例(5%)。结论在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全程腔镜乳腺癌根治及大网膜一期乳房重建与开放法比较,内环境干扰少,切口小,在保上肢功能、恢复乳房美观方面有着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根治术 大网膜 腹腔镜 乳房一期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术后保留乳房对患者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毛传容 熊艳丽 +1 位作者 刘晓菊 姚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根治术后保留乳房方案对患者心理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92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改良根治术组(n=38,予以改良根治术)与保留乳房组(n=54,予以改良根治术后保留乳房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腺癌生... 目的:观察乳腺癌根治术后保留乳房方案对患者心理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92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改良根治术组(n=38,予以改良根治术)与保留乳房组(n=54,予以改良根治术后保留乳房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腺癌生命质量量表(FACT-B)评分、汉密尔顿焦虑(HAMA)与抑郁(HAMD)评分、社会适应性量表(SAQ)评分、并发症情况,观察保留乳房组乳房外观。结果:保留乳房组术后FACT-B与SAQ各项评分明显高于改良根治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乳房组术后HAMA与HAMD评分显著低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乳房组乳房外观效果优良率高达90.74%。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保留乳房,安全性高,乳房外观恢复较好,更益于患者心理健康,对提高术后社会适应性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根治术 保乳术 心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治疗对乳腺癌患者远处转移率及生命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汉东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9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治疗对乳腺癌患者远处转移率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山东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拟择期手术治疗乳腺癌的患者84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将患者分成保留...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治疗对乳腺癌患者远处转移率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山东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拟择期手术治疗乳腺癌的患者84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将患者分成保留乳头乳晕组与常规根治术组,每组各42例。常规根治术组患者应用常规根治术进行治疗,保留乳头乳晕组患者应用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随访1年远处转移率、手术前后的FACT-B评分。结果:(1)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随访1年内的肿瘤远处转移率:保留乳头乳晕组转移2例,转移率4.76%;常规根治术组转移9例,转移率21.43%。保留乳头乳晕组的远处转移率低于常规根治术组(P<0.05)。(3)两组患者术前各项FACT-B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各项FACT-B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保留乳头乳晕组的各项FACT-B评分均高于常规根治术组(P<0.05)。结论:采取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控制肿瘤的转移及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 远处转移率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贾海峰 卜延志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818-819,822,共3页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根治术中行肋间臂神经保留的临床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本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乳腺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均在术中行肋间臂神经保留;对照组30例,均在术中切除...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根治术中行肋间臂神经保留的临床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本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乳腺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均在术中行肋间臂神经保留;对照组30例,均在术中切除肋间臂神经,对2组进行观察及后期随访。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淋巴结清扫数无明显差异;术后患侧肢体感觉异常情况、疼痛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3年,部分病例出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但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乳腺癌根治术中肋间臂神经的保留,能够明显降低患侧肢体的感觉障碍,提高术后生存质量,且不明显延长手术时间,也不增加肿瘤的复发及转移率,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根治术 肋间臂神经保留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