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清洁能源下的高品质矿区能源系统配置优化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梁睿 李嘉翔 +4 位作者 巩敦卫 黄宏旭 梁凯泽 刘海龙 李晓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69-1679,共11页
面向“30·60”双碳目标,矿区能源利用方式的绿色、经济、高效转型成为我国能源革命的迫切需求。西部矿区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但仍面临着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困难,电力设备投资成本高、利用率低以及外送输电通道有限的困... 面向“30·60”双碳目标,矿区能源利用方式的绿色、经济、高效转型成为我国能源革命的迫切需求。西部矿区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但仍面临着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困难,电力设备投资成本高、利用率低以及外送输电通道有限的困难。为提升矿区用能清洁化程度,提升矿区能源供给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增强矿区对外部电网的支撑能力,提出全清洁能源下的高品质矿区能源系统(High-quality Coal Mine Energy System,HCMES)及其配置优化方法。首先,考虑西部矿山综合能源系统的负荷特点与伴生能源利用,结合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废弃矿井抽水蓄能,构建全清洁能源下的HCMES架构。其次,考虑到矿区生产全流程负荷的需求响应能力,考虑系统的能量平衡约束,提出全清洁能源下的高品质矿区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模型。最后,以系统年平均综合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将原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求解生成高品质矿区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方案。以我国西部某年产煤量1200万t的矿区实际数据为实例,验证所提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可再生能源出力与生产负荷需求不确定性对系统优化配置结果的影响。算例仿真设置了4种矿区能源系统配置方式:不配置储能、配置抽水蓄能、配置电化学储能、配置抽水蓄能(不外购电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HCMES相较于其他配置方式可减少电气一次设备投资11.11%,相较于方式3可降低年平均综合成本7.91%,且最多可减少矿区生产用能总二氧化碳排放量9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清洁能源 伴生能源利用 废弃矿井抽水蓄能 矿山综合能源 配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矿井地下空间反季节循环储能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郭平业 王蒙 +1 位作者 孙晓明 何满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93-2206,共14页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逐步下降,关停矿井数量逐年增多。直接关闭或废弃矿井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还极有可能诱发一系列的安全、环境等问题,需要因地制宜的提出符合我国废弃矿井现状...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逐步下降,关停矿井数量逐年增多。直接关闭或废弃矿井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还极有可能诱发一系列的安全、环境等问题,需要因地制宜的提出符合我国废弃矿井现状的剩余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基于此,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废弃矿井开发再利用现状,着重讨论了废弃矿井地下空间储能的利用模式,针对性的提出了废弃矿井反季节循环储能工艺系统,该系统充分考虑了废弃矿井地下空间资源、地热资源、水资源和地上可再生资源,通过在沉陷区布置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设备,为周边用户和整个系统提供电能,以井下恒温岩土体中的巷道群和采空区为储能空间,以矿井水为储能介质,通过太阳能集热和地热能资源为周边用户供热/制冷,在无需供热/制冷的季节将热能储存至矿井地下,实现反季节循环储能。阐述了废弃矿井地下反季节循环储能亟需突破的3个关键技术:多尺度空间热储评估方法、废弃矿井反季节循环储能井上井下整体优化设计方法以及反季节循环储能多源耦合的运行模式。最后,以京西王平村废弃矿井为例研究了该系统的节能减排效益,结果表明: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应用反季节循环储能系统供热制冷,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2781.1 t。若加入太阳能、风能集热发电系统,节能减排效果将更加明显。应高度重视废弃矿井资源开发利用,加大废弃矿井资源开发利用科学问题的研究力度。相关部门和矿山企业应积极稳步推进废弃矿井绿色低碳开发利用,提高可再生清洁能源利用比例,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井 地下空间 反季节循环储能 地热资源 清洁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煤矿压缩空气储能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同彬 刘淑敏 +3 位作者 马洪岭 梅东升 魏振鑫 梅城玮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3-176,共14页
压缩空气储能具有建设成本低、设备占地面积小、储能周期长以及环保等优点,探索地下空间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发展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创新途径之一,地下空间储能库可分为盐穴、含水层、枯竭油气田、废弃煤矿及岩洞储能库。随着国内废... 压缩空气储能具有建设成本低、设备占地面积小、储能周期长以及环保等优点,探索地下空间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发展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创新途径之一,地下空间储能库可分为盐穴、含水层、枯竭油气田、废弃煤矿及岩洞储能库。随着国内废弃煤矿数量逐年增多,直接将资源枯竭的煤矿关闭不仅造成巨大的地下空间资源浪费,还极有可能诱发一系列的安全、环境等问题,利用废弃煤矿地下空间作为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储能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基于此,系统梳理了我国废弃煤矿地下空间资源利用情况,阐述了废弃煤矿地下储能库建设、地下储能库密封性和稳定性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废弃煤矿地下空间压缩空气储能的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分析表明:①废弃煤矿有大量可利用空间,总结了废弃煤矿地下空间的8种再利用模式:农林用地、建设用地、场地绿化、水域利用、水热联用、湿地公园、矿山公园、空间再利用;②我国废弃煤矿压缩空气储能的研究起步晚,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关键技术不成熟,且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相关应用基础研究不足,尚未实现商业化、规模化推广应用;③总结提出了应对废弃煤矿压缩空气储能的三项关键技术,即废弃煤矿储能库建设选址评估方法、废弃煤矿储能库密封性关键技术、废弃煤矿储能库稳定性与安全评价;建立了废弃煤矿压缩空气储能库建设选址流程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废弃煤矿 地下储能库 密封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矿洞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婷婷 曹飞 +2 位作者 唐修波 李阳 张昊晟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95-200,共6页
利用废弃矿洞建设抽水蓄能电站不仅是抽水蓄能新形式的探索,更是基于电力市场和生态环境恢复双向需求的产物。在明确定义三种矿洞(坑)利用模式的基础上,重点从矿洞抽水蓄能的站址选择、动能估算、工程布置三个方面进行了工程技术可行性... 利用废弃矿洞建设抽水蓄能电站不仅是抽水蓄能新形式的探索,更是基于电力市场和生态环境恢复双向需求的产物。在明确定义三种矿洞(坑)利用模式的基础上,重点从矿洞抽水蓄能的站址选择、动能估算、工程布置三个方面进行了工程技术可行性分析,并在典型案例中予以验证,旨在为进一步设计优化矿洞抽水蓄能工程布置方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洞 抽水蓄能电站 利用模式 全地下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废弃巷道蓄排水系统设计与分析
5
作者 凌成鹏 周启友 +2 位作者 孙亚军 王刚 吴世艳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42,共5页
为了建立废弃巷道蓄排水系统,通过实行"避峰就谷"的排水措施减少矿井排水费用。基于水力学公式和质量守恒定律,推导了倾斜管道形状蓄水区域的蓄排水公式,并从安全和经济两方面设计了排水设施。提出了井下蓄排水系统的有效库... 为了建立废弃巷道蓄排水系统,通过实行"避峰就谷"的排水措施减少矿井排水费用。基于水力学公式和质量守恒定律,推导了倾斜管道形状蓄水区域的蓄排水公式,并从安全和经济两方面设计了排水设施。提出了井下蓄排水系统的有效库容和无效库容的概念,计算了重力自由出流时,不同涌水条件下的蓄排水特征值。分析了从满库至空库过程中水头、排水量和蓄水排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满库排水至空库过程中,水头线性减小至最低水头。在前1/3时段内,近一半的库容量已经被排放;前2/3时段内排水量线性减少,库容总量的80%已经被排放;后1/3时段内,排水量快速减少至涌水量,仅排放了整个库容总量的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桥煤矿 废弃巷道 蓄排水系统 系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废弃煤矿采空区的矿井水抽水蓄能调峰系统构建 被引量:25
6
作者 李庭 顾大钊 +2 位作者 李井峰 董斌琦 刘淑琴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3-98,共6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废弃煤矿遗留的大量地下空间资源,构建并初步设计了一种抽水蓄能调峰系统,该系统以煤矿地下水库相关技术为基础,将井下采空区改造成地下水库存储和净化矿井水资源,并利用地面与井下之间、井下各开采水平采空区之间的高度... 为了更好地利用废弃煤矿遗留的大量地下空间资源,构建并初步设计了一种抽水蓄能调峰系统,该系统以煤矿地下水库相关技术为基础,将井下采空区改造成地下水库存储和净化矿井水资源,并利用地面与井下之间、井下各开采水平采空区之间的高度差,在电网负荷低时将矿井水由地下水库提升至地面塌陷区改造的水库中蓄能,在电网负荷高时放水发电补充电网。同时该系统还设有利用电化学等工艺对矿井水进行处理的单元,利用过剩电量净化矿井水供给矿区生产、生活使用。在论述系统整体结构设计方案和技术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实例设计和计算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利用废弃煤矿采空区建设抽水蓄能调峰系统能够克服传统抽水蓄能电站的选址局限,大幅减少建设成本与建设周期,弥补我国电网调峰能力不足的短板,为我国废弃煤矿的转型发展和地下空间资源的利用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库 废弃煤矿 电网调峰 抽水蓄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退出煤矿修建抽水蓄能电站的地下厂房及复杂巷道群三维渗流规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毛中华 宋立军 +7 位作者 王惠民 张沛顶 徐亮 韩云 罗玉龙 盛金昌 詹美礼 何淑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7-150,165,共5页
针对退出煤矿修建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及复杂巷道群的三维渗流分析与控制关系着地下空间长期渗控安全性,是目前利用退出煤矿修建抽水蓄能电站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考虑下水库(巷道群)不同围岩的加固方案,结合上水库、主厂房及煤... 针对退出煤矿修建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及复杂巷道群的三维渗流分析与控制关系着地下空间长期渗控安全性,是目前利用退出煤矿修建抽水蓄能电站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考虑下水库(巷道群)不同围岩的加固方案,结合上水库、主厂房及煤矿采空区的空间位置,建立龙东煤矿复杂地下空间的三维渗流分析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开展了施工期及运行期各典型工况的三维渗流场分析,得到不同工况下地下巷道群的外水压力、地下厂房区外水压力、渗流量等重要设计参数;精细模拟抽水蓄能电站中的众多排水孔幕,开展各种可能不利情况下的渗流场计算,优化确定最优的排水孔幕间距。研究结果对退出煤矿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渗流分析及渗控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出煤矿 抽水蓄能电站 三维渗流分析 外水压力 排水孔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矿井资源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被引量:28
8
作者 谢友泉 高辉 +2 位作者 苏志国 李春 李宝山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3-426,共4页
随着中国煤炭供给侧改革的深入,煤炭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持续推进,废弃煤矿数量将逐步增加,开展废弃矿井煤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梳理了中国废弃矿井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废弃矿井可再生... 随着中国煤炭供给侧改革的深入,煤炭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持续推进,废弃煤矿数量将逐步增加,开展废弃矿井煤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梳理了中国废弃矿井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废弃矿井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模式,评价了废弃矿井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前景,提出了废弃矿井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井 可再生能源 采煤沉陷区 压缩空气储能 光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煤矿压缩空气储能地质安全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帅 蒲宝基 +3 位作者 蹇军强 宋立平 李瑞华 李庆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3-137,共5页
为解决去产能废弃矿井的再利用问题,根据压缩空气储能的技术特点,提出了利用废弃煤矿的深地空间进行压缩空气储能的五个原则和要求,并针对具体矿井计算了可作为压缩空气储能的地下可利用空间,提出了用于选取合适储气压力区间的四个稳定... 为解决去产能废弃矿井的再利用问题,根据压缩空气储能的技术特点,提出了利用废弃煤矿的深地空间进行压缩空气储能的五个原则和要求,并针对具体矿井计算了可作为压缩空气储能的地下可利用空间,提出了用于选取合适储气压力区间的四个稳定性评价准则,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新集三矿地下可利用空间建立了数学模型,对主、副井筒以及-340m水平巷道和硐室在10.8MPa下支护前后的地质安全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0.8MPa的压力范围内,经过支护、加固后的井筒、巷道和硐室,可以满足压缩空气储能的安全稳定性要求,这为利用废弃矿井进行压缩空气储能提供了研究基础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废弃煤矿 安全稳定性 深地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煤矿抽水蓄能发电新技术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裴鹏 任天佑 +4 位作者 李信 欧祥吉 李德宇 江雪 商大成 《山西煤炭》 2020年第2期1-4,9,共5页
为克服可再生能源天然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对电网蓄能设施越来越大的需求,提出了利用废弃煤矿的矿井空间建设地下抽水蓄能发电站的设想。通过以某废弃煤矿的实际布局为对象设计了地下蓄能电站,计算了电站主要参数,并分析了其经济技... 为克服可再生能源天然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对电网蓄能设施越来越大的需求,提出了利用废弃煤矿的矿井空间建设地下抽水蓄能发电站的设想。通过以某废弃煤矿的实际布局为对象设计了地下蓄能电站,计算了电站主要参数,并分析了其经济技术和经济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废弃煤矿改造建设蓄能电站具有可行性,为技术选址提供了参考,可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也为类似条件下的废弃煤矿再利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地下抽水蓄能 废弃煤矿再利用 可行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矿井改建抽水蓄能电站现状与展望
11
作者 何远 刘荣科 梅福星 《陕西煤炭》 2023年第5期145-148,194,共5页
由于煤炭资源枯竭、资源整合以及淘汰落后产能等因素,大量的煤矿濒临关闭。为了合理地利用好煤矿开采遗留下来的可供利用地下空间,解决废弃煤矿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通过介绍国内外废弃煤矿地下空间改建抽水蓄能电站的现状,阐述废弃矿井... 由于煤炭资源枯竭、资源整合以及淘汰落后产能等因素,大量的煤矿濒临关闭。为了合理地利用好煤矿开采遗留下来的可供利用地下空间,解决废弃煤矿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通过介绍国内外废弃煤矿地下空间改建抽水蓄能电站的现状,阐述废弃矿井地下空间改建抽水蓄能电站的基本原理与工程技术。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该技术未来需要解决的3个科学问题,首先应解决地下空间岩体稳定性影响问题,其次应关注输水系统稳定支护及密闭问题,最后应处理人员和大型设备高效与安全运输问题,为未来废弃煤矿地下空间改建抽水蓄能电站设计优化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煤矿 地下空间 抽水蓄能 高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地下水库容量分析及抽水蓄能实例研究
12
作者 廖庆龙 杨帆 +2 位作者 李永福 姜德义 王谦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2期709-719,共11页
为了实现“双碳”战略,国家正逐步采取措施降低燃煤火电比重,增加清洁能源太阳能和风能等的使用。近些年由于可再生能源的时空不确定性和大型储能设施的匮乏,弃风弃电弃光现象愈演愈烈。为了提高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率,提出在太阳能风能... 为了实现“双碳”战略,国家正逐步采取措施降低燃煤火电比重,增加清洁能源太阳能和风能等的使用。近些年由于可再生能源的时空不确定性和大型储能设施的匮乏,弃风弃电弃光现象愈演愈烈。为了提高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率,提出在太阳能风能富集地区利用废弃煤矿采空区作为地下抽水蓄能水库,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转储并用。论文从采空区最大库容、可用库容和气液交换等方面分析了采空区作为抽水蓄能地下水库的储存能力,并结合我国典型废弃煤矿采空区特点和相关气象数据,分析了拟建采空区地下水库的储能系统的能量和库容变化特征。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在风能和太阳能丰富的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利用废弃煤矿采空区开发抽水蓄能电厂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 清洁能源 煤矿采空区 可行性分析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巷道储油关键技术分析
13
作者 韩桂武 郭书太 周锐 《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 2024年第1期54-63,共10页
为深入理解煤矿巷道储油改建工程的设计原理和关键技术,通过文献综述和具体储油工程案例归纳总结出煤矿巷道建库的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情况:用于储油的废弃矿井选址需保证矿区地壳稳定,地质构造简单,巷道围岩岩石为坚硬岩或较坚硬岩,... 为深入理解煤矿巷道储油改建工程的设计原理和关键技术,通过文献综述和具体储油工程案例归纳总结出煤矿巷道建库的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情况:用于储油的废弃矿井选址需保证矿区地壳稳定,地质构造简单,巷道围岩岩石为坚硬岩或较坚硬岩,巷道围岩完整或较完整,围岩岩体透水性弱,有稳定地下水位;煤矿巷道围岩的渗透率离散性较大、局部或整体不满足围岩水压大于储库内油、气压之和时,需通过降低岩体的渗透性和流体动力遏制法进行改建,实现对储库巷道的包裹进而控制油品的泄漏;计算煤矿巷道储油能力时,需考虑巷道地质条件、水幕系统、储油库泵坑、水垫层及封堵断面等空间占用的修正系数,还应综合附近港口码头运输的油品供给量,最终确定煤矿巷道储油库的建设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煤矿 地下储油库 水封性 地下空间利用 储油技术体系
原文传递
关退煤矿软岩地下空间压缩空气储能模型试验系统研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李华 岳群超 +6 位作者 吴云 蔚立元 张凯 李晓昭 曾伟 王磊 曹雅恒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3-866,共14页
压缩空气储能是关退煤矿地下空间资源具有广阔前景的规模化利用方式,但当前对高气压作用下煤矿软岩储气库复合结构受力和变形规律认识不清,严重制约了其发展。为此,研制了一套模拟煤矿软岩地下空间压气储能的大型模型试验系统,该模型试... 压缩空气储能是关退煤矿地下空间资源具有广阔前景的规模化利用方式,但当前对高气压作用下煤矿软岩储气库复合结构受力和变形规律认识不清,严重制约了其发展。为此,研制了一套模拟煤矿软岩地下空间压气储能的大型模型试验系统,该模型试验系统主要由电液伺服大型真三轴加载平台、高压空气加载控制系统、储能硐室复合结构模拟系统及数据监测系统组成。其中,电液伺服大型真三轴加载平台用以模拟初始地应力;高气压加载控制系统由空气压缩机、高压气罐、控制系统、高压管路、压力阀和压力表等组成,用于精准控制充放气;基于相似理论,储能硐室复合结构模拟系统模拟软岩⁃配筋混凝土内衬⁃滑移层⁃密封层组成的复合结构;数据监测系统包括应变、压力和温度等传感器、光纤线缆及配套的数据采集分析仪器、软件,用于监测试验过程中关键参量的演化信息。针对曹庄煤矿压缩空气储能科研需求,开展了不同地应力组合、循环充放气及高压保持等工况下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系统可以获得不同工况下压气储能硐室复合结构受力和变形规律,是开展进一步研究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关退煤矿 软岩 模型试验 地下空间
原文传递
氢能地下储存技术进展和挑战 被引量:13
15
作者 闫伟 冷光耀 +3 位作者 李中 贺梦琦 邓金根 马泽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6-568,共13页
在"双碳"目标下绿色无污染、高能量密度的氢能已成为能源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地下储氢是一项很有前景的大规模氢能储存技术。通过综述地下储氢概念的提出和矿场实践研究现状,深入剖析了盐穴储氢、含水层储氢、枯竭油气藏... 在"双碳"目标下绿色无污染、高能量密度的氢能已成为能源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地下储氢是一项很有前景的大规模氢能储存技术。通过综述地下储氢概念的提出和矿场实践研究现状,深入剖析了盐穴储氢、含水层储氢、枯竭油气藏储氢及废弃矿井储氢的储存模式及特征,从多角度对比分析了各自优缺点。天然气的地下储存可为储氢提供技术经验,但二者又存在明显区别。通过系统研究地下储氢的可行性,详细阐述了地下储氢在盖层密封性、井筒密封完整性及储层化学反应等方面存在的难点和挑战。基于以上研究和分析,指出了地下储氢发展存在的难题,展望了地下储氢的未来发展前景,提出了加强盖层地质力学完整性、井筒完整性研究以及加快储层岩石、流体与氢气的地球化学和微生物反应评估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氢能地下储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氢 盐穴 含水层 枯竭油气藏 废弃矿井 盖层 井筒
原文传递
基于压缩空气蓄能技术的煤矿废弃巷道再利用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何秋德 陈宁 罗萍嘉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39,65,共4页
对利用煤矿废弃巷道作为压缩空气蓄能电站的储气室进行了研究。以徐州权台煤矿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将煤矿废弃巷道、压缩空气蓄能技术与峰谷电价差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实现煤矿废弃巷道二次利用的同时,既能对3000 MW容量的电网系... 对利用煤矿废弃巷道作为压缩空气蓄能电站的储气室进行了研究。以徐州权台煤矿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将煤矿废弃巷道、压缩空气蓄能技术与峰谷电价差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实现煤矿废弃巷道二次利用的同时,既能对3000 MW容量的电网系统进行调峰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还能获得每小时22.52万元利润的巨大经济效益,且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8.5 a,项目安全率为88.28%,充分证明了将煤矿废弃巷道与压缩空气蓄能技术相结合在技术经济上完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废弃巷道 二次利用 压缩空气蓄能 电站系统 电网调峰
原文传递
我国利用废弃矿井建设地下储气库可行性研究及建议 被引量:16
17
作者 武志德 郑得文 +1 位作者 李东旭 邓雪杰 《煤炭经济研究》 2019年第5期15-19,共5页
地下储气库是天然气战略储备和调峰保供的重要设施。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利用废弃矿井改建地下储气库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煤矿和盐矿开采形成的地下空间特点,提出了改建地下储气库的技术方法,同时参考借鉴国内外的地下储气库建设方法,形成了... 地下储气库是天然气战略储备和调峰保供的重要设施。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利用废弃矿井改建地下储气库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煤矿和盐矿开采形成的地下空间特点,提出了改建地下储气库的技术方法,同时参考借鉴国内外的地下储气库建设方法,形成了基于地质条件、地面条件、工程技术条件及经济可行性的废弃煤矿与废弃盐矿改建地下储气库的库址筛选原则,调查了我国房柱式开采煤矿和废弃盐矿的分布,分析了利用废弃矿井建设地下储气库的潜力,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废弃煤矿 废弃盐穴 筛选原则
原文传递
废弃煤矿储气库库址评价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石孝明 武志德 +2 位作者 刘旭正 刘冰冰 邓雪杰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90-1398,共9页
地下储气库在天然气战略储备和调峰保供中起到重要作用,中国地质条件复杂,储气库库址匮乏,利用资源丰富的废弃煤矿建库是一很好的选择,因此建立废弃煤矿储气库评价方法尤为重要。在国内外储气库选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水文地质、盖层... 地下储气库在天然气战略储备和调峰保供中起到重要作用,中国地质条件复杂,储气库库址匮乏,利用资源丰富的废弃煤矿建库是一很好的选择,因此建立废弃煤矿储气库评价方法尤为重要。在国内外储气库选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水文地质、盖层密封性、地质构造、矿井特征、安全与经济5个方面对影响废弃煤矿改建储气库的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库址综合评价表,对废弃煤矿进行选址评价。将该评价模型应用于陕西某煤矿的选址评价中,结果表明:该煤矿改建储气库等级为良好,具备改建储气库的潜力。该评价方法对中国废弃煤矿型储气库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煤矿 地下储气库 库址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法
原文传递
基于城市燃气输配的废弃煤矿井储存天然气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涂庆毅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47-51,共5页
结合城市燃气输配关键内容,分析了中国废弃煤矿井资源及利用的现状和特点,研究了废弃煤矿井永久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天然气储存空间的限制条件,提出了废弃煤矿井储存天然气的思路。分析表明,密封性是废弃煤矿井储存天然气的限制条件,可根... 结合城市燃气输配关键内容,分析了中国废弃煤矿井资源及利用的现状和特点,研究了废弃煤矿井永久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天然气储存空间的限制条件,提出了废弃煤矿井储存天然气的思路。分析表明,密封性是废弃煤矿井储存天然气的限制条件,可根据城市调峰气量的确定,利用废弃煤矿井井下的永久性地下空间,并配合井下空间的改造及地面工程建设,实现废弃煤矿井作为地下储气库,以有效解决城市不同时段的天然气供需不平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煤矿井 天然气 储气库 系统工程 工艺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