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asto-plasticity and pore-pressure coupled analysis on the pullout behaviors of a plate anchor
1
作者 Cun Hu Fu-Ping Gao 《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CAS CSCD 2015年第2期89-92,共4页
A numerical method is proposed for the elasto-plasticity and pore-pressure coupled analysis on the pull- out behaviors of a plate anchor. The bounding-surface plasticity (BSP) model combined with Blot's consol- ida... A numerical method is proposed for the elasto-plasticity and pore-pressure coupled analysis on the pull- out behaviors of a plate anchor. The bounding-surface plasticity (BSP) model combined with Blot's consol- idation theory is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cyclic loading induced elasto-p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soil skeleton and the accompanying generation/dissipation of the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The suction force generated around the anchor due to the cyclic variation of the pore water pressure has much effect on the pullout capacity of the plate anchor. The calculated pullout capacity with the proposed method (i.e., the coupled analysis) gets lower than that with the conventional total stress analysis for the case of long-term sustained loading, but slightly higher for the case of short-term monotonic loading. The cyclic loading induced accumulation of pore water pressure may result in an obvious decrease of the stiffness of the soil-Plate anchor sv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te anchor Bounding-surface plasticity model pore pressure Coupled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kin Friction Reduction of Flat Plate by Formation of Air Cavity
2
作者 Wencai Dong Rixiu Guo(University of Naval Engineering,Wuhan 430033,P.R.China)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1999年第S1期21-27,共7页
The effects on the local skin friction of smooth flat plate by formation of air cavity a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everal variations of air injection angle,pore size,porous surface area an... The effects on the local skin friction of smooth flat plate by formation of air cavity a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everal variations of air injection angle,pore size,porous surface area and transverse step.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local skin friction of downstream of the porous section could be reduced at extent ranging from 50% to 90%,by injection air through pore or slot,with free stream velocities from 2 to 6 m/s.The pore size and area of air injection surface have small effect on skin friction reduction,step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skin friction reduction.The mechanism of the skin friction reduction is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air cavity,mixed with air and water,between the flat plate and its water boundary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 CAVITY SKIN friction FLAT plate step pore INJECTION SLOT INJ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蚀/冻融环境下环氧树脂结构胶强度降解机理
3
作者 任翔 崔桐 +2 位作者 王怡 孙亚民 刘群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2-1192,共11页
为探究盐蚀/冻融循环作用对环氧树脂胶黏剂材料的拉伸、剪切性能的影响,分别开展了40个胶黏剂和40个单搭接接头的盐蚀/冻融循环试验和力学性能试验,分析其力学性能随环境作用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环境作用时间增加,所有胶黏剂试... 为探究盐蚀/冻融循环作用对环氧树脂胶黏剂材料的拉伸、剪切性能的影响,分别开展了40个胶黏剂和40个单搭接接头的盐蚀/冻融循环试验和力学性能试验,分析其力学性能随环境作用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环境作用时间增加,所有胶黏剂试件失效模式未发生变化,而单搭接接头由内聚破坏和界面脱黏的混合失效模式变为界面脱黏失效模式.胶黏剂试件的拉伸强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10次盐蚀/冻融循环后降低了9.2%.水分在单搭接接头界面的扩散速率远大于胶黏剂试件,导致了单搭接接头剪切强度相对于胶黏剂拉伸强度下降更为显著,210次盐蚀/冻融循环后剪切强度降低了60.9%.此外,盐蚀/冻融循环2160次后,胶黏剂拉伸强度保留率约为31.1%,而单搭接接头已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胶黏剂 CFRP板 盐蚀/冻融循环 强度 弹性模量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礁灰岩平板撞击试验与状态方程研究
4
作者 马林建 邓家军 +3 位作者 王明洋 李洪亚 李增 李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32-2241,共10页
为研究强动载下浅层珊瑚礁灰岩的冲击压缩特性和状态方程,采用一级气体炮试验装置对浅层珊瑚礁灰岩开展了200~500 m/s冲击速度下的平板撞击试验。基于试样自由面粒子速度时程曲线,分析了浅层珊瑚礁灰岩孔隙演化与冲击波传播的相互作用,... 为研究强动载下浅层珊瑚礁灰岩的冲击压缩特性和状态方程,采用一级气体炮试验装置对浅层珊瑚礁灰岩开展了200~500 m/s冲击速度下的平板撞击试验。基于试样自由面粒子速度时程曲线,分析了浅层珊瑚礁灰岩孔隙演化与冲击波传播的相互作用,确定了一维应变条件下浅层珊瑚礁灰岩的动态强度和冲击绝热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冲击波压缩过程中,浅层珊瑚礁灰岩因孔隙塌缩和基质滑移产生塑性变形,导致冲击波在试样中展宽为“弹性先驱波-变形波”的双波结构,变形波的传播速度和能量随冲击压力的增大而增大;2.9×10^(4)~7.5×10^(4)s^(−1)应变率下,浅层珊瑚礁灰岩的Hugoniot弹性极限值和动态屈服强度分别为0.109±0.03 GPa和0.074±0.02 GPa;建立了0.4~1.2 GPa压力范围浅层珊瑚礁灰岩的Hugoniot线性关系,将其压力-比容(P-V)关系分成弹性段和压实段,浅层珊瑚礁灰岩相比于陆源多孔石灰岩在强动载下的压缩性更大;最终建立了可描述浅层珊瑚礁灰岩低压区孔隙压实过程的压力-孔隙度(P-α)状态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动力学 珊瑚礁灰岩 平板撞击 孔隙演化 冲击响应 状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法在摩阻试验中的应用与研究
5
作者 宗成思 何明星 崔鑫 《上海公路》 2024年第2期99-103,I0012,共6页
预应力孔道的成孔质量和锚下有效预应力是预应力施工技术的重难点。为掌握孔道弯曲半径和关键点定位坐标准确性,以及预应力施工张拉质量,采用应变法对摩阻试验和反拉法的各试验参数进行验证和对比分析。研究成果可为预应力施工张拉质量... 预应力孔道的成孔质量和锚下有效预应力是预应力施工技术的重难点。为掌握孔道弯曲半径和关键点定位坐标准确性,以及预应力施工张拉质量,采用应变法对摩阻试验和反拉法的各试验参数进行验证和对比分析。研究成果可为预应力施工张拉质量的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下有效预应力 摩阻试验 锚口和锚垫板摩阻 孔道摩阻 应变法 反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面纬编织物变化孔隙率结构设计与透气导湿性能评价
6
作者 方雪明 董智佳 +1 位作者 丛洪莲 丁玉琴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9,共9页
为优化夏季用轻薄但效应单一的平针结构针织物的热湿调节功能,采用不同粗细的涤纶与氨纶搭配,通过原料细度、织物密度以及孔隙率调节,设计开发9种变化孔隙的单面纬编结构织物。研究原料、织物结构和孔隙对织物透气、吸湿等热湿舒适性能... 为优化夏季用轻薄但效应单一的平针结构针织物的热湿调节功能,采用不同粗细的涤纶与氨纶搭配,通过原料细度、织物密度以及孔隙率调节,设计开发9种变化孔隙的单面纬编结构织物。研究原料、织物结构和孔隙对织物透气、吸湿等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孔隙特征与织物透气导湿性能呈现明显关联。织物体积质量在200~400 kg/m^(3)之间,体积质量越小,透气率越高。在机型原料相同的情况下,局部使用细纱会使织物表面孔隙占比上升,织物组织结构影响平均孔径,孔径最大可以达到105μm。在织物组织结构相同的情况下,织物平均孔径与单向水分传递指数和透湿率均呈现正相关;织物水分蒸发速率与织物体积质量和表面孔隙率也呈现正相关性。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对于单面添纱织物来说,添加氨纶虽然能增强单向导湿性能,但氨纶收缩织物孔隙,增加厚重,使透气效果降低,故在原料不含氨纶且织物表面孔隙率较高的情况下,织物的透气导湿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织物 单面添纱 孔隙结构 透气性能 单向导湿 涤纶 氨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地基上非对称多孔功能梯度材料夹层板的自由振动
7
作者 黄志诚 韩梦娜 +1 位作者 王兴国 褚福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6-163,共8页
基于精细剪切变形理论研究了弹性地基上的非对称孔隙功能梯度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 FGM)夹层板的自由振动。结合该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对称多孔FGM夹层板在弹性地基上的自由振动模型,且该模型只包含四个未知变量。控制... 基于精细剪切变形理论研究了弹性地基上的非对称孔隙功能梯度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 FGM)夹层板的自由振动。结合该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对称多孔FGM夹层板在弹性地基上的自由振动模型,且该模型只包含四个未知变量。控制方程是通过Hamilton原理建立的,并通过Navier法获得了其在四边简支下的固有频率。将模型退化为无弹性地基的非对称FGM夹层板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最后详细讨论了参数变化对弹性地基上的非对称多孔FGM夹层板的自由振动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弹性系数下,非对称多孔FGM夹层板的固有频率会随着边厚比的增加而增加,而体积分数指数的增加对于不同弹性系数下的非对称多孔FGM夹层板的固有频率有不一样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功能梯度材料(FGM) 夹层板 弹性地基 自由振动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工艺对铸坯缩孔焊合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赵乾 朱伏先 +1 位作者 崔凤平 房轲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7-49,共3页
采用ANSYS/LS-DYNA显式动力学有限元软件对含有中心孔的钢板轧制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在大压下、轻压下及正常压下等不同轧制规程下,中心缩孔在各道次间的焊合情况。通过模拟分析发现,采用大压下规程时,缩孔处受的应力最大,缩孔的焊合情... 采用ANSYS/LS-DYNA显式动力学有限元软件对含有中心孔的钢板轧制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在大压下、轻压下及正常压下等不同轧制规程下,中心缩孔在各道次间的焊合情况。通过模拟分析发现,采用大压下规程时,缩孔处受的应力最大,缩孔的焊合情况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厚板 缩孔 分层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汞法分析C/C复合材料平板的孔隙结构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蕾 张福勤 +2 位作者 夏莉红 欧孝玺 梁世栋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5-98,共4页
以PAN基炭纤维针刺整体毡为预制体,经CVI增密获得了C/C复合材料平板,采用压汞法分析了该材料的孔隙结构。结果表明,随着CVI增密过程的进行,材料的孔隙率和平均孔径下降,但孔隙数量先上升后下降,在密度为1.2 g/cm3时达到最高点;孔隙的最... 以PAN基炭纤维针刺整体毡为预制体,经CVI增密获得了C/C复合材料平板,采用压汞法分析了该材料的孔隙结构。结果表明,随着CVI增密过程的进行,材料的孔隙率和平均孔径下降,但孔隙数量先上升后下降,在密度为1.2 g/cm3时达到最高点;孔隙的最可几孔径随密度升高而降低并向15μm趋近;大于60μm的大孔体积分数随密度升高而下降,小于1μm的微孔体积分数上升;比表面主要贡献来自孔径小于20 nm的微孔,在密度为1.46 g/cm3时,比表面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平板 孔结构 压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零件中孔隙的涂镀前封闭处理技术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立群 刘慧丛 +1 位作者 李卫平 陈贻炽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共6页
阐述了粉末冶金零件中孔隙的涂镀前封闭处理技术的进展。介绍了粉末冶金的历史沿革及概念,提出、分析了粉末冶金材料在前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电镀或者油漆前处理之前进行材料孔隙封闭处理的重要意义,讨论了现代工业应用越来越... 阐述了粉末冶金零件中孔隙的涂镀前封闭处理技术的进展。介绍了粉末冶金的历史沿革及概念,提出、分析了粉末冶金材料在前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电镀或者油漆前处理之前进行材料孔隙封闭处理的重要意义,讨论了现代工业应用越来越多的粉末冶金材料的类型及产品零件。针对粉末冶金零件涂镀过程中孔隙中易残留溶液成分,导致表面涂镀层起泡、剥离等问题,介绍了目前采用的粉末冶金零件孔隙涂镀前的封闭处理方法,分析探讨了粉末冶金零件镀前用防锈水封闭处理的优势,并分析了防锈水中缓蚀剂的作用原理。防锈水中缓蚀剂等成分的渗入与扩散,对粉末冶金材料的孔隙产生化学吸附、转化及沉淀,从而封闭和填充粉末冶金材料中的孔隙,可以有效提高粉末冶金零件表面涂镀层的结合力和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材料 孔隙 涂镀处理 封闭方法 防锈水溶液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前S_1蛋白、HBcAg及HBVDNA相关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车达平 徐龙 张志成 《江西医药》 CAS 2003年第6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1(Pre-S1)蛋白、HBcAg、HBVDNA及HBV其他标志物的关系及临床意义,为评判HBV复制和病情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证据。方法对13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应用微板核酸杂交法;HBcAg采用ELISA间接法,两种抗体包被...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1(Pre-S1)蛋白、HBcAg、HBVDNA及HBV其他标志物的关系及临床意义,为评判HBV复制和病情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证据。方法对13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应用微板核酸杂交法;HBcAg采用ELISA间接法,两种抗体包被,反应孔内裂解Dane颗粒的酶标技术直接检测;Pre-S1及HBV其他标志物同时进行ELISA检测。结果血清中Pre-S1、HBcAg、HBVDNA检出率在HBsAg、HBeAg、抗-HBc组合中最高,分别为33.3%、74.6%、85.7%,与HBV-M其它组合比较P<0.01;HBeAg和HBcAg阳性组的HBVDNA、Pre-S1检出率最高(91.7%、39.6%),其次为HBeAb和HBcAg阳性组;HBVDNA阳性组的Pre-S1、HBcAg检出率(27.5%、62.6%)明显高于阴性组(2.2%、8.9%),P<0.001;Pre-S1阳性血清中HBcAg与HBVDNA检出率为96.4%、89.3%,与阴性组比较P<0.001及P<0.05;Pre-S1、HBcAg与HBVDNA检出率在各临床类型患者中,除慢性肝炎HBVDNA检出率高,且统计学意义(P<0.001)外,其它无特异性。结论血清Pre-S1、HBcAg、HBVDNA和HBeAg均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敏感指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抗HBe的出现并不表示病毒复制停止,应参考其他病毒复制指标情况。乙型肝炎各临床类型HBV复制指标检出率仅HBVDNA具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血清 前S1蛋白 HBCAG HBVDNA 相关性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器类型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与运行稳定性的影响试验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瑛 孟爱 +1 位作者 张瀚月 张磊 《甘肃科学学报》 2013年第1期52-54,共3页
为探讨如何能快速形成好氧颗粒污泥,在不同的SBR反应器内分别加设网板直径为16cm和6cm,孔径为8mm,孔间距为1mm的水平网板,并在此基础上改变反应器的高径比(H/D),分析了网板及H/D对好氧颗粒污泥快速颗粒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器... 为探讨如何能快速形成好氧颗粒污泥,在不同的SBR反应器内分别加设网板直径为16cm和6cm,孔径为8mm,孔间距为1mm的水平网板,并在此基础上改变反应器的高径比(H/D),分析了网板及H/D对好氧颗粒污泥快速颗粒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加设网板的条件下,H/D≥75∶7时可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而H/D=1∶1时不能形成好氧颗粒污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SBR 网板式 高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新型连接装配式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刘家彬 陈云钢 +1 位作者 郭正兴 袁富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24,共9页
为综合评价基于钢板网成孔的竖向钢筋搭接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制作了足尺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并与现浇试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最终破坏形态,钢板网成孔的竖向钢筋搭接连接试件与现浇试件基本相同,初始裂缝出现位置... 为综合评价基于钢板网成孔的竖向钢筋搭接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制作了足尺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并与现浇试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最终破坏形态,钢板网成孔的竖向钢筋搭接连接试件与现浇试件基本相同,初始裂缝出现位置不同.两者滞回曲线均较饱满,骨架曲线走势基本一致,耗能能力接近.各装配试件与现浇试件极限位移角为1/55到1/43,位移延性系数为4到5,满足延性要求.钢板网成孔的竖向钢筋搭接连接试件较现浇试件各阶段荷载承载能力有所降低.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水平拼缝采用合理构造可以达到与现浇结构相接近的延性、承载能力以及抗震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 剪力墙 钢板网成孔 竖向钢筋搭接连接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丝组件中喷丝板孔结构的设计与熔体流动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霞 赵式英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4,64,共6页
在改善合成纤维的性能以及开发合纤新品种的过程中,较为便捷的途径之一就是对纺丝组件内部结构进行改进设计.本文主要针对纺丝组件中喷丝板的孔型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即将不同孔径、不同截面形状的喷丝孔同时分布于同一块喷丝板上进行分... 在改善合成纤维的性能以及开发合纤新品种的过程中,较为便捷的途径之一就是对纺丝组件内部结构进行改进设计.本文主要针对纺丝组件中喷丝板的孔型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即将不同孔径、不同截面形状的喷丝孔同时分布于同一块喷丝板上进行分析与实验研究,重点研究了一种带有锥型孔结构的喷丝板,通过纺丝实验探讨不同喷丝孔孔型以及不同孔型结构的组合对纺制纤维丝束的各项性能指标所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丝板 板孔结构 锥型孔 新型合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粉末冶金件化学镀镍工艺 被引量:4
15
作者 余丽艳 谢鲲 +1 位作者 吕延伟 张燕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4-25,共2页
铁基粉末冶金件孔隙多,直接化学镀镍易造成针孔,镀层结合力差。采用真空硬脂酸锌浸渍封孔及超声波清洗前处理,对铁基粉末冶金件连续化学镀镍。镀层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镀层均匀,致密,结合力好,耐磨性和耐蚀性能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 铁基粉末冶金 化学镀镍 封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镍磷合金表面涂覆SiO_2溶胶-凝胶封孔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侯峰 徐宏 +2 位作者 关凯书 张而耕 汪皓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28,共3页
 非晶态化学镀镍磷合金具有良好的耐酸、碱、硫化氢、液氨等介质的腐蚀,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Ni-P化学镀层属阴极涂层,一旦出现显微孔隙等缺陷,基体将加剧腐蚀。这给实际应用带来了复杂性和一定限制。文中采用溶胶凝胶方法进...  非晶态化学镀镍磷合金具有良好的耐酸、碱、硫化氢、液氨等介质的腐蚀,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Ni-P化学镀层属阴极涂层,一旦出现显微孔隙等缺陷,基体将加剧腐蚀。这给实际应用带来了复杂性和一定限制。文中采用溶胶凝胶方法进行封闭镀层针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镀层表面涂覆溶胶凝胶可以封闭针孔大幅度提高镀层的抗腐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二氧化硅溶胶-凝胶 耐蚀 封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BC工艺在国内生产实践中的探索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世亮 杨保东 +2 位作者 李隆德 郭晓丽 王越 《黄金》 CAS 2013年第3期53-57,共5页
研究了Ф8.8 m×4.8 m大型半自磨机首次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某铜钼矿山的应用,其生产能力15 000 t/d。投产初期,生产能力在短期内达到预期能力的100%。但半自磨机的衬板磨损严重,顽石破碎机不能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使SABC工艺... 研究了Ф8.8 m×4.8 m大型半自磨机首次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某铜钼矿山的应用,其生产能力15 000 t/d。投产初期,生产能力在短期内达到预期能力的100%。但半自磨机的衬板磨损严重,顽石破碎机不能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使SABC工艺没有完全达到设计的初衷。由于半自磨机的钢球充填率、顽石窗的开孔面积、直线筛的筛分效率、顽石破碎机的开启时间等制约了处理能力的提升,使半自磨机的磨矿效率和球磨机的磨矿效率不相匹配,增加了球磨机的功率消耗等。为了解决SABC工艺的平衡问题,增加生产能力,采取了从半自磨机中排出更多的顽石、改变钢球补加数量和调整球磨机的钢球尺寸、调整直线筛的筛孔形状、开孔面积和冲洗水、调整半自磨机给矿粒度的配比、调整破碎机HP 800的排矿口一系列措施等。这些措施的实施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系统生产能力目前达到35 000 t/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BC工艺 半自磨机 顽石窗 格子板 开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金表面微孔腐蚀的电接触特点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雪清 章继高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1-56,共6页
镀金接触材料表面容易出现微孔。由于湿度、腐蚀性气体及尘土颗粒的影响,镀层表面在微孔处形成腐蚀,降低了连接器的可靠性。通过对长期室内自然暴露的薄镀金样片表面的形貌、腐蚀状况以及成分分析,同时对腐蚀表面不同位置处的直流接触... 镀金接触材料表面容易出现微孔。由于湿度、腐蚀性气体及尘土颗粒的影响,镀层表面在微孔处形成腐蚀,降低了连接器的可靠性。通过对长期室内自然暴露的薄镀金样片表面的形貌、腐蚀状况以及成分分析,同时对腐蚀表面不同位置处的直流接触电阻、高频接触阻抗进行测试,从而全面分析表面微孔腐蚀对电接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金 电接触 微孔 微孔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陶瓷过滤机高效节能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竹发 钦征骑 王卫君 《江苏陶瓷》 CAS 1998年第1期6-8,共3页
简述了陶瓷过滤机的技术特征 ,例举了其高效节能效果 ,剖析了陶瓷过滤机节能机理 ,为其关键核心部件—陶瓷过滤板的研制。
关键词 陶瓷 过滤机 毛细管 孔径 节能 分离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桩处理软土路基挤土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夏晋华 季广辉 李中良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6-59,共4页
在路基处理范围内设置竖向排水体可以克服管桩施工过程中超静孔隙水压对地基土层产生的不利影响。依托河南某高速公路管桩路基工程,在施工现场布置2个不同排水间距的试验区,通过对管桩打设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土体侧向位移和地表沉降与... 在路基处理范围内设置竖向排水体可以克服管桩施工过程中超静孔隙水压对地基土层产生的不利影响。依托河南某高速公路管桩路基工程,在施工现场布置2个不同排水间距的试验区,通过对管桩打设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土体侧向位移和地表沉降与隆起等内容的对比测试,探讨了排水板间距1.2m与2.4m对抵消管桩挤土效应的不同效果,为路基设计中竖向排水体的布设间距以及管桩的施工顺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路基 管桩 塑料排水板 孔隙水压力 挤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