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一类Hamilton扰动系统的poincare分枝
1
作者 王锋 《江汉大学学报》 1999年第6期51-54,共4页
利用poincare分校理论,讨论了[1]中提出的弱化Hilbert第16问题中的某些特殊情况。
关键词 扰动系统 poincare分枝 哈密顿系统 极限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三维系统的Poincare分枝
2
作者 田森平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6年第3期19-25,共7页
本文用垂直投影的方法研究一类三维自治系统闭轨的存在性,并讨论了该系统在三次自治拢动下产生空间周期解的条件.
关键词 闭轨 奇点 poincare分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incare分枝的一点注记
3
作者 唐衡生 《中南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92-97,共6页
本文对Poincare分枝产生极限环的个数问题作了注记.采用扰动系统(1)λ的Harmiltton系统(1)λ=0的中心流形的方法,指出并改正了《一类具有双中心等时系统的Poincare分枝》一文的若干错误.
关键词 poincare分枝 极限环 微分动力系统 郝普夫分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学试剂与摘心处理对2年生梨树苗木分枝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徐金涛 冀明辉 +3 位作者 李龙飞 高丽娟 刘欢 郝宝锋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9-476,共8页
为明确不同化学试剂与摘心处理对2年生梨树苗木分枝特性的影响,以‘晚玉梨/杜梨’2年生苗木为试材,采用普洛马林、6-BA、GA 4+7等3种化学试剂,以其不同浓度的单剂或复配剂在苗木生长的2个时期对其顶端新梢进行喷雾处理,或与羊毛脂配制... 为明确不同化学试剂与摘心处理对2年生梨树苗木分枝特性的影响,以‘晚玉梨/杜梨’2年生苗木为试材,采用普洛马林、6-BA、GA 4+7等3种化学试剂,以其不同浓度的单剂或复配剂在苗木生长的2个时期对其顶端新梢进行喷雾处理,或与羊毛脂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发枝素软膏对新梢芽体进行涂抹处理,待苗木停长后,对苗木高度、苗木粗度、分枝数量、分枝长度等生理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筛选合适的试剂及其处理浓度与处理方式,为苗木圃内高效整形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6-BA、普洛马林分别以1000~1200 mg/kg喷雾处理对2年生梨树苗木均具有较好的促分枝效果,单株分枝数量在11条以上,辅以摘心处理能增强促分枝效果。单独的摘心处理、发枝素软膏涂抹芽体处理对新梢促分枝效果较差。于苗高70~80 cm、100~120 cm时分别对顶端20~30 cm新梢,采用1200 mg/kg的6-BA溶液叶面喷施并辅以摘心的处理方式是晚玉梨圃内整形的最佳选择,可以得到单株平均分枝数量15条,枝条空间分布均匀、枝干比较为合适、角度理想的带分枝苗木,因该浓度下辅以摘心处理增效不显著,也可不进行摘心,以节省人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BA 普洛马林 摘心 苗木 分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脊柱炎手术治疗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
5
作者 范俊 王恒 +7 位作者 兰汀隆 董伟杰 唐恺 李元 严广璇 徐尚胜 康志刚 秦世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5,共9页
目的: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l,NTM)性脊柱炎手术治疗患者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并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青海省第四人... 目的: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l,NTM)性脊柱炎手术治疗患者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并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哈尔滨市胸科医院骨科收治的12例经手术治疗的NTM性脊柱炎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及体征、病变部位、入院前诊断及治疗、入院后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药物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方式及预后和随访情况。结果:12例NTM性脊柱炎患者均有1种或多种基础疾病或致免疫力低下的疾病;从发病到确诊的病程范围为12~24个月,其中,外院行抗结核治疗1年及以上者8例、6~9个月者4例。3例患者行MGIT 960液体培养,仅1例患者后续行TB-DNA检测;5例患者行NGS检测;2例患者行病理DNA诊断;2例患者行NGS+病理DNA定性。最终菌种鉴定到8种NTM,以鸟分枝杆菌复合群、胞内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为主。术前抗NTM治疗6周者7例,8周者4例,仅1例合并肺部感染者治疗4周。4例首次手术患者,其中3例行单纯后路手术、1例因骨质破坏严重行单纯前路手术;8例再次手术患者,其中5例行前后路联合手术、1例行单纯前路手术、2例行窦道切除术,但有3例术后行3期手术或单纯窦道切除术。术后继续术前抗NTM方案治疗及康复训练8~12个月,随访2年后8例痊愈、4例有窦道或残腔(其中1例经7次手术后放弃治疗)。结论:NTM性脊柱炎多有明确职业接触史,感染菌种丰富,多因缺乏菌种鉴定而导致长期误诊误治,病程迁延,病理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可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是病程迁延、脊柱损害严重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治愈率约为70%,再手术风险高,故应术前明确致病菌、精准诊断,并及时进行足量且有针对性的抗NTM治疗,以降低患者术后发生窦道及脓肿加重的风险,保证术后良好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非典型性细菌 分枝杆菌属 疾病特征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Phage蛋白的抗原表位预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6
作者 黄和明 张娟 +1 位作者 李高驰 周海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结核分枝杆菌Rv1579c基因编码的Phage蛋白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分析。方法:从NCBI Gene数据库中获取Rv1579c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通过ProtParam、ProtScale、NetPhos、TMHMM、SOPMA、SWISS-MODEL在线网站分别对Phag...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结核分枝杆菌Rv1579c基因编码的Phage蛋白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分析。方法:从NCBI Gene数据库中获取Rv1579c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通过ProtParam、ProtScale、NetPhos、TMHMM、SOPMA、SWISS-MODEL在线网站分别对Phage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磷酸化位点、跨膜螺旋结构、二级结构以及三级结构建模进行预测分析;利用IEDB、ABCpred、SYFPEITHI等软件预测Phage蛋白的细胞抗原表位;使用NCBI中BLAST数据库、UniProt数据库、MEGA-X软件分析Phage蛋白同源性及进化树的构建;STRING数据库预测其相互作用蛋白。结果:Phage蛋白共含有104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_(480)H_(750)N_(140)O_(164)S_(4),原子总数1538,为亲水性蛋白,第22、23位氨基酸疏水性得分最高为-1.433;第94位氨基酸亲水性得分最高为-2.511。该蛋白不稳定指数42.81,为不稳定蛋白;无糖基化位点,含有12个磷酸化位点,无跨膜螺旋结构。另外,Phage蛋白共获得多个优势细胞抗原表位。结论:生物信息学分析Phage蛋白为结核分枝杆菌胞膜亲水性不稳定蛋白,介导结核分枝杆菌焦亡和耐药的发生。同时,该蛋白的多个优势细胞抗原表位,可成为未来结核诊断治疗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焦亡 PHAGE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烟肼联合利福平与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预防性治疗方案在结核潜伏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7
作者 曹素珍 朱蔚岗 +2 位作者 周稳兰 尹建红 卢应梅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3期35-37,共3页
目的 分析异烟肼(INH)联合利福平(RFP)与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预防性治疗方案在治疗结核潜伏感染患者中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2例结核潜伏感染... 目的 分析异烟肼(INH)联合利福平(RFP)与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预防性治疗方案在治疗结核潜伏感染患者中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2例结核潜伏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INH联合RFP预防性治疗)和观察组(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预防性治疗),各36例。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与肝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升高,CD8+百分比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上述肝功能指标水平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母牛分枝杆菌预防性治疗能够增强结核潜伏感染患者的免疫能力,减少肝功能损伤,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潜伏感染 异烟肼 利福平 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 免疫功能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信行模式联合延续护理干预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陈燕霞 冯翠莲 黄丽萍 《黑龙江医药》 2025年第1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究知信行模式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肺病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在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100例NTM肺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表分为对照组(n... 目的:探究知信行模式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肺病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在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100例NTM肺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表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知信行模式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组间健康行为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组内健康行为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高(P<0.05)。干预前,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组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前提高,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信行模式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加强患者的疾病认知、治疗信心以及健康行为的执行力,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知信行模式 延续性护理 健康行为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萼甲素调控TLR4/NF-κB通路对脓肿分枝杆菌生长 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9
作者 李倩 任哲 +2 位作者 杨丙宙 杨娜 李曼 《河北医学》 2025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目的:探讨蓝萼甲素调控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脓肿分枝杆菌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脓肿分枝杆菌菌株ATCC19977分为空白组、低剂量蓝萼甲素组、中剂量蓝萼甲素组、高剂量蓝萼甲素组、TAK-242组、高剂量... 目的:探讨蓝萼甲素调控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脓肿分枝杆菌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脓肿分枝杆菌菌株ATCC19977分为空白组、低剂量蓝萼甲素组、中剂量蓝萼甲素组、高剂量蓝萼甲素组、TAK-242组、高剂量蓝萼甲素+LPS组,阿尔玛蓝液体药敏法测定蓝萼甲素对ATCC19977的抑制率大于等于90%对应的最低药物浓度(MIC 90);扫描电镜观察ATCC19977生物膜形成;结晶紫染色检测ATCC19977生物膜总生物量;MTT检测ATCC19977生物膜代谢活性;qRT-PCR检测ATCC19977中MAB_2030、MAB_2028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ATCC19977中TLR4、p-NF-κB p65蛋白。结果:蓝萼甲素对ATCC19977的MIC 90为10μmoL/L。与空白组比较,低剂量蓝萼甲素组、中剂量蓝萼甲素组、高剂量蓝萼甲素组ATCC19977数量减少,生物膜被破坏,表现为厚度变薄,且呈松散状态,ATCC19977生物膜总生物量、生物膜代谢活性、ATCC19977中MAB_2030、MAB_2028 mRNA表达及TLR4、p-NF-κB p65蛋白表达降低,且高剂量蓝萼甲素组趋势最明显,TAK-242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一致(P<0.05);与高剂量蓝萼甲素组比较,高剂量蓝萼甲素+LPS组ATCC19977数量增多,生物膜破坏程度有所减弱,ATCC19977生物膜总生物量、生物膜代谢活性、ATCC19977中MAB_2030、MAB_2028 mRNA表达及TLR4、p-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蓝萼甲素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通路抑制ATCC19977生长及生物膜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甲素 脓肿分枝杆菌 生物膜 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CT检查支气管扩张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受累肺叶数与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李福利 王豪杰 +1 位作者 何佳倩 冷霞 《临床医学工程》 2025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的采用胸部CT检查支气管扩张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PD)患者受累肺叶数,并分析其与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NTM-PD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CT检查和T淋巴细胞检测。根据胸... 目的采用胸部CT检查支气管扩张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PD)患者受累肺叶数,并分析其与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NTM-PD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CT检查和T淋巴细胞检测。根据胸部CT检查结果将其分为1-2肺叶组、3-4肺叶组、5-6肺叶组,比较三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分析受累肺叶数与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结果80例患者中,受累肺叶数为1-2肺叶24例(30.00%),3-4肺叶39例(48.75%),5-6肺叶17例(21.25%)。三组患者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5-6肺叶组CD3^(+)、CD4^(+)、CD4^(+)/CD8^(+)水平低于1-2肺叶组和3-4肺叶组,且3-4肺叶组CD3^(+)、CD4^(+)水平低于1-2肺叶组(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受累肺叶数与CD3^(+)(r=-0.457)、CD4^(+)(r=-0.511)、CD4^(+)/CD8^(+)(r=-0.294)均呈负相关性(P<0.05),与CD8^(+)无显著相关性(r=0.108,P=0.227)。结论支气管扩张合并NTM-PD患者受累肺叶数与T淋巴细胞存在相关性,随着受累肺叶数增多,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胸部CT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早期预测临床标本中存在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可靠性
11
作者 赵悦 王昊然 +3 位作者 程美锦 王伟 梁瑞霞 黄海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评估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用于早期预测临床标本中存在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胸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4年4月新发肺部疾病就诊且涂片显微镜检查报告阳性结果的患者和... 目的:评估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用于早期预测临床标本中存在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胸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4年4月新发肺部疾病就诊且涂片显微镜检查报告阳性结果的患者和分离培养鉴定出NTM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作为患者分离鉴定出NTM预测指标的准确性。对研究期间培养鉴定为NTM的患者,分析其获得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的比例,了解此预测指标的敏感度;分析涂片阳性的结核病患者中出现Xpert检测阴性结果的比例,了解预测指标的特异度。结果:在纳入的涂片阳性患者中,8.22%(202/2458)的患者同期开展的Xpert检测结果为阴性。在148例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且具有同期培养鉴定结果的患者中,138例(93.24%)培养鉴定出NTM,表明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早期预测临床标本中存在NTM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增加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阴性结果的附加条件后,预测的准确性达到100.00%(73/73),但预测敏感度大幅降低(37.61%,44/117)。在分离鉴定为NTM病的患者中,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预测NTM存在的敏感度为39.78%(109/274),而在涂阳结核病患者中,该指标的特异度为99.56%(2256/2266)。结论:在疑似结核病患者中,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是一项早期、可靠的NTM分离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性细菌 分枝杆菌属 诊断 鉴别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甘蓝型油菜分枝角度调控中的功能分析与预测
12
作者 孙程明 周晓婴 +8 位作者 陈锋 张维 王晓东 彭琦 郭月 高建芹 胡茂龙 付三雄 张洁夫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9-567,I0001-I0676,共685页
分枝角度是影响油菜种植密度和机收效率的关键株型性状,适度紧凑的株型结构有利于提高油菜种植密度、降低机收损失。本研究以2个分枝角度差异大的株系为材料,对抽苔期幼嫩分枝进行链特异性RNA-seq。分析表明,6305个基因在2个株系间差异... 分枝角度是影响油菜种植密度和机收效率的关键株型性状,适度紧凑的株型结构有利于提高油菜种植密度、降低机收损失。本研究以2个分枝角度差异大的株系为材料,对抽苔期幼嫩分枝进行链特异性RNA-seq。分析表明,6305个基因在2个株系间差异表达,包括FUL、SGR5、SGR6、SGR9、AXR1、ARG1、PIN1和PIN5等分枝角度相关途径基因在油菜中的同源拷贝,GO富集通路包括色氨酸、生长素和磷脂酰肌醇等重力反应相关物质的合成、代谢通路。基于转录组数据,鉴定了4467个在分枝中活跃表达的lncRNA,包括3460个lincRNA、778个lncNAT和229个ilncRNA。50.3%的lncRNA包含转座子序列,其中Gypsy和Copia家族LTR逆转座子是2种主要插入类型。分析发现,1713个lncRNA在2个株系间差异表达,比较与50个分枝角度关联位点的位置关系,37个差异lncRNA落在26个关联位点的置信区间内。利用本研究和已公开的共计103份分枝转录组数据进行表达相关性分析,共鉴定了17,782个lncRNA-基因间靶向关系,包括1003个lncRNA和4592个基因,靶向基因包括LAZY1、SGR5、FUL1、WRKY40等分枝角度已知基因在油菜中的同源拷贝。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解析lncRNA在油菜分枝角度调控中的作用,为今后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株型 分枝角度 长链非编码RNA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包埋组织样本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及菌种鉴定结果分析——来自华西医院的单中心研究
13
作者 孙林雍 曲俊彦 +1 位作者 李悦 江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目的 探讨石蜡包埋组织样本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 NTM)感染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756例连续疑似结核病石蜡包埋组织样本,应用抗酸染色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辅助诊... 目的 探讨石蜡包埋组织样本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 NTM)感染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756例连续疑似结核病石蜡包埋组织样本,应用抗酸染色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辅助诊断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对检测结果不一致(抗酸染色阳性、荧光定量PCR法阴性)样本47例,采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结果 756例疑似结核病样本中,阳性检出率为52.5%(397/756);其中,抗酸染色阳性检出率为37.7%(285/756),荧光定量PCR法阳性检出率为46.3%(350/756)。PCR法灵敏性显著高于抗酸染色法(χ^(2)=33.226,P<0.001)。NTM检出率为10.4%(41/394)。共鉴定出5种NTM,分别为胞内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戈登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及海分枝杆菌或溃疡分枝杆菌。NTM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χ^(2)=4.318,P=0.038)。NTM感染在不同部位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66,P<0.001),以肺部最多见。结论 我院石蜡包埋组织MTBC及NTM检出率均保持较高水平,以肺部感染最常见,NTM感染中胞内分枝杆菌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菌种鉴定 石蜡包埋组织 荧光PCR熔解曲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林密度对杉木分枝特征的影响
14
作者 蓝伟立 陈块明 +6 位作者 江惠 马东旭 王佳琪 戚建增 胥清利 叶义全 林开敏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198,共11页
【目的】研究造林密度对杉木枝条发育的影响,为确定合理造林密度提供依据。【方法】以8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造林密度(900、1 665、2 505、3 330、6 660株·hm^(-2)),调查其一级枝条的数量、基径、长度、分枝角等数据,... 【目的】研究造林密度对杉木枝条发育的影响,为确定合理造林密度提供依据。【方法】以8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造林密度(900、1 665、2 505、3 330、6 660株·hm^(-2)),调查其一级枝条的数量、基径、长度、分枝角等数据,并使用单因素方差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活枝数量逐渐减少,死枝数量逐渐增加。枝条基径(9.05~13.51 mm)、枝长(78.76~143.01 cm)、分枝角(60.2°~91.59°)、轮间距(22.94~28.37 cm)均随造林密度的增加而减小,活枝基径、枝长、分枝角均在6 660株·hm^(-2)时达到最小值,与900株·hm^(-2)处理相比,分别下降27.33%、50.90%、16.07%。在垂直方向上,活枝基径随着树高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活枝枝长和分枝角随树高增加而减小,死枝的分枝特征随树高变化无明显规律。在枝条存活规律上,第一活枝、死枝活枝交错层、轮层内枝条全部存活的相对位置均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而不断升高。各分枝特征对树高的综合影响效应值表现为枝长(1.009)>基径(0.192)>分枝角(0.091),对胸径的综合影响效应值表现为基径(0.705)>分枝角(0.075)>枝长(0.001),对单株材积的综合影响效应值表现表现为枝长(0.731)>基径(0.460)>分枝角(0.041)。【结论】造林密度对枝条基径、分枝角和自然整枝高度有重要影响。造林密度为2 505株·hm^(-2)时,枝条基径、枝长以及自然整枝程度适中。在幼林期对具有培育成大径材潜质的优势木进行人工修枝,可减少死结的形成,提高木材质量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造林密度 分枝特征 空间分布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e4C蛋白参与结核分枝杆菌摄取利用胆固醇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胡一凡 杜博平 +7 位作者 吴亚东 朱传智 张蓝月 贾红彦 孙琦 潘丽萍 张宗德 李自慧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4-453,共10页
目的:探讨Mce4C蛋白是否参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摄取利用胆固醇。方法:利用定量PCR技术分析不同浓度胆固醇(无胆固醇组、0.01%胆固醇组和0.1%胆固醇组)对MTB mce4C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目的:探讨Mce4C蛋白是否参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摄取利用胆固醇。方法:利用定量PCR技术分析不同浓度胆固醇(无胆固醇组、0.01%胆固醇组和0.1%胆固醇组)对MTB mce4C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菌液A 600值绘制生长曲线和扫描电镜分析,了解MTB H37Rv野生株(WT)、mce4C基因敲除株(Δmce4C)和敲除回补株(Δmce4C+mce4C)的生长速率和形态差异。通过试剂盒定量测定或NBD-胆固醇荧光值测定菌体本身、培养基及感染细胞裂解液中胆固醇含量变化,明确Mce4C蛋白是否参与MTB摄取利用胆固醇。通过MTB不同组分分离结合免疫印迹实验明确Mce4C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mce4C基因表达量随苏通培养基中胆固醇浓度的升高(无胆固醇组、0.01%胆固醇组和0.1%胆固醇组)而升高,培养1周时mce4C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588、1.390±0.162和3.622±1.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200,P=0.001)。随着胆固醇苏通培养基培养时间(20、40、60、70、80 d)的延长,Δmce4C A 600值相比WT和Δmce4C+mce4C降低逐渐明显,至第80天时,Δmce4C的A 600值(0.913±0.017)明显低于WT(1.245±0.011)和Δmce4C+mce4C(1.246±0.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182,P<0.001;t=17.140,P<0.001)。用胆固醇苏通培养基培养3种菌株时,Δmce4C菌体胆固醇含量相比WT和Δmce4C+mce4C降低,而其培养上清中胆固醇含量升高,至21 d时,Δmce4C菌体总胆固醇含量[(1.058±0.012)μg/ml]明显低于WT[(1.347±0.087)μg/ml]和Δmce4C+mce4C[(1.505±0.021)μg/ml],而培养上清中Δmce4C胆固醇含量[(16.371±0.753)μg/ml]明显高于WT[(7.740±0.422)μg/ml]和Δmce4C+mce4C[(7.274±0.131)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21,P=0.044;t=25.679,P=0.002;t=-14.135,P=0.005;t=-16.827,P=0.004)。在感染THP-1细胞不同时间点(4、24、48、72 h),Δmce4C感染细胞裂解液中胆固醇含量均明显高于WT和Δmce4C+mce4C,即使在感染4 h最低点时,Δmce4C感染细胞裂解液中胆固醇含量[(7.749±0.017)μg/ml]也高于WT[(7.180±0.173)μg/ml]和Δmce4C+mce4C[(6.725±0.288)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56,P=0.001;t=-7.106,P<0.001)。结论:mce4C基因的表达随培养基胆固醇浓度的升高而升高,mce4C基因敲除降低了MTB在含胆固醇苏通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及MTB菌体胆固醇含量,增加了培养基中及感染细胞裂解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表明Mce4C蛋白参与了MTB从外环境中摄取利用胆固醇,其编码基因缺失可使MTB在以胆固醇作为唯一碳源时的生长存在明显缺陷,这可能是MTB在人体内长期存活并可能致病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胆固醇 营养需要 能量摄取 免疫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富集技术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黄咪孙 武娅宁 +1 位作者 李桂莲 刘海灿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9-373,共5页
病原学检测方法是目前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的结核病诊断方法,然而受到生物样本载菌量低的限制导致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及阳性检出率尚不能满足临床快速、准确的需求。应用富集技术对生物样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富集后检测,对提高结核病病... 病原学检测方法是目前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的结核病诊断方法,然而受到生物样本载菌量低的限制导致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及阳性检出率尚不能满足临床快速、准确的需求。应用富集技术对生物样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富集后检测,对提高结核病病原学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结核分枝杆菌富集技术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为新型富集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期待开发出更多高效的富集方法,提高结核病病原学检测的敏感度,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结核病的传播及不良预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细菌学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分枝穗突变体及其遗传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梦玥 李美玲 +6 位作者 毛孝强 周洪斌 魏红霞 高洪铭 赵海云 罗振蒙 陈升位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2,共7页
在大麦花序发育进程中分枝穗基因的功能已被成功抑制,通过基因突变可重新激活大麦分枝穗发育,并可导致小穗及其小花在分枝穗轴节上异位表达、单穗单花小穗增多、小花育性下降等。大麦分枝穗为隐性性状,受1对核基因控制。已报道的大麦分... 在大麦花序发育进程中分枝穗基因的功能已被成功抑制,通过基因突变可重新激活大麦分枝穗发育,并可导致小穗及其小花在分枝穗轴节上异位表达、单穗单花小穗增多、小花育性下降等。大麦分枝穗为隐性性状,受1对核基因控制。已报道的大麦分枝穗基因分布在Chr2HS、Chr3HL和Chr4HS上,属不同的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其遗传功能、表达模式和互作特性均存在差异。本文对已报道的大麦分枝穗突变体的创制方法、农艺性状与遗传特性,及其分枝穗基因的功能和表达特征等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并探讨了大麦分枝穗突变体遗传研究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和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分枝穗突变体 遗传特性 基因功能 表达特性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及CT影像特征对支气管扩张症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18
作者 刘曾维 黎惠如 +2 位作者 方伟军 谢智恩 陈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8-312,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与CT影像特征对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2年6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200例支扩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根据是否合并NTM感染分为非NTM组(80例)和... 目的:探讨临床与CT影像特征对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2年6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200例支扩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根据是否合并NTM感染分为非NTM组(80例)和NTM组(120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支扩合并NTM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NTM组女性比例、支扩分布(位于右上叶、右中叶、右下叶、左上叶舌段)、空洞、小叶中心结节、胸膜局部增厚、肺容积缩小的比例和支扩累及肺叶数高于非NTM组,而BMI低于非NTM组(P<0.05);年龄和支扩分布(位于左上叶、左下叶)、磨玻璃影、实变的比例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上叶舌段(支扩位置)、空洞、小叶中心结节、胸膜局部增厚、肺容积缩小是支扩合并NTM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左上叶舌段(支扩位置)、空洞、小叶中心结节、胸膜局部增厚、肺容积缩小等5个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均较高,其中以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925(95%CI:0.888~0.96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5%和78.7%。结论:基于CT影像特征的联合模型对支扩合并NTM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非结核分枝杆菌 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分枝杆菌皮肤感染患者护理一例
19
作者 邱伟霞 陈丽莉 +6 位作者 徐约丹 潘宁 邱霞霞 郑泓 金沈洁 李会娟 蒋贤高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1-534,共4页
海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marinum)是一种存在于海水和淡水中的细菌,属分枝杆菌类,是一种可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致病分枝杆菌[1]。其感染多与海鲜、游泳池、鱼缸等相关接触史及外伤史有关。海分枝杆菌感染常侵犯四肢末端,引起单发... 海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marinum)是一种存在于海水和淡水中的细菌,属分枝杆菌类,是一种可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致病分枝杆菌[1]。其感染多与海鲜、游泳池、鱼缸等相关接触史及外伤史有关。海分枝杆菌感染常侵犯四肢末端,引起单发或多发皮肤损伤[2],常表现为上肢的孤立性丘疹结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感染 皮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刺伤后嗜血分枝杆菌感染一例
20
作者 刘雯慧 陈声利 刘红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5年第4期252-254,共3页
嗜血分枝杆菌感染通常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发生在免疫正常者罕见。本文报道一例健康成年男性被鱼刺扎伤后手指出现肿胀,通过皮肤组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测序技术诊断为嗜血分枝杆菌感染。予以利福喷丁、盐酸米诺环素胶囊、克... 嗜血分枝杆菌感染通常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发生在免疫正常者罕见。本文报道一例健康成年男性被鱼刺扎伤后手指出现肿胀,通过皮肤组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测序技术诊断为嗜血分枝杆菌感染。予以利福喷丁、盐酸米诺环素胶囊、克拉霉素治疗4个月皮损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血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正常免疫力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