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drochemic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Underground Brine in the Mahai Salt Lake of the Qaidam Basin Qinghai-Tibet Plateau 被引量:4
1
作者 HU Shuya ZHAO Quansheng +2 位作者 WANG Guangcai ZHANG Jianwei FENG Ju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981-1990,共10页
The mineral rock salts present in the Mahai Salt Lake of the Qaidam basin exhibit high solubilities in water. In addition, the multicomponent underground brine exhibits a high salinity and is easily precipitated. In t... The mineral rock salts present in the Mahai Salt Lake of the Qaidam basin exhibit high solubilities in water. In addition, the multicomponent underground brine exhibits a high salinity and is easily precipitated. In the natural state, brine transport in the brine layer is extremely slow, and the brine is in a relatively stable chemical equilibrium state with the rock salt media. However, during mining, both the seepage and the chemical fields fluctuate significantly, thereby disrupting the equilibrium and leading to variations i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ine. Therefore, we selected underground brine from the Mahai Salt Lake, collecting a total of 183 brine samples over three stages of mining(i.e., the early stage of underground brine extraction, the initial stage of mining, and the later stage of mining). Using a range of analytical techniques, the chemical dynamics of the underground brine water and its evolution 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We found that evaporation and enrichment were the main mechanisms of underground brine evolution in the Mahai Salt Lake, with cation exchange and mineral dissolution/precipitation being key factors in determining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the br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chemical dynamics evolution exploitation process underground brine Mahai salt lake Qinghai-Tibet platea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LT LAKES ON THE INNER MONGOLIAN PLATEAU OF CHINA
2
作者 郑喜玉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1991年第1期85-96,共12页
Salt lakes,the main source of trona resources in China, are widely distributed on the Inner Mongolian Plateau. Their characteristics are large in number, various in type, and short in salt-forming stage, especially th... Salt lakes,the main source of trona resources in China, are widely distributed on the Inner Mongolian Plateau. Their characteristics are large in number, various in type, and short in salt-forming stage, especially their considerable number is well-know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hysical constituents, hydrochemical features, classification, formation, evolution, and salt-forming regularities of salt lakes through analyzing their distribution, lacustrine deposits and salt-forming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t lakeS the INNER MONGOLIAN platea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processes and prospecting potential of terrestrial brine-type lithium deposits in the world and lithium demand situation
3
作者 Dian-he Liu Cheng-lin Liu +1 位作者 Chun-lian Wang Xiao-can Yu 《China Geology》 2025年第1期1-25,共25页
In response to the rise of the energy storage industries such as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lithium in various fields worldwide,the global demand for lithium resources has been in explosive growth... In response to the rise of the energy storage industries such as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lithium in various fields worldwide,the global demand for lithium resources has been in explosive growth.In order to further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the global supply and demand pattern,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tatus,genesis of ore deposits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lithium resources,based on the achievements of many researchers at home and abroad,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the lithium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resource endowment,deposit classification and distribution,typical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metallogenic factors and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terrestrial brine-type lithium deposits which are the main types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ll over the world.The review shows that brine-type lithium resource and(or)reserves in the plateau salt lakes are huge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In addition,the mineralization potential of the underground brine-type lithium deposit is broad worldwide.The potential resources of underground brines are enormous,and the geothermal spring water type is also worthy of attention.Brine lithium deposits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subduction and collision of regional plate tectonics,arid climate and provenance conditions.Strengthening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n underground brines in the future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nother significant support for the global demand for lithium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ne in plateau salt lake Underground brine Geothermal spring brine Terrestrial brine classification Lithium migration mechanism Brine genesis Mineral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Lithium enrich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高原盐湖硅藻优良藻种辐节藻Stauroneis sp.S-8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4
作者 夏皖月 方霞 +7 位作者 姜尔颖 丁晓婷 Phung Nghi Van 王娜 张炜 范勇 李福利 张朝辉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4,共9页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盐湖资源和独特的生物种质。在冬季,青海盐湖中生长着大量的底栖硅藻。硅藻作为主要的初级生产者,能够促进固碳增汇和土壤硅循环,是优秀的微藻种质资源。采集青海海西自治州尕...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盐湖资源和独特的生物种质。在冬季,青海盐湖中生长着大量的底栖硅藻。硅藻作为主要的初级生产者,能够促进固碳增汇和土壤硅循环,是优秀的微藻种质资源。采集青海海西自治州尕海盐湖12月份的湖水和底泥样品,处理后分别涂布在不同营养条件的平板上。经多轮纯化,从样品中筛选获得一株着生硅藻。该藻种经稀释涂布在平板上,48 h内快速生长并形成肉眼可见的藻斑。该藻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够耐受10%的盐度,可以长期在4°C的低温下生存。经18S rRNA基因测序并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别该藻种与一种硅藻Stauroneis latistauros Xmm1W4具有较高同源性,将其命名为Stauroneis sp.S-8。该藻细胞呈细长的舟状,中央区域包含一个明显的大轴区,形态上稍区别于近源藻种。脂肪酸和色素组成分析表明,该藻的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占总脂肪酸的24%,并含有丰富的岩藻黄素。作为高原盐湖冬季的优良藻种,该藻具有固碳增汇、促进氮和硅循环等生态效应。这一藻种的发现推动了对低温高原地区盐湖微藻资源的认识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筛选 硅藻 高原盐湖 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岩藻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盐湖卤水锂矿Li、Rb、Cs来源定量估算及其成矿意义:以当雄错为例
5
作者 李胜群 叶传永 +2 位作者 赵元艺 陈文西 王新元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5-1013,共19页
Li、Rb、Cs是我国重要的关键矿产,已成为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青藏高原盐湖卤水中含有大量Li、Rb、Cs资源。深入研究卤水中这些资源的来源,特别是对其进行定量估算,可为该类型资源找矿突破和后续的综合利用工艺提供理论... Li、Rb、Cs是我国重要的关键矿产,已成为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青藏高原盐湖卤水中含有大量Li、Rb、Cs资源。深入研究卤水中这些资源的来源,特别是对其进行定量估算,可为该类型资源找矿突破和后续的综合利用工艺提供理论基础。当雄错盐湖位于西藏当惹雍错-许如错裂谷北部,区内水热活动频繁,卤水中Li、Rb、Cs含量高,具有巨大开采价值,是青藏高原极具代表性的富锂盐湖。本研究对采自当雄错的湖水、河水、围岩样品进行系统的元素地球化学、碳、氧同位素研究,结合前人资料,结果表明:(1)当雄错盐湖卤水中Li、Rb、Cs主要来自南部水系(曲如、曲热白玛河及面康落玛)、北部水系(玉扎河)、东部基岩裂隙水,其初始来源分别为中地壳部分熔融体、围岩风化、硅酸盐岩水/岩反应。(2)以中地壳部分熔融体为初始来源的南部水系是当雄错盐湖卤水中Li、Rb、Cs的主要补给源,分别占到其总来源的94.7%、96.3%、88.1%。(3)中地壳部分熔融体5.80ka开始补给当雄错,早于当雄错形成独立湖盆之前。(4)在封闭湖盆、丰富物质来源及干旱气候三者耦合作用下逐渐演变为现今的当雄错盐湖卤水Li、Rb、Cs矿床。以上研究结果为探索盐湖卤水Li、Rb、Cs的成矿机理提供重要依据,为以后找矿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铷铯 物质来源 裂谷 盐湖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盐湖硼、锂同位素变化规律及其对当雄错盐湖资源评价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吕苑苑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28,共22页
近年,硼、锂同位素地球化学理论和分馏机理的深入,为盐湖体系硼、锂同位素示踪奠定了基础。基于现有大量研究数据,文章系统归纳盐湖体系硼、锂同位素分馏变化特征,总结盐湖演化过程硼、锂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建立它们的示踪方法。并... 近年,硼、锂同位素地球化学理论和分馏机理的深入,为盐湖体系硼、锂同位素示踪奠定了基础。基于现有大量研究数据,文章系统归纳盐湖体系硼、锂同位素分馏变化特征,总结盐湖演化过程硼、锂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建立它们的示踪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对西藏典型富硼、锂盐湖−当雄错开展了硼同位素示踪,解决了当雄错与其物源硼同位素特征不符的难题,提出当雄错湖底蕴含大型硼、锂矿床的新认识,并预测了湖底的硼、锂资源量。根据盐湖体系硼、锂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溶蚀湖的盐湖资源评价意义,为盐湖体系硼、锂同位素示踪和盐湖资源评价奠定理论基础。此外,借助硼同位素地球化学手段建立的当雄错“围岩−地热水−盐湖”的物源补给模式在西藏和全球具有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盐湖 同位素示踪 溶蚀湖 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盐湖铷铯资源现状、富集规律与提取技术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潇 赵元艺 陈文西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5-716,共12页
铷、铯是重要矿产资源,在航天、通讯、能源、医药、化学和电子设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青藏高原盐湖铷铯资源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和羌塘地块、拉萨地块的盆地,盐湖的铷铯资源主要来自于泉水和河水的补给。羌塘地块、拉萨地块的铷铯主... 铷、铯是重要矿产资源,在航天、通讯、能源、医药、化学和电子设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青藏高原盐湖铷铯资源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和羌塘地块、拉萨地块的盆地,盐湖的铷铯资源主要来自于泉水和河水的补给。羌塘地块、拉萨地块的铷铯主要来自印度板块。笔者等收集了85个青藏高原盐湖铷铯含量和资源量数据,铷含量较高的盐湖有扎布耶和麻米错等,铯含量较高的盐湖有聂尔错和扎西错等。青藏高原盐湖氧化铷资源量共47.50 kt,为大型铷矿床规模的23.73倍;达到详查程度的资源量共37.40 kt。盐湖氧化铯资源量共28.53 kt,为大型铯矿床规模的14.265倍;达到详查程度的资源量共27.10 kt。85个盐湖中氧化铷的资源量达到大型矿床要求的盐湖有5个,达到中型矿床要求的盐湖有4个。氧化铯资源量达到大型矿床要求的盐湖有2个,达到中型矿床要求的盐湖有2个。盐湖铷铯在蒸发过程中基本处于浓缩阶段,残卤中铷铯浓度很高,扎布耶盐湖湖水蒸发残卤中铷、铯质量分数最高为0.496‰和0.372‰,拉果错残卤中铷、铯最高为0.84‰和1.76‰,麻米错残卤中铷、铯最高为0.224‰和0.297‰,这有利于铷铯的开发利用。目前,从盐湖卤水中提取铷、铯的方法以溶剂萃取法方法最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盐湖 铷铯 资源现状 富集规律 提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盐湖卤水中溴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初探
8
作者 蔚昊学 李庆宽 +7 位作者 都永生 秦占杰 樊启顺 唐发满 杨佺忠 甘仁香 山发寿 袁秦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7-835,共9页
溴是完备工业体系的关键必备元素。盐湖卤水是溴的重要来源。青藏高原盐湖众多,富含钾、锂、硼等资源元素,开发潜力巨大。然而,目前针对青藏高原盐湖溴浓度、分布特征及其物源的研究仍然薄弱。本次研究采集了26个青藏高原盐湖表卤水样... 溴是完备工业体系的关键必备元素。盐湖卤水是溴的重要来源。青藏高原盐湖众多,富含钾、锂、硼等资源元素,开发潜力巨大。然而,目前针对青藏高原盐湖溴浓度、分布特征及其物源的研究仍然薄弱。本次研究采集了26个青藏高原盐湖表卤水样品并分析其溴浓度,进一步总结其他64个已报道盐湖数据,系统分析了青藏高原盐湖溴浓度分布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溴的可能物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盐湖表卤水溴分布在0.5~246.8 mg/L之间,平均为41.1 mg/L,其中,碳酸盐型盐湖卤水平均溴浓度最高(47.0 mg/L),且集中分布在高原南部,而氯化物型盐湖平均溴浓度最低(30.1mg/L),盐湖溴浓度呈现自南向北降低的趋势;青藏高原盐湖中溴有多种来源,高原南部富溴盐湖溴的来源可能主要与热泉补给有关,而柴达木盆地盐湖高溴来源可能主要与深部地层水(如油田水、背斜构造裂隙孔隙水、砂砾孔隙卤水、气田水等)补给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盐湖 分布特征 物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可西里盐湖时空演化规律及漫溢成因分析
9
作者 苗学云 米维军 +3 位作者 唐占峰 程佳 沈朝政 李胜威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6-132,共7页
可可西里盐湖漫溢水流给下游工程设施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对盐湖遥感影像、所在区域气温、降雨、地温,冻土上限变化,漫溢河流水位和流速的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盐湖时空演化规律、漫溢成因及对下游潜在的安全风险。研究表明:在空... 可可西里盐湖漫溢水流给下游工程设施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对盐湖遥感影像、所在区域气温、降雨、地温,冻土上限变化,漫溢河流水位和流速的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盐湖时空演化规律、漫溢成因及对下游潜在的安全风险。研究表明:在空间上可可西里盐湖呈“K-C-O”三阶段变化特征,2022年盐湖面积较2011年增加了3.73倍;时间上表现为明显的“快-慢”两阶段增长期,快速期增长率为慢速期增长率的2.78倍,盐湖向下游工程走廊漫溢速率为0.31 km/a;随着季节性潮涨潮落及流速“峰谷”值变化,给下游桥梁桩基造成了一定的冲刷和热侵蚀作用;盐湖漫溢与多年冻土区气温、降雨、地温等因素呈正相关,近30 a气温升温速率为0.052℃/a,年均降雨量线性增速为3.09 mm/a,地温线性升温速率为0.036℃/a,气候暖湿化特征是造成盐湖漫溢的主要成因。研究成果可为可可西里盐湖下游工程防护措施制定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漫溢 盐湖面积 气候变化 地温 可可西里盐湖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原盐湖的构造地球化学和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郑绵平 刘喜方 赵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98-1708,共11页
按盐湖的盐类组分和地质构造背景差别,将其概分为普通盐湖和特种盐湖。前者产于克拉通、地台等稳定构造区;后者分布于活动构造区,包括大陆边缘火山弧后盆地或陆-陆碰撞带,板块转换带后盆地。西藏高原盐湖产于陆-陆碰撞带;盐湖硼和稀碱... 按盐湖的盐类组分和地质构造背景差别,将其概分为普通盐湖和特种盐湖。前者产于克拉通、地台等稳定构造区;后者分布于活动构造区,包括大陆边缘火山弧后盆地或陆-陆碰撞带,板块转换带后盆地。西藏高原盐湖产于陆-陆碰撞带;盐湖硼和稀碱元素主要来自高原深部壳层重熔岩浆,热水成为输入盐湖中的重要载体;盐湖水化学类型和组分特征控制了不同的成矿专属性。笔者等对藏北高原作了大范围盐湖生物概查,在调查的125个湖泊中,确定30个盐湖有卤虫繁衍。在羌塘北部21个湖泊中,已鉴定出浮游植物95种,主要种类有Gloeothece linearis,Doctylococcopsis rhaphichoidesHansg,Chroococcus minor,Naviculasp.,Cymbella pusilla,Dunaliellasalina,Chlorella rulgaris,Diatoma elongatum。浮游动物共鉴定出原生动物16种,主要种类有Voriticellaspp.,Epistylisspp.,Keratella quadrata,Daphniopsis tibetana,Artemiasp.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构造地球化学 西藏高原 特种盐湖 盐湖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盐湖水化学及其矿物组合特征 被引量:96
11
作者 郑绵平 刘喜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85-1600,共16页
青藏高原湖泊的矿化度与其湖泊演化所处的自然环境,特别是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根据取得盐湖数量和卫片解译,本区湖泊矿化度在空间上变化的总趋势是由北、西北向南、东南趋向下降,大体上与现代高原年干燥度(年蒸发量/年降水量)呈同步变... 青藏高原湖泊的矿化度与其湖泊演化所处的自然环境,特别是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根据取得盐湖数量和卫片解译,本区湖泊矿化度在空间上变化的总趋势是由北、西北向南、东南趋向下降,大体上与现代高原年干燥度(年蒸发量/年降水量)呈同步变化。高原盐湖的pH值既与水化学类型有关,又与湖水矿化度有关,即由碳酸盐型→硫酸钠亚型→硫酸镁亚型→氧化物型,其pH值趋于下降,而湖泊的pH值与矿化度大体呈反相关。根据库尔纳可夫—瓦良什科分类法及作者对碳酸盐型的细分,对青藏高原盐湖水化学进行了全面细致划分,从而取得了清晰的规律性认识:本区盐湖水化学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区的特点。不同的盐湖水化学类型,具有不同的专属性,碳酸盐型代表性成矿组合为硼砂(三方硼砂)或硼砂—扎布耶石,以及碱—芒硝组合;硫酸钠亚型代表性成矿组合为芒硝(无水芒硝)—石盐以及镁硼酸盐(库水硼镁石、柱硼镁石等)—钠硼解石—芒硝;硫酸镁亚型代表性成矿组合为硫酸镁盐(泻利盐、白钠镁矾)—石盐、镁硼酸盐—芒硝、芒硝—软钾镁矾—石盐以及大量石膏;氯化物型代表性成矿组合则为光卤石—水氯镁石—石盐、光卤石—石盐,个别盐湖共生南极石。由此可见,青藏高原各类型盐湖矿物组合基本上具有冷相组合特征,芒硝及与其共生的冷相盐类矿物,可成为研究古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物。目前已检出青藏高原盐湖水含有59种元素,其中B与Li、Cs、K、Rb有密切共生关系,其含量随湖水矿化度增长大致呈正相关;B、Li、Cs、K、Rb最高正异常落在羌南碳酸盐型带(Ⅰ2)西段—昂拉陵湖区为中心地区;并与本区中新世火山沉积岩系和地热水B、Li、Cs、Rb等高值区并行不悖。以上有力证明B、Li、Cs等特殊元素物质与深部来源有关。据近期大量地球物理和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其成因与印度—欧亚陆陆碰撞引起的重熔岩浆作用有密切成因联系。南美科迪勒拉高原硼锂(铯)盐湖即生成于活动大陆边缘,两者均说明全球特定的活动构造带是造成天然水B、Li、Cs(K、Rb)高丰度及其成矿作用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盐湖 水化学类型分带 盐湖矿物组合 硼、锂、钾、铯、铷 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尕海盐湖初级生产力特点 被引量:8
12
作者 贾沁贤 黄玉瑶 高玉荣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83-486,共4页
1997 年夏季对青海尕海盐湖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 初级生产力研究结果表明:(1) 水域毛初级产氧量平均值为3 .273g m -2d-1 ,其中底栖藻类占70.99% ,底栖藻类单位面积毛初级生产力是浮游植物的2.4... 1997 年夏季对青海尕海盐湖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 初级生产力研究结果表明:(1) 水域毛初级产氧量平均值为3 .273g m -2d-1 ,其中底栖藻类占70.99% ,底栖藻类单位面积毛初级生产力是浮游植物的2.45倍.(2) 水域初级生产力构成格局为:由沿岸到湖心区,随着水深的逐步增大,底栖藻类初级生产力逐步减少,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逐渐占主导地位. 前者所占的比例在0.55 m 水深时为97.72 % ,在大于13.0 m 水深后即降至0.0 % .(3)与国际有关文献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尕海盐湖 初级生产力 底栖藻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青藏高原盐湖高浓度卤水获得镁硼酸盐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大鹏 董继和 +1 位作者 王克俊 许开芬 《矿物岩石》 CAS CSCD 1991年第2期5-9,共5页
利用大柴旦盐湖卤水,采用冷冻蒸发、静置存放等实验方法,从泻利盐阶段、钾盐阶段和水氯镁石阶段的卤水中获得了镁硼酸盐。有助于寻找盐矿床及硼酸盐矿床。
关键词 盐湖 卤水 镁硼酸盐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扎布耶盐湖卤水演化的Pitzer模型模拟 被引量:6
14
作者 齐文 郑绵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34-1741,共8页
扎布耶盐湖是西藏高原代表性的富锂硼碳酸盐型盐湖。本文利用Pitzer模型模拟计算了西藏扎布耶盐湖冬季与夏季卤水、补给河流-泉水的低温(2℃)、常温(25℃)和高温(50℃)蒸发结晶过程,结果表明,扎布耶盐湖卤水可以由现代成分的河流-泉水... 扎布耶盐湖是西藏高原代表性的富锂硼碳酸盐型盐湖。本文利用Pitzer模型模拟计算了西藏扎布耶盐湖冬季与夏季卤水、补给河流-泉水的低温(2℃)、常温(25℃)和高温(50℃)蒸发结晶过程,结果表明,扎布耶盐湖卤水可以由现代成分的河流-泉水蒸发浓缩形成,扎布耶盐湖的沉积组合与河泉水蒸发浓缩的矿物结晶规律吻合;而冬、夏卤水蒸发模拟结果与卤水蒸发实验结果基本吻合,但对矿物结晶顺序、矿物组合规律以及温度-季节性成分变化的影响等方面,提供了更多更详细的数据与认识。说明Pitzer模型对研究西藏富锂硼碳酸盐型盐湖的地球化学成因和盐田工艺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扎布耶盐湖 PITZER模型 蒸发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盐湖盐藻和卤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被引量:24
15
作者 印象初 印红 +2 位作者 周可新 张道川 施鉴屏 《盐湖研究》 CSCD 2001年第1期4-8,共5页
叙述了我国高原盐湖的名称、地理位置、面积、水深、海拔和盐湖类型等基本情况 ;盐湖中盐藻和卤虫的种类、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关键词 盐湖 盐藻 卤虫 高原 生态学特征 开发 利用 经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扎布耶盐湖晚第四纪孢粉植物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9
16
作者 萧家仪 吴玉书 郑绵平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95-399,共5页
扎布耶盐湖位于西藏青藏高原腹地。通过该湖ZK2钻孔的孢粉分析,揭示了约36000aB.P.以来扎布耶地区的气候和湖盆演变。约在36000-33000aB.P.,扎布耶地区为森林草原,气候冷、湿;约33000-3000... 扎布耶盐湖位于西藏青藏高原腹地。通过该湖ZK2钻孔的孢粉分析,揭示了约36000aB.P.以来扎布耶地区的气候和湖盆演变。约在36000-33000aB.P.,扎布耶地区为森林草原,气候冷、湿;约33000-30000aB.P.,为灌丛草原,气候温、干;约30000-27500aB,P.为干旱草原,气候偏暖、湿;约18000-12000aB.P.,为干旱草原,环境寒冷,干燥;约12000-4000aB.P.,扎布耶地区各类草本植物繁茂,气候偏温、干。另外,根据水生藻类化石群的分析,自36000aB.P以来,扎布耶盐湖有三次湖进、淡水湖期,同时也有三次湖退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孢粉组合 植物群 扎布耶盐湖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可西里湖泊群立体监测技术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谭德宝 吴佳琪 文雄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3-248,共6页
高原地区的湖泊自然、地理、气候条件恶劣,常位于人烟稀少的无人区,实地获取湖泊的基础数据十分困难。为了解决高原地区湖泊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的监测、评价、研究等方面比较滞后的问题,以青海省可可西里地区盐湖流域为研究区域,... 高原地区的湖泊自然、地理、气候条件恶劣,常位于人烟稀少的无人区,实地获取湖泊的基础数据十分困难。为了解决高原地区湖泊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的监测、评价、研究等方面比较滞后的问题,以青海省可可西里地区盐湖流域为研究区域,建立空-天-地-水一体化立体监测集成系统,获取盐湖湖泊全方位的基础数据,并对可可西里盐湖的面积、水位、容积及湖泊潜在溢出路径等进行分析与预测。结果表明:盐湖湖泊面积从2015年1月的147.41 km^2增长至2018年12月的196.27 km^2,4 a期间增长面积达48.86 km^2,增长率达24.9%;湖泊容积由19.116亿m^3增长至33.878亿m^3,4 a期间增长容积达14.762亿m^3,增长率达43.6%。通过建立基于高原湖泊的空-天-地-水一体化立体监测系统,获取高精度的高原地区湖泊的基础数据,能为可可西里盐湖流域的水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基础和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水一体化监测 高原湖泊 盐湖 可可西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拉萨地块西部扎布耶茶卡火山岩的成因与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志丹 莫宣学 +5 位作者 朱弟成 Yaoling Niu 董国臣 周肃 廖忠礼 Don J.DePaolo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30-1740,共11页
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块不断发现的碰撞后钾质和超钾质岩石,对于揭示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以来高原岩石圈的深部作用与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分布在拉萨地块西部扎布耶茶卡东岸的钾质和超钾质火山岩主体喷发时代为中新世(约16Ma),... 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块不断发现的碰撞后钾质和超钾质岩石,对于揭示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以来高原岩石圈的深部作用与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分布在拉萨地块西部扎布耶茶卡东岸的钾质和超钾质火山岩主体喷发时代为中新世(约16Ma),出露面积约为400km2,火山岩持续喷发0.45Ma,估算的喷发速率约为0.26×10-3km3/a。岩石包括3种类型,第一类(约16Ma)为超钾质的粗面安山岩,SiO2低(55%-58%),高Fe2O3、MgO、TiO2 第二类(约27Ma)为钾玄质的响岩和粗面岩 第三类是高SiO2的钾玄质—超钾质粗面岩(SiO2=59%-64%)和流纹岩(SiO2=69%)。岩石显示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高度富集和部分高场强元素亏损的特征,部分中酸性岩石显示高Sr低Y的埃达克岩的属性。岩石的Sr-Nd-Pb-O同位素组成与拉萨地块典型的超钾质岩石明显不同,显示亲青藏高原北部地球化学省的地球化学特征。扎布耶茶卡不同类型的岩浆代表了碰撞后高原南部岩石圈减薄作用导致的岩石圈不同层次的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后 超钾质岩石 地球化学 扎布耶茶卡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变化中的盐湖:二次科考盐湖专题阶段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建萍 张西营 焦鹏程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10,共10页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重要的盐湖分布区。在青藏高原第一次综合科考时曾对青藏高原盐湖开展过系统调查。二次科考在一次科考的基础上,加强了对一些工作程度不够的极端困难区的补充调查,还重点开展了气候变化及资源开发双...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重要的盐湖分布区。在青藏高原第一次综合科考时曾对青藏高原盐湖开展过系统调查。二次科考在一次科考的基础上,加强了对一些工作程度不够的极端困难区的补充调查,还重点开展了气候变化及资源开发双重影响下青藏高原盐湖资源与环境的变化趋势;现代盐湖关键元素迁移、富集规律;古钾盐成矿预测;盐湖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等研究工作。经过近3年的系统工作,专题获得了大量一手科考数据,已取得了一批有显示度的科学成果。研究系统介绍了盐湖专题科考方案的整体思路、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前期获得的亮点成果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二次科考 盐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扎布耶湖晚更新世沉积物^(230)Th/^(238)U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志邦 马妮娜 +1 位作者 张雪飞 王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41-1651,共11页
本文应用全溶样品的等时线模式,较成功地测定了藏北高原西南部扎布耶盐湖SZK01孔岩芯中含不等量碳酸盐粘土的230Th/238U年龄,建立了青藏高原腹地海拔4000m以上湖泊120ka以来连续的同位素年龄标尺,从而为扎布耶盐湖及其周缘地区古环境古... 本文应用全溶样品的等时线模式,较成功地测定了藏北高原西南部扎布耶盐湖SZK01孔岩芯中含不等量碳酸盐粘土的230Th/238U年龄,建立了青藏高原腹地海拔4000m以上湖泊120ka以来连续的同位素年龄标尺,从而为扎布耶盐湖及其周缘地区古环境古气候演化研究奠定了时间坐标。根据230Th/238U年龄数据,SZK01孔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68cm/ka。然而不同层段的沉积速率差异较大,变化在20.8~128.8cm/ka,其快慢变化反映了该湖从短命深湖、动荡浅湖、滨湖到盐湖的环境变化,与高分辨率SZK02孔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讨论了测年模式的适应性、样品的U封闭性和应用的优越性,提出开展湖区及周边各类型水体的U、Th同位素化学行为研究和检验沉积物中多源Th对定年的影响将是今后年代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230Th/238U定年 全溶样品等时线 扎布耶盐湖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