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计件工资制度的工具取向与价值取向——一项比较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林盼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104,共9页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一般是指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应当获取的劳动报酬。如何给付这种劳动报酬,与所有制性质以及发展目标,即所谓"本质论"有关。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追求价值的增殖,以求获取更大的利润,体现出显...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一般是指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应当获取的劳动报酬。如何给付这种劳动报酬,与所有制性质以及发展目标,即所谓"本质论"有关。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追求价值的增殖,以求获取更大的利润,体现出显著的工具取向,因此在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之间的切换非常灵活。而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执政者所理解的"社会主义本质"存在差异,工资制度在不同国家及不同历史阶段也出现了显著变化。苏联的"社会主义公式"是苏维埃政权与电气化目标的混合,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既有保卫社会主义建设果实的现实性需求,也有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目的,形成了工具取向与价值取向的合二为一,导致工资制度围绕着如何通过物质激励发展生产而展开,计件工资制由此在苏联长期成为主要的工资发放形式。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公式"则强调变革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反对单纯通过物质激励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做法;同时,供给制实践、"均贫富"思想以及"资产阶级法权"概念的影响,使得按劳分配原则受到质疑,被认为具有物质激励特点、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的计件工资制在价值取向上难以得到认同,这是计划经济时期多次叫停计件制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时期,随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被视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组成部分,工具取向与价值取向合二为一,计件工资制获得实施的合法性,得以在企业中重新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件工资制
工具取向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激励员工的企业工资分配办法
2
作者
曾建权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46-48,共3页
岗效工资制和激励计件工资制是两种能够激励员工的企业工资分配办法。岗效工资制由岗位工资、年功工资和效益工资三个工资单元组成 ,适用于科室人员。激励计件工资制适用于生产工人。这二种具有激励性的工资分配办法可以调动企业科室人...
岗效工资制和激励计件工资制是两种能够激励员工的企业工资分配办法。岗效工资制由岗位工资、年功工资和效益工资三个工资单元组成 ,适用于科室人员。激励计件工资制适用于生产工人。这二种具有激励性的工资分配办法可以调动企业科室人员和生产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员工
岗效工资制
激励计件工资制
实施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制药企业生产计件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
2
3
作者
蔡健
易斌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79-83,共5页
针对目前制药企业普遍存在的计件工资核算繁杂的问题,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利用企业已有信息开发平台,很好的实现了计件工资核算的自动化管理。该系统已在某药业公司成功应用,系统运行良好。
关键词
计件工资
工资核算
考勤管理
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计件制工资对生产率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
2
4
作者
陈念
张丽娟
《科技广场》
2016年第8期152-154,共3页
计件工资制是加工制造业常用的薪酬制度,能在很大程度上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计件工资制度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平衡,对生产率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针对计件制工资对制造型企业生产线的平衡以及生产率的影响...
计件工资制是加工制造业常用的薪酬制度,能在很大程度上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计件工资制度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平衡,对生产率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针对计件制工资对制造型企业生产线的平衡以及生产率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件工资
激励制度
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客车厂的“计件工资”制
5
作者
陈海泉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04年第1期31-32,共2页
阐明“计件工资”的概念、计算方法。
关键词
客车厂
“计件工资”制
国有企业
工资分配制度
企业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收入分配制度的实践差异——对中苏计划经济时期计件工资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林盼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32,共14页
为了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执政者需要持续激励工人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样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和苏联,在政权建立之后所采取的生产激励政策不尽相同。突出特征是,苏联长期实行计件工资制度,以物质激励的方式鼓励工人生产;中国时而...
为了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执政者需要持续激励工人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样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和苏联,在政权建立之后所采取的生产激励政策不尽相同。突出特征是,苏联长期实行计件工资制度,以物质激励的方式鼓励工人生产;中国时而对工人进行物质激励,时而采取精神激励的策略。本文以计件工资制为中心,梳理了苏联和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实践差异,对既有观点提出质疑,并提出中苏领导人对生产关系结构的认识不同以及企业管理的实践情况,导致了激励政策的分野。苏联出于巩固政权、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目的,沿袭了资本主义企业中通用的"泰罗制",广泛采用计件工资制,通过物质激励的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中国则力图建立与公有制性质相适应,体现劳动者之间平等互助合作关系的企业管理制度,对于破坏工人内部的团结、影响企业生产管理的计件工资制进行批判,并采取政治教育的方式,对劳动者进行群众性动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激励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激励
收入分配
计件工资制
苏联
中国
原文传递
激励政策的实践效果与基层回应——以“大跃进”时期工资制度改革为中心
7
作者
林盼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2-175,共14页
本文以“大跃进”时期工资制度改革为中心,讨论激励政策对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实践效果和基层回应问题。本文发现,取消计件制后推行的“计时+奖励”工资制度,导致相当数量的工人在收入上显著减少;这一工资制度的“大体平均”特征,又使得工...
本文以“大跃进”时期工资制度改革为中心,讨论激励政策对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实践效果和基层回应问题。本文发现,取消计件制后推行的“计时+奖励”工资制度,导致相当数量的工人在收入上显著减少;这一工资制度的“大体平均”特征,又使得工人的生产业绩无法从经济回报上得到体现。物质激励从“强激励”转为“弱激励”,工人劳动积极性明显下降。在其他激励方式难以取得应有效果的情况下,管理人员对恢复计件制表现出支持态度,希望通过物质激励的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社会主义企业“软预算约束”的特征,以及定额管理水平的约束,使得定额标准或高或低,多数工人表现出对计件工资“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复杂态度。实践证明,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合理有效地使用激励制度,对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会产生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件工资制
物质激励
“大跃进”
管理人员
工人
原文传递
题名
计件工资制度的工具取向与价值取向——一项比较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林盼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104,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16ZDA002)
文摘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一般是指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应当获取的劳动报酬。如何给付这种劳动报酬,与所有制性质以及发展目标,即所谓"本质论"有关。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追求价值的增殖,以求获取更大的利润,体现出显著的工具取向,因此在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之间的切换非常灵活。而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执政者所理解的"社会主义本质"存在差异,工资制度在不同国家及不同历史阶段也出现了显著变化。苏联的"社会主义公式"是苏维埃政权与电气化目标的混合,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既有保卫社会主义建设果实的现实性需求,也有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目的,形成了工具取向与价值取向的合二为一,导致工资制度围绕着如何通过物质激励发展生产而展开,计件工资制由此在苏联长期成为主要的工资发放形式。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公式"则强调变革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反对单纯通过物质激励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做法;同时,供给制实践、"均贫富"思想以及"资产阶级法权"概念的影响,使得按劳分配原则受到质疑,被认为具有物质激励特点、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的计件工资制在价值取向上难以得到认同,这是计划经济时期多次叫停计件制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时期,随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被视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组成部分,工具取向与价值取向合二为一,计件工资制获得实施的合法性,得以在企业中重新推广。
关键词
计件工资制
工具取向
价值取向
Keywords
piecework wage system
tool orientation
value orientation
分类号
F0-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244.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激励员工的企业工资分配办法
2
作者
曾建权
机构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系
出处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46-48,共3页
文摘
岗效工资制和激励计件工资制是两种能够激励员工的企业工资分配办法。岗效工资制由岗位工资、年功工资和效益工资三个工资单元组成 ,适用于科室人员。激励计件工资制适用于生产工人。这二种具有激励性的工资分配办法可以调动企业科室人员和生产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激励员工
岗效工资制
激励计件工资制
实施办法
Keywords
encouraging the employees
post benefit
wage
incentive
piecework
system
distribution methods
分类号
F10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制药企业生产计件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
2
3
作者
蔡健
易斌
机构
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
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79-83,共5页
文摘
针对目前制药企业普遍存在的计件工资核算繁杂的问题,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利用企业已有信息开发平台,很好的实现了计件工资核算的自动化管理。该系统已在某药业公司成功应用,系统运行良好。
关键词
计件工资
工资核算
考勤管理
系统集成
Keywords
piecework
wage
s
payroll accounting
attendance management
system
integration
分类号
TP311.5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计件制工资对生产率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
2
4
作者
陈念
张丽娟
机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
出处
《科技广场》
2016年第8期152-154,共3页
文摘
计件工资制是加工制造业常用的薪酬制度,能在很大程度上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计件工资制度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平衡,对生产率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针对计件制工资对制造型企业生产线的平衡以及生产率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计件工资
激励制度
生产率
Keywords
piecework
wage
Incentive
system
Productivity
分类号
F272.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客车厂的“计件工资”制
5
作者
陈海泉
机构
东风杭州汽车有限公司客车厂
出处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04年第1期31-32,共2页
文摘
阐明“计件工资”的概念、计算方法。
关键词
客车厂
“计件工资”制
国有企业
工资分配制度
企业改革
Keywords
piecework
wage
s
Distribution
system
Reform
Significance
分类号
F426.47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收入分配制度的实践差异——对中苏计划经济时期计件工资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林盼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出处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32,共14页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项目“苏联企业管理制度变迁与特征研究”(CZ09)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为了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执政者需要持续激励工人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样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和苏联,在政权建立之后所采取的生产激励政策不尽相同。突出特征是,苏联长期实行计件工资制度,以物质激励的方式鼓励工人生产;中国时而对工人进行物质激励,时而采取精神激励的策略。本文以计件工资制为中心,梳理了苏联和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实践差异,对既有观点提出质疑,并提出中苏领导人对生产关系结构的认识不同以及企业管理的实践情况,导致了激励政策的分野。苏联出于巩固政权、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目的,沿袭了资本主义企业中通用的"泰罗制",广泛采用计件工资制,通过物质激励的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中国则力图建立与公有制性质相适应,体现劳动者之间平等互助合作关系的企业管理制度,对于破坏工人内部的团结、影响企业生产管理的计件工资制进行批判,并采取政治教育的方式,对劳动者进行群众性动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激励特征。
关键词
生产激励
收入分配
计件工资制
苏联
中国
Keywords
Production Incentive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piecework wage system
Soviet Union
China
分类号
F0-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激励政策的实践效果与基层回应——以“大跃进”时期工资制度改革为中心
7
作者
林盼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2-175,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期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经济社会学研究”(批准号:18BSH099)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有经济研究智库项目“国有企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功能定位和主要职责”(项目编号:2021-00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以“大跃进”时期工资制度改革为中心,讨论激励政策对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实践效果和基层回应问题。本文发现,取消计件制后推行的“计时+奖励”工资制度,导致相当数量的工人在收入上显著减少;这一工资制度的“大体平均”特征,又使得工人的生产业绩无法从经济回报上得到体现。物质激励从“强激励”转为“弱激励”,工人劳动积极性明显下降。在其他激励方式难以取得应有效果的情况下,管理人员对恢复计件制表现出支持态度,希望通过物质激励的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社会主义企业“软预算约束”的特征,以及定额管理水平的约束,使得定额标准或高或低,多数工人表现出对计件工资“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复杂态度。实践证明,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合理有效地使用激励制度,对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会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
计件工资制
物质激励
“大跃进”
管理人员
工人
Keywords
piecework wage system
Material Incentive
Great Leap Forward
Managers
Workers
分类号
F249.29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计件工资制度的工具取向与价值取向——一项比较研究
林盼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激励员工的企业工资分配办法
曾建权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制药企业生产计件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蔡健
易斌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计件制工资对生产率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陈念
张丽娟
《科技广场》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客车厂的“计件工资”制
陈海泉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收入分配制度的实践差异——对中苏计划经济时期计件工资制的比较研究
林盼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5
原文传递
7
激励政策的实践效果与基层回应——以“大跃进”时期工资制度改革为中心
林盼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