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9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心喷嘴液膜形态与液膜破碎机制试验研究
1
作者 方传宇 王少林 +8 位作者 王凯兴 刘舆帅 刘富强 杨金虎 曹程 刘存喜 穆勇 徐纲 朱俊强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8-398,共11页
离心喷嘴由于其具有简单可靠的结构以及优异的雾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喷嘴.离心喷嘴的性能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燃烧室的燃烧稳定性能,燃烧组织性能和排放特性.文章采用高速阴影成像技术和相位多普勒粒子测速仪(PDPA)对比研... 离心喷嘴由于其具有简单可靠的结构以及优异的雾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喷嘴.离心喷嘴的性能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燃烧室的燃烧稳定性能,燃烧组织性能和排放特性.文章采用高速阴影成像技术和相位多普勒粒子测速仪(PDPA)对比研究了喷注压力对于离心喷嘴流量系数、喷雾锥角、液膜形态、破碎模式以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系统分析离心喷嘴液膜形态、液膜破碎机制和雾化特性,并使用本征正交分解(POD)方法识别出不同液膜形态下的主要和次要的破碎模式,建立了离心喷嘴液膜形态与雾化特性之间的对应关系,支撑了离心喷嘴雾化性能优化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喷注压力的增大,流量系数和喷雾锥角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喷注压力通过改变液膜的液体韦伯数(We)从而改变液膜形态.随着We的增加,液膜的破碎位置逐渐向喷嘴出口处移动,破碎距离逐渐减小,并使得离心喷嘴下游液滴的径向速度增大,大粒径液滴向两侧运动,导致雾锥中心的索太尔平均直径(SMD)迅速下降;离心喷嘴不同的液膜形态包含多种液膜破碎模式,并随着We数增加而演化:随着We数的增加,液膜的主要破碎模式依次为撞击破碎、表面波破碎、穿孔破碎以及湍流破碎,且这4种破碎模式的表面波频率依次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多普勒粒子测速仪 高速阴影成像 本征正交分解 液体韦伯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相位差变化率和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
2
作者 何东升 宋杰 娄树理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7,101,共9页
相较于传统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基于相位差变化率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具备快速且高精度的优势,但是无法有效定位速度未知的目标,因此,在相位差变化率定位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了多普勒频率变化率定位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相位差及其变化率,获... 相较于传统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基于相位差变化率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具备快速且高精度的优势,但是无法有效定位速度未知的目标,因此,在相位差变化率定位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了多普勒频率变化率定位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相位差及其变化率,获得与角度相关的信息,然后利用多普勒频率及其变化率获取目标辐射源的速度,将所得速度信息与相位差变化率定位方法相结合,计算目标辐射源详细信息,并进行误差精度分析。在仿真实验中,验证提出的算法在准确定位静止和运动目标辐射源方面的优越性,径向距离相对误差为0.8507%。同时,进行了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的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站无源定位 相位差变化率定位 多普勒频率变化率定位 联合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高轨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球面地表效应分析
3
作者 郭淑婷 邓钱钰 +1 位作者 王纪平 毛新华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9,共15页
星载高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具有短时重访周期和大范围测绘能力,在军事和民用中都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高轨SAR的成像几何也更加复杂,较长的合成孔径时间使得轨道的弯曲效应不可忽视,宽大的波束覆盖范围也导... 星载高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具有短时重访周期和大范围测绘能力,在军事和民用中都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高轨SAR的成像几何也更加复杂,较长的合成孔径时间使得轨道的弯曲效应不可忽视,宽大的波束覆盖范围也导致平面地表假设不再适用,因此必须考虑球面地表效应对成像的影响。本文从简单的直线轨迹和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曲线轨迹两方面对成像出现的几何失真和散焦进行分析。首先,假设雷达短时间内做直线运动,由“距离-多普勒”关系得到成像平面与弯曲地表的位置映射关系,并通过回波历程分析得到直线轨迹时聚焦良好。然后,在曲线轨迹情况下,同样根据“距离-多普勒”关系解决了高轨SAR由于球面地表效应导致的几何失真问题。另外,基于对球面地表真实目标和成像域内像素点的距离历程分析,得到回波的二次相位误差,该误差导致雷达运行在弯曲轨道时成像出现散焦,而且由于该误差相位与成像场景宽度呈正相关,散焦会随着合成孔径时间的增长以及成像场景的扩大而愈加明显,具有显著空变性。接着,通过对相位误差进一步分析得到有效成像半径。最后,利用仿真实验对球面地表与成像平面的映射关系和成像散焦特性进行了验证。本文解决了由于地表弯曲效应带来的成像几何失真问题,得到了雷达运行在曲线轨迹时造成成像出现散焦的二次相位误差,为后续的基于该误差相位的补偿成像算法研究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轨合成孔径雷达 球面地表效应 弯曲轨道 距离-多普勒 二次相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波段和X波段雷达定量降水估计在台风“格美”影响浙江期间的评估分析
4
作者 赵军平 张智察 +3 位作者 周方毅 冯晓伟 李闰秋 刘佳利 《海洋气象学报》 2025年第1期12-22,共11页
利用ERA5数据、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和加密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对2024年台风“格美”引发的浙江强降水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格美”影响期间,浙江东南沿海暴雨集中,累计降雨量大,温州南部出现特... 利用ERA5数据、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和加密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对2024年台风“格美”引发的浙江强降水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格美”影响期间,浙江东南沿海暴雨集中,累计降雨量大,温州南部出现特大暴雨。(2)西南季风和副热带高压西侧的东南急流为“格美”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山脉地形对降水的增幅作用显著。(3)S波段双偏振雷达探测距离远,强回波区域数据可信度较高。X波段相控阵雷达时空分辨率较高,能有效捕捉降水过程中低仰角双偏振参数特征,有效提升低层盲区观测能力。X波段的双偏振参数整体数值相对较高,但在强回波之后表现出一定的衰减现象。(4)X波段雷达组网、S波段雷达的定量降水估计(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QPE)产品均对强降水的表征能力较好,但强降水样本数偏少可能导致QPE评估指标出现较大波动。X波段在局地强降水捕捉方面具备高分辨率优势,S波段雷达能探测更大范围降水,但对于40 mm·h^(-1)以上的强降水估计能力偏弱。(5)X波段雷达组网的QPE对降水落区和强度估计相对较好,不同雨强的命中率均高于S波段雷达。7月26日02—05时,台州强降水命中率平均为88%,较S波段提升63%;但空报率和偏差也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格美” 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 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 定量降水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反射计河流参数测量研究
5
作者 王峰 郑琦 +3 位作者 杨东凯 李建强 李杰 刑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71-3779,共9页
针对如何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计(GNSS-R)测量河流水文参数的问题,利用GNSS反射信号相关时间为相干性判决算子研究河流反射的GNSS的相干性,研究GNSS反射信号相对于直射信号的多普勒频率现象,验证GNSS-R测量河流边界、河流水位和河... 针对如何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计(GNSS-R)测量河流水文参数的问题,利用GNSS反射信号相关时间为相干性判决算子研究河流反射的GNSS的相干性,研究GNSS反射信号相对于直射信号的多普勒频率现象,验证GNSS-R测量河流边界、河流水位和河流流速的测量方法,并开展相应的外场试验验证。在河流水位测量方面,提出多样本观测和两步拟合法分别解决码相位高度计存在通道偏差和载波相位存在野点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前向构型无明显的多普勒频移,而后向构型的GNSS反射信号存在多普勒现象,前向和后向构型分别以强相干和弱相干信号为主,前向构型的强相干信号可被用于河流边界和水位测量,而后向构型被用于测量流速,利用后向构型的多普勒频率测量河流流速。试验结果表明:河流表面较河岸表面有更强的反-直功率比,通过检测镜面反射点轨迹上反-直功率比的突变点可获得河流边界;采集的北斗B1I和B3I信号测量的河流流速分别为0.34 m/s和0.51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反射计 相关时间 反-直功率比 码/载波相位 多普勒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运动舰船目标SAR成像空/时变散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进 冷祥光 +3 位作者 孙忠镇 马晓杰 杨阳 计科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37-2255,共19页
合成孔径雷达(sy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能够对海上舰船目标进行全天时、全天候成像,但是运动舰船在高分辨率SAR图像上的方位向散焦会严重影响后续对舰船目标的识别。由于舰船运动的非合作性,目前对复杂运动舰船在SAR图像中的散焦... 合成孔径雷达(sy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能够对海上舰船目标进行全天时、全天候成像,但是运动舰船在高分辨率SAR图像上的方位向散焦会严重影响后续对舰船目标的识别。由于舰船运动的非合作性,目前对复杂运动舰船在SAR图像中的散焦特性认识不足。本文首先从SAR成像原理出发,理论推导得出舰船复杂运动引起的SAR回波信号相位误差的空变性和时变性是导致其SAR图像质量下降的决定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复杂运动舰船目标SAR成像模拟器,通过对不同运动状态、不同合成孔径时间舰船点、线、面目标的SAR成像仿真,揭示了复杂运动舰船目标SAR成像空/时变散焦特性。其中,空变性会造成舰船在SAR图像上非均匀散焦;时变性使得舰船在SAR图像上变为一条方位向能量带。最后,结合空/时变散焦特性,探讨了未来SAR运动舰船重聚焦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舰船散焦 空变相位误差 多普勒时变 重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编码超表面脉内-脉间编码优化的雷达干扰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许恒 许红 +5 位作者 全英汇 潘秦 沙明辉 陈珲 程强 周小阳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5-226,共12页
时域编码超表面是一项可以对电磁波进行时变调制的新技术,针对该技术的调控特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编码超表面脉内-脉间编码优化的雷达干扰方法。首先分别在快时间域和慢时间域建立优化模型,通过优化脉内-脉间相位编码,实现目标能... 时域编码超表面是一项可以对电磁波进行时变调制的新技术,针对该技术的调控特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编码超表面脉内-脉间编码优化的雷达干扰方法。首先分别在快时间域和慢时间域建立优化模型,通过优化脉内-脉间相位编码,实现目标能量的搬移,形成距离-多普勒二维图上的欺骗干扰。然后通过遗传算法对该离散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另外,该文从超表面编码策略的角度分析了多种调控因素对干扰效果的影响,为实现欺骗干扰的最佳策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对抗 雷达欺骗干扰 时域编码超表面 相位编码优化 脉冲多普勒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雷达网风场反演的优化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检验
8
作者 徐冉 刘黎平 《暴雨灾害》 2024年第6期713-722,共10页
高质量多普勒天气雷达三维风场反演产品是研究和预报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不可或缺的资料。现有的天气雷达三维变分风场反演方法(3DVAR)主要基于单部或数部雷达进行小范围风场反演,利用多部雷达资料进行而大范围风场反演计算量大、程序运行... 高质量多普勒天气雷达三维风场反演产品是研究和预报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不可或缺的资料。现有的天气雷达三维变分风场反演方法(3DVAR)主要基于单部或数部雷达进行小范围风场反演,利用多部雷达资料进行而大范围风场反演计算量大、程序运行速度慢,不利于业务有效开展。利用广东省11部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和27部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在3DVAR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双雷达风场反演方法提出了一种能够获得高质量大范围风场结果的优化方法(D-3DVAR)。优化过程共分三步:①基于天气系统位置确定风场反演区域从而减少雷达数量;②通过计算雷达网在双雷达风场反演贡献比例减少雷达数量;③在双雷达风场反演过程中每个格点仅选取最优的两个径向速度进行风场反演计算,其余径向速度不参与后续的风场反演,每进行一步优化后进行风场反演的结果记为优化1—3。以2022年5月13日广东沿海地区一次飑线过程为例,应用D-3DVAR方法对雷达网风场进行反演,并对反演结果进行对比检验。结果表明,三步优化的风场反演方法能够得到大湾区大范围的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结果,在2km高度能够较好覆盖大湾区陆地区域,在4km高度能够覆盖海岸线内大部分区域。相较优化1,优化2和优化3的风场反演程序运行速度提高了3倍,优化3与优化1的风场反演结果基本特征一致,风速误差基本小于1.7m·s^(-1),风向误差基本小于10°;但优化3的风场反演结果更能突出中小尺度天气系统风场强上升气流和垂直涡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场反演 相控阵天气雷达 多普勒天气雷达 效果检验 三维变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佳采样点的GMSK相干接收算法
9
作者 孙岩博 杜俊逸 +1 位作者 肖磊 李根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39-3245,共7页
针对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Gaussian-filtered minimum shift keying,GMSK)相位连续性导致相位估计存在模糊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佳采样点的GMSK相干接收算法。发射端通过构造预编码方式对原始消息编码后调制,以实现符号间的相位解耦,... 针对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Gaussian-filtered minimum shift keying,GMSK)相位连续性导致相位估计存在模糊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佳采样点的GMSK相干接收算法。发射端通过构造预编码方式对原始消息编码后调制,以实现符号间的相位解耦,接收端在码间串扰最小时刻实现最佳采样点抽取,将GMSK转变成类偏移四相相移键控(offset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OQPSK)调制,有效避免未知数据段对后续同步段引入模糊初相而导致多普勒相位和频率无法准确估计的问题,最后提出基于最佳采样点的GMSK相干解调算法,实现低复杂度的可靠接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多普勒频率估计范围大且估计精度高,同时与最佳解调接收机相比,所提算法解调复杂度低且解调性能损失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 最佳采样 多普勒相位估计 相干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北斗三频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凯锋 孙永荣 +1 位作者 付希禹 吴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0-1117,共8页
针对单频多普勒积分法中周跳检测量噪声大,且动态环境下固定阈值不能反映实际周跳检测量噪声的问题,设计了北斗三频多普勒积分组合法,基于滑动窗口和高度角信息构建了自适应阈值模型;联合无几何相位法对北斗三频数据进行周跳探测,以解... 针对单频多普勒积分法中周跳检测量噪声大,且动态环境下固定阈值不能反映实际周跳检测量噪声的问题,设计了北斗三频多普勒积分组合法,基于滑动窗口和高度角信息构建了自适应阈值模型;联合无几何相位法对北斗三频数据进行周跳探测,以解决三频多普勒积分组合法存在不敏感周跳的问题;采用空间搜索法对周跳组合进行解算,并遵循最小1-范数原则,对北斗三频周跳进行检验修复。实验结果表明:在动态环境下,自适应阈值降低了中、低仰角卫星的周跳误探次数,该方法可探测出包括1周在内的所有周跳组合并正确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跳 自适应阈值 北斗三频 多普勒积分 无几何相位 动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控阵多普勒雷达技术的强对流天气预警系统设计
11
作者 付亚平 李芳 《微型电脑应用》 2024年第4期214-217,共4页
为了避免突发性灾害对人身以及财产安全造成的影响,针对天气预警过程的干扰因素较多、雷达成像像素精度较低等问题,设计基于相控阵多普勒雷达技术的强对流天气预警系统。设计数据采集芯片和电路混频器,通过不同的电压获取双通道接口的... 为了避免突发性灾害对人身以及财产安全造成的影响,针对天气预警过程的干扰因素较多、雷达成像像素精度较低等问题,设计基于相控阵多普勒雷达技术的强对流天气预警系统。设计数据采集芯片和电路混频器,通过不同的电压获取双通道接口的稳定运行。基于相控阵多普勒雷达技术,采集强对流天气数据并进行前期处理,通过多普勒雷达格式数据计算水平反射率结构以及梯度垂直反射率,避免干扰因素影响,计算最大模糊速度与最大模糊距离,得到雷达退速度模糊参数,建立强对流天气预警模型,得到一个新的强对流天气预警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所得到的不同径向距离以及不同方位角度的像素精度均小于0.03,提高雷达成像精度可以得到更准确地预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多普勒雷达技术 强对流天气 天气预警系统 危险天气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5.8 GHz频段雷达的高性能VCO的设计
12
作者 张敬 陈磊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7期117-121,126,共6页
为满足5.8 GHz频段的多普勒雷达系统应用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HLMC 55 nm射频CMOS工艺的低功耗、低噪声、宽调谐范围压控振荡器(VCO)。该VCO采用了5位电容阵列,实现了4.9 GHz到7.3 GHz共2.4 GHz的宽调谐范围,且通过压控电容偏置方法,使... 为满足5.8 GHz频段的多普勒雷达系统应用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HLMC 55 nm射频CMOS工艺的低功耗、低噪声、宽调谐范围压控振荡器(VCO)。该VCO采用了5位电容阵列,实现了4.9 GHz到7.3 GHz共2.4 GHz的宽调谐范围,且通过压控电容偏置方法,使得相邻子带频率重叠范围达到50%以上;为了提高VCO的噪声性能,使用了自行设计的8字电感,EM仿真下电感值为1.04 nH,品质因素Q值为16.8。后仿真结果表明,该VCO在1.2 V电源下工作电流1.5 mA,功耗1.8 mW。该VCO关注低频部分的相位噪声,优化相位噪声在100 Hz偏移处为-12 dBc/Hz,在1 MHz偏移处为-108.6 dBc/Hz,在10 MHz偏移处为-130.3 dBc/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控振荡器 低功耗 相位噪声 调谐范围 多普勒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电多普勒频率—相位差运动轨迹参数估计方法仿真研究
13
作者 吕事桂 李建起 +1 位作者 何四华 刘江雪 《舰船电子工程》 2024年第4期96-99,共4页
末端运动轨迹参数作为命中精度性能的集中体现,是性能评估的关键测量指标。论文对无线电多普勒频率—相位差运动轨迹参数估计方法原理进行了介绍,采用仿真手段验证了该测量技术体制对多普勒频率、相位差工程采样误差的容忍度,为空中末... 末端运动轨迹参数作为命中精度性能的集中体现,是性能评估的关键测量指标。论文对无线电多普勒频率—相位差运动轨迹参数估计方法原理进行了介绍,采用仿真手段验证了该测量技术体制对多普勒频率、相位差工程采样误差的容忍度,为空中末端运动轨迹参数测量准确性的判断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测量 轨迹测量 参数估计 多普勒频率 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多普勒容忍性的CPM调制波形设计
14
作者 张坤 杜晓林 +1 位作者 李建波 田团伟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44-2050,共7页
针对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多普勒敏感和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多普勒容忍性的一体化波形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互补序列的理想自相关性能,根据PTM(Prouhet-Thue-Morse)序列的值,对二进制广义布尔函数Golay互... 针对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多普勒敏感和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多普勒容忍性的一体化波形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互补序列的理想自相关性能,根据PTM(Prouhet-Thue-Morse)序列的值,对二进制广义布尔函数Golay互补序列进行排序形成脉冲序列,从而实现具有多普勒容忍性的波形构造;然后将脉冲序列进行差分编码与连续相位调制(Continuous Phase Modulation,CPM),最终得到CPM调制后的波形,以此提高信号传输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多普勒容忍性区间内距离旁瓣峰值比GCP-Random方法低24.46 dB,比PTM方法低0.51 dB。在信噪比为0 dB时,该方法的BER相比PTM等对比方法具有近30 dB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通信一体化 连续相位调制 GOLAY互补序列 多普勒容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F-FFT的多普勒频偏估计与跟踪算法
15
作者 孔德阳 《长江信息通信》 2024年第6期1-3,8,共4页
为降低高动态环境下卫星通信系统中信号的捕获与跟踪时间,文章提出了一种多普勒快速捕获与跟踪方法。在信号捕获阶段通过高倍采样率下进行匹配FFT进行快速捕获,大大提高了捕获带宽且捕获时间控制在两个帧周期以内;在多普勒跟踪阶段,通... 为降低高动态环境下卫星通信系统中信号的捕获与跟踪时间,文章提出了一种多普勒快速捕获与跟踪方法。在信号捕获阶段通过高倍采样率下进行匹配FFT进行快速捕获,大大提高了捕获带宽且捕获时间控制在两个帧周期以内;在多普勒跟踪阶段,通过捕获算法计算频偏值并进行补偿,再采用锁频环(FLL)辅助锁相环(PLL)进行多普勒的跟踪,频偏值的补偿缩短了FLL的入锁时间,从而提高了多普勒的跟踪速度。仿真和工程实践结果表明,该算法实现了在频偏范围为4倍符号速率,频偏变化率在2倍导频速率下的多普勒快速捕获与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匹配滤波FFT算法 多普勒跟踪 锁频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方法
16
作者 李晓高 李浩冬 +3 位作者 蔡骁 王兴国 沈国浪 范跃农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19期11-16,共6页
为识别管道中气液两相流的流型,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流型识别方法。构建由水箱、水泵、气泵、测量管路、循环管路和超声检测系统组成的气液两相流流型检测实验装置,以获取气液两相流流型超声检测信号。基于小波分析法对该信号进... 为识别管道中气液两相流的流型,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流型识别方法。构建由水箱、水泵、气泵、测量管路、循环管路和超声检测系统组成的气液两相流流型检测实验装置,以获取气液两相流流型超声检测信号。基于小波分析法对该信号进行处理,并绘制泡状流、段塞流、混状流等各种流型的振幅-频率图像。通过与短时傅里叶变换处理的结果进行对比,证明小波分析法在细节处理上比STFT分析法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超声检测 超声多普勒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嘴雾化粒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6
17
作者 曾卓雄 姜培正 谢蔚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5-77,共3页
为了提高喷嘴的雾化效果 ,利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 (PDPA)对 3种新型的喷嘴进行了测试 ,并根据结果分析了喷头、混和管的影响及这 3种喷嘴的性能 .实验发现 ,为改善喷嘴雾化 ,除了要增加气液两相的相对速度以增大气动力外 ,还要提高... 为了提高喷嘴的雾化效果 ,利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 (PDPA)对 3种新型的喷嘴进行了测试 ,并根据结果分析了喷头、混和管的影响及这 3种喷嘴的性能 .实验发现 ,为改善喷嘴雾化 ,除了要增加气液两相的相对速度以增大气动力外 ,还要提高液喷嘴的出口速度以增强对撞力 .因此 ,雾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喷嘴各组成部分匹配的好坏 .在设计模型时 ,除了分别考虑喷嘴各组成部分对雾化的影响外 ,还应考虑它们结合在一起后的整体性能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也说明直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多普勒测量 雾化粒径 喷嘴 实验 PD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普勒因子补偿的高速平台声学测速方法
18
作者 郭丽华 孙世博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1-487,共7页
水下运动平台自速度估计通过声学多普勒测速技术实现,其中估计的核心在于复相关过程。高速工况下,多普勒效应的增强导致回波最优相关性偏移先验相关峰位置,产生测速误差。文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关域多普勒因子补偿的高速平台... 水下运动平台自速度估计通过声学多普勒测速技术实现,其中估计的核心在于复相关过程。高速工况下,多普勒效应的增强导致回波最优相关性偏移先验相关峰位置,产生测速误差。文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关域多普勒因子补偿的高速平台宽带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测速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多普勒因子进行“估计−补偿”迭代过程,修正常规复相关测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修正后的速度估计准确度提高了5‰以上,有效优化高速运动平台的自速度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多普勒测速 高速平台 宽带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 复相关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CTAC减阻流体流动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许鹏 王德忠 +1 位作者 扈黎光 周浩军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5-588,共4页
通过对CTAC溶液的减阻性能的测量,得到了CTAC溶液的减阻性能随伴随盐浓度变化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对同种减阻方式,减阻也存在极限和优选。同时,应用激光相位多普勒测速仪进行减阻流体的湍流特性试验研究,得到了50种工况下流体的... 通过对CTAC溶液的减阻性能的测量,得到了CTAC溶液的减阻性能随伴随盐浓度变化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对同种减阻方式,减阻也存在极限和优选。同时,应用激光相位多普勒测速仪进行减阻流体的湍流特性试验研究,得到了50种工况下流体的速度脉动曲线。研究还发现,减阻流体的横向和轴向速度脉动及雷诺应力明显小于牛顿流体;减阻流体的轴向和横向速度脉动之间的关联被明显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 CTAC 减阻流体 流动性能 试验 湍流结构 表面活性剂溶液 相位多普勒测速仪 Toms效应 有机溶液 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风分离器内非轴对称旋转流场的测量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江云 毛羽 +2 位作者 孟文 张果 王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20-929,共10页
采用相位多普勒分析仪研究了不同入口旋风分离器气相非轴对称流场。首先采用圆管层流实验验证测量系统的准确性,然后考察不同入口结构下直筒型旋风分离器内部流场的分布特点。实验测得的切向、轴向速度,湍流度分布与旋风分离器典型流场... 采用相位多普勒分析仪研究了不同入口旋风分离器气相非轴对称流场。首先采用圆管层流实验验证测量系统的准确性,然后考察不同入口结构下直筒型旋风分离器内部流场的分布特点。实验测得的切向、轴向速度,湍流度分布与旋风分离器典型流场分布特点一致。对比3种入口结构旋风分离器测量结果发现,随着入口结构轴对称性逐渐增加,其内部流场分布的非轴对称性明显减小,旋转中心与旋风分离器几何结构中心之间的偏心距也明显减小,有利于提高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并降低因涡核摆动造成的摩擦阻力。合理地布置入口结构是抑制单入口旋风分离器非轴对称旋转流动,提高旋风分离器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相位多普勒分析仪 入口 非轴对称旋转流场 湍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