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thophysiology of 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what we learned from animal models 被引量:2
1
作者 Nahla Zaghloul Mohamed Ahmed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1795-1796,共2页
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 (PVL), a white matter injury (WMI) affecting the premature infant's brain is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ce- rebral palsy (CP). Among premature infants 〈 1,500 g, approximately 7,000 ... 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 (PVL), a white matter injury (WMI) affecting the premature infant's brain is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ce- rebral palsy (CP). Among premature infants 〈 1,500 g, approximately 7,000 develop CP yearly and 20,000-30,000 exhibit major cognitive deficits yearly (Volpe, 2009). PVL results from hypoxia-ischemia (HI) with or without infection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white matter necrotic lesions, hypomyelination, microglial activation, astrogliosis, and neuronal death. 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VL include: prematurity associated with immature cerebrovascular development, HI insults with lack of appropriate auto-regulation of cerebral blood flow, free radical production, energy deprivation, intrauterine infec- tion and chorioamnionitis. Affected infants show definitive signs of cerebral palsy such as spastic diplegia, seizures, developmental delay, visual and hearing impairment, scoliosis and incontinence by 6-9 months of age. PVL can also occur in term infants with certain con- genital cyanotic heart disease which will not be our focus here (Volpe, 2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hophysiology of 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 nimal mode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e-related changes of lateral ventricular width and 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 in the human brain: a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study 被引量:1
2
作者 Yong Hyun Kwon Sung Ho Jang Sang Seok Yeo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9期986-989,共4页
Introduction Aging is the accumul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deterioration of process- ing of biolog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changes with expansion over time (Bowen and Atwood, 2004; Grady, 2012). Aging-related... Introduction Aging is the accumul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deterioration of process- ing of biolog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changes with expansion over time (Bowen and Atwood, 2004; Grady, 2012). Aging-related changes are typically accompanied by decline in cognitive function, urinary control, sensory-motor function, and gait ability (Bradley et al., 1991; Bowen and Atwood, 2004; Hedden and Gabrieli, 2004; Grady, 2012; Moran et al., 2012). In addition,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uggested changes in brain structure with normal aging, such as decrease in cortical thickness or increase in ventricular width (Blatter et al., 1995; Tang et al., 1997; Uylings and de Brabander, 2002; Preul et al., 2006; Apostolova et al., 2012). In particular, ventricular enlargement has been suggested as a structural biomarker for normal aging and progression of some illnesses, such as Alzheimer's disease (Blatter et al., 1995; Tang et 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e-related changes of lateral ventricular width and 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 in the human brain a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stud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rinda citrifolia L. (noni) and memantine attenuate periventricular tissue injury of the fourth ventricle in hydrocephalic rabbits
3
作者 Sibel Kktürk Süreyya Ceylan +2 位作者 Volkan Etus Nezih Yasa Savas Ceyla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9期773-782,共10页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Morinda citrifofia L. (Rubiaceae) commonly known as noni, and memantine (a N-methy-D-aspartate receptor inhibitor) on hydrocephalus-induced neurod...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Morinda citrifofia L. (Rubiaceae) commonly known as noni, and memantine (a N-methy-D-aspartate receptor inhibitor) on hydrocephalus-induced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Kaolin was injected into the cistern magna of male adult New Zealand rabbits to establish a hydrocephalus animal model. Memantine (20 mg/kg, intraperitoneally; memantine-treated group) or noni (5 mL/kg, intragastrically; noni-treated group) was administered daily for 2 weeks.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 and caspase-3 immunohistochemistry were performed to detect neuronal degeneration and apoptosis in the periventricular tissue of the fourth ventricle of rabbits.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 staining density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hydrocephalic group, while the staining density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memantine- and noni-treated groups, especially in the noni-treated group. Noni treatment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caspase-3-positive cells in rabbits with hydrocephalus, while memantine had no effect.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noni exhibits more obvious inhibitory effects on hydrocephalus-induced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than memantine in periventricular tissue of the fourth ventr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ydrocephalusMorinda citrifolia L. (noni) MEMANTINE fourth ventricle periventricular tissue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 caspase-3 apoptosis grants-supported paper photographs-containing paper neuroregen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lamin A Gene Associated Periventricular Nodular eterotopia and Epilepsy in a Cohort of Chinese Patients 被引量:2
4
作者 Wen-Yu Liu Dong Zho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0期2506-2507,共2页
Periventricular nodular heterotopia (PNH) is a cortical malformation commonly found in epilepsy patients caused by the failure of neurons to migrate.Patients with PNH present with variou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Periventricular nodular heterotopia (PNH) is a cortical malformation commonly found in epilepsy patients caused by the failure of neurons to migrate.Patients with PNH present with variou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genetic mutations. Despite their remarkable structural malformations, PNH patients generally have no neurological deficits or cognitive disabilities. However, particularly in patients with abnormal cortical development, the systematic abnormalities can also be severely delay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lamin A: periventricular Nodular Heterotopia PHENOTYPE Social Support
原文传递
收缩压及舒张压与不同部位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孙梦姣 张云东 程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探讨收缩压及舒张压和不同部位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疾病中心诊疗的入组患者,按照Fazekas评分标准对入组患者的脑室旁脑白质病变(perivent... 目的探讨收缩压及舒张压和不同部位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疾病中心诊疗的入组患者,按照Fazekas评分标准对入组患者的脑室旁脑白质病变(periventricular WMLs,P-WMLs)和深部脑白质病变(deep WMLs,D-WMLs)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根据Fazekas评分,把P-WMLs患者分为4组(P-WMLs 0分,P-WMLs 1分,P-WMLs 2分,P-WMLs 3分),D-WMLs患者亦分为4组(D-WMLs 0分,D-WMLs 1分,D-WMLs 2分,D-WMLs 3分)。且记录每位入组患者的血压值,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各P-WMLs及D-WMLs病变组之间血压的差异,同时用Logistic回归分析P-WMLs及D-WMLs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入组患者966例,其中男487(50.41%)例,平均年龄(65.96±11.35)岁。随着患者P-WMLs和D-WMLs病变程度的加重,患者的收缩压水平[P-WMLs组:0分:(134.41±19.86)mmHg,1分:(136.82±20.47)mmHg,2分:(144.52±21.64)mmHg,3分:(147.80±20.7)mmHg;D-WMLs组:0分:(137.49±20.58)mmHg,1分:(139.17±21.33)mmHg,2分:(144.39±21.20)mmHg,3分:(147.50±21.73)mmHg]随之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P-WMLs和D-WMLs各病变组之间,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收缩压升高(P-WMLs:OR=1.02,95%CI=0.009~0.021;D-WMLs:OR=1.01,95%CI=0.005~0.016)为P-WMLs及D-WMLs病变严重程度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未发现舒张压升高和P-WMLs和D-WMLs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结论患者收缩压越高,P-WMLs和D-WMLs病变程度越高;高收缩压是P-WMLs和DWMLs病变严重程度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未发现舒张压水平和P-WMLs和D-WMLs的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收缩压 舒张压 脑小血管病 脑白质病变 脑室旁脑白质病变 深部脑白质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d对新生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影响及机制
6
作者 姚露露 刘光陵 +1 位作者 王进雅 朱昂昂 《河北医药》 2025年第1期23-26,32,共5页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d(GSRd)对新生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的影响,且进行机制分析。方法 选取3日龄SD大鼠新生鼠为对象,基于干预模式不同随机划分为PVL模型组、GSRd试验组和假手术组,每组24只。PVL模型组和GSRd试验组处理方式为,分离并...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d(GSRd)对新生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的影响,且进行机制分析。方法 选取3日龄SD大鼠新生鼠为对象,基于干预模式不同随机划分为PVL模型组、GSRd试验组和假手术组,每组24只。PVL模型组和GSRd试验组处理方式为,分离并结扎动物左颈总动脉,再吸入低氧混合气体(92%N_(2)+8%O_(2))缺氧1 h建立起PVL模型;假手术组在分离左颈总动脉后不进行其他处理。GSRd试验组术后0.5 h开始连续3 d进行腹腔注射GSRd,其余2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从术后3、7、14 d的3组中各选8只处死,然后采集对应的脑样本,染色后对脑室周围白质区病变情况进行判断,基于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此区域少突胶质细胞标记物O4、O1。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左脑室扩大,且观察到脑室周围白质区结构疏松,细胞水肿、囊状坏死、排列紊乱,胶质瘢痕形成。GSRd试验组左侧侧脑室扩大幅度低于模型组,脑白质区组织疏松、水肿程度较轻,未发现胶质瘢痕。假手术组各时间点脑组织都没有发现明显的病变。术后同时间点相比,3组实验动物脑室周围白质区O1、O4表达水平假手术组、GSRd试验组、PVL模型组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GSRd可通过增加晚期少突胶质细胞前体及未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加速这种细胞的分化和成熟,从而缓解缺氧缺血导致的PV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D PVL 新生鼠 少突胶质细胞标记物O4 少突胶质细胞标记物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周围白质损伤患儿发生混合型脑性瘫痪预测模型的建立
7
作者 黄婷婷 张岚 +3 位作者 邢威 李贞 王飞 张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9-666,共8页
目的建立脑室周围白质损伤(PWMI)患儿发生混合型脑性瘫痪的预测模型。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9月—2022年10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MRI诊断为PWMI(6个月~2岁)并随访至2岁后确诊为混合型脑性瘫痪的患儿,将其分为混合型组和... 目的建立脑室周围白质损伤(PWMI)患儿发生混合型脑性瘫痪的预测模型。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9月—2022年10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MRI诊断为PWMI(6个月~2岁)并随访至2岁后确诊为混合型脑性瘫痪的患儿,将其分为混合型组和痉挛型组。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PWMI混合型脑性瘫痪相关的MRI征象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五折交叉及重复交叉验证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并进行决策曲线分析。分析独立MRI征象与混合型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35例PWMI脑性瘫痪患儿,痉挛型100例,混合型35例。丘脑腹外侧核(OR=27.500,95%CI 8.293~90.942)、后壳核(OR=13.700,95%CI 4.489~41.549)、海马(OR=7.200,95%CI 1.702~30.813)及尾状核损伤(OR=5.800,95%CI1.973~16.950)与混合型脑性瘫痪相关,并基于以上4个变量构建预测模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60(95%CI0.934~0.988),五折交叉及重复交叉验证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0.96;并具有良好的校准度(χ^(2)=3.712,P=0.529)及临床应用性。模型的4个独立MRI征象均与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相关(r=0.559、0.581、0.171、0.409,P均<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预测模型可早期准确地预测PWMI混合型脑性瘫痪高危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周围白质损伤 混合型脑性瘫痪 痉挛型脑性瘫痪 磁共振成像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超声对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8
作者 邱敬涛 王晨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对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6例宫内窘迫新生儿行颅脑超声及常规MRI检查,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MRI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脑损伤情况分为脑损伤组(n=46)和无脑损伤组(n=100),分析比较2组新生儿大脑中动...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对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6例宫内窘迫新生儿行颅脑超声及常规MRI检查,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MRI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脑损伤情况分为脑损伤组(n=46)和无脑损伤组(n=100),分析比较2组新生儿大脑中动脉和前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脑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146例宫内窘迫新生儿中46例存在影像学异常征象,阳性检出率31.74%(46/146),其中MRI的检出率为91.30%(42/46),明显高于颅脑超声的65.22%(30/46,χ^(2)=9.200,P=0.002)。缺氧缺血性脑病(12.33%比5.48%,χ^(2)=4.222,P=0.040)、硬膜或蛛网膜下腔出血(2.74%比0,χ^(2)=4.056,P=0.044)的MRI检出率明显高于颅脑超声(P<0.05),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颅脑超声检出率明显高于MRI(11.64%比4.79%,χ^(2)=4.540,P=0.033)。脑损伤组新生儿大脑中动脉和前动脉PSV、EDV小于无脑损伤组,RI大于无脑损伤组(P<0.05)。ROC曲线显示,大脑中动脉和前动脉PSV、EDV和RI诊断脑损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0、0.786、0.625和0.740、0.819、0.613。结论颅脑超声可早期发现宫内窘迫新生儿脑组织结构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在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方面的检出率优于MRI,但脑损伤诊断效果不如MRI,临床可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合适检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窘迫 新生儿 颅脑超声 脑损伤 磁共振 大脑中动脉 大脑前动脉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苷通过调节星形胶质细胞改善孕期感染导致的子代大鼠白质损伤
9
作者 韩勇 李鑫 +2 位作者 陈瑾 孙金萍 马全瑞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1-428,共8页
目的:探讨肌苷预处理妊娠期大鼠对母体炎症介导子代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模型星形胶质细胞(Ast)反应的作用。方法:将妊娠期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PVL组、IN-PVL组。PVL组:孕17 d(E17)大鼠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350μg/kg)2 d;IN-PVL组... 目的:探讨肌苷预处理妊娠期大鼠对母体炎症介导子代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模型星形胶质细胞(Ast)反应的作用。方法:将妊娠期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PVL组、IN-PVL组。PVL组:孕17 d(E17)大鼠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350μg/kg)2 d;IN-PVL组:E1大鼠饮用肌苷溶液(1 mg/ml,25 ml/d)16 d后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2 d。取各组妊娠大鼠的新生7 d仔鼠脑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或Western Blot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补体C3(C3)、S100钙结合蛋白A10(S100A10)、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趋化因子配体1(CXCL1)和连接蛋白43(Cx43)的蛋白表达。结果:PVL组仔鼠较Control组髓鞘蛋白MBP着色面积减少、胞体肥大的Ast明显增多。而且,与Control组相比较,PVL组的促炎因子(TNF-α、IL-6、IL-1β)、GFAP、A1型Ast标记物C3及Ast连接蛋白Cx43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抑炎因子(IL-4、IL-10)、MBP、A2型Ast标记物S100A10、Ast分泌产物(PDGF、CXCL1)的蛋白表达反而显著降低(P<0.05)。肌苷预处理可明显反转上述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肌苷预处理妊娠大鼠可通过调控Ast反应性和促髓鞘形成物质的分泌改善子代PVL新生大鼠脑低髓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苷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髓鞘 星形胶质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脑瘫儿童的临床特征
10
作者 任俊彬 苏彤 +3 位作者 崔萌林 刘杰 孙二亮 袁俊英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4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脑瘫患儿的临床及MRI特点。方法:从我院电子病历信息系统中回顾性提取自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住院康复的18岁以下脑瘫儿童信... 目的:探讨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脑瘫患儿的临床及MRI特点。方法:从我院电子病历信息系统中回顾性提取自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住院康复的18岁以下脑瘫儿童信息,比较和分析头颅MRI表现为PVL脑瘫患儿的孕周、出生体重、分型、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共患病等方面的不同。结果:共纳入2012例脑瘫患儿,进行头颅MRI检查并有结果记录者共1419例,PVL共645例(45.45%),早产417例(64.65%),低出生体重患儿375例(58.14%);在有PVL分级结果的321例患儿中,PVL分级为Ⅱ级者在孕周<32周脑瘫患儿中占比最高,为72.53%(8/77),孕周与PVL分级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出生体重方面,PVL分级为Ⅱ级者在出生体重1500~2500 g及<1500 g脑瘫患儿中占比分别为71.21%(94/132)和62.5%(25/40),不同出生体重儿的PVL分级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型别方面,痉挛型双瘫占比57.36%(370/645),痉挛型四肢瘫占比17.36%(112/645);在GMFCS分级方面,具有独走能力者占比65.89%(425/645)。在有PVL分级结果的321例患儿中,PVL为Ⅲ级者痉挛型偏瘫占比最高,为53.49%(46/86),在GMFCS分级方面,PVL分级为Ⅱ级者GMFCS为Ⅰ、Ⅱ级者占比最低,为48.84%(105/215),型别、GMFCS分级与PVL分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共患病方面,最后一次随访年龄>4岁的有505例,其中共患智力障碍181例(35.84%),共患癫痫78例(12.09%),共患视力障碍71例(11.01%)。在有PVL分级结果的321例患儿中,PVL分级为Ⅱ级者共患癫痫及智力障碍率均最高,分别为17.03%(31/182)和40.16%(49/122),PVL分级与是否共患癫痫及智力障碍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PVL分级与是否共患听力障碍、视力障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颅MRI为PVL的脑瘫患儿的孕周、临床表现、合并症呈现一定的特点,头颅MRI可以为围产期预防、临床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减少后遗症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 脑性瘫痪 智力障碍 视力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白质高信号与阿尔茨海默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梁春华 颜学勤 +1 位作者 黄耀辉 肖小华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541-546,共6页
目的 采用定量化软件计算各部位脑白质高信号(WMH)体积,并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65例、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67例、认知正常者(NC) 65例。所有参与者... 目的 采用定量化软件计算各部位脑白质高信号(WMH)体积,并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65例、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67例、认知正常者(NC) 65例。所有参与者均已完善认知量表评估。通过ITK-SNAP软件分别标注并计算深部皮质下白质高信号(DWMH)、脑室旁白质高信号(PVWMH)和总脑白质高信号WMH体积,比较不同程度认知障碍患者间的各部位WMH体积的差异,通过Spearman偏相关性分析评估各WMH体积与认知评分及不同认知域之间的关系。结果 AD组、MCI组和NC组的DWMH、PVWMH和总WMH体积存在显著差异,AD组的各部位WMH体积最大,健康对照组的各部位WMH体积最小。两两组间比较还发现,在PVWMH和总WMH体积上,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调整年龄、受教育年限、脑血管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混杂因素后,各WMH体积与认知评分呈负相关,其中PVWMH及总WMH体积与认知评分的相关性更强。在单个认知域方面,DWMH、PVWMH和总WMH体积均与定向力、延迟回忆和注意力呈负相关,其中与定向力的相关性最强(r=-0.287、-0.305、-0.312),此外PVWMH和总WMH体积还与计算力障碍相关(r=-0.281、-0.254)。结论 各部位WMH体积与认知障碍密切相关,认知损害越重,WMH体积越大;与DWMH体积相比,PVWMH和总WMH体积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更强。DWMH、PVWMH和总WMH体积均与定向力、延迟回忆和注意力障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深部皮质下白质高信号 脑室旁白质高信号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对伴脑室周围白质损伤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脑功能网络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纯风 罗丹 +3 位作者 喻皓月 彭莹 杨艳丽 刘衡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使用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探讨伴脑室周围白质损伤(PWMI)的痉挛型脑性瘫痪(SCP)患儿网络内和网络间功能连接改变。方法:对28例伴PWMI的SCP患儿(患儿组)及性别、年龄匹配的19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行fMRI,应用ICA方法提取2组网络成分... 目的:使用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探讨伴脑室周围白质损伤(PWMI)的痉挛型脑性瘫痪(SCP)患儿网络内和网络间功能连接改变。方法:对28例伴PWMI的SCP患儿(患儿组)及性别、年龄匹配的19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行fMRI,应用ICA方法提取2组网络成分,并用SPM12及NBS软件比较2组网络内和网络间功能连接差异,同时应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验证患儿组功能连接差异脑区与临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儿组默认模式网络(DMN)内左侧额中回、左侧楔前叶及右侧角回,vAN内右侧中央后回,VNm内双侧舌回功能连接减低。以上功能连接差异脑区与临床变量均未发现显著相关性。结论:SCP与大脑网络功能连接异常有关,推测网络功能连接改变可能成为早期识别和诊断SCP的影像学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周围白质损伤 痉挛型脑性瘫痪 独立成分分析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发生率的多中心调查报告 被引量:32
13
作者 陈惠金 魏克伦 +13 位作者 姚裕家 杨于嘉 周丛乐 范秀芳 高喜容 江莲 刘晓红 钱继红 王莉 吴本清 吴高强 张青梅 张小兰 周晓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86-692,共7页
目的在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的发起下,国内十余家大型医院于2005年1月始进行了为期近两年的《早产儿脑损伤》多中心协作研究。该文报告我国10家三级甲等医院近两年对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发生率的调查结果。方法2005年1... 目的在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的发起下,国内十余家大型医院于2005年1月始进行了为期近两年的《早产儿脑损伤》多中心协作研究。该文报告我国10家三级甲等医院近两年对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发生率的调查结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期间,各参加单位对所有胎龄<37周的早产儿在生后7d内常规进行初次床边头颅B超检查,以后每隔3~7d复查一次,直至出院。结果10单位共出生或收住早产儿4933例,总PVL发生率为2.3%(112/4933),囊性PVL发生率为0.3%(16/4933)。分别为Ⅰ级PVL85.7%(96/112),Ⅱ级PVL12.5%(14/112),Ⅲ级PVL1.8%(2/112),无IV级PVL。4家妇婴医院的早产儿PVL总发生率非常显著低于6家综合性或儿童专科医院(1.4%vs.2.8%)(χ2=10.284,P<0.01)。与发生囊性PVL相关的可能高危因素为阴道分娩和机械呼吸。结论该调查数据基本可以反映我国主要大城市早产儿PVL发生率的情况。提高对PVL尤其是非囊性脑室周围白质损伤的超声识别率,是今后临床要大力加强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发生率 多中心研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七大城市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的多中心调查报告(英文) 被引量:25
14
作者 陈惠金 魏克伦 +10 位作者 周丛乐 姚裕家 杨于嘉 范秀芳 高喜容 刘晓红 钱继红 吴本清 张青梅 张小兰 吴高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01-1011,共11页
目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组织国内7个城市的10家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了早产儿脑损伤多中心协作研究。该文报告其中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的调查结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期间,各参加单位对所有胎龄<37周的早产儿在生后3 ... 目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组织国内7个城市的10家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了早产儿脑损伤多中心协作研究。该文报告其中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的调查结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期间,各参加单位对所有胎龄<37周的早产儿在生后3 d内常规进行初次床边头颅B超检查,以后每隔3~7 d复查1次,直至出院。结果 9单位总脑室内出血(IVH)发生率和重度IVH发生率分别为10.8%(406/3 768)和2.4%(92/3 768),其中I级IVH 22.6%(92/406),Ⅱ级54.7%(222/406),Ⅲ级17.2%(70/406),Ⅳ级5.4%(22/406);10医院中总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发生率和囊性PVL发生率分别为2.3%(112/4 933)和0.3%(16/4 933),其中Ⅰ级PVL 85.7%(96/112),Ⅱ级12.5%(14/112),Ⅲ级1.8%(2/112)。发生重度IVH的可能高危因素为阴道分娩(OR=1.874,95%CI=1.172~2.997,P<0.01)、围产期窒息(OR=1.598,95%CI=1.077~2.372,P<0.05)、机械呼吸(OR=3.988,95%CI=2.448~6.948,P<0.01)以及羊水污染(OR=2.192,95%CI=1.054~4.544,P<0.05)等。发生囊性PVL的可能高危因素为阴道分娩(OR=1.400,95%CI=1.186~1.652,P<0.001)和机械呼吸(OR=3.000,95%CI=1.015~8.864,P<0.05)。结论该调查数据基本可以客观反映中国主要大城市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的情况。由于中国6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受农村医疗条件的限制,早产儿IVH发生率很有可能高于目前的调查结果,尚有待进一步组织包括乡村医院的多中心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室内出血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发病率 多中心调查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脑损伤及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秋平 黄捷婷 +4 位作者 陈佳 王瑞娟 陈颖 黄俊谨 封志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5-219,共5页
目的调查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脑损伤发病情况,分析其高危因素,以降低发病率,改善神经发育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8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脑损伤发生情况,分析脑损伤组与无损伤组在基本情况、产科病理症、干预措施、合并症方面的差异,并对相关... 目的调查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脑损伤发病情况,分析其高危因素,以降低发病率,改善神经发育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8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脑损伤发生情况,分析脑损伤组与无损伤组在基本情况、产科病理症、干预措施、合并症方面的差异,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8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检出脑损伤78例,发生率43.09%。其中,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67例(Ⅰ级43例,Ⅱ级12例,Ⅲ级10例,Ⅳ级2例),发生率37.01%;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12例,发生率6.63%,其中1例合并Ⅲ级IVH。胎龄越低,脑损伤发生率越高;脑损伤组与无损伤组在性别、胎数、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宫内窘迫、胎膜早破、母亲妊高征、胎盘早剥、宫内发育迟缓(IUGR)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措施方面,除氨茶碱两组无差异外,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常频通气、高频通气治疗在脑损伤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症方面,两组在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血糖、贫血、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血糖、败血症、血小板减少、呼吸暂停、肺出血、高胆红素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RDS、PDA、高频震荡通气是脑损伤最重要的高危因素。结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是脑损伤高危人群。应用PS、nCPAP、常频通气、高频通气以及窒息、NRDS、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血糖、贫血、PDA与脑损伤发生相关联,其中NRDS、PDA、高频震荡通气是重要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脑损伤 高危因素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渗透压、血气、血糖变化与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6
作者 赵金辉 赵娟 +2 位作者 刘敬 贺继雯 王琪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 研究血浆渗透压、血气和血糖变化与早产儿脑室周围 脑室内出血 (PIVH)的相关性 ,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PIVH患儿 173例入院后常规作血生化检测和血气分析 ,并与无PIVH的 164例早产儿比较。结果 低血糖、酸中毒、高碳... 目的 研究血浆渗透压、血气和血糖变化与早产儿脑室周围 脑室内出血 (PIVH)的相关性 ,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PIVH患儿 173例入院后常规作血生化检测和血气分析 ,并与无PIVH的 164例早产儿比较。结果 低血糖、酸中毒、高碳酸血症和缺氧均与早产儿PIVH密切相关 (P均 <0 .0 5 ) ,两组早产儿血浆渗透压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早产儿血浆渗透压与PIVH无相关关系 ,对早产儿要重视纠正低血糖、酸中毒、高碳酸血症和缺氧 ,以降低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率 ,减少伤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渗透压 血糖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室旁白质软化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于兵 范国光 +2 位作者 权松民 孙宝海 郭启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6-659,共4页
目的通过对12例脑室旁白质软化症(PVL)患儿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白质纤维素成像(FT)研究,评价DTI及FT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内主要白质纤维束变化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例临床确诊为脑瘫的PVL患儿,同时选择无窒息史的健康... 目的通过对12例脑室旁白质软化症(PVL)患儿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白质纤维素成像(FT)研究,评价DTI及FT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内主要白质纤维束变化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例临床确诊为脑瘫的PVL患儿,同时选择无窒息史的健康儿童志愿者12例进行对照研究。对这两组儿童进行MRI及DTI检查(扩散敏感梯度方向15个)。根据矢量元素和部分各向异性值(FA值)生成彩色弥散张量图(DTI图),通过DTI图选取所有可识别白质纤维束的中心部分作为感兴趣区(ROI),计算患儿与对照组各主要白质纤维束的FA值,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ICAL、脑干CST、ML、MCP以及外囊(EC)白质纤维束示踪图像肉眼未见直观差异,而患儿组ICPL、AF、PTR、CR、CG、SLF以及胼胝体压部的白质纤维较对照组明显变细。所有12名患儿的ICPL、AF、PTR、CR、CG、SLF、SCC以及GCC的FA值较健康对照组同侧对应位置FA值显著减低(P<0.05),而患儿与对照组的ICAL、ML、MCP以及脑干CST的FA值配对t检验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DTI及FT在评价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内主要白质纤维束变化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质软化病 脑室周围 弥散张量成像 部分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成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nestin蛋白免疫阳性结构的分布 被引量:8
18
作者 魏丽春 曾丽华 +2 位作者 田芙蓉 郭国桢 郭鹞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2072-2075,共4页
目的 :观察作为神经前体细胞标记物 中间丝蛋白nestin在成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分布特征 .方法 :多聚甲醛灌流固定的脑和脊髓组织切片上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染色 .结果 :nestin免疫阳性主要分布于海马齿状回、室管膜及室管膜... 目的 :观察作为神经前体细胞标记物 中间丝蛋白nestin在成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分布特征 .方法 :多聚甲醛灌流固定的脑和脊髓组织切片上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染色 .结果 :nestin免疫阳性主要分布于海马齿状回、室管膜及室管膜下区、穹隆下器、正中隆起、最后区等室周器官、以及脑干和脊髓的中缝胶质结构等区域 .nestin反应产物定位在胞体、及其长短不等的星状突起或放射状突起内 .结论 :结果提示 ,在成年鼠脑和脊髓的上述区域内 ,可能仍然存在一定数量呈nestin免疫反应的神经前体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stin蛋白 神经前体细胞 海马 室周器官 免疫组化 中枢神经系统 免疫阳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脑室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新生大鼠的脑病理评估 被引量:12
19
作者 贺月秋 陈惠金 +1 位作者 钱龙华 陈冠仪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62-366,共5页
目的对经脑室植入神经干细胞(NSCs)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lamacia,PVL)新生大鼠进行光镜下脑病理评估,探讨NSCs移植对治疗早产儿PVL的可行性。方法采用E14胎鼠大脑皮层制备NSCs。2日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PVL对... 目的对经脑室植入神经干细胞(NSCs)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lamacia,PVL)新生大鼠进行光镜下脑病理评估,探讨NSCs移植对治疗早产儿PVL的可行性。方法采用E14胎鼠大脑皮层制备NSCs。2日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PVL对照组(PVL组),PVL+DMEM/F12培养基对照组(PVL+DMEM/F12组),PVL+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组(PVL+NSCs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Sham+DMEM/F12培养基对照组(Sham+DMEM/F12组),Sham+NSCs移植组(Sham+NSCs组),每组18~21只。对2日龄PVL新生大鼠在建模后72h进行经脑室NSCs移植,分别于移植后7,14,21d进行光镜下脑病理评估。结果随着移植后时间的增加,脑白质病变呈进一步改善。移植后21d光镜下病理证实,未移植组脑白质呈轻度和重度病变各占50%,神经元病理评分为1.28±0.86。移植组则有30%白质完全正常,轻度和重度病变各占40%和30%,神经元病理评分为0.32±0.16,两组在脑白质病变程度以及神经元病理评分之间的差异均呈非常显著性意义(x^2=10.7,P〈0.01;F=29.664,P〈0.01)。结论经脑室外源性NSCs移植可明显改善脑白质的病理损伤。经脑室NSCs移植对早产儿PVL具有很大的治疗潜力,为今后成功防治早产儿这一最常见的脑损伤顽症提供了新的可行性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神经干细胞 细胞移植 病理 新生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周围白质损伤患者执行功能损害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金芳 王万铭 +3 位作者 陈红燕 叶娜 马艳玲 张玉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82-1186,共5页
目的探讨脑室周围白质损伤(PWMLs)患者执行功能损害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PWMLs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各35例,采用执行功能评估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并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结果与正... 目的探讨脑室周围白质损伤(PWMLs)患者执行功能损害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PWMLs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各35例,采用执行功能评估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并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WMLs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显著降低(t>13.726, P<0.001),交替连线测验时间和Stroop色词检验时间显著延长(t>6.817, P<0.001),语言流畅性测验评分降低(t=6.891, P=0.013),数字符号转换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3.372, P=0.072)。PWMLs组ADL评分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t=76.413, P<0.001)。PWMLs组执行功能Z分与ADL评分呈正相关(r=0.438, P=0.008)。结论 PWMLs患者存在执行功能损害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与执行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周围白质损伤 认知功能损害 执行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