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获得转反义PEP基因超高油大豆新材料 被引量:30
1
作者 赵桂兰 陈锦清 +3 位作者 尹爱萍 胡张华 钱雪燕 郭东全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5年第6期792-796,共5页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植物高油育种,是当前国际上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大豆是世界上植物油和植物蛋白质最重要的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高油大豆需求量急剧增加。在不增加大豆面积的前提下,提...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植物高油育种,是当前国际上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大豆是世界上植物油和植物蛋白质最重要的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高油大豆需求量急剧增加。在不增加大豆面积的前提下,提高单位面积含油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培育栽培高油大豆品种。由此,从2000年作者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PEP基因导入大豆的基因组,相继获得了转基因大豆植株,经多代连续筛选、鉴定,获得了稳定的超高油(脂肪25%)大豆品系。本研究首次报道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大幅度提高大豆含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反义pep基因 超高油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反义PEP基因表达技术提高稻米脂肪含量 被引量:20
2
作者 吴关庭 郎春秀 +4 位作者 胡张华 陈笑芸 王伏林 金卫 陈锦清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9-344,共6页
以成熟种子为来源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方法将反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carboxylase,PEPCase)基因导入粳稻品种秀水11,获得一批转基因植株,并通过GUS组织化学染色、PCR检测和Southern杂... 以成熟种子为来源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方法将反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carboxylase,PEPCase)基因导入粳稻品种秀水11,获得一批转基因植株,并通过GUS组织化学染色、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等方法进行了验证。对T1代的检测结果表明,所转基因已遗传给后代,且大多数株系的分离比符合3:1。T2代测定结果显示,转基因水稻株系的稻米脂肪含量比对照高出0.37±0.12个百分点,其差异大部分达到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反义pep基因 脂肪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花粉管导入法获得转反义PEP基因大豆植株 被引量:14
3
作者 胡张华 黄锐之 +2 位作者 刘智宏 郎春秀 陈锦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99-100,共2页
近年来,大豆遗传转化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用农杆菌介导法[1]将新霉素磷酸转移酶Ⅱ(NPTⅡ)、GUS等报告基因玉米转座子AC,DC因子[4]及抗除草剂基因导入大豆细胞。此外,虽然可以采用电击法[2]、PEG法[3]、基... 近年来,大豆遗传转化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用农杆菌介导法[1]将新霉素磷酸转移酶Ⅱ(NPTⅡ)、GUS等报告基因玉米转座子AC,DC因子[4]及抗除草剂基因导入大豆细胞。此外,虽然可以采用电击法[2]、PEG法[3]、基因枪法[4]进行大豆遗传转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反义pep基因 花粉管途径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反义PEP基因油菜超油1号菜籽油毒理性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张华 王茵 +8 位作者 郎春秀 陈建国 吴关庭 来伟旗 黄锐之 梅松 金卫 傅颖 陈锦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12,共6页
为评价转反义PEP基因油菜超油1号菜籽油的食用安全性,对该样品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和致突变试验。结果表明,转反义PEP基因超高油油菜菜籽油属无毒级,无致突变作用。大鼠90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各试验组大鼠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 为评价转反义PEP基因油菜超油1号菜籽油的食用安全性,对该样品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和致突变试验。结果表明,转反义PEP基因超高油油菜菜籽油属无毒级,无致突变作用。大鼠90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各试验组大鼠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脏体比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等各项指标与阴性对照均无显著性差异,无作用剂量为10.0m l/kg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pep基因 超油油菜 毒性试验 致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云金芽孢杆菌生产菌株溶原性噬菌体pep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廖威 陈维春 +1 位作者 贾艳华 庞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9-465,共7页
溶原性噬菌体的随机爆发是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发酵生产的首要危害。【目的】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B.t生产菌株溶原性噬菌体的遗传背景,以便从分子水平上控制其在生产中的随机爆发。【方法】通过... 溶原性噬菌体的随机爆发是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发酵生产的首要危害。【目的】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B.t生产菌株溶原性噬菌体的遗传背景,以便从分子水平上控制其在生产中的随机爆发。【方法】通过对广东梅州某公司的生产菌株MZ1采用Mitomycin C进行诱导,提取噬菌体颗粒MZTP01的基因组DNA,克隆和表达该噬菌体的pep基因,并进行了功能分析。【结果】诱导获得的溶原性噬菌体MZTP01斑点清晰,直径约1mm,成斑时间12h;从噬菌体基因组DNA双酶切(HindⅢ/EcoRⅠ)片段中回收长度为2362bp的D片段(Genbank登录号:AY639599),又从D片段中克隆了长度为1101bp、编码367aa、分子量为47kDa的pep基因,表达载体M15(pQE30pep)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中表达获得了47kDa的清晰表达带,在1h时开始产生蛋白并有逐步上升的趋势;Western blot也在47kDa处得到一条清晰的条带;可溶性分析表明PEP蛋白在重组菌株中是以不可溶的包含体形式存在的,该蛋白的产生明显地抑制了宿主的生长速度;噬菌体PEP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比较表明,噬菌体MZTP01PEP蛋白与来自E.coliK12噬菌体的PEP蛋白的同源性程度最大。【结论】我们获得了一种新的噬菌体MZTP01,并首次报道了该噬菌体D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及pep基因的功能,试验证明PEP表达蛋白能够水解酪蛋白,其活力相当于0.3mg/mL的胰蛋白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溶原性噬菌体 pep基因 克隆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农杆菌转基因体系的建立及转PEP反义基因油菜的获得 被引量:43
6
作者 郎春秀 胡张华 +2 位作者 刘智宏 黄锐之 陈锦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55-58,共4页
本研究建立了油菜农杆菌转基因技术体系,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共培养法将PEP反义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BrasicanapusL.)主栽品种浙油758和浙优油1号,获得高含油量... 本研究建立了油菜农杆菌转基因技术体系,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共培养法将PEP反义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BrasicanapusL.)主栽品种浙油758和浙优油1号,获得高含油量的油菜植株。实验所用外植体为培养8~10d的无菌苗下胚轴;农杆菌为EHA101(含AntiPEP/PIG121),外植体经农杆菌感染后共培养2d,转入含500mg/L羧青霉素的MS培养基上,1周后转入含羧青霉素及潮霉素的培养基上,以后每2周继代一次至出现抗性芽,转化频率为275%(浙优油1号);分化的茎芽在含相同抗生素的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并长成完整小植株,转入土壤成为正常植株。经GUS组织化学染色及PCR扩增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插入油菜基因组并得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油菜 基因 pep反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斯德毕赤酵母PEP4基因的剔除及对基因工程菌外源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扬 赵健 石军 《食品与药品》 CAS 2007年第04A期10-13,共4页
目的构建蛋白酶缺失菌株,提高外源蛋白质表达的分泌率与产量。方法构建质粒pRS306/PEP4 L&R,利用基因重组原理剔除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PEP4基因。比较基因剔除前后外源蛋白质表达量的差异。结果剔除毕赤酵母中的PEP4基因后外源蛋白... 目的构建蛋白酶缺失菌株,提高外源蛋白质表达的分泌率与产量。方法构建质粒pRS306/PEP4 L&R,利用基因重组原理剔除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PEP4基因。比较基因剔除前后外源蛋白质表达量的差异。结果剔除毕赤酵母中的PEP4基因后外源蛋白质表达量平均提高9.5%。结论剔除毕赤酵母中的PEP4基因可有效地控制外源蛋白质MIP表达时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斯德毕赤酵母 蛋白酶 pep4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棉铃虫单粒包埋核多角体病毒(HaSNPV)HindⅢ-Ⅰ片段的序列分析与基因排列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龙钢 陈新文 +1 位作者 Just M.Vlak 胡志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0-157,共8页
对中国棉铃虫单粒包埋核多角体病毒 (HaSNPV)基因组中的HindⅢ Ⅰ片段的序列进行分析 ,该片段全长75 0 1nt,包括 10个开放阅读框 :AcMNPVORF111的同源基因 (Ac111) ,晚期表达因子 2 (lef 2 )基因 ,病毒核壳结构蛋白 p2 4基因、gp16 基... 对中国棉铃虫单粒包埋核多角体病毒 (HaSNPV)基因组中的HindⅢ Ⅰ片段的序列进行分析 ,该片段全长75 0 1nt,包括 10个开放阅读框 :AcMNPVORF111的同源基因 (Ac111) ,晚期表达因子 2 (lef 2 )基因 ,病毒核壳结构蛋白 p2 4基因、gp16 基因、多角体包膜蛋白 (polyhedronenvelopeprotein ,pep)基因、AcMNPVORF6 3的同源基因(Ac6 3) ,38 7kD基因 ,晚期表达因子 1(lef 1) 基因 ,及两个特有基因HaSNPV orf5 91和HaSNPV orf435。基因组的排列比较分析发现与AcMNPV有较大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棉铃虫单粒包埋核多角体病毒 S24基因 pep基因 lef-1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