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盐最佳混凝形态及最佳pH范围研究 被引量:61
1
作者 冯利 汤鸿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3-169,共7页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铝盐的水解聚合过程,预测了铝盐混凝过程进行时的最佳混凝形态及最佳pH范围,并且通过实验手段分析说明了铝盐的最佳混凝形态、混凝特征及最佳pH范围,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果。
关键词 铝盐 最佳混凝形态 混凝 ph范围 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磷酸盐缓冲机制的探讨 Ⅲ.磷酸盐交叉缓冲图及“稳定pH范围” 被引量:15
2
作者 石晓勇 史致丽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1-447,共7页
于 1 994年 5月— 1 995年 6月在实验室进行了不同磷酸盐浓度、pH条件下的悬浮物吸附解吸模拟实验 ,对黄河口磷酸盐的缓冲机制进行了探讨。黄河口悬浮物对磷酸盐的吸附量 (解吸量 )随磷酸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减小 ) ,零平衡时磷酸盐浓... 于 1 994年 5月— 1 995年 6月在实验室进行了不同磷酸盐浓度、pH条件下的悬浮物吸附解吸模拟实验 ,对黄河口磷酸盐的缓冲机制进行了探讨。黄河口悬浮物对磷酸盐的吸附量 (解吸量 )随磷酸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减小 ) ,零平衡时磷酸盐浓度 (EPC0 )值在 0 .4— 1 .3μmol/dm3之间 ,且随温度的升高和悬浮物粒度的增大而略有减小。黄河口悬浮物的线性吸附系数 (K)在 0 .0 3— 0 .40dm3/g之间 ,且随温度的升高呈线性关系增加 ,随悬浮物粒度的减小呈指数形式增加。盐度对EPC0 和K基本没有影响。在pH对黄河口悬浮物吸附和解吸磷酸盐的影响实验中 ,首次发现在pH约为 7.7— 9.3范围内存在“稳定pH范围” ,在此范围内悬浮物对磷酸盐的吸附量和解吸量不随水体pH值发生变化。此范围的大小和位置随实验条件不同而略有变化 ,稳定pH范围随温度的上升有所减小且左移 (pH减小方向 ) ,随着悬浮物粒度的增大稳定pH范围有所增大且右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 黄河口 缓冲 悬浮物颗粒 稳定ph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在皮肤pH范围内可流动的婴儿护理清洁产品
3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8年第4期92-92,共1页
一种均一透明的水性清洁配方产Galaxy表面活性剂已被美国专利局授权(美国专利9 526 684)。这一配方产品以N-酰基甘氨酸酯作为主要原料,在pH〈7条件下具有流动性。
关键词 清洁产品 ph范围 流动 护理 婴儿 皮肤 GALAXY 美国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酸碱指示剂测定水样pH值范围的方法应用
4
作者 饶婷瑛 柴文畅 徐晓萍 《广船科技》 2024年第1期79-81,共3页
文章主要阐述酸碱指示剂法测定水样pH值范围的实际应用,主要研究实验室现有的几种常用酸碱指示剂和混合指示剂,通过多次试验验证,根据测定时水样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样品pH值的范围,通过仪器法比对,确定酸碱指示剂法快速测定水样pH值范围... 文章主要阐述酸碱指示剂法测定水样pH值范围的实际应用,主要研究实验室现有的几种常用酸碱指示剂和混合指示剂,通过多次试验验证,根据测定时水样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样品pH值的范围,通过仪器法比对,确定酸碱指示剂法快速测定水样pH值范围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碱指示剂 混合指示剂 ph范围 仪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质文献保存的合适pH值范围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建安 张永利 +3 位作者 王欢欢 周子寅 廖芸菲 樊慧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52,共7页
本研究利用超声雾化法改变纸张的初始pH值,对预处理后的纸张进行湿热老化,通过评估其色差、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及纤维素聚合度、结晶度和官能团变化来探究保存纸张的合适pH值范围。结果表明,适合纸张长时间保存的pH值范围在8.0~8.5之间... 本研究利用超声雾化法改变纸张的初始pH值,对预处理后的纸张进行湿热老化,通过评估其色差、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及纤维素聚合度、结晶度和官能团变化来探究保存纸张的合适pH值范围。结果表明,适合纸张长时间保存的pH值范围在8.0~8.5之间,对于已酸化的纸质文献应使脱酸终点保持在此范围内。纸张pH值碱性过高或酸性,都会导致纤维素发生水解,纸张机械性能下降、热稳定性变差、纤维素结晶度和聚合度降低,并加速纸张返黄。纸质文献脱酸时,为避免碱性过高pH值条件下的纤维素碱性水解,纸质文献脱酸保护中选用的脱酸剂pH值也不宜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范围 纸质文献 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酒pH值指标范围的探讨及超标的预防控制 被引量:4
6
作者 俞关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6-78,共3页
根据生产实际中 pH值的检测情况 ,提出了调整pH值控制范围的建议 ,并结合发酵方面的理论 ,对pH值超标原因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黄酒 ph值指标范围 氨基态氨 预防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酒pH值指标范围的探讨及超标的预防控制 被引量:5
7
作者 俞关松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51,共2页
根据生产实际中pH值的检测情况 ,提出了调整pH值控制范围的建议 ,并结合发酵方面的理论 ,对pH值超标原因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黄酒 ph值指标范围 超标 预防控制 氨基酸态氮 蛋白质含量 酵母自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沾益植烟土壤pH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欧阳磊 周冀衡 +5 位作者 段志超 黄璇 李强 刘晓颖 李鹏飞 赵文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2-697,共6页
为提高烤烟施肥的针对性,测试分析沾益烟区320个植烟土壤样本的pH和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沾益植烟土壤pH整体适宜,平均值为6.06;pH处于适宜烤烟生长的5.0~7.0的土壤样本占75.3%.不同土壤类型pH高低顺序表现为:新积土>水稻土>... 为提高烤烟施肥的针对性,测试分析沾益烟区320个植烟土壤样本的pH和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沾益植烟土壤pH整体适宜,平均值为6.06;pH处于适宜烤烟生长的5.0~7.0的土壤样本占75.3%.不同土壤类型pH高低顺序表现为:新积土>水稻土>紫色土>红壤.土壤pH与有机质、全氮、全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铁、有效锰以及水溶性氯离子含量的相关性系数达1%极显著水平.土壤pH分组后,土壤养分含量在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沾益植烟土壤pH为5.5 ~6.5的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硫和水溶性氯离子的含量能够满足优质烤烟生长需要,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能满足烤烟正常生长需求,全钾及有效硼含量偏低,但尚未引起烤烟缺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沾益烟区 土壤ph 土壤养分 适宜土壤ph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烟区土壤pH分布特点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被引量:119
9
作者 许自成 王林 肖汉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30-834,共5页
测试分析了湖南烟区1089个土壤样本的pH,并分析了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南烟区土壤pH总体适宜,平均为6.52,变异系数为16.81%;pH处于最适宜烤烟生长的5.5~6.5间的土壤样本占总样本数的26.91%;pH处于适宜烤烟生长... 测试分析了湖南烟区1089个土壤样本的pH,并分析了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南烟区土壤pH总体适宜,平均为6.52,变异系数为16.81%;pH处于最适宜烤烟生长的5.5~6.5间的土壤样本占总样本数的26.91%;pH处于适宜烤烟生长的5.0~7.0间的土壤样本占52.71%。湖南不同烟区土壤pH大小表现为:湘南〉湘北〉湘西〉湘东;烟区不同土壤类型pH大小表现为:鸭屎泥〉黄壤土〉青泥田〉黄灰土〉黄泥田〉红黄泥。土壤pH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锌、有效铁、水溶性氯、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的相关性均达1%极显著水平。土壤pH分组后,土壤养分含量在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湖南烟区pH在5.5~6.5间的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有效锌和水溶性氯含量能够满足优质烤烟生长需求,有效锰、有效铁、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能满足烤烟的正常生长需求,有效钾和有效铜含量偏低,但尚未引起烤烟的缺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烟区 土壤ph 土壤养分 优质烤烟 适宜土壤ph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种类、碳氮源供给和pH对人工湿地真菌反硝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文莉 张崇邦 +3 位作者 管铭 韩文娟 葛滢 常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30-1036,共7页
【目的】认识碳、氮和p H及其与植物的交互作用对垂直流人工湿地真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为真菌反硝化作用的调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4种常见的水生植物(黄菖蒲、美人蕉、水葱和伞草),在20个垂直流人工湿地中设置了4种单独栽培处理。运... 【目的】认识碳、氮和p H及其与植物的交互作用对垂直流人工湿地真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为真菌反硝化作用的调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4种常见的水生植物(黄菖蒲、美人蕉、水葱和伞草),在20个垂直流人工湿地中设置了4种单独栽培处理。运行5个月后,分别从20个湿地中收集0—30 cm的细砂样品,利用微宇宙培养的方法,检验不同碳源、氮源补充和p H梯度对细砂样品中真菌反硝化潜力的影响。【结果】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垂直流人工湿地中碳源、氮源与植物种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真菌反硝化潜力作用不明显(P>0.05),而p H与植物种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真菌反硝化潜力作用显著(P<0.05)。7种碳源中的葡萄糖和琥珀酸钠的应用最能促进湿地填料中真菌反硝化潜力的提高(P<0.05),而在4种氮源中亚硝酸钠是最能提高真菌反硝化潜力的氮源(P<0.05)。与未进行酸碱处理(p H 6.89)相比,调节p H到2.8显著降低了真菌反硝化潜力(P<0.05),而调节p H到5.6或8.4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真菌反硝化潜力。【结论】本研究突出了葡萄糖、琥珀酸钠和亚硝酸盐在调节真菌反硝化潜力中的重要性,并发现在p H 5.6~8.4范围内,湿地填料中的真菌反硝化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人工湿地 真菌反硝化潜力 碳源 氮源 ph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pH传感器用荧光探针分子研究近况 被引量:3
11
作者 薛丽娜 王娟娟 +3 位作者 费强 冯国栋 郑健 郇延富 《分析仪器》 CAS 2010年第5期11-17,共7页
在溶液化学环境中,pH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参数。pH值的测量在现代工业、农业、生物医学工程、环境科学等研究和应用领域中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pH传感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过去的几年里,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报道。本文对... 在溶液化学环境中,pH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参数。pH值的测量在现代工业、农业、生物医学工程、环境科学等研究和应用领域中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pH传感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过去的几年里,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报道。本文对近年来光纤pH传感器常用的荧光探针分子的种类、优缺点进行了详细总结,并对光纤pH传感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40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传感器 荧光染料 ph范围 荧光探针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制品生产中6种常用液体培养基高压灭菌前后的pH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芬 孙明波 +5 位作者 沈伟 杨兴鹅 杨普珊 伍胤杰 李佳 杨希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15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改良马丁培养基等6种生物制品生产中常用液体培养基高压灭菌前后的pH变化,给实际配制培养基时预调pH的范围提供参考。方法:将培养基干粉按要求配制,用0.5 mol·L^(-1)NaOH溶液调节成不同的pH梯度(6.80~8.10),经...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改良马丁培养基等6种生物制品生产中常用液体培养基高压灭菌前后的pH变化,给实际配制培养基时预调pH的范围提供参考。方法:将培养基干粉按要求配制,用0.5 mol·L^(-1)NaOH溶液调节成不同的pH梯度(6.80~8.10),经高压灭菌后检测pH值,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统计。结果:改良马丁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麦康凯肉汤培养基、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4种灭菌后pH降低,其中,改良马丁培养基的下降幅度最大;营养肉汤培养基灭菌后pH升高;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变化不显著。结论:不同培养基灭菌前后的pH变化差异较大,根据pH检测结果变化规律得出各培养基高压灭菌前最适的pH预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基 高压灭菌 ph最适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对生物脱硫系统的性能及菌群结构的影响
13
作者 贾体沛 彭轶 +1 位作者 孙事昊 彭永臻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58-1367,共10页
为探究pH对生物脱硫反应器性能、生物量及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一座生物滴滤池(bio-trickling filter,BTF)分别运行在中性偏碱(6.0<pH<9.5)、弱酸(2.6<pH<5.5)和极酸(pH<1.0)环境下。结果表明,BTF获得对H_(2)S的最大脱... 为探究pH对生物脱硫反应器性能、生物量及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一座生物滴滤池(bio-trickling filter,BTF)分别运行在中性偏碱(6.0<pH<9.5)、弱酸(2.6<pH<5.5)和极酸(pH<1.0)环境下。结果表明,BTF获得对H_(2)S的最大脱硫性能分别为246.5、142.8和164.6 g/(m^(3)·h)。中性偏碱下BTF的脱硫性能最佳,这是由于较低的H2 S气液传质阻力及较高的硫氧化菌活性。保持此pH范围需消耗大量碱性试剂,这导致反应器的运行成本升高和操作过程变得复杂。在极酸环境中,耐酸的硫氧化菌——Mycobacterium逐渐占据主导(79.2%),且生物膜拥有高硫氧化活性(比耗氧速率1.35 mg/(g·min)),非耐酸的微生物被淘汰,这维持了系统内生物量的稳定(生物量质量浓度10~11 g/L),避免了反应器的堵塞,降低了生物量控制和pH调整的成本。综上,通过富集高丰度且高活性嗜酸的Mycobacterium,BTF在极酸环境(pH<1.0)下仍可获得较高的脱硫性能,扩大了生物反应器运行的pH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硫系统 不同ph范围 微生物群落结构 嗜酸硫氧化菌 脱硫性能 生物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活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莉琴 《中学教学参考》 2015年第11期124-125,共2页
酶对环境中的pH十分敏感。酶只有在一定的pH范围内才能表现出活性,超过这个范围,酶就失活了。即使在这个有限的pH范围内,酶的活性也会随着环境中的pH的变动而有所不同,在某一pH值下酶的活性最强。最适的pH范围可能很窄,也可能较宽,这取... 酶对环境中的pH十分敏感。酶只有在一定的pH范围内才能表现出活性,超过这个范围,酶就失活了。即使在这个有限的pH范围内,酶的活性也会随着环境中的pH的变动而有所不同,在某一pH值下酶的活性最强。最适的pH范围可能很窄,也可能较宽,这取决于不同酶的特性。本课题选择研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断改进实验方案,探索最佳实验装置,获得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酶 实验 ph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loring a broadened operating pH range for norfloxacin removal via simulated solar-light-mediated Bi_2WO_6 process 被引量:5
15
作者 Meijuan Chen Yu Huang Wei Chu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73-680,共8页
Semiconductor photocatalysis can be operated over a narrow pH range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this study, a simulated solar-light-mediated bismuth tungstate (SSL/Bi2WO6) process is found to be effective for norflox... Semiconductor photocatalysis can be operated over a narrow pH range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this study, a simulated solar-light-mediated bismuth tungstate (SSL/Bi2WO6) process is found to be effective for norfloxacin degradation over a narrow pH range. To broaden the operating pH range of the SSL/Bi2WO6 process, an NH4+ buffer system and an Fe3+ salt were introduced under extremely basic and acidic pH conditions, respectively. The NH4+ buffer system continuously supplied hydroxyl ions to generate ·OH radicals and prevented acidification of the solution, resulting in improved norfloxacin removal and mineralization removal under alkaline conditions. In contrast, the Fe3+ salt offered an additional homogeneous photo-sensitization pathway. The former treatment assisted in norfloxacin decay and the latter increased the collision frequency between the photo-generated hole and hydroxyl ions. Moreover, the effect of parameters such as pH and Fe3+ dosage was optim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muth tungstate Broadened operating ph NORFLOXACIN phOTOCATALYSIS Wa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non-erosiv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refractory to proton pump inhibitor therapy 被引量:10
16
作者 Mitsushige Sugimoto Masafumi Nishino +5 位作者 Chise Kodaira Mihoko Yamade Takahiro Uotani Mutsuhiro Ikuma Kazuo Umemura Takahisa Furut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4期1858-1865,共8页
AIM:To investigate whether potent acid inhibition is effective in 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NERD) refractory to standard rabeprazole (RPZ) treatment. METHODS:We treated 10 Japanese patients with NERD resistant to st... AIM:To investigate whether potent acid inhibition is effective in 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NERD) refractory to standard rabeprazole (RPZ) treatment. METHODS:We treated 10 Japanese patients with NERD resistant to standard dosages of RPZ:10 mg or 20 mg od,20 mg bid,or 10 mg qid for 14 d. All patients completed a frequency scale for symptoms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 frequency scale for the symptoms of GERD (FSSG); and underwent 24 h pH monitoring on day 14. RESULTS:With increased dosages and frequency of administration of RPZ,median intragastric p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and FSSG score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ith RPZ 10 mg qid,potent acid inhibition was attained throughout 24 h. However,five subjects were refractory to RPZ 10 mg qid,although the median intragastric pH in these subjects (6.6,range:6.2-7.1) was similar to that in the remaining five responsive subjects (6.5,range:5.3-7.3). With baseline RPZ 10 mg od,FSSG scores in responsive patients improved by > 30%,wherea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resistant group. CONCLUSION:NERD patients whose FSSG score fails to decrease by > 30% after treatment with RPZ 10 mg od for 14 d are refractory to higher dos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RABEPRAZOLE CYP2C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Acidity in Acid Sulphate Soils of Kerala
17
作者 Beena Viswanathan Nair Indira Manorama Thampatti Kizhekke Covilakom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3年第8期907-912,共6页
The acidity characteristics of acid sulphate soils of Kuttanad, Kerala, were studied in detail by collecting surface, profile and subsurface soil samples from 20 locations of six soil series viz., Ambalapuzha, Purakka... The acidity characteristics of acid sulphate soils of Kuttanad, Kerala, were studied in detail by collecting surface, profile and subsurface soil samples from 20 locations of six soil series viz., Ambalapuzha, Purakkad, Thotapally, Thuravur, Kallara and - Thakazhi that belonged to acid sulphate soils. The soils were extremely acidic showing a range of pH (H:O) varying from 2.5 to 5.2. Lowest pH was recorded by Thakazhi series and the highest by Thotapally. The potential acidity of soils ranged from 14.71 cmol.kg-1 to 110.5 cmol-kg1 with Thakazhi series showing the highest value. The contribution of hydrolytic acidity to potential acidity ranged from 70.2% to 97.2%. In all soil series, exchangeable A13+ was greater than exchangeable H~.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among pH (KCI), pH (H20) and pH (CaCI2) in all s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ttanad KERALA acid sulphate soils potential acidity exchangeable acidity hydrolytic acidity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η_(max)和β_(min)估算酸碱滴定在等量点附近PH变化的理论值
18
作者 金彩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60-61,共2页
在分析测定中设计新方法或对旧方法的改进,必须预先进行理论计算,对方法的系统误差进行可行性判断。利用锐度指数ηmax和缓冲指数βmin估算酸碱滴定在等量点附近PH突跃范围是较适宜的理论计算法。
关键词 锐度指数ηmax 缓冲指数βmin 滴定分数a 滴定等量点 ph突跃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有机质对镉在土壤中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1
19
作者 焦文涛 蒋新 +3 位作者 余贵芬 王代长 卞永荣 邓建才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5-549,共5页
研究了Cd2+在红壤、黄泥土、乌栅土及去除有机质后的三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有机质的去除显著降低了三种土壤体系Cd2+吸附-解吸平衡液的pH值,ΔpH范围为0·51到3·05.三种土壤中Cd2+的吸附量大小为:乌栅土>黄泥... 研究了Cd2+在红壤、黄泥土、乌栅土及去除有机质后的三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有机质的去除显著降低了三种土壤体系Cd2+吸附-解吸平衡液的pH值,ΔpH范围为0·51到3·05.三种土壤中Cd2+的吸附量大小为:乌栅土>黄泥土>>红壤,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顺序一致;去除有机质后土壤对Cd2+的吸附量均明显下降,尤其是有机质含量高的黄泥土和乌栅土;三种土壤有机质对Cd2+吸附的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红壤43·75%、黄泥土544·77%、乌栅土993·76%.Cd2+在所有土壤中的吸附均可用Freun-dlich方程来描述,相关系数均大于0·991,吸附亲和力的变化与吸附量大小的变化一致,n值在0·350到0·975之间变化.三种土壤中Cd2+解吸量依次减少,红壤中Cd2+解吸率均在50%以上,而黄泥土和乌栅土中解吸率最高为42%和19%;去除有机质后解吸率均在50%以上,且解吸量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吸附-解吸 土壤有机质含量 解吸行为 Cd^2+吸附 FREUNDLICH方程 黄泥土 吸附量 解吸率 ph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混凝法处理造纸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周丹 呼世斌 张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B08期7-8,65,共3页
将Fenton氧化与混凝联用处理造纸废水,确定了氧化的最佳条件:pH范围、H2O2的最佳用量以及与催化剂FeSO4的最佳投加比。探讨了氧化对混凝的促进作用,并将联用工艺与单独絮凝工艺的絮凝剂的用量、处理效果加以比较,得到了较好的结论。
关键词 FENTON氧化 最佳ph范围 最佳药剂投加量 混凝 造纸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