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SM-MICMAC模型的山地旅游轨道交通单双线组合选用条件分析
1
作者 李博艺 刘澜 +2 位作者 苗沁 石义博 齐援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4,共8页
受地形和环保影响,交通不便成为限制山地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充分发挥山地旅游轨道交通运输能力大、全地形运行、绿色环保等多重优势,加快山地旅游轨道交通建设,有利于改善山地交通条件,助推交通旅游融合发展。为避免山地旅游轨道交通建... 受地形和环保影响,交通不便成为限制山地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充分发挥山地旅游轨道交通运输能力大、全地形运行、绿色环保等多重优势,加快山地旅游轨道交通建设,有利于改善山地交通条件,助推交通旅游融合发展。为避免山地旅游轨道交通建设规模过大、投资过高、运能虚糜,提出山地旅游轨道交通单双线组合方案,考虑到线路方案受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从客流需求、运营经济、地质环境3个维度,建立14个影响因素集,利用ISM模型构建6阶层次结构模型,梳理各因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MICMAC方法,计算其驱动力和依赖性的大小并绘制出象限图,研究结果能够为山地旅游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为单双线组合方案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旅游 轨道交通 单双线组合 选用条件 ISM-MICM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荷载作用下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导向轮受力和变形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威 朱尔玉 +1 位作者 张波 闻之琦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共4页
分析了在风荷载作用下 ,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车辆和轨道梁的受力状态 ,建立了车辆的平衡方程和轨道梁与车辆之间的变形协调方程 ,用该方程可以研究单轨车辆在上述荷载作用下承压轮和稳定轮 (合称导向轮 )的变形和内力 .并编制了计算程序 ... 分析了在风荷载作用下 ,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车辆和轨道梁的受力状态 ,建立了车辆的平衡方程和轨道梁与车辆之间的变形协调方程 ,用该方程可以研究单轨车辆在上述荷载作用下承压轮和稳定轮 (合称导向轮 )的变形和内力 .并编制了计算程序 ,计算了不同导向轮柔度系数下轨道梁与车辆间的内力和变形 ,分别绘制了导向轮柔度系数与导向轮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荷载 变形分析 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 轨道梁 导向轮 车辆 变形协调方程 内力分析 受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正线间单渡线设置曲线的最小线间距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文正 张志亚 +1 位作者 尹华拓 史龙龙 《隧道建设》 2014年第4期318-323,共6页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单渡线的设置用于临时折返列车,增加列车运营时的灵活性,实现列车的转线运行。单渡线一般靠近车站端部设置,当设置成曲线时,有利于减少车站开挖长度,降低施工造价,节约成本。根据GB 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单渡线的设置用于临时折返列车,增加列车运营时的灵活性,实现列车的转线运行。单渡线一般靠近车站端部设置,当设置成曲线时,有利于减少车站开挖长度,降低施工造价,节约成本。根据GB 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的定义,基于车辆、道岔等相关技术参数的条件,对城市轨道交通单渡线设置成曲线的最小线间距进行研究,得出4种不同组合情况下的最小线间距,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单渡线的设置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单渡线 道岔 最小线间距 有效站台 平面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轻轨较新线一期工程PC轨道梁结构设计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永锋 《铁道标准设计》 2003年第12期74-77,共4页
详细介绍重庆轻轨较新线一期工程PC轨道梁结构设计的设计分类。
关键词 PC轨道梁 结构设计 城市轨道 跨座式 设计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单渡线合理线间距的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于春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7年第4期52-53,56,共3页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正线、辅助线及配线设计时,需要设置单渡线。由于正常线间距很难满足《地铁设计规范》对单渡线插入短钢轨长度的要求,通常采用加宽线间距的方法解决,但恶化了正线标准、加大工程量。对单渡线的插入短钢轨长度不满...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正线、辅助线及配线设计时,需要设置单渡线。由于正常线间距很难满足《地铁设计规范》对单渡线插入短钢轨长度的要求,通常采用加宽线间距的方法解决,但恶化了正线标准、加大工程量。对单渡线的插入短钢轨长度不满足《地铁设计规范》要求时,在单渡线结构不作加强和改进,并以确保行车安全为前提的基础上对单渡线线间距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单渡线 线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座式单轨交通箱形钢轨道梁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立福 杨佑发 《钢结构》 2004年第2期51-53,共3页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箱形钢轨道梁的三维分析模型 ,并利用ANSYS中的模态分析技术对其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 ,获得了轨道梁的自振频率和振型 ,对轨道梁的工作特性有了初步的了解 ,为将来对轨道梁进行安全监测和状态评估提供了必...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箱形钢轨道梁的三维分析模型 ,并利用ANSYS中的模态分析技术对其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 ,获得了轨道梁的自振频率和振型 ,对轨道梁的工作特性有了初步的了解 ,为将来对轨道梁进行安全监测和状态评估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和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箱梁 有限元法 跨座式单轨交通 自振频率 轨道梁 桥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车仿真和作图解析的城轨折返能力分析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马琳 陈德旺 《系统仿真技术》 2011年第4期288-293,共6页
针对线路折返能力的公式解析法和图解法目前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1种借助单车仿真及作图解析法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折返能力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简化线路布置图和简化的列车运行时间-距离示意图的方法使列车相互之间限制条件的... 针对线路折返能力的公式解析法和图解法目前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1种借助单车仿真及作图解析法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折返能力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简化线路布置图和简化的列车运行时间-距离示意图的方法使列车相互之间限制条件的分析变得简单直观,为复杂的折返方式提供了1种通用、简洁、直观的分析途径;该方法对关键点的计算确定以及列车的仿真不仅参照ERTMS/ETCS等国际标准充分考虑了列车模型相关参数,还考虑了同类信号系统的控车模型以及信号系统工作设计流程。应用该方法对北京亦庄线宋家庄站进行折返能力分析,通过与实际列车运行数据进行比较,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分析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轨线路折返能力分析方法 折返间隔 单车仿真 作图解析 信号系统 控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座式城市单轨交通PC轨道梁工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刚 朱尔玉 徐瑞龙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4年第1期24-26,共3页
通过对影响预应力单轨PC轨道梁线形的各种因素的分析 ,确定了工法指导书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可对具体的现场预制施工进行指导 。
关键词 单轨交通 PC轨道梁 线形 城市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座式单轨交通应急轨道梁平面线形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谢向阳 朱尔玉 《铁道建筑技术》 2017年第7期30-33,共4页
为保证应急轨道梁在线形精度要求范围内满足对PC轨道梁的应急替代的要求,必须对应急轨道梁的平面线形进行设计研究。本文以重庆单轨交通为例,对单轨交通PC轨道梁不同平面线形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单轨交通应急轨道梁平面线形替换办法,选取... 为保证应急轨道梁在线形精度要求范围内满足对PC轨道梁的应急替代的要求,必须对应急轨道梁的平面线形进行设计研究。本文以重庆单轨交通为例,对单轨交通PC轨道梁不同平面线形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单轨交通应急轨道梁平面线形替换办法,选取了单一圆曲线方案作为应急轨道梁平面线形替换方案。通过建立各种平面曲线线形的参数方程,并以具体实例进行验算分析,证明采用单一圆曲线方案置换时,所产生的误差均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可以充分满足对所有PC轨道梁平面线形替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交通 应急轨道梁 线形替换 单一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地铁隧道中隔墙施工技术 被引量:14
10
作者 周均立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3-376,共4页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在国内首次采用11.58 m泥水平衡盾构施工,并运用钢筋混凝土墙板结构分隔单圆空间,形成单管双线地铁隧道。结合施工进度要求和现场环境条件,首创特制机械拼装预制中隔墙技术,可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在国内首次采用11.58 m泥水平衡盾构施工,并运用钢筋混凝土墙板结构分隔单圆空间,形成单管双线地铁隧道。结合施工进度要求和现场环境条件,首创特制机械拼装预制中隔墙技术,可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文章就中隔墙施工关键技术(如预制件吊装施工技术、预制中隔墙安装临时支撑技术、预制件顶部传力杆安装技术)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 单管双线隧道 地铁隧道 中隔墙 预制件 吊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地下单洞双线隧道通风排烟方案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池东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73,共5页
研究目的:地铁地下单洞双线隧道具有断面积大、行车组织复杂等特点,隧道通风和排烟一直是工程设计中的重难点。本文研究了某地下单洞双线隧道正常通风、阻塞通风和火灾排烟系统方案。基于国内最不利地铁隧道通风室外空气计算温度,运用SE... 研究目的:地铁地下单洞双线隧道具有断面积大、行车组织复杂等特点,隧道通风和排烟一直是工程设计中的重难点。本文研究了某地下单洞双线隧道正常通风、阻塞通风和火灾排烟系统方案。基于国内最不利地铁隧道通风室外空气计算温度,运用SES和CFD软件对隧道内正常、阻塞和火灾工况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论:(1)模拟工况条件下,正常工况下隧道内平均温度最高为38.3℃,满足列车正常运营环境温度要求;(2)阻塞工况下列车周围空气平均温度为41.1℃,满足列车空调工作温度要求;(3)火灾工况下,烟气被控制在列车前后100 m范围内,且主要集中在隧道顶部,疏散平台2 m高度范围内平均温度不超过60℃,满足乘客疏散要求;(4)本研究确定了单洞双线大断面隧道通风和排烟方案及效果,为轨道交通领域类似工程通风排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地下区间 单洞双线隧道 通风排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转移概率IMM-SRCKF固定单站无源跟踪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相飞华 王杰贵 +1 位作者 唐希雯 孙兵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71,共7页
针对传统交互多模型(IMM)算法转移概率矩阵固定不变,模型转换缓慢且滤波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修正转移概率的IMM-SRCKF固定单站无源跟踪算法。该算法以固定单站对机动目标无源跟踪为研究对象,将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SRCKF)与IMM算... 针对传统交互多模型(IMM)算法转移概率矩阵固定不变,模型转换缓慢且滤波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修正转移概率的IMM-SRCKF固定单站无源跟踪算法。该算法以固定单站对机动目标无源跟踪为研究对象,将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SRCKF)与IMM算法结合,对传统IMM算法中的模型转移概率进行实时修正,充分挖掘包含在当前量测中的模式信息,克服了转移概率先验信息失真的缺陷,提高了模型切换速度和滤波跟踪精度;同时SRCKF算法通过QR分解来避免复杂的矩阵求逆和分解运算,保持了协方差矩阵的对称性和半正定性,数值精度和稳定性更高。仿真分析验证了该算法在模型切换速度及滤波精度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单站 机动目标追踪 平方容积卡尔曼滤波 概率转移矩阵 交互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座式单轨交通钢箱应急轨道梁受力性能研究
13
作者 周喜平 《铁道建筑技术》 2017年第4期12-15,20,共5页
为了构建跨座式单轨交通快速恢复运营体系,提出了变截面倒T形拼装式钢箱应急轨道梁。利用Beam189单元建立ANSYS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力分析,结构强度、变形、屈曲稳定性均满足要求;进行应急梁模态、谐响应等动力分析,并参照国内外铁路抗震... 为了构建跨座式单轨交通快速恢复运营体系,提出了变截面倒T形拼装式钢箱应急轨道梁。利用Beam189单元建立ANSYS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力分析,结构强度、变形、屈曲稳定性均满足要求;进行应急梁模态、谐响应等动力分析,并参照国内外铁路抗震规范和准则进行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案能够完成PC轨道梁预定功能。它的圆满完成将为该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起到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交通 钢箱应急轨道梁 变截面倒T形拼装 屈曲稳定分析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跨座式单轨3m×20m小半径刚构梁桥受力性能
14
作者 王玉林 《建筑与装饰》 2022年第21期103-105,共3页
针对跨座式轨道3m×20m小半径刚构梁桥,通过仿真计算、静载试验、动载试验等手段,验证了结构的受力性能。静载试验结果表明,结构主控截面应力、挠度均小于理论计算值,结构强度、刚度满足使用要求。动载试验结果表明,10Hz以下结构的... 针对跨座式轨道3m×20m小半径刚构梁桥,通过仿真计算、静载试验、动载试验等手段,验证了结构的受力性能。静载试验结果表明,结构主控截面应力、挠度均小于理论计算值,结构强度、刚度满足使用要求。动载试验结果表明,10Hz以下结构的横向振动加速度满足规范舒适度指标要求,结构自振频率大于模型理论计算分析值,结构动力性能满足桥梁日常使用需求。试验结果显示,3m×20m小半径刚构梁桥满足跨座式单轨的交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 小半径 曲线 连续刚构轨道梁 荷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支钢-混结合梁在跨座式单轨交通中的设计应用与创新
15
作者 杨永明 《铁道勘察》 2021年第5期62-67,共6页
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一般以20 m或22 m作为标准跨径,但在一些路口、特殊障碍物等位置,经常需要布设更大跨径的桥跨结构。简支钢-混结合梁具有承载能力大、自重相对轻、材料受力合理等优点,能有效解决梁上托梁结构或混凝土T形纵向悬臂墩... 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一般以20 m或22 m作为标准跨径,但在一些路口、特殊障碍物等位置,经常需要布设更大跨径的桥跨结构。简支钢-混结合梁具有承载能力大、自重相对轻、材料受力合理等优点,能有效解决梁上托梁结构或混凝土T形纵向悬臂墩结构存在的对桥下交通影响大、景观效果差等问题,是中等跨度轨道梁结构的优选梁型。以芜湖市轨道交通为例,结合梁跨的具体使用情况,针对常规结构形式及3种特殊结构形式的简支钢-混结合轨道梁梁型,从其主要构造、特殊细节设计及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介绍,并针对气密防腐技术、球形钢支座应用、整体式下平联梁型、钢梁与钢-混组合梁梁型、倒T形截面单线梁梁型等技术创新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交通 轨道梁 简支钢-混结合梁 整体式下平联梁型 倒T形截面单线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单轨制电子文件管理 被引量:140
16
作者 冯惠玲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94,共7页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电子文件管理进程,我国推行多年的纸质、电子双套制文档管理的不适应性日益显现,相关政策和局部实践开始进行单轨制探索试点,但在认知、政策、行动上还有不少局限。推行单轨制是实现电子文件管理目标、助力信息化效能...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电子文件管理进程,我国推行多年的纸质、电子双套制文档管理的不适应性日益显现,相关政策和局部实践开始进行单轨制探索试点,但在认知、政策、行动上还有不少局限。推行单轨制是实现电子文件管理目标、助力信息化效能和降低成本的保障,从纸质管理平台转移到数字平台需要法律、政策和管理三大支点。目前我国亟需制定宏观政策与战略框架,全面部署电子文件管理与长期保存系统,培育理论、技术、方法和专业人才,最重要的是观念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文件管理 单轨制 数字转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