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采煤就是采数据”的学术思想
1
作者 马宏伟 薛旭升 +7 位作者 毛清华 齐爱玲 王鹏 聂珍 张旭辉 曹现刚 赵英杰 郭逸风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283,共12页
煤矿智能化的核心是综采工作面的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的关键是数字化。为了提高综采工作面的智能化水平,提出了“采煤就是采数据”的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学术思想,凝练了数字工作面构建、精准截割、设备位姿检测与控制、设备... 煤矿智能化的核心是综采工作面的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的关键是数字化。为了提高综采工作面的智能化水平,提出了“采煤就是采数据”的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学术思想,凝练了数字工作面构建、精准截割、设备位姿检测与控制、设备群速度控制和设备群协同控制等五大关键技术,阐述了基于五大关键技术的学术思想内涵,构建了基于数字工作面智能开采的学术思想体系架构。针对综采工作面数字煤层构建问题,融合数字煤层数据、设备群数据等,利用空间插值算法、数字孪生技术等构建数字工作面,构建了包括数字煤层数据、历史截割位姿和速度数据、采煤量数据、设备群协同数据等的数据库,阐述了多源数据融合的数字工作面动态更新方法,提高数字工作面模型的精度;针对综采工作面精准截割问题,阐述了融合数字煤层驱动的截割轨迹规划数据和历史截割位姿数据的轨迹规划方法,以及基于规划轨迹数据的智能插补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规划截割轨迹数据和轨迹跟踪控制的位姿插补数据进行迭代优化,提高截割轨迹规划和轨迹跟踪控制精度;针对综采工作面设备位姿检测与控制问题,阐述了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数据的工作面装备位姿精准检测方法,以及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位姿控制方法,通过位姿感知数据和位姿控制数据的深度融合与迭代优化,实现综采工作面设备群位姿的精准检测与控制;针对综采工作面设备群速度控制问题,提出力−电耦合的截割载荷测量方法,以及基于人工智能寻优算法的速度智能控制方法,融合截割载荷数据和采煤量数据,利用人工智能寻优算法决策最优的牵引速度、截割速度、运煤速度,实现基于设备群速度匹配的高效智能截割控制;针对综采工作面设备群协同控制问题,阐述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设备群主从协同控制方法,以采煤机位姿与速度控制数据作为主导者,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控制数据作为跟随者,利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算法求解最优的设备群位移与速度协同控制参数,实现设备群智能高效安全作业。“采煤就是采数据”五大关键技术已经在煤矿中得到应用,验证了学术思想的可行性。“采煤就是采数据”的学术思想为突破煤炭智能开采的关键技术难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工作面 截割轨迹规划 位姿控制 速度控制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抽采协同预裂爆破切顶卸压技术研究
2
作者 宣啸 张勇 《煤矿爆破》 2025年第1期33-38,共6页
针对回采工作面临空巷道变形严重的问题,以某矿Ⅱ948综放工作面开采实际为工程背景,采用钻孔预裂爆破切顶卸压技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仿真的方法,对试验工作面的切顶卸压前后的采场应力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基于研究成果制订了试验工作面... 针对回采工作面临空巷道变形严重的问题,以某矿Ⅱ948综放工作面开采实际为工程背景,采用钻孔预裂爆破切顶卸压技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仿真的方法,对试验工作面的切顶卸压前后的采场应力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基于研究成果制订了试验工作面的预裂爆破切顶方案。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已有瓦斯抽采孔基础上开展预裂爆破切顶卸压,巷道围岩应力降低明显,且变形量为30%。因此,在与试验工作面条件类似的矿井瓦斯治理与临空巷道变形控制中,应充分考虑瓦斯抽采孔与预裂爆破切顶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裂爆破 切顶卸压 瓦斯抽采 综放工作面 巷道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涣煤矿761工作面末采期间的切顶护巷原理
3
作者 程浩 杨敬轩 +1 位作者 解海军 张永波 《煤》 2025年第3期23-27,92,共6页
临涣煤矿综采面采动影响范围广,工作面末采期间,采场邻近巷道通常伴有剧烈矿压显现。以矿井761工作面末采期间的大巷保护为目标,在工作面覆岩结构分析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方法,探索覆岩及煤层底板应力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矿井下伏1061... 临涣煤矿综采面采动影响范围广,工作面末采期间,采场邻近巷道通常伴有剧烈矿压显现。以矿井761工作面末采期间的大巷保护为目标,在工作面覆岩结构分析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方法,探索覆岩及煤层底板应力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矿井下伏1061工作面历史采动导致761工作面覆岩呈现为非对称分布结构,是诱发工作面回采巷道矿压异常显现的主要原因;761工作面末采期间,覆岩应力扰动范围广,超前影响距离近200 m,据此提出工作面覆岩深孔爆破及回风大巷水力压裂复合切顶工艺,并给出了覆岩切顶三角区尺寸及钻孔布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顶护巷 工作面末采 应力传递 深孔爆破 水力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庞井9303工作面厚硬顶板切顶卸压技术研究
4
作者 马洪飞 底俊臣 +2 位作者 王国牛 牛延汀 李书宾 《煤炭技术》 2025年第3期13-17,共5页
以西庞井9303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制定了水力压裂切顶卸压方案、打钻工艺流程和水力压裂工艺流程,确定了切顶角度为45°,切顶高度为31.71 m。通过现场实测,对切顶卸压后的巷道围岩变形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轨道巷顶板、底板、左帮... 以西庞井9303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制定了水力压裂切顶卸压方案、打钻工艺流程和水力压裂工艺流程,确定了切顶角度为45°,切顶高度为31.71 m。通过现场实测,对切顶卸压后的巷道围岩变形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轨道巷顶板、底板、左帮和右帮的最大变形量分别为78、128、42、35 mm。带式输送机巷顶板、底板、左帮和右帮的最大变形量分别为80、335、90、165 mm。轨道巷浅部基点和深部基点的最大离层量为55 mm和6 mm。带式输送机巷浅部基点和深部基点的最大离层量为39 mm和7 mm,均小于60 mm,处于安全范围内。9303工作面切顶卸压后,可保障巷道的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 厚硬顶板 切顶卸压 巷道 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工作面顶板巷道卸压参数确定及控制技术研究
5
作者 车明 郭立 李宁 《陕西煤炭》 2025年第1期143-146,160,共5页
为解决深井工作面巷道顶板受深部采动应力而诱发的围岩大变形现象,采用理论分析及现场试验等方法,建立了应力拱力学模型并推导得出顶板巷道卸压高度计算公式,确定了某矿17191(1)瓦斯综合抽采巷合理切顶位置位于47.3 m高度的中细砂岩,为... 为解决深井工作面巷道顶板受深部采动应力而诱发的围岩大变形现象,采用理论分析及现场试验等方法,建立了应力拱力学模型并推导得出顶板巷道卸压高度计算公式,确定了某矿17191(1)瓦斯综合抽采巷合理切顶位置位于47.3 m高度的中细砂岩,为保证切顶效果,须设置49.9 m以保证将此岩层切落。确定了现场切顶卸压关键参数并进行工业性试验,采用了切顶爆破后,巷道最大高度由初始3.5 m降至3.24 m,断面收缩率为7.4%,有效控制了瓦斯抽采巷围岩稳定,巷道断面满足巷道正常抽采要求,保证了工作面安全稳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工作面 顶板巷道 切顶卸压高度 巷道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硬顶板悬顶致灾机理及切顶控制技术研究
6
作者 耿铭 孙静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141,共10页
针对侧向厚硬悬顶下临空巷道围岩变形大、失稳风险高的问题,以大同马脊梁煤矿3810工作面运输巷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厚硬侧向悬顶力学模型,确定合理切顶位置理论值为内错煤柱3.98 m。建立UDEC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厚硬悬顶长度、断裂位置对... 针对侧向厚硬悬顶下临空巷道围岩变形大、失稳风险高的问题,以大同马脊梁煤矿3810工作面运输巷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厚硬侧向悬顶力学模型,确定合理切顶位置理论值为内错煤柱3.98 m。建立UDEC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厚硬悬顶长度、断裂位置对煤柱应力分布及3810运输巷围岩变形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降低悬顶长度、在煤柱上方合理位置断裂,能够有效降低煤柱侧向应力集中程度,减少巷道围岩的破坏范围及变形。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煤柱采空区侧厚硬悬顶进行切顶卸压控制,促使厚硬顶板及时垮落,提高采空区顶板垮落带高度,从而降低煤柱承载的载荷并为煤柱提供侧向约束,提高煤柱承载性能。提出了厚硬侧向悬顶水压致裂切顶卸压控制方案并应用于现场,结果表明:3810运输巷采取水力压裂切顶措施后,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显著改善;切顶后巷道两帮最大值移近量为600 mm,顶板最大下沉量为277 mm;相对于未采取切顶方案的区段,巷道变形量分别降低39.6%(两帮)、31.8%(顶板),巷道有效断面能够满足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硬顶板 长壁工作面 侧向悬顶 致灾机理 煤柱应力 切顶位置 水压致裂 切顶卸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工作面侧向顶板结构及切顶卸压技术
7
作者 李辉 宋宇航 +1 位作者 毕健成 李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15396-15403,共8页
针对孤岛工作面开采回采巷道受到强矿压作用控制困难的问题,以山西汇能煤业15102孤岛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研究孤岛工作面顶板侧向结构及其对回采巷道稳定性的影响,提出采用切顶卸压技术保护巷道。结果表明:孤岛工作面顶板侧向结构可以分... 针对孤岛工作面开采回采巷道受到强矿压作用控制困难的问题,以山西汇能煤业15102孤岛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研究孤岛工作面顶板侧向结构及其对回采巷道稳定性的影响,提出采用切顶卸压技术保护巷道。结果表明:孤岛工作面顶板侧向结构可以分为变形移动区与弹性变形区,移动变形区域是发生应力增高的根源,对侧向顶板岩层移动变形区进行爆破切顶,可以减少顶板失稳对回采巷道的冲击影响。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多种切顶方案的效果,给出具体切顶参数,明确切顶保护巷道稳定的方案,并进行现场试验。切顶后巷道围岩变形量显著降低,切顶效果良好,为类似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的稳定性控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工作面 回采巷道 稳定性控制 切顶卸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大采高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孙延斌 陈宝东 +1 位作者 吴涛 王百晓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针对付村煤矿井下综采装备落后、开采成本高的问题,综合考虑生产安全、经济效益、资源回收等多方面因素,提出了在付村煤矿建立厚煤层大采高智能化工作面的构想。根据付村煤矿3上煤层赋存条件,基于智能化工作面设备集成控制平台,结合大... 针对付村煤矿井下综采装备落后、开采成本高的问题,综合考虑生产安全、经济效益、资源回收等多方面因素,提出了在付村煤矿建立厚煤层大采高智能化工作面的构想。根据付村煤矿3上煤层赋存条件,基于智能化工作面设备集成控制平台,结合大采高液压支架智能化电控系统、大采高采煤机智能化控制系统及移动互联网云存储系统,重点突破了工作面主要设备姿态监测、大采高工作面智能化开采工艺、远程控制与集中监控等技术,实现了采煤机自主定位、记忆截割、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移架、全工作面一键顺序启停、故障自动顺序停机、三机协同控制,优化升级了矿井信息化系统,建立了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互联网云平台。结果表明:自2017年11月在付村煤矿3上1008工作面进行工程应用以来,工作面生产班工作人员从12人减少为5人巡视检查,减员率达50%以上,日采煤达6000 t,技术应用效果显著,建立了枣矿集团6 m厚煤层智能化开采的生产模式,为厚煤层大采高智能化生产系统的发展提供示范与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智能化工作面 姿态监测 记忆截割 自动跟机移架 三机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机数字孪生导航截割运动规划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苗丙 葛世荣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共13页
为进一步提高采煤工作面的智能化水平,实现采煤机导航截割的自主推演、自主学习和自主优化,基于采煤机自主导航截割技术和数字孪生智采工作面的概念,提出了采煤机数字孪生导航截割运动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包括数字孪生理论及基于该理论的... 为进一步提高采煤工作面的智能化水平,实现采煤机导航截割的自主推演、自主学习和自主优化,基于采煤机自主导航截割技术和数字孪生智采工作面的概念,提出了采煤机数字孪生导航截割运动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包括数字孪生理论及基于该理论的采煤机数字孪生导航截割运动规划系统的构建方法。围绕数字孪生理论,探索了智采工作面的物理场景、数字孪生模型的构建及数字孪生驱动、交互和演化机制。为满足不同应用需求,将数字孪生模型分为物理实体、孪生模型和孪生数据模型,详细分析了这3类模型的特点。介绍了由模型驱动、数据驱动和服务驱动组成的3种运行机制,这3种机制通过虚实交互逻辑实现了从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的转变。构建了采煤机数字孪生导航截割运动规划系统,该系统通过物理感知层、综合数据层、数据融合分析层及数字孪生服务层,支撑采煤机截割状态数字孪生、动态导航地图数字孪生、数字孪生强化学习环境和强化学习运动规划的服务功能;通过数字化手段将现实中的采煤机导航截割过程复制到数字孪生操作环境中,通过系统内各模块的调用实现数据的自适应融合、智能分析和最优规划。最后,在构建的数字孪生环境中比较深度Q网络−归一化优势函数(DQN−NAF)算法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在采煤机运动规划任务中的效果,结果表明DQN−NAF算法在解决采煤机数字孪生运动规划任务时展现出更优的效果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智采工作面 采煤机自主导航截割 采煤机数字孪生导航截割 运动规划 动态导航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城六矿中硬顶板倾斜工作面切顶留巷关键参数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建 褚恒滨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4-172,共9页
针对长城六矿1301S工作面沿空巷道围岩破坏失稳控制难题,首先,采用UDEC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1301S工作面侧向覆岩破断运动规律,发现侧向覆岩破断位置均位于巷道上方,且直接顶悬臂结构长度约为1.8m;其次,通过构建侧向覆岩结构力学模型,获... 针对长城六矿1301S工作面沿空巷道围岩破坏失稳控制难题,首先,采用UDEC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1301S工作面侧向覆岩破断运动规律,发现侧向覆岩破断位置均位于巷道上方,且直接顶悬臂结构长度约为1.8m;其次,通过构建侧向覆岩结构力学模型,获得了切顶前后实体煤和矸石支撑体支承应力解析表达式,根据表达式进行算例分析得到切顶前后实体煤支承应力保持不变,均为1.27MPa,靠近巷道左侧矸石支撑体支承应力降低了56.89%;再次,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巷旁切顶参数,即切顶高度11m、切顶角度20°、切缝孔间距500mm;最后,设计了1301S工作面运输顺槽切顶留巷技术方案并开展了工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切顶后巷道顶底板移近量和两帮移近量分别为1240mm和265mm,与未切顶相比分别降低了12.68%和70.22%,围岩整体稳定性较好。该研究可为相同或相似条件下切顶留巷技术应用及关键参数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工作面 中硬顶板 切顶留巷 围岩 卸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眼外错下孤岛工作面开采冲击危险性分析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勇峰 曹东京 +4 位作者 许宏阳 魏明华 田利华 薛建军 薛建秋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6,共8页
受矿井地质条件、开采布局及采掘接续不合理等影响,工作面布置时会留设孤岛工作面,严重影响矿井安全开采。为解决切眼外错下孤岛工作面开采冲击危险的难题,以高庄煤矿3_(上)1105孤岛工作面为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数据统计与分析... 受矿井地质条件、开采布局及采掘接续不合理等影响,工作面布置时会留设孤岛工作面,严重影响矿井安全开采。为解决切眼外错下孤岛工作面开采冲击危险的难题,以高庄煤矿3_(上)1105孤岛工作面为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数据统计与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孤岛工作面开采时覆岩结构特征、切眼外错区域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巷道围岩稳定性。结果表明:切眼外错下3_(上)1105工作面开采期间超前支承应力峰值达到54.1 MPa,基于巷道围岩受力状态及变形量确定了冲击危险区域主要分布在3_(上)1107工作面切眼前后0~30 m范围。针对切眼外错区域采取了大直径钻孔卸压,通过现场监测及检验,微震、钻屑均未超过预警临界值,卸压解危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工作面 切眼 冲击危险 应力分布 大直径钻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硬顶板厚煤层工作面停采线预留回撤通道切顶护巷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温耀军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52-55,133,共5页
针对义棠煤矿开拓巷道受工作面采动影响变形大、维修工程量大、工作面停采线煤柱留设宽、煤炭资源浪费大的情况,在矿井100505工作面试验了停采线预留回撤通道切顶护巷技术。在停采线预先留设回撤通道,运用恒阻大变形锚索围岩控制技术及... 针对义棠煤矿开拓巷道受工作面采动影响变形大、维修工程量大、工作面停采线煤柱留设宽、煤炭资源浪费大的情况,在矿井100505工作面试验了停采线预留回撤通道切顶护巷技术。在停采线预先留设回撤通道,运用恒阻大变形锚索围岩控制技术及定向预裂切缝爆破技术,来控制回撤通道围岩的稳定性,切断回采动压力向附近大巷的传递。通过项目的实施,回撤通道稳定,满足了工作面回收的要求;停采线附近大巷变形量降低,不需要维修工程;停采线煤柱宽度明显缩小,有效地提高了煤炭资源采出量。该技术经济效益可观,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停采线 预留回撤通道 切顶护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智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正合 王雁峰 越二亮 《煤》 2024年第4期16-19,共4页
智能化无人开采是煤矿发展的趋势。文章以永智煤矿5101工作面为背景,对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建设展开了分析探讨。通过采煤机智能控制系统、电液智能控制系统、集控系统、集成供液控制系统、工作面自动找直系统等实现了采煤机记忆割煤、液... 智能化无人开采是煤矿发展的趋势。文章以永智煤矿5101工作面为背景,对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建设展开了分析探讨。通过采煤机智能控制系统、电液智能控制系统、集控系统、集成供液控制系统、工作面自动找直系统等实现了采煤机记忆割煤、液压支架跟机运行、自动补液、设备监控与故障监测,使工作面初步达到了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智能化 智能化割煤 自动补液 工作面自动找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忻矿山小煤柱工作面矿压综合治理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康奇 《煤矿现代化》 2024年第2期29-32,共4页
同忻矿8210小煤柱巷道虽处于采空区侧向应力降低区内,围岩应力环境较好,但同时也伴随着巷道围岩整体松软破碎,小煤柱整体完整性较差,承压能力弱,不利于巷道维护,也为矿山工作面安全管控带来一定隐患。因此,同忻矿山决定开展小煤柱工作... 同忻矿8210小煤柱巷道虽处于采空区侧向应力降低区内,围岩应力环境较好,但同时也伴随着巷道围岩整体松软破碎,小煤柱整体完整性较差,承压能力弱,不利于巷道维护,也为矿山工作面安全管控带来一定隐患。因此,同忻矿山决定开展小煤柱工作面矿压综合治理研究,采用初采切眼爆破放顶、尾巷爆破切顶卸压及头巷水力致裂工艺降低矿压影响,提升初采期间顶煤回收率,控制巷道变形。试验结果表明,初采切顶爆破效果良好,初次来压步距及来压强度得到有效缩短弱化,初采可放煤距离大大缩短。尾巷切顶卸压成功爆破400个孔,围岩控制率提高了37%。头巷超长孔定向水力压裂效果良好,裂隙发育充分,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压治理 小煤柱工作面 初采切顶爆破 尾巷切顶卸压 头巷水力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工作面采煤机与液压支架协同控制研究
15
作者 苗强 《机械管理开发》 2024年第7期321-323,共3页
为进一步提升智能工作面开采设备协同控制效果,在对采煤机与液压支架控制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对生产工序进行细化并重新匹配,达到提高协同控制效果的目的。同时给出协同控制工序控制逻辑,提高协同控制效果。将协同控制技术在30209工作面... 为进一步提升智能工作面开采设备协同控制效果,在对采煤机与液压支架控制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对生产工序进行细化并重新匹配,达到提高协同控制效果的目的。同时给出协同控制工序控制逻辑,提高协同控制效果。将协同控制技术在30209工作面进行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协同控制技术较人工干预控制耗时减少27 min,有助于提升煤炭生产效率及设备智能化控制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工作面 采煤机 液压支架 协同控制 跟机移架 记忆截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出煤层回采面CO_(2)致裂二次增透后高效回采技术研究
16
作者 尹明珩 甘路军 +3 位作者 翟文杰 李明 张军胜 郭帅房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4期92-94,共3页
天池煤矿15号煤层瓦斯含量高,难抽采,在回采割煤时,存在瓦斯超限隐患,且一个割煤循环需要6h以上,严重制约了工作面的回采速度。为提高开采效率,利用CO_(2)致裂煤岩的技术方法,提出了突出煤层回采面CO_(2)致裂二次增透高效回采技术。通... 天池煤矿15号煤层瓦斯含量高,难抽采,在回采割煤时,存在瓦斯超限隐患,且一个割煤循环需要6h以上,严重制约了工作面的回采速度。为提高开采效率,利用CO_(2)致裂煤岩的技术方法,提出了突出煤层回采面CO_(2)致裂二次增透高效回采技术。通过试验发现:CO_(2)致裂后,瓦斯涌出量平均减少了16.7%,并能实现密集钻孔条件下的瓦斯高效抽采,提高回采速度。割煤速度从致裂前2.11~2.91刀/d提高到3.38~4.59刀/d,平均提高了1.6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致裂技术 工作面瓦斯 二次增透 割煤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405工作面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分析
17
作者 张旭辉 《江西煤炭科技》 2024年第3期95-97,101,共4页
屯兰矿拟定在18405工作面运输顺槽应用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程经验等手段对巷旁充填、补强支护、切顶卸压等工艺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经理论计算,得到所需的充填体宽度值为1.96 m,拟定了运输顺槽... 屯兰矿拟定在18405工作面运输顺槽应用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程经验等手段对巷旁充填、补强支护、切顶卸压等工艺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经理论计算,得到所需的充填体宽度值为1.96 m,拟定了运输顺槽沿空留巷各项补强支护参数以及坚硬顶板切顶卸压的各项参数,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资源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 沿空留巷 巷旁充填 补强支护 切顶卸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工作面切眼支护设计与应用分析
18
作者 孙枫 《江西煤炭科技》 2024年第3期22-25,共4页
以古城矿N1306工作面切眼为工程背景进行支护系统研究分析;基于围岩自稳平衡拱理论和悬吊理论分别确定切眼巷道顶板和两帮破坏深度分别为2.28 m和2.39 m,计算确定锚杆和锚索有效支护长度分别2.4 m和10.3 m,并确定支护系统的有效性。得... 以古城矿N1306工作面切眼为工程背景进行支护系统研究分析;基于围岩自稳平衡拱理论和悬吊理论分别确定切眼巷道顶板和两帮破坏深度分别为2.28 m和2.39 m,计算确定锚杆和锚索有效支护长度分别2.4 m和10.3 m,并确定支护系统的有效性。得到数值模拟得到,在两帮位置应力较为集中,应力集中系数1.92,底板变形较大,最大变形量为140 mm。设计的支护系统通过工业性试验确定切眼巷道围岩变形快速增长周期为60天,其中两帮变形量和顶板下沉量最大值分别为162 mm和200 mm,说明支护系统能有效控制切眼巷道围岩变形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工作面切眼 支护设计 自稳平衡拱 悬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村煤矿一号井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实践
19
作者 周海涛 《陕西煤炭》 2024年第8期134-140,共7页
为了提高煤炭回采率,实现煤炭完全、绿色开采,车村煤矿一号井综采工作面借鉴临近煤矿的成功经验,进行了预裂切顶沿空留巷技术实践。运用放炮预裂,控制炮眼位置、角度及装药量,增加单体液压支柱临时支护,切断“砌体梁”“传力岩梁”的应... 为了提高煤炭回采率,实现煤炭完全、绿色开采,车村煤矿一号井综采工作面借鉴临近煤矿的成功经验,进行了预裂切顶沿空留巷技术实践。运用放炮预裂,控制炮眼位置、角度及装药量,增加单体液压支柱临时支护,切断“砌体梁”“传力岩梁”的应力传递,改变老顶位态,优化围岩应力分布。将3101综采工作面运输顺槽留做3102综采工作面回风顺槽使用,取消上下工作面间预留煤柱,排除煤柱引发的煤层自然发火隐患,减少煤炭资源浪费,缓解工作面接续,从而实现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的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沿空留巷 预裂切顶 运输顺槽 预留煤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软岩切眼扩安一体化技术及应用
20
作者 周少华 尹发忠 郭罡业 《能源科技》 2024年第6期31-35,共5页
综采工作面软岩切眼采用先施工导硐、再扩帮、后安装传统掘进工艺,该工艺存在施工工期长、工序繁杂、人工投入多、设备投用多、安全风险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出综采工作面软岩切眼先施工导硐、后扩帮及安装同步进行的一体化技术... 综采工作面软岩切眼采用先施工导硐、再扩帮、后安装传统掘进工艺,该工艺存在施工工期长、工序繁杂、人工投入多、设备投用多、安全风险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出综采工作面软岩切眼先施工导硐、后扩帮及安装同步进行的一体化技术。工程实践表明,使用一体化安装工艺提高了综采工作面软岩切眼安装效率,缩短了近1个月的扩帮施工工期,提前出煤27万t;利用液压支架作为扩帮掘进作业的超前支护,确保大跨度断面支护安全;利用液压支架搬运车运输支架比单轨吊方式具有效率高、工序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对生产接续紧张、地质条件类似的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软岩切眼 扩安一体化 液压支架 综采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