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ging for the waste dumping of open-pit metal mines 被引量:1
1
作者 Yunbing Hou Zhaoxiang Zhang Haifeng Duan Liming Xue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SCD 2006年第6期481-485,共5页
Based on the externality theory and the environmental value theory, the hypothesis of charging for waste dumping of open-pit metal mines was put forth. The charging methods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 Based on the externality theory and the environmental value theory, the hypothesis of charging for waste dumping of open-pit metal mines was put forth. The charging methods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ste dumping of openpit metal mines, including charging based on the dumping amount of the total waste, multi-charging factors, exceeding standard punishment charging, and so on. The main charging parameter is based on the dumping area rather than the total amount of waste dumping. The charging model of waste dumping of open-pit mines was formulated, and the charging rate wa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i.e., the standard charging rate and the differential charging rate. The standard charging rate was derived using the equilibrium dynamic model, whereas the differential one was obtained by establishing the fuzzy synthesized evaluation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pit metal mine waste dumping charging pattern basic charging rate differential charging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Dump Bench Configuration to Improve Waste Dump Capacity of Narynsukhait Open Pit Coal Mine 被引量:1
2
作者 Tsedendorj Amarsaikhan Hideki Shimada +2 位作者 Sugeng Wahyudi Takashi Sasaoka Akihiro Hamanak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8年第6期379-396,共18页
In next two years, the current waste dump of Narynsukhait coal mine is predicted insufficient to accommodate the overburden as limited of the waste dump capacity. Thus, redesigning waste dump is paramount to increase ... In next two years, the current waste dump of Narynsukhait coal mine is predicted insufficient to accommodate the overburden as limited of the waste dump capacity. Thus, redesigning waste dump is paramount to increase capacity of the dump in future. This paper describes current condition of waste dump of Narynsukhait coal mine and then discusses the optimization of waste dump geometry by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waste dump’s bench configuration on slope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the geometry is carried out by investigating and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of geometrical combinations of bench height, bench angles and number of safety berm by means of numerical modeling. The model shows that increasing height of bench is able to induce shear stress in the bench and may initiate bench instable. However, the shear stress can be limited by having safety berm and/or reducing bench angle to satisfy the stability crit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TE dump BENCH Stability BENCH CONFIGURATION open pit Coal m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transport passage with dragline system in thick overburden open pit mine 被引量:3
3
作者 Zhang Weishi Cai Qingxiang Chen Shuzh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3年第6期901-906,共6页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pencast coal resources and dragline technology system application in China,the structure and shifting step of transport passage are optimized in this paper.Typical coal transport p...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pencast coal resources and dragline technology system application in China,the structure and shifting step of transport passage are optimized in this paper.Typical coal transport passage is analyzed in aspects such as the internal dump occupation,dragline operation efficiency,coal transport distance,upper stripping distance and shifting quantities.The middle passage should be given priority in thick overburden open pit mine because the dragline system is only responsible for part stripping task.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 passage,the transport passage is divided into parallel climbing,vertical climbing and horizontal transport.In addition,the transport passag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model and shifting distance optimization model are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The case study in Heidaigou open pit mine shows that,the parallel climbing height is accounted for about 60%of the total height,and reasonable shifting distances of the first mining area and the second mining area are 240 and 320 m.Sensitivity analysis shows that,the total passage height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shifting step,so it is with the stripping height and passage construction cost to the passage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 pit mine DRAGLINE Transport passage Middle passage Internal du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煤矿周边沟壑排土填沟造地协同开采治理技术模式
4
作者 雷少刚 张建莹 +2 位作者 刘昶 王亮 贾振旺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381,共8页
大规模露天采矿活动对黄土沟壑区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为缓解露天矿普遍面临内排空间不足,进而引起的边坡角过大,超标高排土,产量受限,以及煤矿周边的自然沟壑区水土流失和破碎沟壑土地难治理难利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 大规模露天采矿活动对黄土沟壑区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为缓解露天矿普遍面临内排空间不足,进而引起的边坡角过大,超标高排土,产量受限,以及煤矿周边的自然沟壑区水土流失和破碎沟壑土地难治理难利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露天矿周边沟壑排土填沟造地协同开采治理技术模式,其原理是基于技术经济环境效益分析,将原本要排弃到排土场的部分适宜的剥离岩土物料,仿自然地层地貌重构过程将运移物料回填到矿区外适宜治理的邻近沟壑,最后再覆土与植被建设,从而实现节约排土空间和再利用沟壑区土地。主要技术环节包括:基于构建内外同心矩形窗口遍历算法提取区域待治理沟壑选址、基于“源汇”理论统筹排土场土方调配路径优化、基于近自然地貌重塑的沟壑区域复填、排土物料筛选与沟壑复填土层剖面重构、覆土绿化与土地再利用、以及协同开采治理的生态效果评价等关键步骤。以内蒙古准格尔旗某露天煤矿为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治理的露天矿周边自然沟壑总面积为2.588×105 m^(2),为矿区减少约1.536×10^(7) m^(3)的土方内排量;结合CLiDE地貌演化与土壤侵蚀评估模型,模拟并评价了30 a期间周边沟壑协同治理后区域土壤侵蚀量减少66.53%,同时协同治理后的地貌表现出较为稳定的演变趋势,同时新增了大量可供利用的土地,达到了“一土两用”目的。为保障该技术模式的推广,还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严格的过程监管,以确保该模式产生最大的综合效益,并避免引起新的土地占用和生态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排土场 填沟造地 生态修复 地貌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东草原典型露天矿排土场边坡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
5
作者 德力格尔 赵宇 李媛媛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3,共11页
以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南露天矿排土场高陡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剖析露天矿排土场边坡生态修复的修复需求,形成并开展了集“边坡重塑、采排复一体化、固土保水、植被护坡与景观重建、效果监测”等关键技术为一体的技术集成与示范... 以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南露天矿排土场高陡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剖析露天矿排土场边坡生态修复的修复需求,形成并开展了集“边坡重塑、采排复一体化、固土保水、植被护坡与景观重建、效果监测”等关键技术为一体的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同时,基于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和植被样方调查,跟踪监测了2019—2023年间技术集成体系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1)坡面重构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土壤孔隙度均较对照区有显著提升(P<0.05),且逐年向周边原生草原土壤值接近;(2)各坡面平均植被覆盖率由2019年的30.44%,上升至2023年的95.02%,植物多样性平均较对照区有明显的提升;(3)2023年坡面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得到了恢复(含水量值12.65%),显著高于对照区的6.3%(P<0.05),但显著低于周边原生草原土壤的33.3%(P<0.05).集成化生态修复理念能够有效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可为高寒草原典型露天矿排土场高陡边坡生态修复提供本土化、系统化、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东高寒草原 露天煤矿排土场 高陡边坡 生态修复技术集成 绿色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的排土场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邱振华 陈光木 黄春福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5年第1期72-81,共10页
以大宝山矿李屋排土场边坡为背景,旨在建立一种方法准确评价现状排土场的稳定性。为此,利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了排土场边坡稳定性。首先,针对性制定李屋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强度折减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案,并构建相关三维数值计算模型... 以大宝山矿李屋排土场边坡为背景,旨在建立一种方法准确评价现状排土场的稳定性。为此,利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了排土场边坡稳定性。首先,针对性制定李屋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强度折减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案,并构建相关三维数值计算模型、设置数值计算参数;然后,模拟分析了排土场的设计边坡与现状边坡的应力、位移和塑性区的三维分布特征;最后,对排土场设计边坡和现状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确立了现状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现状排土场中应力分布规律与设计排土场一致,均呈现出随深度增大应力逐渐增大的规律,且均产生了较大范围的塑性区;但现状排土场的应力大小和塑性区范围均小于设计排土场。结果表明当前排土场稳定性较好。研究成果对排土场稳定性评价与安全控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土场边坡 稳定性 强度折减有限元法 露天矿山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露天煤矿排土场植物恢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特征
7
作者 马晨鑫 俞琦 +4 位作者 刘永杰 李敬国 于昕 赵宇 曲来叶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74-1986,共13页
内蒙古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形成大面积排土场,但排土场由于土壤质量差,加上气候条件严苛,植被恢复非常困难,严重阻碍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土壤真菌参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等生态过程,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强抗逆性的重要作用。因此,... 内蒙古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形成大面积排土场,但排土场由于土壤质量差,加上气候条件严苛,植被恢复非常困难,严重阻碍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土壤真菌参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等生态过程,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强抗逆性的重要作用。因此,选取内蒙古通辽和锡林浩特的5个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已经恢复的禾本科、豆科及杂类草三个功能群草本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群落组成、真菌功能型、网络结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阐明排土场生态恢复过程中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适应规律。结果表明:(1)禾本科根际土壤真菌的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豆科和杂类草;禾本科、豆科和杂类草三个功能群的优势真菌群落均为子囊菌门,占总丰度的59.47%—79.61%;球囊菌门的相对丰度具有显著差异,豆科最高,其次是禾本科,两者均显著高于杂类草;(2)三个功能群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土壤腐生菌相对丰度均表现为禾本科>豆科>杂类草,且禾本科显著高于杂类草;(3)禾本科根际真菌的共生网络负相关比例和模块化指数在三个功能群中最高;禾本科网络结构更稳定,生态位更宽;网络关键物种数禾本科>豆科>杂类草;(4)禾本科、豆科和杂类草分别有53.2%、50.9%、16.2%的关键物种与土壤NH_(4)^(+)-N、NO_(3)^(-)-N和C/N等因子具有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禾本科相比较豆科和杂类草植物根际土壤具有更高AMF丰度和网络稳定性,表明禾本科植物在排土场恢复的适应性较高,研究结果可为排土场植被恢复和物种筛选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排土场 植被恢复 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 根际土壤真菌共现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固持材料下草原露天煤矿边坡土壤流失效果研究
8
作者 宋晓辉 王智勇 +2 位作者 祁通拉嘎 李文超 赵宇 《草原与草业》 2025年第1期18-22,共5页
为探明不同覆被材料对草原露天煤矿边坡土壤流失的影响,以呼伦贝尔草原区伊敏露天煤矿排土场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了对照(T1)、草帘(T2)、平铺式芦苇帘(T3)、立式芦苇帘(T4)和铺设陈草(T5)5个不同处理,3次重复。在2... 为探明不同覆被材料对草原露天煤矿边坡土壤流失的影响,以呼伦贝尔草原区伊敏露天煤矿排土场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了对照(T1)、草帘(T2)、平铺式芦苇帘(T3)、立式芦苇帘(T4)和铺设陈草(T5)5个不同处理,3次重复。在2023—2024年每年8月底于每个试验小区采集土壤流失量,土壤机械组成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铺设草帘和陈草处理下2024年土壤流失较2023年分别显著降低了70.79%和65.14%(P<0.05);铺设不同固持材料对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含量未产生显著差异,土壤速效磷在铺设草帘处理下显著降低,土壤速效钾在铺设立式芦苇帘处理下显著降低(P<0.05);不同处理下土壤流失主要以粉粒为主,立式芦苇帘处理下粉粒体积百分含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露天煤矿 排土场 土壤流失 土壤机械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Formation Mechanism of Dumping Piles on Dumping Area Stability 被引量:1
9
作者 Donghua Zhang Naoya Inoue +3 位作者 Takashi Sasaoka Hideki Shimada Akihiro Hamanaka Kikuo Matsui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14年第4期161-175,共15页
Dumping areas represent a stable hazard. To clarify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dumping piles on dumping area stability, an investigation in open pit mine was performed. Moreover, experiments with gravel were conducted... Dumping areas represent a stable hazard. To clarify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dumping piles on dumping area stability, an investigation in open pit mine was performed. Moreover, experiments with gravel were conducted based on the research site conditions.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dumping operation, and wast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Heidaigou open pit min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dumping height, dumping volume, and floor inclination were varied to examine their effects on a single pile formation. The design of blasting can be modified to make the particle size of waste smaller. The volume of the bucket does not have a pronounced effect on dumping pile repose angle, capacity of dumping pile, and dumping area stability. The smaller the floor inclination, the better it is. Two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increase the kinetic force of friction between waste material and floor surface. The interval distance, dumping volume and dumping height were also varied to examin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ormations of multiple piles. The dumping width should be decided through optimization efficiency of bulldozer and dumping device in bucket wheel excavator-belt-stacker dumping operation and dragline dumping operation. Moreover, the volume of the bucket does not have a pronounced interaction effect. In the dumping operation, the work amount of bulldozer decreases as dumping pile increases. The design of the dumping operation must consider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ground leveling operation and forming dumping the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 pit mine dumpING PILE Formation Mechanism Site Investigation Experi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植被恢复群落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陆兆华 张琳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344,共11页
为了揭示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植被恢复群落稳定性的动态特征和变化模式,以内蒙古北电胜利露天煤矿4个排土场为研究对象,选取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植被盖度、植被高度、... 为了揭示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植被恢复群落稳定性的动态特征和变化模式,以内蒙古北电胜利露天煤矿4个排土场为研究对象,选取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植被盖度、植被高度、地上和地下生物量8个指标,构建了基于群落结构稳定性与群落功能稳定性的排土场边坡植被恢复群落稳定性评价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处于人工植被恢复中的内排土场和恢复年限分别为4 a、5 a、8 a的沿帮排土场、南排土场和北排土场的南、北方向边坡植被恢复群落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估,并对群落稳定性因子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环境因子间关系进行分析,探究影响排土场边坡群落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边坡植被群落稳定性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但与草原站背景值相比,其综合评价指数处于较不稳定或不稳定状态。(2)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排土场边坡群落稳定性由结构稳定性主导转向功能稳定性主导。恢复初期受人工影响,物种多样性提高,结构稳定性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构稳定性波动下降,功能稳定性上升,其中地下生物量增长迅速,生物量向地下转移,进而形成矿区特有的植物群落结构稳定与功能稳定转变特征。(3)从坡向来看,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边坡群落稳定性逐渐由南坡优于北坡转变为北坡优于南坡。(4)南坡的结构稳定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较高,而北坡的功能稳定性与环境因子相关性较高,表明不同坡向的群落采用了不同的响应策略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丰富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对排土场边坡群落功能性稳定性会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排土场边坡 群落稳定性 结构稳定性 功能稳定性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肥力恢复力模型的河曲露天煤矿复垦治理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洪宝 李岳 +1 位作者 张鸿伟 刘绍强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7,共11页
以河曲旧县露天煤矿排土场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和专家评分理论法建立了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模型,获得土壤结构稳定性、土壤保水能力、土壤保肥能力及土壤生物活性4项准则和25个因素,利用YAAHP计算软件确定... 以河曲旧县露天煤矿排土场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和专家评分理论法建立了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模型,获得土壤结构稳定性、土壤保水能力、土壤保肥能力及土壤生物活性4项准则和25个因素,利用YAAHP计算软件确定了排土场土壤肥力恢复力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结果表明,评价体系准则层中土壤保肥能力权重最大(0.5477),其次分别是土壤保水能力(0.1980)、土壤生物活性(0.1408)和土壤结构稳定性(0.1135),因素层有机质F1权重最高(0.1162);根据现场抽样,已复垦区的土壤质量水平要高于未复垦区的土壤质量水平,整体来看土壤质量水平均处于中等偏下和较差水平,土壤恢复力的主要因素是土壤保肥能力,特别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肥力恢复力模型为提高排土场土壤质量、加快土壤重构、促进土壤生态系统恢复提供治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排土场 复垦 土壤恢复力 模糊层次分析法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驾驶电动自卸卡车在露天矿山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达涛 习泳 马宁 《有色设备》 2024年第4期21-26,共6页
自卸卡车是矿山矿岩运输的主要工具,在露天矿山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来,矿山对节能、减排和智能技术的考核指标也越来越严格。随着电池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电动卡车在矿山领域也开展了实验和应用。本文对无人驾... 自卸卡车是矿山矿岩运输的主要工具,在露天矿山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来,矿山对节能、减排和智能技术的考核指标也越来越严格。随着电池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电动卡车在矿山领域也开展了实验和应用。本文对无人驾驶电动自卸卡车在露天矿山的应用开展了实践调查和现状分析,列举应用实例说明了无人驾驶电动自卸卡车相比传统燃油自卸卡车在矿山应用具有的优势和经济价值,梳理了无人驾驶自卸卡车的应用情况,为无人驾驶电动自卸卡车技术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 电动自卸卡车 露天矿山 节能 安全 智能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MINE软件在胶带排土设计中的应用
13
作者 郑明山 《铜业工程》 CAS 2017年第6期20-23,共4页
德兴铜矿废石胶带运输系统已经建成投产多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利用DIMINE软件构建排土场三维模型,并采用块段法计算排土填方量。解决了胶带排土设计中所遇到如何快速计算排土量的问题,使得胶带排土设计更加简洁、准确与高效,在现... 德兴铜矿废石胶带运输系统已经建成投产多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利用DIMINE软件构建排土场三维模型,并采用块段法计算排土填方量。解决了胶带排土设计中所遇到如何快速计算排土量的问题,使得胶带排土设计更加简洁、准确与高效,在现场生产管理中取得了不错的实际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废石胶带运输系统 DImine软件 胶带排土设计 块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凹露天矿山挂帮矿安全回采工艺研究及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得 李翠 +2 位作者 刘磊 孙明志 覃陆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3,共7页
为充分回收挂帮矿资源,根据攀西某深凹露天矿山挂帮矿赋存条件及内排土堆排情况,本文提出“内排土连续回填、挂帮矿分步回采”工艺。利用内排土修筑临时道路至回采平台,为回采工作创造设备运转空间;同时连续回填采坑,缩短挂帮矿回采完... 为充分回收挂帮矿资源,根据攀西某深凹露天矿山挂帮矿赋存条件及内排土堆排情况,本文提出“内排土连续回填、挂帮矿分步回采”工艺。利用内排土修筑临时道路至回采平台,为回采工作创造设备运转空间;同时连续回填采坑,缩短挂帮矿回采完成后边坡暴露时间。采用靠帮预裂爆破,控制单响起爆药量在250 kg以下,使用等效载荷加载于回采区域,经计算,边坡最大振动速度1.6 cm/s,满足边坡安全速度要求。建立边坡三维模型,计算了回采工艺全过程中边坡位移变化情况,回采完成后边坡整体位移均小于0.5 cm,不会出现大范围边坡失稳。经现场实际应用,累计采出矿石超过58.34万t,且边坡稳定。为矿山下一步全面回采挂帮矿资源提供技术支撑,可供类似矿山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凹露天矿山 内排土 挂帮矿 安全开采 边坡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煤矿排土场长时序植被碳汇分级方法构建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飞 崔宽宽 +4 位作者 张成业 李军 王金阳 杜甜梦 张浩然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150,共12页
植被碳汇是露天煤矿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精确反演植被碳汇并进行准确分级对探索矿区生态修复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露天煤矿植被碳汇分级方法。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和气象数据,采用光能利用率模型,反演出内... 植被碳汇是露天煤矿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精确反演植被碳汇并进行准确分级对探索矿区生态修复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露天煤矿植被碳汇分级方法。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和气象数据,采用光能利用率模型,反演出内蒙古胜利一号露天煤矿区2005-2020年间排土场的植被碳汇时空分布;通过构建目标函数并迭代计算,获取了该区植被理想光能利用率、最佳气温和降水条件,量化并建立了植被碳汇分级标准;对不同时期各个排土场的植被碳汇结果进行分级,并对分级面积和占比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5-2020年间研究区植被固碳能力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值和增长率分别为1.43gC/(m^(2)·a)和6.97%。(2)各排土场生态修复后,植被碳汇值大幅提高,极高和高植被碳汇区面积不断扩大。(3)排土场生态修复效果存在差异,南北排土场表现最佳,沿帮次之,内排土场相对较差。到2020年南、北排土场极高植被碳汇区面积分别达0.94和0.92km2,占比为92%和94%;沿帮排土场极高和高植被碳汇区面积达3.64km2,占比66%;内排土场极高植被碳汇区面积增长至1.22km2,占比达31%;2020年南、北和沿帮排土场已不存在极低植被碳汇区。研究成果不仅为露天煤矿生态环境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也为矿区生态修复策略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生态环境评价 排土场 植被碳汇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系对鄂尔多斯矿区排土场边坡产流产沙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芦杰丰 赵庆 +2 位作者 李瑞栋 王文龙 娄义宝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8,共10页
为探讨鄂尔多斯矿区排土场边坡不同植物根系对产流产沙特征的影响,采用原位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不同植物根系(须根系、直根系、须根系—直根系混合)排土场边坡面的细沟侵蚀水动力学特征和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1)冲刷过程中不同植物根系... 为探讨鄂尔多斯矿区排土场边坡不同植物根系对产流产沙特征的影响,采用原位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不同植物根系(须根系、直根系、须根系—直根系混合)排土场边坡面的细沟侵蚀水动力学特征和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1)冲刷过程中不同植物根系小区的径流流速、阻力系数、径流剪切力和径流功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须根系和直根系均使坡面径流流速、径流剪切力和径流功率降低,须根系使阻力系数增大,直根系则相反。2)须根系小区的平均产流率最小;不同植物根系均使坡面产沙率降低,各小区平均产沙率减少51.28%~69.40%。3)根系有效降低土壤剥蚀率,须根系小区的最大减蚀率达71.1%。4)各小区临界径流剪切力和临界径流功率分别为0.04~1.28 N/(m·s)和0.02~0.25 Pa,2组临界值从大到小排序均为须根系小区、直根系—须根系混合小区、直根系小区和裸地小区。研究结果可为该区排土场边坡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流产沙 根系类型 排土场边坡 露天采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无人驾驶自卸车横-纵向协同控制研究
17
作者 潘国宇 鲍久圣 +6 位作者 胡德平 邹学耀 阴妍 王茂森 朱晨钟 张磊 杨瑞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8-79,共12页
露天矿无人驾驶自卸车面临道路等级低且坡道弯道多、车辆载质量大且变化范围宽等恶劣运输工况,现有车辆运动控制策略多面向普通道路环境,无法直接将现有车辆控制策略应用于矿山自卸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预瞄误差与分层反馈... 露天矿无人驾驶自卸车面临道路等级低且坡道弯道多、车辆载质量大且变化范围宽等恶劣运输工况,现有车辆运动控制策略多面向普通道路环境,无法直接将现有车辆控制策略应用于矿山自卸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预瞄误差与分层反馈的露天矿无人驾驶自卸车横-纵向协同控制系统。横向控制以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为基础,运用前馈控制器降低稳态误差,采用模糊控制器实现自适应调整预瞄距离,以提高路径跟踪控制精度;纵向控制建立分层反馈式纵向速度控制器,分别采用模型预测控制和模糊PID反馈控制,并建立车辆驱动及制动逆向模型,降低自卸车载质量与道路坡度改变对纵向速度追踪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1)车辆实际速度和期望速度误差在2%以内,说明自卸车在空载下坡与满载上坡2种工况下的速度跟踪效果能够满足要求。(2)由于横-纵向协同控制能够针对路径曲率的不同实时调节车辆速度,在2种工况下,自卸车横-纵向协同控制器相比于单一横向控制都获得了更高的路径跟踪精度,同时也提高了自卸车的操纵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1)空载下坡时的横向误差峰值为0.0199 m,方向误差峰值为0.1840 rad,误差增大均发生在弯道处,但误差波动范围较小,能够保证试验车对期望路径的跟踪。(2)负载上坡时的横向误差峰值为0.0168 m,方向误差峰值为0.0714 rad,误差变化趋势与空载下坡试验相反,但误差仍在合理范围内,试验车的跟踪效果良好。(3)2个误差峰值均小于空载下坡试验,验证了不同速度对横向控制精度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自卸车 无人驾驶 横向运动控制 纵向速度控制 横-纵向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和采矿活动对荒漠化草原露天矿区植被的影响
18
作者 王市委 张浩斌 +1 位作者 郭文兵 马超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21-1935,共15页
研究露天矿采矿坑与排土场的植被破坏及复垦状况,可为矿区植被损伤诊断、植被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评估提供生态学依据。基于Sentinel-2数据计算非红边植被指数(NDVI、EVI)和红边植被指数(RENDVI、MSR_RE、CIre、TCARI)为生态修复评价指标... 研究露天矿采矿坑与排土场的植被破坏及复垦状况,可为矿区植被损伤诊断、植被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评估提供生态学依据。基于Sentinel-2数据计算非红边植被指数(NDVI、EVI)和红边植被指数(RENDVI、MSR_RE、CIre、TCARI)为生态修复评价指标;采用回归分析、趋势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2018—2021年采矿活动和气候变化对5个露天矿(乌兰哈达露天矿、经纬露天矿、武家塔露天矿、狼窝渠露天矿和鸿盛源露天矿)植被长势的影响,获取矿区采矿坑、排土场和缓冲区植被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鸿盛源露天矿采矿坑植被受损程度最严重(拟合斜率k=-0.2996),但其排土场人工修复效果最好(拟合斜率k=0.1364)。(2)对比5个露天煤矿5 km缓冲区,发现逐像元RENDVI变化趋势均以退化为主,退化面积均占50%以上。(3)在荒漠化草原地区,植被NDVI变化受降水的影响小于气温。露天开采会加剧荒漠化草原植被的退化,排土场的人工修复对改善区域植被生长状况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草原 神东矿区 露天开采 排土场 植被指数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山排土场生态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研究
19
作者 苟晓斌 赵林海 +5 位作者 张腾 周禹来 柯帅 聂兴信 王舒晗 张鑫 《黄金》 CAS 2024年第12期20-25,66,共7页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矿产资源需求不断上升,露天矿山的开采规模和强度显著增加。露天矿山排土场作为矿山开采过程中剥离物和废石堆放的场所,其生态污染问题愈发突出。总结基于露天矿山排土场修复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重点从地质稳...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矿产资源需求不断上升,露天矿山的开采规模和强度显著增加。露天矿山排土场作为矿山开采过程中剥离物和废石堆放的场所,其生态污染问题愈发突出。总结基于露天矿山排土场修复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重点从地质稳定性修复技术、土壤修复技术和水资源修复技术进行了梳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为矿山生态修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山 排土场 生态修复 修复技术 地质稳定性 土壤修复 水资源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露天矿排土场复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鹤燕 李龙 +2 位作者 李强 张亮 高鑫宇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4-183,共10页
为研究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黑岱沟露天矿排土场平台为研究对象。针对矿区自然地貌(ZR)、未复垦的排土场(WF)与复垦5年排土场(FK)0—60 cm土层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运用方差分析、... 为研究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黑岱沟露天矿排土场平台为研究对象。针对矿区自然地貌(ZR)、未复垦的排土场(WF)与复垦5年排土场(FK)0—60 cm土层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运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复垦对排土场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复垦排土场的土壤容重和砾石含量均显著高于复垦排土场和自然地貌,而土壤含水率、饱和含水率和田间持水量均低于复垦排土场和自然地貌,其中田间持水量显著低于复垦排土场和自然地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方程拟合分析发现,土壤砾石含量影响土壤容重和持水保水性能。复垦使排土场土壤容重及砾石含量呈降低趋势,而土壤含水率、饱和含水率、田间持水量呈升高趋势;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排土场土壤容重、含水率、饱和含水率呈升高趋势,而田间持水量和砾石含量呈降低趋势。复垦排土场40—60 cm、自然地貌40—60 cm、复垦排土场20—40 cm土层土壤的综合评分分别排第1、2、3位,说明排土场复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土壤、优化土壤质地,并在复垦5年情况下对土壤的改良深度可达60 cm。以上研究结果对矿区复垦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排土场 土壤物理性质 复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